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地理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地理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地理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地理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2018年9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第22号台风“山竹”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山竹”登陆我国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最可能为图2中的A.①B.⑥C.⑦D.⑧

2.下列诗句描述的天气系统与台风“山竹”相同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倒海翻江天地动,摧枯拉朽鸟虫哀

强壮箭虫是我国温带海域的浮游动物优势种,最适宜

在水温10~20℃、低盐海域生存。自主游动能力弱,主要

靠随波漂流进行运动。图3示意4月份黄河口及其邻近水

域强壮箭虫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水域强壮箭虫的空间分布规律为

A.主要分布于黄河口以北B.集中分布于深水区域

C.自西北向东南密度递减D.随水深增加逐渐增多

4.影响强壮箭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太阳辐射B.洋流C.海底坡度D.海水盐度

5.推测8月份图示水域强壮箭虫的密度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图4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各岩层均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岩。据此完成6~7题。6.图中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7.图中溶洞及其所在岩层

A.最早形成的岩层为C1 B.各岩层都含有化石

C.最晚形成的溶洞为③D.发生过明显的断层

天山山区不同海拔地带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图5为天山山区不同海拔地带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情况。据此完成8~10题。

8.天山不同海拔高度积雪变化规律为

A.海拔越高,夏季积雪覆盖率越高

B.海拔越高,积雪的面积越大

C.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变化越大

D.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大

9.影响天山海拔>5 000m地区积雪覆盖率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植被D.地形

1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山山区

A.不同海拔地带积雪覆盖率均减小

B.低海拔处积雪面积减小

C.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变大

D.高海拔处积雪面积增大

土壤层的温度随时空变换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表1为上海某地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11~13题。

表1

11.该地土壤温度的变化特点为

A.土层越深,温度变化越小B.春季不同深度土层温差较小

C.土层越深,最低温度值越小D.夏季6 m深的土层温度最高

12.影响6 m深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离地表距离B.太阳高度C.土壤水分D.日照时间

13.利用不同土壤层温度变化的研究成果,可以

A.优化耕作制度B.建设绿色住宅

C.提高农产品品质D.减少农业病虫害

近几年,共享单车风靡全国,但在山城重庆仅主要分布在虎溪镇大学城,其他主城区极少分布。图6为虎溪镇大学城共享单车分布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推断图中①②③区域的划分依据最可能是

A.地形坡度B.植被类型C.地价高低D.商店数量

15.虎溪镇大学城大量共享单车的投入使用会导致

A.地铁站人流量大幅减少B.商业活动规模扩大

C.该地出租车的数量减少D.重庆市民骑车出行增多

16.分析虎溪镇大学城共享单车布局合理性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数字地球

图7为我国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地级市襄阳和县级市宜都各零售业态网点统计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影响武汉、襄阳和宜都零售店数量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人口规模

C.地形条件

D.行政职能

18.与专业专卖店相比,单一零售店

A.网点数量更少

B.商品质量更高

C.更靠近市中心

D.服务范围更小

19.近年来,宜都电子商务发展较快,会迅速

A.增加当地超级市场数量B.扩大宜都的用地规模

C.促进当地物流行业发展D.增加市场营销环节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旅游业是其第一大经济支柱。当地时间2018年8月30日20时30分,中国援助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仪式隆重举行。该桥梁连接环礁上的马累岛、机场岛(胡鲁累岛)和胡鲁马累岛三个相邻岛屿,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岛屿连接线工程。据此完成20~22题。

20.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刻

A.国际标准时间为3时30分B.纽约(40°N,74°W)日影朝向西北C.北京日出东北方向D.莫斯科(55°N,37°37′E)满天星斗21.中马友谊大桥建设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飓风活动频繁B.高湿高盐环境C.技术水平低D.建筑材料短缺22.中马友谊大桥开通后,能够直接

A.缓解马累岛交通压力B.提高马尔代夫环境容量

C.提升马累的城市等级D.扩大国际游客的客源范围

贵州省清镇市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铝城”,吸引多家企业在此集聚。据此完成23~25题。

23.清镇市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铝城”主要得益于

A.极高品位的铝土矿B.丰富的水电和火电

C.非常便捷的交通D.极其充足的淡水水源

24.清镇市“铝城”产业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是

A.铝镁合金制造B.氧化铝精炼

C.耐火材料生产D.铝土矿绿色开采

25.多家企业在清镇市集聚的环境效益是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B.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C.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促进废弃物再生利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从黄河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一段称为黄河上游,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

1 000平方千米以上)有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60%,其中黄河入海水量70%以上来

自兰州以上的河段。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下游河道为“地上河”,目前黄河下游河床已高出大堤背河地面3~5米,比两岸平原高出更多。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过黄河断流现象。图10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兰州是黄河的一个重要节点,兰州以上河段为主要产水区,兰州以下河段为主要用水区,试解释其原因。(4分)

(2)黄河在兰州以上河段多峡谷,说明其形成原因。(2分)

(3)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4分)

(4)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增大黄河入海水量或防止黄河断流的主要措施。

(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缅甸位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位置,人口超过5 200万。1962—1988年,缅甸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988年,缅甸开放外资,但与西方国家的经贸联系受限,而这一时期,由于和缅甸的传统友好关系,中国成为缅甸的第五大累计投资国(1989—2007年)。到2008年,中国已经是缅甸的最大投资国。

缅甸曼德勒的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是由云南省保山市工贸园区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工业园区。随着招商的顺利进行,我国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已经计划入驻园区。图11为缅甸位置图和缅甸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部门分布图。

(1)评价2008年以前,缅甸吸引外资的区位条件。(5分)

(2)说明2008年后我国成为缅甸最大外商投资国的有利条件。(3分)

(3)简析建设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对缅甸的主要意义。(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马拉开波湖北部通过狭窄水道与加勒比海委内瑞拉湾沟通,湖泊除南端以外都很浅,最深处只有34米,湖水盐度很低,渔业资源丰富,湖内半钩鲶(属热带淡水鱼)是生产最快的底栖鱼类之一。马拉开波湖盛产石油,石油大开发后,油井林立,湖区内油管密布。湖区经常疏浚,以保证油轮进出。然而,与之相随的是湖区的水藻和生物大量死亡,湖中的鱼也大幅度减少。图12示意马拉开波湖位置。

(1)说明马拉开波湖半钩鲶生长速度快的原因。(4分)

(2)从水体交换角度分析湖区经常疏浚河道造成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6分)

(3)简述为挽救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可采取的措施。(3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中原城市群位于我国中东部,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间,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其范围涵盖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东等5省30个市,将重点打造以郑州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图13为中原城市群位置图,图14为中原城市群空间

分布格局图。

(1)简述中原城市群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的地位。(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中原城市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3)请为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出两点具体建议。(4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完整版)2019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019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文档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三个)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 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丰富,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政策 新能源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

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精选)2019年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XX——XX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教学任务。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在每半月定期参加教研组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主要章节的学习上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的方法,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积极参加广州市、区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教研中我学到了新课程实施的意义,方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主要经验和教训 1、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2019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地理目录 (2019年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单元小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问题研究何时蓝天常在 单元小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问题研究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单元小结 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单元小结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植被 第二节土壤 问题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单元小结 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气象与水文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 第三节防灾减灾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教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 单元小结 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三节人口容量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单元小结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二节城镇化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单元小结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问题研究实体商店何去何从 单元小结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 单元小结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19年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word版(鲁教版新教材)

2019高中地理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泰安一中付声国2019.12 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的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2.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 3.太阳辐射 (1)太阳的能量来源: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光合作用、风能、水能) ②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 ③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丰富、廉价、清洁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 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 ②地形: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大。 ③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小。 ④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越大。 4.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现象,产生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5)影响航天活动等

5.太阳系 6.地球的普通性: (1)公转特征一致: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物理性质相似:和水星、金星、火星一样,都是类地行星;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温度、大气、液态水),如下图所示: 【问题举例】 1.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1)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 四川盆地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原因。 西侧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东侧反之。 4.城市的太阳能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试分析其原因。 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5.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019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打印版)

2019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 (绝对精品文档,价值很高,值得下载打印背诵)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2019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划分。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卫星,故选A。 答案:A 2.太阳活动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的原因是( ) A.太阳活动引起电离层的扰动 B.太阳活动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 C.太阳活动改变了气候 D.太阳活动引起台风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故选A。 答案:A 3.春分日这一天,海南省某地(20°N,110°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90°B.70° C.20°D.0°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相隔的纬度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即纬度为0°,所求地点的纬度为20°。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海南省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20°-0°)=70°。 答案:B 4.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过度猎狼可能降低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②错误;不良消费观念与过度猎狼无关,③错误;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④正确。 答案:D 5.读下图,若干年后河口处小岛最终与哪一岸相连( )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

第 1 页 共 20 页 可观测宇宙?????(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地球月球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发光)、星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际 物质都是天体。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下 3、太阳系组成: 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 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 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 间的夹角都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5、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第 2 页 共 20 页 条件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 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 ℃左右 有适合生物呼 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 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 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4、各层的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特别提醒: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 特别提醒:地球的能量,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阳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等);地球内部的

2019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2019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完整版)2019高一地理期末试题

第1页共14页 第2页共14页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咼一地理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1?2题 天休 I S 3 、 / 厂 1. 该图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 一级 C.三级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若天体 A.天体2 C.天体4 答案 1.B 2.B B.两级 D.四级 1为太阳,则诗中“婵娟”可能是() B.天体3 D.天体2或天体4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回答9?10 题 9.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 A.东经70° C.西经70° 10.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答案 9.A 10.C B.东经90° D.西经110° B.6月22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 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B.该日昼夜长短 C.该地太阳高度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12. 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A.12时 B.3时或者15时 C.15时 D.0时或者12时 13. 当交点从 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 A. 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 衡水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 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 衡水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答案 11.A 12.B 13.D 2018年新年开启的第一周全国大范围降温,北方地区普降暴雪,今冬首个寒潮来袭,中央气 象台连续发布寒潮预警。下图为“四种天气系统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 — 3 题。 1 ?此次入侵我国的寒潮属于哪种天气系统 A.甲 B .乙 2?下列关于此次寒潮天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C.农作物遭受冻害 丁 C.丙 D. 丁 B.暴雪影响交通,交通事故频发 D.寒潮过后气温快速回升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大全

2019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点大全 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 (1)安全的宇宙环境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适宜的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 , 形成了原始海洋 , 孕育了生命。 ④自转周期不长 (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含义: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3)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②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太阳能、煤、石油等能源 (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分层:日冕、色球、光球(用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 (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2)耀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3)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两极地区夜空产生美丽的极光; (4)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五)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自转图:

新课标2019年高二地理学考合格性考试

响水县第二中学2019年高中地理学考模拟试卷 命题人:刘明审核人:周文斐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题目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 上对应位置,本部分共40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专家表示此次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最有可能约是() A. 2000~2001 年 B. 2002~2003 年 C. 2004~2005 年 D. 2006~2007 年 2.关于“闪焰”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 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闪焰”主要发生在光球层 D. 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物质,天体有多种类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宇宙射线 B.星际物质 C.流星 D.恒星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小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 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 5.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6.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 科拉超深钻孔,是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1989年达到12,263米,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7. 科拉超深钻孔SG-3,按照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其位于() A.地幔 B.岩石圈 C.地核 D.软流层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关于图中圈层①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 ①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 ①层多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D. ①层为平流层 9. 关于图中圈层③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层是莫霍界面 B. ③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C. ③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D. ③层以上部分是地壳 10.下列地貌属于同一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是() A.瀑布、角峰 B.冲积扇、河口三角洲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风蚀柱 D.海蚀崖、冲积平原 11.读下图,关于其中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教案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备注: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