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习题集→神经病学→帕金森病

习题集→神经病学→帕金森病

习题集→神经病学→帕金森病
习题集→神经病学→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袁野1,丁继固2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1;2.咸宁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635(2011)01-0090-0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N)变性坏死,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及代谢物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锥体外系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震颤、麻痹、运动强直等行为障碍[1]。传统的PD药物治疗应用左旋多巴(L-dopa)以纠正患者脑内DA神经递质的缺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长期使用L-dopa 会出现神经系统及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腹后苍白球毁损术等外科治疗定向破坏作用过强的神经元可改善某些运动症状,而且手术时机、部位选择及术后康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只能改善症状,尚不能控制病程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能否用健康的DN替代被破坏的DN,恢复纹状体DA的神经释放,从而在根本上解决PD 这个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为克服这些问题,经过不断尝试人们将目光转向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1988年Lindvall 等[2]开展了第1例人胚胎干细胞中脑移植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近几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已逐渐转向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的基础和临床实验及应用研究,使得帕金森病的治疗成为可能与可行。本文就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1神经干细胞及生物学特性 神经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成体脑组织中的一种干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也可转分化成血细胞和骨骼肌细胞。1992年Reynolds和Weiss[3]最先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特点:有增殖能力,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能自我更新,能通过扩增而产生大量子代,具有向多细胞分化的能力。目前,NSCs的生物学特性仍未完全阐明,且不同部位来源的NSCs特性是否完全相同也少有报道。以往研究提示不同部位来源的NSCs在生长特性和分化规律的特性可能有所不同。将这些干细胞或转染基因后的干细胞移植于被毁损的大鼠脑内,可成功地恢复多巴胺水平,以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年脑组织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均可产生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为帕金森病的移植治疗提供细胞来源。 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NS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的成功建立[4],为在体外研究NSCs 的生长特性及其分化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模型,也为细胞移植治疗CNS特定部位的病变和损伤奠定了基础。如何诱导NSCs的增殖,促使其向神经元分化,以弥补已丢失的神经元功能,成为NSCs研究的焦点。NSCs在发育过程中其增殖、分化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普遍认为除NSCs 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分化程序外,局部环境中的各类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细胞外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均可能影响NSCs的分化[5]。 2.1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内在因素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细胞自身基因和外来信号两种机制调控[6]。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首先是基因选择性地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性蛋白质而最终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差异。许多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基因的调控,它们在特定时间通过某

构建含NURR1基因腺病毒对C17.2神经干细胞调控和其对帕金森病治疗

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构建含NURRI基因的腺病毒对C172神经干细胞调控厦其对帕金森病治疗构建含NURRl基因腺病毒对C17.2神经千细胞调控 及其对帕金森病治疗 专业神经病学 博士研究生李庆军 指导教师邢诒刚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 1PD的研究现状 PD的病理改变主要位于黑质,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PD,黑质几乎都必受累。PD时,黑质、纹状体内DA(dopamine,DA)含量显著减少,DA的抑制作用降低,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相对增加,两者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出现PD症状。因此设法补充体内丢失和保护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使其与所支配的脑区内神经元重建有效的突触联系,恢复原来多巴胺能神经支配,是治疗PD的最佳途径。 2神经干细胞治疗PD的研究现状 自从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生化比较明了后,许多学者就开始摸索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可能性。初期报道有效的肾上腺髓质细胞移植现已废弃。胚胎多巴胺能细胞移植因胎龄限制、胚胎来源、论理学等问题,难以为继。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NSC)的研究进展迅速。神经干细胞具有未成熟的特性、表型可塑性、免疫原性低和可复制等特性。用外源基因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调控后,再移植到已有退行性的病变黑质内,即有可能最大程度的促使神经千细胞分化为与移植部位相适应的神经元。

!!查兰堡圭兰竺竺圭塑塞鱼!!!竺!苎里塑壁堕童翌!!!!塑兰三塑璺塑笙墨苎翌塑垒查堕塑生3基因治疗PD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PD进行的基因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帕金森病患者脑合成DA所需的TH、AADC酶活性明显不足,因此提供外源性TH和AADC基因有助于增加DA合成。但单纯补充TH、ADCC等基因治疗和某些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不能阻滞PD进展,也没解决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这一根本问题。 NURRl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几乎完全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基因敲除实验表明,NURRt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发展和生存关系密切。随着年龄老化,NURRl基因表达逐渐减少,黑质内TH基因表达随之下调,两者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一致性。因此构建高效表达Nurri载体,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后进行体内移植是治疗PD的理想选择。然而既往构建的含有NURRI质粒载体,受操作技术、插入基因片断、外源基因表达和转染效率等限制,影响了对NURRI基因进一步研究。 重组腺病毒载体.有插入外源基因片段大、转染和表达效率高、带有标记基因等优势。因此本课题组构建Ad-NURRl重组腺病毒后,观察其在体外对C17.2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和两者结合体内移植后对PD的治疗效果。 第一部分Ad-NURRl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实验方法 将pMn—NURRI测序后用ttfnd[1I和Yba1双酶切回收,与用同样酶切回收的padtrack-CMV质粒连接为padtrack—CMV—NUP讯I,连接质粒用Pine1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后与pAdeasy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DH5a,鉴定后用忍c』酶切回收转染HEK293A细胞进行包装。约10天细胞病变比较完全和细胞内绿色荧光较强时,回收、反复冻融HEK293A细胞,离心回收上清。电观察病毒颗粒,PCR鉴定,病毒滴度测定。 2结果 测序示pMD—NURRl质粒序列正确,PCR鉴定padtrack—CMV—NURRl穿梭质粒、

帕金森病中西医诊断标准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 病名诊断 统一病名为老年颤证,相当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 1)主症: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 2)兼症;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謇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挺,智力减退或精神碍障,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3)发病年龄在5 5岁以上。 4)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部病变,也可无诱因。 5)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诊为老年颤证。 2.西医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2006年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一)符合帕金森症的诊断 1.运动减少:启动随意运动的速度缓慢。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度均降低。 2.至少存在下列1项特征:(1)肌肉僵直;(2)静止性震颤4一6 Hz;(3)姿势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小脑及本体感受功能障碍造成)。 (二)支持诊断帕金森病必须具备下列3项或3项以上的特征 1.单侧起病; 2.静止性震颤; 3.逐渐进展; 4.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 5.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良好(70%一100%)

6.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的异动症; 7.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年或5年以上; 8.临床病程10年或10年以上。 (三)必须排除非帕金森病 下述症状和体征不支持帕金森病,可能为帕金森叠加症或继发帕金森综合征。 1.反复的脑卒中发作史,伴帕金森病特征的阶梯状进展; 2.反复的脑损伤史; 3.明确的脑炎史和(或)非药物所致动眼危象; 4.在症状出现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或)多巴胺耗竭药; 5.1个以上的亲属患病; 6. CT扫描可见颅内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 7.接触已知的神经毒类; 8.病情持续缓解或发展迅速; 9.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障碍); 10.发病3年后,仍是严格的单侧受累; 11.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垂直凝视麻痹、共济失调,早期即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早期即有严重的痴呆,伴有记忆力、言语和执行功能障碍,锥体束征阳性等。 诊断:首先是症状诊断(运动或非运动),考虑是否符合帕金森症(Parkinso nism)及其可能的原因,然后考虑是否符合帕金森病及其严重度。

帕金森病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

应羞笠螳垒盎痘数量堑国内窆E盈窒迸基筮!塑 帕金森病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 卢芳刘树民杨婷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帕金森病 [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09)09?1171.,0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退变为主要特 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区多巴 胺(DA)神经元变性伴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即Lewy小体形成, 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破坏及尾状核、壳核中DA含量减少。该 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 受损。PD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限制病人的活动能力及影 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病人生存期 明显缩短,晚期因长期卧床而死于肺炎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与遗传、环境因 素、感染、衰老、氧化应激、过多的自由基形成及神经生长因子 缺乏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PD至今仍无有 效的治疗措施。 1PD的发病机制 1.1DA、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失衡学说DA为纹状 体内的抑制性递质,ACh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时两者处于动态 平衡状态。患PD时,黑质的DA神经元变性、脱落及黑质-纹状 体系统神经通路的神经纤维变性,导致DA显著减少,而ACh 含量却无明显变化,DA的抑制作用降低,ACh的兴奋作用相对 增强,两者动态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出现PD的症状B’。 1.2线粒体功能障碍PD患者普遍存在着线粒体复合物I 活性下降,活性氧(ROS)生成增加。线粒体上的质子泵功能下 降,膜电压降低和渗透性通道开放,从而触发凋亡过程。线粒 体复合物I缺失可导致氧化应激和增加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 死亡的易感性po。 1.3氧化应激与脑内其他部位相比,黑质致密部暴露于较 高水平的氧化应激状态,原冈有:①DA的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 的自由基;②DA自身氧化形成的神经黑色索中含大量的铁离 子,这种还原型铁离子可与DA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反应生 成高度毒性的羟自由基,进而导致脂质过氧化,黑质神经元凋 亡。正常情况下,DA毒性产生的过氧化氧被还原璎谷胱甘肽 清除,故不会造成危害。但在PD病人残存的DA神经元中,可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6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JC200705);黑龙江省教育厅海外学人科 研资助项目(1153h18) 通讯作者:刘树民(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 临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第一作者:卢芳(1979一),女,博士,主要从事中药临床药效物质基础 研究及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17l? 能因代偿作用,使得DA的毒性加速,或单胺氧化酶(MAO)一B (降解DA生成H:02)活性增高,或还原型谷胱甘肽缺乏,导致 H:0:不能有效清除,并与还原型铁离子通过Fenton反应,生成 高度毒性的羟自由基。 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氧化应 激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可损伤线粒体复合物I。另一方面,线粒 体复合物I的抑制导致更多自由基的生成。这构成了目前PD 发病机制中最为多数学者认同的学说。 1.4谷氨酸的毒性作用在PD中,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机制如下:①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的N?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 (NMDA)型受体受谷氨酸激活后,导致大量的细胞外ca+内 流,胞内Ca+大量增加,激活Ca+依赖性蛋白酶,导致神经元坏 死和/或凋亡。②谷氨酸可激发线粒体自由基的生成,引起线 粒体功能障碍,这种毒性作用与NMDA受体无关。谷氨酸的神 经毒性作用与PD发生之间的关系渐被重视。目前应用NMDA 受体拮抗剂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治疗PD也是PD研究的热点 之一[”。 1.5免疫炎性机制已有多项研究认为免疫炎性机制可能参 与了PD神经变性的发病过程。临床发现PD患者血液和脑脊 液中淋巴细胞数目增多,其脑脊液可引起体外培养的DA能神 经元的死亡,同时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细鲺因子和C一 反应蛋白等多项指标发生改变。因此,目前免疫炎症机制已成 为PD发病机制研究的又一热点…。 1.6细胞凋亡学说神经递质、自由基、化学毒物、营养缺乏、 物理性损害等都能诱发细胞凋亡。导致PD患者黑质细胞凋亡 的可能原因:①线粒体功能缺陷与氧化应激;②细胞色素C:细 胞色素c在细胞凋亡的启动中作为凋亡起始因子,起着重要作 用;③凋亡诱导因子:它是一种57kD的双功能黄索蛋白,除具 有电子供体/受体功能外,还可独立作用于核染色质,具有促凋 亡作用。④金属离子:研究显示中脑黑质含色素的神经元具有 蓄积金属元素的特性,此部位多种金属元素的蓄积已被证实有 促黑质细胞凋亡的作用,有锰离子、ca“、铁离子、镁离子等。 (DCaspase:它是一种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已经证 实Caspase的激活都发生在细胞凋亡之前,属于凋亡起始因子。 被活化的Caspase蛋白酶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激活下游的 Caspase效应分子,最后水解一系列底物,造成DNA降解,进入 细胞凋亡的最终通路。⑥受细胞内多种基因调节物影响.主要 是bcl-2家族(C—mye,C—los,C-jun,ICE,p53,Fas等)t5,6]。 1.7转运体失调学说转运体失调学说能解释DA能神经元 选择性缺失的机制。对DA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能产生万方数据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现况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现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多认为是一种老年性病变,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递质水平下降是产生PD运动症状的主要因素。目前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主要的手段,手术治疗则是有效补充手段。现就将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研究现在和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标签:帕金森病;神经保护;药物;治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的药物治疗部分提出:原则上PD一旦被诊断就应及早予以保护性治疗,保护性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应该是指那些通过影响病因及发病机制中的某些中间环节进行干预而带来长期益处的措施,或指能推迟疾病发病或发展为目的的治疗方法。目前为止已进行的和筛出的药物: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神经营养因子、多种DR激动剂(普拉克索)、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辅酶Q10和维生素E以及各种中药。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是脑基底神经节主要的MAO亚型,多在胶质细胞内表达,主要参与多巴胺的降解。在基础研究中表明,B型单胺氧化酶能够氧化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生成MPP+,MPP+是一种能够抑制线粒体功能并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凋亡的神经毒素。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够保护由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可阻止MPTP诱发的猴或小鼠PD综合征。 司来吉兰和维生素E治疗PD试验(DATATOP)是第一个进行关于神经保护性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在DATATOP研究结果表明:司来吉兰可延缓运动功能障碍的发展、改善运动症状,使早期PD患者应用左旋多巴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起始时间可能推迟约9个月,提示其可能具有潜在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司来吉兰对早期PD病人有微弱的短期症状改善作用,该研究中没有设置口服用药前洗脱期,因此难以判断是神经保护效应还是本身症状改善效应。即使设置了洗脱期,由于对洗脱期时间窗的设定还不好确定,同样会影响观察是症状改善效应还是神经保护作用。由于临床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不好确定司立吉林是否对PD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目前临床上作为保护性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尽管对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辅酶Q10,姜黄素) 维生素E是天然自由基清除剂,有抗氧化作用,PD早期尤其是未经治疗患者用维生素E和司来吉兰可能减缓黑质细胞变性、延缓疾病进展。而DATATOP 研究结果提示:补充维生素E不能推迟PD病人帕金森病相关症状的出现,提示维生素E可能并无神经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的特点及诊断标准——杨治权

帕金森病的特点及诊断标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治权 一、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 1.由一侧肢体开始逐渐扩展至四肢的静止性震颤,震颤的幅度中等以上,持续存在可有间断; 2.肌肉僵硬,表现于肢体、躯干、颈部等肌肉,手的轮替运动缓慢笨拙,走小步; 3.运动迟缓,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扣衣扣、系鞋带困难),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穿衣、洗漱时间长或难于完成。 这是最基本的三大症状,其它尚有面部表情呆板、张口、流涎、语言不清等。 二、早期帕金森病的表现 1.至少有一个上肢存在轻度的静止性震颤; 2.至少有一个肢体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直,双手轮替运动减慢; 3.运动迟缓。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以上三项主要症状中至少有两项症状或体征比较明显,可考虑为原发性帕金森病。 三、帕金森病晚期并发症主要有哪些? 1、损伤。损伤是帕金森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僵直、协调功能障碍,会逐渐累及运动功能,路上的障碍物,冬天结冰及雨天湿滑的路面,厕所及浴室潮湿光滑的瓷砖地板,容易跌跤,轻则软组织损伤,重则骨折甚至重要器官损伤。 2、心理障碍和智力减退,多见于晚期病人。帕金森病表现的肢体震颤、僵直、动作笨拙以及缺乏面部表情而呈现的面具脸,兼之说话含混不清,语调单一,音量降低,流口水等,使病人感到有失大雅,心理上常有自卑感,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不去公共场所,疏于人际交往。在治疗中及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见到失眠、焦虑、抑郁、痴呆等。 3、消化系统并发症,主要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表现为:①营养障碍和水电解质紊乱,主要是咽部肌肉协调障碍导致吞咽困难、饮食及饮水减少有关。②食管扩张,假憩室形成,食管括约肌功能不良,胸骨后有烧灼感。③胃排空延迟,有人统计约占55%,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呕吐。④小肠运动功能不良,由此产生腹胀感。⑤结肠功能不良,主要表现为便秘,其高发生率(50%~67%)和顽固性给病人带来痛苦。 4、尿频也常成为帕金森病人求医的原因,尤其夜间尿频给病人带来不少麻烦。男性病人常合并前列腺肥大,可导致排尿困难。女性病人因护理不周,尿便浸渍等,可造成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直至肾功能损害。 5、感染感染是帕金森病晚期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发热都会使本病症状加重。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感冒经常发生,并经常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等,晚期卧床的病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起坐,甚则不能自行翻身,兼之营养不良,皮肤受压,常致褥疮。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心功能衰竭是晚期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最终可以导致死亡。感染、败血症是导致本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6、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等主要见于本病的晚期。故对早、中期病人应鼓励其多运动,为晚期病人多做被动活动,以延缓肢体并发症。 有资料统计,帕金森病晚期死亡的病人中,死于褥疮、败血症者占50%,心力衰竭者28%,肺炎者14%,泌尿系感染者8%。 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1.由一侧肢体开始逐渐扩展至四肢的静止性震颤,震颤的幅度中等以上,持续存在可有

6类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6类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帕金森是一种突发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 病其特征是动作的缓慢与缺失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 不稳。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以下几类:1、抗胆碱能药物:此类药物有抑制乙酰胆碱的活力,相应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效应和调整纹体内的递质平衡。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和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常用药物有:安坦2~4mg,2~3次/d;开马君2.5~5mg,3/d。具有明显的中枢性不良反应,包括记忆障碍、精神错乱、幻觉、镇静、焦虑、口干、眼花、恶心等付作用,有青光眼者禁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杨君祥2、多巴胺替代疗法:此类药物以直接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是目前所有抗帕金森药中疗效挺好且耐受良好的治疗药物。有左旋多巴和脑外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苄丝肼和卡比多巴。美多巴和息宁是目前最常用的合剂,前者为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合剂,起效快,效果强,持续时间短;息宁为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剂,效果较美多巴弱,但作用时间长。3、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纹状体上的多巴胺受体而起到治疗作用,可与左旋多巴合用或在左旋多巴失效时应用,它能够推迟左旋多巴的应用和可能存在的神经保护作用,现多倾向用于早期病人的治疗,尤其是对40岁以前发病的年轻患者。有溴隐亭、协良行、泰舒达、普

拉克索(森福罗)、罗匹尼罗、卡麦角林、罗替戈汀等。4、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酶,在脑内与单胺氧化 酶一起共同作用,将多巴胺分解代谢,如果抑制了该酶的活性,就可以减少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在体内的降解,使左旋多巴更多地进入脑内转化为多巴胺,同时也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时间。有托卡朋(答是美)、恩托卡朋(珂丹)等。5、神经保护剂:维生素E和辅酶Q10等。6、金刚烷胺。能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尚有抗胆碱能作用。可与抗胆碱能药或左旋多巴合用。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金忠)

帕金森病课件

帕金森病课件 篇一:药理PPT内容 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 的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 基础学科,是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药理学研究的两个方面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 发生变化,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本身在机体内的过程,即机 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药物的作用是通过实验结果而得。药理学常常利用生物体包括整体动物实验、麻醉动物实验、离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微生物等,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观察药物 的作用及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二、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药物学 (二)近代药理学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一)古代药物学 古代埃及----埃伯斯纸草书(公元前1552年)世界上最早的药物治疗手册之一,700多种药物,800多个处方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年)西方医学之父,治疗法:以毒攻毒,养身方:多种食物的药用功能。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 (二)近代药理学 (1)化学的发展为实验药理学的开创铺平了道路 普利斯特里,英国化学家及神学家。普利斯特里在化学、电学、哲学和神学等方面都有不少著作。他的科学研究包括“固定空气”(实则二氧化碳)、“活命空气”(实则氧气)、“硝石空气”(实则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碱空气”(氨)、“盐酸空气”(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此后多年,普利斯特里一直在研究气体,并写成了《论各种不同的气体》一书,大大丰富了气体化学。 (2)实验生理学的确立为实验药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哈维用兔子和蛇,反复做实验,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还在跳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 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 年和2009 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 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1. 治疗原则 1.1 综合治疗 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1.2 用药原则 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事实证明我国帕金森病患 者的异动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外的帕金森病患者。 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是以震颤为主,还是以强直少动为主)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无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就业状况、有无共病、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患者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运动并发症。 进行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2. 药物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即将 Hoehn-Yahr1~2.5 级定义为早期,Hoehn-Yahr3~5 级定义为中晚期。以下我们分别对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提出具体的治疗意见。 2.1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神经干细胞综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神经细胞不具备更新能力,一旦受损乃至死亡,不能再生,这种观点使人们对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及脑脊髓损伤的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传统的药物及手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神经生物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神经干细胞的存在,特别是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对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分布、分化机制及应用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神经干细胞的特点 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如下:①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②通过分裂产生相同的神经干细胞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同时,也能产生子细胞并进一步分化成各种成熟细胞。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③神经干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生长,一种是对称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神经干细胞;另一种是非对称分裂,由于细胞质中的调节分化蛋白不均匀的分配,使得一个子细胞不可逆的走向分化的终端而成为功能专一的分化细胞,另一个子细胞则保持亲代的特征,仍作为神经干细胞保留下来。分化细胞的数目受分化前干细胞的数目和分裂次数控制。 2神经干细胞与其它类型干细胞的关系 按分化潜能的大小,干细胞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全能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全身200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进而形成个体;第二类是多能干细胞,这种干细胞也具有分化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类是单能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等,这种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然而横向分化的发现,使这个观点受到了挑战,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造血细胞。总之,生命体通过干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细胞的更新及保证持续生长。随着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及组织工程等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按照一定的目的,在体外人工分离、培养干细胞,利用干细胞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及器官作为移植来源,将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 3神经干细胞的分布 神经管形成以前,在整个神经板检测到神经干细胞的选择性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是细胞的骨架蛋白。构成小鼠神经板的细胞,具有高效形成神经球的能力。但目前尚不能肯定神经板与神经干细胞是否具有相同的诱导机制。神经管形成后,神经干细胞位于神经管的脑室壁周边。关于成脑神经干细胞的分布,研究显示成年嗅球、皮层、室管膜层或者室管膜下层、纹状体、海马的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等脑组织中分布着神经干细胞。研究发现脊髓、隔区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这些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在中央管周围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后亦可形成神经球并产生神经元。脊髓损伤时,来自于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新生受到抑制,而神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与生成神经元的微环境有关。 4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机制 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调控是目前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重大课题,脑内主要组织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等。大脑的功能主要依赖于神经元并通过神经信息的传递方式来实现。脑内神经元种类繁多且功能极为复杂,如胆碱能神经元、儿茶酚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肽能神经元等。不同功能的神经元分布在脑内不同的部位,通过合成及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虽然神经干细胞应用中还存在较多未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仍成为世界上神经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基因调控。基因表达的时空方式受到其自身固有的分子程序的调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需要基因调控,特别是不同发育分化阶段决定神经干细胞向所需功能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主要调控基因。目前,虽然基因组测序已

帕金森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代谢前体,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基底节后经脱羧而成多巴胺,起着补充多巴胺神经递质缺乏的作用。虽然震颤也常有减轻,但动作过缓与僵直的改善最为显著。症状较轻的病人可以恢复接近正常的活动,而卧床不起的病人可以下地行动。与周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合用,可降低左旋多巴需用的剂量,因为后者的降解代谢被阻滞,减少不良反应(恶心,心悸,面部潮红),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能有效地进入脑部。息宁有不同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固定比例的剂型: 10/100,25/100,25/250,还有一种缓释片50/200mg剂型。 治疗开始时先用息宁(25/100mg)片,每日3次,每次1片。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每隔4-7天逐步增加剂量,直至产生最大的效果。缓慢而小心地增加剂量,令病人在进餐时或饭后服药,可使不良反应减轻(虽然饮食中大量的蛋白质可妨碍左旋多巴的吸收)。大多数病人需要每天总量400-1000mg的左旋多巴,每2-5小时分次服药,每天至少需要100mg的卡比多巴来减轻周围的不良反应。有的病人可能需要每天总量2000mg的左旋多巴与200mg卡比多巴。 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时,常使剂量受到限制的不良反应是不自主动作(动作困难),表现为口-面或肢体的舞蹈动作或肌张力障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些动作困难出现的阈值也相应降低,即在应用较低剂量时也会出现。在某些病例中,药物只有在产生某种程度的动作困难情况下才能使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有所减轻。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2-5年后,半数以上的病例开始体验到药效的波动性(开-关效应)。每次服药后症状改善持续的时间愈来愈短,附加出现的动作困难的多动现象,使病人经常在严重的动作缺失与无法控制的多动状态之间来回摆动。对这种开-关现象的传统处理方法是尽可能降低每次的用药剂量,并缩短给药的间隔时间,甚至每1-2 小时给药一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息宁缓释片或司立吉林(见下文)可作为有用的辅助治疗。左旋多巴其他的不良反应包括直立性低血压,幻觉,恶梦以及偶见的中毒性谵妄。幻觉和谵妄最常见于年老且有痴呆的病例。 某些权威人士相信早期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会加速一些问题(如动作困难,开-关现象)的出现,因此主张尽可能延迟左旋多巴的使用,先依靠抗胆碱能药物与金刚烷胺。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动作困难与开-关现象等都是疾病病程进展的组成部分。 金刚烷胺100-300mg/d口服,在50%早期轻度帕金森综合征病例的治疗中有用,在疾病的后期能加强左旋多巴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不肯定;它

2016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2016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其主要生化改变为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近10年来,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临床医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在英国UK脑库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2015年推出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2006年版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 一、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基于3个核心运动症状,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

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上述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对所有核心运动症状的检査必须按照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 MDS-UPDRS仅能作为评估病情的手段,不能单纯地通过该量表中各项的分值来界定帕金森综合征。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核心运动症状 1.运动迟缓: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该项可通过MDS-UPDRS中手指敲击(3.4)、手部运动(3.5)、旋前-旋后运动(3.6)、脚趾敲击(3.7)和足部拍打(3.8)来评定。在可以出现运动迟缓症状的各个部位(包括发声、面部、步态、中轴、四肢)中,肢体运动迟缓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所必需的。 2.肌强直: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运动缓慢。强直特指“铅管样”抵抗,不伴有“铅管样”抵抗而单独出现的“齿轮样”强直是不满足强直的最低判定标准的。 3.静止性震颤:即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Hz震颤(运动起始后被抑制)。可在问诊和体检中以MDS-UPDRS中3.17和3.18为标准判断。单独的运动性和姿势性震颤(MDS-UPDRS中3.15和 3.16)不满足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三、帕金森病的诊断

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近年来,国内外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对2014年制定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2014年指南”)进行了修改和更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以下简称“2020年指南”)于2020年12月重磅发布!两版指南进行了对比,重点总结了指南的更新亮点,下面带大家快速了解一下新版指南! 指南的更新亮点2020年第四版指南较2014年第三版指南: 更加详细地提出了帕金森病的单药治疗和联合用药治疗、症状波动处理和异动症处理的治疗方案和流程; 疾病早期不建议刻意推迟使用左旋多巴,根据需要可以作为首选,但应维持满足症状控制前提下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 新增了开-关现象的处理方法; 更加详细地介绍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方案; 新增了治疗进展的若干新药物;

新增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管理; 更新了许多药物在治疗作用方面的循证证据。 1、治疗原则 2020年指南中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与2014年指南一致,强调了多学科治疗模式。 ?坚持综合治疗,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强调多学科治疗模式,药物治疗仍为首选,并结合手术、运动与康复、心理干预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提倡在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心理、康复乃至社区全科医生等多学科的医生团队。 ?明确全程管理,目前的治疗仍以改善症状为主,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而且需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2、药物治疗 一、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 2020年指南中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与2014年指南基本一致,在治疗目标中增加了“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EMEA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介 摘要: 本指导原则于 1998年6月发布,主要就临床试验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之外,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一些特殊点进行了讨论,强调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目标适应症的不同,对试验的入选人群、试验设计策略、有效性评价指标以及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关注点进行调整。 关键词: xx病临床试验 1.临床研究的设计 xx病的临床研究受以下因素的困扰: 疾病的长病程和疾病的缓慢进展过程,疾病的变异性,症状和体征的种族差异,药物和其它合并治疗的时间所导致的一天中症状严重程度的循环变化,以及错误诊断、共患病和合并治疗等。 帕金森氏病临床试验的设计决定于研究的目的,新药物是否作为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以及纳入的病人是早期病人还是进展期病人。 要区别以下研究目标: (1)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缓解早期病人的症状。 (2)缓解已经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的症状,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亚组情况: 用xx不能有效控制运动症状的病人。 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出现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出现非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3)以减缓疾病进展为目标的治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治疗目标为延缓非剂量相关的运动波动。 神经保护治疗。 1.1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缓解早期病人的症状。 通过治疗延长生命、减缓帕金森氏病的进展、以及减缓发生耐受性的可能性,以此为治疗目标的临床研究,在早期病人仅进行3个月时间的研究太短了。推荐进行至少6个月(不包括剂量滴定期)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以建立有效性,同时,安全性也得以保证。 主要的有效性指标应该是核心症状的改善,例如运动症状。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二支或三支临床试验优于没有安慰剂的二支的比较研究。一般而言,运动症状是高度变异的和波动的,帕金森氏病的运动症状也不例外。症状轻微的早期病人尤其是这样。在早期帕金森氏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组可以区分真正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波动。在疾病早期症状轻、疾病进展缓慢,使用安慰剂不成为伦理问题。 在早期帕金森氏病,为了证明试验药物和已知标准治疗之间有相似的或者更好的利益/风险比,应进行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 1.2缓解已使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氏病人的症状 在进展期帕金森病人中进行的临床试验药物,应该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这些病人尽管在使用左旋多巴治疗,仍可能运动症状控制不好,或者存在剂量依赖或非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1.2.1使用左旋多巴不能有效控制运动症状的病人 使用左旋多巴无波动症状的病人,在加用试验药物或者安慰剂之前,已有的左旋多巴治疗应该进行最优化,以便区分受试药物真正的疗效和亚最佳剂量左旋多巴的疗效。如果预期左旋多巴的剂量调整会比较频繁,可以对最佳剂量进行限定,例如,加用受试药物前80%的最佳剂量已经确定。加用受试药物

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考试成绩80分,考试通过 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多巴胺激动剂—能够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的一类药物,其分子结构可能部分与多巴胺相似。最初作为LD的辅助用药用于晚期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患者。() A.正确 B.错误 2.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是() A.在外周脱羧变成多巴胺起作用 B.促进脑内多巴胺能神经释放递质起作用 C.进 入脑后脱羧生成多巴胺起作用 D.在脑内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E.在脑内抑制多巴胺再 摄取 3.男,45岁,因患严重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两年来用的氯丙嗪量逐渐增加至600mg /d,才能较满意的控制症状,但近日出现肌肉震颤,动作迟缓,流涎等症状,对此,应选何药纠正() A.苯海索 B.左旋多巴 C.金刚烷胺 D.地西泮 E.溴隐亭 4.多巴胺可用于治疗()

A.帕金森病 B.帕金森综合症 C.心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以上都不能 5.帕金森病治疗的目的是( ) A.缓解症状, 减轻生活残疾 B.避免\推迟\减轻药物并发症&不良反应 C.神经保护 治疗, 减缓\阻断神经变性过程 D.以上均正确 6.增加左旋多巴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 A.卡比多巴 B.维生素B6 C.利血平 D.苯海索 E.苯乙肼 7.苍白球\丘脑底核毁损切除术的适应症是药物治疗失效不能耐受&出现异动症患者;对年龄较轻, 一侧的震颤、强直疗效好。( ) A.正确 B.错误 8.目前推荐在临床诊为PD 后首先使用激动剂。( )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以下属于帕金森病治疗原理的是( ) A.治愈性治疗 B.保护性治疗 C.对症治疗 D.外科治疗 E.康复治疗 2.下列对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