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0后影评

80后影评

看《天长地久》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十九岁那年写的一篇小说。那时候的我,喜欢安妮宝贝,爱读《萌芽》,认为疼痛才是应该写出来的故事。我在那篇纯属杜撰的小说里写了一个带着疼痛和仇恨生活的少女。少女的生命里有两个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她的爸爸,一个是她的初恋男友。这两个男人都对她说过,永远会爱她,永远不会离开她。可她的爸爸为了年轻漂亮的情人终究离开了她和她的妈妈。少女的初恋情人因为车祸离开了人间也永远地离开了她。从此以后,少女带着一颗受伤、不信任甚至仇恨地心活着,直到遇见了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我记得自己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曾经为故事的女主角哭过,但多年后,当我已经不再喜欢安妮宝贝,不再看《萌芽》杂志,不再狭隘地把疼痛当成唯一的命题时,我就一点也喜欢不起来自己当初的那篇小说,我只能把它尘封在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少女时期。

电影《天长地久》讲的也是一个带着伤痕生活的少女,她遇见了另一个带着伤痕生活的男孩。于是两颗受过伤的心慢慢靠近、又疏离、再靠近……导演李芳芳算是一个心人,从张国荣的一首《谁与共鸣》开场,她几乎把80后经历的所有历史大事:香港回归、中国申奥、非典、北京奥运会, 都放到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里充当背景。

一首歌,一段历史,一对平凡的男女,爱与别离,像极了《甜蜜蜜》。可《天长地久》的存在却只能再一次证明《甜蜜蜜》的经典,再一次证明陈可辛炉火纯青般的导演功力。而第一次执导筒的李芳芳也只能给我留下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印象。她要在电影里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结果却没有一样表达得彻底。

李芳芳曾经写出过让我这一代人喜欢的小说《十七岁不哭》,如今的我已经过了二十七岁,《天长地久》并不能让我重温《十七岁不哭》时的共鸣,可我知道和我一起看这部电影很多少女们哭得一塌糊涂,她们是真的被李芳芳感动了。如果我是在十九岁那年看的《天长地久》,或许我也是她们中的一员吧!现在我只能悲伤地发现,那个年龄,那种感动,那份情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确切地说,《天长地久》并不是一部可以打动80后的作品,它打动的是19岁的80后,和现在的90后(我眼里,85年以后,都不算80后,而偏向90后)!


P.S 张国荣的《谁与共鸣》这首歌,真的很好听。
7 .5 / 6 .6

当80后一整代人的爱情婚姻成了最大的浪潮,当一系列婚恋节目中的80后拜金女、物质女、算计女、攀高枝女等等被各路媒体和舆论无限放大之时,前几年好多人心目中的一个很大的疑问突然变

成了全社会的普遍问号:到底80后还有没有纯真的爱情?
如果说,50后的爱情被文革无情地阉割,60后的爱情因封建观念牢笼禁锢而畸形,70后的爱情因为营养不良而体质虚弱,那么80后的爱情,因为正赶上改革开放30年后,物质和精神养分足够,而生长氛围又相对宽松的好情势,自然是疯一般地长着,疯一般地百花齐放层出不穷。
阿冈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真正的爱情,不会因为时代变迁、环境变化、物质条件、外界影响、命运叵测、外力阻扰等等因素而改变,真正的爱情,依然会纯净如喜马拉雅山顶的雪山水,芬芳如夜幕小溪边盛开的白百合。
今天下午看了一场电影《80后》,终于坚定了内心这个信念:80后,和任何一代某0后都一样,一样有着纯度100%的纯真爱情!



(母亲跟人私奔,父亲被车撞死,舅舅离异再娶新舅妈,沈星辰自小在一个拼盘家庭长大。)
11岁的沈星辰,还在跳橡皮筋欢笑的年纪,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跟心爱的男人私奔,父亲为了把母亲追回来活活被车撞死。从此她寄养到了舅舅家,舅妈又和舅舅离婚,扔下年幼的表弟毅然离开。舅舅又娶了一个年轻的新舅妈,舅妈又生了一个小表妹。
这样的零碎拼凑的家庭,这样压制着自己“乖巧”的童年,唯一的好朋友明远有突然有一天跟家人消失了。再见,已是多年以后的高中时代,而80后的沈星辰和明远,和任何一代零后们一样,都有青春萌动爱情汹涌的美好时光,于是爱情像春草一般滋长,想空气一般包围他们的生命。
爱情从来都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它注定会象那根串起项链的丝线一样,把生活中的零零碎碎、大大小小朱玉都串在一起,成为生命中最难以让人割舍的项链。
电影的故事情节,我就不描述太多,免得未来朋友们进电影院去看会消弱入戏氛围。《80后》用沈星辰、明远、陈墨、闻嘉等几个80后年轻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和理想、生活追求、家庭矛盾,讲述了80后这代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他们经历了97回归、申奥成功的疯狂、非典时期生死考验的爱情和奥运狂欢等等一系列时代印记,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情感的原点,选择了自己坚守的爱情。



(沈星辰和明远再见面,已经是高中生,听到老师点到明远的名字,沈星辰惊喜万分,回眸一笑。)

说实话,《80后》比我想象的要好等多。
原本最近一直在忙着写自己的连续剧剧本,没空去看电影,没想到昨天接到丹书光光的电话,他刚从电影院出来,告诉我《80后》非常好看,很打动他,让我一定要看。
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好奇心真的被激发了。

于是今天下午我专程挑了华星13点55分这场去看,看完后我第一个给光光打电话,我说:这部电影是你这么多年来推荐得最靠谱的一部。
因为,这几年国产电影让我开怀大笑的不难,让我看得不知不觉落下泪的,已经少之又少了。没想到《80后》最后20分钟,让我不争气的泪腺决堤了两三次,出电影院时候眼睛还是红的。






(《80后》让我对第一次执导筒的李芳芳刮目相看!)

我很难相信,这是李芳芳第一次执掌导筒的电影处女作作品。因为整部电影叙事非常流畅,画面也拍得非常美,节奏把握得挺紧凑的,有的小场戏,才几个镜头就交代清楚了,很电影。
其次,这部《80后》一水的陌生面孔,整部电影唯一一张我比较熟悉的面孔,就是史可演的第一任舅妈,而且戏份总共加起来不过7、8分钟不到,象女1号沈星辰的扮演者刘冬、明远的扮演者黄明、陈墨的扮演者陶帅、闻嘉的扮演者伊娜,都是完全陌生的面孔。这对于第一次执掌导筒的新导演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冒险。
但是万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票新面孔对各自角色的驾驭却一点都不生涩,我觉得饰演沈星辰的刘冬,颇有当年高圆圆在《十七岁单车》时候的质感,不过戏份承载比《十七岁单车》里的高圆圆更重,表现也更好。而黄明让我忍不住想到黄晓明,他在这部《80后》的表演至少比黄晓明早起的作品内敛而且分寸把握有度,陈墨虽然戏份比他们少,但是陶帅也把握得让人过目不忘。他们三人的表演丝丝入扣,连小沈星辰、小明远、小陈墨都演得很不过。恐怕这也要功归导演李芳芳的把握准确。
而最让我感到佩服的,是李芳芳在驾驭一个爱情片的时候,竟然会把握得很隐忍节制,让爱情片没有失足成为滥情片,始终都像一首早春清晨轻烟薄雾中掩映的散文诗,让你怎么看,都不腻。这才是最最难能可贵,让我佩服的地方。


(校园内那场几百人的交谊舞操,很美很有诗意)

听说,这部《80后》,导演曾经分别剪过十几个版本,最后才确定用最精到的这个版本推向全国公映。
难怪,电影中好几处让我情不自禁失态。记得影片刚开始没几分钟,沈星辰的妈妈个别的男人跑了,父亲回来看见去追他们的小车,结果被飞驰过来的货车撞飞到空中,那一刻,我竟然失声叫出来,难得镜头能拍得那么逼真有剪得那么恰到好处能够以假乱真,连我这个当了十多年胶片广告的人都被唬住了。
而沈星辰和明远分开几年后,再见面的竟然是去跟王胖打架,两人不相识也未相认;再一次在学校里见到时,是进学校第一天老师点名,才知道

对方原来是自己儿时的好朋友,而他们的相认一切都在无言中,处理得虽然很简单很淡然,但却和巧妙。
而明远和陈墨在监狱中的戏、沈星辰接到电话得知陈墨意外身亡的消息和后来沈星辰、明远两人重逢对陈墨身亡事件的回忆,巧妙的分割和剪辑把原本很平淡无奇又有点俗套的故事,彻底化腐朽为神奇了,才会深深地打动我入戏,让我竟然落泪而不自知。


(明远)

坦率地说,《80后》虽然是一个80后女导演李芳芳的电影处女作,虽然是一群全新的80后演员在讲述一群80后年轻人的爱情和人生,但是它确实讲得很真诚也很娴熟,才能深深地打动我。
说实话,如果要评2010年的催泪电影,目前我能投一票的,暂时只有《80后》。听说应该还有《海洋天堂》,但是我目前还没有看,听说反响也非常好。
我个人觉得,不管是80后朋友们,还是其他某0后的朋友们,只要你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恋人、爱人心里对爱情保有的纯度有多高,不妨把他或她带进电影院,看一场《80后》,然后默默观察他或她的反应,出电影院后听他或她对电影中人物的评价,你就会知道他们心中的情感纯度有多高。他们的眼神和无意中流露出来的言语和态度,是掩饰不住内心深藏的价值观的。不信你试试!
天长地久:关于放弃与被放弃
紫玲珑 发布于: 2010-03-31 22:40
7 .5

80’后(2009)

影评(658)

收藏(750)

就整部片子而言,伤疤贯穿始终,从干脆利落的车祸开始,青春的疼痛感无处不在。
新露头的年轻导演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感受到一丝欣喜,以及一份意外的共鸣。语言简练,动作精悍,在杭州如画的朦胧视野里,一切都有着不可名状的疼痛、不安、躁动,以及刹那或是永恒的幸福感。

故事缘起于一场放弃的戏码,而被放弃的人则成为故事的主角。当沈星辰在多年以后重新解读妈妈当初遗弃自己的眼神时,她说那是爱情。放弃,终究还是有理由的。不管是多么强大的自己站在当时被遗弃的位置,也不管当时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或是更多人,结局总还是一样的。成长的伤疤不可避免,无可规避,这是选择放弃的人的罪,更是被放弃的人的痛。

在明远与沈星辰之间,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纽带,互相见证,互相抚慰,互相守候,除却那误会之外,没有伤害。对他们两人的关系而言,守候,是对彼此的一种救赎。救赎从小背负的被放弃被背叛的伤痛。

闻嘉说,沈星辰敏感而又刚烈。当沈星辰的面孔第一次定格的时候,恰恰就是那种刚烈的脸部棱角给了人最直观的冲击力。正如闻嘉提到的,沈星辰的刚烈,在时间的

磨砺中一直保持着那份夺目的灿烂,而这也正是她最让人羡慕的地方,有一份我行我素的自信与担当,比什么都要让人骄傲。谁比谁幸福?谁比谁快乐?没有可比性的事情,不会有答案。我们的幸福是什么,来自于什么,只有自己才懂得,才清楚的明白。

沈星辰是骄傲的,她必须用这份骄傲来武装自己的勇敢与坚强,在闻嘉眼里是,在陈墨眼里是,在明远眼里也是。当明远与沈星辰站在桥两端的时候,旋转了的画面,俯拍出来的镜头,俯拍的是越来越小的明远,被拉伸了的是桥那头的沈星辰,天与水最终交汇成一色灰蒙蒙的线条,懵懂,困惑,迷茫......青春的我们或许都曾经那样吧。

有人蓄意破坏,破坏的是自己心底曾经的美好,不知道是否会有快意产生,但也未免残忍。由相信到不相信的过程是痛苦的。沈星辰的阿姨能够依赖的也只能是一个重组的家庭里的男主人。陈墨从来没有堕落过,他也是被放弃了的小孩,但好在他有个不甘心被放弃的姐姐。

在进入爱情以前,我们都有了伤疤。

在片子的开始,随着镜头的变幻,张国荣般的忧郁弥漫一地,这就是《天长地久》的基调。李芳芳说,她只是想表达自己在某一瞬间感悟到的情感,我觉得这就像曾经的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写过的一段文字,试图通过自己能够驾驭的方式来描述这种感受,让更多的人明白自己,也让别人了解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受本身。李芳芳选择了《天长地久》,而我们在感悟之后,只能尝试藉由点滴的文字来还原当时的感受,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能够领悟到。

《天长地久》,简洁,明快,干净,利落,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女导演更擅长让人眼前一亮。



许多导演处女作毫无反响,但新晋导演李芳芳的《80’后》,我看完则有些惊讶。电影出众控制力,叙事有条不紊,视效也异常华丽,况且娴熟的影像技巧,不辱学院派名成。电影《80’后》最近在上海电影节出师告捷,不过论及质量,当真大有惊喜。

一位生活蒙上伤痕的纯真少女,意外跟同病相怜的男孩相遇,两者由于共鸣,产生缠绵爱恋,而影片不断穿插的历史事件,渐渐镌刻进他们生活,电影拍得非常大气。沈星辰是一个80后女孩,电影以她成长经历为主线,巧妙描绘出中国20年间为人熟知的变化,加上非典、奥运会、张国荣逝世等事件,总让有有亲近感。《80’后》充满了回忆的味道,而男女主角相聚在成长道路,他们的爱,他们的青春,都是那么动人。

影片从1992年伊始,当一曲《有谁共鸣》响起,将故人的时代娓娓道来。这里有张国荣的

声音与电影《霸王别姬》杀青的消息,有时代的巨轮发出响声,有97香港交替的旗帜,有申奥的欢呼雀跃,还有非典时期医院内外痛彻心扉的疾呼,而沈星辰与明远,他们信守忠贞,即便理解不了什么是不变黄的白,依旧为爱情守候多年。在处理人物情感方面,《80’后》煞废苦功,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有为爱牺牲的伤心往事,但都处理得极其细微,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男主角明远为了母亲,惹来牢狱之灾,可怜的帅气小男生,就这样与爱人分离。而刚烈敏感的女主角,不仅为爱誓死等候,还为心上人修建了房子,就那样等啊等啊等啊....《80’后》原名《天长地久》,我想就是这个意思吧。另外,电影选在杭州取景,那是个古老漂亮城市,一切的景象,都融于怀旧爱情故事,颇令人触景生情,挺打动人心的。

最近大家都在为世界杯喝彩,还有不少大片猛片的上映,但《80’后》宣传虽小,但摄影、美工、配乐都精益求精,整体制作水准极高。这部囊括大时代背景的青春史诗,唯美影像充满着各种青春记忆,挺打动人心的。
《80后》:早熟让青春失去伤感
韩兮 发布于: 2010-06-14 12:55



很长时间没有写影评了,因为对写影评这件事情已经失去了兴趣,抑或是因为写影评终归无法将自己完全带入电影的梦境。
影片看完有大概十几天了,一直没有敢动笔,原因却不是在于笔端的生疏,而是极力地想做到客观一些,然而估计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了。
首先说些题外的话,不是关于电影的,而是和导演李芳芳有关的。
认识李芳芳在高中时代,不算很熟,应该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一部《十七岁不哭》却拉近了她与所有同学的关系。很不厚道地说,当全国中学生为这部作品而感动的时候,在同学间却是存在着很大的诟病的,很多同学都希望在那部小说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基本上都失败了,原因在于李芳芳是一个善于玩弄文字技巧的作家,没有原型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原型,对周边同学性格高度提炼的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一方面,小说中漾溢出的那种伤感与青涩是大部分同学不能够接受的,因为按照我现在一个朋友的博客签名说,生活能不能够更残酷一些。残酷成为青春的代名词,这应该不仅仅是为赋新愁强说的语境,而是一种真正的现实,不仅是对于我们这些七零后的,估计八零后与九零后也有同感。
上了大学后,各奔前程,于是断了联系,这是人生,也是青春的必然。
之所以说起高中的那段往事,我想是有助于理解《80后》这部影片的,对于导演李芳芳来说,剧作上的偶合与情感上传达出的伤感肯定是小众

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种技巧性与非现实性(至少也是非典型现实性)。但它还是感动了人。
在中影观片的时候,一位坐在身边的朋友说了一句话“片中的主人公比我大一岁”,影片真正的力量就体显在这句话中,对于七零后或八零后的人来说,不妨去看一眼,因为这是一部也许没有原型,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影子的电影,哪怕只是曾在心头掠过的那么一瞬。

回到影片,的确很有惊艳之感!这几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浮华,泡沫甚至是肮脏与做作共存的状态,但它意味着繁荣,意味着人们缺失了的感动与思考。《80后》则不然,它的精致与纯净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个新的类型,(现阶段所缺失的类型片)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夜深人静时人们那点点感悟,不一定有多深刻,但却值得回味一番,这种精神是与《城南旧事》具有传承性的。
几乎所有具有文艺气质的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定位在青春这个题材上,而所展现的青春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绝对伤痕与绝对纯净洗炼的青春,这的确是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种类型,但同时它意味着青春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自传性,或说陷入一种近似于霸道的呓语状态,它即便标榜着80后这个伟岸的题目,但实际上它还是导演自我的心声的吐露,它与生俱来的小众性必然会令影片与现实无关。
看完影片后,我很奇怪影片为什么要改名字,其实《地久天长》很符合影片所追求的那种渴望被爱的姿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爱的宣言抑或谎言,而《80后》这个片名与影片的内涵是相去很远的,即便片中的确有许多符号式的记忆。不知道李芳芳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想大概很有发行方的压力吧,毕竟“80后”从某种社会话题的意识中更具有商业价值,导演做出妥协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纠结于改名的问题是希望观众不要为“80后”这个商业味极浓的片名败坏了影片真正的文艺感觉,正如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在进入爱情之前,我们都带着伤疤,我们也曾吵过,闹过,分来过,都很难过,我们可不可以不分开了。”而体味到这句话的人一定会为“地久天长”而鸣不平的。
顺便说一句,由于繁荣,我们往往会被影片的所有宣传所误导,不仅仅是《80后》,几乎是所有的影片,都无法避免地烙上或多或少暧昧的远离影片实质的东西。

故事讲述的是三个“80后”孩子成长的轨迹,11岁的沈星辰看见母亲抛弃家庭与情人远赴重洋,紧接着又亲眼目睹了父亲车祸丧生,从此后她只得寄人篱下;沈星辰的表弟陈墨经历父母婚变,生母离去,

后母进了家门,面对父亲的冷淡和后母的漠然他只能与姐姐相依为命;明远面对的则父亲的入狱、母亲的改嫁,他终日私藏母亲的手枪作为报复,从此不敢相信真爱可以长久……
三个特殊家庭的孩子偶合在一起,影片已经抛离了现实的代表性,而聚焦于导演讲述的圈套之中,于是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好,如何将几个人物的轨迹交代清楚。
时间是最好的参照体系,于是我们看到了宣传中一直很是强调的申奥,非典,还有张国荣之死,也看到了诸如皮筋,搪瓷杯子,包书纸等这些具有明显时代标志的道具。而故事本身则大体可分为四大段落,孩童时代的无奈,中学时代的青涩,大学时代的理想(其实并没有摆脱青涩)以及青年时期的慰籍,按照最简单的文学写作原则来说,正是起承转合。
关于影片的故事,主要是细节,这里不必赘述了,如果理解了起承转合的意思,对故事的发展也便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说得直白一些,影片主线沈星辰与陈墨的恋情是极其传统的,拍着后脑勺也能够想得出来。
环绕在主线周围的是一些副线,包括个人成长的轨迹,也包括一些家庭事件,线索相对还是比较多的,但观众看得并不乱,说明导演掌握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强势的,尤其这些副线在情感上对主线均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更使得影片显得很丰满,人物的性格以及动机基本都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这是现代中国许多电影所缺乏的,同时,这也证明了一种回归的姿态,从中国电影的长远考虑,传统方式的讲述还应该是王道。

其实,影片的最成功之处并不是它的故事,而是导演李芳芳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影像技巧。如果说这部影片有着十分的成功,那么镜头运用可以占到了六分。
影片被设定在杭州是相当成功的,一墙一宅一份情,一桥一树一首诗,在这个水一样的城市中,在导演的镜头下,杭州的宁谧与温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的美好都恰如其份地表现了出来,即便它带有些许的伤感,也是在美丽的包裹中,这与影片的故事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影片注定是不可能体显出大开大合的80后一代人的精神实质,它只是小众的,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人一种矫情造作之感,但我想这恰恰是导演刻意为之的,从李芳芳的导演气质来说,她的选景显然是再恰当不过了。
看过李安作品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影像太舒服了,李芳芳作为李安的师妹,竟然也继承了这种舒服之感,的确令人十分惊讶。
现在的许多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吸引眼球的摄影以及剪辑手段,虽然也是由于故事立意的原因才不得不为之,但在很大程度上会给

人一种疲惫之感,另一个极端是一些所谓的文艺片中长镜头的运用,肆无忌惮地挑战着人类视觉的承受能力。
养眼的电影真的已经很少了,而这时《80后》的出现的确让人感到格外亲切。每个镜头都显得十分精致,并没有刻意玩弄技巧,也没有妄图在画面中表现更为深刻的含义。一切都只是传达一种美,舒服的美,当然,也是略有遗憾的伤感的美。
在这样的镜头下,观众更能体会到剧中人的情感世界,于是为那份伤感增加了几许的筹码,影片的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此。

说实话,本人其实是并不太喜欢这类影片的,也许是由于对青春的理解不尽相同吧,青涩与伤感更符合多愁善感之人的脾性,而那恣意激情甚至是黑暗沉沦的作品则是我的衷爱。
所以对这样的一部作品,我只能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它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电影,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作品,但它同样是架空的,是非现实性的!不过值得肯定的是,《80后》要比许多电影来得真诚,至少它应该是导演心灵的反映。只是导演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浓重的精英意味,诚如一位网友所说,“女导演用心了,但无奈家庭条件太好,把中国拍成美国了”。
我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片而感动,在观影的时候,我也感动了,原因是由于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被它吸引,也被它牵引,但走出放映厅的时候,那份感动就已荡然无存,也许是由于本人早已世故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影片营造的是一个缺失了整体的个体记忆,它最大的缺憾在于,所有的年代元素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叙事力度,让80后成为一个空壳。
于是,还是地久天长吧,只不过是一段爱情,有些必然的青涩与矫情,同时还背负着某种剧中人抑或导演所提倡的伤感与渴望!在法国戛纳,它也许可以成为中国第七代导演的代表作,但在中国,它只是一部类型片,一部制作精良的具有较高文艺水准的爱情片!

韩兮
2010-6-14于通州
《80’后》:美得太让人心动了
生于1980 发布于: 2010-06-26 17:04


《80’后》是一部令人惊讶的电影,李芳芳导演丝毫看不出是首次当导演,不光画面美到极限,显露深厚的美学造诣,人物情感描写细腻,并透出大时代气息,仿佛听一个同龄人美好回忆,安静而柔美。我们无需插嘴,只需跟她一起沉溺陶醉,这种感觉很美妙的。

90年代的80后,他们爱情与生活之间的困惑与迷茫,向来受社会指为“垮掉的一代”“堕落的一代”,而《80’后》中沈星辰与明远同样得面对残酷现实。两位主人翁生在破碎家庭,由于戏剧冲突激烈,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爱,注定坎坷不断。电影通过

下海潮、出国潮、香港回归、申奥成功、抗击非典、奥运召开等历史事件的穿插,地展现一代人心路历程,更堪称一段波澜壮阔的青春史诗。


《80’后》的由于发生地在杭州,本身就是中国最美的老城市之一,加上幕后都是国际大牌精英:Lyle Vincent的摄影、《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配乐师林海、《可可西里》美工韩春临,《色,戒》道具师张应鸣,保障了这场视听旅程的美妙,技术层面甚高。而刘冬、黄明两位新人,担当男女主角,表演可圈可点。史可、石凉、赵越等老戏骨,以绿叶姿态衬托红花,精湛演技令人称道。


影片最让观众欣慰地看到,诸位主人翁正在无限接近心目中那个永恒的白色!沈星辰幼年对母憎恨,到她日后惊醒“妈妈的眼睛里是爱情”,还有明远从埋怨老妈,再到最终为后者坐牢,还有女主角按爱人意愿,建造出的华丽房子,都呈现人物内心深处固有的纯洁与执着,还有李芳芳导演对爱情忠贞的向往。

现今很多商业大片尽管耗资昂贵,但例如《英雄》《黄金甲》等巨制,从故事、制作、主题,皆没任何打动人心,质量同样适得其反。相反《80’后》尽管投资偏小,演员阵容大,反意外能激起观众心中的共鸣,电影美得太让人心动了!

80后一代浅尝辄止的青春
苏乏 发布于: 2010-06-28 22:13
文 / 苏乏



一曲张国荣《有谁共鸣》勾起了80后一代关于童年的无限美好画面,也为影片《80'后》奠定了声音上的基调,此后出现的张靓颖《这么近那么远》以及结尾处陈楚生《天长地久》更将影片的情绪推至感慨万千。不同于以往表现这一群体的电影,影片从一开始便以熟悉的旋律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关于哪些人,在什么样的时代的故事,而这段声音信息恰恰是一代人记忆的触点。自此铺陈开来,正是那些儿时所独有的文具、玩物,乃至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媒介,使之获悉这个世界的秘密,也决定了这代人思考问题的方式。



【音乐:卷卷卡带,声声广播放送童年回忆】



记忆总是和特定的环境甚或旋律息息相关,对于八零后来说格外如此,一面是每天准点从电视机传出的动画及影视剧歌曲,每每响起情景历历在目,一面是背着爸妈兜揣积攒数日的零花钱在音像店徘徊良久,左思右想到底该买哪盘。环境中的声响与气味最能触发回忆的锚点,关于往昔的印象便如膝跳反应,应声而出。王菲,张国荣,周华健,任贤齐,杜德伟,无印良品以及滚石为代表的大批男女唱将,宝丽金四大天王,香港首屈一指的乐队Beyond,内地新蜂首推的花儿乐队早年间的作品,飞碟的

张雨生,福茂的范晓萱,百代的梁咏琪,上华的熊天平,魔岩三杰,以及后来的张震岳、陈绮贞。从大众到小众,从民谣到摇滚,从港台歌曲到韩流来袭,音乐与童年的记忆密不可分,而传播介质更从广播、录音带、十几块钱一张的盗版CD经过短暂的正版维权运动,顷刻间又变为低碳节能的MP3,只有少数古典音乐发烧友毅然决然加入到LP的HIFI阵营中。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开到荼靡的迷乱是否可以代言这一代人?80后一代最值得挥霍的时光正值华语音乐的巅峰,往上追溯是两岸三地老一辈音乐人最为质朴的旋律,以及传唱度极高至今不渝的歌曲,往后顺延便是音乐风格融合、井喷,乐坛动荡的时期。风格的变化尾随社会的变迁,而介质的变化则不仅仅意味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更是一种思维、生活方式的演绎。80后一代站在中国飞速发展的高速通道上,车行湍急,那巨擘发动的杂音机遇掩盖住音乐的原味。大概对他们来说,陪伴他们长大的音乐从盗版介质的消亡开始,便以结束了它们的使命,最爱音乐,最动真情的年纪慢慢淹没在工作与生活的日程中,那种需要消费才能拥有的对音乐的热爱与冲动在大多数80后一代心中消失,音乐已经成为附属品,不再是激情的主流,他们突然发现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的仍然是少年时期的那些老歌,记得住歌词的仍旧是曾经千百次哼起的旧爱,故而有“80后的怀旧,从音乐开始”一说,并非没有道理。



【校园:一切从包书皮开始】



《17岁的单车》里面的学生真实么?从中学开始自行车几乎便是人手一辆的必需品,在文明的学校也不可能杜绝小团伙和不同程度的暴力事件,那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倘若那部影片展示的终归是善意和童心,那种程度的残酷也是令人感慨的戏码,那么《爱情麻辣烫》里面关于“声音”的那段浪漫主义情怀便足以将那个年代私人化的体验展示无遗,梦幻与情趣被悉心呵护起来,然后破坏掉,让人有种如同马小军般的阵痛。《80'后》所提及的便是更为细致的一面,譬如包书皮儿,譬如洗衣服。


包书皮或许是很多学生时代校园生活的开端,又或者是家庭辅导的起点(幼儿园除外)。包书皮与其说是一种形式化的动作,一个符号,不如把它理解成一种养成。80后一代便是从这个动作中习得对书本的珍视,当然往后看去,也是从撕掉残破的书皮开始了无所顾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认真去包书皮,80后一代尤其如此,从这个动作中习得的东西也便彼此不同。洗衣服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语境,因为无论如何,衣物是有气味的东西,这种气味如此熟悉

且久远,来自家庭,来自亲情。洗衣服象征着独立,离开家庭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为自己做主,所以在习惯成自然之前,尤其是80后一代中大城市的独生子女,洗衣服这个动作之外,更多的大概是些许遐思。



【爱情:一半是理想主义的完型,一半是冷酷现实的绥靖】



正如《80'后》剧中闻嘉的台词:“不管你是健康还是生病,我都不会变。”这种毅然和决绝贯穿始末,可谓“唯爱主义”,80后一代向往纯粹的感情生活,一旦爱上势必一发不可收拾。剧中演员陶帅在首映礼上更向心上人表示:“我没有钱,没有车,也没有房子,但我有一双勤劳的双手,让我用这双手为你建筑起一个温暖甜蜜的家。”好似受了影片中明远送给沈星辰他亲手制作的建筑模型的启发。对比90后无可无不可的感情观,70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及人情世故,80后一代敢爱敢恨,婚姻只是水到渠成,离婚亦是缘分已尽,性格吸引大过外貌协会。


然而父辈对于门当户对及经济适用的考量并非全然没有影响,从天真烂漫两小无猜到,全然看不到分水岭,一切自然过渡毫无察觉,让80后被自己的变化吓了一跳,说不出五味杂谈,道不尽个中滋味,曾几何时,80后一代也是奋不顾身地追逐爱情的,甚或就在此刻自己的同学仍旧坚持着最初的那份真挚与感动,自己的挚友仍旧寻寻觅觅不曾放弃,有人闹不明白自己为何忽然变了,有人默然接受,就像《80'后》中闻嘉忧郁的眼神所倾诉的那样。关乎爱情的摇摆与哲别,理想与现实,80后一代有着奋不顾身与独善其身并存双重人格,并非谁替代了谁,而是在两个世界的交接中一方压倒了一方,说起来,不免惨淡。



【职场:言必行,行必果】



《待业青年》所讲述的只是一部分人的故事,或者说是那些边缘群体。区别于70后一代对职场的认知,80后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工作只是一份工,企业文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是说辞,落实到行动和待遇上,不同的公司似乎也没有明显差异,反倒是各种名目的约束随企业文化接踵而至,那么为何又要“把工作当生活,把公司当家”呢?至少在商业社会中的公司没有道理这么无私对待员工吧。于是乎在80后一代看来,职场可以硝烟弥漫,也可以成分简单,事业也同样可以完全和工作无关。相传“70后绝不Say No,80拒绝不加班,90后从不上班”看似笑谈,仔细推敲,似乎也有它的道理。


80后是具有绝佳行动力的一代,他们想到就做,言必行,行必果,不计较得失,甚至有时会显得过于冲动,《80'后》一片中沈星辰便是因为在宴会上偶遇上司的女友,对

这位昔日情敌心存芥蒂而贸然辞职。这种劲头适用于大多数80后一代年轻人,它好在朝气蓬勃,决不妥协与拘泥,但当时运不济或欠缺全局观的时候,此类做法大概也将导向一个不那么美好的前景。80后一切相得益彰的喜怒哀乐都仰仗于他们的骄傲,因为迄今为止他们拥有最好的年华和最丰富的资源,高速发展的社会创造着机遇,于是职场不再是谋生的途径,而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他们会对病态的工作环境予以无情抨击,会对无谓的工作内容加以消极应对,与此同时一并接受这些或豪迈或幼稚归根结底大快人心的行为,所招致的一切后果,至于责任心和协作意识,那便是另一个话题了。



2010.6.25 苏乏,北京
什么是爱?----审视曾经的疤痕!
蒋湘陵 发布于: 2010-03-30 01:14
白色?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白色!所有的白色都会变黄!

当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以为这部电影会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所幸导演在结尾还是留下了她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很多人少年时都热烈而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被生活磨平了。不会恨了并不可怕,但不恨的人往往也不会去爱了。

导演李芳芳说,你现在所做的决定不是你做的决定,而是之前几十年所有的你一起做的决定。我们父母受过的伤,我们小时候所受的伤,其实疤痕消褪了,却仍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母亲被父亲抛弃了,让你对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心存顾忌;母亲为了生活,没有等待要忍受20年牢狱之灾的父亲,让你认为世界上的爱情终会败给生活。

什么是爱?爱往往会让我们忘掉时间!可爱又往往败给时间。

这是一部讲述“爱”的电影,细腻温婉。最适合25到30岁这个群体观看,从这个角度看,李芳芳选定这样一个题材作为其导演处女作还是很讨巧的,没有大场面,但选定的目标消费者却是电影市场最有消费力的群体.男女主人公近20年的故事,可以让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都产生共鸣.女导演在处理这样的背景时确实有优势,本片的框框类似<阿甘正传>和<甜蜜蜜>,但与前两者不同,前两者导演和演员的功底炉火纯青,但我们在看的,是别人的故事。生活中,你我都不是阿甘,你我也没有远离大陆去香港淘金。而生活中,你我都曾经是星辰和明远! 星辰和明远这20年经历的故事,你我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导演将时代背景溶入这部电影时,选取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视角。 香港回归,你和跟星辰一样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来庆祝。SARS期间,星辰着凉感冒,让宿舍人不要告诉老师,你我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朋友。申奥成功,你我跟星辰一样,不起眼的与朋友在人群中呐喊。哥

哥走的时候,你我也跟星辰一样默默流泪,但也只能流泪!奥运开幕,你我也跟星辰一样与朋友或是家人在电视前分享着幸福与自豪! 星辰从小就渴望被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人,我们未成熟之前,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任性。我们也跟明远一样,看到女友开心的笑容,担心这个笑容总有一天离开自己。

所幸,电影停留在了星辰和明远拥抱的那一刻,那一刻, 星辰脸上的笑,很美,很幸福!

电影结束的那一刻,是导演的希望停留的那一刻.也许星辰和明远以后的故事也会如你我一样,不仅平淡,更有争吵,甚至出轨!

但电影停格的那一刻,不仅是导演希望停住的,也是你我所愿意停住的!





PS最近几年上映的华语电影总是让我失望,总觉得华语电影的导演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这部居然让我满意之余还有很多感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是正式上映前的试映,不过我想等这部电影6月份上映的时候,我还是要花钱去电影院里再看一遍的,一方面是出于喜欢,另一方面这也是出于对导演的尊敬.



电影里还是有几个穿帮镜头,这点可惜了.

1、刀疤92年在地摊上卖衬衫的时候,他旁边卖磁带的人点钞时数的是第5版人民币,这版人民币99年才正式发行。

2、2000年,星辰和明远上大一的时候,所使用的NOKIA手机当时并未上市。不但如此,2000年手机远未普及,即使男女主人公家境较好,刚读大一时也肯定是不会在用的。这个时代错误让我觉得出身名门的李芳芳导演并不了解普通80后的生活,身为精英阶层的她,没有经历过大多数80后所经历的升学、生活等等压力。因此作品里的主人公,并不能作为80后的代表,以致于电影单薄,没有过多的说服力。

还有一处穿帮镜头记不清了,不过瑕不掩瑜,也没关系.希望这部电影6月份上映的时候,能有个好票房吧,不要让我觉得自己难得写篇影评,却得不到朋友们的认同.不过这也看公司的营销能力了,这部电影,只要把导演和男女主角的名字换一下,一定能有很好的票房,可是作为导演和女主角的处女作,要得到认同就需要公司运作时多花花心思了.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尽管影片的主创群体与片名有着天然的契合度;这也是一部情感表达极为丰富的电影,哪怕故事的主体在80后这个目标人群中并不具备广泛的普适性;同时更是一部在表达上回归国产电影传统审美取向、内敛而唯美的作品,虽然影片有着明显女性视角的特质。。。。。。
《80’后》的故事以爱情剧为主体,在一个较大时间跨度的设定下融入了中国大陆九十年代初到现今为止的多处时代特征,比如张国荣,比如SARS,比如香港回归和08奥运,其时代剧的创作初

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有足够可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细节。其实八十年代生人的群体特征,在我看来是孤独而带有较强逆向思维倾向的,因为他们在父母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创伤之后出生,并且童年旁观过发生在八十年代末的信仰危机,在他们的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所以独生的大多数缺乏足够的沟通,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在古老的道德体系被逐步土崩瓦解的年代里越来越脆弱,所有积极的,颓废的,甚至中庸的人生态度里最多被提及的就是人生选择的自我诉求,被安排和被设定的生活已经让他们越来越反感,出现诸多莫名的危机意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照此妄言接下去臆断,《80’后》表现伤痛似乎更容易引起共鸣,或者说在影片的目标观众群中能有比较直接的代入感。可惜最终看下来,笔者期待的代入感并不明显。
影片开场就是一个背叛的母亲,一个惨死的父亲,这种令人绝望的未来在孩子的心中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不可磨灭的,星辰的优异成绩与孤僻的少年时代有一个反比关系,她的才华并没有在片中直接表现出来,却有数个寄居于舅舅家旁观表弟被灌注亲情的画面,而之后她的命运在遥控汽车穿行客厅的镜头下被表弟接棒,离异,再婚,同一屋檐下有三个不同血亲的孩子。但看这边厢出场的人物,已经包含了孤儿,单亲,重组家庭,好一个用心良苦的伤痕设定!不可否认这种故事背景的设计轻易就能有较强的感情冲击力,并且在叙事上能获得较强的戏剧冲突,但其实普通家庭描述的缺失就已经使这个故事不具备时代剧的普遍特征,也就失去了片名可能涵盖的时代剧野心应有的大范围情感共鸣,所以到最后影片主要的只是一个成长历程较为复杂的女生的爱情经历。
即便在回忆与穿越的表象下本片只是一个结局充满理想主义论调的爱情故事,影片作为导演第一部作品的细致与周详还是非常突出的。

第一:故事里不存在多余的角色。巧合是故事片最多见的演绎模式,影片在前85分钟里的宿命论很有意思,每一个出场人物都有其逻辑与情感上合适的位置,比如胖子,比如肇事司机,再比如明远的母亲,这些人不仅完善了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也在表现岁月变迁中人物特征的多样化上丰富了角色的多样性,这一点上,可以让不少人找到可能的代入感。

第二:从摄影到剪辑的传统克制。全片有多个象征性极强的定格画面,并且在最后有一个梦境的写实场景,而回忆的穿插不仅克服了顺时叙事的单调,同时更多的有一种人物内心独白的作用,这种在国产老电影中被使用泛滥的技术手段出现在这个铜臭满溢

的电影市场上,即便你被雷倒,那也是浮躁的观影习惯所致,而不是影片本身有什么可笑的地方。比如被闻嘉介入的星辰与明远之间的恋情在第一次败露后那个关掉的花洒一滴一滴的水坠落草坪的特写,被电话打断的二人重归于好之前那一刹那俯视的镜头里奔向不同方向的镜头,在被流氓追击的时候主人公牵手狂奔之前从对视到牵手的慢镜头切换,都是早年国产电影中的常用的手段,这一点也最能体现影片朴素而真诚的味道。
第三:适量文绉绉的台词注入细腻的女性视角。作为故事片,台词一味的追求文艺气息会让人有做作的不适,但过于直白的文字也会在根本上使影像的美失去文艺片可能的思考价值。本片在叙事的时候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这应当源于导演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早年的文字功力,这些话虽然在叙事上可能多少都影响了影片的节奏感,但其中一部分不乏令人深思之处,比如: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白色,所有白色的东西,最后都会变黄,你找出一个不会变黄的白色给我看看;少年的我们都是热烈而坚持的,那是一种光芒,引人入胜。我羡慕那些时光流逝,却没能改变他们的人。。。。。。这些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台词在引入思考价值的同时也把影片与普通故事片区分开来,变成唯美主义者的心头好。

所以即便《80’后》的故事整体上局限于爱情纠葛,但复古精致的感官很是好看。
影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无端撞到星辰老爸的司机在事故之后开始做小生意,而后尝试做传销,但一路窘困之后还是最终回到了开车的职业生涯上,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隐喻相当明显。而且星辰与明远各自在影片结尾之前的命运,表弟陈墨的命运,也有类似的宿命论,另外几个角色比如闻嘉的转变,陈墨的父亲等等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下人们最终妥协的无力与无奈。虽然这些元素在关于伤痕爱情的主基调下并不显眼,但有了这些才有了影片给我的那即便不多但还是存在的一点代入感和心理共鸣。对比之下,结尾的妥协于理想主义尽管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但终究与影片前面大部分时间里叙述的残忍的真实显得无法统一,算的上小小的遗憾。

看《80’后》是一次独特的经历,影片在被商业伎俩淹没的电影市场的情感荒漠里有着独特的美,虽然青涩而不够熟练,并且情感的大篇幅描述大大降低了影片最终片名应有的时代气息,但在其褪去了浮躁的创作动机下依然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国产电影已经在追求时尚与潮流的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让人安静下来思考的东西却越来越少,这一点看,2010年

公映《80’后》其实对当下国产电影的市场规律操纵创作热情现象是一个微妙的讽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