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文本分析:

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练笔示范素材。因此,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地域知识,感受大好风光,激发爱国情怀;二是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积累好词佳句。教学时,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任务。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读、说、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理解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部分重点词句。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展现海岛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阳光、海浪、岛屿、沙滩、海鸟,多么迷人的海岛风光啊!要是能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那该多好!这里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

2.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简介相关资料。

西沙群岛 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的东南方,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其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群岛”。(一群岛屿的合称。)

4.揭示课题,理解课题,齐读课题。

预设:运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富——福”,读准“富饶”的发音,引导学生说说近义词“富裕、富足”和反义词“贫穷、贫瘠”,从而理解“富饶”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讨论不懂的字词。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提示。 富饶r áo 优y ōu

美 淡d àn 青 浅qi ǎn 绿 交错cu ò 岩y án 石 龙虾xi ā 挺t ǐn ɡ威武w ǔ 鼓ɡǔ气 数sh ǔ不清 厚h òu 厚h òu 的 宝b ǎo 贵ɡu ì 瑰ɡu ī

丽 海参sh ēn 鸟粪f èn 祖祖辈b èi 辈b èi 建设sh è 绽zh àn 开 蠕r ú动 茂m ào 密 栖q ī

息 堆积

懒洋洋 圆溜溜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一簇红缨 飘飘摇摇

预设: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注意提前布置预习,在学生自读课文与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部分简单的生字词。点拨提示重点字词即可。

(2)以字带词,理解字义、词义。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绽开:裂开。

瑰丽:异常美丽。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3)生字书写指导。

预设:本课要求写的12个生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

2.汇报交流,了解“中心句”。

(1)出示第1自然段,明确答案。(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2)教师小结。

小结:“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在本文中,所有内容都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把它叫作中心句。

3.梳理课文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1)思考: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找出对应的段落,做上标记。

明确:①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水

②海底的岩石上……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底生物

③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海鸟

(2)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总述此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呼应开头,写西沙群岛的美好前景,抒发对西沙群岛的无限热爱。

4.兴趣朗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把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们。

5.学生汇报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预设:出示对应的颜色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水的色彩美。引导思考:看到这样的海水,你有什么感受?最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来。

(2)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预设:出示珊瑚、花朵、鹿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事物的相似之处。还可以让学生介绍珊瑚的相关知识。

珊瑚生物学上的珊瑚指珊瑚虫纲的腔肠动物,体形微小,只有几毫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大概5亿年前就有了。而我们见到的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尸体腐烂以后剩下的群体的“骨骼”。珊瑚虫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在它们祖先的“骨骼”上面繁殖后代,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珊瑚。珊瑚不仅颜色鲜艳、形态优美,可以做装饰品,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相对于观赏及药用价值而言,它在环境方面的作用则是无可替代的。珊瑚虫对生活环境颇为讲究,只能生活在水质洁净、阳光充足、水温在22℃和28℃之间的海洋里。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

(3)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预设:多奇特、多有趣的小鱼啊!出示海底游鱼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鱼多、鱼奇、鱼美。教师指导朗读,读出神奇、喜欢的感觉。

◆词语拓展:

ABB式:圆溜溜胖乎乎软绵绵硬邦邦湿漉漉甜津津慢悠悠

AABB式:飘飘摇摇整整齐齐认认真真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晃晃悠悠

6.分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集体评价。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补充介绍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过渡:同学们,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七洲、长沙、千里长沙。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因此引起一些别有居心的外国势力的觊觎。同学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祖国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保卫我们的领土,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就要通过不懈奋斗,不断增强国力。

2.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西沙群岛的一些情况。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当中去,去看看那儿到底有多美,那儿的物产到底有多丰富,那儿究竟让人有多骄傲、多自豪。

3.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继续识记、巩固本课的好词好句。

(2)回味“中心句”“首尾呼应”等知识点,不明白的就与同学交流交流。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搜集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

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3.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富饶优美浅绿交错岩石龙虾宝贵海参鸟粪建设深蓝

淡青杏黄山崖峡谷珊瑚绽开蠕动茂密栖息堆积

挺威武数不清厚厚的懒洋洋圆溜溜物产丰富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成群结队一簇红缨

飘飘摇摇鼓起气来祖祖辈辈

2.回顾课文内容。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出示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海水、海底生物、海鸟。)

(3)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总—分—总。)

3.出示西沙群岛图片,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我国南海的西北部,众多的岛屿像朵朵莲花、颗颗珍珠,漂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它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西沙群岛究竟有多美,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2.思考:这里的海水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出示西沙群岛的海水图片,感受海水的美。

(1)“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颜色多。)

(2)读读段落,看看海水都有哪些颜色?(深蓝、淡青、浅绿、杏黄。)你还能想象到什么颜色?(湖蓝、砖红、天青……)

(3)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行不行?(不如“五光十色”好。“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海水的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的光泽。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蓝莹莹的,闪闪发光。)

(4)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瑰丽无比。)(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样美的海水,你们一定很喜欢,那就美美地多读几遍吧!(学生自由读句子)谁能站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他读得怎么样?老师觉得,在读表示海水的颜色的词语时,最好读得有高有低,那样一定会更美的!谁再来试试?

4.探究海水美丽的原因。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谁能用上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第2自然段的内容再说一说。

填空:因为,所以。

明确: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这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

交错着。

5.男女生合作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女生读描写海水颜色的部分,男生读说明海水美丽的原因的部分。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重点词语。

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这么美,你可知道在这些海水里,都隐藏着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吗?第3自然段一共三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一样事物,试着把它们找出来吧。(珊瑚、海参、大龙虾。)

2.解读“珊瑚”一句。

(1)出示各种珊瑚的图片,引领学生观察,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颜色有深红的,橘红的,粉红的,白的,蓝的,金的……;形状有花朵状的,鹿角状的,树枝状的……)

(2)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出示填空,补充描述。

填空: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聚拢的云朵,有的像结冰的树枝,真是千姿百态!

3.解读“海参”一句。

(1)出示海参的图片,教师简介。

海参一般体长10至20厘米,特长的可达30厘米。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

(2)正是因为海参爬得慢,所以作者说它是怎样移动的?(懒洋洋地蠕动。)“懒洋洋”是一种什么感觉?(悠闲散漫的,想动就动,动作幅度不大。)“蠕动”换成“爬动”行不行?(不太好。“蠕动”比“爬动”更慢,动作幅度更小,更能体现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

(3)再读这句话,除了“懒洋洋”的动作特点,你还发现了什么?(海参很多,“到处都是”。)

4.解读“大龙虾”一句。

(1)出示大龙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龙虾的外形。(静态:外壳、大钳、长须……;动态:抖动胡须,挥舞钳子,划来划去……)

(2)出示填空,引导比较海参与龙虾的动作特点。

填空:如果说海参像一位悠闲的老人,总是在那里慢慢地、懒洋洋地蠕动;那么,大龙虾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3)如果把写海参、大龙虾的句子改成“海参到处都是,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大龙虾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改后跟生物本身的特点就不符合了。是呀,海底的生物有着它们各自的生理特点,不能张冠李戴。作者在观察时就抓住了它们的特征,描述和用词都非常准确!)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5.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圈画重点词语。教师相机点拨,引导体会“鱼多”。

过渡:海底除了珊瑚、海参、大龙虾,更多的是什么呀?(鱼。)同学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很多?把它们整个圈出来。(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播放各种各样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鱼的美。(整体来看,鱼的数量多、种类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具体来看,每一种鱼的样子、动作都不一样: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2)指名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鱼,读出它与众不同的样子。教师及时评价。

(3)引导想象:西沙群岛的海里只有这几种鱼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举了几个例子而已。鱼的种类还有很多呢!(随机出示不同的鱼的图片)谁来继续说一说?

示例:有的拖着长长的尾巴,展开巨大的鱼鳍,像滑翔机一样在海底飞行;有的伪装成一截树枝,又像是一根手指头,斜插在海底的泥沙中……

(4)学生自由练读第4自然段,读出快乐之情,全班齐读。

(5)出示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左半边或上半边是水,右半边或下半边是鱼吗?(并不是真的分成两半,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鱼的数量特别多,这样的说法很有感染力。)(6)引导学生梳理段落思路,重点体会鱼多。

方法拓展:作者让我们先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鱼,我们总体的感受是——鱼多、好看;接着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表明这样美丽的鱼多得数不清;最后借用人们的说法,“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再次强调鱼多。全段的结构是“总—分—总”,条理清晰。这种写法我们在写作时要加以运用。

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勾画出段落中心句。

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明确:讲的是海岛上的鸟。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2.播放西沙群岛群鸟栖息的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西沙群岛为什么是鸟的天下。

明确:西沙群岛上到处都是鸟,数量特别特别多。天上,树上,地上,到处都有鸟的身影,到处都能听到鸟的欢叫。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么介绍“鸟的天下”的。

明确:树林茂密——树多;各种海鸟——鸟多;鸟蛋遍地——蛋多;鸟粪丰厚——粪多。(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描述)

4.除了说鸟的“天下”,还能说成是鸟的什么?(天堂、乐园、国度、世界……)

5.想象说话: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6.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出示巴金《鸟的天堂》中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赏读。

起初四周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朋友陈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选自巴金《鸟的天堂》

三、整体回顾,明确写法

1.比较阅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找出两段话中相似的句子。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点明写法,明确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方法拓展:第1自然段先概述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写西沙群岛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就是首尾呼应。运用这种写法,可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可突出主题,加深印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3.指导朗读,读出热爱、赞美之情。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我是小导游。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设计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们介绍西沙群岛。

预设:可以借助“好看极了”等关键词,借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等句式介绍鱼儿的美丽;也可以介绍“珊瑚、海参、大龙虾”等物产;还可以借助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介绍海鸟。介绍时,不能完全照搬课本上的句子,应联系我们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想象,大胆地发挥。

2.我是小作家。出示课后“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预设:四幅图片展示的是海底美丽的珊瑚、多彩的鱼、可爱的海龟,还有飞翔的海鸟。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从“颜色、样子、神态、动作”等方面说说图画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还可以发挥想象,说说它们像什么,从而明确“可以写什么”。然后,运用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如“围绕一个意思写”“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像……”的句式等,进行仿写。

五、拓展积累,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进一步完善课后“小练笔”。

3.找一处身边的美景,进行实地观察,并用一句话记录下观察的结果。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品词、朗读,感悟西沙群岛海水的美。

师: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你感觉到这里的海水怎么样呢?

生:美,太美了!

师:作者是怎样写的,自己读读吧。

(生自由读描写海水的句子)

师:谁来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

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

生:颜色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这么多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什么?

生:五颜六色。

师:为什么这儿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生:因为“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海水的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有光泽。而“五颜六色”只是说明了海水的颜色多。

师:说得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中的“光”字。早晨,太阳出来时,灿烂的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就出现了各种色彩,真是——

生:五光十色。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呢?

生:瑰丽无比。

师:这样的海水你们喜欢吗?喜欢就多读几遍。(同桌读)谁想站起来对着海水美美地读呢?(指名读)

师:老师提议,在读表示海水颜色的词语的时候,最好读得有高有低,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

师:谁愿意展示读?(学生站起来展示读)

师:读得真好,掌声鼓励。谁还愿意读?(生纷纷举手)举手的一起读。(生齐读)师:你平常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生:蓝色。

师:那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呢?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实答案就

藏在其中。找到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师: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女同学读红字部分,要读出海水的美,男同学读黑字部分。(生看屏幕读文)

赏析:课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教师在教学时,抓住关键词“五光十色”,通过理解、感悟、比较,不但突出了海水的瑰丽无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此外,教师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采用了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范读等朗读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都感受到海水的美。

从师生的角色来看,教师在课堂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一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的写景文章,作为学生朗读、仿说、仿写的素材,十分合适。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重点放在“段”的训练上,尤其侧重对段落中句群结构的分析,这样不但涵盖了“抓关键句理解段意”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展开仿写训练和以后的习作也有指导意义。

凭借本篇课文句群种类多、结构典型的有利条件,我着力引导学生进行句群结构的分析,让他们认识句群的特征,掌握由句子到句群到段落的组合规律,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第2自然段,先写海水的颜色,后写颜色瑰丽的原因,是因果句群,结构顺序是先果后因,我利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点。又如第4自然段,先写鱼群,再具体写几种不同的鱼,最后写鱼多,其结构近似于“总—分—总”。认识了句群,在阅读时,学生就能利用句群判断、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写作时,就能采用表意功能各异的句群,写好片段。这在“语文园地”中有明确的能力要求。

在本课中,对“段”的训练还体现在引导学生按照“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要求,使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练习写话上。了解了句群结构,明确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就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表达。

不足之处在于,在单元之初我便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方法,为习作铺路,却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去悟,课堂生成的效果不如预期。如何抓住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语言,将之与文本、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这是今后我需要仔细研究、加强

学习的地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