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法

卫生法

卫生法
卫生法

卫生法1-3章

1、卫生是指为了维护和保障人体健康而进行的一切个人和社会活动的总和。它应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除了C

A、优生优育

B、防疫、保健

C、护卫生命

D、医疗、康复

2、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开始时间B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3、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除了B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B、人

C、物

D、行为

4、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产生于B

A、公元前3000年

B、公元前2000年

C、公元前6世纪

D、公元前5世纪

5、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应由哪一部门签发 A

A、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C、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D、省(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

6、在卫生法的渊源中,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或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有关本地区卫生管理方面的卫生法律文件是D

A、卫生行政法规

B、卫生行政规章

C、地方性卫生法规

D、地方性卫生规章

7、经医师资格考试或助理医师考试,取得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可以申请注册,受理机构是A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级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8、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具有高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C

A、6个月

B、18个月

C、1年

D、二年

9、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D

A、执业范围

B、执业地点

C、执业范围,执业类别

D、执业范围,执业类别,执业地点

10、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享有的权利是C

A、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B、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对病人进行无条件临床实验治疗

D、在执业范围内进行疾病诊查和治疗

12、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下列传染病中为禁止外国人入境的传染病的是A

A、艾滋病

B、霍乱

C、流行性感冒

D、疟疾

13、医生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3年6月1日被捕,2005年6月1日释放,医生甲不予医师注册的期限是D

A、被捕之日起满三年

B、被捕之日起二年内

C、释放之日起一年内

D、释放之日二年内

1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卫生法律由()签署令予以公布。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D.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5、医师李某,申请开办儿科诊所,经执业注册后,开展了儿科诊疗活动,同时也以所学知

识诊治一些妇科病人,李某的行为是C

A、法律允许的范围

B、医师执业规定所允许

C、超执业范围的行为

D、只要患者自愿,都是法律允许

16、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D、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17、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A

A、痢疾病人

B、艾滋病病人

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D、鼠疫病人

18、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除了 D

A.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C.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D.参加所在单位的民主管理

19、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D

A、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情节严重的

B、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构成犯罪的

C、造成医疗技术事故、情节严重的

D、受刑事处罚的

20、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卫生法律是C

A 食品卫生法

B 献血法

C 国境卫生检疫条例

D 药事管理法

21、中国首部精神卫生法规在那个城市颁布B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深圳

22、我国对医疗机构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的是C

A、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

B、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

C、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

D、生产所有类另的医疗器械

23、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下列哪项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追究刑事责任B

A、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

B、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

C、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D、生产经营《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

24、医疗机构的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违反条例的是D

A、未将执业许可证、收费标准等悬挂于明显处所

B、工作人员上岗未按规定佩戴标牌

C、未按规定办理检验手续

D、擅自增加医师人数

25、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自()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C

A、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15日

B、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

C、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

D、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

26、限制外国人入境的疾病中不包括()A

A、黄热病

B、艾滋病

C、麻风病

D、精神病

27、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D、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28、我国古代建立了最早的专门医事制度,出现了专职医生,并且设立了专门司法卫生活动的机构是在B

A、古代殷商时代

B、周代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代

29、医生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3年6月1日被捕,2005年6月1日释放,医生甲不予医师注册的期限是D

A、被捕之日起满三年

B、被捕之日起二年内

C、释放之日起一年内

D、释放之日二年内

30、在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

A、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B、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C、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D、确定被鉴定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

31、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检验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D

A、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

B、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科研的资格

C、开办医疗机构的条件

D、从事医学实践必需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

32、医师甲经执业医师注册,在某医疗机构执业。一年后,该医师受聘到另一预防机构执业,其改变执业地点和类别的行为B

A、预防机构允许即可

B、应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C、无须经过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D、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

33、一患儿以肠梗阻入院手术,术中医师将膀胱认作囊肿切除,造成患儿储尿、排尿功能严重受损。该事件中,医师的行为属于D

A、意外事件

B、术中并发症

C、直接故意

D、过失

34、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性病监测病种的是C

A、淋病

B、尖锐湿疣

C、阴虱病

D、梅毒

35、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石家庄市保护中小学校教育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属于C

A. 卫生行政规章

B. 卫生行政法规

C. 地方性卫生规章

D. 地方性卫生法规

36、现代医学称为“经典”性病的包括ACDE

A、梅毒

B、艾滋病

C、软性下疳

D、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E、淋病

37、下列专科医院中,哪些可以视为特殊类型的综合医院DE

A、职业病医院

B、口腔医院

C、胸科医院

D、儿童医院

E、中医医院

3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ABCDE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D、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E、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39、卫生法的渊源包括()ABCDE

A宪法 B 卫生法律C 卫生行政规章D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E 卫生国际条约

40、检疫、监测的传染病包括哪些ABD

A鼠疫B霍乱C艾滋病D黄热病E开放性肺结核。

41、属于乙类传染病是AE

A艾滋病B 黑热病C 包虫病D 丝虫病E 狂犬病

42、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包括ABCD

A、国家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公民

E、司法机关

43、卫生行政执法是指法律执行机关将法律规范适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活动。下列可以成为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是BC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受委托组织

E、公民

44、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包括ABCDE

A、入出境人员

B、交通工具和运输设备

C、行李、邮包

D、货物

E、尸体、骸骨

45、卫生行政执法按内容分类可以分为A BCDE

A、卫生行政许可

B、卫生行政决定

C、卫生行政处罚

D、卫生监督检查

E、卫生强制执行

46、关于卫生立法依据的理解正确的包括ABCE

A、宪法是卫生立法的法律依据

B、我国现阶段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卫生立法的经济基础

C、卫生方针、政策是卫生立法的政策依据

D、国外的立法成果是我国的卫生立法依据

E、医药卫生的基本规律是卫生立法的自然科学基础

47、具有保障卫生工作开展,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健康作用的是ADE

A、卫生行政法规

B、卫生法概念

C、卫生法基本原则

D、卫生法

E、地方卫生法规

48、下列选项中,不得发布医疗器械广告的情形有ABCDE

A、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级医药管理局批准进入市场的医疗器械

B、未经生产者所在国(地区)政府批准进入市场的境外生产的医疗器械

C、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的医疗器械

D、扩大临床试用、试生产阶段的医疗器械

E、治疗艾滋病,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医疗器械

第四节医疗事故罪

2000年9月15日下午4时许,女青年王某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向医生陈述已怀孕,要求人工流产。医师孙某问诊,并说要检查一下。王某说:“不要检查,就是怀孕。”孙医师告诉好:“手术前必须诊断清楚子宫的位置、大小,有无合并症,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做人工流产手术。”王某进了检查室后,按检查要求仰卧于检查床上。随后,孙医师让15名见习生进来。这时,王某问:“怎么这么多人?”孙医师说“不用怕,这都是医学院的见习生,没有外人。”接着,孙医师按照妇产科常规检查对王某进行内、外生殖器官的检查,同时向见习生们讲授了本病的要点,全程约3分钟。在此期间,王某未提出异议。检毕,医生告知患者:“你怀孕了。”但王某什么也没有说,连病历也未让医生写便匆匆离去。事后,王某于2000年9月23日以孙医师为第一被告、附属医院为第二被告,向三河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医院“以检查为名,诱使原告脱去衣服,把原告当作人体活标本,为众学生进行人体示范教学,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价格尊严。原告未婚先孕属个人隐私,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为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向原告赔礼倒歉;赔偿精神损失费7000元。

问: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否得到法院的支持?为什么?应如何尽量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1)原告不应得到法院的支持

(2)医院并未侵犯原告的隐私权。所谓隐私,一般认为是指公民个人不愿意为外人所知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患者,其在就医过程中的暴露身体,却不能被视为侵犯其隐私。同时,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一家教学医院,其对医学生承担着教学任务,因此王某既然选择了到教学医院应医,就隐含了同意医院对医学生带教的行为。因此,医院对王某的检查并未侵犯其隐私权

(3)本案提示我们,医院在诊疗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得更好、更周密,多从患者角度出发,以避免此类纠纷的再次发生。例如:在让学生观摩诊疗过程前告知患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观摩人数等。

第四章(1)

患者曾某,男,29岁,2003年1月开摩托车途中与小汽车相撞,致头部、肢体多处受伤,

被送往广东佛山市某医院急救,经X光照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为颅脑损伤,右侧额叶脑挫伤、颅内蛛网腊下腔出血,头皮挫裂伤、股骨右尺骨粉碎性骨折。由于颅内损害严重,患者先住入颅脑外科抢救,肢体骨折暂时行外固定治疗,3天后颅脑损伤病情控制,病人转移到骨科并进行第一次手术治疗,进行右尺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右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后右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术后第14天患者自行下地活动,被医务人员发现后给予批评,同时嘱咐:未经医务人员批准不得下地活动,否则易造成骨折移位,影响愈合。曾某下地活动后的第二天手术伤口渗血,呈持续性外渗,局部伤口给予加压包扎仍不能完全控制,并伴有发热症状,医师考虑有骨折创面血管损伤或细菌感染决定给患者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中清除伤口内血块约600毫升,并将清除之血块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尿肠球茵生长,此种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有耐药表现,仅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检查原手术伤口,未发现有活动性出血。

第二次手术后16天又再出现类似的伤口渗血,医师认为有小血管损伤未修复才导致反复出血,于是又再次从原手术伤口进路进行第三次手术止血。此次将原手术伤口(右大腿外侧)扩大达30厘米长,仍未发现伤口内有血管损伤所致的活动性出血征象。第三次手术伤口仍有渗血现象,持续两周,患者体质渐差,严重贫血,营养不良,食欲、睡眠极差,在此情况下,给予输血、营养支持治疗外,考虑伤口内有血管损伤出血,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及彩色B 超检查,仍未能明确是否有血管损伤。由于出血原因不能确定,医院组织全院大会诊,包括血管外科、显微整形外科、普外科、感染科、骨科等部门,会诊结果认为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第一次手术后患者下地活动时,骨折碎片移位,刺伤血管所致,或者伤口感染致出血,决定还是要通过手术治疗。会诊后第二天进行第四次手术,此次考虑到有血管被刺伤的可能,决定从右侧大腿内侧进路而不从原手术伤口(大腿外侧)进路,手术过程中再进行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在大腿中下段股深动脉的分枝有三处血管损伤出血,经采用右股深动脉介入海绵、栓塞动脉及股深动脉结扎止血,并对右大腿外侧伤口清除血块,清洗创面,伤口出血控制,病情稳定,患者逐渐康复。

问:反反复复4次手术,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答:在本案中,患者原来只需经历一次手术即可康复,但却经历了4次手术,历时6周,经济上多花了4万元。

分析原因,有三种情形:1)患者违反医嘱,擅自地下活动,导致骨折碎片移位而刺伤血管手术伤口渗血,属于患方责任;2)从第二次手术中清除之血块进行集训培养结果看,骨折手术创面有感染细菌未尿肠球菌,有可能是自身肠内的细菌,经血液循环而感染了手术伤口,属于并发症;3)由于第一次手术操作上误伤血管而引起。

该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没有造成患者身体损害的结果。根据《条例》第五条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此案例结果未达到医疗事故损害的最低标准,未构成医疗事故。

第四章(2)

1.下列机构中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组织是A

A、天津市南开区医学会

B、中华医学会

C、天津市医学会

D、天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2.关于医学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E

A、医学会属于政府机关

B、医学会来源于医学鉴定委员会

C、医学会是民间组织

D、医学会属于社会团体

E、中华医学会不能进行首次鉴定

案例1.某县的幸福快餐公司为附近几家单位定做午餐盒饭,在一次卫生抽查的过程中,发现该快餐公司内外环境非常脏乱;存在苍蝇、老鼠、蟑螂孳生现象;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人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

县卫生局的食品卫生监督员认为事实清楚,于是直接以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为由,对其处以一千元罚款。由于时间紧,食品卫生监督员未作检查记录,也未作任何取证工作,便开出了处罚单。幸福快餐公司不服处罚决定,向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为了应诉该食品卫生监督员又找到了幸福快餐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幸福快餐公司工作人员了签字。在一审中幸福快餐公司的律师要求法官认定此份检查记录无效。

问:幸福快餐公司律师的主张会得到法官的支持吗?从本案中反映出了卫生行政诉讼取证的什么规则?为什么法律要这样规定?

(1)会得到法官的支持

(2)食品卫生监督员未作检查记录,也未作任何取证工作,便作出处罚决定。当引起行政诉讼后才又找到幸福快餐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在检查记录上签字。该行为属于自行取证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证据。因为行政诉讼过程中的证据调取、收集规则具有不同于民事诉讼的特点,即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这一规定表明,在诉讼期间,被告不得自行取证。(3)之所以确定了这一规则,主要是因为:①先取证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前提,如果被告是在没有取得证据的条件下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其具体行为已构成违法。②如允许其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被告有可能利用其行政权力和强制手段,对原告和证人进行威逼利诱,制造出假证据,或诱使原告证人提供虚假证词,以在行政诉讼中掩盖其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情形。③进入诉讼程序后,行政机关继续自行收集证据,恰恰说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在无现实根据或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作出的。

案例2.赵某为高龄产妇,在县医院准备分娩,主治医生建议其进行剖腹产。主治医生要求其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赵某丈夫见手术同意书上清楚地写着:“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责任均由患者及其家属承担,与医疗机构无任何关系。”鉴于情况紧急,赵某丈夫便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术中产妇出现大出血,且凝血机制不好,又恰巧医院没有同型的血液供输血,最终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死亡。

试问: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为什么?

医院应当承担责任手术同意书或特殊检查告知书(或类似文件)是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和家属行使其知情同意权的书面证明,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制度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中有关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禁止免责条款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因此,县医院手术同意书上的免责条款,不具有免除医疗机构过失责任的法律效力。

第四章(3)

案例一2002年1月20日至3月10日,患者刘某因肝硬化在北京某大医院治疗,后病故。医疗费共计463220.23元,已预交200000.00元,欠费263220.23元。患者之妻关某在住院保证书上签字,保证交付住院费用,如有拖欠由本保证人负责清偿。后其子刘某在还款保证书中写明,其父刘某现欠该院治疗费用约300000.00元左右,待与其父工作单位领导协商后,共同把所欠治疗费用还清。因此款未还,院方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患方偿还欠款及利息,患方以手术方案是医方极力推荐,且医方承诺手术费用不超过200000.00元,术后患者病情恶化,医方未告知患方患者病情,只是让患方在用药单上签字,还款书是被强迫所写为抗辩。问:患方拒付医疗费用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患方经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治疗,医患双方之间形成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院方应对患方履行治疗义务,同时享有要求患方支付医疗费的权利;患方享有接受治疗的权利,同时有给付医疗费的义务。

案例二2003年1月6日,肖某被某医院初步诊断为胃内基底肌瘤,无其他病症。医院于3日后对肖某实施胃底肌瘤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告知肖某的家属:患者的脾脏已被切除。家属询问原因,主刀医师告知是因为胃底肌瘤与脾脏紧密粘连一起,分离手术十分困难,强行分离可能损伤脾门处的动脉、静脉血管;切除脾脏比可能发生的大出血且危及患者生命的后果要轻得多,为了达到手术目的而不得已采取了切除措施。肖某及其家属认为,医院在没有告知和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摘除了脾脏,导致肖某失去部分胃体和脾脏,并且手术后肖某身体免疫力明显降低,频发感冒、头痛,丧失了劳动能力。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

问:(1)此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2)患者的知情权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本案是一起未尊重患者知情权所引发的医患纠纷。法被告医院为避免患者的生命危险而不得已切除其无病变的脾脏,未履行告知义务和对患者的知情权予以充分尊重,从而剥夺了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权,依法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患者的知情权是基于人的生命健康权和权利处分自由原则所派生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应当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真实病情了解权,即患者有权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二是治疗措施知悉权,即患者为了避免或降低就医风险,有权选择医方拟将采取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三是医疗费用知晓权,即患者有权掌握自己就医所应当承担的各种医疗费用的数额、用途和支出进度等。由于人体的器官及其功能一般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损失便不复存在,相应的生理功能就要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将持续到患者生命的尽头。患者比一般消费者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应当赋予其更多的权利。因此,使知情权成为可以支配权利的是患者的选择权,即患者接受手术、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的过程中,以知悉自己病情和医疗风险为基础,有自主选择检查手段、治疗措施、同意或不同意手术、检查或治疗方案的权利。没有选择权的患者知情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卫生法

1、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分为几类?具体包含哪些?

2、何为卫生行政执法?我国卫生行政执法的种类的有哪些?

3、构成医疗事故所需的要件都有哪些?

4、医疗广告中禁止哪些事项?

5、什么是卫生法?卫生法的作用是什么?制定卫生法的原则有哪些?

6、申请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是什么?

7、试比较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医疗事故的概念有何不同?

8、艾滋病监测管理的对象有哪些?

9、医师注册后有哪些情形应当注销注册,并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10、预防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为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哪些具体措施?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有ADE

A、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B、医疗机构委托鉴定

C、患者一方委托鉴定

D、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E、司法机关委托鉴定

2、以下关于举证责任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E

A、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应就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B、目前,法院在审理医疗侵权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C、目前,法院在审理卫生行政诉讼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了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鉴定中承担举证责任。

E、医疗机构在证明其没有过错的同时,还要证明医疗法律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具体包括ABDE

A、导致患者死亡

B、导致患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C、导致患者可能为三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D、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4、有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描述,正确的包括BD

A、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才是医疗事故

B、在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患者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时,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C、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将由卫生行政部分负责组织和管理,专家由中华医学会的各级分会负责聘请

D、“非法行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一种特殊情况

E、医疗事故分为三级

5、构成医疗事故的客观条件必须是给病员造成危害结果,除了B

A、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B、因诊疗护理过失延长了治疗时间

C、残废

D、死亡

6、在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

A、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B、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C、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D、确定被鉴定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

7、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可以要求封存,但不得复印的病历资料是A

A、会诊记录

B、门诊病历

C、手术及麻醉记录单

D、病理报告单

8、有关医疗事故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医疗事故的责任双方往往是患者和医生

C、医疗事故如果情况严重,会追究医生个人的刑事责任

D、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序,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卫生法简答题(老师给的)

1.卫生法定义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经上报上一级政府决定可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3.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4.哪些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单方面解除医疗合同?

5.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书的内容包含哪些?

6.《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哪些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7.申请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是什么?

8.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区别是什么?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师注册后有哪些情形应当注销注册并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10.预防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为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哪些具体措施?

职业卫生法规体系

职业卫生法规体系 一、职业卫生法规框架 我国职业卫生安全法律法规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分为: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其他所有职业卫生安全法律都要依据宪法的基本原则来制定。 2、职业卫生安全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如:《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 3、职业卫生安全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4、地方性职业卫生安全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为执行和实施宪法,职业卫生安全法律、行政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通常形式有“条例”、“办法”。 5、职业卫生安全规章:由国务院所属部委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职权制定、颁布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 6、国际公约:经我国批准生效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国际条约、公约,是作为制定我国职业卫生安全法规参考依据之一,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履行。 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1、职业卫生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一部专门法律。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卫生法学》

卫生法学精选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等。这些单位是【E】 A、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 B、医疗机构、保健机构 C、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E、医疗机构、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2、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A】 A、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消毒后处理 C、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后处理 D、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后处理 E、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3、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 A、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 B、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C、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病人 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E、以上都不是 4、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D】 A、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对疑似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不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E】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D、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E、对所有传染病病人实行强制隔离治疗 6、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其实行封锁的地区是【A】 A、甲类传染病疫区 B、乙类传染病疫区 C、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疫区 D、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疫区 E、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疫区都不可以实行封锁 7、在呼吸科的某一病房,同时住进两名诊断肺脓肿的病人甲、乙。甲、乙的家属都在病房陪护。甲、乙的同事多人到病房看望。第三天确诊甲为开放性肺结核。根据国家规定,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对象是【D】 A、病人甲 B、甲的家属 C、甲的同事 D、甲的主治医生 E、以上都不是 8、1997年冬,某县卫生防疫站于某被派下乡了解疾病发生情况。调查中得知某乡有一病人患流行性出血热去外地住院。但于某既未向防疫站反映,也未采取任何措施,却在乡干部家玩了三天。此时,该村已有9人患该病住院。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于某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行政赔偿 D、民事赔偿 E、批评教育 9、某校住校学生郑某感到不适,几天后确诊患病毒性肝炎。校保健室初步诊治,便安排其去市院住院治疗,并未引起注意。过几天后,又有郑某的同学、班主任教师、军训的军官相继发病。保健室负责人及管理学生的干部为此受到学校的严厉批评。对郑某的发病必须按卫生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的是【B】 A、郑某 B、校保健室 C、班主任老师 D、军训的军官 E、学校 10、某校住校学生郑某感到不适,几天后确诊患病毒性肝炎。校保健室初步诊治,便安排其去市院住院治疗,并未引起注意。过几天后,又有郑某的同学、班主任教师、军训的军官相继发病。保健室负责人及管理学生的干部为此受到学校的严厉批评。若造成该传染病的严重传播,应当报告疫情者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 A、行政处分 B、行政罚款 C、吊销执照 D、注销注册 E、停业整顿 11、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所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是第一位,是最重要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要做到安全第一,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制度 5. 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6.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 7. “三同时”制度 8. 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 卫生)预评价制度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 制度 3. 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 4. 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Ⅰ)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组织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们生产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Ⅱ) 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其内容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类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员工)的安全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即各职能部门(如安技、设备、技术、生产、财务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职业安全卫生措施 计划制度(Ⅰ)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制度是职业安全 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有计 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 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制度对企业加 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 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一、基本知识: 1.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安全防治法》) 2.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法规、标准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暂行规定》) 3.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业病防治法》) 4.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是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管主体: 国家安监总局负责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

康的监管工作。 县级以上安监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5.中介服务与社会监督: 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任何单位、个人均可向安监部门举报生产经营单位在职业健康上的违法行为和职业危害事故。(《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暂行规定》) 二、生产经营单位在职业健康工作中的职责: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2009.7.1)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职业健康中必须履行以下职责(义务): 1.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2.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知识和能力,并接受安监局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 3.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并监督其依法依规操作; 4.存在职业危害的单位应建立健全下列法定制度、规程: ①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②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卫生法基础(上)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上)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 1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程序、手段、幅度等均由卫生法律规范明确、具体规定的称之为羁束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A 第 2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B 第3 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A. √ B. × 答案:A 第4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A. √ B. × 答案:A 第 5 题. 卫生法的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 A. √ B. × 答案:B 第6 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A. √ B. × 答案:A 第7 题. 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A. √ B. × 答案:B 第8 题. 吊销卫生许可证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A 第9 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A. √ B. × 答案:B 第10 题.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B. × 答案:A 第1 1 题. 任何卫生法律规范都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 B. × 答案:A 第1 2 题. 依法作出的卫生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对卫生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 A. √ B. × 答案:A 第1 3 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A. √ B. × 答案:A 第1 4 题.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A. √ B. × 答案:A 第1 5 题. 吊销卫生许可证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A 第1 6 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A. √ B. × 答案:A 第1 7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A. √ B. × 答案:A 第1 8 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A. √ B. × 答案:B 第1 9 题. 卫生具体政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依职权对特定的人和事所作出的行为 A. √ B. × 答案:B 第20 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A. √ B. ×

环境法的目的

关于环境法的直接目的, 学理上主要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学说。这两种学说都有各自坚持的立场, 而且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差异、环境保护意识的差距和现实需要侧重点的不同, 这两种学说也各自被不同的人群所接受。 一元论者主张, 环境法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保护环境, 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种思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当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造成大量的公害病, 引发社会公众的健康危机。为了控制环境污染, 防止公害事件的爆发, 这些国家在修改公共卫生法的基础上, 形成了初步的环境法律。因此, 环境法产生之初, 其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要针对造成民众健康危机的环境污染, 把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众身体健康作为它的唯一目的。 二元论者则主张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为目的。二元论的产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最初的环境法产生之后, 对于环境污染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对产生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强制性的管制。而这种强制性的国家行政管制, 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冲击, 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单纯保护环境的行为引发了经济界人士的强烈抵制。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了环境法目的二元论的主张。另一种说法则认为, 二元论产生于日本1967 年的5公害对策基本法6, 该法中有所谓公害防治要与经济调和的提法, 体现了日本战后国内追求经济优先0的普遍心态。虽然两种说法略有区别, 但不论那一种说法, 无疑都说明二元是环境保护利益和经济发展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对比一元论和二元论, 可以清楚地看到, 两种主张其实都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目的) ) )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在两种主张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只是在于保护环境要不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元论主张, 环境法的唯一目的就是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环境法应该只注重于环境保护, 而不应当有别的什么目的。而二元论则坚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要求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环境法的目的,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目的,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目的。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这一立法目的显然属于多元论,其目的共有以下四项:(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3)保护人体健康;(4)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环境法的理论基点 环境法理念的核心在于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流派: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的关系,突出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主张以人类的价值尺度来解释和处理整个世界,是工业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观念。人类中心主义源自古希腊和中世纪文化,最早的 人类中心主义代表人、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格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事实,进而以人的目的来看待世间万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植物为动物而存在,动物为人类而存在”,“自然系为人类才生有一切动物。”[3]基督教的《旧约·创始说》讲述,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人类,并且赋予人类统治自然万物的权利。这种观念在欧洲一直保持到19 世纪,即使当时的科学家也不比一般人更清醒。然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只是从人类目的或价值角度出发来看待自然事物,强调自然事物的工具价值,但并未必然否定自然事物的其他价值;确证了人类利用自然的合理性,但并未必然肯定人可以无限度的利用自然,因此,讲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归因于传统的人类中

卫生法学第一章卫生法概述

第一章 卫生法概述
第一节 卫生法的概念、 调整对象和作用
一、 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 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卫生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卫 生法, 又称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以卫生法典命名 的卫生法。广义的卫生法, 又称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 是指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和, 或泛指一切卫生法律规范。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卫生法典, 但是不能没有实质意义上的 卫生法。我国还没有制定出卫生法典, 但已经有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的实质意义上的卫生 法。作为卫生法学研究对象的卫生法, 通常是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 它既包括以卫生法典形 式表现出来的卫生法律规范, 也包括以其他法律、 法规、 规章、 司法解释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卫 生法律规范。本书所称的卫生法, 如果没有作出特别说明, 皆指广义的卫生法。
二、 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卫生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卫生行政机关、 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 企事业单位、 个人、 国际 组织之间及其内部因预防和治疗疾病, 改善人们生产、 学习和生活环境及卫生状况, 保护和 增进人体健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它涉及多组织 (卫生行政机关、 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 企 事业单位等) 、 多群体 (上述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 公民个人等) 、 多内容 (医疗卫生机构及组 织管理、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管理、 生命健康权益保护、 特殊人群健康保护、 健康相关产品管理 监督、 疾病预防与控制、 公共卫生监督与管理、 环境污染防治、 中医药及民族医药、 现代医学 科学与立法等) 。所以, 卫生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多层次、 多侧面和纵横交错的特点。一般来 说, 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七个方面的社会关系:
(一) 卫生组织关系
卫生组织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国家通过用法律条 文的形式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的法律地位、 组织形式、 隶属 关系、 职权范围以及权利义务等固定下来, 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通过这一活动, 国 家才能有效地对卫生工作进行有序地组织和领导, 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才能保证他们在法 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卫生活动。目前, 在我国, 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主要是指各类医 疗机构、 卫生监督及疾病控制机构、 血站、 医学会及医学协会、 红十字会等。 — 8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

表1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 序号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 规范、标准、文件名称 编号 实施 时间 发布部门备注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1”第52号 2011-12-3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4”第70号2014年修 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二十八号 199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3号 2013-07-0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5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03 国务院 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 号 2002-5-12? 国务院 7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11-01 国务院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05-12 国务院 9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定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2012-04-28 国务院 10 《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06-01 国务院 11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1号 2005-09-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17号 2009-05-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3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45号 2012-04-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47号 2012-06-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48号令 2012-6-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49号令 2012-6-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 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51号令 2012-6-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 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2011-8-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9 《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3〕171号2013-12-3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2012-5-2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卫生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21《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 护档案>管理要求的通知》? 冀安监管职健[2013]52号2013-5-20?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2《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 第12号 2009-2-1 河北省人民政府 2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令2002-4-11 卫生部 24《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08号2012? 卫生部、劳动保障部 25《河北省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 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暂行)》 冀安监管职健[2010]120号2010-10-21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6 《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 同时”监管实施细则>的通知》 冀安监管职健[2012]4号2012-11-28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我国公共卫生法治的理论坐标与制度构建

引言 早在古罗马时代,人类就有了值得称赞的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法治实践,甚至1848年英国就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法典,这标志着公共卫生法开始迈入“法典化时代”。但西方公共卫生法学者认为其“边界模糊,内容也同其他法律与卫生的交叉研究相互重叠”,而我国公共卫生法的研究则更是面临重重困境,虽有公共卫生法的提法而尚未有任何系统的教材和完整的理论。那么,我们到底应当以何种方式言说“公共卫生法”的概念和范畴呢?本文将析解出演进模式、调整领域、价值追求与调整方式四个维度,以此构成公共卫生法“整体性解释”的四个象限并用它替代“公共卫生法”的共识性定义,进而为我国公共卫生法治及其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坐 标”。 一、公共卫生法治的动态理论坐标:演进模式与调整领域(一)公共卫生模式与公共卫生法的演进公共卫生学界将19世纪以后的近现代公共卫生模式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瘴气模式(the Miasma Model)、病原模式(the Agent Model)、行为模式(the Behavioral Model)、生态模式(the Ecological Model)。这四种模式代表了四种对疾病和公共健康问题及其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认识。传统公共卫生局限于鼠疫、天花等传染病的被动防治,其范围和内容十分有限,防控的规则也十分简单。新公共卫生强调预防且不再单纯追求作为人群健康这一个整体价值,而是将公众健康视为个体健康的总和。正是因为个体健康之于群体健康的构成性意义,创造公共

卫生的价值就不能不重视对个体进行法律规制,以便增加整体的公共健康效益和价值,这也进一步契合了法律以个体主义为底色的逻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公共卫生法的发展。(二)公共卫生法调整领域的扩张一方面,现代公共卫生法不仅仅是瘟疫等传染病的防控规范,而进一步纵深地扩张到调整包括恐怖袭击、核武器、生物恐怖主义、战争等在内的由现代政治和科技发展所引起的所有突发公众健康安全问题,调整对象以及相应的手段亦丰富多元。这一类型的公共卫生法常涉及紧急状态的处理,因而可将这些内容概括为紧急公共卫生法治,即对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权力运作和法治实践状态的一种描述。另一方面,现代公共卫生法的调整议题也由政府紧急权力的行使扩张到针对个体行为和健康意识引导的健康教育和针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控制所展开的健康促进两个方面。这一类型的公共卫生法可被概括为常规公共卫生法治。 二、公共卫生法治的静态理论坐标:价值追求与调整方式(一)公共卫生法的三重价值追求法律介入公众主体的健康价值维护,便生成公共卫生法的基本逻辑。公共卫生法治的基本运行机制和核心法理可提炼为以下三个价值命题。1. 健康何以重要健康之所以重要,一般认为存在两个相互关联的理论来支持:人体机能理论和民主理论。前者主张健康是个人获得幸福以及行使政治权利的基础。后者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实现公众健康、安全与福祉。2. 健康何以成为公共问题健康成为公共问题意味着国家对超越个体的群体健康需要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法基础(下) 试题

卫生法基础(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题. 剥夺权益是指剥夺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 √ . × 标准答案: 第题. 行政处罚先调查取证后裁决的顺序颠倒即构成违法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具体政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依职权对特定的人和事所作出的行为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 . × 答案: 第题. 程序合法是实施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符合法律规定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的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行政强制只需卫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就可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其受卫生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要式卫生行政行为和非要式卫生行政行为 . √ . × 答案: 第题. 依法作出的卫生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对卫生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具有约束力 . √ . × 答案: 第题.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 √ . × 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分,共分) 第题. 卫生法律责任特点不包括的是 . 与违法行为相联系 . 内容由法律明确规定 . 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 具有国家强制性 答案: 第题. 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 . 卫生服务关系 . 卫生监督关系 . 卫生社会关系 . 卫生合同关系 答案: 第题. 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罚款 . 记大过 . 没收违法所得 . 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 第题. 下列不属于单方卫生行政行为的是 . 卫生监督检查 . 卫生行政处罚 . 卫生行政强制 . 卫生行政合同 答案: 第题. 卫生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对行政相对人造成影响的是. 权利义务 . 生命财产 . 执业资格 . 卫生活动 答案: 第题.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出法律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是. 人以上 . 人以上 . 人以上 . 人以上 答案: 第题. 下列不属于卫生行政救济途径的是 . 卫生行政诉讼 . 卫生行政复议 . 卫生行政稽查

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的前世与今生 历史脉络 为什么会出台 立法进程 背景 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一、法案出台背景及意义 十九世纪前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居住在简陋、狭小、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房屋中,城市公共卫生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同时,1848年一股新的霍乱浪潮席卷欧洲西部,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爆发。面对如此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一大批公共卫生改革者的推动下,英国议会多次就此问题开展了激烈的立法辩论。社会改革家埃德温·查德威克(Edwin Chadwick)在该法案创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埃德温·查德威克的敦促下,由约翰·罗素勋爵领导的辉格党政府终于在1848年8月31日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是公共卫生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英国中央政府历史上首次成为了公共卫生和环境质量标准的保障者。 英国社会改革家埃德温·查德威克(Edwin Chadwick) 二、该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埃德温·查德威克认为,改善公众健康的最重要步骤是:(1)改善排水和下水道设施;(2)清除房屋、街道和道路上的所有垃圾;(3)提供清洁饮用水;(4)为每个城镇任命一名医务官员。该法案多处体现了埃德温·查德威克的改革思想,在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住房等问题上规定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应该对此负责的主体以及涉及的惩罚措施,并强调了强有力的地方参与。1848年法案的显著特色是初步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组织,设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卫生委员会。卫生委员会由财政部提供资金,并对财政部负责,该法案还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

2015年甘孜州基层卫生“三大行动” 大比武活动理论考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试题题库资料及参考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A医疗救济 B困难补助 C医疗救助 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级。 A 4;4 B 3;4 C 5;4 D 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A 1 B 3 C 5 D 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18~55周岁 B 18~50周岁 C 16~55周岁 D 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A 设区的市 B 县 C 省 D 国家 13.《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 A 3 B 2 C 5 D 4 14.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A质量 B有效性 C安全性和有效性 D安全性 15.《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配置制剂的,医疗机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申请换发。 A 4;6 B 5;6 C 3;12 D 4;12 16.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 )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A卫生行政 B质量监督检验 C药品监督管理 D工商管理 17.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毫升,最多不得超过()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个月。 A 200;400;3 B 200;600;6 C 200;400;6 D 300;500;4 18.国家( )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 A批准 B可以批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1、《职业病防治法》是2001 年(),经第九届全体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 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A.9 月1日 B.5 月29日 C.10 月27日 D.12 月1日 2、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 监督管理工作。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务院有关部门 C. 中华全国总工会 D. 社会保障部 3、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 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D. 地方卫生组织标准 4、从职业卫生的要求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的原则。 A. 效益 B. 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C. 满足生产需要 D. 保护劳动者健康 5、()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工会组织 C. 用人单位 D. 中介机构 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档案。 A. 劳动者健康监护 B. 工资 C. 人事 D. 劳动纪律 7、()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 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 卫生行政部门 B.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C. 用人单位 D. 工会组织 8、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有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A. 消防设施B. 泄险区 C. 隔离区 D. 消毒区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 A. 乡镇企业 B. 个体企业 C. 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D. 边远山区 10、用人单位的()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 工会主席 C. 安全技术人员 D. 负责人 二、问答题 1、什么叫职业病?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版)

一、单选题 1、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标志是 C A. 医学模式的转变 B. 健康观念的改变 C. 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 D. 疾病谱的改变 E. 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2、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D A. 意外死亡 B. 肿瘤 C. 心脏病 D. 传染病 E. 地方病 3、现代医学模式为 B A.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 生物医学模式 D. 社会医学模式 E.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 E A. 传染病死亡率太高 B. 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 C. 环境严重污染 D. 城市人口增多 E.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5、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创造了人工免疫的人是 D A. Hippocrates B. Pasteur C. Koch D. Jenner E. Lister 6、预防医学的主要目的是 A A.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B. 预防疾病、治疗疾病 C. 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D. 发现疾病、治疗疾病 E. 预防疾病、发现疾病 7、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 A A. 加强预防医学 B. 提高临床技术 C. 发明有效的新药 D. 发明灵敏、准确的诊断设备 E. 以上都不是 8、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 亚健康人群 B. 全社会的人群 C. 对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 D. 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群 E. 对致病因素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9、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D A. 意外死亡 B. 肿瘤 C. 心脏病 D. 传染病 E. 地方病 10、接种牛痘可预防哪种疾病 A A. 天花 B. 鼠疫 C. 霍乱 D. 乙肝 E. 结核 11、以下哪项不是 ..第二次卫生革命预防的主要任务 C A. 心血管疾病 B. 脑血管疾病 C. 营养不良性疾病 D. 恶性肿瘤

第一章卫生法概述

第一章卫生法概述 第一节卫生法的概念 一、卫生的释义 卫生的含义可以分别从一般字义、医学和法律等几个方面进行诠释。从一般字义来讲,卫生即养生、保护生命。《庄子·庚桑楚》记载,老子日:“卫生之经,能抱一乎?”郭象将“卫生"解释为“防为其生,令合道也"。晋代陶渊明的《影答形》诗云:“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从医学上讲,对“卫生"的一种最为简单的解释是指人的身体或精神的健康状况。在卫生保健系统,通常把保护和增进人的身体或精神健康的各种服务,称为卫生服务;把提供卫生服务的各种机构,称为卫生机构;把从事卫生服务的各类技术人员,称为卫生人员。从法律上讲,卫生是在卫生习惯和卫生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以健康为目的的保护和促进卫生的行为,如卫生防疫措施、卫生保健服务等。由于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和条件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健康权益概念的演变,卫生范围逐渐扩大,所以法律上的卫生比医学上的卫生要广泛得多。 二、卫生的范围 卫生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卫生范围是指有关,卫生的一切事项,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狭义的卫生范围则专指卫生法所规范的事项,主要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中医药等方面。 根据我国卫生法的规定,卫牛事项主要包括:①传染病防治;②地方

病防治;③非传染病防治;④免疫接种;⑤国境甲牛检疫;⑥妇幼卫生;⑦计划生育;⑧青少年卫生;⑨老年卫生;⑩生殖健康;⑩健康教育;⑩口腔卫生;⑩精神卫生;⑩职业卫生:⑩食品安全;⑩营养;⑩生活饮用水卫生;⑩环境卫生;⑩化妆品卫生;⑩学校卫生;⑨放射卫生;②化学品安伞;②爱国卫生;①药品和生物制品;③医疗器械;③传统医学;⑤医疗服务;③康复;◎卫生规划;⑩卫生政策;⑨卫生组织;③卫牛人员;③卫生技术;⑩卫生立法;⑤卫生伦理;③卫生信息;⑤卫生监督;③卫牛国际合作;⑦医疗保障;⑩医学教育。 三、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卫生法是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卫生社会关系 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卫生行政关系,也包括卫生民事关系。卫生行政关系是指经卫生法确认,具有行政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卫生行政关系是在卫生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在通常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总是卫生行政关系的一方。卫生民事关系是指经卫生法确认,具有民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卫生民事关系是在卫生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卫生民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例如医患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卫生民事关系。卫生行政关系和卫生民事关系虽然是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但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有效的卫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目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9.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10.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11.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12.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13.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1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15. 建设项目职业宾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版) 16.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17.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18. 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 19.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 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1. 职业病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前期预防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第八条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十一条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