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

@机会成本: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当新资源出现,技术水平提高等导致效率水平提高时,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右移。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基本单元——生产者、消费者和资源拥有者的个体决策的科学。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置问题。被称为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也那就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现有的资源是否充分利用、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等来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实证经济学:只有科学描述没有发表意见,舍弃价值上的判断,研究具有客观性。

@规范经济学:有科学描述也有发表意见,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研究没有客观性。

第二章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表示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图,横轴为需求量Q,纵轴为价格P,曲线D是商品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需求量和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它仅仅由价格的升降而变化。

@需求的变化:是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它是有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等其它非价格罂粟的变化而引起的。

@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影响需求的因素(非价格因素):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收入增加、偏好增强导致消费曲线右移。

@相关商品:指那些需求相互依赖的商品。替代品:替代品之间价格和需求具有正相关关系,A商品价格上升,B需求量增加,A商品价格下降,B需求量减少。如牛肉羊肉、大米白面。互补品:互补品之间价格和需求具有负相关关系,A商品价格下降,B需求量增加,A商品价格上升,B需求量减少。如铅笔橡皮,剃须刀片。

@供给量: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并能够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图。横轴为供给量Q,纵轴为价格P,曲线S为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量的变化、供给的变化,同上。

@供给定律: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

@影响供给的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的生产技术、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测。@生产要素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右移。

@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均衡产量:是指事成在均衡价格时的交易量。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它确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需求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化;供给与均衡价格反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见P23页。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收入的变动百分比。见P26页。需求的交叉弹性=X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见P27页。供给弹性=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

@弹性大小与需求曲线的倾斜程度是反向变动的关系,而不是成反比。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重点)1.产品的性质:必需品日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是缺乏弹性的,而奢

侈品珍藏品的需求量对价格是富有弹性的。2.产品的可替代性: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3.调整时间的长短:商品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需求弹性增加,因为在较长的时间里,人们的偏好会变化,新的替代性会出现。4.购买某种物品的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当支出占收入比例较大时,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的购买计划有很大的影响。

@收益是其价格和销售数量的乘积。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引起总收益的增加,如薄利多销。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引起总收益的减少,如谷贱伤农。

第三章

@基数效用:就是运用数学中的基数1,2,,3来精确计量人们的心理满足程度,衡量的标准就是一件商品的效用大小是多少效用单位。

@序数效用:人们主观评价的效用的大小是不能精确计量的,只能进行程度上的比较,也就是可以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进行排序。

@两种不同看法导致两种不同的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即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无差异:是指此种情况与彼种情况对于一个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无所谓的,对两种选择就有相同的倾向。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位置越高,其效用水平也越大。3.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使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得到更多A商品与所必须放弃的B商品的比率。@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效用之比。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是表示消费者在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曲线。

@当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实现了最大消费能力下的效用最大化,形成消费者均衡,切点即为均衡点。

第四章

@生产函数: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短期是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期。长期是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时期。

@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1.三条曲线都是先增后减,表明短期中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边际产量减少到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总产量的一阶导数,即总产量的斜率。3.边际产量先达到最高点,后递减时穿越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保持产量不变时,增加一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会计成本:指企业根据会计方法计算出来的货币费用的大小,被称为显性成本。经济成本:不仅衡量实际发生的各种支付,还要考虑隐性成本。即所有机会成本。

第五章

@完全竞争市场:也被称为纯粹竞争市场,是一种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地在企业之间进行。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重点):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2.行业中各企业销售的商品是同质的。

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4.具有完备的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企业是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三线合一的。

@企业的最大化利润发生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产量水平上,即此时,MR=MC。

@在短期经营中,当AVC

失。当0

@短期内,企业的均衡条件是:MR=MC=P=AR,P>=AVC.长期中,企业的均衡条件是:LMC=SMC=MR=AR=LAC=SAC=P.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分析:1.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完全竞争市场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2.从生产者角度看,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有效利用。3.从消费者角度看,实现了福利最大化。

第六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其中的大企业并不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竞争企业和垄断企业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垄断者具有影响其价格的能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而不再是水平的。可分为三种类型: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的结构特征(大题):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企业就是行业。2.该唯一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3.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是不可能的。4.企业独自决定价格。企业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制定者。

@垄断力量的基础(原因)(大题):1.规模限制。2.投入要素的限制。3.专利的限制。4.立法和行政限制。

@在垄断市场中,边际收益曲线将不再与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重合。

@垄断中的经济利润为零:平均成本和价格即平均收益相等时,企业收支相抵,没有经济利润,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价格歧视:对相同的商品索要不同价格的定价方式。

@价格歧视的条件:1.市场结构必须是垄断性的。2.企业能够确切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愿望。3.不同的市场必须是相互分离的。

第七章

@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对市场具有相当控制能力的这些少数企业成为寡头。

@寡头垄断四场的结构特征:1.企业为数不多。2.产品即可同质,也可能存在差别。3.寡头之间相互依存。4.企业行为具有不确定性。5.企业进出困难。

@斯威齐模型:被称为折弯需求曲线模型。说明一点均衡价格形成,它将在很长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垄断竞争市场的结构特征:1.垄断竞争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有非常接近的替代品。2.企业的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3.企业进出比较容易。

第八章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单个工人劳动的供给曲线。一方面,工资率越高,人们愿意工作的时间越长,他们用工作代替闲暇,这就是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工资率上升之后,人们可以有更多的能力闲暇,所以他们会增加闲暇而放弃延长工作时间,这就是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

@收入分配的衡量:1.洛伦茨曲线,有绝对平均和绝对不平均两种曲线。实际的洛伦曲线越是靠近对角线,表示分配越平均,越远离对角线表示分配越不平均。2.基尼系数:=A/(A+B),基尼系数越小越平均。@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即人们能够吃到的蛋糕数量,既取决于蛋糕本身的大小,也取决于如何来分配蛋糕。

@政府实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政策工具有(重点):1.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2.收入保障计划。如社会保险、失业补助、福利计划。3.提供低于成本的物品和劳务。如教育、保健。

第九章

@帕累托最优状态(重点):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它是人们衡量经济效率的一个标准。表示资源的配置效率最高,从而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垄断或竞争的不完全会导致市场失灵,信息的不完全、外部性等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即作为经济主体的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除了影响他们自身外,还会影响到他人。如果影响有利,称为正的外部性,如果影响不利,称为负的外部性。

如新技术的研制是正的,污染物的排放是负的。

@斯科定理: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的解决方法有1.征税。2.可转让的污染许可证。

@公用品:1.具有非竞争性。2.具有非排他性。物品的类型。

第十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能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原则:1.最终产品原则: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使用的物品或劳务。去除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2.生产收入原则:应是当年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果,而不是当年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商品和劳务。3.市场交易原则:其核算应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即他们通过市场交换所体现的价值。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的没有市场价格,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如黑市交易等。4.合法原则:贩毒、赌博等违法行为不得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基本核算方法:产品流动法、收入法、增值法。

@产品流动法:又称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1.消费支出C。2私人总投资I。3.政府支出G。4.净出口X-M。国内生产总值表达式为:GDP=C+I+G+(X-M).

@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GNP:GNP=GDP+本国要素在国外创造的收入-外国要素在本国创造的收入。

@实际GDP=名义GDP/GDP价格指数。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水平不是由供给决定而是有需求决定的。

@一个国家的总产出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构成。

@消费函数: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可支配收入,就是消费者收入在去除税收之后实际可支配的收入。Y 为国民收入,消费函数C=a+bY.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ACP=C/Y。

@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MPC=#C/#Y。

@持久收入假说:不受意外收入或损失的影响。相对收入假说:受邻居和阶级的影响。

@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定义为资本资产在未来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的贴现率。当做出投资决策时,只有当投资的边际效率大于实际利率时,投资才是可行的。

@乘数原理:又称倍数原理,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内容是:如果总支出增加#AE,那么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并不限于原来增加的这笔支出,而是原来这笔支出的若干倍,即#Y=K#AE,其中K是投资乘数,其值通常大于1。

第十二章

@货币主要有三个基本功能:交换媒介、价值标准、价值储藏。

@金融机构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

@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职能。4.金融服务职能。

@货币乘数:就是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反应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

@货币需求函数:l1为交易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比;l2为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函数为:l=L/P=l1(y)+l2(r)

@LM曲线:表示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点的轨迹。当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向右移动;当减少货币供给量,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向左移动。

@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点的轨迹。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利率和国民收入是反向变动的关系。投资需求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投资需求减少时,IS曲线向左移动。扩张性财政政策向右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向左移动。

@产品市场均衡意味着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S=C+I,S=I。

@IS-LM模型分析(分析题):IS曲线代表了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关系,两者是负相关关系;LM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关系,两者是正相关关系。IS-LM模型将两种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来分析均衡利益和均衡收入。该模型主要用于短期宏观经济分析,前提是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两曲线的交点就是宏观经济均衡点,可确定均衡利率r和均衡国民收入y。

@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LM不动时,IS右移使利率增加,收入增加。IS不动时,LM右移使利率下降,收入增加。

第十三章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通常包括各种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表明产品及劳务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引起总供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1.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化。2.技术水平的变化。3.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主要原因:1.财富效应2.利率效应3.替代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潜在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在其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重点):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2.生产率本身的增长程度是很高的;3.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例如农业转向非农业,工业迅速转向服务业,生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移风易俗上;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质检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自然资源、资本、技术。

@经济增长的源泉1.土地的利用与经济增长。2.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3.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是国民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的特点:1.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包括谷底、扩张、峰顶和衰退四个阶段。2.每个经济周期都是按四个阶段的顺序排列,但差异很大。3.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生产能力增长的趋势。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1.外生因素理论:经济周期根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某种因素的波动。2.内生因素理论:经济周期源于经济制度本身以内的诸多因素。

第十五章

@失业者: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奥肯定律: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相对于潜在的国名生产总值每下降2%,失业率就上升1%。

@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失业的微观基础: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1.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2.扩大政府就业计划。3.排除政府障碍。4.提供培训。

第十六章

@同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即价格总水平同以往相比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其必备条件是:1.它是所有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2.它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3.它是物价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通货膨胀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计算),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某一时期(t年)的通货膨胀率=[t年的价格指数-(t-1)年的价格指数]/(t-1)年的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3.结构性通货膨胀。4.预期和惯性通货膨胀。5.现代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用:对收入的影响、对变动收入者的影响。2.对财富的影响:对储蓄者的影响、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影响、对拥有实物资产者的影响、对政府和私人财产的再

分配。

@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可以看成是反应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只要失业率低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必将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只要失业率高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必将导致通货膨胀下降。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位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上的垂线,并不存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失业率将会趋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财政制度:由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构成。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1.自动调节的税收。2.自发调节的政府的转移支付。3.有助于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工具(重点):1.公开市场业务。2.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3.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1 Q4Why should policy makers think about incentives? Policymakers need to think about incentives so they can understand how people will respond to the policies they put in place. The text's example of seat belts shows that policy actions can have quit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f incentives matter a lot, they may lead to a very different type of policy; for example, some economists have suggested putting knives in steering columns so that people will drive much more carefully! While this suggestion is silly,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centives. Q6what does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do?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represents the idea that even though individuals and firms are all acting in their own self-interest, prices and the marketplace guide them to do what is good for society as a whole. 2 Q1How is economics like a science? Economics is like a science because economists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y devise theories, collect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se data in an attempt to verify or refute their theorie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Economists us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like other scientists, but they are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ru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stead, they must rely on natural experiments.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第一章答案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 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 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 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 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 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 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 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 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 理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232560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说明) 4、需求曲线?(18页)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题型 名词辨析(4分×5=20分) 选择题(1分×20=20分) 判断题(2分×10=20分) 计算题(10分×2=20分) 论述题(10分×2=20分) 二、知识点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 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2章

?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 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p21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P22 第3章 ?学会利用图形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理解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含义 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所需的投入要素比其他生产者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生产者小,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学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交易的机会成本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是因为它使人们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

经济学原理_试题(B)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2010级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B 卷)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关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国家利用资源所能生产出的最大商品集合的边界。 B 、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代表了增加某种商品产出的机会成本。 C 、 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D 、 生产可能性边界随着技术进步而向右移动。 2、对一种奢侈品征税,很可能使税收负担( ) A 、 更多的落在买者身上 B 、 、 C 、 更多的落在卖者身上 D 、 在买者和卖者之间平等的分摊 E 、 完全落在买者身上 3、假设可以购买三个一样的鼠标。买者1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60元钱,买者2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50元钱,买者3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40元钱。如果鼠标的市场价格是50元钱,将卖出多少鼠标,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值是多少( ) A 、 将卖出一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60元钱 B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0元 C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D 、 将卖出两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 4、如果一个竞争企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它的总收益( ) A 、 翻一番 B 、 翻了一番还多 C 、 翻了不到一番 D 、 不能确定,因为物品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 5、在能供给整个市场的产量时,其平均总成本一直下降到最小的企业称为( ) A 、 完全竞争者 B 、 自然垄断 C 、 政府垄断

E、受管制的垄断 6、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内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 A、市场上存在许多卖者。 B、虽然产品有差异,但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够大。 C、企业可以无成本的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 D、以上都是。 7、在以下商品中,提高价格最有可能使生产者的收入提高的商品是:() A、粮食。 B、》 C、高档服装。 D、汽车。 E、手机。 8、下列哪个事件影响了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2010年中国人的家庭劳动 B、201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承包的大型建设工程 C、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钢铁公司为另一家在中国的造船厂生产的特种钢材。 D、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汽车公司把生产出来的汽车封入库存,以便明年旺季销售。 . 9、X与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由去年的10元与2元上涨至今年的11元与元,如果一个篮子是由4个X和10个Y组成的,那么以去年为基期,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A、10% B、15% C、20% D、25% 10、下列情况中可能会降低社会的失业率的是() A、政府组织公共培训计划 B、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C、工会为其会员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 D、| E、企业实行效率工资 11、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操作 B、法定准备金 C、贴现率 D、发行或回购国债 12、假定货币供应量是万亿,真实GDP是5万亿,物价水平是2,货币流通速度则是()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 1。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 提示:(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符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盲,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民收人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简要说明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压,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4。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那些内客理论的表述方式有些 提示:(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2)理论的形成。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一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种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2)理论的表述方式。第一,口述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第二,算术表示法,或称列表法。用表格来表述经济理论。第三,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第四,代数表达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搬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 5。假设在理论形成中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都是毫无意义的。虽然,在形成理论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并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像自然科学在严格的限定条件下分析自然现象一样。 1。用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解释辑求定理。 提示:(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人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1-7章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4章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考博经济学原理

考博经济学原理 1998 一、概念 1、自然失业率 2、挤出效应 3、边际替代率 4、经济租 二、简答 1、用AVC与MC的关系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2、简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3、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 三、论述 论述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状况的变化。 1999 一、概念 1、萨伊定律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3、边际消费倾向 4、公开市场业务 二、简答 1、简述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2、试评结构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隐蔽性失业的争论。 3、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那些? 4、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 三、论述 试论述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作用、意义和结果。 2000 一、简答题 1、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4、你如何看待“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5、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6、简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7、简述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孟德尔(Robert A. Mundell)对经济学的贡献。 二、论述题 1、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2001 简答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及其政府规制。 3、假定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说明,产出、利率、物价总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4、阐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贡献。 2002年 论述 1、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说明什么情况下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什么情况下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上升。 2、用图形分析说明企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3、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理论。 4、2001诺贝尔获奖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003年(每题必答1000字以上) 1、评论实验经济学对理性行为假设的挑战(30分)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35分) 3、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精神。(35分) 2004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弹性 2、基尼系数 3、汇价 4、垄断 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么? 2、何谓帕累脱效率准则?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 1、简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商品价值决定的关系。 2、简述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2005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答案每题不能少于30字) 1、环比价格指数(chain price index) 2、萨谬尔森均衡(Samuelson Equilibrium) 3、铸币税(Seigniorage) 4、试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答案不少于300字)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提纲 第24-25章 ? 掌握消费物价指数(CPI )与生产物价指数(PPI )的计算方法; 通货膨胀: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 标。每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要除以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然后把这个比率乘以100,所得出的数字就是消费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通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PPI ):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生产物价指数变动将领先于消费物价指数,因此可以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 理解CPI 是高估还是低估生活费用?为什么? 替代倾向。一篮子的数量权重不变,但实际上便宜物品一直在替代昂贵物品,CPI 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新产品的出现并不能在一篮子物品中反映出来,所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公众享受到的福利。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质量变动不能在货币价值中反映出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变动。 因此,CPI 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 ? 了解CPI 与GDP 平减指数的差异; CPI CPI -CPI 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

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前者只指消费者的支出,后者指所有的商品和劳务,进口影响消费物价指数而不影响GDP平减指数;且两者的权重不同,GDP平减指数一直随GDP构成的变动而自动地改变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而消费物价指数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 指数化:当一美元购买力根据法律或合约自动按照通货膨胀校正时被称为通货膨胀的指数化。 ?掌握生产率的含义以及决定生产率的各种要素; 生产率: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原理。 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衡量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和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一个经济的收入是该经济的产出。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它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第26-27章 ?了解金融市场的类型与主要参与者;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通过它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北京工业大学804经济学原理真题

海文专业课
北京工业大学 201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题目】一、 (15 分)
什么是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什么因素影响这些移动? 【解题】 :
影响需求量的变量 价格 收入 相关物品价格 嗜好 预期 买者数量
需求的决定因素 这些变量的变动将: 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命题人主要想考察同学对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沿 着需求曲线的移动的理解。复习时也应该关注供给曲线的移动和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及其移动原因。
【题目】二、 (15 分) 假若某国家通过对销售的每百公斤煤征收 0.5 美元的额外税收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请问: 1、 应该对生产者征税还是应该对消费者征税? 【解题】 :他们对生产者或消费者征税都可以。
(a)对消费者征税 对消费者征税,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海文专业课
(b)对生产者征税 图 6—4 对煤征税 对生产者征税,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图 6-4(a)是对消费者征税,图 6-4(b)是对生产者征税,可见无论对谁征税,得到的市场效果都是一 样的。 2、 如果煤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收对减少煤的消费量更为有效还是更为无效? 解析:答:
图 6-5 需求弹性对税收效果的影响 如果煤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收对减少煤消费更有效。从图 6-5 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D1比D2更富 有弹性。对煤征税,其价格会上升。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会使需求量大幅下降。当需求曲线为D1 时,税收使需求量从Q下降到Q1。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当需求 曲线为D2时,税收使需求量从Q下降到Q2,小于D1的下降幅度。 3、 这种税收使得煤的消费者、煤的生产者受益还是受损? 解析:这种政策使煤消费者受害。因为他们必须支付更高的煤价格。 这种税收使煤行业工人受害。因为煤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了,而且,煤销售量下降,煤行业 的总收益下降,使煤工人的收入也下降。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命题人主要想考察同学对税收如何影响市场结 果理解。同时还考察了税收归宿的问题。
【题目】三、 (15 分) 若某种香烟的供求如下所述:供给 Q =4P-80 ,需求 Q =100-2P .
S D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期末重点 题型 名解(5,20分);单选(10,10分); 判断(10,10分);计算题(2,20分);简答题(4,40分)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3.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4.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5.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7.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8.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货币量 9.进口配额:对进口某种物品的数量实行限制 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11.市场失灵:指一些不受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12.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13.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4.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15.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6.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17.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 18.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具排他性而无竞争性) 19.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二、单选、判断题 1.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应用P 4-16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何处生产 2、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整体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投入要素的增加 B、某种产品的技术进步 C、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D、所有产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3、下列表述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A、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政策无效 B、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下降 D、需求等于供给决定均衡的价格和产量 4、下列选项属于宏观经济学分析对象的是() A、家庭如何选择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 B、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如何制定价格 C、通货膨胀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 D、税收政策如何影响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 5、小李毕业时面临三个选择,可以选择去银行工作,收入20万;可以选择去证券公司工作,收入25万;还可以选择出国学习,学费10万。问小李选择出国的机会成本是() A、20万 B、25万 C、10万 D、35万 6、下列因素会导致对商品A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是() A、收入上升 B、商品A的价格上升 C、商品A的替代品B的价格下降 D、人们变得更加喜欢商品A 7、下列因素不会导致商品A的供给变化的是() A、商品A的价格上升 B、投入品价格上升 C、生产商品A的技术进步 D、人们预期A 的价格将上升 8、政府对商品价格进行限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最高限价一定会降低产量 B、政府最低限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C、政府最低限价政策只有在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D、政府的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社会无谓损失 9、一个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如下:当价格为4时,购买12个单位;当价格为6时,购买8个单位。那么该消费者对X的需求价格的弧弹性是() A、1 B、2/3 C、1.5 C、2 10、下列因素会引起商品价格上升的是()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1.影响需求量变动得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商品自身得价格(反向);消费者收入水平(同向);相关商品得价格(替代同向,互补反向);消费者得偏好(同向);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得预期(同向)。 2.影响供给量变动得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商品自身得价格(同向);生产得成本(反向);生产得技术水平(同向);相关商品得价格(替代反向,互补同向);生产者对未来得预期(同向). 3.均衡价格、数量得计算及供求定理: Qd = α—β·P Qs =-δ+γ·P Qd = Qs(α、β、δ、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 供求定理: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得同方向得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得反方向得变动与均衡数量得同方向变动. 4.需求得价格弹性得计算(P38—43)、类型(5种类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1)可替代性(同向);(2)重要程度(反向);(3)用途广泛性(同向);(4)支出比例(同向);(5)调节时间(同向) d d 影响因素:变动时间(同向);生产成本增加程度(反向);生产周期(反向)。 7.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得计算(P54)及商品关系得判断(正值为替代,负值为互补,零为不相关) 8.需求得收入弹性得计算(P55)及商品得分类 eM<0,劣等商品;eM>0,正常商品(eM〈1,必需品;eM〉1,奢侈品) 9.恩格尔系数及富裕程度得判断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系数越小表明越富裕,反之相反。 恩格尔定律:其她条件不变,随着收入水平得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得比重有下降趋势。或者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越高,食品得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10.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得基本原理及应用(P58-59) 11.“谷贱伤农"现象得解释(P59—60) 12.蛛网模型得三种类型: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 弹性=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 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1.效用含义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得满足程度。完全就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她商品得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得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得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得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得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2.基数效用论得消费者均衡条件:P1X1+ P2X2=I MU1/P1= MU2/P1 =λ 3.基数效用论需求曲线得推导 任一商品,随着需求增加,MU递减;为保证MU/P恒等于λ,商品价格要与MU得递减同比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上得每一点都就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得商品得价格——需求量得组合点。 4.消费者剩余得含义及计算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得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得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得总价格之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终极必过版)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注:最佳复习方法是对照考题啃书,熟悉相关知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 b)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 c)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二、名词解释(大家最好还要看书,把概念和具体应用都看懂) 1.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线。 6.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7.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8.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9.替代效应:因该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比例变动,即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效应 10.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1.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