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

?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

?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

?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 1、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

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

?第四,外部经济。聚集——优势——聚集。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究的重点方向

?2、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3、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第二,区域人口管理。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和劳动力迁移。

?第三,区域环境管理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

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

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

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

的应用方法。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基尼系数

?4、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时: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区域经

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第四章

第三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方法与步骤(略)

?韦伯区位论考虑的一般区位因子:(原料和燃料费)、运费、劳动费用。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无限供应。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

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导。(图2.12)

?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

?(1)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3、劳动成本指数的影响因素

?(1)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2)运输技术可加强劳动力成本指向性;

?(3)机械化则可能减弱劳动费指向性区位。

?(四)集聚指向论

?1、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3、集聚与分散的作用

(1)集聚作用:

?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

?减少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费;

?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

?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

(2)分散的作用

?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4、集聚指向的判断

?用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来判断,其值越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理论借鉴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工业理论的奠基人;

?2、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对许多理论与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理论与现实差距

?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运费率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

?2、研究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如仅考虑个别企业,而且区位因子也是个别的;

?3、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程度;

?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

?补充:廖什市场区位论思想

?(一)假设条件

?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二)主要观点

?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

?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

?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

?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

第五章

第四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

?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2、中心地——向周围供给中心商品与服务的场所。

? 3、中心性——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表示(总供给量与自身消耗量之差)。

4、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周围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5、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也称门槛人口或最小经济许可空间。

?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 (一)假设条件

?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 5、相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任何中心地相同,且消费价格等于销售价格与交通费之和。从而,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 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网。

? (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 ?

? (2)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

?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 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

? 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 2)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体系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

?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

? 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适用于行政统治较绝对时代、自给性强或区域与城市分离的相对封闭区域。

36131=?+=K

?四、评价

?(一)理论借鉴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 该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市场)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理论的不足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复习与思考

?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

?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

?现代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

?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

?行为学派

?计量学派

?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运输区位论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

原因之一。

?

?运输区位论学派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进行区域经济研究必须掌握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

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

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

和制度条件。

第六讲

现代区位理论

背景:195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

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

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

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

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

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

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

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

?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

?行为学派

?计量学派

?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运输区位论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本章小结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

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

和制度条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2 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 3.3 区域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经济进步基本是如下

5个方面:

●生产的增长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的改进

●资本积累

●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指区域经济活动总量的增

长。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

长,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变化。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或平衡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方

●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

●论引进并发展形成的。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 3.1.1.2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认为,不发达经济

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即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均收入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更低的水平。纳尔逊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并指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

● 3.1.1.3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不发达地区

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

● 3.1.1.4 纳克斯的“均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本的缺乏

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要造就这种需求。如何造就呢?纳克斯认为只有在大范围内,各个部门当中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这种需求,才可能促使资本进入。纳克斯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引入这一概念时,错误地认为均衡增长就是在所有地区同时增长,这其实是误解,因为纳克斯并没有谈到任何空间的问题,而只是谈部门的问题。

●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

增长,不可以机械地理解。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 3.1.1.5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

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

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由于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大推进理论是指: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3.1.2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或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

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

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 3.1.2.1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 3.1.2.1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

《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方向发展。

● 3.1.2.1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

阶段,这一差异趋于收敛。据此,威廉姆森认为区域差异遵循“全国增长轨迹上的倒‘U’型曲线”。

●根据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

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将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 3.1.2.1 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模型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和

一个自给性部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不断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能否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

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第七讲

第七讲区域分工与比较优势

?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

?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

?另一方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具备的条件:

?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

?2、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该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是根本的前提条件。

?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

?区域分工的特征:

?1—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

?2—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

?3—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各个层次。

?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

——1、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的。分工经济指的是分工所带来的益处。

?按照亚当·斯密和阿林·扬格的观点,分工以专业化为基础。

?分工经济性的主要表现:

?1—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使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中也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分工的不经济性: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的操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智慧的机会。

区域分工经济性的特点:

1—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的福利。

2—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3—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范围经济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时由于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生产率的增长。

2、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它指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的自由流动

(4)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为策略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可能导致区域与社会整体的无效率。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内生因素:不依赖于分工的外生因素和分工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它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或作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

?内生因素: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内生因素决定了区域的内生的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是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别。

内生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

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区域利益的特点:

1—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也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2—区域利益是集合的概念

3—区域经济利益具有二重性,即自主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区域竞争力

?是区域国民经济在国内外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是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宏观经济效益状况、市场占有率、区域形象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的区位优势

?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度供给优势

?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集聚优势

?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势以及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优势

?(2、3为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绝对优势理论

?2—比较优势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

资源就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

?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按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二、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这就是李嘉图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三、赫克谢尔-俄林定理

?(简称H—O定理——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是古典学派认为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

?基本观点如下:

?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

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分工理论经历了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到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再到要素禀赋学说的转变。

?二战后,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质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权威性因此而被动摇。

?至此,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和分工理论都忽视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抽离了地理空间概念,无法真正解释经济空间现象的典型特征。

?区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4—相似偏好理论,林德(瑞典)

?5—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小岛清(日本)

?6—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克鲁格曼(美国)

?7—新兴古典专业化区域分工理论,杨小凯(澳大利亚)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1、比较优势的成因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1、比较优势的成因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

?2、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区位商

?区位商的第一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 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

?区位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 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

?3、比较优势的分类

?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三类:

?资源优势

?产业优势

?环境优势

?第三章小结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遍增长的可能性。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等,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是对区域关系发展轨迹的描述。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是从古典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区域分工理论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学说。从绝对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到要素禀赋理论,再到相似偏好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和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沿革过程。

?比较优势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存在的形式上看,它可以有四种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从来源上看,主要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三种。

?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在此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八讲

?第四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本章结构安排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 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2019年整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诊断学基础 1、血清病-**反应 2、弛张热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2度败血症风湿热结核化脓 3、稽留热39度以上24小时不超过1度肺炎链球菌伤寒 4、呕血与黑边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 5、心梗发热为吸收热急性胆囊炎多发热并寒战 6、癫痫抽搐前有先兆 7、实质性器官被寒气组织覆盖-浊音 8、甲低-粘液水肿貌 9、皮肤色素沉着——阿迪森病 10、支气管呼吸音——胸骨上窝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 11、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舒张期杂音——动脉导管未闭 12、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先心病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13、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两个半月瓣关闭的震动 14、二尖瓣狭窄-心尖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舒张期震颤左侧卧位明显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流加速 15梨形心——左房增大肺动脉段膨出 16、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右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减轻 17、腹水大于1000ml出现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肝脏触诊——冲击触诊法 18、上腔静脉受阻向下下腔静脉向上(曲张) 门静脉高压脐上向上脐下向下 19、周围性面瘫——同侧面肌麻痹中枢性瘫痪——病理反射阳性 20、肌力:0瘫痪1内缩无动2水平3无抵抗4抵抗差5正常 21、肝昏迷——扑翼样震颤 22、共济失调——美尼尔 23、匙状甲——贫血风湿热甲癣 24、锥体外系——铅管样强直 25、吗啡中毒——呼吸过缓瞳孔缩小肺炎——呼吸过快 26、大量胸腔积液-呼吸音消失 27、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膜散在出血点

28、维生素A缺乏-角膜软化 39、上颌窦——颧部压痛 40、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 41、凯尔尼格征-病变累及脑膜 42、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寄生虫-嗜酸僧高 43、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或用铁剂治疗一周血小板升高 44、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降低 45、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 47、2500ml多尿100ml无尿 48、心衰尿中可出现管型肾衰——蜡样管型 49、内生肌酐清除率反应肾小管的滤过功能 50二氧化碳结合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51、AFP——肝癌支气管哮喘IgM明显升高急性炎症血清补体升高 52、棕褐色痰——阿米巴脓肿尿比重尿量升高——糖尿病 53、狂犬病——中性粒细胞升高 54、正常心电轴0-90度QRS心室肌除极 55、前间壁心梗V1V2 56、X线自然对比对明显的是胸部胸膜粘连最常见部位——肋膈角 57、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会出现典型X线表现 58、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59、血播性肺结核——2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 60、回盲部检查-全消化道造影 61、头颅外伤首选——CT纵膈肿物首选CT 62、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诊断 传染病 1、传染病原体免疫流行 2、潜伏性感染:病原——免疫低——发病相对状态无症状不排病原 3、熟悉潜伏期是为了确定检疫期 4、主动免疫:菌苗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5、构成感染的三大因素:人体病原体外环境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人生也许不尽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下面凯程浙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古扎拉蒂、波特著,张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第2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新编国际金融》(第3版),黄燕君、何嗣江编著,浙大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戴志敏编著,浙大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浙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浙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浙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浙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浙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浙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浙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浙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浙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浙大经济学讲义》《浙大经济学题库》《浙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浙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浙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浙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大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诊断学基础重点

绪论 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 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 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5)发热的原因: 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 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③原因不明发热 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 胸痛原因: 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 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 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 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