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中医治疗癌症,和西医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胃癌的治疗也是如此,中医注重辨证论,讲究阴阳平衡,所以,对于中医治疗胃癌,分类就比较细化一些。这里要讲的是,中医治胃癌要分6型,都有哪6型?一起来看吧。

胃癌的中医治疗,大致都包含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组成部分叫做“辨证论治”。依据中医理论,对胃癌病人当时的情况:癌肿情况,全身情况,各个脏器的功能情况,以及脉象、舌象、体征等综合分析,按照病因、病机,据以组方。

中医治胃癌要分6型,主要有以下6种:

一、肝胃不和型

证候:胃脘胀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黄或薄白,脉细。

治法:舒肝和胃,温阳健脾。

二、脾胃虚寒型

证候:胃脘隐约胀痛,喜按就温,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食入经久仍复吐,时呕清水,面色硄白,肢冷神疲,或便溏浮肿,舌唇淡胖有齿痕,苔白滑润,脉沉缓或沉细濡。

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三、胃热伤阴型

证候:胃内灼烧,口干欲食,胃脘嘈杂,食后剧痛,五心烦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舌黄少津,脉滑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健脾和胃。

四、痰湿凝结型

证候:胸闷膈满,食欲不振,腹部作胀,吞咽困难,泛吐粘液,呕吐宿食,大便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五、瘀毒内阻型

证候:胃脘刺痛,灼热灼痛,食后剧痛,口干思饮,脘胀拒按,心下触及痞块,或有呕血便血,肌肤枯燥甲错,舌唇紫暗或见瘀点,脉沉弦、细涩或弦数。

治法:活血祛瘀,温阳止痛。

六、气血双亏型

证候: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甚则阴阳两虚,脉沉细无力,舌淡少苔。

治法:补气养血,温阳健脾。

另一个组成部分,叫“辨病论治”,或者可以叫“辨癌论治”。

就是从中草药中,选择一些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放入方中。所谓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是指或者其中含有某种抗癌的成分;或者在动物实验中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或者过去中医传统用于抗癌或者民间习惯应用者。

胃癌用中医怎么调理?此外,对于胃癌患者如有特殊兼证的,在治疗治疗上根据病情灵活加减,以达到整体综合治疗的目的。所以说,中医治疗胃癌,分类是比较详细的,胃癌患者如要选择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就一定要选择中医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详细的诊断胃癌类型,然后在对症下药,进行治疗,才能使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发挥到最大。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5758663.html,/wa/2015/0720/226299.html

中医辨证论治胃癌

关于胃癌中医是如何认识的? 胃癌属于中医学的“反胃”、“噎膈”、“胃脘痛”、“痞满”、“呃逆”、“积聚”等病证范畴。 胃癌的发病原因甚为复杂,一般认为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脾胃受损或先天禀赋不足,后 天失于调养,邪毒乘虚而入等有关。胃癌多方面的发病原因,产生不同的病理机制: 1、气滞由于忧思恼怒,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为病。 2、血瘀血随气行,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条达,日久必致瘀血凝滞,日积月累,瘀结成块而 形成胂瘤。 3、痰凝饮食失节,长期饮酒,过食油腻,损伤睥胃,或脾胃素虚,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凝结而为痰,痰湿凝聚而成胂块。 4、湿聚饮食、劳倦、情志不遂,影响脾胃或睥胃素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而使水湿停留, 继而又可影响气血的运行而成肿瘤。 5、正虚正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凝聚体内,日久而致肿瘤发生。 在临床上,上述病因病机往往是兼夹或互相交叉出现的,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 为因果的。肿瘤患者大都出现虚实夹杂,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治疗,以获得满意疗效。 胃癌是生长在胃组织上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而多发的癌肿,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中年以上。以40~60岁之间最为多见,尤以40~50岁之间为发病高峰,平均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其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整个病程经过短,预后更为严重。一般胃癌病人男性远较女性 为多,男女比例为3~5:1。 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病变(慢性萎缩型胃炎、胃息肉、残 胃炎等)和癌前状态(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 胃癌属于中医“胃脘痛”、“噎膈”、“痞满”、“呃逆”、“积聚”、“反胃”等范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摸索与实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对胃癌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的许多新学说、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在胃癌临床治疗上的理论依据。 从痰论治 在中医经典理论中,痰是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逸均可导致痰的产生。痰滞成积既是胃癌的表现又是胃癌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病因。朱丹溪所描述的“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与胃癌易于浸润转移的特点相类似。手术以后,正气受戕,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司,容易促进痰浊的再次生成,恰好又为胃癌的复发及转移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痰论治”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 从瘀论治 胃癌的产生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时间共同影响的结果,“久病必瘀”,“久病入络”,进而“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癖”,因此“从瘀论治”亦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北京御方堂中医肿瘤科专家认为肿瘤侵袭,手术创伤等加重了患者正气亏虚,气虚可导致血瘀;阴(血)不足也可导致血脉不利而致血瘀。使用自拟扶正化瘀方药辨证论治胃癌,不仅降低了局部复发及转移率,而且血液流变异常指标有明显改善。瘀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成为病理产物同时存在,瘀癌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交互为病的“瘀—癌—瘀”的恶性病理循环过程,癌潜瘀内,瘀渗癌中,癌瘀交结,瘀深癌剧。在遣方用药上必须癌瘀同治,攻癌勿忘化瘀,散瘀更须抑癌。 从毒论治 毒既是致人各种细胞的基因与外基因改变的因素,也是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其引起的癌症性质、种类也是多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抗癌解毒是临床上胃癌治疗的又一重要法则。李忠教授认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且由于癌毒留结,又可以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癌毒与痰瘀搏结,则形成肿块。因此治疗上提出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 从虚论治 胃癌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从虚论治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传统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从虚论治”胃癌的主要手段。胃癌的本质是脾虚。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胃肠安复方为主方治疗胃癌,临证以小复方加减。用药当升清降浊同施,补通兼顾,清化湿热,并多用甘味补益。 分期与分型论治 北京御方堂李忠教授诊治胃癌时,辨证用药立足于“邪正盛衰”,主张既不能专攻邪毒之实,又不宜峻补正气之虚,攻邪勿忘顾其正气,扶正尚需祛其邪毒,不同阶段,各有取舍。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属痰瘀互结,予以化痰散结;手术后,多气血两虚,予以益气补血;放化疗术中,耗伤胃气,予以益气和胃降逆;放

胃病的中医分类

胃病得中医分类 一、中医胃病分类。 中医辩证,将胃病详分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型。主要有:肝胃气滞型、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瘀阻胃络型、肝胃郁热型、寒热错杂型、饮食停滞型等、 中医根据胃病得临床表现特点而确定其病证名称,大致有“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痞满”、“反胃”、“胃缓”、“伤食”、“吐血”、“呃逆”、“嗳气”等、 1、胃脘痛: 简称胃痛,古称“心胃痛"、“心痛”,就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必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得病症。现代医学中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黏膜脱垂症、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十二脂肠炎、胃癌及部分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胰腺炎等,均会出现胃脘痛。 胃脘痛仅仅就是一种临床表现,六淫邪气犯胃所致得胃脘痛,多为卒然暴痛,属于急性、以实证为主;胃痛日久,脏腑失调,胃脘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为慢性,以虚证为多。 胃痛初起,其病性较轻,多病在气分;凡胃痛兼有胀闷感,且胀痛攻窜两胁及背部,痛无定处,多属气滞。胃痛日久不愈则属气滞而致血瘀,由气分而病及血分,此类胃痛就是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有明显得拒按。 凡胃脘冷痛,遇寒加剧,喜热饮食,得热胃痛减轻,多属寒证;胃痛拒按,饥时作痛,进食后胃痛加剧,多属实证。 临床医师进行中医得辨证施治可达到疗程短、见效快、无痛苦、标本兼治得效果,就是愈后不易复发得、一种较好得治疗方法、 2、呕吐: 呕吐就是因胃失与降,气逆于上,而引起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得病症,多属于胃部得病变。呕吐得发生,多与外感、内伤、饮食失节致损伤脾胃有关,临床常根据呕吐得声音强弱、吐势得缓急、呕吐物得性状、气味及其她兼症,判断胃病得寒热虚实。凡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 呕吐属实证者,多兼有胃痛、属食滞引起得,胃脘多有胀满,嗳腐酸臭,且有暴饮暴食得病史。属于气逆引起者,必兼胃脘胀痛,且连于两胁肋部。 3、泛酸: 泛酸就是指因胃中酸液过多,随胃气上逆泛溢而入食道,乃至咽部,随即咽下、常见肠溃疡、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等疾病、 泛酸常与胃痛兼见,但也常单独出现。多出肝炎内郁、胃气不与而发,或者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致。泛酸兼有胃脘烧灼感,脘腹胀闷,口干口渴,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红苔黄者,多为肝气犯胃引起。 4、呃(e)逆: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汇总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临床症状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 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 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可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第一版》。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临床症状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 2 2020年4月19日

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 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能够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 胃镜/超声内镜(EUS)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能够明确复发。以影像学检查,包括MSCT、MRI、胃镜/超声内镜(EUS)、B超、消化道造影等,必要时行PET/CT;浅表淋巴结活检能够诊断肿瘤转移。 (6)腹膜/网膜/肠系膜转移的诊断 除了Krukenberg’s瘤、左锁骨上转移、肝转移等常见的转移部位,腹膜/网膜/肠系膜亦是胃癌常见的转移。对于粟粒样或<1cm的腹膜/网膜/肠系膜转移灶,CT及MRI等影像学手段常无法及时发现,但患 3 2020年4月19日

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及疗效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相对较差,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上安全、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让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投向中医治疗,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以往,人们把缩小瘤体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过度治疗的危害,从而将注意力从瘤体是否缩小转向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否改善,生存时间是否延长。因此,以人为本的中医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医治疗胃癌不只局限于缩小瘤体、消灭癌细胞本身,而且还重视对机体的调理。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改变易于癌细胞生长的内环境,并有助于提高机体自身抗癌能力,从而抑制病情发展,改善病症,从而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和生存时间的延长。 目前,胃癌的治疗提倡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中医治疗可参与胃癌患者的多阶段治疗,并有助于发挥积极作用。如术后可通过益气养血促进机体恢复,并有助于减轻一些并发症,长期用药还有助于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放化疗期间联合中医治疗,通过增敏、逆转多药耐用,有助于提高放化疗疗效,通过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等治法,则有助于减轻治疗副作用。此外,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失去手术、放化疗等机会的患者,亦可以在中医保守治疗下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因此,患上胃癌后应尽早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先后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的顺利召开,数百位中医治疗受益肿瘤患者的亲身讲述,让很多人对中医治疗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效果有了一定认识,参会患者口中经常提及的袁希福院长也吸引力很多人的注意。袁希福院长出身于中医世家,袁氏中医已传承两百多年,作为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他自幼便开始学习中医。不错的中医天赋,加上家人的耐心教导,让袁希福院长掌握了大量中医知识。此后,其还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接受更系统的中医治疗知识。不断的学习,加上临床工作中的积累及摸索,让袁希福院长对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丰富经验。如今,在他的帮助下,很多患者得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胃癌从脾论治研究_慕晓艳

第15卷 第3期 2013 年 3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5 No. 3 Mar .,2013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与正邪相争关 系的消长变化有关。而脾胃功能状态与机体正气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调,正气生成不足,机体抗邪能力下降,造成疾病的发生;脾失健运,津液不能输布,痰浊凝聚,形成邪毒。所谓“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而临床所见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有疲乏无力、面色少华、脘腹不舒、隐隐作痛、腹胀、便溏或泄泻等症状,根据中医辨证都可辨为脾虚。祖国医学对此早有所概括。李东垣《脾胃论》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若脾胃之本弱,饮食白倍,既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失调的关系尤其密切。《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其气血皆由谷气生化而来,脾胃健旺,泉源不竭,病安何来?若五脏虚损而及胃者,必从胃治,胃气有权,脏虚皆可弥补,脾胃关系一身之重也。”因此,邱佳信等学者在此中医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胃癌的病本在“脾”,脾胃虚弱是胃癌发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并形成了健脾法为基础的治疗法则。 1 脾胃虚弱是胃癌基本病因病机之一1.1 脾虚与胃癌发生、发展存在呈等级正相关 通过对胃癌癌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共154例患者的主要脾虚症状纳呆、消瘦、腹胀、便溏、乏力等进行半定量积分,发现胃癌及其相关病变的脾虚程度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脾虚症状积分与病变严 重程度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r S =0.7088, 相关性检验P <0.01。脾虚与胃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病变之间呈等级正相关,提示脾虚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1]。 1.2 脾虚型为胃癌最常见证型 在胃癌证型的回顾性文献研究中,多位学者分别统计分析了胃癌病例中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发现脾虚型为胃癌最常见证型。 陈涛等[2]统计的1399例胃癌病例中脾胃虚寒型最多,占病例数的24.30%,气血两亏型次之占15.30%,两者共占病例数的39.60%。陶丽等[3]分析了1994—2004年发表的共1266例胃癌患者中构成比位于前6位的依次为脾虚型、瘀毒内阻型、气血双亏型、肝胃不和型、胃热伤阴型和痰湿凝滞型,其中 脾虚型最多,占25.4%。许玲等[4] 统计的1805例胃癌患者中构成比位于前4位的分别是脾胃虚寒型、 胃癌从脾论治研究 慕晓艳,赵爱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32) 摘 要:脾胃虚弱是胃癌基本病因病机之一,脾虚证型与患者性别、Karnofsky 评分、胃癌病理类型、TNM 分期、 癌胚抗原(CEA)及某些基因具有相关性,并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验证了脾虚证及健脾法在胃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胃癌的病本在“脾”,脾胃虚弱是胃癌发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并形成了健脾法为基础的治疗法则。 关键词:胃癌;病因病机;脾虚;治则治法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3- 0079- 04 收稿日期:2012-09-28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ZR1430400)作者简介:慕晓艳(1983-),女,山西太原人,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 Study of Therapeutic Methods Based on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 in Gastric Carcinoma MU Xiaoyan,ZHAO Aigu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Longhua Hospit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32,China) Abstract : Spleen deficiency is one of the basic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The correlation was shown for patients with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heir genders,Karnofsky score,gastric pathological type,TNM stage,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and some genes. In addition,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verified the function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he spleen-strengthening method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gastric cancer. The spleen deficiency is one of the basic factors of gastric carcinoma. And on this basis,we have formed the treatment rule of the spleen-strengthening method on gastric cancer. Key words :gastric carcinoma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pleen deficiency ;therapeutic methods

胃癌晚期中医治疗秘方

胃癌患者往往十分痛苦,并且由于病情发展的比较严重,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也无法起到好的作用,因此有些患者转变思想,想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胃癌的是值得肯定的,中医治疗讲究的是一人一方,那么胃癌晚期中医秘方是什么? 中医肿瘤专家介绍,中医治疗胃癌是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主要有以下几种胃癌晚期中医秘方。 1.理胃化结汤养血消肿治胃癌晚期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黄芪15克,熟地黄15克,黄精12克,白毛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芡实15克,田三七(研冲)15克,大枣6枚,沙参10克,羊肚枣10克,枸杞子9克。日1剂,水煎服。 2.藤梨根汤解毒活血治胃癌晚期 组成:藤梨根90克,龙葵60克,石打穿30克,鸟不宿30克,鬼箭羽30克,铁刺铃60克,无花果30克,九香虫9克。日1剂,水煎服。

加减:便秘加全瓜蒌仁30克,呕吐加姜半夏15克,疼痛加苏罗子15克。 3.消积导滞汤软坚散结治胃癌晚期 组成:炒山楂9克,六神曲9克,炒麦芽15克,鸡内金9克,陈皮9克,木香9克,枳壳9克,煅瓦楞30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丹参15克,桃仁6克,赤芍9克,海藻12克,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党参12克,黄芪9克,蒲黄9克,白芍12克,仙鹤草30克,白芨4.5克。日1剂,水煎服。 4.健脾补肾汤扶正治胃癌晚期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9克,补骨脂9克。日1剂,水煎服。 胃癌晚期中医秘方?胃癌晚期中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三联平衡疗法是一套完善的中医治疗胃癌的系统,是我国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帮助非常多的患者减

国医大师李玉奇治疗胃癌药方

国医大师李玉奇治疗胃癌药方 胃癌是由于正气内虚,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的,以气滞、痰湿、瘀血蕴结于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以脘部饱胀或疼痛、纳呆、消瘦、黑便、脘部积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据文献记载,胃癌的发病率约为整个消化道癌肿的40%-50%,占消化道癌肿的第一位。男性患者,胃癌也居各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大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85%的病人是在40岁上,但约有5%的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我国男女之比约为2.3-3.6:1。不同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明显区别,高低之比可相差10倍。我国在世界上居于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尤其是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及江浙沿海一带。 胃癌的治疗效果还不够满意。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其途经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手术加中药、化疗加中药和放疗加中药,可以起到提高疗效或减毒增效的作用。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肿之一,在中医学中属于“噎膈”、“反胃”、“症瘕”、“积聚”、“伏梁”、“心腹痞”、“胃脘痛”的范畴。《素问·通评虚实论》:“隔塞闭绝,上下不通”。《金匮要略·呕吐哕

下利病脉证治》说:“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而更多的学者则以为古人所谓“心之积”的“伏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今部分胃肿瘤的临床表现。如《素问·腹中论》说:“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又说:“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臀,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这种从脐上到心下的上腹部包块,很象现今的胃癌。治法和方药方面,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还专门载有“治伏梁方”,本方主治脘腹痞满肿块等症,也可能是治疗胃部肿瘤最古老的方剂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治疗胃反呕吐的大半夏汤,《伤寒论》治疗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旋覆代赭汤,《医部全录》记载的华佗胃反为病方(雄黄、珍珠、丹砂、朴硝),《本草纲目》治疗噎膈反胃方(硇砂、槟榔)等治疗方药,对现今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仍有参考价值。 胃癌是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西医学对胃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腺癌、未分化癌、粘液癌、特殊类型癌(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半数以上见于胃窦部,尤其是沿小弯侧。其次是贲门,再次为胃底及胃体等部位。 胃癌、胃部其他肿瘤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

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 目前医学治疗肿瘤的总原则是控制和消除癌灶,维护和恢复机体功能,达到康复目的,这恰好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的意义相吻合。如何具体运用这个原则,这就要根据不同肿瘤的特性、临床表现、病期早晚、病人整体状况以及治疗条件等全面加以考虑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不同期病人治疗趋向: 1、早期病人常以祛邪抗癌为主,就是应用一切可能的抗癌治疗手段,彻底消灭癌性病灶,并尽可能不损害病人的整体机能。 2、中期晚期病人因正气大衰,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很弱,经不起强烈的抗癌治疗措施,应以扶正疗法为主,通过中西医各种扶正固本和支持疗法,增强病人的抗癌能力,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然后根据病人机体的实际康复情况,给予适当的抗癌祛邪治疗。 早期肿瘤,病变范围小,病人一般体质还好,这时要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消灭肿瘤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根治,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如果拖延、贻误时机,则后患无穷。假如是晚期病人,病情急速恶化,病人自身的免疫和防御机能明显降低,这时如果盲目地给予大剂量化学药物治疗或进行较大的手术探查,都可能给病人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从而更加促使肿瘤急速发展和扩散、转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 治疗肿瘤,手术、放疗和化疗被认为是三大的法宝,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肿瘤眼前和局部的某些问题。但是,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只认为肿瘤用手术切除就万事大吉,掉以轻心。非也!所谓全身性疾病,就是说局部的肿瘤虽然切除,但残存在人体内血液、淋巴系统及各个器官组织的癌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癌细胞被激活,在某些部位发生突变,再形成肿瘤即所谓的“复发、扩散和转移”。 手术和放疗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化疗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不可能杀死所有癌细胞,且对人体损伤惨重而易于形成二次肿瘤。传统的治法大都是“以毒攻毒”,虽然能杀伤一些癌细胞,但也损伤了大量的人体正常组织细胞,所谓得不偿失。怎么办呢?中医专家研究的“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是当前中医药抗癌消瘤的理想选择。“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的研究组历经多年临床实践,确定的独具特色的无毒抗癌方案。专家组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再结合病人的实际舌象、脉证及一般状况加以辨证,对症施治。即能抗癌,又无毒副反应。

胃癌中药方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肿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癌类之首位。这种胃粘膜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及发病条件目前仍未明确,可能与过咸饮食,亚硝胺与黄曲霉素等致癌因素,及慢性细菌感染、胃切除术后某些胃部疾患(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恶性贫血、遗传因素等有关。中医将其归为“反胃”、“胃脘病”、“心腹痞”等范畴,并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瘀毒内阻、胃热伤阴、痰湿凝结、气血虚弱等各种类型。宜辨证施治。本病早期可无症状,也偶有食欲减退,嗳气或上腹部不适,易与胃溃疡相混淆,缺乏特征性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和进—‘步检查,包括粪便匿血检查、胃液分析、胃肠道X线造影检查、胃脱落细胞检查,以及必要的胃镜检查,可以发现上腹疼痛加重,隐痛或钝痛出现,疼痛节律性改变,呕吐、食欲减退或消失,体重下降,疲乏无力,柏油样便等等。晚期可见恶液质流出,贫血,全身性浮肿。明显的阳性体征多为病程较晚期的表现,如上腹肿块,压痛,肝大结节,黄疸腹水,左锁骨上淋巴节肿大等口根据以上症状可作若干检查确诊胃癌。 1.核桃树枝煮鸡蛋治胃癌 [配方] 核桃树枝30厘米长(约食指粗),鸡蛋2个。 [制用法] 将核桃树枝截为8-9段,水煎好,去渣,用此水再煎煮鸡蛋2个。分2次将鸡蛋吃下,连续服用,直至病愈。吃鸡蛋后如不吐,继续服用就会有效。如吐则无效,应停服。 [功效] 用治胃癌。 2.蜂蜜醋矿泉水治疗胃癌

[配方] 矿泉水50毫升,蜂蜜20克,醋30-40毫升。 [制用法] 将3味按比例配制成饮料,每日饮用。 [功效] 抗癌。适用于胃癌。 3.醋炒黄豆芽治疗胃癌 [配方] 黄豆芽50克,醋适量。 [制用法] 将黄豆芽洗净,用醋熘至熟。佐餐食用。 [功效] 解毒散淤。适用于抵抗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副反应。 4.党参仙鹤草治胃癌 [配方] 党参15克,生白术10克,仙鹤草30克,生薏仁30 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英3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石见穿18 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益气健脾,消瘕散结。用治胃癌。 5.生黄芪生梨根治胃癌 [配方] 生黄芪20克,苡仁20克,煅瓦楞20克,喜树果30 克,云苓20克,白术10克,枳壳10克,女贞子20克,生梨根60 克,焦楂15克,神曲15克,白英4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白蚤休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枸杞12克。

中医治疗胃癌好的医院有哪些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胃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患者感觉到不适时病情已经进入晚期,大大增加治疗难度。目前,中医治疗胃癌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不仅能够联合西医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单独使用也能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那么,中医治疗胃癌好的医院有哪些呢? 如何预防胃癌? 尽管胃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然而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会患上这种病,从而忽视胃癌的预防,导致确诊时无论是患上还是家人都难以接受患病事实,不知道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目前,虽然胃癌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很多措施却能够帮助我们降低患上这种病的几率,如戒烟、限酒、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此外,还应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 如何治疗胃癌? 随着胃癌患者的增多,胃癌的治疗受到高度关注。目前能够治疗胃癌的方法非常多,如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但中医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对中药抗癌功效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胃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其可以全程参与患者的治疗,西医治疗期间达到增效减毒功效,西医治疗结束后可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复发、转移,无法西医治疗时可对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因此,胃癌患者一定要尽早配合中医治疗,而且要到正规医院寻求规范的中医治疗,确保用药效果。 中医治疗胃癌好的医院有哪些? 目前,中医治疗已经成为我国胃癌患者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中医治疗胃癌好的医院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中医治疗胃癌的医院非常多,好的医院也非常多,如位于河南省会郑州,被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命名为“全国中医肿瘤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 肺癌

胃癌

按中医辨证,乳腺增生病主要分为以下四型: 1.肝邪气滞:此型临床较为多见,常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者。证见忧郁寡欢,心烦易躁,两侧乳房胀痛,可扪及胂块,其肿块常随情志波动而消长,每于经前乳头、乳房胀痛更甚,经后可有所缓解,兼有两胁胀闷,少气懒言,善叹息,暧气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来弦细。 2.阴虚火旺: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乳房肿块多个,胀痛且伴烧灼感,同时可见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精神不振,虚烦不寐,激动易怒,口干或口苦,经期紊乱,小溲短少,大便干秘。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3.冲任不调:此型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乳房胀痛或隐痛,乳房内结块大小及疼痛等症状常于经前明显加重,经后显著减轻。常伴面色少华,腰酸膝软,精神疲惫,夜寐不酣,月经紊乱,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4.痰瘀凝滞:病程较长,患者乳房结块经久难消,胀痛或刺痛,触之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患者平时痰多,质粘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经行量少,色黯,兼有血块,经行腹痛。舌质黯红或有瘀点,脉来细涩。 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乳腺癌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4型,分别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血热炽盛、火毒伤阴,正气不足型,治疗时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患者可在征询医生意见后选择使用。 1.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方名:调神攻坚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2.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散结。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 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 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 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 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A、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 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 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 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表面无隆起或凹陷。 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C、凹陷型(Ⅲ):癌灶明显凹陷,不超过黏膜下层。 根据上述各型特点,还可分出各种混合型如Ⅱa+Ⅱb、Ⅱc+Ⅱa、Ⅱb+Ⅱc、Ⅱc+Ⅲ、Ⅲ+Ⅱc 等。 ②我国分型:我国也分3型,即隆起型,癌肿呈息肉样隆起,高出胃黏膜5mm以上,有蒂或无蒂,原发或继发于息肉者。将日本分型的Ⅰ型、Ⅱa型和Ⅱa型为主的复合型皆归在此型。浅表型又称胃炎型或平坦型,只相当Ⅱb型,根据病灶范围大小又分2个亚型,即局限型(直径<4cm)和广泛型(直径>4cm),并将其划在特殊类型中。凹陷型则包括了Ⅱc型、Ⅲ型和以其为主的复合

中医治胃癌晚期处方

中医治胃癌晚期处方 我父亲刚刚确诊患有胃癌,是印戒细胞癌应该怎么治疗?用做化疗吗?现在我把详细情况说明一下:是三月二十九日确诊,年前就说胃不舒服,现在主要就是感觉胃胀,食量下降。体重从年前到现在下降了约30斤,没有手术,怕有转移。是胃窦部胃壁增厚,厚约2。3CM,粘膜面凹凸不平,增厚胃壁与正常胃壁分界不清。远端达幽门水平,近端达胃体小弯上部,增强后,可见增厚胃壁有强化,病变胃壁与邻近胰腺结构分界欠清晰,胃周可见肿大淋巴结,淋巴结可见强化,扫描所示范围,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内未见异常软组织密度影。 我父亲今年71岁了,心脏左束支完全阻滞已有三、四十年。以前,我父亲现在用药一个半月,现在食欲明显下降,近五、六天又出现反酸水症状,胃部有疼痛感。现在我父亲要用什么药物呢?现在我父亲还不知道病情呢,我们要怎么办呢? 你好,考虑到你父亲的年龄比较大,建议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现在主要是需要采取草药、胶囊、外用药等结合治疗。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单一的放化疗,对抑制肿瘤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方法副作用都很大,建议及时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才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消除放疗的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抑制瘤体生长,促使肿瘤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传统中医对虚实问题是这样认识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是邪盛而正不衰,虚是正衰而邪亦退,所以治疗就对实证用泻法,对虚证用补法。肿瘤发展到一定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个别突出的问题,如肺癌会有咳血,肝癌会出现腹水,胃癌会出现呕吐呕血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特殊治疗,不控制这些问题往往会出现严重后果。 理论认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是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火毒、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因此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是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现在如果患者不知道病情,最好不要告诉患者,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对于病情的康复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消极的情绪会促进病情的进展,70%的患者是由于情绪的影响而导致病情加重,良好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胃癌患者在生活中应以下事项: 胃癌患者在放疗期间,要鼓励病人多饮水,喝淡饮料、果汁、牛奶等。主食应以半流食或软烂食物为好,副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要多吃胡萝卜、荸荠、白萝卜、蕃茄、莲藕和白梨、柑桔、柠檬、山楂等果品。饮食口味要

中医治疗胃癌的名医案例

生活的压力使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胃癌就是以其极高的发病率阻碍着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医治疗胃癌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全面兼顾及个体化治疗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胃癌患者常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用药患者的增多,中医治疗胃癌的案例也随之增多,增强了很多患者的用药信心。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医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今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胃癌等恶性肿瘤虽然高发于现代,但并非现代病,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的记载,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时常可以见到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典型病案。因此,中医治疗胃癌等恶性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经验也非常丰富。也许会有人说中医抗癌缺乏科学依据,然而,随着对中医药抗癌研究的进展,许多中药抗癌功效的被证实,尤其是其多靶点、多途径、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使得中医药抗癌的一些不实言论不攻而破。 以往,很多患者多是在无法西医治疗时才寻求中医治疗。此时,患者的病情往往已属晚期,在祛邪的同时着重扶正,中医治疗往往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由于患者病情较重,预后并不是很好。如今,随着中医治疗抗肿瘤效果的日益被认可,很多患者开始重视中医治疗,及时纳入中医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大量临床案例证实,中医治疗不仅有助于增强西医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改善一些治疗并发症,在预防复发、转移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等恶性肿瘤的

治疗多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一些晚期病重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自2004年起,在河南省会郑州先后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大会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患者的身影,而且不乏病属晚期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是中医治疗受益者,而帮助他们的正是大会举办单位,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袁希福院长自幼便开始接触并学习中医治疗。为了掌握更多中医学知识,他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如今,从医已有三十余年的他,对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更帮助了很多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还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王新江,男,胃癌术后复发,河南安阳人 2012年11月份,王新江在午饭后突然出现吐血,随后更出现休克。经过一系列检查,王新江确诊为胃癌,且肾上有囊肿,医生建议尽快手术。随后,王新江遵医嘱做了手术切除。但术后仅半年,复查结果就显示病情复发,且肝、肾上都长出了肿瘤,其中肝上的间质瘤达2.3公分,肾上肿块达6公分。复发后,王新江通过熟人在安阳某医院接受介入治疗,但治疗后却出现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吃不下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临床症状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 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可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 胃镜/超声内镜(EUS)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复发。以影像学检查,包括MSCT、MRI、胃镜/超声内镜(EUS)、B超、消化道造影等,必要时行PET/CT;浅表淋巴结活检可以诊断肿瘤转移。 (6)腹膜/网膜/肠系膜转移的诊断 除了Krukenberg’s瘤、左锁骨上转移、肝转移等常见的转移部位,腹膜/网膜/肠系膜亦是胃癌常见的转移。对于粟粒样或<1cm的腹膜/网膜/肠系膜转移灶,CT及MRI等影像学手段常无法及时发现,但患者多可出现腹腔积液、肠梗阻等肿瘤相关症状,该部分患者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推荐病理学检查结合PET/CT等以助于明确诊断,包括:腹腔积液找脱落细胞;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腹腔镜探查;手术探查,转移病灶的病理诊断。 (二)证候诊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医诊断学》(第五-七版)、胃癌协作分组共十家单位提供的胃癌(晚期胃癌为主)辨证分型,综合形成8类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见下);复合证型,以基本证型为组合,如脾虚痰湿、气血两虚、热毒阴虚等。 1.脾气虚证: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辨证要点。 2.胃阴虚证:以胃脘嘈杂、灼痛,饥不欲食与虚热症状共见,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3.血虚证:以体表肌肤黏膜组织呈现淡白以及全身虚弱,舌质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4.脾肾阳虚证:以久泄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与虚寒症状共见,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 5.热毒证:以胃脘灼痛、消谷善饥等与实火症状共见,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6.痰湿证: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痰湿内盛症状共见,苔腻为辨证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