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析

梁 励

(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繁荣,史家辈出,史籍浩翰,历史教育发达。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发挥历史教育的“借鉴”功能;历史教育已成为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古代历史启蒙教材的编撰对普及历史教育和传播历史知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教育也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得到曲折发展;古代历史教育中秉笔直书、寓论于史、文史不分和史家标准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值得我们今天加以继承与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讨分析

Abstract:The flourishing o f histo ry research in a ncie nt China w as at tributed to the wo rk o f histo ria ns o f different g enera-tio ns,the adv anced histo ry education and a v ast co llectio n o f histo r y boo ks.T he rule rs g enera lly r eso r ted to ex perience o f their pr edecesso rs fo r refe rence.Histo ry educa tion became o ne of the mo st im po rta nt contents in a ncient scho oling.T he compiling o f enligh tened histor y bo oks a lso helped spread the know ledg e.All these,to ge the r with such featur es as the combination o f histor y with lite ratur e,the differ ent sta ndards of histo rians,ar e all w or thy o f ana ly sis a nd r esea rch.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02)03-0077-0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泱泱大国,史家辈出,史籍浩瀚,自古以来历史教育发达,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鲁迅先生就曾希望:“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1]为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垂鉴”和“育人”的社会功能,本着“述往事,思来者”的精神,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

一、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以发挥其“垂鉴”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为谋安邦兴国、长治久安之策,总把历史作为资治的龟镜、治乱的药石而加以重视。春秋著名政治家管仲就认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代统治者对“史”的重视旨在于发挥其“借鉴”的功能,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防重蹈历史覆辙。正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大力提倡,史学才成为显学,这对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兴盛和繁荣,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我国史官设置较早,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周代已有了史官机构,史官各掌其职,“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已《史通·史官建置》)当时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史官不仅是行政官员,也往往是兼职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贵族子弟,史籍也成为学生学习阅读的必修教材。西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士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其大一统的主张。为培养人才,他诏令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孔子所修订的《诗》、《书》、《易》、《礼》、《春秋》作为教学内容,教育国学弟子,从中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其中《春秋》就是鲁国的编年史,历史教育已成为太学的必修科目。

三国东吴的国君孙权就喜读《诗》、《书》、《左传》、《国语》等历史典籍,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认为“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兵家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并告诫大将吕蒙,认真读史书,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吕蒙不负国君之望,刻苦学习历史典籍,“学识英博”,使人“刮目相看”,成为古今美谈。

南朝刘宋明帝时,为繁荣学术和培养史学专门人才,曾在都城建康开办史学专科学校,由“儒史百家,莫不该览”的著名学者何承天主持。同时还开设“总明观”,作为历史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这一举措,使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历史研究的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二汉求士,率先经术;近代取人,多由文史”(《南史》卷五十九,《江淹传》)的局面。

唐代君主以隋亡为鉴,为防“覆舟”,对历史研

【作者简介】梁励(1956~),男,江苏南京人,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收稿日期】2002-06-15

究和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前代。唐高祖李渊即位不久,就组织人专门修史,其撰史的目的在于“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一)唐太宗也认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旧唐书·魏征传》)唐代还始创官修史书机构,由国家组织专门人力撰写前朝历史,甚至唐太宗本人也参与史书的编撰,为某些传纪撰写“论”和“赞”,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皆成于唐代。在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下,唐代历史教育极为发达,当时设有太学,国子学等学校,按制度规定,凡国子学生都必须读大经(《春秋左氏传》)和小经(《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此外学生还要读《国语》等史书。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尽十九年之力,总结了自战国以来历朝当权者治国经验,精心编撰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以政治史为主,深入考察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治乱兴衰,并探讨其原因。司马光著书的目的在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使当权者能从该书中“鉴前代之兴衰,考当今之得之,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司马光陈进《资治通鉴》表)他还告诫君主:“史者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是故人主不可以不观史”。宋神宗阅司马光所进之书,欣然为其题名“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由此成为宋代及后代学校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古代历史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

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维护其统治,借鉴汉族政权的各种典章制度,其中也包括教育制度。统治者十分重视历史教育,金海陵王就认为可从《三史》中命题试士,大臣徒单镒也建议“取士兼问经史故实”。金国子监还专门刊印《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发给各类学校,列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元朝在京师设立蒙古国子学,用蒙文编译《通鉴节要》、《贞观政要》等史籍,供蒙古官僚子弟学习。

明清两朝对历史教育也很关心和重视,明洪武年间,国家曾下令凡年十五以下的儿童皆入学校,三十五家设一社学,就近组织儿童学习,其教授的内容包括《百家姓》、《千字文》及经史历算等。明代的学校还将《资治通鉴》等史书列入教材,要求学生阅读。清代统治者也规定将《资治通鉴》作为学校学生的教科书。康熙帝在位时,曾下诏将自己“钦定”的《通鉴纲目》和《古文渊鉴》列为在校学生必读之书,并颁行各省遵照执行。

由此可见,历代统治者为了“察古知今”、“鉴往知来”以谋治世之道,特别重视历史的“殷鉴”作用,并大力提倡扶植。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史学研究的繁荣,也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校历史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历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根植于史学研究的厚实土壤中

古代历史教育的兴盛,与统治者大力提倡和重视有关,也与我国古代史学研究繁荣鼎盛分不开。

春秋末期,孔子为扩大教育对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和史官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他整理修订古代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并作为教科书供学生学习。孔子不仅把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向学生传授,而且还重视其教育意义,将其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易经》中就有“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说法,其修订《春秋》的宗旨,乃为“正名分,使乱臣贼子惧”。孔子之所以十分重视历史教育,并列入课程内容,就是以此作为手段来培养治国的人才,这样历史教育开始突破狭隘的范围。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空气相当浓厚,为培养“士”,各地建立了大量学校,著名的有齐国的“稷下之学”。诸子百家纷纷从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观点著书立说,宣传其主张。为扩大影响,他们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为证实自己的观点,往往引经据典,以历史事实作为有力依据。如孟子为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对武王伐纣之举极为赞赏,他批驳了武王弑君的传统说法,认为商纣行暴政,涂毒天下,故“残贱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另外,荀子、韩非子、墨子、庄子等人所撰写的文章,也常引用历史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诸子百家的影响下,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历史知识也成为学生将来从政的必备知识,历史教育得到了更大发展。

汉代,历史教育相当普及,这与史学研究的繁荣分不开。司马迁受其家庭薰陶,十几岁就潜心史籍,读完了《世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他博览众史,打下了扎实的史学研究基础,才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无韵之“离骚”——《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班固也是在幼年期间,涉猎大量史书,为以后修《汉书》奠定了基础。汉代太学的教学内容以五经为主,学生兼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种以经为主的学习内容,影响到历史教育的质量,许多学者就在读经的基础上转而治史,如东汉史学家荀悦,就自幼好学,善解春秋,并由通经转为治史,完成了编年体《汉纪》三十篇。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教育事业发达,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各类学校广泛招收生员,并

招收各国的留学生。按课程安排,在校学生都要学习《左传》和《国语》等史籍。另外唐代科举成为读书人入官为仕的“敲门砖”,科举考试的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唐代开科取仕将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及史科等知识列入考试范围,在考策论时,主考官常以历史典故作为题目,如“三杰佐汉孰优”之类。若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是难以应对科举考试的。由此,学校开始在教学内容上尽量适应科举考试的要求,而历史知识作为学生入仕的必备知识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教育普及超过前代。

宋代学校对历史教育也很重视,如大学者朱熹主讲于各地的书院,他就要求学生潜心史学研究,做到“制度无不考,古今无不知”。朱熹本人就著有《通鉴纲目》,并列为学生必读之书。宋代科举考试也注意考历史知识,“每至命题考试,主典籍而参以正史”。(《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三)

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就下令设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以培养贵族子弟,其中历史知识被列为重要的讲授内容。元世祖曾下令用蒙古文字翻译汉文经典和《资治通鉴》等,并用蒙古文字编译一本《通鉴节要》,作为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的历史教科书。

明清两代,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仍占重要地位,二十一史、《通鉴》等史籍是学生必读教材。清初学者陆世仪认为:学生十五岁以前主要读经,十五岁至二十五岁,除读经书理学之外,还要读历史和典章律令,经济类书等。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特别推荐《通鉴》,并告诫其弟子曰:“此天地间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百)。

历史教育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完善,随着史学研究的拓展与繁荣,特别是隋唐以来受到科举取仕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学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古代历史启蒙教材的编撰,对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产生了较大影响

古代启蒙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办蒙学教育,多由民间私学承办,蒙学的教育对象一般为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多为社会下层民众的子弟。蒙学亦称启蒙之学或蒙养之学,《辞海》解释为:“蒙学,又称蒙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蒙学之义,取之于《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其教育宗旨为启蒙、养正、入圣,并始终贯穿于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之中。启蒙教材又称蒙学读物,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知识载体,其内容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识字课本;二是人文社会历史知识课本;三是内容较为浅显的儒家典籍。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学教材内容亦不断丰富。

历史知识类的蒙学读物,其编撰起源于隋唐,发展于宋元,繁荣于明清,晚清以后衰落,逐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历史教科书所取代。古代启蒙历史教材编撰延续近千年,数量多达数百部,形式多样,体例完备,取材广泛,内容生动。它采用通俗易懂的韵语,依据儿童“乐喜游而惮拘检”、多记性而少悟性的心理特征,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重要的史事,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以韵语对偶的形式,编撰成各类便于儿童诵读记忆的通俗蒙学读物,供其学习,以达到传播历史知识,普及历史教育的目的。

在启蒙教育中,注重将识字教育与普及历史知识有机结合,使儿童在最初的识字过程中,就知晓简单通俗的历史知识。如宋代胡寅编写的《叙古千字》,采用“千字文”体,其内容上叙天地开辟之前的太和之气,下至北宋建立的历史。如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表述:“许都曹操,鄂保孙权。亮今刘备,据蜀当天。司马斯孤,炽邺连颠。导建江表,安推苻坚。南北判裂,圻甸腥膻。”胡寅《叙古千文》采用古代史家所谓“春秋笔法”,故宋代学者李昂英评价为:“《叙古》字凡千不重,虽饮席间谈笑成之,而上下数千载关系大处,包撮略尽,兴君昏主之理乱,哲佐悖臣之功罪,吾道异端之正偏,一字森严,百世确论,不但可以习童稚而已”(胡寅《叙古千文》跋)。

我国古代启蒙历史教材,注重史学育人内容,将传统伦理道德和气节情操等思想品德的育人内容,编入历史蒙学读物中,旨在对儿童道德情操的养训,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做人准则。明代学者程敏政,曾著有《咏史绝句》,其编撰宗旨是:“余家居,见垫师以小诗训童子,乃首以市本无稽之韵语,意甚不乐。因以所记古七言绝句咏及史者,手书授之,上之三代,下及宋元,凡二千余年,以时比次,得数百篇,又以其猥杂而不便于一览也,加汰之,存者二百篇。其间世之治乱,政之得失,人才之邪正贤否,大抵略备”。(程敏政《篁墩文集》卷二十三)从其编撰目的考察,他是希寄儿童通过历史知识学习,了解历史上社会治乱兴衰的原因,确立为人处事的标准和原则,其道德养训的宗旨十分明显。

我国古代历史蒙学读物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儿童学习历史知识,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渠道,也为儿童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元代黄继善所著《史学提要》,叙述上古至元统一的历史,除了介绍历代王朝更替,帝王世系之外,也简略介绍了各类重大史事,乃至文化业绩。他在叙述南宋抗金史事时写道:“绍兴以来,始用鼎浚,张韩刘岳,兵声大振。南侵不利,金国事多,秦桧为间,极力主和。岳飞被戮,张赵远窜,胡铨一疏,志士扼腕”。[2]此书叙事简明,但涉及面又比较广泛,信息量大,可谓繁而不紊,简而有要。正如古人评价历史蒙学读物:“人物之生世,世运之变也,君之贤否,数之短长,或一统而瓜分,既离而复合,

不出千言,要提意贯,可谓博而约,简而明也”(郑镇孙《历代蒙求篡注》)。

古代启蒙历史教材在编撰时,不仅吸收了我国古代史家编撰史籍的精华,还从蒙学教育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在借鉴其它各类蒙学读物体例编撰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撰体例,大致有咏史诗体、千字文体、蒙求体、歌诀体等。咏史诗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精华,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遗迹的讽咏,借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议论见解。学者将其中通俗易懂,教育意义大的咏史诗加以整理成册、编撰供儿童学习的历史启蒙教材。千字文体是借助识字教材体例,全书限用1000个不重复的字,简要叙述历史发展过程及重要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蒙求体是古代历史启蒙教材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体例,它源于唐代李翰所著《蒙求》,其意取自《易经》,“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其意是有不白之事,可就此而决疑,后众多蒙学读物都以“蒙求”命名。歌诀体借鉴了民间歌谣与口诀的长处,便于儿童记诵,阅读朗朗上口。

古人研习史学,讲究博闻强记,为便于儿童学习和记忆历史知识,历史蒙学读物的编撰,多用四六言韵语和对偶形式,文字生动,格式整齐,读之有韵味,朗朗上口,易为儿童所诵记,宋代学者项安就认为:“古者教童子多用韵语……欲其易记也”。旨在于谐于庄,使儿童喜闻乐道,便于诵记,这值得我们编撰历史读物所借鉴。

四、古代历史教育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艰难曲折地逐步得到发展

孔子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在当时只是作为教科书供学生学习,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无“经”之称。只是到了西汉武帝时,由于“独尊儒术”,才将孔子编撰的文化历史典籍立为经,并在京师长安建太学,设五经博士,以“经”来教育学生,在对经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经学。学者们从封建大一统立场出发,以儒家纲常名教为理论依据,尽力探讨《春秋》大义和《尚书》词旨,忽视了对历史本身的研究,因此也束缚了史学的正常发展。但其中汉儒们为了通经,必须讲究训诂名物及典章制度的沿革,所以对史料的保存与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许多学者就是由通经而转向治史的。

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经学衰微,其本身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束缚有所减轻,史学开始由经学附庸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一是表现在目录学分类上,有了“经、史、子、集”的四类分法,表明史学地位的提高,并一直影响到清代,清《四库全书》就是按此分类的;二是表现在独立设置史学研究机构和史学专门学校,从此史学在分科研究和分科教授上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唐代经学有了发展,出现了《诗》、《书》、《礼记》、《周礼》、《仪礼》、《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九经,经学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他们往往通过读经获得有关历史知识。但由于唐代统治者较为开明,在提倡读经的同时,也注重史学的“垂鉴”作用,因而有可能促使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曲折而缓慢地得到发展。

宋代经学发展为理学,并在唐代九经基础上,加《论语》、《孝经》、《尔雅》,从而称十三经。理学家朱熹又将儒家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成并加以注释,称为四书。宋代统治者对经学十分重视,规定科举考试题目皆出自“四书”,士子对题目阐发也只能以朱熹的注为准,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宋代历史教育。

清代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加强,文网疏密,动辄遭祸,学者不再敢对经书阐发微言大意,提倡夷狄之防。为保性命,清儒们潜心故纸,注重训诂考证,因此,经学在此时发展成为考据学,这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其发展受到束缚。

古代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大力提倡经学,造成了以经学为主,经史不分的局面。治史必先习经,习经也须通史。明代学者王世贞认为:“天地间无非史而已,`六经’,史之言理者也。”(王世贞《合

州部稿》,(《文苑卮言》))李贽也说:“《春秋》一经,春秋一时之史也。《诗经》、《书经》二帝三王以来之史也,而《易经》则又示人以经之所自出,史之所从来……故谓`六经’皆史可也。”(李贽《焚书》(《经史相与表里论》))清代学者章学诚继承“六经皆史”的观点,进一步主张:“盈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他将治经引向治史,在倡导学术风气上有着积极作用。他非常推崇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学以致用”的主张,指出:“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二)这种观点代表了当时部分进步学者的主张。古代历史教育中经史不分,相互影响,对历史知识传播和史学研究,既有束缚其发展的消极因素;也有其保存传播史料的积极因素,古代历史教育就是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艰难曲折地发展着。

五、古代历史教育中的精华和值得借鉴的优良传统

古代历史教育和史学研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可供我们今天批判地加以继承,以更好地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其内容如下:

1.秉笔直书

刘知已在《史通》中就认为,好的史书必须以

“实录直书为贵”,史家记载史实应“善恶必书”,做到“不掩恶,不虚美”,绝不可“饰非文过”或“曲笔诬书”。司马迁的《史记》可谓秉笔直书的典范,班固尽管与司马迁在思想上有着分歧,但他对司马迁奋笔直书是加以称赞的,并对《史记》给予很高的评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家的美德,章学诚就认为:“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鲁迅先生就认为秉笔直书乃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2.寓论于史

古人著史,着重史实,观点往往见于史实的叙述之中。如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对陈涉好恶褒贬的观点,皆于史实的叙述之中:“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搏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此其所以败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顾炎武对司马迁寓论于史的著史方法极为赞许:“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

3.文史不分

古人写史注重文采,可读性较强。孔子就说过:“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许多史学名著,记人载事,文情并茂,形象生动。司马迁的《史记》,语言生动丰富,史实叙述翔实,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极有个性,有着呼之欲出的感觉,它开创了古典文学中人物传纪文学的先河。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笔简洁流畅,记事周详,号为良史。章学诚认为既不能以文学作品代替史籍,但著史又不可缺乏文学色彩,他著《文史通义》,就是将文学和史学的关系详加论述。今天的历史教师应汲取古人文史不分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写史,还是讲史,都应注重文采。

4.史家标准

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己在《史通》中认为史家应具备“才”、“学”、“识”的素质,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又在此基础上增补“史德”,从而构成了古代史家的标准。“史才”是指史家写文章的能力,“非才无以善其文”。史家著书立说,要靠文字表达,若史书结构混乱,语言晦涩,情节枯燥,缺乏文采,则很难有生命力而流传百世。“史学”是指史家应具有渊博知识,“征实存乎学”。这指的是历史知识的容量,史家若不博览群书,掌握大量的史料,很难写出内容详实的史书来。所以,刘知己认为:“如有才而无学,亦犹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木便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旧唐书·刘子玄传》)“史识”是指史家对史实的鉴别判断力,“非识无以断其义。”史家若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人言亦言,良莠不分,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发前人所未发,虽有“才”和“学”,所著之书只能平庸肤浅和遗害后人。“史德”是指著史者的心术,即史家的品德。章学诚认为史家仅具备“才”、“学”、“识”的标准还是不够的,若史家缺乏史德,在著史时则会趋炎附势,曲笔诬书,为尊者讳,为亲者讳,难以写出令人信服的史书。如《魏书》作者魏收利用修史来酬恩报怨,他对人宣称:“你这小子是什么东西,敢向我魏收变脸色。我抬举你,使你上天,我压制你,使你入地”。这种以个人好恶臧否褒贬人物就是缺乏“史德”,实为史家之大忌,后代就有人讥讽魏收,将之所著《魏书》称之为“秽书”。历史教育工作者无论写史、讲史,都必须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真象,不允许掺杂个人的爱好偏见,这应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准风月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从氏族公社末期就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夏重视人伦道德教育,商则把“孝”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心,西周则从小就注重孩子们的德行教育,春秋时期,以孔子的思想为注,主张自觉修身养性,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西周的《诗》、《书》、《礼》、《乐》为学习典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无一不强调道德教育并注重经学学习其中最具代表的的教育论著是《礼记》。汉代则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道德教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并以传播儒家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玄学盛行,特别是魏晋时期,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隋唐时期更是崇儒兴学,选择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主考明经科。宋则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重视程朱理学。元朝时期科举考试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这更是凸显了古代教育之“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的特点,宋元蒙氏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如《少仪外传》。明朝教育明显的束缚世人思想,科举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推崇程朱理学。发展至清代,其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学经典本就强调道德教育,因而有以上观点。 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也一直把六艺作为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直到清代, 还有人提倡六艺教育。六艺当然是以伦理教育为主的教育, “礼”是直接的伦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它是政治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乐”也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美”学教育“射御”基本上是军事体育教育。“书数”则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按今人的研究, 六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文武并重, 诸育兼备, 相成相济二是知能兼求,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而, 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农学。“经学”从汉代起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对它们的阐释、研究。经学本身, 是一种未分化的学问, 因而经学教育包括后世看来属于许多学科的内容。经书都产生于学科尚未分化之际, 此时, 各门学科都包含在一般的知识之中。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设置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律学,南朝时期宋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四馆并立。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清还设翻译科,选拔满蒙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设置俄罗斯文馆,其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第一所俄文学校。

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

湖南工业大学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所修课程名称:美学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设计1002班 学生姓名: 学号:104054 指导教师: 完成论文日期:2013.12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中国古代象征符号设计观念的启示摘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且不说漫长的原始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所创造的文化已经很高,且在有了文字之后,艺术越来越多样和丰富。但是长期以来艺术家和设计师往往只是从形式美的角度,孤立、狭隘地看待传统艺术。很少从中意识到艺术与科学之间不寻常的关系。 Summary: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not to mention the long primitive times, especially in the dawn of the Neolithic civilization, culture has created high, and after the text has been artistic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rich. But for a long time artists and designers often j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l beauty, isolated, narrow-minded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Few realized from an unus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关键词:象征;符号;传统文化;语义 Keywords:Symbol;notation;Traditional Culture;Semantic 翻开中国历史,便可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审美意识、道德标准几乎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形符号。并且还有在这种观念和审美标准的引导和影响下,所产生的器具。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具备了现代符号简洁凝练的外部特征,而丰富的内涵则包容了华夏民族对宇宙自然乃至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象征图案符合可以讲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典籍”。 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可以说是一部巨大而丰富的教科书,它涉及到了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道德审美等各个层面。既有对天地日月、星辰、云雷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 两汉:官私并行。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 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 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 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3、书院:兴于唐朝,正式形成于宋,衰于明清。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祝伟 抚养后代,可以说是出自人类的天性;而教育后代,则出自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关于胎教和儿童家庭教育的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其中的某些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的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就大体上是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史;而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就被当中依附于儒家教育思想主干之上的一个分枝而得到容纳,或者就干脆被排斥在教育历史发展的主线之外。这里尽量做到兼蓄并收。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由西方传入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对幼儿年龄的上限规定较晚。 “幼儿”:“人生十年曰幼,学。”《礼记·曲礼》。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即从初生到10岁出外上学这个年龄段称为“幼”。但古籍的记载不一致,一般的说法是8岁。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这里所讲的“幼儿”是一个广义概念,是从初生之时到8-10岁外出就学。“幼学”,即幼儿教育,就是特指外出就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是需要用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全体幼儿年龄阶段以内的儿童;第二,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把幼儿置身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课堂之中,内容十分广泛;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相对”一词。实事求是地来看,中国的教育一向较少地注意个体的自在意识,而片面地强调集体和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出现“去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时也考虑到个体之间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有意义的教学原则,但实际的目的还是取消这种差异,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标准模式。这一点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尤其突出。 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较多考虑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用了具有形象性等特征的教育方式,如:游戏、儿歌、玩具、舞蹈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为儿童成人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的时机。儿童在这种比较自然的机会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天才,而成人也利用这种机会或者施加影响,或者发现儿童的特长。在普通教育史中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而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定限度内相对摆脱了封建正统观念的约束,获得了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当然,这种自由的余地是很有限的。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史是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析 梁 励 (江苏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繁荣,史家辈出,史籍浩翰,历史教育发达。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发挥历史教育的“借鉴”功能;历史教育已成为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古代历史启蒙教材的编撰对普及历史教育和传播历史知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教育也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得到曲折发展;古代历史教育中秉笔直书、寓论于史、文史不分和史家标准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值得我们今天加以继承与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讨分析 Abstract:The flourishing o f histo ry research in a ncie nt China w as at tributed to the wo rk o f histo ria ns o f different g enera-tio ns,the adv anced histo ry education and a v ast co llectio n o f histo r y boo ks.T he rule rs g enera lly r eso r ted to ex perience o f their pr edecesso rs fo r refe rence.Histo ry educa tion became o ne of the mo st im po rta nt contents in a ncient scho oling.T he compiling o f enligh tened histor y bo oks a lso helped spread the know ledg e.All these,to ge the r with such featur es as the combination o f histor y with lite ratur e,the differ ent sta ndards of histo rians,ar e all w or thy o f ana ly sis a nd r esea rch.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02)03-0077-0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泱泱大国,史家辈出,史籍浩瀚,自古以来历史教育发达,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鲁迅先生就曾希望:“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1]为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垂鉴”和“育人”的社会功能,本着“述往事,思来者”的精神,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 一、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以发挥其“垂鉴”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为谋安邦兴国、长治久安之策,总把历史作为资治的龟镜、治乱的药石而加以重视。春秋著名政治家管仲就认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代统治者对“史”的重视旨在于发挥其“借鉴”的功能,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防重蹈历史覆辙。正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大力提倡,史学才成为显学,这对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兴盛和繁荣,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我国史官设置较早,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周代已有了史官机构,史官各掌其职,“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已《史通·史官建置》)当时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史官不仅是行政官员,也往往是兼职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贵族子弟,史籍也成为学生学习阅读的必修教材。西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士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其大一统的主张。为培养人才,他诏令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孔子所修订的《诗》、《书》、《易》、《礼》、《春秋》作为教学内容,教育国学弟子,从中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其中《春秋》就是鲁国的编年史,历史教育已成为太学的必修科目。 三国东吴的国君孙权就喜读《诗》、《书》、《左传》、《国语》等历史典籍,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认为“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兵家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并告诫大将吕蒙,认真读史书,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吕蒙不负国君之望,刻苦学习历史典籍,“学识英博”,使人“刮目相看”,成为古今美谈。 南朝刘宋明帝时,为繁荣学术和培养史学专门人才,曾在都城建康开办史学专科学校,由“儒史百家,莫不该览”的著名学者何承天主持。同时还开设“总明观”,作为历史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这一举措,使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历史研究的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二汉求士,率先经术;近代取人,多由文史”(《南史》卷五十九,《江淹传》)的局面。 唐代君主以隋亡为鉴,为防“覆舟”,对历史研 【作者简介】梁励(1956~),男,江苏南京人,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收稿日期】2002-06-15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

教育思想史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 荀况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古代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教育思想 私塾与蒙学教材 朱熹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与学校”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二,论教育作用与地位①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 丘②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四,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育五,教学内容——袭用“六艺”之名,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实①因材施教 践六,教学方法②启发诱导 与③学、思、行并重 教④由博返约 育七,道德教育——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思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想八,论教师②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九,历史影响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两大贡献:一是首创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是编订“六经”,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⑴创办私学(最初始于30岁) 教学活动一个很大特点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其所创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学校; 孔丘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历史的新纪元。 ⑵ 《诗》、《书》、《礼》、《乐》、《易》、《初秋》儒家私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其思想还散见于《左传》、《国语》、《孟子》、《荀子》、《墨子》等 二,论教育作用和地位 ⑴教育的社会功能 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人口、经济与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民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民众受政治理论教育。 肯定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 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 根据“习相远”,孔子认为: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②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这一思想可以看作是终生教育的理论渊源(“少若成天性,习惯之为常”)。

浅析中国古代设计的实用性

浅析中国古代设计的实用性 从明式家具看中国古代设计的实用性 墨子“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 谓之拙。” 我国工艺美术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制作精巧,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华丽的唐锦、典雅的宋瓷、明式的家具,无一不反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欣赏①。 其中,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从材料上可分为陶瓷、玉石、金属、漆木、牙角、丝毛棉织物等。它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属性。是生活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通过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服务于人民,工艺美术直接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类历史上最出的设计是从先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产生的,最初的设计没有审美可言,其实用性是其的主要表现。包括原始的审美标准也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物之所以为物,就是物可以为之用,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实用性是设计的基础。 商人信鬼神,重祭祀。商代的青铜器庄重,威严。商代祭祀用的鼎,尊,都是以先民的实用生活用具为原型。鼎相当于煮饭用的锅。尊是也是容器。它们都满足生活实用性的基本特征。春秋有孔子主张的“文质兼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即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墨子则是主张“先质后文”,所谓“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就是实用第一性。老庄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屋当其无,有室只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战国时的工艺专注《考工记》,则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②。汉代的工艺美术设计上,取得实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例如,青铜多安置把手,以利取得。铜灯既便于使用,又可以作为装饰品。漆器中多子套盒,充分考虑节省空间容积的组合……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明式家具是在实用性工艺美中做的最出色的真正做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明式家具可以说是工艺美术史的一个巅峰的时代。由传统的漆木家具经过两千多年的到了明代,无论在功能、造型、装饰和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明式家具设计,不仅是明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③。 明式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明代,明代是一个重理学、讲实用的时代,作为物质产品的家具,其设计功能首先突出其实用性。作为融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明式家具,它体现了贵族化的消费、文化的审美,市民化的实用、民间匠人的技艺。这四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明式家具。选材优良、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高雅、工艺精细、实用性强的设计风格④。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工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的造型简炼,不繁琐,不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厚,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重、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常注意结构美,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用钉和胶,因为不用胶可以防潮,不用钉可以防锈,而主要运用卯榫结构,榫有多种,适应多方面结构,既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学结构,又使之牢固,美观耐用。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格调,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趣味,如注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摘要中国从国至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本片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教育展开论述,在这里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如中国从古代的教育就提倡尊师重道原则,近代教育则是提倡教育立国、科技兴国原则,而现代教育我们则是提倡创新理念原则,当然近代教育包括古代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包括古、近代教育原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呈发展趋势逐渐上升高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创新教育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

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 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思想教育之名但有思想教育之实。 那时的思想教育一般是在划分不同对象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注意依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路径。 这样的路径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三条是最主要的。 读法、倡风、示范:民众思想教育的路径。民众是社会的基础因而历代统治者都十分 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方式方法。 其一是朝廷训俗和 聚民读法。 这是古代社会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路径。 训俗和读法就是通过行政官员 定时聚民读法和发布告示等方式 让民众知道国家的法律和基本道德规范。 西周统治者认为 “民之秉彝”天下便可太平。尽管知晓不是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 件。其二是倡导优良社会风气。 封建统治者十分看重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

因而他们在倡导 读法的同时注意对民风的引导。西周的统治者注意观民风 化民俗周公摄政不仅制礼作 乐而且还采集民歌来化民易俗。 宋明时期乡规民约得到充分发展 在实现社会秩序化方面 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也是化民成俗的重要举措。 其三是官员的行为示范。 无论是西周还是以 后的各个朝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注意社会教化。 而社会教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员行为 对民众的示范。 中国古代的官员不仅在选拔过程上有德行上的要求 而且在治理国家的岗 位上也要求在德行上成为民众的表率。 不可否认古代社会的官员示范实际上的作用是很小 的但统治者看到了官员对于民众的影响并提出具体要求应该说还是很有眼光的。 选拔、使用、为师:官吏思想教育的路径。封建官吏的特殊身份和角色背景决定了对 其进行思想教育的路径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在选拔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教育目的 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明人伦”,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治人才。 2.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 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春秋战国: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汉代:三纲五常。宋代:理学。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从而使教育与宗法伦理一体化 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 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 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孔子就提倡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 3、注重内省与内求 4、重政务而轻自然,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官员 5、重世俗而轻神性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在相互关系上是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一、基本特征 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 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 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 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 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前,我国的教育变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对别国经验的借鉴上,对本国的教育变革历史沿革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对我国从夏王朝到近代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中的十一次重大教育变革事件的梳理,总结了我国古代教育变革的特点,并探讨了它们对今天的教育变革的启示。 标签: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启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加大了教育变革的力度,对教育变革的实践和研究正在各个层面热烈地进行着。 当前,我国的教育变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对别国经验的借鉴上,对本国的教育变革历史沿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就我国古代教育变革中的重大事件和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变革的重大事件 如果以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去考察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社会发展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在从夏王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段有几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有十一次意义比较重大、影响比较深远的教育变革大事。 1.我国的教育发源很早,相传五帝时就有了现在解释为用来宣讲教令的学校——“成均”。但现在一般认为如同《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里提到:“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设西序为小学”那样,真正的学校形成于夏代称为“序”的机构。《礼记·王制》里也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1],指出夏代把以前只具有比较单一的养老敬老功能的“序”改变成可以兼教习射的教育机构。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使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受社会发展和西周社会特有的宗法制度的影响,形成了政教合一、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在这种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等级和职责都比较分明、比较完善的学校组织体系;建立了相对严格的视学制度;确定了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的教学内容。这样,西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紧密联系、合为一体,“以‘化民成俗’为旨归的西周社会教育化制度代代相袭,堪称中国古代教化之源,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微和频繁的战乱,造成西周宗法制社会形态逐渐解体、“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逐渐消亡、学术挣脱官府的控制向民间扩散,同时,由于封建经济逐渐发展壮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孔子为代表的大批思想家应运而生纷纷开办私学,促使教育从国家行政中分离出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许多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 4.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继续执行秦王朝几百年间形成的一些有效的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统一了文字,立博士、设“三老”(有秩、啬夫、游徼)[3]来管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采取“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推行以“昌明法度、匡正异俗”为目的的社会教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从儒家思想浅谈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最新教育文档

从儒家思想浅谈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我们只有更好的理解古代教育思想,了解其起源、特征,才能更好地让其为今所用。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各学派教育思想的滥觞 儒家的“仁、义”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典范人物和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孔子仁义的伦理思想也用在了教育中,他的言传身教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收录在《论语》一书中。其中不乏“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6页]等重要教育思想。

(二)道家的“天道” 道家创于春秋末的老子。主张“绝学”和“愚民”。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这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 (三)法家的“法制教育” 法家是一个以论述社会政治观点为主的学派,在学术渊源上与儒家有关。与道家一样,法家也并非完全不要教育,只是一味提倡法治教育而已。韩非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钱伟;阎志英从"法制教育"观透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期刊论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2001(09) 21—23.]法治教育固然必要,但教育绝不仅限于法教,教师绝不仅限于官吏。 (四)墨家的“以求天下之利”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家弟子不仅具有为墨家教义忘我牺牲的品格力量,而且具有相当团结的集体凝聚力。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 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 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 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 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1、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 2、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中国古代教育除在受教育者的贵贱等级上存在不平等现象和民族歧视外,还有明显的一个教育不平等现象:男女受教育权不平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因而说古代教育歧视现象严重。 4、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脱离政治、教育独立的思想。“政教合一”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合一一教育机构即为政府部门之一。 5、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制度的崩溃以及新萌芽教育制度的发展。 6、从汉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中央到地方的官办教育体系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隋唐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7. 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所以事实上对科技的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至宋元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则应予以肯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