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袁维海(2007):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乡镇经济(2)

^袁维海(2007):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乡镇经济(2)

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脆弱、装备比较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一、对现代农业的新认识

现代农业主要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对现代农业的诠释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我国传统农业就是上千年延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者半自然经济。现代农业则是以现代产业的方式和要求改造这种小农经济,它与传统农业在经营理念、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技术装备和经营需要的管理体制与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代农业的提出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知道,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就曾提出过现代化首先应该是农业现代化的,但是,我们现在说的现代农业建设已经不是过去所说的农业本身的问题,因为它对农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功能和定位。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更加丰富

过去的农业无非是种植业、养殖业,现在我们发展农业,不仅是种植、养殖等生产过程,还包括产前产后。产前领域,涵盖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方面;产后领域,应该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等。因此,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部门,而且涵盖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产业群体。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农家乐”、

“观光农业”等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更将赋予现代农业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现代农业的功能更加全面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强调的是保障供给,尤其是粮食生产,那是适应温饱的需求,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外,更多的是更加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现代农业不仅要使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要让我们吃得安全、符合营养

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

□袁维海

[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现代农业,除了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政策、科技、装备和人才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要求,穿得得体、卫生、符合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因此,现代农业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延伸,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兴产业,其具有的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文化教育等功能,将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三)现代农业的定位更加准确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中国经济也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并且依靠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尽管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依靠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压力自然很大——

—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有1.41亩,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0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另外,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使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偏低,例如,我国单位农田面积的化肥投入量是美国的2.6倍,但单产却远低于美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高耸的工厂烟囱和漂亮的厂房旁边,田间地头的农民也依然主要靠手工劳动,鸡鸭散养、人畜混居也不鲜见……。因此,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有着70%农村人口的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构建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正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也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一)各项支农强农政策法规的支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

1、制订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农业保护政策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在农业方面都实行了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限制进口数量和提供出口补贴,有时甚至通过外交途径,争夺国际市场。现在,美国经常运用政治外交手段要求日本和欧盟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欧盟则建立了共同农业市场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障碍,支持出口和自由流通;对进口到欧盟市场的农产品,规定了“门槛价格”,其他国家要向欧盟各国输出农产品时,需要交纳“差价税”。欧共体国家30多年里从农产品净进口国一跃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出口国,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农业保护政策。相反,在保护农业方面走了弯路的日本、韩国为支撑工业起飞,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农业的利益,致使农业大伤元气,其后遗症长久无法治愈。日、韩两国工业化之后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才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农业保护的实质是政府对农业资源转移采取的干预措施。其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实行价格支持,调节农产品供求状况;鼓励农产品出口,限制农产品进口;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行财政金融支持和灾害保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等。

一般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是开始实行农业保护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应着重加强对农业园区的政策推动和引导,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着眼,从深化农业体制改革着手,以理顺城乡、工农业关系为主线,以充分挖掘农业自身发展潜力为前提,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形成产业化为基本目标,以保护农民利益为落脚点,从资金、技术、保障上对农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环节予以支持保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协调发展创造最根本的保障条件。同时,大力支持农村金融等农村体制改革,并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方式,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2、完善和落实好相关的农业法律法规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基本上可以回答多年来社会上对“三农”问题提出的主要

疑虑,如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家庭承包经营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农民是不是市场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国际竞争和农民国际维权等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提高农产品消费安全、质量安全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从源头上解决了农产品污染,实施过程监控,治理市场秩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等问题。这正是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能力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公司+农户”的关系向合作组织与农民经济利益一体化方面转变;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整合农民资金、技术和劳力等资源;有利于农业企业进行国际维权,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因此要广泛开展宣传,并抓紧修订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农民贷款难”、

“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状况严重困扰着农村信贷,“两头难”归根到底是担保难,而金融贷款投入又是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还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应当把农业政策性保险作为一项重大支农政策,将保险费补贴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

(二)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的支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制度保障

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前提。科学技术作为最活跃、第一性的生产力要素,是人类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1、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从整体水平看,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我们要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要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各自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要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同时,我们还要抓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进一步在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加强对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努力加大农业科技研究与投入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有着实力雄厚的农业科研机构和规模庞大的科技推广队伍,其每年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支持力度,一般为本国农业GDP的0.6%,发达国家的比例普遍超过2%,而我国只有0.17%~0.23%;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支持力度,为本国农业科研经费的3倍。在美国,一直实行农业研究、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体制,并且都有相应的法律予以保障,农业立法还规定各州要提供与联邦赠款数额相当的资金用于本州农业科技推广。这就要求政府应该扩大对现代农业的资金投入;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投入,五十多年以来一直实施研究项目资助计划,扶持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研究。加拿大的重点农业科研项目均根据生产者的需求,政府组织评估,对可行的农业科技项目出资50%进行扶持,另50%由项目研究部门向农民和相关企业筹集;而巴西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该公司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单位之一,拥有高级农业科研人员2000人,在全国有41个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来的22年里,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项,投资回收率高达43%。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创

新农业科研体制,充分利用农业科研资源,调动方方面面从事农业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强化科研攻关能力,减少科研的低效投入,避免不正当的竞争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政府应加强宏观协调,使农科教,产学研,推广、示范、检测等紧密结合,缩短研究到使用之间的路径,使农业科研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为建设现代化农业服务。并且按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尽快把农业科技投入的强度从目前的0.5%左右提高到1%的世界平均水平。

另外,现代农业不仅具有提供农副产品、旅游休闲等经济功能,还具有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存传统文明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因此我国目前农业资金投入的方向还应该: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二是建立动植物防病检疫体系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标准体系,提高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三是建立农民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避免使农民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四是建立农业救灾防灾体系,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五是加快农村水、电、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支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坚强基础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城乡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而且“重建轻管”问题突出。例如,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已建的公共设施也由于管护责任难以落实,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老化失修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另外,我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很落后;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因此,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增加各方面的投入外,还必须不断创新体制,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对于一些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如农村沼气、基本农田、小型水利等,可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办法,明确国家补助投资标准,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农户个人所有,并发放相应的产权证明;对于一些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或难以全部转移的基础设施,如供水工程、农村水电、节水灌溉等,在尽可能明晰其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实现“谁经营、谁管护”,保证工程的完整性和使用方向;而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农村基础设施,如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水电、统一供水等,可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转让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有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设施的管护,主管部门负责监管。

2、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突破性进展和应用,工厂化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将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已经达到48%左右,但是比发达国家还是要低30多个百分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只达到38%,机耕、机播、机收水平也分别只有50.7%、31.2%、22.7%。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推广化肥、农药等现代投入品的使用,却相对忽视了现代农业机械的发展。而美国20世纪50年代就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法国1955年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日本上世纪70年代也全面实现了水稻机械化。

现在,我国化肥的年使用量已经达到了4600多万吨,占世界化肥使用总量的1/3,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近年来,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增长速度也在10%以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确实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使我国农产品实现了从供给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转变;但是,由于受到使用方式不科学、使用方法不合理、农民科技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也给全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副作用。据中国农科院的有关专家研究,我们现在化肥的使用量大概只有1/3被作物吸收,1/3进入大气,另外的1/3仍残留在土壤中。这样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现在,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用现代物质和技术装备农业,既包括推广使用化肥、农药等现代投入品,还包括发展现代的机械化设备,两者不能偏废。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各种农业要素投入的

平衡和各种农业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持久动力

现代农业应该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土地和其它物质技术资源必须通过农业劳动者才能转换成为各种农产品,因此,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现代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形式,许多发达国家对农业教育都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例如,荷兰各类农业院校的学生共有6万人,相当于农业劳动力的29%;丹麦农民中有85%是大学毕业生二在法国有继承权的农场主子女,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还要再上五年农校,再经过三年学徒期,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从事农业经营的资格。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而农业生产却大幅度增长,这与农民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素质较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初中占50.2%,大专及以上的仅有0.6%,而且建国以来国家培养的140万农技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流向其它部门。我们清楚,高素质的农民是高效农业的根本,而人力资本的较高投入则是造就高素质农民的关键。我国要建设现代农业,尤应注重这一问题,应通过政策鼓励、舆论引导、教育投入等多种措施,实现农业人才的培训和集聚,构筑农业人才的新高地。同时发挥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另外,我们还应该大力支持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继续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影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促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

2、强化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增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除了加强常规的农业知识教育外,对农业劳动力的继续培训更为迫切。近几年我国已经推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就是对农民工进行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的很好形式;我国即将启动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将不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一两项专业技术,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第二方面要通过开办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增设有关农业专业知识的课程等,提高农业后备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把农业生产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各级财政也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应该健全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专业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既熟悉农业标准化专业知识,又精通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队伍,努力让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的主力军。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把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参考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人民日报(社论),2006-12-24.

[3]洪绂曾.现代农业是大农业.人民日报,2007-1-12.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5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