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解释题

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

三、选择题

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

3.03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

四、填充题

4.01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有()及其(),以及()。 4.0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与()。

第一章概念

一、思考题

1.01 什么是概念?概念的逻辑特征是什么?

1.02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1.03 什么是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

1.04 什么是负概念?什么是论域?

1.05 什么是限制、概括?限制的极限.概括的极限各是什么?

1.06 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定义过宽”(“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

1.07 什么是划分?划分与整体分解有何区别?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二、概念解释题

2.01 概念 2.02 概念的内涵 2.03 概念的外延2.04 普遍概念 2.05 单独概念 2.06 集合概念与集合体 2.07 负概念 2.08 论域 2.09 真包含(属种)关系2.10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2.1l 交叉关系 2.12 全异关系

2.13 全同关系 2.14 矛盾关系 2.15 反对关系2.16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2.17 限制 2.18概括

2.19 定义 2.20 属加种差法定义 2.21定义过宽2.22 定义过窄 2.23 同语反复 2.24 循环定义

2.25 划分 2.26 二分法 2.27 连续划分2.28 划分不全 2.29 多出子项 2.30子项相容

三、下列各题中.哪些语词或语句表达了标有重点的概念的内涵、外延?

3.01 国家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和军队等。

3.02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某种动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震动,包括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3.03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通常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而哲学则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04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刻),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

四、指出下列划线的语词是表达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是表达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4.01偶数是无穷多的。

4.02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与联项这三个部分组成的。

4.03 这个村的稻子长势喜人。

4.04 我们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

4.05 书不可不读,报不可不看。

4.06小张是群众,不是干部。

4.07 群众是公正的

4.08 这套丛书畅销海内外。

4.09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10 概念有很多种类。

4.11 集合概念是表达集合体的概念。

4.12 非集合概念包括单独非集合概念与普遍非集合概念。

4.13 单独概念就是只有一个外延的概念。

4.14 定义可分为性质定义,关系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

五、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5.01 a.白布 b.白色

5.02 a.青年 b.妇女 c.工人

5.03 a.思维形式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5.04 a.划分 b.划分的母项 c.划分的子项

5.05 a.非金属 b.非固体 c.非导体

5.06 a.单独概念 b.集合概念 c.概念的外延

六、在下列欧拉图中填人适当的概念:

七、下列限制与概括是否正确?

7.01将“概念”限制为“内涵”,概括为“思维”。

7.02将“省人民政府”限制为“市人民政府”,概括为“政府”。

7.03将“郭沫若”限制为“中国的郭沫若”,概括为“文学家”。

八、对下列概念各进行一次概括与限制。

8.01相容关系 8.02定义 8.03教师 8.04文学著作

九、下列定义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为什么?

9.01 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刊物。

9.02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9.03 生命就是有生命物体的生理现象。

9.04 整体就是由部分组成的东西。

9.05 生命就是内在关系对外在关系的不断适应。

十一、下列划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为什么?

10.01 地球上的气候带可以分为热带、温带、海洋带与高山地带。

10.02划分可分为二分法、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

10.03 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10.04 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十一、选择题

11.01“正义”与“正义的事业”这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是( )。

①属种(真包含)关系②交叉关系③全同关系④全异关系

11.02 违反定义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在外延上全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

11.03 下列哪几种概念具有此图所表示的外延间关系?( )。

①四川大学(a)、大学(b)、学校(c) ②四川大学哲学系(a)、四川大学(b)、大学(c)

③成都市(a)、四川省(b)、中国(c) ④字(a)、词(b)、句(c)

11.04 概念“木马”可以概括为( )。

①马②动物③木制品④木料

11.05 根据反映事物具有某属性或缺乏某属性,可将概念区分为( )。

①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②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③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④虚设概念与非虚设概念

11.06 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是说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

①内涵越多,则外延就越大②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

③外延越小,则内涵越少④外延越大,则内涵越多

11.07 概念“纸”(a)、“红纸”(b)、“红色”(c)外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l1.08 概念“非金属”与“非导体”外延间具有( )关系。

①交叉②种属③属种④全异

11.09对“收音机”这个概念进行概括,可以得出( )。

①“微型收音机” ②“半导体收音机”③“电器产品” ④“产品”

11.10 对“电视机”这个概念进行限制,可以得出( )。

①“彩色电视机” ②“显像管”③“电器产品” ④“黑白电视机”

11.1l 在“自然数是数不尽的”中,“自然数”、“数不尽的”依次为( )。

①普遍概念、普遍概念②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③集合概念、普遍概念④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11.12 如果( )则a真包含b。

①所有a都足b,但有的b不是a。②所有a都是b,并且所有b都是a.

③所有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④有的a是b,并且有的b是a。

11.13 图( )正确表示了“性质判断”(a)、“主项”(b)、“谓项”(c)外延间的关系。

11.14 下列语句中,表达集合慨念的是( )中划有横线的语词。

①知识分子都是脑力劳动者。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

③知识分子都是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

④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15 普遍概念是( )。

①涵义丰富的概念②普遍真理的概念③普通平常的概念

④外延不只一个分子的概念

11.16 违反规则“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常见的逻辑错误(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循环定义

11.17 违反“划分出的各子项应在外延上互相排斥”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①多出子项②划分不穷尽③子项相容④越级划分

11.18 若A与B全异,A与C交叉,则B与C的关系可能是( )。

①全同②B真包含C ③全异④交叉

11.19“省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③人民代表大会④人民

11.20“黑色的”这一概念可限制为( )。

①“黑色” ②“黑板” ③“颜色” ④“黑布”

11.2l“定义过宽”的错误是( )。

①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外延②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外延

③结论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④前提超出结论的断定范围

11.22“他买了几本书”这个句子里的“书”表达( )。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③集合概念④正概念

11.23 “正义”(a)、“正义的事业”(b)、“反侵略战争”(c)这三个概念外诞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11.24 ()是正确的划分。

①物体可分为导体与非导体。

②市场可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村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

③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

④城市的居民可分为汉族人、回族人、工人、干部等。

11.25“黄花”与“黄色”这两个概念外延间关系是( )。

①属种(真包含)关系②种属(真包含于)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全异关系

11.26 在下图中,( )。

①a与c具有交叉关系②a与b具有交叉关系③b与c具有交叉关系

④a与b具有相容关系

11.27 以概念的外延的多少作为际准.“非驾驶员”属于( )。

①负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普遍概念④集合概念

11.28 将语句“病人就是有病的人”当作定义对待,则此定义犯有()的错误。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定义含混

11.29 概括过程扩大概念的外延,因此概括过程也( )。

①扩大概念的内涵②减少概念的内涵③使概念内涵更丰富

④揭示概念的辩证本质

11.30 根据概念外延的多少,可以将概念分为( )。

①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②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③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

④逻辑概念和事物概念

11.31 违反“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这一规则,就会犯( )的错误。

①划分不全②子项相容③多出子项④划分标准不同一

11.32下列语句中,( )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了非集合概念。

①我国的纺织厂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②纺织厂是轻工业企业。

③川棉一厂是纺织厂。④纺织厂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模。 11.33 ( )是不正确的定义。

①宪法是国家的法律。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③商品是劳动产品。④商品就是百货商店里出售的产品。

11.34 ()是不正确的划分。

①肥料分为化肥、草木灰、尿水、粪肥、氮肥等。②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③邮件分为航空的、平寄的、挂号的、国内的、国际的邮件。

①邮件分为挂号邮件和非挂号邮件。

11.35 “中国最高峰”,这个概念属于( )。

①正概念②集合概念③非集合概念④单独概念

11.36 “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这两个概念外延间具有( )关系。

①全异②交叉③种属④相容

11.37 对“学校”进行限制,可以得出( )。

①班②年级③专科学校④大学

11.38 ()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①中国人民是不怕困难的。②中国人民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③陈英是中国人民的一员。④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

11.39 限制的过程是( )。

①将一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②将一种概念过渡到它的属概念

③减少一概念的内涵④揭示概念的内涵

11.40 在语句‘‘台湾是中国的”中.语词“中国的”表达( )。

①集合概念②普遍概念③非集合概念④单独概念

11.41 在语句“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中,“是”后面的部分表达了“科学”这一概念的( )

①外延②内涵③形态④形象

11.42 根据概括、限制的要求,( )是正确的。

①将“判断”限制为“概念”,概括为“推理”

②将“郭沫若”限制为“中国的郭沫若”.幅括为“文学家”

③将“连”限制为“排”。概括为“营”.

①将“相容关系”限制为“交叉关系”。概括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1.43.划分的规则有( )。

①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外延相等②划分出来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③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④划分可以不揭示概念的全部外延 11.44 已知“青年”与“团员”这两个概念处延间有属种关系,因此,“非青年”与“非团员”这两个概念间有( )。

①属种关系②种属关系③全异关系④交叉关系

11.45 将“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限制为“大学”是( )。

①正确的概括②正确的限制③不正确的概括④不正确的限制

11.46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 )。

①普遍概念②单独概念③集合概念④正概念

11.47 下边这个图表示a概念与b概念之间有( )。

①真包含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矛盾关系④反对(对立)关系

ll.48 若将“工厂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看作是定义,则犯有()的错误(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定义含混

1l 49 “勇敢”与“勇敢的战士”这两个概念外延问的关系是( )。

①属种关系②种属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全异关系

11.50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这个概念是( )。

①单独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正概念④集合概念

11.51概念是( )。

①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

②反映对象的一切属性的思维形式

③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④反映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

11.52定义的主要方法有( )。

①关系定义法②发生定义法③属加种差定义法④功用定义法

11.53下面的欧拉图中可以填入( )。

①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团员干部

②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女青年干部

③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知识分子干部

④A、干部 B、青年 C、党员 D、青年知识分子干部

11.54概念的逻辑特征有( )

①周延②外延③真假④内涵

十二、简述题

12.01简述定义的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12.02简述划分的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十三、填充题

13.6l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是—_二.与——。

13.02概念的内涵是——l概念的外廷是——.

13.03根据概念外延的量的差异,可以将概念区分为——和

13.04根据是否反映事物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和一.

13.05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就是——.

13.06集合体是。.’

13.07根据一.可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

13.08论域是.’

13.09如果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那么a与b之间具有.’

13.10 a真包含b,当且仅当——.

13.11 a与b之问具有交叉关系,当且仅当——

、 13.12 a与b之间具有反对关系,则a与b的外延之间具有()。

13.13概念外延间的相容关系包括、、与。

13.14限制是通过——内涵而——外延,从而将一——概念过渡到它的某个()概念的逻辑方法。限制的极限是()。

13.15违反“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在外延上必须全同”的规则,常见的逻辑错误是与。。

13.16违反——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有“同语反复”与——。

13.17同语反复就是。

13.18划分三要素是、和。

13.19 “划分不全”与“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是由于违反这一规则引起的。划分不全的错误就是‘ 。

13.20违反“划分所得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所引起的逻辑错误是。

13.21子项相容就是划分所得的。

13.22违反“每次划分所得各子项应互相排斥”这一规则所出现的错误称作。

十四、分析题

14.01 已知①A与B之间其用种属关系,②有c不是B,③如果C不真包含A,那么C 真包含于A。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2 已知:①A与B之间具有全异关系,②或者A真包含c,或者A真包含于C,

③有的B是c,有的B不是C。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

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3已知:①A与B之间具有种属关系,②A与c之间具有交叉关系。问:B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4已知:①A与B之间具有全异关系,②B与C之间具有交叉关系。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5 已知:①A与B之间具右属种关系,②B与c之间具有全异关系。⑧有c不是A且有A是C。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答案)

第一章绪论(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 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B .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 D .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 .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 Mendel B. Morgan C . Garrod D . Hardy. Wenberg E . Watson, 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 B .人群中约有0.5%?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C .人群中约有 15%?20%勺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勺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 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 .细胞遗传学 B .体细胞遗传学C.细胞病理学D .细胞形态学 E .细胞生理学 6. 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人类细胞遗传学 B .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医学分子遗传学E .医学生物化学 7. 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 Mendel B . Morgan C . Darwin D . Schleiden , Schwann E.Boveri , Sutton 8 .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 Morgan C . Watson, Crick D . Avery E.Garrod 9. 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 Morgan C . Watson, Crick D . Avery E . Garrod 10. 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 Mendel B . Morgan C . Darwin D . Paullng E . Boveri , Sutton *11 . 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 . Morgan C .蒋有兴(JH.Tjio)和Levan D . Avery E . Garrod 12. 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 A. McKusick B . Morgan C . Darwin D . Schleiden , Schwann E . Boveri , Sutton *13 .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 先大畸形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先大畸形 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5. 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先大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B .先天性疾病C.先大畸形D.家族性疾病E.后天性疾病*17.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B .家族性疾病 C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E .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18. 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 Huntington 舞蹈病B .蚕豆病C .白化病D .血友病A E .镰状细胞贫血 19. 传染病发病: 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 B .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 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 D .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 E .仅受环境因素影响 20. Down^合征是:

地貌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绪论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地貌学这个名称,在各种语言中虽有不同的拼写方式,如:geomorphology(英语),géomorphologie(法语),地形学(日语),геоморфология(俄语),Geomorphologie(德语),等。但从构词上可看出,它们大都由三个源自希腊语的词根g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Logos(论述)所组成,表明这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学科。地球表面(简称“地表”)指的是地壳的外表面,即由岩石或土(松散的岩石)组成的地面。地球表面形状,指的就是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如平原、高原、山脉、山峰、丘陵、河谷、盆地、悬崖等),简称为“地形”或“地貌”。因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貌或地形(Landforms),即各种规模的地表起伏的总和。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解放前,这门科学在我国被称为“地形学”。1956年后,我国的一些学者倡议,把“地形学”改称为“地貌学”,自此,地貌学这个名称才逐渐得到普遍使用。 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成因各异。主要是内营力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以河流地貌为例,假定某一准平原地区,地壳抬升后趋于稳定状态,气候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貌将按下列模式发展。首先,河流在被抬升的地面上下切侵蚀,这时河网还很稀疏,河谷之间有宽广平坦的河间地,河流纵比降较大,河谷横剖面多呈“V”字形,谷坡陡峭,崩塌、滑坡等作用较强烈,谷坡与河间地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处于这种情况,称

为河流发育的初期阶段,或称幼年期。随后河道渐渐增多,地面分割加剧,河谷横剖面加宽,河流纵剖面渐渐趋于平缓,谷坡也变缓加长,河间地形呈浑圆状的山岭,,处于这种情况,称为河流地貌发育的中期阶段,或称壮年期。再进一步发展,河流下切侵蚀逐渐减弱而趋于停止,分水岭缓慢降低,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而蜿蜒,这时就称为河流地貌发育的晚期阶段,或称老年期。 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由于地貌学的这一特性,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地貌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如美国的地貌学是被归入地质学的范畴;而在西欧,地貌学则被视为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实际上,地质学视地貌为地质作用的历史产物,通过地貌去认识地质,故较突出地貌成因的分析与发育历史的重建;而自然地理学,视地貌为一项自然环境要素,注重人类活动受地貌的影响以及对它的利用与改造,故侧重人地关系的研究。在我国,地貌学在地理学界和地质学界都受到一定的重视,也可以说,我国的地貌学是随着地理科学和地质科学的发展成长起来的。 二、地貌学发展简史 人类一开始由于生存上的需要,即频繁地接触地形,识别地形,利用地形,改造地形,不断积累地貌知识。但是,地貌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回溯这段历史,将会加深我们对地貌学基本性质的理解,认识各主流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盛衰的因由。 从史前人类的一些聚居点的地貌位置(如我国北京的周口店和西安的半坡)可以看出当时人类对一些有利地形的识别与利用(如洞穴和沿河阶

第一章 绪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 2.企业管理,财务会计 3.决策,预测 4.决策与计划会计,控制与业绩考核会计 5.整体,责任中心 6.计划,控制 7.企业内部,决策 8.引导注意,解决问题 9.计划,控制 10.财务状况,决策 11.企业管理当局,经济信息 12.经济用途,全部成本法 13.业务量,变动成本法 14.过去,展望未来 二、名词解释 1.管理会计:是指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选择、计算、分析数据,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并用来满足企业计划和控制的需要。所以又称对内报告会计。 2.财务会计:是指通过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向企业以外的投资者、债权人、银行、税收机关等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提供他们进行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所以又称对外报告会计。 3.计划:是指制定未来的经营方针,并拟定其实施方案。 4.预测:是指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和现有的条件,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人员的经验,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计和推测事物的未来。

5.决策:是指根据预测所获得的信息作出科学判断,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可达到目标的可行方案。 6.控制:是指通过指导、调整和干预经济活动,促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D 6.A 7.D 8.B 9.C 10.D 五、多项选择题 1.A、B 2.A、B、D、E 3.A、B、C、D、E 4.A、C、D 5.A、B、C 6.A、B 7.C、D 8.D、E 9.A、B、C 10.C、D、E 11.A、B、D 12.B、C 六、问答题 1.答:西方管理会计的两个萌芽,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都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美国在经济实力等方面取代了英国的统治地位。经营管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美国,因而能够产生出这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应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一度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方面产生飞跃的发展。伴随高速发展的经济,资本主义企业本身和它们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竞争加剧,通货膨胀率上升,资本利润率下降,迫使企业

地貌学知识点

地貌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坡地地貌 1.坡地地貌: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 2.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受日光照射、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砂粒和黏土,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3.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称为崩塌。 崩塌堆积地貌: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半锥形体,称倒石堆(岩屑堆)。倒石堆的平面形状大多呈半圆形或三角形,有时好几个倒石堆连接在一起呈带状。倒石堆的表面纵剖面坡度除与岩屑本身的休止角有关外,与岩屑下部基坡的坡度大小也有很大关系,基坡缓,倒石堆的坡度也缓。P11页图 4.滑坡:斜坡上的大块岩(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坡面整体向下滑动。 形态特征:滑坡体、滑坡面、滑坡壁、滑坡裂隙、滑坡阶地和滑坡鼓丘。 第三章河流地貌 1.横向环流(P21):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流面向凹岸的水流(表流)和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水流(底流)构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称横向环流。 可分为四种:单向横向环流、底部汇合型横向环流、底部辐散型横向环流、复合型环流。 2.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叫河流搬运作用。方式有:推移、跃移、悬移。 3.河床纵剖面: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槽形。从源头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连线。 4.河床纵剖面是河流作用形成的,每条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高度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5.影响河床纵剖面发展的因素: (1)水文情况的改变可使河流中水量、水流流速和含沙量变化,使河床发生侵蚀或堆积。 (2)构造运动可使整个流域发生升降,或者使流域内局部地区发生高差变化。 (3)岩性对河床纵剖面的影响是由于不同岩石抵御侵蚀能力的差异而造成差别侵蚀,在坚硬岩层段形成岩槛或跌水。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地貌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地貌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对象: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内容:地表形态、成因、发展结构和分布。 2、为什么说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 A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B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高地、填平低地,使地表欺负平坦 C内外力作用对立统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3、简述内外力在地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地貌的发育过程中,内外力是对立统一的。 A内外力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作用效果相反。 B内外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C内外力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两者趋于动态平衡。 4、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怎样影响地貌的形成? 地貌的发育受内外力相互作用、地址构造和岩性以及作用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A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地貌发育过程中,两种力同时出现、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地址构造和岩性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C内外力作用的时间也是引起地貌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5、试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B改变降水分布格局。 C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D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布的影响。 6、试述地质构造和岩性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地质构造和岩性。 A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B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7、简述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彭克的地形学说的中心思想。

戴维斯认为地貌成因有三个:构造、营力、时间原理是:地貌循环(旋回)学说彭克认为地貌是内外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地貌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 第二章构造地貌 1、名词辨析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单面山与猪背山、断层谷与断陷谷、断层崖与断层三角面、大洋中脊与洋脊裂谷、大陆裂谷与洋脊裂谷、大陆架与大陆坡、背斜谷与向斜山、稳定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东亚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大陆边缘、大陆边缘与洋底、丹霞地貌与张家界地貌 2、什么叫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按规模可分为哪几级? 3、简述陆壳与洋壳的区别。 4、简述大陆海洋分异的原因与地壳均衡。 5、世界上有哪三条活动构造地貌带?各地貌带有何特点?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6、稳定型大陆边缘有何特点?活动大陆边缘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7、根据新生代的板块运动特点,陆地上的大型构造地貌可分为哪几大区域? 8、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 9、试述断层谷与断陷谷的区别。 10、褶皱块断山是如何形成的?它与断块山有何区别? 11、试举例说明哪些山脉属于新生代褶皱山带?哪些山脉属于褶皱块断山脉?哪些山脉属于断块山? 12、水平构造地区可形成哪些特殊的地貌形态? 13、请简述断层三角面的形成过程。 14、单面山与猪背山有何异同? 15、火山按喷发特点可分为哪些类型?熔岩地貌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1、名词解释 坡地地貌、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球状风化、风化壳、崩塌、滑坡、蠕动、倒石堆、滑坡体、滑动面、醉林(醉汉树)、马刀树 2、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和在不同气候类型区风化作用的方式。 3、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以岩浆岩为例,试述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及各阶段主要的风化壳类型。 5、简述崩塌的形成及触发因素。

第一章 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 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 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 以为,以 为, 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 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 是:、、、、、、。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 (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 (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 是语、语、语 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是和。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6.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生理学是研究①________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②________的科学。 2. 生理学主要从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三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 3.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 4. 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①________代谢和②________代谢两个方面。 5.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 6.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①________。它是机体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②__________ ;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③________的状态,称为④________。 7. 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④________。 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①________,其结构基础称为②________。 9.根据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反射可以分为①_______反射和②______反射两种类型。 10.反馈调节控制有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两种类型。 11.可兴奋细胞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_ 。它们受刺激时易发生 ④________反应。 二、选择题 [A型题] 1.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尿液 D.淋巴液 E.血液 2.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A.固定不变 B.相对稳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不变 E.剧烈波动 3.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 A.分泌活动 B.收缩反应 C.电位变化 D.神经冲动 E.反射活动 4.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E.负反馈调节 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由输入信息与反馈信息比较后得出的信息称为() A.控制信息

最新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总结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 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 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 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 伏。 2.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 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例如冲 沟、沙丘等 3.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 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如盆地、沙漠等 4.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 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 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 形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高原、平原、斜坡、悬崖、丘、冈、阜、山(巅) 峰;脊、桌地、盆地、垭、谷、阶地、穹、洞等等。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高度、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 3.什么是顺构造地貌?什么是逆构造地貌? 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4.什么是地貌的年代,地貌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确定? 地貌的年代主要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 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b过渡c掩埋 地貌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a.古生物法b年间法c其他方法 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系, a. 幼年期地貌特点: 时间上:短暂起伏迅速增加峡谷,V字型,高差大 b.壮年期地貌特点: “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c.老年期地貌特点 起伏微弱,时间无限延长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1)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 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a ,则a 、b 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不是b ,则a 、b 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a 都是 b ,但有的b 不是a ,则a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 b 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 (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 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a b a b a b

地貌学_程久苗_地貌学习题集 2

《地貌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地貌学的概念、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内外力在地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岩质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4.地貌形成与发育的基本因素。 5.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的中心思想。6.现代地貌学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构造地貌1.构造地貌及类型 2.全球构造地貌的特点及板块构造学说的成因分析 3.洋底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 4.大陆边缘的类型、特征及成因 5.陆地构造地貌的分区及类型 6.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成因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1.物理风化作用与化学风化作用的实质及相互关系

2.风化壳的特征及发育阶段 3.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 4.崩塌、滑动的特征及形成条件 第四章流水地貌 1.坡面流水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 2.沟谷的类型、特征与演变 3.洪积扇的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变形 4.河道水流的运动特征及其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 5.河流的作用 6.河谷的基本形态特征 7.侵蚀基准面的类型以及其变化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 8.河床地貌的类型 9.冲积河床的类型及其特征 10.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及其沉积结构的特征 11.河流阶地的成因及其类型 12.造成河谷不对称的原因 13.入海河口的分段及其水文、地貌特征 14.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沉积结构及其类型

15.水系的类型 16.河流袭夺的地貌标志 17.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的主要思想 第五章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2.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性 3.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4.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 5.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 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1.风沙流的结构和特征 2.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3.沙丘移动的原因及其特点 4.荒漠的类型及其特点 5.黄土的特性及其对黄土地貌发育的影响 6.黄土风成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根据 7.黄土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七章冰川地貌

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例1.2】 设有一个二进制离散信源(0,1),每个符号独立发送。 (1)若“0”、“1”等概出现,求每个符号的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熵); (2)若“0”出现概率为1/3,重复(1)。 解:(1) 由于“0”、“1”等概出现,因此 2/1)1()0(==P P 其信息量为 )(12log )(1 log 2210bit x P I I ==== 平均信息量为: )/(1)1()0()(log )()(1012符号bit I P I P x P x P x H M i i i =+=-=∑= (2) 若3/1)0(=P 则 3/2)0(1)1(=-=P P 因此,“0”、“1”的信息量分别为: )(584.13log ) 0(1 log 220bit P I === )(585.0)2/3(log )1(1log 221bit P I === 平均信息量为: )/(918.0)1()0()(log )()(1012符号bit I P I P x P x P x H M i i i =+=-=∑= 【例1.3】 国际摩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1/3。 (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 (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解:(1)设“点”的概率用1P 表示;“划”的概率用2P 表示。 已知3/12P P =,且112=+P P 所以4/34/112==P P , 所以)(2log )(415.0log 222121bit P I bit P I =-==-= (2)根据(1)可以得到平均信息量为: )/(81.02211符号bit I P I P H =+= 【例1.5】设某信息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12个的出现概率为1/224。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1)计算该信息源的平均比特速率。 (2)传送1h 的信息量。 解:(1)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可以表示为: )/(405.6224log 2241 11232log 321 16)(1log )(2212符号bit x P x P H M i i i =?+?==∑ = 因为符号速率)/(1000s R B 符号= 所以平均比特速率)/(10405.63 s bit H R R B b ?=?=

逻辑学第三版答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章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 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 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 与4 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 是P,所有S 是M;所以, 所有S 是P。2 与6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 与5 具有共同 的命题形式:所有S 是P。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 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 整除的数。“偶数”的外延 是指:2、4、6、8、10、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 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言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2.神经调节 3.体液调节 4.反馈 5.负反馈 6.正反馈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___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___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 )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 )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2.6Ma内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构造运动 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 一、地貌的成因分类: (一)外力地貌(气候地貌):以外力地质作用主导而形成的地貌,一般以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组合。其分布规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 垂直地带性。 (二)内力地貌(构造地貌):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貌。 a.新构造运动直接造成地貌:青藏高原隆起,三峡地形。 b.剥蚀构造地貌:指已形成的地质构造,经过外力风化剥蚀后,把其构造揭 露出来。 c.火山地貌:由于火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人工地貌 二、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三、地貌发展阶段: 地文期:指以侵蚀和堆积为主的相互交替阶段。 准平原: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夷平面: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如一个地区一系列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 第四章流水地貌及堆积物 一、洪流:沟谷中流动的、水位暴涨暴落的暂时性水流称洪流。 洪流的特性:常发生在暴雨或冰雪消融的季节;历时短暂,流速大,水道紊乱;搬运力大于河流,分选作用差,地貌塑造和堆积过程比较迅速,并常伴生灾害。 (1)洪积物的岩性、岩相和结构 (P70) 定义: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砂石高速运动的浊水流,分散成多股槽流或者槽

1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 具有完全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换。(╳)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绝对、相对测量:是否与标准器具比较) 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1-6等,0-k 级)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误差=X-X00.006mm )。 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 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__ABD_______ 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E、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 (E应该是随机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 2、从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_ADE_______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E、非接触测量。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BCD_______ 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地貌学复习资料(完整)

第一章绪论 1.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规律的科学。 2.营力:指地球部放射能所引起的作用力。 3.外营力: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力下,通过空气,流水和 生物等活动所引起的作用力。 第二章构造地貌 1.构造地貌:主要是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面形态。 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 2.构造地貌分级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 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 3.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大地水准面是陆地的终极侵蚀基准面。 4.地球表面分成三大部分:洋底、陆地和大陆边缘。 5.地壳均衡说:普拉特的地壳质量均衡机制,艾里的地壳质量补偿 机制。(普拉特+ 艾里= 地壳均衡理论:大陆或山脉通过陆壳较厚来补偿其密度较小带来的质量不足,洋底则通过深部地幔密度较大的物质来补偿洋壳较薄及海水层密度较小带来的质量不足,从而保持了地表形态的相对稳定。) 6.洋底构造地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 7.大陆边缘: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 8.断块山:受正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 地。(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

9.陆地构造地貌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 10.褶皱构造地貌的类型:单斜地貌,背斜和向斜地貌,穹窿山地地 貌 11.山地:高于周围平地,部有一定高度的正地形。(<200m) 12.平原:一般分为堆积平原与侵蚀平原,即在构造沉降中不断有大量 碎屑物从外围搬来堆积而成。(<200m) 13.高原: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营力侵蚀切割微弱而形成 海拔高、地势起伏和缓的地形(>1000m) 14.盆地:低于周围山地的相对负向地形 15.断层崖: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 16.断层线崖:由于差异侵蚀而把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 发育的陡崖,称为断层线崖 17.火山地貌:火山口,火山锥,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台地和熔 岩高原,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 18.褶皱地貌:指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地貌。 19.断层三角面:横切断层崖的河流将原始断层崖分割成一系列三角 形的断层崖,其中每个三角形的断层崖称为断层三角面。 20.单面山: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小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貌, 其两坡不对称,前坡(逆倾坡)短而陡,后坡(顺倾坡)长而缓。 21.猪背脊:是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大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 貌,其前后坡的坡度都较陡,坡长也基本相等,因而两坡基本对称。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学 2.微生物学 3.分子微生物学 4.细胞微生物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 6.自生学 7.SARS 8.巴斯德消毒法 二、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来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 ___商人__ 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 的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 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 __国的_____ 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 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三、选择题 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 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 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的分支学科。(1)几个不同(2)少数有差别(3)许多不同(4)4个不同 4、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1)曲蘖酿酒(2)用鼻苗法种痘(3)烘制面包(4)酿制果酒 5、安东·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倍,利用这种显微镜,他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 (1)50~300 (2)10左右(3)2~20 (4)500~1000 6、据有关统计表时,20世纪诺贝尔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从事微生物问题研究的就占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