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第五章 教育目的(2.8)

5.第五章 教育目的(2.8)

5.第五章 教育目的(2.8)
5.第五章 教育目的(2.8)

第五章教育目的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目的的设计作为起点和归宿。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根本特性。教育活动目的的特点直接指向人的身心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一定社会的制约,反应一定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的作用。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一句。教育目的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目的性。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的这段话无疑说明,人在实践活动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念,人的一切行为都具有目的性。

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具有目的性。从教育的产生看,教育发端于劳动。在共同的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人类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共同伦理规范,必然会积累许多社会经验和生产经验。这些经验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这些经验又是不能通过种族的遗传保存下来的。所以,人类要生存繁衍下去,就必须找到一种保存经验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一)教育目的

人类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结果的期待,即期待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之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法》中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的规定。

教育目的它主要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所培养的人为谁服务,这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教育方针的制定者都是国家或政党,它与教育目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结构

为了明确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目的的结构问题。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即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所培养的人符合那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才利益需要。例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其中,德智体的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身心素质;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承担和发挥的社会功能,即人才的社会价值或服务方向。

教育目的结构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教育目的结构中关于人才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因为教育的专门职能是培养人,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作出切实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形成受教育者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受教育者才能在社会实践能动地创造社会价值,为某种社会目的或社会理想的实现作出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教育目的结构中两个组成部分体现出社会发展与人的深发展之间的关系。

2、教育方针的结构

教育方针的结构一般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关于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的规定;二是关于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身心素质的规定;三是关于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的规定。例如,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方针作如下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规定即关于教育的性质与方向的规定;“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关于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关于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的规定。同教育目的结构相比,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比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多了一个关于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的规定。从比对两者的关系可以看出,教育目的包含在教育方针之中。

(四)教育目的体系

1、教育目的体系

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它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的培养目标等式自上而下的相互制约与自下而上的逐级达成关系。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教育方针一身二任,既是方针,又是教育目的。但同时,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又有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唯一层次,即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只能有一个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则是不同层次的教育关于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具体规定,是教育目的体系中的下位层次,是可分层的。在具体内涵上,教育方针是从最宏观、最根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国家教育性质与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目的则是依据教育方针对某一层次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和标准作出具体规定。所以,教育方针是制定教育目的及其人才质量标准的基本指针。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指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对培养什么人所提出的具体规定。教育目的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具体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必须依靠培养目标来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的落实离不开具体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如中小学和农林医师院校都有自己的具体培养目标,但在总体上又必须符合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教育方针的规定,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落实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教育发展史表明,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在致力于人才培养时,都把教育目的的确定放在教育问题的首要位置。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确定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教育工作者正确地、深入地理解教育目的的实质,对于贯彻教育目的、做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作用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规律性和社会需要性。因此,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定向功能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的一定向的。教育目的及其所具有的层次性,不仅内含对整个教育活动努力方向的指向性和结果要求,而且还含有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规定性。它指示给教育的不仅有“为谁(哪个社会、哪个国家)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未来的方向,而且还包括现实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具体途径。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使教育遵循这样的规定,不仅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性,而且还能对人有悖于教育目的要求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发展与预定的方向相一致,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所需要的新品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它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何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进行如何取舍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定向

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因为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教育活动采有所依赖,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事实上,任何社会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总是首先确定相应的教育目的,一到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便从根本上确保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倾向性。

2、调控功能

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意识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这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的需要,受社会制约,社会在利用教育来满足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时,无不给它赋予特有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目的带有一定价值观实现的要求,并成为衡量教育价值意义的内在根据,进而调控实际教育活动,使其对“价值不可违背”。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对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教育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依据,使教育者根据这样的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会使它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目标,正式这样一些目标,铺开了实现教育目的可行路线,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就调节控制的对象而言,既包括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调控,也含有对受教育者的调控。因为教育观念含有对学生培养的价值倾向,教育行为不仅体现了教育者的敬业状态和责任感的大小,而且还具体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依循教育目的进行调控。对受教育者的调控,一方面,体现为对学生外部调控。由于教育目的本身含有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教育者对学生不符合教育目的的行为总是予以引导和纠正,把学生的发展纳入到预定的方向中去。另一方面,体现为学生自我调控。这是因为当学生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身未来成长的意义和要求时,往往能增强他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努力程度,把合乎教育目的的发展作为努力方向,主动发展和规划自己。总之,教育目的含有的各种内在规定向,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很强的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是检查评价、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如,依据教育目的,评价学校的总体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路线是否正确、是否清晰、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依据教育目的,评价教育质量是否达到教育目的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依据教育目的,评价学校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是否符合教育目的要求、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反馈和促动改进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每一种功能都不是单一表现出来的。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要凭借定向功能。在现实教育中,应重视和发挥教育目的的这些功能,对其合理的把握,在于对教育目的理解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三、教育目的的特性

(一)教育目的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同一

人们无论是提出目的,还是实现目的,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为前提和依据。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有本质的差别。这些不同的教育目的,又往往是由这个社会的教育家或这个国家的政府提出的,体现着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主观意志。然而,教育目的无论如何也不是纯粹自由意志的产物,它必须以客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为前提和依据,必须以社会对人的发展和对教育的要求来规定教育

目的,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

(二)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任何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都是对人才规格的一种理性规定,即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等等的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教育培养人要付之以大量的投入,可贵的投入要生产满意的“产品”。因此,在教育目的中融入了社会对人才规格的理想规定。教育目的既是理想的,同时又必须是现实的,即通过现实的教育和现实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如果目的、理想到了通过社会努力也达不到的程度,那么,这个理想就变成了空想。

(三)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身心可能的一致

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两个需要与两种可能的一致,即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可能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两者协调一致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反映,单方面的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需要与可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

(四)教育目的是理论上的规定性与实践上的操作性的统一

教育目的作为国家人才利益的集中体现,它是集多方需要之大成的一种理论规定,这种规定应尽可能反映社会发展现实和发展未来的需要。与此同时,这种理论规定还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是实践工作者能够将其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达到理想规定。如果理论规定过于抽象化,那么实践中就很难将其推向具体的实施和运用。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和制定的,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但是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而是按自身的需要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以,人们提出教育目的,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必然从其利益出发,从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需要出发,有所权衡、有所选择,在观念上建构出一个自认为理想的形象,作为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目的体现着人才需求和人才利益,因而,教育目的本身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追求。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人提出的教育目的也就不尽相同,从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

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有的人认为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有的人认为应当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目的,就个人的发展来说,有的人强调知识的积累,有的人强调智能的增进,有的人强调品德的完美,有的人强调美感的陶冶,有的人强调个性的培养,还有的注重普通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的注重实用性操作能力的训练;就社会需要来说,有的人注重政治效益,有的人注重文化效益,有的急功近利,有的注重长远效益,有的向后看,谋求维护过时的社会秩序,有的向前看,力图改变社会现状等等。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之所以不同,不仅是因为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人有多向选择的可能,而且还因为人们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实践经验、认识水平、政治倾向、社会理想和不同的利益需要,不同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于教育活动的目的势必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出不同类型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教育史上曾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是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围绕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争论教育目的应是促进个性发展还是应当满足社会需要。主要存在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两大不同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分歧的焦点:第一,提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应是什么?第二,教育目的应是什么?第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谁高谁低?第四,教育的价值拿什么来衡量?

(一)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这种观点曾在18世纪上半叶广泛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个人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的福禄倍尔、法国的萨特等。至今这一理论在资本主义教育界中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个人本位论的基本主张为:

第一,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按社会要求去要求人就会阻碍这种本能的健全发展。如卢梭就认为,凡是在创造主手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手里就变坏了,人是被腐败的社会弄堕落的,因此,教育儿童要把他放在腐败的社会之外,远离文明,在自然怀抱里进行,必须把儿童从社会的影响下挽救出来。卢梭所设计的爱弥尔就是脱离社会影响,在自然中成长的。卢梭给爱弥尔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鲁宾逊漂流记》,(鲁在一个荒岛上,远离人间,创造他在自然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古代的斯多噶派和伊壁鸠鲁派及我国的老子都是主张离开一切社会牵累以实现个人人格的完成的。

第二,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人的本性,增进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它目的。这也就是说,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卢梭在其著作中提出:如果要在造人和造公民之间作出选择的话,他选择造人的目标。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协调地发展天赋的人格的才能和素质。萨特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该派理论认为,如果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来规定教育目的的话,就会使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就会抹煞人的本性。

第三,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社会只在于它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有人说:社会是铸模,个人是所铸造的金子,金子的价值必然高于铸模。因此,应当由个人来决定社会,而非由社会来决定个人。

第四,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这种把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这种思潮的兴起和盛行的时期,正是欧洲的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不仅要在经济上反对沉重的赋税和封建的义务,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的特权,同时,在教育上也要反对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思想的禁锢,反对封建的蒙昧主义和奴隶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出要让人的个性得到解放,要尊重人的要求,尊重人的价值,教育要从人自身出发。总之,他们以人反对神,其实质是要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就教育来说,其目的也就是要培养出资产阶级自己所需要的人。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出现了一种“社会学派”,他们认为教育的一切(包括教育目的)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尔普、法国的涂尔干、德国的凯兴斯坦纳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社会本位论的基本主张为:

第一,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于社会。孔德认为:“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涂尔干也说:“正如我们的身体凭借外来食物而营养,我们的心理也凭从社会来的观念、情感和动作而营养,我们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

的。”在他们看来,一个人赤身裸体来到世间,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第二,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目的。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凯兴斯坦纳提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造就公民。

第三,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从属于社会。那托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目的。”

第四,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他们认为,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衡量。离开了社会,就无从对教育的结果作出衡量,为达到某种结果而提出的教育目的也必然成为一种没有意义的东西。如通常所说的“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目的,但如果离开它对社会所发生的作用,也就不知道能力是什么,和谐又是指什么。能力之所以成为能力,就是它对社会发生作用,和谐之所以为和谐,就是它达到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这两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在处理社会和个人关系的问题上各执一端,割裂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只有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将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辨证统一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所指向的就是作为个体的发展,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本身也不会存在。但是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一个人只有与他人相结合,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手段和条件,个体的发展要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促使人去适应他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条件,获得其所能获得的那种发展,因而教育目的不能不为社会所制约。另一方面,如果看不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完全无视个人的因素,也会使教育工作产生某种偏差。如果一味强调社会需要,而完全不考虑人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如求知欲的满足,美的享受的追求,以及身心健康的需要等等,也可能培养出缺乏理智和情感、缺乏志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漠、精神世界贫乏的对象。教育目的如果不反映人的个性的发展,势必会培养出某种“标准件”,如此,教育就可能成为一种强加于人的精神因素。

教育目的除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主张之外,还有人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859—1952)就认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的,一是社会学的,主张“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一方面,杜威倡导儿童中心主义。在他看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他反对脱离儿童的本能、需要、兴趣、经验对生长过程强加目的,认为这是对生长过程、教育过程的外部强制,是对儿童个性的粗暴干涉。另一方面,杜威又主张“社会中心”,强调把“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要求教育“成为民主观念的仆人”,充当所谓绝对主义、极权主义的工具。为了兼顾这两方面,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要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企图通过这种“小社会”的活动保证大社会的和谐。杜威的主张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如重视儿童的活动在教育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试图把儿童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起来。但他认为教育过程即是教育目的,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这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应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个体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

社会,个体发展必须以社会发展为基础,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教育目的虽然是人的主观意志的反映,但就其确定的最终依据来看,应反映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教育目的是统治阶级的人才利益和人才标准的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首先要符合统治阶级或政党的利益和需要。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便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的人才标准不同,教育目的便会有所不同。因为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要利用它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实力和权力,制订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教育目的,反映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需要,所以,教育目的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的,不同社会性质的教育必然有不同的教育目的。阶级社会的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孔子把教育当作他们实行“德治”、“仁政”的工具,提出过培养“君子”和感化“小民”的教育目的。孟子说:“设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论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着修己治人。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采用“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维护封建制度。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1632—1704)提出过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他理想的绅士是获得“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人。在他看来,这样的绅士,将善于处理自己的事物,维护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他还认为,“一旦绅士受到了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自然很快就都走上正轨了”。洛克所说的绅士教育,反映了当时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在人才培养上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是确定教育目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一定的教育目的反映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特点,体现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也发生影响。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规格和标准的需求不同,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便有所不同。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诸如,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科学技术水平十分低下,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和经济活动人员,不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学校教育不担负培养劳动者的任务。教育目的是将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有文化的统治者,即政治、军事、宗教、法律等方面的统治人才;对广大劳动者进行的则是服从统治阶级意志的愚昧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生产力,使教育目的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人粗略统计,工业化初期,要求劳动者具备初等文化教育程度;电气化生产时期,要求劳动者具有中等文化教育程度;电子技术生产时代,则要求劳动者具有高中、大学文化教育程度。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教育目的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还必须具备新时代要求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适应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目的确立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说,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教育目的的制定应是上述两种需要的有机统一。教育目的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因为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教育首先

是通过培养人进而服务社会的。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活动对象区别于其他活动对象的显著特点。教育目的的提出不能不考虑这个特点。虽然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并不能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方向起决定作用,但它对教育目的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完全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那么教育目的的实施和完成就会落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体差异性、整体性。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

第一,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人们既然希望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形成的素质结构,是社会规定性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体现,不仅表明社会规定性,而且也包含着个体的生理、心理特征,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给予了学生不同的信息量和发展程度,今天的学生与20多年前的学生相比其发展潜能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尤其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也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在把教育目的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也不能不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经验储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等他们的发展需要不同,具体化的教育目的便应有所区别。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提出。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劳动能力是指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和谐发展。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可集中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发展,这是发展的量的方面特征

所谓个人全面发展,首先要达到的第一个标准是智力与体力发展的尽可能多方面性。“多方面”就是欲求广泛和全面;“尽可能”就是在考虑社会条件、自身实际及与他人的差异等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其所能地达到多方面的发展,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去实现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和转换,满足于个人的兴趣和需要。

2.个人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这表现为发展的质的方面特征

质的特征之一是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发展。充分发展是指个人智力、体力两个方面在各自的领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的”发展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个人智力与体力发展的深度和程度的设想和要求。在他们看来,个人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是量与质的统一,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如果仅有发展范围上的要求,没有发展程度上的规定,还不足以说明是否达到了全面发展的境界。因此,全面发展的智力和体力不仅要求范围上是广泛的,还要求发展程度上是充分的。

质的特征之二是智力与体力的“自由”发展。所谓自由发展,一是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屈从于任何其他的活动和条件,二是个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自由的发展既是充分发展的前提,又是它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在有了“自由”保证的前提下,摆脱了种种条件的干扰和限制,才有可能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反之,只有达到了充分发展的状态,个体才能最终摆脱自我贫困的羁绊与束缚,使自己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在最大的自由度里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质的特征之三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主张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倡导个性发展的思想。这是因为既然他们强调要使每个人都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就必然包含着每个人依照个人的意愿和实际,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方面获得突出的发展,这无疑是个性发展的范畴。

3.个人智力与体力的统一的发展,这表现为发展的度的特征

统一的内容有二:一是统一于个体,二是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是否实现智力和体力在个体身上的统一及其与物质生产过程的统一,这是划分发展性质的临界点,是区别发展性质的根本分野和标志。因为个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智力与体力的分离,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与否,除要看智力与体力的发展范围、程度及其与个体的结合与统一外,最后还要看智力和体力是否与物质生产过程也达到了结合与统一。如果二者的发展在个体身上是分离的,与物质生产过程也是分离的,那么,这都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作为统一的劳动能力,之所以会被分离在生产过程之外,皆是由于资本的作用。资本把智力作为特权,从劳动者身上分离出来。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只剩肢体的作用,作为头脑作用的智力则被资本所掌握。因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除上述量与质两个方面的要求外,还必须加上智力和体力与个体、与生产过程双重统一这一点,即智力和体力既要统一于一体,又要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这才全面揭示了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

(二)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

1.个人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人的发展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产力、社会分工状况、生产关系性质和受教育程度等相关联,并为他们所决定的。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及人与人发展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社会分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与对立。

(1)“原始的丰富”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对自然的驾驶能力极其有限,人的智力还处于“自然的无知”的“体耕”状态,在劳动过程中主要是发挥简单的体力作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原始地“混合”在一起,因而还未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2)旧式分工开始人的片面发展

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了城乡分离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同时,教育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成为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垄断的事业,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被排斥于学校大门之外。学校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和教育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但也由此开始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

第一,“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入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如果说,农民占有土地,城市居民占有手艺,那么,土地也就同样占有了农民,手艺同样有了手工业者。

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统治阶级子弟独享教育。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思想主导下,统治阶级子弟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片面发展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普通劳动群众子弟则由于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结果使他们陷于文盲与愚昧,片面发展他们的体力,这是社会生产关系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

(3)工场手工业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的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产物,就是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这样劳动者不仅智力得不

到发展,机体的发展也日益畸形化。这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把一种工艺分成各种精细的工序,把每个工序又分给个别工人,作为他们终生的职业,使他们一生束缚在单一的操作和单一的工作之上。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劳动者自身也就被分成几部分,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劳动,就必须牺牲其它方面能力的发展。劳动分工在工场手工业中的发展,使人的发展因此而更走向片面、畸形的境地。

2.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

当社会生产力由手工工场发展到大工业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发展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机器生产与终身不变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是根本对立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因此,现代生产必然要求“用那种把社会不同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如果工人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成为“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不仅自身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交替变换职能”和“极其不同的劳动需要”,而且整个现代生产就会中断。所以,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关系到现代生产“生死攸关”的大事。

所谓大工业的本性,即大工业的机器生产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发生不断的变革,它从不把某一生产过程当成是生产的理想状态。追求工艺的不断改进、产品类型的推陈出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现代生产竞争的客观规律。生产过程不断完善和不断更新,使得以往凭经验劳动或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成为历史。从业者要求适应现代大工业的机器生产,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通晓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这就必然要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统一地和谐地发展。而且随着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知识技术、智力在生产中的作用更日益突出。

现代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不仅提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而且提供了可能性。

(1)大工业生产依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适应这种生产的顺利进行,涌现出一系列工艺操作等新兴学科。这些新学科的出现和综合技术教育的实现,使劳动者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的学习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整个生产系统,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劳动时间,丰富物质生活条件,使劳动者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学技术、学文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适应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资本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和阻碍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换言之,社会生产现代化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越高。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却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它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生产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大工业从技术上消灭了那种使人终生固定于某种操作的工场手工业分工,发达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向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生产过程中智力劳动比重增大,劳动时间缩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条件。但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使旧的分工制度依然保存了下来,大工业生产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无法变成现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物质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对工人来说,始终是一种受资本家控制的奴役工人的异己力量。工人实际上变成了活的劳动工具,变成机器有意识的附属品。过去是终身专门使用一种工具,现在是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的机器。过去工人是机器的“主人”,现在工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机器生产本来能

缩短劳动时间,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延长了工作日;机器生产能减轻劳动强度,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提高了劳动强度;机器生产标志人对自然力的胜利,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人受到自然力的奴役;机器生产能增加劳动者的财富,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生产者变成贫民。本来,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可是,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同人的类主体相异化,以及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了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又使一部分工人返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产生了智慧,但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总之,这种由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得到的不是自己劳动带来的财富和幸福,相反,却遭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统治和奴役。劳动不再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一种力量,相反,却导致人走向片面、畸形发展的状态。所以,由资本主义制度衍生出来的异化劳动,人为造成了劳动智力的荒废、身体大摧残和道德的堕落,使人成为片面的人,畸形的人。马克思甚至更深入地指出:“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所奴役;律师为他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这种观念作为独立的力量支配着他。”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不铲除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

4.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人的发展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发展极为有限。因为低下的生产力既不可能向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不可能提供充分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条件。社会生产采用先进的机器生产以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大大丰富了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都享有民主的权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已不复存在,再加上有先进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有正确的教育方针和目标的指导,这就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广阔的前景。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很高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教育、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许多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弊端正有待于在改革中去克服。因此,现阶段我们还不具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充足条件。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

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即马克思说的“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一切剥削阶级,消除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丰富,人的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及各类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方式的空前先进,这样就可能为一切社会成员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全面发展自己的志趣才能创造了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就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成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人。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彻底解放。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他在《资本论》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慧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为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协调地统一发展,所以马克思把它称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随着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成了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一个普遍原理。列宁在《民粹派空洞计划的典型》一文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科技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一贯把它作为教育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

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必由之路。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尽管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不可能完全实现,但它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我国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才可能制定出正确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一)新中国以前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我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皆以“明人伦”为其目的。到了封建社会,儒家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近代实行新学制之后,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正式规定了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儿、尚公、尚实。这一宗旨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现实和目的。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目的的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旧的教育制度被推翻,旧的教育目的被废止,新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被确立。

1949年12月,新中国诞生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使理论与实践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个方针后来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采用1957年和1958年的提法。

1982年,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做了这样的规定:“国家培养青少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的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教育方针,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气息和国家强盛对人才要求的紧迫感。

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儿童、少年、有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了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新的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性质和方向,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1999年6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更大的历史作用。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从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尽管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教育目的的核心没有改变,其基本点、精神实质都没有改变,每一种表述模式都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体现着共同的精神实质。

(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为谁培养人、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何在,这是教育目的中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之人才服务面向问题。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的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关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或“劳动者”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

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而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何种社会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生存、自强的手段,也是为他人、为社会贡献的形式。只有诚实创造性地劳动,个人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我国,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消失了,但分工和本质差别还存在。教育目的中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前一段时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劳动者被曲解为专指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不是劳动者,是专政的对象。这种极“左”的思想和实践,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基于此,有人建议用“建设者”一类的提法代替“劳动者”。但不管用哪种提法,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教育目的的表述即使不用“劳动者”的提法,但“劳动者”所包含的精神不可丢,毛泽东在提出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的时曾有一段解释性的话。“要提倡勤俭建国……社会主义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县城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这句话到今天都有意义。因为在当前的部分青少年中存在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在学习上害怕困难,缺乏兴趣,只求混一张文凭。在职业选择上,缺乏艰苦创业精神,不愿做体力劳动等等。显然,这是不符合我国教育目的的。这种不良思想的发展,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使全体青少年学生懂得,用辛勤劳动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立志做社会主义的自觉的劳动者。

2.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认为似乎只有科学技术专家才是人才,我们的教育只是培养这种人才,这是一种片面认识。我们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仅有科技人才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类人才;不仅需要高级人才,中、初级人才也不可少;不仅需要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也不可缺。所以,我们的教育目的所指的劳动者是上述的全部人才。我们的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各级各类人才的合力才能发展,教育目的要培养造就的就是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各级各类的人才。

3.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会有一部分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一部分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选择脑力劳动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要养成尊重工农及其他体力劳动者的感情,为他们服务的志向,防止和清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选择体力劳动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也要注意提高文化素质,拓宽文化视野,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克服“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努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向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本质差别的目标前进。

(二)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教育目的的另一个部分是培养规格问题,即教育目的中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的人”之人才素质结构和质量标准问题,也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问题。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上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上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智的发展,包括科学文化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驾驭自然、驾驭社会的能力。前文教育目的中的“有文化”,就是智的方面的发展。德的发展,除了伦理学上所说的道德品质外,还包括思想观点、政治态度,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文教育目的中表述“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献身精神”、“科学精神”等都是德的发展的要素。美的发展,包括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发展,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人的发展是多层次因素的发

展。

如果我们继续研究还可以发现更多的层次和组成因素。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教育目的,主要还是在较高层次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即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这很必要,但不深入,稍显空泛、抽象。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各个层次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组合的规律和最佳结构,才能使培养目标的设计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这对于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评价教育效率都是十分有益的。这里应指出的是,体、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既各有特点,都是受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又相互联系,统一组成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

(三)具有独立个性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时代需要

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创新人才、科教兴国是振兴民族的紧迫需要。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既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具有时代气息和国家强盛对人才要求的紧迫感。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的发展,增强受教育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如有理想、自尊、自强、自立、自制,对自己言行负责;对人类社会有使命感,善于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意见,与他人平等相处;不满于现状,不唯上、唯书,面向未来;勇于进取,勇于改革;尊重他人的劳动、贡献;注重效率、效益;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方式等等。

在理解这一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并不矛盾。“全面发展”指受教育这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说的是体、智、德、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我们知道,受教育者是社会现实的人,不同的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经验和智慧品质,他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个人个性形成的过程。

2.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我们并不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现实中,在某些受教育者身上的确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需要逆向或异轨的的个性的要求,如损害社会利益和破坏社会秩序的极端自私自利和无组织无纪律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这是完全背离教育目的的。对于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或自由发展,必须加以教育、约束,使其回到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道上来。但这毕竟是少数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问题而忽视或排斥广大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

3.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正处于改革中的前进时代,各项改革中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调动、发挥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教育改革及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化,培养独立个性的人必将占有应有的地位。

三、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灵魂,为充分发挥教育目的的功能,就应该明确实施教育目的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中,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

对象、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或看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教育的认识或看法,是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育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办学思想等)和各种教育观念(如人才观、质量观等)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育思想渗透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教育工作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一定的教育思想在影响或指导自己的工作。

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因此,明确教育目的是端正教育思想的关键,或者说,端正教育思想,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的。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的理想目标,任何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行为、管理行为、评价行为等都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背离。

2.把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课程计划、教育配置、内容、学校管理、教育督导等都需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

3.把学校教育质量的追求放在全面提高的基点上。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教育方针要求的各个方面的提高,是知识、技能、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以及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的全面提高。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为革除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1999年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面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对象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五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所以,要实现我国教育目的,把它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要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去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的。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德育是向学生传授无产阶级政治思想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我国中小学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加强德育是我国目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需要。

德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所以,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德育的主要要求是:在政治思想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无产阶级世界观。要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和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相信科学,反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在道德行为方面,教育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具有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热爱劳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具有艰苦奋斗的思想,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个性品质和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教育学生产生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和远大的理想,形成共产主义信念和世界观,能正确判定真、善、美与假、恶、丑,富于创造精神,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能识别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

2.智育

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智育的要求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拓宽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兴趣和习惯。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劳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的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体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体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有: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基本生活能力。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了解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并能在正常生活中创造维护身体健康的条件。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美育的主要要求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技能,如绘画、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它帮助学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基础。

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要求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和用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上述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的;同时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要“五

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当然,“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并不是主张门门百分平均发展,而是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一定的程度的发展,没有重大缺陷。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立的个性。

(二)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标都是由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构成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基础教育是指中小学教育,它的培养目标具体体现了各级教育所应达到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明确办学方向,有利于实现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形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立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发展和协调充分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兴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

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兴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是人由儿童发展到青年的过渡期,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期,因而它成为了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的最关键的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目标如下: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必须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打好语文、数学、外语的基础,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热忱以及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3)体育方面: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从事生活、生产所需要的身体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它们具有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使学生具有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技能。

高中生处于青春早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他们在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这个阶段是学生立志择业,为走向生活、走向独立做准备的时期,所以,培养目标体现出上述特点。

培养目标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中小学教育在不同阶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不同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2.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

4.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5.评述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6.论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意义。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要遵守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立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辨: 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根本指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途径和培养方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目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 第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1.层次结构: ①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③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④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 2.内容结构: ①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②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柏拉图凯兴斯坦纳涂尔干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①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②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③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评价:忽视了个体的价值,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2、“个人本位说”(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福禄贝尔 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总的需要。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导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 通常,教育目的要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 教育目的的功能 1、定向作用 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生发展的总方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并制约全过程。学校只能根据教育目的办学,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办学方向。 2、调控作用 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起选择、协作、调节和控制作用。 3、评价作用 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标准来衡量,但根本标准乃是教育目的。一般来说,凡是遵循并实现了学校教育目的的学校,其教育质量就高。相反偏离了教育目的,其教育质量就不可能高。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对教育目的并没有具体的定论。 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潜在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得到发展。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7——试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安奉媛 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但是教育目的的主观性又以客观性为在在的前提,恰当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哲学观念影响教育目的的设定。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培养是教育目的论的核心;而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是培养人对外在环境的兴趣,包括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从而形成他所谓的“绅士”;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从而从根本上修身养性。 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性善论者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无非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则认为教育应当使人云性而起伪;古代基督教思想家们曾经由原罪说引申出必须对儿童采取严厉的态度,以去除他们身上的“撒旦”的结论;卢梭则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的设定会受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从大的文化系统看,佛教倡导与世无争的佛陀人格,道教塑造了长生久视的神仙世界,儒家则大力倡导成仁取义的圣贤人格。对于中国古代的学者而言,其修身或学问的总目标就只能是成圣成贤。在西方,卢梭所主张的自然发展的人,洛克的“绅士”,杜威所谓的民主社会的公民等,也都寄托了他们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教育目的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教育目的作为统治阶级人才标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需要哪些类型与规格的劳动力,都集中地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又首先表现为要符合统治阶级或执政党的利益和需要。由此可以说,有什么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便会有什么性质的教育目的。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的人才标准不同,教育目的便会有所不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其内容和要求可能因时代和国家的不同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专制的社会决定了教育的专制,统治阶级对教育的独享以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剥夺被统治阶级子弟的受教育权以达到愚民的目的。资本主义倡导教育的民主与公平,但教育中渗透资本主义天堂论的目的亦明显地体现为教育要为培养具有心甘情愿为资本主义发展奉献终生的人服务。所有这些都是社会政治经济需要对教育目的直接制约的结果。从规律的角度说,一个社会办教育以培养本阶级需要的各种人才,这也是一件理所当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改革

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 开场白:吴老师上节课对于基础教育的本性做了很全面的分析,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其实,我这个发言课件也是我在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和书目的基础上,对一些学者们的观点,和反映出的基础教育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有些相关的东西是在吴老师讲述的有关基础教育几个本性内容基础上进行一个细节的展开阐述而已。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基础教育的内涵。(任何问题都应从了解它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只有理解了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进行改,这是起点。) 第二,基础教育的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这个方面,我认为只要把握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作用,那么对于回答“为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改革,当然是因为有问题才会改。所谓改革,就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因此,了解当下如此重要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也是迫切的。正是因为存在了这些问题,所以才要迫切地需要改革,我认为这是对于“为什么”改革,最直接正面的回答。也只有了解了问题所在,才能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对症下药”。) 综合起来,基础教育的地位这么重要,而其中又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则是必然。 一、理解基础教育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我们办基础教育的人必须弄清楚而不能产生误解的一个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 杨启亮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基础教育的“基础”作了如下描述:“首先它不张扬不显赫,呈现着平平常常踏踏实实的品格;其二它全面、深刻而且厚重,如高层建筑的基础就都像筑桥墩一样,深到百米以下与硬岩层相结合,它使用的钢筋粗壮、水泥质量优良,还必须真正夯实,而且它必定是能够全面支撑着建筑物,绝不会允许任何支柱如同虚设;其三它在表现形式上却往往不精致,甚至比较粗糙,无须精雕细刻。[1]杨启亮.基础教育改造中几个基础性问题的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7).“平实、全面、粗糙”是基础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特点。 孙喜亭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2]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吴美燕《解读中国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通常是指中小学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基础教育突出特点是它的基础性,全民性和普及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2.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们师范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 (1) 队员见习期间必须参加原任教师的授课,做好见习记录,课后虚心请教。争取本科组老师的课。 (2)每位队员必须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 (3)每个实习生都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教案必须交原任教师指导,必须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每节课上课前应进行检查性预讲,同专业的队员必须参加听课,并邀请原任教师指导,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老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6)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一个班的实习老师,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 (7)实习授课期间,如出现课时冲突等情况,一定要请示原任老师批准。(8)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马克思是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因而对人的全面发展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沦依据。它的内容主要要有以下几点: (二)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发现,是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加剧,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深,人的身心发展更加畸形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达到顶点。它使一部分人的体力发展基础遭到破坏,使另一部分人的智力发展基础受到摧残。因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的片面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提高。这种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够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为劳动者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条件、精神条件和可能,使劳动者有时问、有精力从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从事多方面的活动有了可能。 机器大工业生产向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社会需要。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组织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也就是说,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要求工人不断流动,不断改变职能,适应劳动的不断变换,也要求工人必须多方面地发展。不但熟悉特殊的工业技术,还要掌握普遍的原理;不但要知道个别机器操作原理,还要懂得一般原理。还要求工人必须把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会发明创造,革新技术。所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客观上要求工人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生产者,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四)礼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完全实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许锡良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怀持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著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他的《教育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就是这一句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个对教育目的的论断与杜威所说的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其实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与价值判断,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人类的教育目的,经历了无数的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至今仍然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的国家主义目的论与教育的个人成长论。我这里之所以不把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引入,是因为,

按照杜威的说法,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不矛盾,个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则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的时候,其实也在指他在发挥自己的天赋与才能,在为社会作贡献,当我们说,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指教育促进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用身心健康的人及他们的个性才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其实是指一个事件,只是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对立与矛盾的东西。只有国家本位或者政府本位才是与个人本位相矛盾的。因为,中国常常把社会与政府及国家混为一谈。才有这样的错误论述。 怀特海无疑是个人本位论者。当他把教育的对象定位为有血有肉的人,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的时候,怀特海的目光完全聚焦在活生生的个人定位上。任何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到血肉丰满的个人层面,都是无效的教育。理解了这个逻辑起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了。 人,如果离开了文化,就有如鱼离开了水。个人的知识与社会发生关联,在于通过文化环境起作用的。因此,怀特海开篇即这样说:“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对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然而,这句话正好击中了中国传统国学的要害。中国的《论语》正是零零碎碎的信息,这些信息甚至称不上是知识,而是由圣人即兴发出来的一些感想。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就靠这些东西作为思想活动的材料,也难怪,这些零碎的信息并没有给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还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有可能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所以我认为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懂得生活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哪些?(请列举几点)您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 1、简洁端庄的服饰。作为人民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穿着应该得体大方,符合我们教师的身份,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 2、良好的师德。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理应明确自身责任,躬身垂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自己的道德形象上,一定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3、语言健康规范。作为老师,说话要得体,要与自己教师的身份相符合。对于小学生而言,讲课语言要学会儿童化,富有儿童味;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4、举止文明礼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等等。 我自认为本人在教师基本礼仪上面还做得较好,需要改进的是有时讲课敲击讲台,今后一定改过来。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 江西叶华平 摘要: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如何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认识到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认识到该怎样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师傅教徒弟一门手艺。教学中不能忽略了学生受到了多少精神熏陶,得到了多少思想启迪。教育是要让学生能去创造和拥有幸福的人生。 基础教育也不能等同于培养这“家”那“家”。对于那些能成为人才的极少数学生,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把他们向成为某某“家”的道路上引导。 关键词:基础教育主要目的如何做人如何生活良好的道德品质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兴趣爱好正文: 在我国基础教育是指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从教已经有15年整,到如今才真正明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师傅教徒弟一门手艺,也不能等同于培养这“家”那“家”。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如何生活。 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师傅教徒弟一门手艺。师傅教徒弟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一门手艺。即传授给徒弟从事一种职业应该具备的方法

和技巧。师傅传授徒弟越多的方法和技巧,徒弟的职业技术水平才会越高。师傅在教的过程中要反复地演示,反复地讲解方法和技巧。徒弟需要在学的时候反复的练习。正如俗话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基础教育却不同于此。可是现在还是有很多教师像师傅教徒弟一样去教育学生。虽然国家已经推行了素质教育,并两次进行次新课程改革,但在学生评价方面还是以分数论英雄的前提之下,很多学校都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素质教育政策的真正落实,教师在教学实践的真正运用,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教师课堂教学多般还是采取满堂灌,学生则机械的接受。教学还是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上,掌握多少解题技巧上。至于学生受到了多少精神熏陶,得到了多少思想启迪,却往往被忽略了。考查时,则是看学生在一张试卷里会解多少题目,能得多少分。这样做远远偏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幸福。就是说,教育是要让学生能去创造和拥有幸福的人生。 基础教育也不能等同于培养这“家”那“家”。培养什么“家”要求指导培养对象掌握某个科学领域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研究,去发现,去取得新成果。严格的说这“家”那“家”都不是某某教师或某某学校培养出来的。比如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世纪美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他出身贫困,父亲是工人,经常生病。12岁上街卖报,13岁起在订书店当学徒。他是凭着自己对科学的热爱,认真钻研有关电学的论述,不断地做实验。后来他想方设法抓住机会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五章教育目的 【评价目标】 1.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意义及制约因素; 2.熟悉和理解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和我国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3.能够联系实际认识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4.了解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关系。 【考试内容】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我国现时期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关系;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学习要求】 1.识记:(1)教育目的的概念(2)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教育方针(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理解:(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2)教育目的的作用;(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4)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5)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关系; 3.应用: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复习内容】 第一节教育目的理论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什么是教育目的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家长、亲友、教师等都可以对受教育者寄予这样或那样的期望。 狭义:是指国家(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和总的设想或规定。通俗地说,就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归宿,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具体有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宏观的:一定社会、国家的总的教育目的,对所有教育活动都有统摄作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 (2)中观的:一定教育机构、学校的教育目的,即各级各类的学校培养目标。 (3)微观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目的,是学校培养目标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的性质与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我国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含义及作用 教育目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中核心部分――教育目的本身是价值的选择,价值是教育目的的核心。同时它也是是教育目的中的复杂领域――人们的地位、背景不同,有不同的认识水平、理想,形成不同的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目的必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2、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 观点: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于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教育目的应该以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为根本,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个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等(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观点:社会才是目的,个人只是社会目的实现的工具,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教育目的必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目标,我们任何行动的方向和结果! 学校体育的前提性问题之一,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都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将把体育的受教育者——期望学生变成什么样的人?将学生引向何处?为学生指明什么样的学习和努力方向?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对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 2.了解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多种因素。 3.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运动教育 (一)体育与健康(健身)课程 体育与健康(健身)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争而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四)课余体育竞赛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一)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对于学生的体育不仅是在运动场上进行,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将对学生的体育、健康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有赖于学校一切教育活动和全校教职员工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 “运动场上的运动的作用发挥是与一定条件与背景分不开的,只有在整个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健康、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和谐极为关注的情况下,这些活动(即体育活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因此教学目标的描述也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在检测上也具有可操作性,如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基于以为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确立教学目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教学文件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这一内容时,它分别是教材的P46、P57、P87,分析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具体目标有如下阐述: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育目标体系中属中间层次,它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各级教育所应达到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龄中期是从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因而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最关键的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目标如下: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的目的意义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的目 的意义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学校安全教育的目的意义“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要“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否则悔之晚矣!”。从国家领导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学校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 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 一是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的公民; 2.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3.学习更多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救助。 二是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 1.能够提供健康信息的传播和接受; 2.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书籍。

三是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责任感。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他们正在成长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精心爱护、保护。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任务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是教育战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四、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仅仅依*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救自护,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可见,加强安全工作,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

浅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2019年文档

浅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ehHerbart。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人们誉为“科学教育之父”。他的道德教 育目的论对传统教育派产生过重要影响,并且,我国受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影响颇深。因此,进一步研究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目的论对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也不无参考价值。 一、对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观的理解 赫尔巴特非常重视教育的目的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关心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为使孩子顺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使其做好内心的准备”。 把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归结起来,可分为两个层次:最高目的――道德,一般目的――“可能的目的”(或称“选择 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或称“道德的且的”)。所谓“可 能的目的”,是指与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有关的目的,是他们在将 来某些时候按照他们的心向或多或少地会遇到的目的;“必要的 目的”则是指学生将来不管会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品格。在赫尔巴特看来,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目的中,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明确指出:“一个青年 人纯粹出于得到好处的目的想向某一位教师学习什么本好像他 选择什么颜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领和知识,

色的衣料做衣衫一样。但是他的思想范围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一切。”这就是说,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培 养学生完美的道德品质,发展他们敏锐的认识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能够克服各种盲目的冲动,成为安分守己以及毫不怀疑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作为最高目的的“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是他的教育理想。而选择的目的和道德的目的是教育实践中的可能的和必要的目的。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观体现了教育的两种基本形态――“应然的”教育目的和“实然的”教育目的,前者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或理想,后者是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赫尔巴特教育目的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而且还强调教师要在必要的目的和可能的目的这两个目的中要更关心必要的目的,所以可以称他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目的。 二,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观的特点 1 道德作为最高目的 古今中外,道德历来是教育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思想深受裴斯泰洛齐和康德的影响,但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入。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概念中应包含五种观念:(1)“内心自(4)“正(3)“仁慈”的观念;(2)“完善”的观念;由”的观念;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授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一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是还未成年的学生。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 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首先,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其次,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换言之,基础教育要先教会学生成人才切合基础教育中“基础”二字之义。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一个认同社会,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课后思考题

第五章教育目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⒈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⒉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⒊美育即()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⒋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监督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⒌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⒍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性质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⒎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⒏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学说 ⒐.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 )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⒑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A.从各自理想出发,使各个价值得到充分发展 B.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C.德、智、体、美相结合的全面发展 D.自由天然性得到自由发展

学校的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习惯。 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例如;遵守课堂纪律,合理分配学习和活动时间,课上集中注意听课能力,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毅力和耐力,生活有规律,定时睡眠饮食,讲究卫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学习高效等。 2.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由此推之一个好老师不是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而是教孩子怎样学会学习,教孩子建立起自己学习方法,在这里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成绩都考八九十分,而到初中(科目史地政,数理化多而不会分配自己的精力,)后我们的成绩为什么一落千丈,非常普遍啊,而原因呢,我想莫过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好有效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之关注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应该关注怎样学到知识。当然学习方法都有什么呢?做好预习,认真做笔记,及时组织复习,学会有效的记忆知识,做好练习,学会系统总结知识,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学会阅读技能,认真审题,善于思考总结与发现规律,能够生出创新思想等等,如果您的孩子在这六年的学习中能够灵活掌握这些学习方法,那么初中这一危险期很容易就度过了。 3.在思想品德方面。 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真诚待人,诚实守信(关系到个人在小伙伴中威信的树立,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懂得宽容大度团结人,懂得感恩父母体贴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懂,得感恩社会,发挥个人坐做社会好公民的积极作用。文明礼貌。学会节约,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知荣辱,勤奋知努力。出席宴会公共场合,懂得礼仪礼貌,举止文明,爱护公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懂得维护公共场合秩序,不大吵大闹,不损坏公共设施。珍爱生命,懂得生命只有一次,懂得自己的人身安全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4. 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健全人格和自我同一性 首先我们解释一个字眼“自我同一性”。西方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剧烈的社会变迁或是家庭变故容易使人发生认同危机。结果导致个人人格稳定性的丧失,个人价值的改变和不确定的情绪出现。未解决以上心理危机而提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 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所以健全人格也是小学阶段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健全人格的培养: 1.要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己,完善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自傲。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教育。 3.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4.学会自我反思。 5.奋斗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家庭教育方面 我认为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做的很好,有些家长则不然。 1.家境和学习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