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催化化学习题

催化化学习题

催化化学习题
催化化学习题

一、基本概念题

1. 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的比活性是相对于催化剂某一特定性质而言的活性。例如:催化剂每m2的活性。

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有效地加速平行反应或串联反应中的某一个反应的性能。

3. 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和本身的质量以及由于温变、相变而产生的应力的能力,统称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 催化剂的密度:实际催化剂是多孔体,成型的催化剂粒团体积包括颗粒

与颗粒之间的空隙V

隙、颗粒内部实际的孔所占的体积V

和催化剂骨架所

具有的体积V

真,即V

=V

+V

+V

。(a)堆密度;(量筒)(b)颗粒密

度;(压汞法)(c)真密度(氦气法)

5. 催化剂的比表面:通常以1g催化剂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g

6. 催化剂的比孔容:1g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ml/g

7. 催化剂的孔隙率: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占催化剂颗粒体积的百分数。

8. 催化剂的孔分布:除了分子筛之外,一般催化剂中的孔道直径大小不一。不同大小的孔道占总孔道的百分数称为孔分布。不同范围的孔径(r>200nm 称大孔,r<10nm微孔,r为10~200nm过渡孔) 有不同的测定方法。

9. 催化剂的平均孔半径:一般固体催化剂(分子筛除外)中孔道的粗细、长短和形状都是不均匀的,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把所有的孔道都看成是圆柱形的孔,并假定其平均长度为L,平均半径为r。

10.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其活性的衰退是由于反应介质中存在少量杂质,或是由于催化剂在制备时夹杂有少量杂质而引起的,

则称为催化剂的中毒。

11. 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在实际反应条件下,可以保持活性和选择性的时间称为催化剂的寿命。

12. 催化剂的活化:催化剂在投入实际使用之前,经过一定方法的处理使之变为反应所需的活化态的过程。

13. 转化数:单位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进行转化的反应分子数

14. 转化率:反应物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转化为产品和副产品的百分数

15. 产率:反应产物的量相对于起始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数

产率、选择性和转化率三者的关系为:产率=选择性*转化率

16. 时空产率: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所得某一产物的量。

17. 空速: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或质量)催化剂的反应物体积(或质量)。单位:时间-1(GHSV)

18. 化学吸附:在吸附剂(催化剂)与吸附物(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现象的吸附。

19. 覆盖率:催化剂表面被反应物分子吸附后。固体表面被覆盖的百分数。

20. 转换频率:(TOF)每个表面原子在单位时间内的活性。

21.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指石油的高沸点馏份(重质油)在催化剂存在下裂化为汽油、柴油和裂化气的过程。

22. 催化重整:催化重整是指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原油蒸馏所得的轻质油馏份转变为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并副产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的过程,这过程包括异构化、环化脱氢等反应。

23. 加氢处理:加氢处理是加氢除去石油馏份中的S,N和O的过程,主要应用于催化重整和催化裂化的原料的脱硫和脱氢以利进一步加工。

二、填空题

1. 在评价一个催化剂时,通常认为有四个最重要的因素,它们分别是:,,与价格。

2.在多组分固体催化剂中,各种组分起作不同的作用,大体分为三类,它们是、和。

3. 实验室反应器按操作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类是。

4. 催化剂的寿命曲线一般可分三个部分:,,。5.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的作用力不同,将吸附分为和两类,化学吸附按活化能大小又可分为和。

6. 催化剂经过一定处理又恢复了活性,这一过程称为催化剂的。

7. CO的几种吸附状态:、、和吸附状态。

8. 根据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电子云分配不同,吸附键可分为,

和,。

9. 影响不同晶面暴露的比例的因素有二:一是,另一是

10. 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化学吸附作用力是。

11. 影响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化学作用力主要因素有和。

12. 在用于固定床的较大颗粒催化剂的机械性能测试中,通常需要测定它的和。

13. 催化剂失活的化学原因主要有、和。

14. 催化剂的常用制备方法有、、、

、、及其他方法。

15. 分子筛催化剂的择形催化作用有择形催化、

择形催化、择形催化和择形催化。

三、是非题

1. 催化剂存在下,k正的增加倍数大于k逆。

2. 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非催化剂。

3. 凡是多相催化过程,至少有一个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吸附。

4. 物理吸附部是放热的,化学吸附总是吸热的。

5. 载体使催化剂增大了活泼表面,降低了它对毒物的敏感性。

6. 物理吸附热通常比化学吸附热大。

7. 化学吸附具有选择性。

8. 反应前后,键能和由大变小则吸热,由小变大则放热。

9. 氧总是以负离子的形式化学吸附。

10. 化学吸附是单层吸附。

11. 表征一个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定量地测定一个催化剂促进某种化学转化的能力。

12. 载体的最重要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使活性组分保持大的表面积。

13. 催化剂煅烧时会使平均孔径增大。

14. 均相催化中,质量传递过程在动力学上占重要地位。

15. BET方程是基于多分子层吸附理论模型。

16. 离子交换法比沉淀法可制得更高含量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17. 吸附等温线是在恒定温度下饱和吸附量与被吸附气体压力的关系曲线。

18. 氮吸附法适用于半径为1.5~20nm的孔径测定。

19. 在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以尿素代替常用的碱是为了得到颗粒大小宽分布的催化剂。

20. 合成氨反应中,硫化氢对铁催化剂的中毒是可逆中毒。

三、简答题

1. 简述为了说明吸附热随遮盖率而下降的原因:

答:(1)表面不均匀性;(2)吸附种之间的相互作用;(3)使用固体中不同的电子能级。

2. 助催化剂的作用:

3. 简述吸附等温线概念:

4. 请简述Raney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过程

5. 简述载体的作用:

四、问答题

一、下图是合成氨反应的催化过程,请画图表示出N2分子在Fe表面的吸附过程?并指出什么代表化学吸附活化能,解吸活化能,物理吸附热,化学吸附(反应)热,N2的离解能?

二、如图解释WO3氢还原行为中的溢流现象,并说明什么是给体相,什么是受体相?并解释在SnO2-Sb2O4催化剂上异丁烯氧化反应中氧的溢流作用。

三、请列举几种常用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的分析方法,如酸碱指示剂法、程序升温脱附法和红外光谱法,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四、列举出三种以上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并说明其制备过程与特点。

五、阐述分子筛的四级结构单元,并详细说明分子筛的择型催化作用。(10分)

六、实验发现Ni的三种晶面的乙烯加氢活性是:(1 1 0)>(1 0 0)>(1 1 1)。请用巴士金多位理论(几何对应理论)来解释说明。

七、请如图说明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催化烃类氧化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机理,并说明在氧化物表面上各种氧物种之间平衡关系,以及它们中的亲电氧物种和亲核氧物种在催化氧化中的作用。

八、请写出RhCl(PPh3)3催化Wilkinson 氢化反应( hydrogenation)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并如图详细说明每步的催化反应机理与类型。(10分)

五、计算题

1、请写出B.E.T.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计算下面硅胶样品的比表面积(用液氮来测硅胶的比表面,通过利用对P/P 0作图测得斜率=13.85×10-3cm -3,截距=0.15 ×10-3 cm -3,硅胶样品量为0.83g ,A m = 0.162 nm 2)。

参考答案:

1. BET 方程为 )/(11)/1(/000p p cV c cV p p V p p m m -+=-

V ——吸附量;

p ——吸附时的平衡压力;

p 0——吸附气体在给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Vm ——表面形成单分子层所需要的气体体积;

c 为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

2. 用实验测出不同的相对压力p /p 0(0.05~0.35)下所对应的一组平衡吸附体积V ;由作图法得

P P V P P /(/)

01-p/p 0

直线方程,截距为1/Vmc ,斜率为(c - 1)/Vmc 。Vm=1/(斜率+截距)。

A A N A V V s m m m m T P ==??,.60221023

W A A s

g = Ag=(71/22400) ×6.02 ×1023 ×16.2 ×10-20/0.83=373m 2.g -1

2. 在用0.5mmol的金属锰配合物催化8.16g 25%双氧水氧化4.1g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 假设在反应3h后, 双氧水转化了90 %, 可生成

3.675g环氧环己烷(C6H10O)、0.49g环己烯醇(C6H10O)和0.12g环己烯酮(C6H8O)三种氧化产物。在忽略环己烯聚合和挥发损失的情况下,试计算反应后残余的环己烯量、环己烯的摩尔转化率、催化剂基于环己烯的转化频率(单位h-1)、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和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设生成一分子环氧环己烷或环己烯醇均消耗一分子双氧水;而生成一分子环己烯酮消耗二分子双氧水)?

参考答案:

(1) 环己烯剩余量=环己烯的加入量-环己烯的消耗量

= (4.1/ 82 – 3.675 / 98 - 0.49 / 98 - 0.12 / 96) = 0.00625 mol = 6.25 mmol。

(2) 环己烯的摩尔转化率(%) = (环己烯加入量-环己烯剩余量) / 环己

烯加入量?100%

= [(4.1 / 82 – 0.00625) / (4.1/ 82)]?100% = 87.5 %。

(3)转换频率=环己烯消耗量(mmol)/(催化剂锰含量(mmol)?反应时间

(h) = (50-6.25)/(0.5?3)=29.17 h-1。

(4) 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 = 环氧环己烷的生成量(mmol) / 环己烯

消耗量(mmol) ?100% = [(3.675 / 98)/( 3.675 / 98 + 0.49 / 98+ 0.12

/ 96)]?100% = (37.5/43.75) ?100% =85.71%

(5) 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 = 双氧水有效消耗量/ 双氧水的实际消耗量?100% = (环氧环己烷+ 环己烯醇+ 2环己烯酮) /{[(8.16?25%)/34] ?90%}?100% = [( 3.675 / 98 + 0.49 / 98+ 2?(0.12 / 96))/0.108] ?100% =(45.00/54.00)?100%=83.3%

3. 用Hg-He法测某催化剂重量W = 4g时, 若已知容器容积V = 60.00cm3,, 测定充He和充汞体积分别为V He = 59.5cm3和V Hg = 59cm3。求该催化剂的

骨架密度ρ

骨架、颗粒密度ρ

颗粒

、孔容V

、比孔容Vp和孔隙率θ?

参考答案:

(1) 由ρ骨架= W / (V-V He) = 4/(60.00-59.5) = 8 g / cm3

(2)ρ

颗粒

= W / (V-V Hg) = 4/ (60.00-59.00) = 4 g / cm3

(3) V孔= V He- V Hg = 59.50-59.00 =0.50 cm3

(4) Vp = (V He- V Hg)/ W = (59.5-59.00)/4 =0.125 cm3 / g

(5) θ = (V He- V Hg) / (V-V Hg) = (59.50-59. 00)/ (60.00-59.00) = 0.5

六、选择题

1.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

2.γ-Al2O3是( )

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3.正丁烯异构为异丁烯选用的催化剂是( )

A.过渡金属催化剂B.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C.酸性催化剂D.碱性氧化物催化剂

4.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Ag/α-Al2O3催化剂中Ag和α-Al2O3分别作为( )

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

C.载体和主催化剂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

5.合成氨催化剂Fe-K2O-Al2O3中对各组分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Fe是主催化剂,K2O是电子助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

B.Fe与K2O是主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

C.Fe是主催化剂,K2O是结构助催化剂,Al2O3是电子助催化剂

D.K2O是主催化剂,Fe是电子助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

6. Pt/Al2O3重整催化剂中各组分所起的催化作用是( )

A.Pt起脱氢催化作用,Al2O3起酸催化与载体作用

B.Pt起氧化催化作用,Al2O3起酸催化与载体作用

C.Pt起脱氢催化作用,Al2O3只作为载体而没有催化作用

D.Pt起脱氢催化作用,Al2O3只起酸催化作用

7.苯加氢变环己烷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是( )

A.Al2O3B.V2O5C.Ni/Al2O3D.CuO

8.MgO载体是( )

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9.下列选项中关于物理吸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理吸附前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B. 物理吸附涉及的是价键力

C. 物理吸附热一般较小

D. 物理吸附总是吸热的。

10.载体不可用于( )

A.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B.改变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C.改变由于温度相变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D.改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11.关于吸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不同的化学吸附机理占优势

B.尽管温度不同,吸附层的活动性相同

C.吸附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的作用力不同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D.催化与化学吸附直接相关

12.对氮气有化学吸附作用的金属是( )

A.Ag B.Na C.Mn D.Fe

13.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 )

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CO不同吸附态因素的是()

A 金属的类别B遮盖率 C 温度和压力 D 浓度

15. 下述方法不是将氧化物分散于大表面积载体的方法:()

A 沉淀

B 干燥

C 离子交换D浸渍

16.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现在称为()

A 微孔B中间孔C中大孔D大孔

17.根椐吸附与催化的“火山形原理”,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吸附越强,反应活性越好B.吸附越弱,反应活性越好

C.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好D.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差18.下列哪一种物质最不易被过渡金属活化( )

A.甲烷B.乙烯C.乙炔D.苯

19.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 )

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20.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 )

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借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借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借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借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21.在γ-Al2O3中加入少量SiO2或者ZrO2的目的是( )

A.增加γ-Al2O3比表面

B.降低γ-Al2O3的比表面

C.增加γ-Al2O3的热稳定性

D.降低γ-Al2O3的热稳定性

22.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所用银催化剂的适宜载体是( )

A.γ-Al2O3B.SiO2C.SiO2-Al2O3D.α-Al2O3 23.在Pt-Re/ γ-Al2O3重整催化剂中( )

A.Pt为助催化剂,Re为主催化剂,γ-Al2O3作载体;

B.Pt为主催化剂,Re为助催化剂,γ-Al2O3作载体;

C.Pt和Re均为主催化剂,γ-Al2O3作载体;

D.Pt和Re均为主催化剂,γ-Al2O3作助催化剂

24.下列选项中关于物理吸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理吸附前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B.物理吸附涉及的是价键力

C.物理吸附热一般较小

D.物理吸附总是吸热的

25.下列哪种金属不与O2发生化学吸附( )

A.Pt B.Ni C.Au D.Ag

26.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 )

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

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

27.在大多数金属上最容易发生化学吸附的是( )

A.氮气B.氢气C.氧气D.二氧化碳28.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

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

29.催化裂化过程中,造成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 )

A.活性组分的流失

B.催化剂晶相结构受到大的破坏

C.催化剂颗粒破裂

D.催化剂酸中心上发生严重积炭

30.合成氨反应混合气中,水蒸汽与硫化氢会使铁催化剂的中毒,其中( )

A.水蒸汽是可逆中毒,硫化氢是不可逆中毒

B.水蒸汽是不可逆中毒,硫化氢是可逆中毒

C.两者皆为可逆中毒

D.两者皆为不可逆中毒

31.下列哪一种物质在过渡金属上的化学吸附最强( )

A.炔烃B.直链烷烃C.烯烃D.环烷烃32.在沉淀法制备Al2O3时,如果焙烧温度达到1200 o C,将得到( )

A.γ-Al2O3B.η-Al2O3C.α-Al2O3D.θ-Al2O3 33.助催化剂()

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

C对载体没有帮助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

34.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 )

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

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

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

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

35.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 )

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

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

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

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

36.在用BET方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时,为了提高测定准确度,要求测定时吸附质N2的压力P与其饱和蒸气压P0之比,即相对压力范围为( )

A.0.50~0.80 B.0.30~0.50 C.0.05~0.30 D.0.01~0.10 37.在物理吸附法测孔结构时,下列所给出相对压力P/P0(即吸附质压力P与其饱和蒸气压P0之比)值中,哪一个会在固体中孔内发生毛细管凝聚现象( ) A.0.10 B.0.20 C.0.30 D.0.50 38,下列催化过程中,因活性组分挥发流失造成催化剂失活的是( )

A.用于催化重整反应的Pt-Re/γ-Al2O3催化剂

B.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

C.用于催化醋酸和乙炔合成醋酸乙烯的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

D.用于催化加氢反应的骨架镍催化剂

39.催化剂因烧结而发生的变化有( )

A.催化剂微晶长大B.催化剂孔径分布发生变化

C.催化剂活性位减少D.以上变化都有可能发生

40.在沉淀法制备Al2O3时,如果焙烧温度控制在450 o C时,将得到(B)

A.δ-Al2O3B.γ-Al2O3C.η-Al2O3D.θ-Al2O3

初四化学试题

初四化学试题(共8页)第5页 初四化学试题(共8页)第6页 初四化学试题 命题人:孙振国 审核人:李立春 第I 卷(选择题 共1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a ─40 Fe ─56 Cl ─35.5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 B.活性炭净水用作吸附剂 C.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D.碘酒用作消毒剂 2.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N Mg Mg 2+ A.表示同种元素的是③和④、⑤和⑥ B.⑥⑦的化学性质相似 C.能表示物质组成化学式的有 ①②③ D.属于原子的有①②③⑥⑦ 3.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氦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4.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 ) A.蔗糖放水中逐渐溶解 ---------- 分子是运动的 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 原子间隔变小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 ----------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4Fe + 3O 2 2Fe 2O 3 B.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2FeCl 3 + H 2O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 2NaOH +BaCl 2 Ba(OH)2↓+2NaCl D.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 Na 2CO 3+2AgNO 3 Ag 2CO 3↓+2NaNO 3 6.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 ) 7.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密……………………封………………线……………………………………………………………………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4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7分) 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0(填 >、<、=、≠)。 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体积基本无关。与毛细管半径、接触角、两相密度差有关。 3、三组分体系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5。,最大自由度为4 f=C+2-Q,三组分,所以C=3,Q为相数,f为自由度 4、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下降。 5、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一定≠ 0(填 >、<、=、≠)。 6、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 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2种固相同时析出。 7、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C= 2 ,相数P=2,自由度F=2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7分, 对的“√”,错的“×”)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2、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3、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4、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5、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6、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7、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 2、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D

催化剂基础知识

工艺基础知识 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特征是什么? 答: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组成和重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称正催化剂;减慢的称负催化剂。通常所说的催化剂是指正催化剂。 催化作用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在反应终了,相对于始态,催化剂虽然不发生变化,但却参与了反应,例如形成了活化吸附态,中间产物等,因而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 催化作用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但却能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在可逆反应中能以同样的倍率提高正逆反应的速度。催化剂只能加速在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 催化作用的选择性。催化剂可使相同的反应物朝不同的方向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一种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加速一种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使用铜和镍两种催化剂,在相应的条件下分别生成甲醇和甲烷+水。 一种新的催化过程,新的催化剂的出现,往往从根本上改变了某种化学加工过程的状况,有力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创造出大量财富,在现代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和新兴的海洋石油化工工业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如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化学加工过程的效率,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

产品,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在生命科学方面,催化作用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2.什么是活化能? 答:催化过程之所以能加快反应速度,一般来说,是由于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为什么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呢?关键是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原子之间产生了化学吸附,形成了吸附化学键,组成表面络合物,它与原反应物分子相比,由于吸附键的强烈影响,某个键或某几个键被减弱,而使反应活化能降低很多。催化反映中的活化能实质是实现上述化学吸附需要吸收的能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反应物分子有了较高的能量,才能处于活化状态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能量一般远较分子的平均能量为高,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活化能。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愈大,反应愈慢,活化能愈小,反应愈快。对于特定的反应物的催化剂而言,反应物分子必须跨过相应的能垒才能实现化学吸附,进而发生化学反应。简言之,在化学反应中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须提供的最小能量就是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千卡/克分子或千焦/摩尔表示。 3.什么是催化剂活性?活性表示方法有那些? 答:衡量一个催化剂的催化效能采用催化活性来表示。催化活性是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程度,是判断催化剂效能高低的标准。 对于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多采用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⑴.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比活性常用表面比活性或体积比活性,即所测定的反应速度常数与催化剂表面积活催化剂体积之比表

初四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初四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C.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D.棉花属于合成纤维2.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会患贫血症B.为防治佝偻病,过量补钙 C.摄入淀粉量不足,会患低血糖D.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3.第29届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在我国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选项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有 A.采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B.所有奥运用品和食品都是绿颜色的 C.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合成材料 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5.根据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 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纯碱属于盐类物质 C因生成气体,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6.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 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C.生石灰D.烧碱 8.在实验室里,下列物质的制备原理错误的是() A.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C.用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制铜D.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硫酸铜

中科院考博士 催化表面化学真题-回忆版

一概念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现液态的、完全由阴阳离子所组成的盐,也称为低温熔融盐 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上吸附时解离成原子或自由基的吸附。 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数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或者能隙变宽的现象 无梯度反应器:既可消除温度梯度,又可消除浓度梯度的反应器。 二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特点;化学吸附在表面催化中的作用 三表面反应过程五步;表面反应 四表面酸表征;表面碱表征:IR 和正丁胺回滴法、直接滴定法 五几种反应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择形催化 FT 水煤气变换:铁铬、铜锌和钴钼催化剂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 硝酸合成:铂铑合金网异丁醇异构化: 合成氨: 六原理与应用 BET XPS SEM IR TPD TPR BET测试理论是根据希朗诺尔、埃米特和泰勒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单层吸附量Vm与多层吸附量V间的关系方程,即著名的BET 方程 Xps:XPS主要应用是测定电子的结合能来实现对表面元素的定性分析,包括价态。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原理是用X射线去辐射样品,使原子或分子的内层电子或价电子受激发射出来。被光子激发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Sem: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 Tpr:在程序升温条件下,一种反应气体或反应气体与惰性气体混合物通过已经吸附了某种反应气体的催化剂,连续测量流出气体中两种反应气体以及反应产物的浓度则便可以测量表面反应速度。若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连续通入还原性气体使活性组分发生还原反应,从流出气体中测量还原气体的浓度而测定其还原速度,则称之为TPR技术。 TPR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提供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金属氧化物之间或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Tpd:将预先吸附了某种气体分子的催化剂在程序升温下,通过稳定流速的气体(通常为惰性气体),使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分子在一定温度下脱附出来,随着温度升高而脱附速度增大,经过一个最大值后逐步脱附完毕,气流中脱附出来的吸附气体的浓度可以用各种适当的检测器(如热导池)检测出其浓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1、吸附类型(活性中心)的个数

催化化学习题

一、基本概念题 1. 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的比活性是相对于催化剂某一特定性质而言的活性。例如:催化剂每m2的活性。 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有效地加速平行反应或串联反应中的某一个反应的性能。 3. 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和本身的质量以及由于温变、相变而产生的应力的能力,统称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 催化剂的密度:实际催化剂是多孔体,成型的催化剂粒团体积包括颗粒 与颗粒之间的空隙V 隙、颗粒内部实际的孔所占的体积V 孔 和催化剂骨架所 具有的体积V 真,即V 堆 =V 隙 +V 孔 +V 真 。(a)堆密度;(量筒)(b)颗粒密 度;(压汞法)(c)真密度(氦气法) 5. 催化剂的比表面:通常以1g催化剂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g 6. 催化剂的比孔容:1g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ml/g 7. 催化剂的孔隙率: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占催化剂颗粒体积的百分数。 8. 催化剂的孔分布:除了分子筛之外,一般催化剂中的孔道直径大小不一。不同大小的孔道占总孔道的百分数称为孔分布。不同范围的孔径(r>200nm 称大孔,r<10nm微孔,r为10~200nm过渡孔) 有不同的测定方法。 9. 催化剂的平均孔半径:一般固体催化剂(分子筛除外)中孔道的粗细、长短和形状都是不均匀的,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把所有的孔道都看成是圆柱形的孔,并假定其平均长度为L,平均半径为r。 10.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其活性的衰退是由于反应介质中存在少量杂质,或是由于催化剂在制备时夹杂有少量杂质而引起的,

则称为催化剂的中毒。 11. 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在实际反应条件下,可以保持活性和选择性的时间称为催化剂的寿命。 12. 催化剂的活化:催化剂在投入实际使用之前,经过一定方法的处理使之变为反应所需的活化态的过程。 13. 转化数:单位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进行转化的反应分子数 14. 转化率:反应物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转化为产品和副产品的百分数 15. 产率:反应产物的量相对于起始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数 产率、选择性和转化率三者的关系为:产率=选择性*转化率 16. 时空产率: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所得某一产物的量。 17. 空速: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或质量)催化剂的反应物体积(或质量)。单位:时间-1(GHSV) 18. 化学吸附:在吸附剂(催化剂)与吸附物(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现象的吸附。 19. 覆盖率:催化剂表面被反应物分子吸附后。固体表面被覆盖的百分数。 20. 转换频率:(TOF)每个表面原子在单位时间内的活性。 21.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指石油的高沸点馏份(重质油)在催化剂存在下裂化为汽油、柴油和裂化气的过程。 22. 催化重整:催化重整是指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原油蒸馏所得的轻质油馏份转变为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并副产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的过程,这过程包括异构化、环化脱氢等反应。 23. 加氢处理:加氢处理是加氢除去石油馏份中的S,N和O的过程,主要应用于催化重整和催化裂化的原料的脱硫和脱氢以利进一步加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O:16 C:12 Fe:56 Ca:40 Zn:65 H:1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2、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 B、干冰 C、碘酒 D、石灰石 3、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 B、C、D、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 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5、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废气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D、用二氧化碳灭火 8、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是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9、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MCl3B、MCl2C、M2Cl3D、MCl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或处理方法会造成环境问题的是A.植树造林B.滥施化肥 C.利用地热和太阳能D.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11、由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和石墨,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氧气和臭氧(O3) B、氮气和液态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生铁和钢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B.不绣钢就是纯铁 C.生铁不含有碳元素D.黄铜只含有铜元素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 D、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5、(2分)硬水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Ca(HCO3)2=CaCO3↓+CO2↑+H2O,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

催化化学习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催化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 1. 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的比活性是相对于催化剂某一特定性质而言的活性。例如:催化剂每m2的活性。 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有效地加速平行反应或串联反应中的某一个反应的性能。 3. 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和本身的质量以及由于温变、相变而产生的应力的能力,统称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 催化剂的密度:实际催化剂是多孔体,成型的催化剂粒团体积包括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V隙、颗粒内部实际的孔所占的体积V孔和催化剂骨架所具有的体积V真,即V堆=V隙+V孔+V真。(a)堆密度;(量筒)(b)颗粒密度;(压汞法)(c)真密度(氦气法) 5. 催化剂的比表面:通常以1g催化剂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g 6. 催化剂的比孔容:1g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ml/g 7. 催化剂的孔隙率: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占催化剂颗粒体积的百分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8. 催化剂的孔分布:除了分子筛之外,一般催化剂中的孔道直径大小不一。不同大小的孔道占总孔道的百分数称为孔分布。不同范围的孔径(r>200nm称大孔,r<10nm微孔,r为10~200nm过渡孔) 有不同的测定方法。 9. 催化剂的平均孔半径:一般固体催化剂(分子筛除外)中孔道的粗细、长短和形状都是不均匀的,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把所有的孔道都看成是圆柱形的孔,并假定其平均长度为L,平均半径为r。 10.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其活性的衰退是由于反应介质中存在少量杂质,或是由于催化剂在制备时夹杂有少量杂质而引起的,则称为催化剂的中毒。 11. 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在实际反应条件下,可以保持活性和选择性的时间称为催化剂的寿命。 12. 催化剂的活化:催化剂在投入实际使用之前,经过一定方法的处理使之变为反应所需的活化态的过程。 13. 转化数:单位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进行转化的反应分子数 14. 转化率:反应物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转化为产品和副产品的百分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12 N 14 16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延展性D.挥发性 2.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4HF+Si2=SiF4↑+2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置换反应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D 4.下列说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从组成分类看,

Na2S4不属于 A.化合物B.氧化物.硫酸盐D.钠盐 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铁粉 B、水、氯酸钾、金刚石 、天然气、氮气、合金、D、矿泉水、高锰酸钾、红磷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8.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al②l2③Hl④R⑤l2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kl3 B.a(l)2 C.Hl4 D.kl 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立即生成大量氧气,是因为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 D.253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3的钢瓶中,是因为

医用基础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2.对于反应(g)O N (g)2NO 422=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g)2NO (g)O N 242=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于1/θK B .(g)O N 2 (g)4NO 422=的标准平衡常数与θK 相同 C . (g)2NO (g)O N 242=的标准平衡常数与θK 相同 D .θK 值大小与温度无关 3.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以催化0m r ?G △的反应,它可以促使不能发生的反应发生 B .催化剂可以改变平衡常数 C .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路线,降低了活化能,因而加快了反应 D .催化剂只能催化正向反应,不催化逆向反应 4.碳酸钙的分解反应:(g)CO CaO(s) CaCO 23+=,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 .[][][]) /CaCO () /CO )(/CaO (32θ θθθc p c K = B .θθp p K /2CO = C .[][][]) /CaCO () /)(/CaO (3CO 2θ θθθ c p p c K = D .[]θθp K /CO 2= 5.硫化氢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为: (aq)S (aq)O 2H O(l)2H S (aq)H 2322-++=+ 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 .[ ][ ][ ] ) /S H () /S ()/O H (2223θθθθ c c c K -+= B .[][ ][ ] ) /S H () /S )(/O H (223 θθθθc c c K -+ = C .[][][]) /S H ()/S ()/O H 2(2 223 θθθθ c c c K - + = D .[][][][]2 2 2 223 ) /O H ()/S H ()/S ()/O H (θθθθθ c c c c K -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九年级化学第1——第6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号 答 B D B D A C A D A B 案 A.对玻片呼气 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 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 学性质的是() 3.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4.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硬度是:含钙镁化合物的量低于450mg/L。 我市饮用水的硬度经测定为270 mg/L。你认为下列说法没有道理的是 () A.我市的饮用水的硬度没有超过国家的规定,是达标的 B.含有一定硬度的水可以补充钙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 C.水的硬度太大,口感不好,容易使煮水的器具产生水垢 D.纯净水中没有钙镁化合物,所以用它洗衣服最合适 5.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3gC 和8gO 2生成11 gCO 2 B .2g C 和4gO 2生成6gCO 2 C .4gC 和5 gO 2生成9gCO 2 D .5gC 和9gO 2生成14gCO 2 6.15.下图是收集干燥R 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实验装 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 7.在反应X +2Y =R +2M 中, 已知R 和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则在此 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比是(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8、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下图 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有气泡产生 B .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 .贝壳逐渐溶解 D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质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或所加物质 A 蒸馏水和食盐水 ①萝卜条②蒸发水 B 食盐和面碱(Na 2CO 3) ①稀盐酸②闻气味 C 硬水和软水 ①肥皂水②煮沸 D 黑醋和酱油 ①闻气味②尝味道 二、填空题(共34分) A B C D 密度(与空气比较) 大于 大于 小于 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极易溶 极易溶 难溶

最新整理催化化学复习资料资料

1.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却不改变化学反应热力学平衡位置,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被明显地消耗的化学物质。 2.催化剂的组成:主催化剂,共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主催化剂又称活化组分,是多元催化剂中的主体,是必须具备的组分,没有它就缺乏所需要的催化作用。共催化剂是和主催化剂同时起催化作用的物质,二者缺一不可。助催化剂是加到催化剂中的少量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但却能显著地改善催化剂效能,包括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载体是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分散剂、粘合剂、支撑体。 3.催化剂反应性能好坏的指标:包括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 4.催化剂的稳定性:是催化剂在使用条件下具有稳定活性的时间。包括化学稳定性、耐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 5.物理吸附: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实现的,由于这种作用力较弱,对分子结构影响不大,可把物理吸附看成凝聚现象。 6.化学吸附:是气固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吸附分子的键合状态,吸附中心和吸附质之间发生了电子的重新调整和再分配。化学吸附属于化学键力。由于这种作用力强,对分子吸附分子的结构有较大影响,可以把化学吸附看成是化学反应。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7338932.html,ngmuir方程依据的模型:a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各吸附中心能量相同,b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c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其吸附分子与吸附中心碰撞才能吸附,一个分子只占据一个吸附中心,d一定条件下,吸附与脱附可建立动态平衡。 8.BET等温方程:根据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吸附,假设a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自由表面对所有分子的吸附机会相等,分子的吸附、脱附不受其他分子存在的影响。B固体表面与气体分子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引力,因此在第一吸附层上还可以进行第二、第三等多层吸附。 9.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提供质子的物质称为B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B碱 10.酸碱电子理论:凡是能提供电子的物质为L碱,凡是能接受电子的物质为L酸。 11.软硬酸碱理论:对外层电子抓得紧的酸为硬酸(HA),而对外层电子抓的松的酸为软酸(SA),属于二者之间酸为交界酸。对于碱,电负性大,极化率小,对外层电子抓得紧,难于失去电子对的物质为硬碱(HB),极化率大,电负性小,对外层电子抓的松,容易失去电子对的物质为软碱(SB),属于二者之间的碱为交界碱。 12.Tanabe(田部浩三)假设条件:A,C1为第一种氧化物金属离子配位数,C2为第二种氧化物金属离子配位数,两种金属离子混合后配位数不变。B. 氧的配位数混合后有可能改变,但所有氧化物混合后氧的配位数与主成分的配位数不变。C 已知配位数和金属离子电荷数,用图模型可计算出整体混合氧化物的电荷数,负电荷过剩时可呈现B酸中心,而正电荷过剩时为L酸中心。 13.固体酸的性质:酸中心的类型、酸中心的浓度、酸中心的强度。 14.Hammett指示剂的胺滴定法:利用某些指示剂吸附在固体酸表面上,根据颜色的变化来测定固体酸表面的酸强度。若指示剂由碱性色变为酸型色,说明H0<=pKa,若指示剂仍为碱型色,说明酸强度Ho>pKa 15.人工合成分子筛:是金属Na+阳离子型沸石分子筛,即Na2O?Al2O3?mSiO2?PH2O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钢铁生锈 B .水的电解 C .天然气的燃烧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厨房中油锅着火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往锅内加入冷水 B .立即把锅盖盖上 C .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 D .立即打开排风扇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硅 B .氧 C .铝 D .氢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 .水(O H 2) B .硫酸(42SO H ) C .氢气(2H ) D .天然气(4CH ) 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 .氢气 B .木炭 C .镁条 D .红磷 6.下列物质投入水中,形成溶液的是() A .泥沙 B .面粉 C .食盐 D .色拉油 7.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的原因是() A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D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8.欲将一定温度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有()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加入溶质④蒸发溶剂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①③④ 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 碳和16g 氧气生成20g 二氧化碳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10.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O H O H 22222??→?+点燃表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 .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 C .在点燃条件下,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 .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1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氢化钠固体、②计算、③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④溶解,正确的顺序是()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 第1页,共8页 九年级化学第2页,共8页 九 年 级 化 学 试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k 39 Mn 55 S 32 Na 23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 的是( ) A .氧气——供人呼吸 B .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 .氮气——作保护气 D .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3.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水和泥沙 C .矿泉水 D .铁粉和铜粉 4.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指( )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5.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这是因为,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 相同的( ) A .核外电子数 B .核内质子数 C .核内中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取用固体粉末 7.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可行的是( ) A .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 B .吃经蒸煮后的变质大米 C .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 .改用节水水笼头 8.下列与燃料或燃烧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因为汽油是液态 B .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的主要目的是延缓煤的燃烧时间 C .汽油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目的是隔离空气 D .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 9.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 .用玻璃棒引流 B .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 C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10.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 的是 ( ) 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 .每个乙分子中含有1个A 原子和1个B 原子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 2 2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 B .化学方程式中CO 与 O 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C .参加反应的CO 与 O 2的质量比为2︰l D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不变 13.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B .它们都表示离子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 .前三种粒子表示同一种元素 14实验室用草酸(H 2C 2O 4)制取CO 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 CO ↑+X+CO 2↑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A.H 2O 2 B.H 2O C.CH 4 D.H 2 15.下列是四位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证明原瓶中的气体是CO 2 B .向盛满CO 2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则证明CO 2与水反应 C .某无色气体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 D .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 三、填空题(共4题 共20分) 16.(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 2个氢原子 (2)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 4个氮分子 (4) 5个硫酸根离子 (5)酒精 (6)干冰 (7)沼气 (8)大理石 (9)生石灰 (10)食盐 17.(4分)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CO 2、O 2、CO 、H 2O 等物质填空:(1)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 而引起的。(2)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因含有大量的____,故进入前必须要做灯火实验。(3)能支持燃烧并供给呼吸的气体 。(4)开封的饼干在空气中会回潮变软,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而引起的。 18.(5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例举一个事例,说明物质的燃烧可以造福于人类: 。(2)火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请你说说下列灭火事例所根据的原理: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 (3)一般情况下,CO 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是点燃的镁带却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38催化剂练习题

考点38 催化剂 一、选择题 1.(2017·十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不同元素的中子数不同 D.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答案】A 【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焊锡、黄铜、是常见的合金是混合物,而铁是纯净物;不同元素的中子数也可能相同,如钠和镁的中子数均为12;氢原子只有有质子和电子构成,没有中子。 2.(2017·来宾)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为乙醛:2CH3CH2OH+022CH3CHO(乙醛)+2H2O。实际是发生了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一:2Cu+O2△ 反应二:CH3CH2OH+CuO △ CH3CHO+H2O+Cu。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Cu在反应一中是反应物 B. Cu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 C. Cu在反应二中是生成物 D. Cu在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答案】D 【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从乙醇和氧气在一定条件反应的总方程式上看,铜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A、C错误;从两个分步反应看,铜开始参加了反应,最后又还原成单质铜,所以,铜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变,B错误;综合总反应方程式和分步反应的方程式可得出,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D正确; 3.(2017天津市,题号6,分值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催化剂的知识点,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但加快还能减慢反应速率,正确;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错误,B正确。 二、实验题 1.(2017浙江省台州市,题号25,分值6)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作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加快了反应的速率(3分)(2)探究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3分) 【解析】(1)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加快了反应的速率,所以能证明是双氧水的催化

催化基础知识普及

催化基础知识普及 氧物种 为了认识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性,了解作为反应物之一的氧和氧化物催化剂中的氧在表面上的存在形式和在反应中的作用,无疑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1)氧吸附态 氧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极其复杂,有分子形式吸附的缔合吸附和解离吸附,且氧原子可以进入金属晶格内部,生成表面氧化物。 一般在氧化物上主要存在的氧物种有:分子氧O2、分子吸附氧O2-、原子吸附氧O-、表面晶格氧O2-以及体相晶格氧O2-。 相互转化关系: 分子氧O2<——>分子吸附氧O2-<——>原子吸附氧O-<——>表面晶格氧O2- 更为具体: O2(g) <——>O2(s) <——>O2-(s) <——>O22-(s) <——>2O-(s) <——>2 O2-(s) 活性 O-(s) >O22-(s)> O2-(s) (2)氧物种表征 现在普遍认为在催化剂表面上氧的吸附形式主要有:电中性的氧分子物种(O2)ad和代负电荷的氧离子物种(O2-<(2为下标>分子吸附氧、O-原子吸附氧、O2-<(2为上标>晶格氧<包括表面晶格氧和体相晶格氧>),这些氧物种可以采用电导、功函、ESR以及化学方法给与测定。 以分子氧形式进行化学吸附时,氧物种的电导不变,而以离子氧形式进行化学吸附时,常常伴以很明显的电导变化,并且由于在表面上形成一负电荷层和靠近晶体表面层形成正的空间电荷,使功函随之增加,所以可借助电导和功函的测量容易区别可逆吸附的分子氧和不可逆吸附的离子氧。 对于离子氧O-和O2-(2为下标,分子吸附氧),可以借助两者在ESR谱上的不同信号而加以区别。 更为准确的方法是:核自旋I=5/2的同位素17O,其在吸附时,ESR谱有精细结构。如吸附态为O-物种,其精细结构由6条线组成(我在测CeO2表面氧时,发现奇怪现象:550度焙烧后的氧可以观测到典型的O-、O2-谱线;但是650度焙烧的氧出现6条谱线,我只是常规的ESR,没有采用同位素,为何也出现6条谱线,晕!!!),而吸附态为O2-物种时,由于未成对电子和两个17O核作用,精细结构为11条谱线。 离子氧O2-(晶格氧),可以根据吸附时计算出的平均电荷数,即所谓的化学法确定。 氧物种表征在催化专业一般采用的是ESR,而像LEED、ESCA光谱法、电导、功函、化学方法(联氨法)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内容哪位虫友了解麻烦补上)。采用TPR、TPD验证ESR并与其表征的物种相对应,从而进一步探讨氧物种与活性的关系。另外,IR、XPS也可以用来表征氧物种! 一般认为,吸附态的O2或O2-等氧物种脱附峰温Tm值低于200度。 下面三幅图为CeO2的氧物种的表征图!!(我做的,非标准谱图,仅供参考、讨论)。

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初四化学试题

初四化学(C) 说明:1、本试题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Ⅰ卷选择题答案写在Ⅱ卷答题栏中,Ⅰ卷不收。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下表中查得。 第Ⅰ卷(选择题共20个小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入Ⅱ卷对应的答题表中) 1.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氢氧化B.测溶液pH C.过滤D.稀释浓硫酸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5.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 B.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C.铁、锌、钙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应禁止使用 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D.Na+、Mg2+、Cl -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7.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8.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置换反应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