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7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

2007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

2007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
2007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

2007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心理测量部分)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根据一定法则对人的行为用数字加以确定的方法;心理测量测的是人的行为,即是一个人对测量题目所进行的反应。一个 测量不可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题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题目的一个样本。另外,在编制、实施、评分和解释方面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依 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去编制和使用的测验称为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有3点好处:

①可以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使测量准确客观。

②有统一标准便于对不同的人的测验成绩进行比较和交流。

③同一份测验可用于许多人并可反复使用,较为经济。

2.心理测量的性质

①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研究者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量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

②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作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没有绝对的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谓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上的什么位置。

③心理测量的客观性: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量的标准化问题。首先测量用的题目或作业、施策说明、施策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要经过标准化,其次,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要经过标准化,最后,分数的转换和解释都要经过标准化。

(二)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能力测验:分为一般的智力水平测验及特殊能力测验。

学绩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特点

2.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个体测验:通常是一个主试与一个被试面对面进行。

团体测验: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对多数人施测。

3.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所用测验材料是文字,受测着用文字做答。

非文字测验:也称操作性测验,测验的材料多是图片、实物、工具、模型。受测者用手操作。

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描述性测验:测验的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能力、性格、兴趣、知识水平等进行描述。

诊断性测验: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行为问题进行诊断。

预示性测验:目的在于从测验分数预示一个人将来的表现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5.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速度测验:题目数量多,并严格限制时间,主要测量反应速度。

难度测验:包含各种不同难度的题目,由易到难排列,测量被试解答难题的最高能力。

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行为测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

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被试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

7.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构造性测验:在测验中,所呈现的刺激和受测者的任务是明确的。

透射性测验:在测验中,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8.按测验的应用分类

教育测验:是测验应用最广的领域,用得最多的是学绩测验。

职业测验:主要用于人员选拔和安置,可以是能力和学绩测验,也可以是用人格测验。

临床测验:主要用于医务部门。许多能力和人格测验可用来检查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为临床诊断和心理咨询工作服务。

(三)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

1.实得分数、真分数及测验误差的关系

真分数为被试在无数个平行的测验上得分的平均值(或期望值)。

CTT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验误差的假定:

①实得分数与真分数存在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出来,即

X=T+E

式中X表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即某被试在一个测验形式上的得分;T表示真分数;E表示测验误差,即在测验某一具体形式上产生的随机误差。

②测验误差的期望为零,或误差的平均数为0,即

E(E)=0

上式是对一组被试而言的,对一组被试,其测验误差的和为0,平均数也为0。

由上面两个假定可得一组被试真分数的平均数与实得分数的平均数相等。

③误差与真分数独立:E是测验中产生的随机误差,只与偶然因素有关,而与真分数T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测验误差并不随被试能力或心理特质水平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即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用表示被试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则有,该式也可表示为真分数与误差的协方差为0,即Cov (T,E)=0。

④实得分数方差等于真分数方差与随机误差方差之和:若以表示实得分数方差,以表示真分数的方差,

以表示误差方差,则有。

2.平行测验的假定与测验信度

平行测验指两个测验内容相似,测验长度、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均相同的测量同一特质的两个测验形式,对参加两个平行测验的每一被试者,其真分数相同,误差分的条件方差相同,且

由这些假设,可推得:

由此可得,一个测验两个平行形式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该测验的信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平行测验来计算测验的信度。

二、测量的信度

(一)信度的定义

1.信度的一般定义:

信度指测量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 性程度就叫信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每次测量的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由于系统误差对测量的影响是恒定的,所以信度只考随机的、偶然的误 差影响,如被试样本、实施条件、动机水平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在研究信度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测验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即不同时间、不同测验条件下所的分数之间的一致性有多大;一个人的“获得分数”和“真 实分数”之间接近程度如何;测验的测量一致性是否可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一是关于分数不一致的原因: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这些效应的相对作用如何。

2.信度的等价定义

定义一:

一组测验分数的真实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

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 代表真分数的变异数,代表实得分数的变异数。

该定义有两点要注意:信度指的是一组测验分数或一系列测量的特性,而不是个人分数的特性。真分数的变异数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因而信度是一个理论上构想的概念,只能根据一组实得分数作出估计。

定义二:

信度乃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即:

定义三:

信度乃是一个测验X(A卷)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 (B卷)的相关系数

其中,定义一和定义二只具有理论意义,定义三则具有实际意义

(二)信度系数的估计

1.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指的是用同一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重测信度的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使用的前提条件:

①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如一个成人的性格特点一般是稳定的,所以许多人格测验常使用重测信度,而刚入学儿童的识字量是极不稳定的,只要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稍长,儿童的识字量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重测信度不能由于这种情况。

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在做第一次测验时,被试可能会获得某种技巧,但只要间隔的时间适度,这种练习效果会基本上被遗忘掉,至于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要视问题的性质和测量目的而定。

③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时期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获得更多的学习和训练,以保证被试具有稳定的心理特质。

2.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即A、B卷)。真正平行测验要求复本测验之间必须在题目内容、数量、形式、难度、区分度、指导语、时限以 及所用的例题、公式和测验等其他方面都相同或相似。换句话说,平行测验就是那种用不同的题目测量同样的内容而且其测验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相同的两个测 验。

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这一条件取决于时间、经费等几个方面。

在使用复本信度时,被试在作第二测验时仍会受到练习和记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解题的策略等技能技巧也会产生迁移效应。对于稳定性与等值性稀疏,在报告结果时,也应报告两次施测的间隔,以及在此间隔内被试的有关经历。

3.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分半信度可以和等值性系数一样解释,即可以把对等的两半测验看 成是在最短时间内施测的两个平行测验。此外,由于分半信度描述的是两半题目间的一致性,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作内部一致性系数。

分半信度通常是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在使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时,要求全体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异数要相等。

4.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题目间的一致性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 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当一个测验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时,说明测验主要测的是某一单个心理特质,实测结果就是该特质水平的反映。

5.评分者信度

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三)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1.影响因素

受试者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求胜心、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团体被试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 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当被试团体异质时,全体被试的总分分布必然较广,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大,这就很有可能高估实际 的信度值。当团体内部水平相差不大时,其得分分布必定会较窄,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小,这是又有可能低估真正的信度值。此外,若团体的平均 水平太高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

的真正信度。

主试者方面——不按规定实施测验,制造紧张气氛,给以特别协助,评分主观等。

测验内容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等。

施测情景方面——测验现场条件,如通风、温度、光线、噪音、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

测量工具方面——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如果一个测验的试题取样不当,则难以测查到被试心理特质的全面情况。若是被试采取押题方式应考,则所的结果的随机性更大。这是的测量的信度就必然不 高。相反,当一份测验中的同质性的题目数量增多之后,同一心理特质被考察到的次数就会增多,被试的成绩也就能被有效的拉开,整个团体的测验分数分布就会更 广,从而提高测量的信度。

如果一个测量内部的试题之间彼此异质,则无法使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提高。

如果测验的题目太难,则会引起被试的随机猜答,并使得大部分人的得分偏低,整个分数的分布变窄,从而影响测量的信度。如果题目太容易,则大部分被试都将获得高分,同样会使测验分数的分布变窄,影响测量的信度。

间隔时间——以再测法或副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

2.改进:

①适当增进测验的长度。

由于项目数量太少会降低测量的信度,所以,提高测量信度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增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项目具有较好的同质性的项目,增大测验长度。这时要注意两 点:新增项目必须与试卷上原有项目同质,新增项目的数量必须适度。因为,测验过长有可能引起被试的疲劳和反感,降低测量信度。若已知测验的现有信度,而且 知

道所要求的信度标准,则可以带入公式求出K值,得到一个适当的增加数目。

②使测验中所以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这样,被试团体的得分分布也会接近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会较大,以相关为基础的信度值必然也会增大。

③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④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在编制和使用测验时,一定要弄清楚常模团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爱好等等 因素。一个特别异质的团体上获得的信度值并不等于其中某些较同质的亚团体的信度值。只有各亚团体上信度值都合乎要求的测验才具有广泛的应用。

⑤主试者严格执行施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施测场地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三、测量的效度

(一)效度的定义

1.效度的一般定义: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要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一个测验测量什么性质?它所要测量的特性 测得有多准?在选用标准测验或自行设计编制测量工具,必须首先评鉴其效度,考虑其目的和功能,检验所测得的结果是否符合该测验的目的。

关于效度的概念,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表现在,一是效度是相对于一定的测量目的而言的,测量某一特质有效的量表,若用它来测量另一种特质,则必然会无效或 效度很低,一是心理特质是较隐蔽的特性,只能通过他的行为表现来进行推测,因此心理测量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而只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准确。

②效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当一个测验随机误差较大时,实测结果当然会偏离真值,造成结果的不准确,如果测量中还存在系统误差,则系统误差也会加大测量误差。

③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从多方面收集证据。心理特性是未知的,通常也是比较抽象和隐蔽的,因此不能直接拿来与结果比较,而必须先从多种角度把这种特性描述清楚,可以从理论上也可以从实践上描述。

2.效度的统计定义:

在测量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异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效度,其中,代表测量的效度系数,代表有效变异数,代表总变异数(一个测验分数的总变异包括三部分:真实地、稳定的、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

真实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随机误差的变异)。一个测验的效度表明,在一组测验分数中,有多大比例的变异数是由测验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

(二)效度的估计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估计一个测验的内容效度就是去确定该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行 为领域。而所要测量的内容或行为领域是依据测量的目的而定的,它通常包括预测的知识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种知识点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两方面。

内容效度主要以应用于成就测验,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但是不适合用于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还要避免与表面效度(某个测验从表面上看好像实测某种心理特质的一种现象)相混淆。

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具体步骤是:

①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这种范围的确定必须具体详细,并要根据一定目的规定好各纲目的比例。

②确定每个题目所测的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这所列的双向细目表相对照,逐题比较自己的分类与制卷者的分类并作记录。

③制定评定量表,考察题目对所定义的内容范围的覆盖率、判断题目难度与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还要考察各种题目数量和分数的比例以及题目形式对内容的适当性等等,对整个测验的有效性作出总的评价。

此外,克龙巴赫(Cronbach)还提出过内容效度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具体方法是:从同一个教学内容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的平行测验,用这两个测验来 测同一批被试,求其相关。若相关低,则两个测验中至少有一个缺乏内容效度;若相关高,则测验可能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还有一种判断内容效度的方法是再测法,其操作过程是:在被试学习某种知识之前作一次测验,在学过该知识后再做同样的测验,这时若后测成绩显著地优于前测成绩,则说明所测内容正是被试新近所学内容,进而证明该测验对这部分内容而言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其中,构想或结构是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到的抽象而属假设性的概念或特质。

结构效度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事先假定的心理特质理论。

当实际测量的资料无法证实我们的理论假设时,并不一定就表明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因为还有可能出现理论假设不成立,或者该实验设计不能对该架设作适当的检验等情况。

结构效度是通过测量什么、不测量什么的证据累积起来给以确定的,因而不可能由单一的数量指标来描述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主要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心理测验。

结构效度的估计可以有以下一些方法:

①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首先可以考虑该测验的内容效度;其次可以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若有证据表明某一题目的做答除了反映着所要测的特质以外,还反映 着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说明该题没有较好的体现理论构想,该题的存在会降低结构效度;再次,可以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若证据表明 该测验不同质,则可以推断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

②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首先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制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若二者相关较高,则说明新测验有较高的效度,这种 方法叫相容效度法;其次,可以起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若二者相关较高,则说明新测验效度不高,这种方法叫区分效 度法;再次,还可以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其原理是:通过对一组测验进行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测验的共同因素,每个测验在共同因素上的负 荷量(即测验与各因素的相关)就是测验的因素效度,测验分数总变异中来自有关因素的比例既是该测验结构效度的指标。

③考察检验的实证效度法。有两种做法:其一是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得分的差异,另一是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够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

不同方法,相同特质

相同方法,不同特质

不同方法,不同特质

该方法的实质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其原理是若用多种极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种特质相关很高(用极为相似的方法测量不同特质相关很低),则 说明测量效度较高。于是,若有多种特质都接受了多种方法的测查,就可以分别计算出任意两种方法测量同一特质的相关和测量不同特质的相关,以及任意两种特质 接受同一方法和不同方法的相关,并以这些相关系数为元素构成一个矩阵,从而得到测验效度的指标。

3.实证效度

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而被估计的行为是 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为效标。实证效度主要重视那些与测验独立的效标行为,而不太注重测验内容或结构。实证效度也称效标关联效度。

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当效标资料是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的,所以它是同时效度。而当效标资料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工作成绩来确定的,就叫预测效度。

实证效度的确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明确观念效标;

②确定效标测量;

③考察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关系。

实证效度估计方法:

①相关法,即计算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相关系数。

②区分法,即被试接受测验后,让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再根据工作成绩(效标测量)的好坏分成两组。在回过头来分析这两组被试原先接受测验的分数差异,若这两种人的测验分数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较高的效度。

③命中率,当用测验做取舍决策时,决策的正命中率和总命中率是测验有效性的较好指标,其中,总命中率是指根据测验选出的人当中工作合格的人数,以及根 据测验淘汰的人当中工作不合格的人数之和与总人数之比。若总命中率高,则说明测验的效度高,这种测验适用于:区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测验。正命中率是指用测验 选出的人中合格者所占的比例,此比例越高,则测验越有效,这种测验适用于:只关心被选者中合格者有多少,而不关心被淘汰者中是否有合格者。

(三)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凡能产生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效度。

1.效度的影响因素:

测验组成方面——试题是构成测验的要素,测验之效度取决于试题性能。凡测验的取材、测验长度、试题的区分度、难度及其编排方式等皆与效度有关。要想提高测验的效度,须谨慎选择测验材料,适当安排测验的长度,使试题具有相当的鉴别力而且难易程度适中。

测验实施方面——测验的实施程序是影响效度的重要因素。若主试能适当控制测验情景,遵照测验手册的各项规定而实施,就能避免外在因素对测验结果的影 响。在测验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场地的布置、材料的准备、做答方式的说明、时间的限制等任何一方面不遵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都会使效度降低,失去测验的意 义。

被试反应方面——被试的兴趣、动机、情绪态度和身心健康状况等,都能影响他在测验情境中的行为反应。被试是否充分合作,也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

所选效标的性质——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所以在

评价测量效标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2.提高效度的方法:

①要想提高测量效度,就必须设法控制随机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同时还要选择好特别恰当的效标,把效度系数准确的计算出来。具体讲,有以下方法:

②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③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在测验实施过程中,系统误差一般不太明显,但随机误差确有可能失控。这就要求测验实施者一定要严格按手册指导语进行操作,要尽量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④创设标准的应试情景,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让被试调整好应试心态,让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学识上做好应有的准备,避免焦虑的产生。

⑤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的使用有关公式。

(四)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当随机误差的变异数减小时,真实分数的变异数增加,测验信度 随之提高。信度的提高只给有效

变异数的增加提供了可能,至于是否能提高效度还要看系统误差变异数的大小。可见,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

但一个测验要想效度高,真分数的变异数必须占较大的比重,其信度必须高。

也就是说,一个测量工具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对某一目的并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量工具如果对于某一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

2.测验的效度受到信度的制约

根据效度和信度的定义(效度,)以及公式可得到:

这就是说,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受它的信度所制约。

四、心理测量的误差

一)测量误差的定义

1.定义:

测量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异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即,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引起的,而且是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结果。

2.种类:

误差有两种形式: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这种误差的 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引起的一种恒定而又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个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 一致,但不正确。系统误差只影响测值的准确性,而随机误差既影响准确性又影响一致性。系统误差只与效度有关,而随机误差与效度、信度都有关。

(二)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

1.来源与施测过程有关的误差:

(1)物理环境,如施测现场的温度、光线、声音、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

(2)主试者方面,主试者的年龄、性别、外表、施测时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3)意外干扰;

(4)评分的不客观和计分的出错等由受测者本身引起的误差:

①测验的经验,如受测者对测验的程序和技能的熟悉程度;

②练习因素,任何一个测验在第二次应用时,都会有练习效应而使成绩提高。在能力测验方面,对于智力较高者练习效果较为显著。着重速度的测验,练习效果 较明显。再做同一个测验比作复本的练习效果明显。两次

测验之间的时距越大,练习效果越小,相距3个月以上,练习效果可忽略不计;

③应试动机,被试的动机会引起偶然的不稳定的反应,造成随机误差;

④测验焦虑,是指受测者在应试前和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紧张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测验的焦虑会影响被试的成绩;

⑤定势反应,也称反应的方式或反映风格,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习惯的不同,而使有相同能力的被试获得不同的分数;

⑥生理因素,如生病、疲劳、失眠等生理因素也会影响测验成绩。

2.控制:

(三)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

1.来源:

其主要来源是题目取样的不当:当测验题目较少或取样缺乏代表性时,被试的反应受机遇影响较大,当几个测验复本不等值时,接受不同的题目,就会获得不同 的分数。其来源还有题目用词的模棱两可,对反应步骤说得不清,题目过难引起猜测,时间短使被试仓促做答等。

2.控制

(四)测量误差的估计

3.CTT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验误差的假定:

①实得分数与真分数存在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出来,即

X=T+E

式中X表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即某被试在一个测验形式上的得分;T表示真分数;E表示测验误差,即在测验某一具体形式上产生的随机误差。

②测验误差的期望为零,或误差的平均数为0,即

E(E)=0

上式是对一组被试而言的,对一组被试,其测验误差的和为0,平均数也为0。

由上面两个假定可得一组被试真分数的平均数与实得分数的平均数相等。

③误差与真分数独立:E是测验中产生的随机误差,只与偶然因素有关,而与真分数T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测验误差并不随被试能力或心理特质水平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即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用表示被试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则有 ,该式也可表示为真分数与误差的协方差为0,即Cov (T,E)=0。

④实得分数方差等于真分数方差与随机误差方差之和:若以表示实得分数方差,以表示真分数的方差,

以表示误差方差,则有

五、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指根据被试的反应对组成测验的各个题目(项目)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其功用的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包括考虑内容 效度,题目编写的恰当性和有效性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指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的测量。通过项目分析,研究者可以选择和修改测验题目,以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一)题目的难度

1.定义

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式中,P代表试题难度;N为全体被试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

2.计算

二分法记分的项目

若试题为二分法项目(即答对给1分,答错记0分)时,难度可以直接采用公式计算。当

被试人数较多时,则可以根据测验总成绩将被试分为三组:分数最高的27%的被试为高分组 ,分数最低的27%

的被试为低分组,中间46%的被试为中间组。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再求试题的难度:

其中P代表难度,、 分别代表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

非二分法记分的项目

当测验项目为问答题或其他不能用二分法记分的形式时,常对部分正确的反应也给一定分数。对于这类项目,一般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难度:

式中X为全体受测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为该题的满分。

3.难度水平的确定

进行难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筛选项目,项目的难度水平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的目的的项目形式以及测验的性质。

在教育工作或实际工作中,若测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难度,只要教育者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可以选用,甚至那些100%通过或通过率为0的项目都可以采用。

如果测验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录用人员,就应该将项目的难度控制在接近录取率左右,即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

4.测验的难度

作为一个整体的测验的难度,直接依赖于组成测验的项目的难度。对整个测验的难度的综合性检查,可由分数的分布提供。当分数分布是正偏态时,分数密集在低端,表明测验的难度偏高。当分数分布是负偏态,分数密集在高端,表明测验的难度偏低。

(二)题目的区分度

1.概念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也就是项目的效度。

2.确定区分度的方法

①项目特征曲线

项目反应与效表(或测验总)分的基本关系可以用项目特征曲线来表示。项目特征曲线描述了效标分数不同的受测者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如果该项目的通过率 在效标分数的低端很低,在效标分数的高端很高,则说明这个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做出有效区分。曲线坡度越陡,鉴别能力越好,预测的误差越小。当坡度为 900时,区分度为1.00(最高),当坡度为00时,区分度为0。

②项目与效标的相关

相关法是确定区分度的常用方法,计算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的相关,以此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相关越高,区分能力越好。

二列相关:适用于两个可以连续测量的变量,但其中有一个由于某种原因被分成两个类别。当一个测验的项目是连续的,而效标或测验总分被分为高、低或及 格、不及格两个类别时,就可以用二列相关法。有时效标或测验总分是连续的,而项目分数被人为分成对、错或通过、不通过两类,也可用此法。

点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个变量为连续变量,另一个变量为二分变量的资料。当一个变量是双峰分配时,尽管它并不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这种统计方法也适用。

四分相关:四分相关适用于两个常态的连续变量均被人为二分的资料。如果一个题目分数被二分为通过不通过,效标成绩也被分成通过与不通过,这时就会得到四个类别,从而可组成一个四格表。

相关:相关的统计方法适用于两个变量都是点分配的资料,即两个变量都是二分名义变量。

③鉴别指数

鉴别指数的计算:

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通过一个项目的个案的比例。当效标测量是一个连续变量时,可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用百分比表示出来,这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异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

其中,D为鉴别指数,为高分组通过人数百分比,为低分组通过人数百分比。

极端组的划分:

两个组越是处于极端,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是明显,但很极端的分组(如最高10%与最低10%),由于个案太少,会减低结果的可靠性。在常态分布中,使以 上两个方面平衡的最佳点是上下27%,以此为分界点,既可以使两个对比组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又能使两组人数尽可能多。

3.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说来,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 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这与中等难度的项目区分度最高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对被试总体是较难或较易的项目,对水平高或水平 低的

被试则成了中等难度。由于人的多数心理特性呈常态分布,所以项目难度的分布也以常态为好,即特别难与特别容易的题目较少,越接近中等难度的题目越多, 而所有项目的平均难度为0.50。

(三)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1.根据难度挑选项目

项目难度为0.50左右是测验的信度和区分能力都达到最高水平,但并不是所有的测题难度都必须是0.50。因为测验一般要求有较高的同质性,那么答对 某一题的被试很可能在其他题目上也答对,而答错该题的被试在其他题目上也答错,这样一部分被试的测验分数就偏向高分一端,另一部分则偏向低分一端,使测验 分数出现双峰分布,而非正态分布。这样测验分数就不能与心理特质的分布吻合,测验的效度就不是最理想的。因此在编制测验是一般要求题目的难度值要位于 0.2.-0.80之间,而所有题目的平均难度则要在0.50左右。

挑选项目的难度还要考虑测验的目的,当测验是为了选拔少数能力高的被试时,项目的难度就应大一些,当筛选少数不合格的被试时,测验就应容易一些。

2.根据区分度挑选项目

项目区分度的提高会显著地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应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项目,根据测量学家伊贝尔(Ebel,I)的判断测题优劣的项目鉴别度标 准,鉴别度在0.30以上就比较理想了,但有些区分度在0.20-0.30之间的项目如果很好地体现测验目的,也可酌情保留。

六、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一)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编制心理测验一般有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测验的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辑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集合成测验,将测验标准化,对测验的鉴定,编写测验说明书。

(二)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1.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指所编测验是用来测量什么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的。测验目标必须具有操作定义,即目标要非常具体,如测量语文理解能力的目标可定为测量阅读时了解文义的能力。

2.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即编题计划,它指出测验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有以下两个用途:

①在编题阶段,命题双向细目表指出应该写多少和写那些种类的题目;题目编好后可将题目的实际分布情况与命题双向细目表对照,以确定测验题目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所要测量的领域,核对重要方面的内容是否有遗漏。

②在记分时可按表中百分比确定每类题目的分数。

(三)题目编制技术

所谓测题编写时将测验材料编拟成测题的形式,按照测验题目评分客观性程度可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大类。

题目编制的一般原则:

①测题要反映测验的目的,并对所测量的内容有代表性;

②测题适合于被试的能力水平,且能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被试;

③测题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对答案有暗示作用;

④测题之间互相独立,不能互相暗示;

⑤题干要简明,以一横行为宜,以免被试找不到重点;

⑥避免双重否定的语法;

⑦题目的叙述要简明易懂,杜绝使用晦涩的语言;

⑧题目要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⑨避免使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攻击性的用语,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的内容;

⑩一个测题测量一个内容或一个概念。

七、心理测验的施测

(一)测验的设计

编制一个可供使用的标准化的心理与教育测验,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辑测验项目、预测与分析、合成测验、测验标准化、鉴定测验、编写测验说明书。

1.确定测验目的

这一步主要解决3个问题:

①明确测验对象,即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团体,通常以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民族、

文化背景的指标来区分测量对象,适用于不同对象的测验应该有其不同的特征。

②明确测量目的,即明确测量什么心理功能,同时还要进一步把目标具体化,给出操作定义。

③明确测量用途,即明确编制的测验干什么用,是用于描述受测者的心理特质,还是用于诊断心理是否异常,是用于选拔人员,还是用于验证某个理论假设。用途不同,编制测验时的取材范围以及测题的难度也不尽相同。

2.制定编题计划

编题计划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

3.编辑测验项目

在编辑测验项目时需要解决3个问题:

其一,收集测验资料。

其二,选择项目形式

其三,编写测验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

初编的测验项目是否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必须通过预测进行测验项目分析,以便进一步修改。

预测的目的在于获得被试对测验项目作何反应的资料。它既能提供那些题目意义不清、容易引起误解的信息,又能提供测验项目优劣的量的指标。

测验项目分析就是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由于预测的受测者样本小可能会存在取样误差,由此获得的项目分析结果未必完全可 靠,所以需要对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施测,然后分别进行测验项目分析,看对两个样本的分析结果是否一致。

5.合成测验

合成测验就是把经过预测以后证明有价值的项目排成有组织的测验。它要解决的问题有:测验项目的选择,测验项目的编排,编制复本。

6.测验标准化

指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测验分数的程度的一致性。

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测验内容不同,所测得的结果无法比较。

施测过程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第二个条件是所有受测者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施测,其中包括:

①相同的测验情景,如统一的采光条件、统一的桌椅高度、统一的桌面面积、统一的场所布置

②相同的指导语,指导语必须事先拟好,印在测验项目的前面,并且力求清晰、简单、明了,不致引起误解,对受测者不熟悉的测题类型,应当有一至二个例题;

③相同的测验时限,确定时限一般采用尝试法,即通过预测来解决。

测验评分的标准化:

评分要有客观性,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对同一份测验试卷的评定是一致的。要求:对反应要及时清楚地记录;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作为记分键;将受测者的反应与记分键比较,c得的分数。

测验分数的解释:

某一测验分数只有与一定的参照标准相比较,才能显现出它所代表的意义。

7.鉴定测验

对于测验的鉴定主要是确定其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与常模。

8.编写测验说明书

(二)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2.指导语

3.测验情景

4.测验焦虑

5.与受测者建立良好得协调关系

6.评分技术

八、测验常模

(一)常模与常模团体

1.常模团体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由于个人相对等级随着有作比较的常模团体的不同而又很大的变化,所以任何一个测验可能有许多常模团体,故在制定常模时,首先确定常模团体,在做常模参照分数的解释时,也必须首先就考虑到常模团体的组成。

(二)分数转换和合成

1.分数的转换

(1)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

原始分数:被试在接受测验后,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它反映了被试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却不能直接 反映出被试之间的差异状况,不能刻画出被试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被试在其他等值测验上应获得什么样的分值。

导出分数: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标准分数、T分数。

分数的转换:按某种规则将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数的过程即为分数转换。

(2)百分等级分数

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导出分数。一个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说,如果将某一被试群体分为一百个等级,则每位被试所占的等级数就是百分等级。

评价:

优点: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具有可比性,且具有易于计算、解释方便等优点,易于理解,较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性质不同的测验,另外,百分等级不受原始分数分布状态的影响,即是分数分配不是正态的,也不会改变百分等级常模的解释能力。

缺点:

①单位不等,尤其在分配的两个极端。如果原始分数的分配是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则靠近中央的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时,分数之间的差异便夸大了,对接 近两极端的原始分数,百分等级反应迟钝,即使原始分数发生较大的变化,也不能引起百分等级的相应变化,使得其差异被缩小了。

②百分等级只具有顺序性,而无法用它来说明不同的被试之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3)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量数,又称作Z分数,它是将原始分数与团体的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度量原始分数离开其平均 数的分数之上多少个标准差,或是在平均数之下多少个标准差。它是一个抽象值,不受原始测量单位的影响,并可接受进一步的统计处理。

计算:

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Z:标准分数;X:原始分数; :团体所有被试的原始分数的平均数;S:原始分数的标准差

(4)正态化的标准分数:

正态化标准分数的原因:Z分数与原始分数得分布形态相同,所以只能在两个原始分数分布形态相同或相似时才能运用Z分数进行比较,否则仍然无法作直接比较分析。为了使来源于不同分布的分数进行比较,可将非正态分布的分数强制性的扭转成正态分布。

正态化标准分数的做法:首先将每个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然后使用正态分布表,将对应的百分等级直接看成是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值,找出所对应的Z值,这种方式所得到的分数叫做正态化的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的变式

T分数的不足:

由于Z分数常常带有小数和出现负值,使用起来常觉不便,也易出错,并且与日常生活中的评分形式不一致,不直观。因此产生了多种将Z分数做线性变换,使负号与小数消失,全部变为正数的转换方法。

T分数的计算:

1939年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建议将Z分数扩大10倍(以消除小数)再加上50(消除负号),为纪念推孟与桑代克,这种转换后的分数命名为T分数。即:

T=10Z+50

式中,T为T分数,Z为标准分数。

其他形式:

按建立T分数的思想,在Z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线性变换,导出了多种不同需要的标准分数形式。其通式为: ,式中 为由Z导出的导出分数,A、B为常数。常见的变化形式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使

用的标准分数CEEB=100Z+500,500为平均数,100为标准差;韦氏智力测验采用的离差智商IQ=15Z+100。

对标准分数的变式的评价:

优点:具有等单位的特点,便于工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正态分布下,可以利用正态分布表将各种导出分数与百分等级分数做换算;正态分布下,运用某种变式 分数可以将几个测验上的分数做直接的比较,即使是非正态分布,也可运用由正态化的Z分数转换而得的变式分数进行直接比较分析。

缺点:分数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在非正态分布下,分布形态不同的变式分数仍然不可以做相互比较,也不能相加求和。

标准九分数

标准九分数是将原始分数分成几个部分的标准分数系统。若原始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它是以0.5个标准差为单位,将正态曲线下的横轴分为九段,最高一端为 9分,最低一端为1分,中间一端为5分,除两端(1分,9分)外,每段均有半个标准差宽。若原始分数分布不是正态的,只要将原始分数转换成为百分等级,就 可以很容易地从标准九分数与正态分布的对应关系中求得被试的标准九分数。

2.分数的合成

分数合成的种类

项目的组合:每个测验是由许多独立的项目所组成,这些项目可以结合成小组,各个小组的项目可以独立组合成量表或分测验,也有直接将所有项目得分合成一个测验总分的。在这种情况下总分均为个别项目得分的合成分数。

分测验或两表的组合:有些测验是由几个分测验或分量表所组成,每个分量表均有个分数,这些分数可以组合到一起得到一个合成分数。

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在实际决定时,常常将几个测验或预测源同时使用。

分数合成的方法

临床诊断——直觉合成

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组合测验分数的方法是根据经验对测验分数做直觉的组合。

优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允许我们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充分考虑各测验所测特质间交互影响,各测验上所得分数的对比关系与组合类型的结构特点,测验 分数与实际反应表现其中的生动关系等;具有灵活的针对性,能就特定的个人作具体的结论,而一般的统计方法具有常模性,常模性的统计模式难于适应每个个体所 具有的独特性,更难适应非典型的新颖形式。

缺点:主观加权易受决策者的偏见影响,不够客观;缺乏精确的数量分析,没有精确的数量指标。

加权求和合成

适用范围:如果各个测验所测特质间有相互代偿作用,这些测验上的分数又是连续性资料,并能大体同时获得,那么可以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分数进行合成。

计算: 式中

为各测验的标准分数是加权系数。

多重回归

多重回归是研究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统计方法, 多重划分

(三)常模的编制

1.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群体。根据测验群体,选定最基本的统计量,决定抽样误差的允许界限,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抽样方法,并对该群体进行抽样,得到常模团体。

2.对常模团体进行施测,并获得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及分数分布。

3.确定常模分数类型,制作常模转换表,即常模量表,同时给出抽取常模团体的书面说明以及常模分数的解释指南等。

(四)几种常用的常模

1.发展量表

心理年龄:

首先寻找并设计出可区分各年龄儿童智力的题目,因为儿童在这些题目上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系统的改变。每个题目放在大部分的儿童都能成功地完成 的那个年龄水平,就每个年龄水平制订适当的题目,可以得到一个可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量表。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 平的年龄,这样的分数就称作智力年龄,简称智龄。所有的年龄量表基本上都是利用相同的推理与步骤制定的。

年龄量表最基本的假设是所测量的特质随年龄做有系统的改变。

年龄量表的基本要素是:

①一组可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

②一个常模团体,该团体是由各个年龄的被试所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③常模表,即一个表明答对哪些题目或得多少分就该归入哪个年龄的对照表。

年龄常模的最大的优点是易于理解与解释,并可以与同年龄团体做直接比较,但必须注意智商的单位不是保持恒定的,而是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的。

年级当量:

将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做比较,而说成相当于某一年级水平。这种年级当量选择题目与指定分数的方法与步骤与年龄常模类似,所不同的使用年级水平代替了年龄水平。

年级常模的单位通常为10个月间隔。年纪当量5.0表示五年级的初始水平,5.5则表示五年级中期的平均水平。

缺点:教育的内容在各个年级上是不相同的;年级当量的解释比较困难;年级常模经常被误用为标准。

2.商数

教育商数:

教育商数(EQ)与智商类似,它是教育年龄(EA)与实际年龄(CA)之比,其公式为:

教育年龄是指某岁儿童所取得的平均教育成就,可由年级当量间接地得到。教育年龄与教育商数和智龄与智商的解释类似,都是表示发展的水平与速率的,但以教龄做单位,有时意义不明确。

成就商数:

成就商数(AQ)是将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就与他智力作比较,即教育年龄与智力年龄(MA)之比:

成就商数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也可以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智力与学业成就二者不等价,智力不够理想,若努力刻苦,仍可获得好的 学业成就,此时他的成就商数就较高。反之,成就商数较低,说明该生不够努力所获得的成就与他的智力不相称。如果学生的平均教龄低于智龄,说明教学存在问 题,为取得应有的效果。

九、标准参照测验

(一)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1.定义

戈莱塞1971年对于标准参照测验的描述与界定为:“所谓标准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

注意:在编制之前必须对所有测量的内容范围作出清晰的界定,并给予严格的操作定义。测验题目的选择限制在这样的内容范围之内,并且构成测验的所有题目 必须是所依据的内容范围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这样,被试在测验中的成绩便有理由被推论到测验所预测的内容范围中去,从而可以对被试在所测内容范围中的掌握水 平做出评价。

标准参照测验的目的一般在于了解被试在某一行为领域的绝对水平,从而判定他是否达到了从事此项行为的最低标准,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一般将依据某一绝对 的标准进行解释,这一标准一般称为“分界点”。并且标准参照测验的分界点的确定是建立在内容范围的明确界定基础上的。

2.作用

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是个体间的差异。

(二)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1.内容范围的确定

①内容范围具有边界。当边界得到明确界定时,我们就可以判定什么行为属于这一内容范围,而什么行为却超出了这一范围。

②每一内容范围内容均可分为几类,每一类中又可分为更细更小的类,当每一类的内容及其在此内容范围内

的相对重要性确定以后,内容范围就有了明确的结构,而当一个内容范围具有了明确的边界和结构时,我们便认为此内容范围得到了明确界定。

③特定测验目的的确定常为内容范围的界定提供依据,而界定的结果常常以双向细目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2.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

首先,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其中比较直 观和常用的一种方式是要求有关内容领域的专家填写项目内容评定表,在五级量表上对每个题目所测内容与项目编制者所欲测量的目标内容之间的一致性作出评定。

其次,对于测验中每一项目的内容与其目标内容之间一致性的等级评定,通常需要邀请多位专家共同进行

3.测验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难度可用通过率来表示。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一般采取两类指标:难度差值和相关系数。

难度差值

掌握组——未掌握组鉴别指数(D):

通过上述三种预测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均可得到两组数据,一组代表掌握者水平,一组代表未掌握者水平,分别计算着两组在某项目上的平均通过率,记为和,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鉴别指数D的大小,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对掌握者和未掌握者做出了区分。D值从-1.00到+1.00之间变化,越接近于+1.00,题目区分度越高,说明题目越有效。

个人获得指数():

采取前测—后测方法,可获得在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而在后测中能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此即该项目的个人获得指数,其值在0只+1.00之间变化,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受益的被试比例。

由于 ()只考虑到前测中失败而在后测中通过的被试,却没有考虑到在前测中通过而在后测中反而失败的被试,因而其值不会出现负值,这使它所能反映的问题少于一般的区分度指标,因此应用受到限制。

相关系数

项目得分和测验总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常被用作项目区分度的指标。以相关系数为指标的区分度在-1.00至+1.00之间变化,当其值为负时,应检查题 目的问题所在,予以修改或删除,当其值为正时,越接近于1,题目越有效,当其值为0时,题目不具区分力。

(三)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1.信度及其估计

分类一致性信度

对测验的分类一致性的度量指标,称作分类一致性信度。其最简单易行的估计方法是,考察被试在同一测验的两次施测中或两个复本的施测中是否被分在同一类 中。统计指标为,同一被试团体在两次测验结果中均被分为及格或不及格类别中的人数百分比作为分类一致性信度的指标。

2.效度及其估计

内容效度

计算方法:

首先,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其中比较直 观和常用的一种方式是要求有关内容领域的专家填写项目内容评定表,在五级量表上对每个题目所测内容与项目编制者所欲测量的目标内容之间的一致性作出评定。

其次,对于测验中每一项目的内容与其目标内容之间一致性的等级评定,通常需要邀请多位专家共同进行 效标关联效度

采用决策效度来计算效标关联效度。以教学情境中某目标参照测验为例:测验结果以据某分数分界点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类,选用“是否接受过相应教学活动” 或者教师评定结果为效标,将参加测验的被试分为“掌握组”和“非掌握组”,计算掌握组被试在测验中几个人数占参加测验总人数的比例,两个比例相加所得结果 即为决策效度。

(四)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1.专家判定法

在测验的内容范围明确界定的基础上,由专家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每一题目上正确回答的可能性,进一步以此为标准确定分数分界点。所谓临界水平的被试是指那些刚由未掌握水平转入掌握水平的被试。这些被

试实际上是在专家的想象中虚拟出来的。

评定方法:

Nedelsky方法

此法由Nedelsky(1954)提出,针对由多重选择题组成的测验而言,由专家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每一题上有能力排除的错误选项,从而计算其正确回答的可能性,在求出每一题上正确回答的可能性之和,即为测验分数分界点。

Angoff方法

此法由Angoff(1971)提出,由专家直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某测验的每一题目正确作答的可能性(记为 ),设每一题的满分为 ,则该测验的分数分界点(记为)为

2.效标组预测法

临界组法

由专家判定和选择一组正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将测验施测于该组被试,计算它们在测验上的平均成绩,以体现测验的内容范围所要求的临界水平,因而可以视 之为测验分数分界点的估计值。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困难在于临界水平被试的选择与评定,从而使此法受到一定限制。

对照组法

先采取专家判定的方法来选择被试,但是实现要确定两组测试,一组被明确判定为掌握组,另一组则被明确判定为非掌握组,剔除掉不太容易被判定为“掌握” 或“非掌握”的被试,对这样两组被试施测测验,得到原始分数分布图,图中两条曲线的交叉点为测验分数分界点。

由于采用此法所标定的分数分界点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所趋被试团体的影响,因此更合理的做法是选取若干对对照组,取每对对照组交叉点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验分数分界点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非常准)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非常准) 选择考研院校,有一条非常重要,区位优势。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无疑为自己留在这个区域存下了一笔不少的本钱。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想在全国任何地方工作,就选北京,想在北京工作,最好选择北京的高校,在华东就选华东的学攻,要想在华中就选华中的学校。因为毕业以后异地找工作很费力,一方面有毕业论文要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经济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第一次参加考研或有这个打算的同学都会问同一个问题,考研难吗?其实,凯程老师告诉大家,考研是事在人为。就拿2018考研来说,只要你付出了,那么就一定会有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三个! 第一:竞争对手水平集中。 大学尤其是比较好的大学里,选择考研的并不是学习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因为成绩最好的已经保研了,要么选择出国留学,综合素质最强的直接工作了!以北大为例,绝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选择了出国留学或者保送研究生,考研北大的难度远小于高考考北大,而且考研的竞争对手水平都比较集中。 第二: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 2016考研既有政治、数学等公共课,还有专业课,笔试和复试。考试形式多样,而且所考的内容都是好几个科目放在一起考,例如政治考五门,大约十本参考书。这么多的内容,能够记住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还跟高考一样要求能够灵活运用,那大部分人就根本不会。这就是为什么流传着一句话“高考考智力,考研考毅力”。 第三:各区域公平对待。 考研时全国高考统一命题,区域公平性好,考研虽然也划区,但是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你报考学校所在区域划分的。比如无论你来自哪里,考北京的学校,只要报考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要求都是一致的。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俗话还说:未雨绸缪!所以笔者建议大家,想考研的学渣们,提前一年开始准备吧。虽然笔者最近都在“关爱”2017年考研的学子们,但是准备2018年考研的小伙伴们,笔者也没有忘记你们的。 对于考研英语这一学科来说,更是越早准备越好,尤其是考研大纲要求的掌握复习的越早、遍数越多,记得越扎实越好!所以2018年考研的小伙伴们,时候不早啦,让我们动起来。也

咨询心理学讲课稿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概念 1、心理咨询定义:指经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专业的咨访关系,帮助合适的来访者依靠个人自我探索来解决其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 2、心理咨询的对象:来访者,主要是适应和发展方面发生障碍的正常人。 3、心理咨询的任务:建立和体验新的人际关系;认识内部冲突;纠正不合理观念;付诸有效行动(多选题)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 相似点—(1)工作性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都注重建立和维持施助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认为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工作目的,二者都希望通过施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目的。 (3)工作对象,相似。 (4)指导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技术常是同源的。 (5)实施过程,需遵循共同原则,经历大致相同的若干阶段。 不同之处—(1)工作的对象不同;(2)处理的问题不同;(3)所需的时间不同;(4)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5)目标不同;(6)工作场所不同;(7)专业训练及所属专业组织不同;(8)起源不同; (9)称谓不同。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 1、现代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 (1).心理咨询模式逐步从单一的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发展。咨询心理学者改变过去把心理问题仅仅归结为心理因素影响的倾向,重视生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作用,注意改善个体与群体、社会的相互关系 (2).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更加强调来访者的自我成长,突出认知因素的作用。 (3).心理咨询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产生,各种方法的整合将成为总体趋势。 (4).在心理咨询内容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心理咨询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发人的潜能,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完善,成为心理咨询的宗旨。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一、保密原则 二、助人自助性原则 三、价值观中立原则 四、综合性原则:(一)心身的综合(二)原因的综合(三)方法的综合 五、灵活性原则 (一)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二)不同的阶段可实施不同的方法 (三)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

王守仁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论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思想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其儿童教育思想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压制TJL~+性。在他看来,让儿童的个性长期受到压抑比不让儿童受教育还要恶劣。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校视儿童为囚犯,学校则成为儿童的监牢,而学生把老师看成敌人。这就造成了儿童的一种反抗心理,学校并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善良的品质。可见,他对传统儿童教育的这种揭露是很深刻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2)儿童教育须顺应儿童年龄特征 王守仁主张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儿童的兴趣。对待儿童应当像对待小树苗一样。对儿童的压抑好似严冬给予花草的打击一样,对儿童应该给予春风时雨。这在当时是一种独到的见解。 (3)儿童教育内容--歌诗、习礼、读书 王守仁认为蒙学里应当设立三个基本学科,即歌诗、习礼、读书。唱歌和吟诗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可以消除儿童顽皮的习性,使性格外向的儿童有发泄精力的机会,性格内向的儿童也可以解除心中的愁闷和烦恼。“习礼”不仅可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可以通过“拜起屈伸”、“动荡血脉”、“固束筋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读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存心宣志”,“致良知”。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讲课讲稿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 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 (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 1.5 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 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 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 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Asch的群体压力 这次提到的asch实验,有区别与sherif的规范实验在于它针对的不再说模糊的现实情景,而是更具体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把从众的原因了解的更直白和客观。 第一步:请来7个试验者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便是给他们一个木棒A,在另外 的三个木棒B,C,D中,找到最接近A长度的一根,如图: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1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主要的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的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 按照能力的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8.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和语义

心理学讲稿之第九章 意志

第九章意志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意志的概念,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以及意志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情、意的关系,意志行动的特征,动机冲突 教学难点:动机冲突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课时:1 具体内容: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即在人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因此,人在反映现实的时候,不仅产生对客观对象和现象的认识,也不仅对它们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情绪体验,而且还有意识地实现着对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改造。这种最终表现为行动的,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心理过程,构成心理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意志过程。 本章主要讲授以下三个内容: 一、意志的概述 二、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 三、意志的品质和压力的应对 第一节意志的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是人的行为的特征。动物也作用于环境,有些高等动物甚至仿佛有某些带目的性的行为,但是从根本上说,动物的行为不能达到自觉意识的水平。尽管它的动作可能十分精巧,它却不可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后果。而人类的活动则完全不同,它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并且“人离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人在从事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而观念地存在于他的头脑之中,他以这个目的来指引自己的行动,“把它当作规律来规定他的行动的式样和方法,使他的意识从属于这个目的。”没有自觉的目的,就失去了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前提。因此,只有人类才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 人的目的是主观的、观念的东西。主观要见之于客观,观念要变为现实,必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凯程教育学硕士考研名师团队介绍

凯程教育学硕士考研名师团队介绍 王哲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有十年考研辅导工作经验,凯程三化四阶五法的尝试人,对研究生考试规划和辅导方案有深刻的见解,是凯程的金牌学习规划师。 在考研的初试指导上,强调学习方法与规划并行,非常看中督导的作用;在复试指导上,注重面试技巧和方法,善于从细节中帮助学生提升整体能力,深受集训营同学们的认可与喜爱。 英语考研团队 索玉柱老师 国内知名考研英语辅导专家、北大英语系教授、考研英语阅卷组组长,凯程教育首席英语名师。多次参与国家各类英语水平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拥有丰富的辅导经验。 齐方炜老师 原新东方英语老师,北京大学英语硕士。主讲考研英语阅读技巧课,英语长难句专题课,英语写作理论与技巧课,被凯程学员称为“英语大神级”人物。

孙浩老师 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博士,5年考研课程教学经验,凯程金牌英语讲师,擅长英语单词、长难句、阅读理解和翻译题型的教学,曾成功带出考取清华的学员。 惠新华老师 多年考研课程教学经验,凯程金牌英语讲师。她独创了一体化教学方法,对考点把握非常准确,在多年的考研英语辅导中成功帮助多位英语“零“基础考生事先考研梦想。 政治考研团队 卢营老师 国内知名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人大政治学博士。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他上课极具逻辑性,实战性强,擅长框架整理知识。 张鑫老师 凯程考研政治主讲老师,参与考研大纲的修订和配套教材编写工作。多年从事考研辅导工作,在政治辅导上有着独特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教育学团队 徐影老师 教育学考研授课名师,授课严谨,内容丰富,对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的命题原则、方法、步骤与程序都有深刻研究,担任《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教育

教师招聘《教育学》基础精讲班讲义-石杨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 (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汽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 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蜂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四)教育的特点 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 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相关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五)“教育”二字追溯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二)受教育者(三)教育影响1.教育内容2.教育措施 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B ) 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 三、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 (三)心理起源说(四)劳动起源说——最科学、正确 生物起源说 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 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诺)(英)沛西.能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心理起源说 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代表人物:(美)孟禄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劳动起源说 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基本观点:劳动 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B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 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 A.孟禄B.沛西?能 C.利托尔诺D.华生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二)古代社会 (三)近代教育 (四)20世纪世界教育 (一)原始形态 1.无独立、无专门化、无阶级性 2.目的:为了生产和生活 3.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古代教育:奴隶+封建 1.中国 2.印度 3.埃及 4.希腊、罗马 中国 夏代——学校教育形态的产生 商朝(殷朝)——考古材料确切证实。 西周: 1.完备形态,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2.国学和乡学 3.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课程的雏形) 春秋战国:官学衰落、私学大兴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 2.相当的经验积累

心理学演讲稿

自我介绍、上课要求及考核方式、班长或学习委员电话及索要名单 绪论 心理学what, why, how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what, why, how (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算命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 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 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爱因斯坦父亲讲的故事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 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 手一阶一阶的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 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 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 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 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 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 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的。” 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 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 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 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 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曾经有心理学家拟出一段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 段话准确至极。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 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 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 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 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 中。 1、概念 a学:-------学科/科学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心理问题,揭示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2、心理现象 好了,同学们注意了,从“心理现象”说起:黑板上的白字:感知觉;认识四个字:记 忆;继续问什么是心理现象,思考:思维;心理学真没意思,错过了曼联,阿森纳比赛的重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报考研辅导班班有什么好处

报班有什么好处? ?现在开始报班能让你早早的进入复习状态,不至于想考研想复习但是没有实际行动。 ?报班老师给你讲一遍能加深你对考试试题的理解,能学到各种应试技巧,答题技巧,毕竟考研是应试考试,所以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报班老师能让你准确的抓住考试的重点、难点,能看透大纲的新增点,删除点等等,毕竟那些老师在考研这块领域是咱们普通学生的爷爷辈的,经验比咱们丰富多了 ?考研机构的名师很多都是身怀绝技,幽默风趣,让你在考研路上能不少那么的无聊,相当于调节自己了。 ⑤考研集训营学习环境好,气氛浓,学习效率高。 报班的缺点? ?报班需要一定的开销,现在的辅导班便宜的几百几千一科,贵的全部加起来好几万。 对于有意向报班的同学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考研辅导班,这里我和大家详细说一下。这里推荐全国最有名的考研辅导班——凯程考研。 其实看看凯程考研怎么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学生,最直观的办法是到凯程网站,上面有大量学员经验谈视频,这些都是凯程扎扎实实的辅导案例,其他机构网站几乎没有考上学生的视频,这就是凯程和其他机构的优势,凯程是扎实辅导、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辨别凯程和其他机构谁靠谱的办法。 第一招:看经验谈视频,凯程网站有经验谈视频,其他机构没有。 第二招:看有没有讲义。凯程有课程讲义,其他机构几乎没有,或者没有现成的讲义,说明他们没有辅导历史。 第三招:问问该专业今年辅导多少人。如果就招1-2个学生,那就无法请最好的老师,凯程大多数专业都是小班授课,招生人数多,自然请的老师质量高,授课量大,学习更加扎实。并且凯程和这些学校的老师联系更加紧密。 第四招:看集训营场地正规不正规。有些机构找个写字楼,临时租个宾馆,学习没有气氛,必须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食堂,凯程就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配备空调、暖气、热水器、独立卫浴等。在凯程网站有大量集训营环境的照片,每个学员对我们的集训营学习气氛满意度超高。其他机构很多遮遮掩掩不提供,那就是集训营环境不行。第五招:实地考察看看。 凯程在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硕、中传、教育学、教育硕士、财科所等名校名专业考研取得的成绩。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在2016年考研中,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取13人(前五名都是凯程学员),清华经管6人,北大经院金融硕士8人,人大和贸大各15人,中财金融硕士10人,复旦上交上财等名校18人,中传考取35人之多,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会计硕士,北京地区名校录取就超过30人、经济学人大状元来自凯程,中财人大外经贸经济学类录取人数非常多,是凯程的王牌院校,还有很多专业成绩突出,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光荣榜,有经验谈视频,其他机构没有。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 目录解读 一、绪论 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 1、认知: 感觉、知觉 记忆 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 2、需要和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 4、能力和人格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 需要和动机 能力、人格(气质、性格)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意志

学前教育学考研院校排名

学前教育学考研院校排名 很多人对学前教育学比较感兴趣,学前教育学考研也是就业很火爆的一个专业,那么在国内开设学前教育学的考研学校都有哪些?考研时该如何选择呢?在这里凯程教育列出学前教育的院校排名,供教育学考研学子参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学前教育学(17) 学前教育学考凯程学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等级 1华东师范大学A+3南京师范大学A 2北京师范大学A4西南大学A B+等(5个):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B等(5个):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C等(3个):名单略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 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 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凯程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

凯程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 主编:凯程徐影,全日制教育硕士最好的辅导资料。 凯程酷考2013版《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 已经开始发售,定价100元。包邮费。 凯程2014全日制教育硕士保录班全部录取, 艺术生王天q同学成功录取到浙师大,她是典型的英语薄弱,跨专业考生,在凯程基本保录班成功将她送入浙师大, 更有大量的考生考入全国各大师范学院,可以说,80%的录取学生都是凯程学员。全日制教育硕士由徐影团队负责教研,试听课程在凯程网站有公布,依托教育硕士资源,凯程历年押题命中率100%,实力决定凯程学员的成功。 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 ——一本在手,取代其他任何教科书 一、北大、北师专家打造,权威观点贯穿。观点权威是考生获胜的保证,同时也是本资料的最大特色。《解析》是酷考特聘北大、北师专家紧扣11年大纲及真题,综合北师大等主要学校相关的教学大纲与内部资料,根据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全新修订整编而成,并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对于某些疑难问题,采用了学术界权威的观点。 二、全面知识覆盖,精辟阐释考点。考研不同于其它考试,它对考生所给答案内容有较高要求。《解析》“褪尽浮华,毕现真身”。从而使考生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把握这些知识点,以达到“一本在手,考试无忧”的效果。 三、强化知识体系应试功能强大。《解析》将考研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将酷考独到的应试理念贯穿于全文。认真学习一次,其效果相当于传统教科书式的学习效果的3—5倍。学习者能够在“关键词(闪电浏览)—知识详解(精细掌握)—知识回顾(简化记忆)—要点思考(灵活应用)—知识结构图(图式网络)”中,获得思考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最终傲立于成功之巅峰。 四、从学员出发为学员服务 1、与市面上其他资料有一点明显的区别就是:《333应试解析》是在凯程授课老师多年辅导经验及购书同学使用并反馈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勘误、补充大量考生需要的内容而编成的,这一点市场上其他资料无可比拟! 2、《解析》编写方式、体例及语言完全从学生角度出发,完全摈弃教科书式的说教! 3、《解析》是市面上唯一的一本权威性、应试性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 凯程酷考《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 已经开始发售,现价100。欢迎你和任何资料对比,不满意全额退款。 ①徐影主编,行业最权威333题库; ②最高的承诺,不满意全额退款; ③100%依照大纲的题库。 ④具体构成: 一、点拨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考生获胜的强大助力,同时也是本资料的最大特色。众所周之,拥有同样基础的人,因为答题技巧差异可能在最后卷面得分上会有30-50分的差异。

10初教文——心理学基础讲稿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个定义: (一)心理学家如何看待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动机、愿望、抱负、气质、性格等。心理学家对于心理现象或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或铿某个主题进行研究。 1.心理现象的一种分类系统 当代心理学的一个流行观点是把个人的心理现象视为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可以作多种描述。人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例如,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也称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推理、言语、想象等认知过程;喜、怒、哀、惧、憎恨、寂寞、烦闷等情绪过程;欲求、渴望、追求、憧憬、奋斗、谋划等动机过程。上述这些心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因而被称为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如迟疑状态、刻板状态、犹豫状态、镇定状态等。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它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如有的人观察仔细、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善于形象记忆,有的人长于语词记忆;有人的诚信,有的人虚伪等。 个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首先,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再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说心理特征是个人稳定的特征,那么心理状态则是相对可变的、流动的。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一组重要的研究主题 心理学研究范围很广,有许多研究主题。与教书育人联系紧密的研究主题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