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民文化读后感

公民文化读后感

《公民文化》读后感

我怀着崇敬之情翻开了这本书,但仅仅第一章便磨尽了我所有的兴致。只能说我文化素养不够,对第一章的政治文化研究方法,真心看不懂。虽然看的是翻译后的,但我却觉得需要进一步的“翻译”才行。于是,我先去网上找了读书笔记看,然后再回头看的书。事实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办法。

因为带着厌倦看这本书的,所以开始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看到的内容。

从第三章开始,陆续看到各种图表。虽然说那些问卷的问题确实设计得很好,很好的将问题量化了,但是整理的结果的百分比怎么算来的,也看不懂。而且我在想,这次调查对大约五千名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及美国人进行了调查,但五个国家采访五千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国家只能采访一千多人,这个样本相对公民文化这一庞大主题来说是不是有点少?再加上样本中被采访者是否具有代表性?在不同质文化之间试图运用一套指标这样比较有没有意义?而且,每次比较的结果基本上都是英美是公民型的,德意墨依次次之,让我不由得同样怀疑其有种族优越性,还用这些客观的数据来掩饰。因此我对这样的比较一点好感都没有。在第六章中,作者把投票归结为义务,我就有些奇怪:都说只有权力可以放弃,义务是不能不履行的。在一些欧美剧中,我看到大选时许多人不去投票。这样不履行投票义务,依然没有任何麻烦。所以投票能算为一种义务吗?

但是后来看了网上的介绍,再静下来慢慢看的时候,觉得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一个稳定的和有效率的民主政府,不光是依靠政府结构和政治结构:它依靠人民所具有的对政治过程的取向——即政治文化。除非政治文化能够支持民主系统,否则,这种系统获得成功的机会将是渺茫的”。

作者首先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国人口中对政治主体(政府机构、官员、政党组织、政策决定等)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的特有模式。他们把政治文化模式分为村落地域型、臣民依附性和积极参与型三种典型类型。村落地域型政治文化(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的标志是人们对自己属地的认同感强于国家的认同感,缺乏公民权意识,在认知上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参与政治;臣民依附性政治文化( 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的特征则表现为,公民认为自己对政府产生影响的能力很有限,易于服从并对政治参与比较消极;积极参与型政治文化( 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是指公民对政治有密切的关注并有广泛的参与意愿和认知。

看自己与身边人的表现,不禁感叹——我们最多处在臣民依附性政治文化中。虽然近几年明显感到人们变得积极了解政治,有时甚至会发出民众的声音,如莲城大桥取消收费问题。但是人民对政府产生的影响能力有限,易于服从并对政治参与比较消极。可能是中国几千年君主政治制度下服从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也希望谋求公民能力,但是显然这种政治文化不够,仍需不断积聚。

第七章公民的能力感,作者大多谈到的是政治参与,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参与政治的策略或者方法是什么?当看到这里时,我突然有点兴奋,因为作为几乎没怎么参与过政治的人,真的很想窥探一条有效的途径!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自己在试图影响政府时能够谋得其他人的支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与政府的关系中,既不是软弱的也不是孤立的。我想这也是一种文化吧!林达在其美国系列丛书中就表达过,美国民众会为某一个受到政府不公正待遇的人站出来,因为他们会担心今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不公正的遭遇如果不得以纠正和限制,明天这样的事就可能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他们会积极站出来,即便为了那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他们会寻求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如家庭、教会、社会、自愿社团、工会及各种各样其他团体和组织)的支持。而政治党派和相关利益集团也乐意在个人和政府间调停。但是在中国,面对政府,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是弱小的、孤立的,与强大的政府比起来,我们每个那么脆弱、那么微不足道,加上“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文化的一种悄悄渗透,让我们提高了“忍”的能力,增强了“冷漠”的寒度。中国照理说也有政协及其他社会组织,但是觉得都有点人微言轻,并且他们会给人一种偏向政府错觉。所以中国还是臣民文化多一点。但是,近两年,我们还是能感觉到人们谋求公民文化努力。如我们湘潭莲城大桥收费的取消,就有我们湘大法学院的积极行动,还有今年关于魏则西事件、雷洋事件的大众讨论,等等。渐渐感觉到中国的公民文化正在孕育中,就好像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刚进校门时的懵懂,到现在开始慢慢关注我们的政府、政策及社会事实,偶尔甚至会为一件社会新闻争执一番。这也如本章中提到的,教育是影响公民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还有社会地位和性别。像我们接受的公民文化的或者说接近作者说的公民文化,都会以家庭教育或其他的方式传播下去的。

在第九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民主政治系统被认为比其他系统具有的优势之一是,那些能够参与决策的人将会对决策更满意,并且比那些不能参与的人更喜欢其系统。按照这个假设,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交换,便在个人与政治系统之间出现了。为了响应他的输入,这个系统创造出比没有那些输入时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更为有利的满足,引向对这个系统的更高水平的依附。这样,如果其他一

切都平等的话,从参与者的观点来讲,民主政治系统将会更有效(参与者将会对政府的输出更满意),又更具合法性(参与者一般会把这个政治系统本身视为是更合理的)。”

我觉得这段话挺有道理的,因为公民自己有投入,他才会更理解、更满意这种政治系统或政策,而这样的政治系统或政策也才是更具民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现实总是不如理论般完美。就像我们中国,我觉得大多数并不具有提供有效输入的能力,如我们的人大代表经常会提一些奇葩提案,这样的输入并没有多大有用的影响。这是否存在一个有效输入的问题?如果输入分有效与否,那么这个有效的标准又是什么?有怎么来评判呢?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听证会制度。听毛概老师说,一些KTV取得经营许可是需要举行听证会的,但是一般都是KTV经营者自己在经营地周边寻几个人去参加,最后结果普遍是赞同。还有说,北京地铁涨价的听证会只有两个选项:一是涨价20%,另一个是涨价30%。这样的听证会制度完全没有发挥其设想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些人将自己的利益诉求合法化的工具了。所以说一项制度如果不能细致合理制定出细节,很难达到他本来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根本不会预料的岔子。

同时第九章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词“自信的公民”——即在参与政治时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的人。作者说,“除了是公民认为它是政治系统民主的程度的一个标志外,主观能力似乎与对于理解民主政治取向的本质至关重要的许多其他的态度有密切的联系。”“在很多方面,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关键的政治态度。”自信,每个人不论在什么方面都需要的一种心理素质,参与政治时也一样。自信的公民可能是更积极参与政治的,对政治系统更满意、更忠诚的。

最后还得说说我难以看懂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是《公民文化》这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几乎是对一次调查的研究解释,有理有据,而且这样的研究方法也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有很深的影响。巴甫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而又更辽阔的前景。”阿尔蒙德也承认:其研究成果是建立在“近来社会科学中最显著的发展之一:数据收集和数据评估领域里的革命”。诸如问卷设计、抽样调查、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调查研究方法,是现代研究基本的研究方法。这样专业化的科学研究方法将现实复杂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值得我去细致地了解、学习。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虽然开头有些难懂,但是需要动脑去看的书才是当下我们缺乏的吧,所以今后要多看一些需要咀嚼的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