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学》考试重点复习

《金融学》考试重点复习

《金融学》考试重点复习
《金融学》考试重点复习

金融学

第二章

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商业信用的工具主要有:商业本票(期票)和商业汇票。

第一节信用的概述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

1、价值作单方面的让渡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二、信用的发展

★信用与货币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

2、彼此联系,相互促进阶段:、

3、相互融合阶段:、

三、信用形态:1)高利贷信用2)现代信用

现代信用的两个渠道:☆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主要工具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间接融资:通过中介融通方式.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间接融资的优势:

☆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不了解的问题;

☆突破资金融通在数量、期限等方面的限制;

☆融资风险有金融机构缓冲,安全性较高。

直接融资的优势: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

☆加强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的资金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

第二节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是信用关系的具体表现,按照借贷主体的不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三)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包含:商业票据、商业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信用的作用:

▲积极的: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有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有利于银行信用发展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消极的: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的控制.

二、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工具:银行票据,包括:银行票据、银行本票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作用:

▲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 ▲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

▲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配合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

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的关系

1、联系

(1)银行是国家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和承销者;

(2)中央银行把买卖国债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

2、区别

(1)发行国债筹资比银行吸收社会资金更具主动性、稳定性;

(2)发行国债筹资可以投放到社会性项目,政策性大于赢利性。

四、消费信用

主要作用:1、扩大即期消费,促进商品销售;2、提高消费者的总效用;

五、租赁信用:

主要形式: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服务租赁。

六、国际信用

作用:1、授信国通过借贷资本的输出推动商品输出,从而实现利润

2、受信国希望利用外资,购买所需商品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主要形式:1、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2、银行信贷

3、政府信贷

4、国际金融信贷

股份公司

一、股份公司

公司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

股票的持有人为股东,负有限责任

不可退回,但可流通

投票权取决于持股数量

公司经营由专门的经理人员

股份公司与信用

股份公司是长短期资金投资而形成

信用关系中的有限损失引入到其中形成有限责任模式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由于所有权的社会性→与经营权有必要分离

进而所有权问题上需要有股权流通市场

在经营权问题上需要有经理人市场

第四章

第三节单利与复利

两种计息方法

1.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其本利和是:

复利是计息的根本方法

1. 利息的存在,表明社会承认资本依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2. 只要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按期结出的利息自应属于贷出者所有并可作为资本继续贷出;

3. 因而,复利的计算方法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终值与现值

1. 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其计算式就是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式。

2.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现值”,也称“贴现值”。算式是:

终值与现值

3. 当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时,任何经济效益的计算和比较的根据就是利率和期限这两个变量。

4. 计算现值的经济行为,由来已久;自古及今,使用的范围极广。

竞价拍卖与市场利率

1.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还本时的金额,如零息票债券)而不载明票面利率。发行时采用竞价拍卖方式。

拍卖成交价,即现值,与面额,也即终值的比,决定当前的利率。

2. 这样形成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利息率与收益率

1. 有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收益率”概念与利率概念并存。

2. 收益率实质就是利率。

作为理论研究,这两者无实质性区别。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使用的差别,取决于习惯。

第四节利率期限结构

什么是利率期限结构

1. 各种利率大多包括期限长短不同的品种,如活期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等。“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相关关系。

2. 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通常选择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的期限结构代表。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1.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在利率的期限结构中是一对重要的术语、概念;

2. 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3. 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如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国债利率分别为2.25%和2.40%:

——两年期的国债1 000 000元,到期的本利和是

1 000 000×(1+0.024)

2 = 1 048 600元

——持有两年期国债的第一年,应与持有一年期国债无差别;从道理分析,如按一年期国债利率计息;在一年期末,其本利和应是

1 000 000×(1+0.0225)=1 02

2 500元

——如果买的就是一年期国债,这时就可自由处理其本利和。假如无其他适当选择,把本利和再买进一年期国债,到第二年末得本利和

1 02

2 500×(1+0.0225)=1 045 506.25元

1 045 506.25,较之1 048 600,少3 093.75元。

——买两年期国债,其所以可多得3 093.75元,那就是因为放弃了在第二年期间对第一年本利和1 022 500元的自由处置权。这就意味着,较大的效益是产生于第二年。如果说,第一年应取2.25%的利率,那么第二年的利率则是(1 048 600÷1 022 500-1)×100 = 2.55%

这个2.55% 就是第二年的远期利率。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4. 远期利率使债权债务期限延长的价值具有了定量的说明。

到期收益率

1. 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2. 基本思路:设当前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相等,即决定当前实际起作用的利率。

“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是指:从当前到还本时为止,分期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归还的本金折合成现值的累计额。

到期收益率

3. 到期收益率使不同期限从而有不同现金流的债券收益可以相互比较。

收益率曲线

1. 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

2. 收益率曲线并不总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即向上倾斜。通常归纳为四种图形。

第五章

第二节汇率与汇率制度

汇率及其标价法

1. 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一个开放经济,到处可以看到汇率牌价表。

2. 在汇率牌价表上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举例分析

例1:如果你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美元的汇价,中国银行的答复为“1.8610/40”,问:(1)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进英镑?(2)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卖出美元?

解:1GBP/USD:1.8610~1.8640

买入价~卖出价

(1)1.8640

(2)1.8610

例2:若市场上经纪人的报价为1USD/JPY

120.10/30,而某银行向你的报价为 120.14/30,问:银行的报价倾向于买入日元还有买入美元?

请问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各有何优劣?

人民币汇率制度

1.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 外国把人民币的汇率归之为固定钉住汇率的范围之内;IMF则特别把中国的汇率安排划入该组织“其他常规的固定钉住汇率安排”项目之下。

第三节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1. 币值是一个常用的概念。

从国内角度考察,它相当于物价的倒数,称为货币的’对内价值”;

引入汇率概念,一国货币的币值还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示,称为货币的“对外价值”。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2. 货币的对内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的统计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要使各国的货币购买力可比,更是巨大的工程。

3. 国与国之间货币购买力之比,与汇率所标示的货币兑换比率,往往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也称之为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偏离。

人均GNP计算中的差异

1. 世界银行逐年计算以美元统一表示的世界各国的人均GNP。各国的GNP是以各该国的本币统计的,因而有个换算为美元的问题。

换算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汇率折算;二是按购买力折算。两者的差异极大。

人均GNP计算中的差异

2. 以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1999年的中国数字为例:

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NP同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NP之比是:

US$ 3 291: US$ 780 = 4.22 : 1

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是按汇率计算的4.22 倍。

汇率与利率

1. 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2. 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其他条件不变,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大量货币资本的流出流入,必将引起汇率的波动。

3. 钉住汇率的国家和地区,在利率上必须跟着钉住货币的那个国家的利率水平走。

否则,货币资本大量流出流入的冲击,必将使钉住汇率经受挑战直至被迫放弃。

判断:中国:100美元=827.66元人民币 英国:1英磅=1.4190美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

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币升值(Appreciation ),或称本币贬值(Depreciation )。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数量增多,称为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币值的上升或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正好相同。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币值的上升或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相反。

例如,伦敦外汇市场汇率为:月初:GBP1=USD 1.8115

月末:GBP1=USD 1.8010 说明美元汇率上升,英镑汇率下跌

例:

巴黎:USD1=FRF7.2785——7.2895 或者 USD1=FRF7.2785-895

(银行买入美元价) (银行卖出美元价)

(银行卖出法国法郎价) (银行买进法国法郎价)

伦敦:GBP1=USD1.4405-1.4420 或者 GBP1=USD1.4405-20

(银行买入英镑价) 银行卖出英镑价

(银行卖出美元价) 银行买进美元价

如果您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兑美元 的汇价中国银行答到“1.6920/38”,请问:

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买进美元?1.6938

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进英镑?1.6938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是多少?1.6920

套算汇率买入价和卖出价

标价方法相同时,交叉相除

标价方法不同时,同向相乘。

例一:

USD1=CNY8.2700-10

USD1=HKD7.8000-10

HKD1=CNY ? (8.2700/7.8010-8.2710/7.8000)

例二:

USD1=CNY8.2700-10

GBP1=USD1.7800-10

GBP1=CNY ? (8.2700×1.7800-8.2710×1.7810)

1、假定某年某月某日,某外汇市场上汇率报价为EUR/HKD=7.6303/43 EUR/JPY=121.5546/65

求:JPY/HKD = ? (7.6303/121.5565-7.6343/121.5546)

2、假定:USD/CHF=1.6030/40 GBP/USD=1.4600/10

求:GBP/CHF = ? (1.4600×1.6030-1.4610×1.6040)

银行现钞买入价要比一般的外汇买入价低

到期收益率的年化问题

例:假设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2年、每半年付息一次的息票债券,其市场价格是965.43元,它的到

期收益率是多少?

()()()%36.121%61%12%62:%61100015033.9652414=-+==?=?+++=∑=有效年利率率:按惯例计算的等值收益半年收益率y y y y t t

利率期限结构: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与债券到期日(the term to maturity )之间的关系

把利率表示为到期日的函数,用以体现不同到期日利率的方式——利率的风险结构

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具有不同的到期收益率,一系列不同期限的到期收益率就构成了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反

映了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上很完美的收益率曲线通常指的是零息债券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但由于零息债券有限,很难构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因此,大多数教科书用政府发行的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来替代零息债券的即期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的三个经验事实:1 不同期限的利率具有共同走势。

2 当短期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很可能向上倾斜;当短期利率很高时,收益率曲线很可能转而向下倾斜。

3 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机会最多。

例:假设票面价值为1000元、期限为5年、每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为7%的债券,现以面值发售,到期收益率为7%。如果到期收益率下降至6%,那么它的价格是多少?如果到期收益率上升为8%,那么它的价格又是多少?

复利是计息的根本方法

1. 利息的存在,表明社会承认资本依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2. 只要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按期结出的利息自应属于贷出者所有并可作为资本继续贷出;

3. 因而,复利的计算方法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2.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发行的银行

1. 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

3. 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取决于: 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存款货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 那时,中央银行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的货币流通的基础和稳定币值的关键,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银行券的发行保证制度。

4. 20世纪以来,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 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均已从关注银行券和发行保证扩及存款货币。控制的最小口径也是通货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的 M1。这是因为,稳定与否的关键已主要取决于较大口径的货币供给状况。

银行的银行

1. 存、放、贷--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

2. 集中存款准备;

3. 最终贷款人;

4. 组织全国清算。

国家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代理国库;

——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 ()()()()?

??∑?∑>=-==+++===-==+++======212515331551221193.3907.960100007.96008.01100008.0170%812.42100012.104212.104206.01100006.0170%,6,1000%7(元),(元)因为是平价发行;,t t t t P y P y P

y 01(1)n F p y y =?=+

——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 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为关键的工具——货币;

2中央银行不仅提供货币,而且还承担着为经济运行提供货币稳定环境的职责;

3作为“最后贷款人”和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中央银行保障支付体系的顺畅运作,保障支付链条不因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4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第七章

第一节证券价格与证券价格指数

有价证券的面值与价格

1. 金融工具,除去钞票和一般银行存款外,其他金融工具,如票据、大额存单、债券和股票等通称有价证券。

2. 有价证券绝大部分都有票面价值,简称面值;

但在交易中,均有不同于面值的市场价格——市值、市场价值。

证券价格指数

1 .证券价格指数是描述证券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主要有股票价格指数和债券价格指数。

2. 世界知名股价指数;中国主要的股价指数。

3.使用这些指数时,需要了解各该指数的编制原则和具体计算方法。

第二节资本市场的效率

对于评价市场效率,有市场有效性假说:

假说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有效、中度有效和强有效三种。

市场效率和有效性假说

1. 证券的价格以其内在价值为依据:高度有效的市场可以迅速传递所有相关的真实信息,使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反之则否。

也就是说,市场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的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

2. 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需要推动有效市场的形成。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1. 有效市场假说的论证前提:把经济行为人设定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

他们的行为完全由理性控制;

他们是单一地从经济联系作自利的判断。

2. 但生活中实际的行为人,如行为经济学所分析的,是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和有限自利,从而形成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第三节证券价值评估

证券价值评估及其思路

1. 证券的价值评估,也就是论证证券的内在价值。

2. 被普遍使用的估价方法:对该项投资形成的未来收益进行折现值的计算,即现金流贴现法。

3. 关键是选择可以准确反映投资风险的贴现率。

债券价值评估

1. 按还本付息的方式,债券大体为三类:到期一次支付本息;

定期付息、到期还本;

定期付息、没有到期日。

股票价值评估

2. 一般公式:

市盈率

1. 市盈率: 每股盈利

股票市场价格 2. 评价股票价值时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预期每股收益率市盈率?

3. 问题是如何选取作为计算依据的市盈率。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课堂练习题PPT )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

1. 负债业务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2. 存款货币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包括:

⑴自有资金;

⑵吸收的外部资金。

1、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包括: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些统称权益资本。

一般说来,自有资金在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却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

2、外来资金

? 外来资金的主要渠道有: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其他负债业务: 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其他负债业务—从央行借款

1. 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

2. 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其他负债业务

1)从央行借款

2)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3)短期资金占用

4)发行金融债券

二)、资产业务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向多样化方向的转化已呈较快的发展趋势。

贴现业务 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 ?

??-?天未到期天数年贴现率金额票据=付款额贴现3601 贴现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票据和政府短期债券 。

贷款业务

贷款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

贷款业务种类很多,划分标准或角度各异。

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目的一般是为增加收益和资产的流动性,因此,主要投资对象是政府债券以及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严格禁止对公司、企业的股票进行投资。

金融租赁业务

?金融租赁至少涉及三个当事人,即银行、承租人和供货商,并至少由两个合同构成(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职能。

三)、存款货币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1.中间业务。常见的有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等。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

2. 表外业务包括金融衍生产品、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

3. 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业务。

1)汇兑业务

汇兑,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2)信用证业务

3)信托业务

4)代收等业务

四)、银行卡业务

1. 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如我国广泛使用的“借记卡”)、智能卡等。

2. 1986年由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卡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卡。

第十章中央银行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1.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

但它除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那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2. 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发行的银行

1. 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

3. 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取决于:

———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

———存款货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

那时,中央银行的集中黄金储备成为支持庞大的货币流通的基础和稳定币值的关键,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银

行券的发行保证制度。

4. 20世纪以来,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

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均已从关注银行券和发行保证扩及存款货币。控制的最小口径也是通货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的M1。这是因为,稳定与否的关键已主要取决于较大口径的货币供给状况。

银行的银行

1. 存、放、贷--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

2. 集中存款准备;

3. 最终贷款人;

4. 组织全国清算。

国家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代理国库;

——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

——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发行的地位和作用

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为关键的工具——货币;

中央银行不仅提供货币,而且还承担着为经济运行提供货币稳定环境的职责;

——作为“最后贷款人”和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中央银行保障支付体系的顺畅运作,保障支付链条不因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记载得到概括反映。

由于各国的金融制度、信用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很多不同。其最主要的资产负债项目如下:

第十二章二、三节看书

第十三章

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1.中国古代有货币需求思想的萌芽。

《管子》:“币若干而中用?”

2. 按每人平均铸币多少即可满足流通需要的思路,一直是中国控制铸币数量的主要思路。直至建国前夕,在有的革命根据地议论钞票发行时,仍然有人均多少为宜的考虑。

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1. 西欧,许多古典经济学家早就注意到了货币流通问题,并作了多方面的理论分析。如货币数量论,如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观点,等等。

2.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后人多用“货币必要量”的概念来表述。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流通。

基本公式是: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3.马克思在论证这个问题时有两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前提:⑴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⑵在该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藏。

4. 马克思进而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费雪方程式

1. 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梯。

以M 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V =PT

2. 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 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 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大体稳定的。

因此,只有P 和M 的关系最重要:P 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 数量的变化。

3. 费雪虽然关注的是M 对P 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剑桥方程式

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的动机。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

每个人决定持有货币多少,有种种原因;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 Md =kPY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

⑴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⑵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⑶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们对于保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但保有货币要付出代价,这就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1.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 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论证,人们保有货币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

3. 可用于储存财富的资产有二:货币与债券。

货币是不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收入的资产。但持有债券,则有两种可能:如果利率趋于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利率趋于下降,债券价格就要上升。

如果持有债券的收益为负,持有非生利资产——货币——就优于持有生利资产;反之,对货币需求减少,对债券的持有量则会增加。

4. 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预期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债券价格将会上升,人们必然倾向于多持有债券;反之,则倾向于多持有货币。

5. 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负相关。

6.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因此凯恩斯的 货币需求函数如下式:M =M1+M2=L1(Y)+L2(r)

7. 式中的L1、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凯恩斯也常用“流动性”指货币。

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发展一: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函数的问题。相应地,分别有如下两个函数式:

2.发展二: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设定:投资者或选择货币,或选择债券。然而,即使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债 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观主体的选择往往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事实上并非只考虑收益,而且还要考虑风险,等等。所以,微观主体事实上不得不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并找出持有货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从而引出了多样化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PT V PT M V 1==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 弗里德曼的一个具有代表性个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

为实际货币需求 2. 恒久性收入y 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 货币需求与它正相关。

3.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w 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4.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是作为不生利资产看待;而弗里德曼考察的货币扩及M2等大口径的货币诸形态,其中有相当部分,如定期存款,确是有收益的。

5. 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可以用实证方法证明。

对于货币需求,弗雷德曼最具概括性的论断是: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因而,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⑴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是从金到摆脱金;从纸币到一切可称之为货币的金融资产;从不能带来收益的货币到可以带来收益的货币。

⑵宏观总量作为考察的出发点是费雪及其前人一贯的思路;开始于剑桥学派的思路则是把微观行为主体的持币动机作为考察货币需求的出发点。

⑶仅从宏观角度考察这一问题,那么纳入视野的就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考察角度转向微观,所需求的就不只是起流通职能的货币,还有起保存价值职能的货币。

⑷如果可以粗略地表述,就是从 f (Y )发展为 f (Y ,r ),并不断纳入更多的自变量。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

1)、我国计划体制下对货币供给的直接调控

1. 计划体制下对货币供给的调控是以年度综合信贷计划制约货币供给规模: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统存统贷”;主要控制方式是分配信贷指标。

2. 从货币供给的过程看综合信贷计划,反映的是由银行贷款给企业,发放给企业的贷款转化为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忽略其他次要项目,有一个极其简明的恒等式: 贷款≡存款+现金发行 从前面有关的论述来看,货币创造自始至终都包含着这样的恒等关系。

2)、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

1. 在典型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是由对两个环节的调控所构成: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和对乘数的调控。

2. 如果说货币当局对于基础货币还有一定的直接调控可能,至于对乘数的调控则毫无可能直接操纵。

3)、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具体来说:中央银行购入,增加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售出,减少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 从中央银行来说,是较为机动的调控工具。

4)、贴现政策

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贷款数量↓

5)、法定准备金率

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率,以调节货币乘数。

通常认为,这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

P M d /

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控制工具最终是要通过微观基础即居民、企业及商业银行的反应起作用的。

1.当居民普遍增加现金也即通货持有量时,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C/D——简称作通货比——提高;反之,下降。它与货币供给量负相关。

2.对居民持币行为,从而对通货存款比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财富效应、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金融危机及非法经济活动规模等几方面。

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

企业经营的扩大或收缩及经营效益的高低影响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存款货币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银行主要通过两种行为影响货币供给:

⑴调节超额准备金: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R/D的制约;

⑵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

收益的变量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

1.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特点如:

——国有银行的贷款需求压力强大;

——“倒逼机制”对增加货币供给曾有极其巨大的作用力。

——利率、准备金之类的调节手段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2. 当前正处于转变的过程之中。

乘数公式的再说明:

2. 对其中B、C/D和R/D这三者的进一步的解释:

B 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

央行的借款行为也对B 起作用。

C/D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

R/D是由法定准备率rd和超额准备率e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

第三节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1.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

2. 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是说,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有局限性。

如果肯定是外生变量,则等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影响经济进程。

货币主义的外生变量论及反对意见

1. 弗里德曼认为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2. 反对的观点:货币供给与H ,与D/C,与D/R之间的关系不应简单视之。特别是D/C和D/R,常常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动,不应当成货币供给方程中的固定参数。特别是在经济波动时期, D/R同H之间往往具有反向变动关系。

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

1. 在中国是直接从货币供给能否由中央银行有效控制这一角度提出的。

2.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能有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能否既视为内生变量又视为外生变量

1.在计量经济学中,一个变量在一个理论模型中不能同时作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2.但货币供给的决定不能机械地简化为一个理论模型。

金融学的复习资料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与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被称应付标价法。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票据贴现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之前,以一定的价格将票据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的行为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汇率:又称汇价,或称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1、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特点? (1)对进入市场的主体即进行资金融通的双方都有严格的限制,即必须都是金融机构或中央银行指定的某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包括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等。(2)融资期限较短。最初多为一日或几日的资金临时调剂,是为了解决头寸临时不足或头寸临时多余所进行的资金融通。(3)交易额较大,而且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完全是一种信用资金借贷式交易。双方都以自己的信用担保,都严格遵守交易协议。 (4)利率由供求双方议定,可以随行就市。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可由双方协商,讨价还价,最后议价成交。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是一种市场利率,或者说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利率,能够充分灵敏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状况及变化。 2、什么是通货膨胀?判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普遍物价水平上涨,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主要指标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还有其他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 程度的指标。

货币金融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货币金融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起源于(. ) A、商品交换 B、货币流通 C、生产社会化 D、私有制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3.美国同业拆借市场也称() A、贴现市场 B.承兑市场 C.联邦基金市场 D.外汇交易市场 4.资本市场是指() A、短期市场 B、一级市场 C、发行市场 D、长期市场 5.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等于零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6.()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 A、金融市场 B、金融体系 C、金融中介 D、金融工具 7.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A、期限短 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 8.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A、减少风险 B、提高流动性 C、增加收入 D、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9.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的金融机构。 A、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由政府支持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 D、代表国家财 10.本位货币是指() A、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以黄金为基础的 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11.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 A、公定利率 B、一般利率 C、官定利率 D、固定利率 12.信托最突出的特征是对信托财产()的分割 A、使用权 B、租赁权 C、所有权 D、代理权 13.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产生于() A、1690年 B、1694年 C、1580年 D、1587年 14.金融监管按大类分可分为证券、保险、()等监管机构 A、信托 B、银行 C、基金 D、投资 15."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16.假定原始存款为2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存款总额可扩大为() A、4000万元 B、3600万元 C、3000万元 D、5000万元 17.一张面额为1000元的一年期的汇票,3个月后到期。到银行贴现时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4%,其贴现金额是() A、1000元 B、999元 C、10元 D、990元 18.下列金融市场类型中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有() A、同业拆借市场 B、债券市场 C、回购协议市场 D、国库券市场 19.金融市场运行的内部调节机制主要是() A、有价证券的发行方式 B、有价证券的交易规模 C、利息和利率 D、证券交易所20.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华大学课程考试(考查)试题卷( B 卷) 试卷编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2分。) 1.商业银行最早萌芽于17世纪末叶设立的() A. 瑞典国家银行 B. 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2.按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准货币指() A. 流通中的现金 B. 活期性质存款 C. M2-M1 D.储蓄存款 3.商业汇票签发后,必须经过债务人的认可和承认,即债务人签字、划押、盖章的过程,这一行为称为() A.背书 B.承兑 C.贴现 D.转让 4.在商品的赊买赊卖过程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交易媒介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5.2月10 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3.00美元=100.00日元 2月15 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1.00美元=100.00日元。则贬值的货币是()B. 日元 C.美元和日元 A.美元 D.不能确定。6.商业银行开展的代理保险业务属于()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7.商业银行开展的贷款承诺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C. B.D. 负债业务表外业务资产业务8.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或黄金,意味着() A.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B.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等额扩张 C.基础货币流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减少,货币供应量多倍收缩 D.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倍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分,共16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1.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 是信用货币 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货币 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 A. 准备金 B. 应收现金 C.存款 D.同业存款 E.贷款 F.证券 3.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是() A. 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B. 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C.用于银行间票据交换差额的清算 D.应付不可预料的现金提取 E.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职能的内容是()。 A. 充当最后贷款人 B. 代理国库 C.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5.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包括()。

金融学考试复习资料

1、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途径将银行中的余额转移,从而能够进行交易。严格意义是消费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使用银行的网络银行服务进行储值和快捷支付,通过媒介(二维码或硬件设备),以电子形式使消费者进行交易的货币。 ●概念:是一种表示现金的加密序列数,它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 金额的币值。随着基于纸张的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电子现金将成为主流。 ●种类:(主要有两种)电子钱包与电子现金。 ●特点:匿名性、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 灵活方便、防伪造及防重复性、不可跟踪性。 ●功能: (1)转账结算功能:直接消费结算,代替现金转账; (2)储蓄功能:使用电子货币存款和取款; (3)兑现功能:异地使用货币时,进行货币汇兑; (4)消费贷款功能: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 ●电子货币对金融机构和社会影响有哪些? 简单的一方面是:电子货币不是传统的现金,是数据与数据的交易,无论你怎么转账怎么交易,现金都在银行,银行的钱都拿去投资了,对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也是未来货币的主导方向。但是也有缺点,电子货币对金融而言,极容易造成经济泡沫,同等的资金,发生的金融效果确实双倍的,也就是说,资金在数字上有流通的作用,但在银行方面,他们掌握的现金,又发生了另外的作

用,对社会而言,电子货币的流通,必然会减少市场上现金人民币的流通,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2、银行卡 ●概念:消费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传统货币,而发行者把与传统货币的相等价值,以电子形式存储在消费者持有的电子设备中。 ●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 ●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2)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 (3)集金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4)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5)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优点: (1)方便 (2)安全 (3)通用 (4)增加社会效益 3、非现金交易

最新货币金融学整理试题

货币金融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货币在执行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交易媒介 B、价值贮藏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M1 C、M2 D、M3 5.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 A.美国中央政府债券利率 B.美国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 C.美联储再贴现率 D.美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 6. 甲购买了A公司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协议价格为每股20元,合约期限为3个月,期权价格为每股1.5元。若A 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在到期日为每股21元,则甲将:() A.不行使期权,没有亏损 B行使期权,获得盈利C.行使期权,亏损小于期权费D不行使期权,亏损等于期权费7. 股指期货交易主要用于对冲() A.信用风险 B.国家风险 C.股市系统风险 D.股市非系统风险 8. 若证券公司采用()方式为某公司承销股票,则证券公司无须承发行风险。 A.余额包销 B.代销 C.全额包销 D.保底销售 9. 下列关于票据说法正确的是。 A、汇票又称为期票,是一种无条件偿还的保证 B、本票是一种无条件的支付承诺书 C、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都是由收款人签发的票据 D、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债务人付款 10. 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 A.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B.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C.为投资者获取利润 D.为国家创造财政收入 11. 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重要事件是。 A、1587年威尼斯银行的产生 B、1656年瑞典国家银行的产生 C、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产生 D、1844年英国比尔条例的颁布 12. 1995 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 、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 、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3. 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14.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5.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中,把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流动性上的是()理论。 A、资产管理 B、负债管理 C、资产负债管理 D、全方位管理 16. 1694 年,英国商人们建立( ) ,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A、汇丰银行 B、丽如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渣打银行 17. 下列( ) 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准备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应付款项 18.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人的本息而使贷款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是()。 A、国家风险 B、信用风险 C、利率风险 D、汇率风险

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单选题 数字符号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机构的传统功能,其对商品交易的顺利实现?货币支付与清算和社会交易成本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契约规定还本息而使债权人受损的风险。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功能。 ?1995年我国组建的首家民营商业银行是(民生银行)。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的资本标准规定,核心资本占整个风险资产的比重最低为(8%)o B ?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实物货币)。 ?保障类金融机构运作的最大特点是(一人有难,众人分担)。 C ?除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以外,还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是(汇率)。 ?存款类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支付中介)。 D ?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币本位制)。 F ?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非金融企业负债的主要形式是(贷款)。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二PT)强调货币的(交易职能)。 G ?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一般通过(资金流量表)来反映。 ?国际储备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规模管理,一个是(结构管理)。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的权力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各国货币体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H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关系的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货币在(商品买卖)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应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直接性和灵敏性)。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强调(对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 ?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利率机制和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操作指标主要包括(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J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基本步骤推进利率市场化。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贸易一体化)。 ?金融市场要充分发挥功能需要一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下列属于外部条件的选项是(充分的信息披露)。 ?经济金融化的早期表现形式是(经济货币化)。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支付结算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贸易一体化)。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支付结算服务)。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推动)作用。 ?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成(正比)。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将基金分为成长型投资基金?收益型投资基金?平衡性投资基金的划分依据是(依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 L ?“劣币驱逐良币”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货币制度。 ?利率与资金需求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高利率增加了企业和个人借入资金的成本,会(抑制)资金需求。 ?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职能的体现。 M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

金融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货币制度: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所进行控制的制度体系,货币制度的建立意图在于简历能够符合自己政治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其构成要素为: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 本位制: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一旦被规定为币材,即称该货币制度为该种或该几种商品的本位制。比如以金为币材的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本位币和辅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之为本位币或主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成为本位币,其含义也不过是用以表示它是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由于商品价格和服务付费很多是不到一个货币单位活在货币单位之后还有小数,因此还需要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流通手段。这就是辅币制度。辅币的面值大多是本位币的1/10、1/100。 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之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军部的拒绝接受。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信用经济:债权和债务关系无所不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整个经济生活。 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多提供的信用。 商业本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起先支付一定款想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认才有效。 银行信用: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的信用是银行信用,一是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二是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直接融资: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据此来推间接融资的概念) 国家信用:通常是指政府的信用,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库发行的债券。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金融: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造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利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补偿由两部分组成: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机会成本是指投资人由于资本让渡而失去其他获利的机会以致损失的最起码的收入;风险则是指在让渡资本使用权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将来收益不能落实的可能性。 利息率:通常简称为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而基准利率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概括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r=i+p,其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它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但是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变化而变化并非是同步的。 固定利率:只是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实行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是传统采用的方式。 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但是在中国,某些存款实行的“浮动利率”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浮动利率,而是指商业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可在政府统一规定的利率基准上,在一定幅度内有权酌情上浮或下浮的利率。 市场利率:在市场机制下可以自由变动的利率。 官方利率:又称官定利率,也叫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分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手中为了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 — 3.证券交易所—— 4.出口信贷—— 5.浮动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 ) A .汇丰银行 B .花旗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丽如银行 2.( ) 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社会总储蓄 D .社会总需求 3.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 (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4.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

(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5.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提出的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指标是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国 ( ) 个月的进口额 A .三 B .六 C .九 D .十 6.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 A .直接投资 B .银团贷款 C .赊销 D 。出口信贷 7.金本位制下, ( )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 .货币含金量 B .铸币平价 C .中心汇率 D .货币实际购买力 8.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 .国际开发协会 B .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国际清算银行 9.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是 ( )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专业银行 D .投资银行 10.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 A .汇率 B .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 .基础货币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 ) A .信用风险 B 。资产负愤失衡风险 C ,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D .竞争的风险 E .市场风险 2.按照外汇支付方式划分的汇率是 ( ) A .卖出汇率 B .买人汇率 C .信汇汇率 D .票汇汇率 E .电汇汇率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学 英文名称 Finance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 学分/周学时 3/51 课程类型经济学一级学科类通修课程 开课专业经济学院各个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 选用教材 Bodie and Merton(2002) FINANCE,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and High Education Press. 博迪、莫顿著,伊志宏、金李译校(2000),《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主要参考书: 黄达,《金融学》。 Allen and Ga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sharing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 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24, Summer 1995. Bodie, Kane and Marcus, Investment , 4thEd. Boston: Irwin/ MacGraw-Hill.

Sharpe,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 19, September 1964. 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3 rd Ed. Prentice-Hall, 1997. Black and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May-June 1973. Moligliani and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June 1958.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金融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稀缺资源(资金)跨期有效配置的专门学科,《金融学》将重 点讲授跨期最优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为《公司金融》、《投资 学》和《金融机构管理》等更专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能够应用熟练运用Excel进行金融建模,通过金融建模透 彻把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三、考核方式 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安排 第1章金融概述 3 第2章金融体系 3

本科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2.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多大数额,不论属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币。 3.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 4.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6.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展的一些提供服务、旨在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保管业务等,以后又发展了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理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 7.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8.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9.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10.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证券行市不仅影响证券新的发行价格,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11.货币供给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主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1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政策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的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13.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14.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15.派生存款:派生存款则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16.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7.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 Md = Ms。 1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9.法定存款准备政策: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比率的政策性规定。 20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21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22.经济货币化——经济货币化一一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主及其变化过程。 23.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3.商业银行: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其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影响货币供应量,也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3.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24.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其典型形式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25.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26.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27.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28.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9.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 30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31.金融创新: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3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3.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34.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35.票据承兑:是商业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36.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货币金融学考试复习及答案

名词解释 1货币:是被公众普遍接受的、作为支付商品和劳务的手段。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代表,直接体现社会劳动力,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购买其他一切商品)。 2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最适合开展此类业务。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 4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持资金清算或同业资金往来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5汇率: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6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之和。 7金融工程:为适应特殊借款人、贷款人或投资者的需要,将一种金融产品改变为另一种金融产品的活动。 8费雪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可能会使人们预期未来的物价水平上升,导致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债券的均衡利率也会上升,结果引起市场利率上升。 9回购协议:是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原价格或约定价格重新买回该笔证券。 12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13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期货市场交易者将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结合起来进行的一种市场行为。 14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统一设计并在交易所内集中交易的标准化的远期交货合约。 15期权:指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交易品种的权利。 16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是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 18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余额与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乘积。 19.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持资金清算或同业资金往来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简答与论述 1、试述《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目的:(1)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之间的比例,订出计算方发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主要内容:(1)关于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2)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3)关于彼岸准比率的目标:到1992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0%,其核心资本至少为4%。 2、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2)可测性: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二是有较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3)相关性:是指只要能达到中介指标,央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为:(1)必须是货币当局可以控制的;(2)与最后目标之间必须存在稳定的关系;(3)可测性; (4)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低; (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当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必须考虑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以及考虑微观主体的预期。微观主体的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微观主体会立即根据所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完整版(含答案)

《金融学》课程复习题 一、判断并改错 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P9 纸币——货币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纸币只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货币符号,货币才有价值。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P10 3.商业票据不能(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Χ)百度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信用货币包括了商业票据、银行存款、电子货币、本币、辅币、支票 4.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存款货币P7,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因而不是货币。(Χ,无因果关系)P171 5.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Χ)P9 价值尺度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货币 6.判断民间借贷是不是高利贷的一个关键界限是: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P33 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而会取代商业信用。( Χ)P35 不是相互独立不会取代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各自都有其优缺点,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的 8.消费信用是与住房和耐用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见书P38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Χ)P42 不属于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基准利率和长期利率属于不同的分法,没有隶属关系(from百度) 10.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发布的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F )P42 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债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 11.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T )P43 12.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T )P47 13.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T) 14.在我国,经纪类证券公司可从事证券承销、经纪、自营业务。(F) 经纪类证券公司在我国是指只能从事单一的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它是我国依据分类管理的原则划分的证券公司的一种形式。 15.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F)P6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16.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股票和债券的发行。(F)P69 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集团内部融资 17.我国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P72 我国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18.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F)百度 不是商业银行之间,而是证券人与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拆借 通知放款盛行于证券市场,借款人大多是交易所经纪人或证券购买人。通知放款的利率较低,但须以证券或其他财产作为担保,如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有权处理担保品。通知放款的性质属于短期拆借,对于银行来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但不利于借款人有计划地使用资金 19.商业银行的最基本职能是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F,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P84) 20.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混业经营的原则。(F,确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P87 21.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就是吸收外来的资金。(F,包括外来资金与自有资金,而吸收未来资金只是外来资金的大部分来源。P94) 22.信用证、信用卡和证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F,证券投资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97-99 )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安排情况,就像你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以后,根据你所选专业所安排的课程,而在此之前,你必须有足够的把握,那么这个前提就是你掌握了足够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那么金融学专业如下: 选修课: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固定收益债券、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理论、公司重组及并购、金融中介与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行为金融学、货币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动态资产定价理论、汇率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门课程主要介绍和论述在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课程的重点是介绍单期金融市场模型以及一些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简单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在这门课程中,将讨论有关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行为、风险回避以及随机占优等内容。单期最优投资组合理论也将在这门课中加以讨论,从而导出资产市场的几个主要的均衡定价模型,如arrow-debreu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套利定价模型(apt)。此外,还将进一步涉及基金分离的理论。同时,本课还会对多期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资产组合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本课将会讨论公司金融决策以及modigliani-miller定理。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金融经济学中重要的实证文献,以此来说明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所涉及的一些实证的内容将包括金融市场的计量问题以及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等,实证检验的对象包括股票市、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 这门课程是关于金融领域的多期模型,主要包括多期最优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资产定价。课程先介绍有关的离散资产组合选择以及证券价格理论,从而过渡到连续时间(continuous-time)的讨论。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定价中的black-scholes 模型及其扩展、利润期限结构模型、公司证券估价以及连续时间下的资产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等。学生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投资学的背景知识才可以选修这门课。此外,这门课还希望学生可以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数学知识。在这门课中,将常常会布置一些习题来让学生进行解答。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要求必须要学过金融经济学并得到导师的同意。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这门课程主要关注由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机构所构成的金融市场。课程的内容包括(i)理性预期模型及其理论基础(ii)交易策略(iii)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这门课程除了主要介绍有关的基本理论外还会讨论一些重要的文献。 本门课程主要对金融投资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进行案例分析。课程的内容将包括债券、股票、期货和基金的投资分析以及各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对冲、风险规避等。这门课的目的是向学生提供投资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投资的机会是什么,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出现问题时怎样处理。 公司重组及并购 这门课程将主要介绍有关公司重组以及公司并购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证券化、公司的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借壳上市以及公司的收购和兼并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