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ub-CBD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Sub-CBD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Sub-CBD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Sub-CBD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现代商业步行街区动线设计与空间组织研究

现代商业步行街区动线设计与空间组织研究现代商业步行街区是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环境、商业理念融合的良好结合形式,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旅游效应和商业效应。它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购物和销售场所,而成为承载城市生活、展现城市文明的舞台,其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生活品质。因此,对现代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组织的研究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课题,需要从认知与行为、功能以及形态三重维度入手综合探讨。通过引入“动线”概念,即引导并承载人或物运动的动态连续的有效路径,将商业环境认知与行为的引导、异质功能的整合以及形态格局的建构集中于同一对象展开探讨。 借助环境行为学与系统论的研究方法阐述动线的内涵特征与构成,分析动线传达空间认知、表达空间效率以及控制空间秩序的三层作用;将动线设计作为商业空间组织的起点与核心,从消费特征转型、经营模式革新、商业功能复合以及建成形态集聚入手,明确了动线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外部语境。在此基础上,将动线系统转译为空间中的引导系统、联系系统以及轴线系统,从商业街区现存问题入手,探析商业街区多重维度的空间组织要素对动线的需求。首先,作为引导系统,动线是引导环境认知、组织流动行为以及强化场所体验的途径与手段,环境要素需要借助动线展开逻辑、传达意象、强化主题,使空间便于理解;其次,作为功能的联系系统,动线是连接业态单元、衔接交通、激发公共活力的纽带与手段,功能要素需要借助动线产生关联、吸纳客流、分化等级,以保证复合功能和谐共生。另外,作为轴线系统,动线是协调场地环境,整合道路秩序与建筑格局的基线,形态要素需要借助动线划分段落、组成序列、生成结构,以保证街区空间形态完整。 最后,以案例分析与原则归纳为基础,从环境诱导、功能安排、秩序塑造三个层面提出了动线设计的方法。并归纳出四种基于动线的空间组织模式,即树状拓展型、基点放射型、环绕回游性以及网状编织型。希望为今后的商业街区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以达到商业街区空间组织导向清晰、经济高效、系统整体的目的。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_代志华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代志华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流派,重点研究SCP范式的崛起和衰落以及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及政策主张,同时,对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发展及研究作了评述。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SCP范式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6)01-027-03 产业经济学是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性经济学科。直到1996年,在我国学科专业设置上,“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第一次位列其中,与国际惯例实现了初步的接轨。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对产业经济学研究起步很晚,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研究过于重视产业结构而没有深入到产业组织中去,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诸多不足。内容上偏于“宏观”,学科范围不够清晰,把许多不属于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围的内容都纳入研究视野,如经济增长理论问题、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等问题;另一方面,对我国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水平、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实证性研究明显不足,无法深入了解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在企业行为研究方面,多数论著主要是沿着产权—企业行为—改革对策这样一种模式展开研究,忽视对市场结构、企业组织这些相关因素的深入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以规范研究、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等产业组织结构要素缺乏数量分析和统计研究。由于博弈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未被产业经济学研究者广泛采用,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虽然无法研究市场主体或寡头之间的互动模式,但却是一种简单且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对数量分析和统计研究的忽视,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对于产业经济学来说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探讨西方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研究其发展轨迹和主要流派,以期对我国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有效构建有所帮助。 一、哈佛学派与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主义观点 产业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伴随着上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规模出现而出现的,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一般认为,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源头,20世纪前半叶的斯拉法、张伯伦、琼?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都对产业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此的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代产业经济学体系是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梅森和贝恩为主要代表形成的,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这一范式的最初形式是贝恩(1956)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两段论范式。贝恩编写的著名教科书《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形成,并在其后的20年间成为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和决策者。这一阶段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海弗里鲍尔和斯托金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集》中。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经济学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由谢勒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经济学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组织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在产业经济学的早期发展中,还有不少哈佛学派以外的学者也对产业经济学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为现代产业经济学中的广告推销、销售契约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的霍特林和兰凯斯特等。 二、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与SCP范式的衰落 上世纪60年代之后,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包括施蒂格勒、德姆塞兹、波斯纳等人对SCP分析范式提出激烈的批评,形成了所谓芝 加哥学派,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与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不同,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其代表人物施蒂格勒由于对产业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不需干预,1966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法学家与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共同合作,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规制经济学这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这一理论对80年代鲍莫尔(1982)提出的“可竞争性理论”有很大影响。 SCP范式的衰落,一方面该范式缺乏深刻而又明确的理论基础,“旧产业组织学”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融合以及它对大型企业的成长与行为和日益突出的产业集中趋势缺乏解释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实践中人们无法发现那种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关系,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自相矛盾。还有就是博弈论的广泛运用,企业在市场中的策略性行为以及企业内部代理人的策略性行为,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机会,预示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因此,SCP范式的衰落正是产业经济学迅速发展的结果。 三、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新奥地利经济学派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泰勒尔(法国)1988年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这一近10年来国外大学最具权威性的产业组织学教科书。此外,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形式出版的一期论文集和1990年由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以及1994年授卡布尔主编的《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这些著作包括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整个80年代西方产业经济学各个流派取得的最新进展。 一方面,近年来崛起的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也被称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沿着SCP范式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产业组织学”。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博弈论的引入;二是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三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学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 另外,建立在门格尔、庞巴维克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在产业组织理论上的取得了新成就,其代表人物是米瑟斯、哈耶 — 7 2 — 《经济师》2006年第1期 ●理论探讨

中学设计中空间架构组织

中学设计中的空间架构组织初探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涟水中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探讨了新时代的高中校区设计如何满足现代教育使用的要求。着重对校区内建筑空间的布局模式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合理的空间组织架构在高中校区规划合理化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校区设计中的特色要求——学府气质、以人为本、风景校区、书香溢园 【关键词】中学新校区学府气质以人为本风景校区书香溢园 the discussio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middle school ——the design procedure of new campus of jiangsu lianshui middle school lu tong-sheng zhou bin (jiangsu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de co.,ltd,nanjing jiangsu 200018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ogramm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new campus of jiangsu lianshui middle school as instance, discusses how the modern design of high school fulfills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t emphasizes in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campus,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appropriate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programming of campus, puts forward the distinctive requirement in the modern design

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

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 太空存在着无数的秘密在大气层之外的天体更是多如 牛毛,这一片未知区域等待着人类进步一的开发与研究。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在100公里的高度为卡门线,为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定义。美国认定到达海拔80公里的人为宇 航员,在航天器重返地球的过程中,120公里是空气阻力开始发生作用的界线。以下整理全球十大太空研究组织的名单:第十名:加拿大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标志该组织是由加拿大工业部管理,成立于1989年,总部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 组织的目标是成为开发和利用航天技术的领导者。加拿大太空局局有五部分:航天系统、航天技术、航天科学、加拿大宇航员处和航天运行处。1962年,加拿大发射了Alouette 1,成为第三个在人造卫星上空的国家。年度预算为4.83亿美元。第九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标志通常被称为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是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创建于1972年,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雇佣约2万名员工,主要从事与航天和空间科学有关的研究。该组织建造的第一颗卫星是Aryabhata,1975年4月19日由苏联发射。印度2013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安全进入 火星轨道。至此,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它有在单个有效载荷发射20颗卫星的纪录,其中一颗来自

谷歌。第八名: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国家航天局标志中国国家航天局,于1993年4月22日成立,其职责是执行中国的国家航天政策。国家航天局是在原航天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发射成功,未来的火星探测工程于今年1月11日正式批复立项,预计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第七名:意大利航天局意大利航天局标志意大利航天局是意大利政府于1988年为了对空间探索的资金运用、管理和协调而成立的空间机构。意大利航天局是意大利教育大学研究部的辖下单位,并且和许多国家或国际性空间研究与科技研发单位合作。 意大利航天局负责意大利国家级航太计划的草拟和确保能够执行。共有200名工人,预算为18亿美元。第六名: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标志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是德国的国家级航太、能源与交通运输研究机构,总部设在科隆,并且设有多座分支机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和许多国内或者国际的单位合作从事广泛的研究,主要任务是地球与太阳系探索,以及开发保护环境的科技、通讯、交通运输与能源。该机构的预算估计为20亿美元。第五名:法国空间研究中心法国空间研究中心标志它成立于1961年,该中心负责制定和实施所有的法国航天计划(包括国际合作)的国家机构。又称法国航天局。外文简称CNES。其中一些项目是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中国传统建筑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小至住宅,大至寺庙、宫殿,都不是集中在一座建筑内来解决。中国建筑在的大,并不显现于单座建筑构成的庞然大物,而是靠群体的组合来体现。单体建筑在群体中的关系首要是位置,其次才是体量和形式。通常,一个住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都是指由若干座建筑物组成的整个建筑群。建筑空间由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分隔、过渡、转换、对比、分界、产生一种空间的节奏,可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旋律,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所表现的群体空间艺术所在。 1.间 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往往由四柱构成“间”而成为空间的基本单元。单体建筑则由“间”,或由多个“间”构成单一的“通间”,或分隔成“一明两暗”的形式;再是三排柱的“分心槽”、“单槽”形式;四排柱的“双槽”形式;内外圈柱的“金厢斗底槽”形式。他们适用于不同用途和规模的建筑。 2.庭院 中国传统建筑是木构建筑,空间基本单位是由两排构架围合成的“间,间又组成“幢”,再由幢围合成“中空”的庭院。庭院无论在住宅、庙宇或皇宫中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它是室内生活向室外的延伸,又将室外生活引向室内,庭院的大小与形状是根据房主物质、精神需要、经济能力等因素决定的。庭院是比间要高一个层次的空间单元,每进入一个庭院就称为一“进”。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型建

筑一般都不是庞然大物,而是一系列虚实相间的庭院与由“间”组成的“幢”沿着某种轴线关系而组成的层层渐“进”的建筑群体。这种虚实相间的层层渐进,充分体现了中国空间概念中的“有无相生”。 3.廊 房廊(柱廊) 、前廊,或前后廊,或周围廊,它是平面、空间的一种扩大和联系之物。廊可作为透景、隔景、框景用,造成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让空间产生变化,与庭院式的布局相关。 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四面房屋包围庭院,形式封闭型的中庭式建筑。住宅是这样,宫殿、寺庙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大致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将单体建筑沿庭院周边布置,其中有一面是构图主体,建筑单体最为雄伟,面对中轴线,其他建筑三面围绕,形成对称,与主要建筑取得陪衬、均衡。这种布局可称之为外实内虚型。第二种是将主要建筑单体置于庭院正中,势态向四面扩张,周边非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四面围合,气势上逊于主要建筑,势态向中心收拢,也为对称布局,与主要建筑取得均衡! 这种布局可称之为内实外虚型第三种是建筑群体外廓不规整,院内各建筑作自由布局,初看似觉粗服乱头,了无章法,细品方知规则谨严,格局精细,可谓虚实交织型。 三、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影响因素 1.哲学思想 1)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天人,合内外”的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公共建筑空间都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而成。其中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2)水平交通空间 水平交通空间即指联系同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有些还附带等候、休息、观赏等功能要求,有三种形式: ①单纯的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如旅馆、办公建筑等; ②主要作为交通联系但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廊道,如医院建筑等; ③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通廊等,如展览馆、陈列馆建筑等。 公共建筑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取决于功能的需要、防火要求及空间感受等。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过道中行人数的多少,进行防火要求最小宽度的校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走道的宽度还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开启方向有关。 (3)垂直交通空间 垂直交通空间是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形式。 ①楼梯: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包括直跑、双跑、三跑、旋转、剪刀楼梯等形式;由梯段、平台、栏杆三部分组成。 ②坡道:在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上下(多层车库、医院),或作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一般坡道的坡度为8%~15%,常用坡道坡度为10%~12%,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2%。注意坡面应加防滑设施。 ③电梯:用于高层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多层建筑中。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等重要,二者要靠近布置;当住宅建筑8层以上、公共建筑24m以上时,电梯就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的电梯不宜少于2台;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8台。 ④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具有连续不断运送人流的特点。坡度一般为30°,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通常宽810mm,每小时运送人数约5000~8600人。有单向布置、交叉布置、转向布置等形式。 (4)交通枢纽空间 在公共建筑中,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水平和垂直交通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作用。 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 (1)功能分区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应从空间的主次关系、序列关系、闹静关系、内外关系、分合关系、洁污关系的处理着手,尤其要注意“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处理。 (2)人流组织 一般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方式有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人流疏散可以分为正常和紧急疏散两种情况。应试考生应熟悉并掌握人流集中、疏散要求较高的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如火车站、飞机场、剧院等建筑。 3.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组织 (1)走廊式:用走廊将各个房间联系起来的方式。 特点:各使用空间相对独立,保证各房间有比较安静的环境。多见于办公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规划

前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智慧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下城区具有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浙报集团和杭报集团等现代传媒产业坐落在下城区,“创新创业新天地”和中山北路等创意商业特色街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下城区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是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实施“软实力提升”、“服务业优先”战略的必然选择,通过文化引领、创意推动,来实现下城区经济社会及空间的南北协调,和谐发展。 为更好地落实杭州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发展战略的目标,根据《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4号)、《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特进行本次下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的编制。 项目组于2010年7月接到设计任务书以来,开始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的工作。期间,项目组对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在2010年7月29日,由下城区政府召集各部门及街道进行了协调会,并对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进行了部署。2010年9月14日与区规划分局以及区各个文创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后,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形成了初稿方案,由区规划分局、编制中心组织了审查工作。根据初稿修改意见,再次与区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进一步收集文创资料,完善初稿内容,于2010年11月9日,由规划分局组织专家和下城区相关职能部门对中间稿进行了审查;2010年12月16日,提交送审成果,由下城分区会同局城乡规划处、编制中心对送审稿进行了预审查。2011年3月31日,由局城乡规划处组织专家及各部门在市民中心对送审稿进行了审查,项目组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了落实。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进行的新的探索,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

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全部答案

已完成 1 【单选题】 facebook的创始人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A 窗体底端 2 【多选题】 互联网创业的表现形式有()。 窗体顶端 A、 B、 C、 D、 E、 我的答案:ABCDE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 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就是创业。()正确答案错 1 【单选题】 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是()。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 2 【多选题】 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答案:ABCD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 2015年沃尔玛收购了一号店。()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单选题】 工业不包含()。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的第一次创业浪潮。()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多选题】 电子商务创业的优势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ABC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 C2C在网络创业中门槛相对较低。()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多选题】 《柔道战略》的精髓有三个方面:() 窗体顶端 A、 B、 C、

我的答案:ABC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 C2B是个人卖东西给企业。() 我的答案:× 3 【判断题】 《柔道战略》的作者德鲁克认为,在获得某一个产业或市场的领导和控制地位的战略中,企业家柔道战略是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战略。() 我的答案:错 已完成 1 【单选题】 成功创业离不开正确决策,而正确决策的前提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B 窗体底端 2 【多选题】 店铺为什么要做买家分析?()。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ABCD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 同一家企业资质不能同时开设天猫与京东店。()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单选题】 下面哪个不属于电商创业项目选择原则?()。 窗体顶端 A、 B、

第二章__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教学重点 贝恩SCP的分析框架。 教学难点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讨论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反映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 一、产业与市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与市场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杨治: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严格地说,就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马建堂: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是指一组生产具有较高替代率的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可见,从这两位学者分别对产业与市场的定义看,产业与市场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弗格森(Ferguson): 市场是由生产具有紧密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组成的。产品的替代性是从购买者的观点(或产品需求方)来分析的。在某一市场中,产品之间的交叉需求弹性(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很大,而对其它市场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很小。相比较而言,产业是由具有紧密替代性的产品组成的,这种紧密替代性是从供应者的观点(或产品供应方)来分析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市场和产业的区别:P 伯吉斯(Burgess): 产业与市场的区别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基本活动进行定义。产业以生产为特征,而市场以交换为特征。第二,产业与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定义。 由上可见,产业与市场是有区别的,而区别两者的标准是因经济分析的需要而定的,因此,这种标准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和较大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什么是市场? 二、产业组织 一些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 有的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这种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 有的学者则认为: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就是所谓产业组织。

探究建筑空间组织方式_论单元空间的重复与组合_林嵘

35

ARCHITECTURAL THEORY 建筑学报36 ● 实例分析:市政公墓,西班牙,设计:BAAS JordiBadia, Josep Val (图5)这是一个纪念场所,其入口空间由具有相似母题的单元体组合而成,单元体的变角度和变大小突出了入口空间。2. 竖向叠合式空间组合通过将自然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沿建筑竖向叠合,解决建筑的有限用地与人类渴望贴近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当代土地资源紧张与人类传统“散居”模式的一种调和,是当代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3. 蜂窝多维式空间组合以几何要素空间为单元,单元重复在空间中进行,即前后、左右、上下均可以结合单元体。组合方式就如同蜂窝的组合,具有仿生性。单元体结构的标准化又有利于施工(图6)。● 实例分析哈比塔67,蒙特利尔,加拿大, 设计者:M?萨夫迪(图7) 哈比塔67是以5m×4m的标准住宅为单元,采用类似蜜蜂建巢的方法上下左右前后堆积。交错的堆积和无数挑出的部分提供着大量的屋顶花园和平台。由此所采用的工厂预制方法省时省力。这是一个高度象征性的方案,代表着单元重复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模式之外 以上几种“模式”是针对单元空间组合方式在形式上的分类,我们不能将此模式研究等同于最终的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应该是:巧妙地运用重复这种组织艺术将单元空间进行组合,使之焕发出艺术的光彩。我们不应拘泥于以上的模式,而是以组合模式为基础,探究模式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组合境界,即在程序的组织和安排上,将组合推向艺术和情感的高度,将不变的空间元素在重复中演绎为千变万化。 三、 单元空间重复与组合的意义 单元空间的重复与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功能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审美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又成为一种制度和传统的需要。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旨在为今后进行建筑及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一种有内涵的空间组织方式。 (一)功能意义 1. 适应性:“单元空间”具有对应用 于什么样的建筑类型都基本有效的多目的性和多功能性。 2. 秩序性:单元空间为功能空间,相对独立;连廊作为交通空间是联系的纽带,秩序井然,脉络清晰。 (二)审美意义 单元重复创造出各种以重复为特征的美的形式—韵律美:连续韵律美(图8-a)、渐变韵律美(图8-b)、起伏韵律美(图8-c)、交错韵律美(图8-d)。 (三)时空意义 单元重复是在空间组织艺术上将时间因素注入到三维设计中。组合的同时也是一种程序和流线的安排,组合时的轻重缓急,延展停顿等都赋予建筑空间以运动和变化。人们行走于运动的空间中,体验着时空的转换。 ● 实例分析 中国传统单元组合体现的“时空观”中国传统建筑就是“单元空间重复与组合”这一理论在实践中最精彩的实例。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组围绕一个中心空间(院子)而组织构成的四合院。建筑群则是以这样“一院一组”为基本单位前后左右不断重复拼接而成。中国建筑不是以强调个体的宏伟来达到艺术的目的,而是通过空间的重复与有机的组合来获得奇妙的时空感受。行进的过程就是时空转换的过程,然后再在时间上展开体验的序列,在体验中引发思想情感上的艺术共鸣。今日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已经十分注意运用单元空间重复,探索由此产生的“运动”,“连续的景色”,“戏剧化”等现象 在建筑设计上的意义。(四)精神意义1. 单元空间及其形体表现出强烈的原始性与纯粹性。2. 单元的重复与组合具有强烈的秩序性和理性。3. 空间重复中程序的组织和安排可引发精神上的共鸣。● 实例分析:(1)费斯塔公墓,西班牙,设计者:CesarPortela(图9)此公墓由若干个混凝土的单元盒子沿着弯曲的海岸线不规则摆放。每一个盒子都包含有十二个分隔间置放灵位,而且每一个盒子都在面朝大海的方位开了一个深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当今世界经济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既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大提升,也是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块状区域内制造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接近60%的产值。在意大利,形成了199个产业集群,每年2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主要由其中的66个产业集群生产。印度在2000年就有350多个产业集群,产量占印度国内产量的75%-80%,创造了制造业出口额的60%。法、英、德以及拉丁美洲等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列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2001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州长指南》,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利用政策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广东及江苏省苏南等)不少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 1产业集群的概念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1、波特给出的定义 现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公认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波特首先于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集群”(Clusters)的概念,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1]。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于心经济竞争学》一文中,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实体和其他组织;产业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并向侧面拓展至辅助性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结构[2]。在其后的著作《竞争论》(2003)中波特将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定义加以扩展,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为核心,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地方生产系统,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包含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3]。 2、其他国外学者给出的定义 贝察蒂尼(Becattini,l991)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产业区,即以同业工人及其企业簇群在特定地域内大规模自然地、历史地形成为特征的地域性社会实体[4]。派克(Pyke,1992)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通常在一个产业内,并且根植于地方社区”[5]。斯茨米特茨(Schmitz,1995)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企业在地理和部门的集中,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范围广泛的劳动分工,且拥有参与本地市场为竞争所必须具备的,范围广泛的专业化创新的企业组群[6]。J·A·Theo、Rolelandt和Pim den Hertog(1998)对集群的定义是:为了获取新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摘要]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名称事例项目的产生的背景,归纳了工作内容、特点、作用和方法,评价了存在的误区和改进方向。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的研究,认为前者尽管有时冠以“规划”,但仍然只是一种研究类型;指出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不能也不应被“代替” [关健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自2000年6月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开展以来,类似的规划研究在全国大城市成“风起云涌”之势(仇保兴,2001),有的称“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有的称“城市战略规划”,也有的较准确地定名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空间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先后参与了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呼和浩特、合肥、厦门、济南、哈尔滨等省会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空间战略研究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上述大多数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1 背景: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 1.1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城市发展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在城市与地区层面上,从规划师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8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关系变动——城市地位变迁与区域竞争;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空间结构调整; .人口、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 .社会结构多元化(原住民、城市居民、新移民、打工者),社会阶层分化及利益冲突——降低城市“门槛”,城市扶贫,社会空间结构整合; .人文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压力——从空间结构上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城市特色继承和创造;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压力——资源合理配置,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两面性——资金短缺的压力,资源开发; .行政体制障碍与局部利益冲突——“属地经济”分散资源,整合空间利益。 上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其中一些问题并不属于传统意义的城市规划范畴,城市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但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条件,决定着城市规划制度的走向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城市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方法的改进,也影响着规划师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空间战略研究可能比其他层面的规划研究更多地涉及到这些问题。 1.2 上版总体规划问题与政府动机 开展空间战略研究的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在1999年至

室内空间的组织

室内空间的组织 ----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案例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是:以山东海阳博物馆这个实例来分析室内空间是如何组织的,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解: 一室内空间的序列 二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三室内空间组合 一提到地雷战这部经典的老电影,大家在熟悉不过了,但是我估计大家可能不知道地雷战的发生地。我来告诉大家,地雷战就发生在胶东半岛的山东省海阳市。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来设计的,很有幸我能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中来。那么,这个纪念馆用来展示海阳人抗日、解放战争的历史痕迹,及对未来的展望,可以说这个纪念馆是海阳人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说是海阳人的纪念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地雷战纪念馆的平面图,在平面布置上分为7个部分: 1、序厅:是前言部分 2、展厅的第一部分:民族危机、共赴国难 3、展厅的第二部分:地雷战倭寇,卫海防,壮我国威 4、展厅的第三部分:伟大的盆子山区“105天反扫荡”战役 5、展厅的第四部分: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 6、展厅的第五部分:地雷战精神,人们的怀念永远 7、展厅的第六部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未来 大家看到的这七个部分,是有一个主线在里面的,这就是我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空间的序列。 一、室内空间的序列 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一系列的过程,静止只是相对和

暂时的,这种活动过程都有一定规律性或称行为模式。由上面的平面划分可见,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必要条件,人在空间内活动感受到的精神状态是空间序列考虑的基本因素;空间的艺术章法,则是空间序列设计主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对空间序列全过程构思的结果。 序列的全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①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为序列的开端,开端的第一印象在任何艺术中无不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它与预示着将要展开的心理推测有着习惯性的联系。一般说来,具有足够的引力是起始阶段考虑的主要核心。平面图中的序言部分就是一个起始阶段,门口的地雷造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口主要呈现一个曲直交叉的回线,是室内造型的根本。入口进入走廊后起一个台阶,吊顶造型上有灯带导示。 ②过渡阶段。它既是起始后的承接阶段,又是出现高潮的前奏,在序列中,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是序列中关键的一环。特别在长序列中,过渡阶段可以表现出若干不同层次和细微的变化,由于它紧接着高潮阶段,因此对最终高潮出现前所具有的引导、启示、酝酿、期待,乃是该阶段考虑的主要要素。平面图中的第一部分:民族危机、共赴国难就是过渡阶段,预示着受压迫的人们将会有反抗,也将这个设计推向一个高潮。 ③高潮阶段。高潮阶段是全序列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他各个阶段都是为高潮的出现服务的,因此序列中的高潮常常是精华和目的所在,也是序列艺术的最高体现。充分考虑期待后的心理满足和激发情绪达到顶峰,是高潮阶段的设计核心。展厅中的第二部分:地雷战倭寇,卫海防,壮我国威、展厅的第三部分:伟大的盆子山区“105天反扫荡”战役、展厅的第四部分: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这三个部分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高潮阶段,让人们看到了,地雷战中海阳人民的智慧、反抗日本侵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成果。 ④终结阶段。由高潮回复到平静,以恢复常态是终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它虽然没有高潮阶段那么显要,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结束又似余音缭绕,有利于对高潮的追思和联想,耐人寻味。展厅的第五部分:地雷战精神,人们的怀念永远和展厅的第六部分: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未来。这三个部分是整个设计的终结阶段。在105天反扫荡”战役胜利后和抗日战争胜利后,海阳人不忘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建设新未来的美好愿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