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整理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doc资料

最新整理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doc资料

最新整理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doc资料
最新整理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doc资料

《公共行政学》2010-2011学年复习重点总结

绪论

一、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1.途径

政治学;法学(行政法、司法、宪法);管理学;经济学。

2.研究方法

逻辑分析方法、法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比

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生理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方法、案例分析

方法、量化分析方法、模拟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

二、政治行政二分法

1.内容

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这种意志的执行;

②在实践上就是排除政治的干扰而建立以效率为目标的行政体制;

③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2.意义

“两分法”对于公共行政学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学科基础。

①政府由“政治”和“行政”两种过程组成,“行政”是其中一个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政府的核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下效率。

三、发展过程:行为科学→新公共行政

1.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美]威尔逊和古德诺

(1)产生标志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

(2)理论基础

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君主制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

文官制度;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

2.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美]泰罗、[法]亨利?法约尔、[德]马克思?韦伯

(1)产生标志

美国人泰罗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为标志,到3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之前。(2)研究意义

这一时期提出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理论范畴、管理原则、研究方

法等一系列的规范,基本形成了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使之成为一门领域广泛深入、

内容丰富充实、作用独特卓然的独立学科。

3.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4.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第一章行政职能

一、含义

行政职能,是狭义的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

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

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

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

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二、现代政府职能问题的由来

1.罗斯福“新政”—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

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经济持续衰退、金融体系接近崩溃、失业剧增、生产力相对过剩、社会危机。随着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相关的、以国家干预为核

心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的推行,危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逐步走出了困境。

罗斯福集中注意力于公共事物,从如下三个方面大大强化了政府的职能:扩充政府

的立法职能、扩充总统的行政职能、扩充政府的经济职能。

2.“东亚经济奇迹”——后发展国家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产生

东亚国家和地区普遍实行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和产

业政策、实行金融和价格管理、确定外资外贸体系等方法,形成了“官、产、学”高度协同的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和运行体制,进而促成了社会经济的超常规的高速发展,创造了

举世瞩目的“东亚经济奇迹”。

3.“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国家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修正

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发展政策,从主要维护社会秩序转向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实

现社会均衡发展

破除资源占有的垄断—尤其是借助公共权力实现资源占有的垄断、实现社会财富相

对公平的分配、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水准而不仅仅是富裕程度,是重释政府社会职能的基

本问题。

三、与政府职能相关的争论

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涉及政府的政治职能,权威与民主的关系问题是其核心问题。事实是,资产阶级成功地取得国家政权以来,政府的公共权力在一直在加强,政府的公共职能始

终在增加。政府的公共权威一直在上升通道中运行是一种不争的客观事实,以至于已经

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政府”。表现如下:

(1)精英政治盛行。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社会的极少数卓越分子及其组合的集团,承担起了领

导社会前进的责任,并因此实际享有和运用广泛的国家权利。

(2)公共支出增长。

1)瓦格纳定律: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

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大趋势,公共支出因此将不断膨胀。

2)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

减小。

█相关观点

★自由意志论

20世纪60—70年代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一批人从社会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出发,

严肃而系统地再次提出了社会正义问题。

罗尔斯的理论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发展起来的对公民权利的诉求,在理

论上结束了功利主义在欧美政治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并代之以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

主义以及支撑这种自由主义的社会分配学说。罗尔斯的理论被称为自由意志论或自由至

上主义。

★自由与公平

以布坎南、哈耶克、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批人则试图跨越技术经济理论的沼泽,用

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眼光透析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进而重新确定自由的价值。

以乔治?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则强调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坚持和强

化政府的公共性质,主张通过行政组织重构实现政府的公共目的。

由于人类代议制民主发展阶段的特征,围绕着公共权威与民主的价值首要性问题上,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涉及政府的经济职能。“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是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争论过程中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

(1)市场失灵

1)概念: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

到帕累托最优。

2)表现: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的不

完整、收入公平分配、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2)政府失灵

1)概念:凯恩斯主义假定政府是公正的,民主政府通过利益集团的竞争能合理地反

映社会意志。这种政治经济主张将导致政府的作用大为增强,政府膨胀,预算赤字高居

不下。政府干预将破坏市场的自由运转,使资源配置不合理,个人丧失积极性。

2)表现:①政府行为并非永远代表公共利益;②政府行为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③监督信息不完备。

★新自由主义理论

1)内容:

①基于自由竞争的市场原理是正确的,只有市场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②主要源于政府公职者的自私;

③强调价值判断和伦理规范的重要性。

2)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哈耶克以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人的自主。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

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都是

哈耶克批评的目标。

②弗里德曼认为国家的干预活动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了西方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各种福利措施造成极大的浪费,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

国家干预的过程中还包含着对公民个人自由的限制。因此,政府的干预必须减少而不是

增多。

③布坎南指出,由于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同样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加上政党政

治的竞争性特点,政府与政治本身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政府对于社会

和经济领域的干预,并不一定能够弥补市场的失效,政府干预的范围应该尽可能地缩小。

3)评价

现代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是在西方国家职能事实上已经极大扩展的情况下产生

的,它们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传统,针对政府干预的弊端,主张把政府职能控制

在最小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公平与效率的替代关系

首先是一种外在关系。这种外在关系既表现为两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存在于不同的

领域或同一领域的不同层次;还表现为两者存在着替换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还是一种内在的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在微观上表现为两者互

相依存和共生共荣。在宏观上表现为两者的互相包含和促进。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的优先权不是原生的、固定的、模式化的,而是选择的、变化的、动态

的。社会发展总要选择一个公平与效率组合,当给定的组合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发

展时,就需要改变这一组合,这时公平与效率的交易时机既已成熟。

四、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1.政府职能的定位

政府职能应包含:“守夜人”职能、公共产品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增进社会公平职能。

(1)经济调节。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优化经济结构。

(2)市场监管。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它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3)社会管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决定

了社会管理职能应成为政府职能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4)公共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政

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2.政府职能的转变

(1)政府职能的越位

政府职能的越位表现在政府对许多本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加以干预,也就是管了许

多不该管的事,突出体现在政府参与生产和提供私人产品以及政府直接干预企业。

具体表现在:①政府过多参与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提供;②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2)政府职能的缺位

政府一方面介入了市场有效的领域,另一方面对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些工作没有完

全尽到责任,出现了职能缺位现象。

具体表现在: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缺位;②宏观经济调控的政府缺位;③健全社会保障的政府缺位;④市场监管职能的缺位。

(3)政府机构间职能交错

政府职能范围不清,造成了越位和缺位;而机构间职能划分不合理,又导致职位交

叉重叠。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职能分割,多家分管;②机构并立,职能重叠。

(4)全球化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WTO的冲击(基本原则);②政府角色的变化。

第二章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行政权力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第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

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第四,

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

整个社会。第五,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二、行政权力的相关性质

1.主要学说

分为:早期分权学说;三权分立学说;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五权宪法学说;议行合

一学说;组织权力学说。

2.结构

行政权力结构是指权力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权力整体性的关系状态和有序性的活动过

程,既包括行政管理中权力安排的静态结构,也包括行政管理中权力运行的动态结构。

1)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行政权力与其行使主体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网络构架。

它表现为行政权力关系及其制度安排的总格局,是行政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基本框架,

包括:

①纵向的层级结构(层级制),这种结构具有强制性的法规,明确的分工与责任,稳固而有序的上下级制度和层级制原则。

②横向的部门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来自于行政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专业化分工。

2)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是指由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

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

3.特征

公共性、手段性、自主性、一元性、时效性、膨胀性。

4.分配方式

结构性分配(根据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而对其所做的纵向垂直性分割)

功能性分配(根据行政权力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客体的状况而对它进行的横向水平分割)

5.分配途径

逐级授权、权力下放、权力“外放”。

6.分配原则

程序必须合法、职权必须分明、权责必须一致、权利必须明确、内容必须全面。

三、行政权力的行使

1.行政权力的行使手段

权力压力、权力控制、权力操纵、权力诱导。

2.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

首先,行政权力目的与手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是一个根本的因素。

其次,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另一个因素是行政权力的强度。

再次,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也包括行政客体的潜在能力问题。

复次,影响行政权力实现程度的因素也包括行政权力作用的范围。

四、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及其克服

1.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

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某种结果,这是一种违背公共利益和行政根本

目的的现象。它主要表现为:

第一,利益倒错,公仆变成为主人。第二,权力角逐,手段变成为目的。

第三,权力僭越,职权扩张为特权。第四,传统惯性,导致权力滥用。

2.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

他律机制在行政权力制约机制中带有根本性质。他律机制也就是其他政治权力以及

行政客体对于行政权力主体的制约,这主要包括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等行政权力之外的

国家权力的监控、政党政治权力的监督、舆论权力的监督、公民和公民集团的监督等多

种形式。

自律机制,即行政权力自身所应具备的防范措施与制度等,这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行政责任机制和行政伦理机制。自律机制必须是建立在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之上的

机制,自律机制还必须和他律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行政权力才能真正得到制约,其行使

也才能真正符合于公共利益。

第三章行政组织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1.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从广义上说,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

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

从狭义上说,则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2.静态与动态的理解:

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

从动态上说,则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

种组织活动。

3.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理解:

从阶级属性上说,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

从社会属性上说,则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有着一定行政目标、人员设置、权责分配、结构形态、财物所有的行政机关体系,其组

织行为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二、行政组织的特征

1.政治性,包括阶级性和决策性;

2.社会性,包括服务性和管理性;

3.权威性,包括约束性和强制性;

4.法制性,包括国家行政组织自身建设的法制性和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性;

5.系统性,包括结构性和有序性;

6.发展性,包括动态性和适应性。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法规制度健全;

2.组织目标明确;

3.人事调派恰当;

4.权责分配合理;

5.财物数量适中;

6.运行机制有效;

7.行为方式优化;8.价值观念整合。

四、行政组织的组织目标

1.目标的功用

目标是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导向坐标,是组织聚合力的内在源泉。从管理的观点看,

目标的功用有:促进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合理化;建立考核的公平和客观的标准;增强

组织的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合作意识。

2.目标的层次

组织目标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总目标,也称整体目标,是由组织最高决策层制定并统帅全组织全力以赴的

主体目标;

第二,分目标,也称机关目标或部门目标,一般指政府之下各个行政机关的工作目

标;

第三,个人目标,通常指行政公务人员个人的工作目标。

3.目标管理

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使其在目标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以努力完成目标的现代管理方法。

(1)特征:强调“目标”的管理方式和“工作和人统一”的管理方式

(2)阶段:目标设定阶段、目标达成过程阶段、成果评价阶段

五、行政组织的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的性质

(1)结构与功能。结构产生组织的静态特性,功能产生组织的动态特性,两种特性

相结合,形成关于组织的完整概念。

(2)结构与职位。职位是结构的基本元素,是组织体制的联结点和支撑点。

(3)结构与模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总有一种或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

型态,这些型态我们称之为结构模式。

(4)结构与差异。主要指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结构和同一组织结构的前后变化,模

式表现结构的共性,差异则反映结构的个性。

2.组织结构的形态

(1)直线型组织结构:也叫直线集权制,即一种较早、较简单的金字塔等级结构,

其特点是将组织的各种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是一种以行政首长完全行使行政权力

作为组织动力和以指挥-服从关系为特征的结构形态。

(2)职能型组织结构:是在统一的指挥系统外,另设一套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立的

职能机构(实施部门管理)。

(3)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官僚组织模式

(1)特征

1)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

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

(2)进步性

官僚制意味着组织方式的理性和效率;是对极权主义统治和滥用权力的替代;是指挥和控制现代社会最为有效最标准的方式;给政府带来的逻辑规范如同装配流水线对企业的意义一样。

(3)局限性

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制式化对组织效能的可能影响;遏制组织学习;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防卫性的官僚人格;强烈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衰退;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六、行政组织体制

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类型,通常指行政组织备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型态。分为三种类型:

1.首长制与委员制——权力归属和运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体制:

(1)首长制。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2)委员制。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2.分级制与分职制——纵横相交、相辅相成的两种体制:

(1)分级制。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

(2)分职制。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分职制的特征,是将组织一定层级上的职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平行的、不相统属的机关去完成。

3.分权制与集权制——行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别的两种体制:

(1)集权制。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2)分权制。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其特征,表现为行政下级在其管辖权范围内、名义和实际上都享有主动采取行政措施的自主权,上级除负监督责任外不横加干涉,而由下级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其是。

七、行政组织的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动力

(1)环境。组织的变革常常是由其环境变化引起的,比如,政治格局、独律规范、伦理道德、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民族意识的改变等。

(2)目标与价值观。目标是价值观的产物,也是组织战略的凝聚点。因此,价值观和目标的变化将改变组织的行为方向或行为方式,引起组织的变革。

(3)技术。技术水平和技术手段是区分组织技术程度的标准;组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在改进技术方面所作的努力将对组织产生广泛的影响,组织分析技术将对组织变革产生推动作用。

(4)结构。组织结构的任何改变,无论渐进式还是突变式,都是组织变革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新建、重建、改组、合并、裁减、撤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权力的再分配或职位的重新设置等。

(5)管理。第一,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组织变革的不可缺少的实施条件,第二,管理本身就是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变革动力源。由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发动的变革在组织中是司空见惯的,变革也正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6)社会心理因素。这主要指组织成员的动机、愿望、态度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群体效应对组织变革的推动。组织成员不满现状和要求变革的意愿常常表现为意见、建议、

方案、呼吁、消极抵抗等行为,并以此来促成或加强领导阶层变革意识。

(7)专家和专家群体。他们不一定是组织的正式成员,也不一定拥有固定的职权,

但他们的丰富和优越的系统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组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前途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这正是变革所必需的。

2.变革的过程

变革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省、检讨、批评,并对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跟踪监

视和分析研究。

(2)感知、觉察和了解组织的问题所在,进而认识变革的必要性。

(3)确认变革的现实条件和理想条件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克服不利条件或创造有利

条件。

(4)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制定、评价、选择变革方案,同时确定实验性的先

行变革模式并检测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变革计划和制定测量效绩的标准。

(5)根据已确定的方案具体实施变革。

(6)对照计划予以反馈和评价,如果不合目标,就要按照以上步骤重新循环。

3.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1)变革的阻力。阻力是动力的对立面,有动力就有阻力。这种矛盾现象来自组织

及其成员的两种不同的需要和追求:既需要稳定性,又需要变革性。变革的阻力主要可

能来自以下方面:利益差别、习惯性、认知。

(2)变革阻力的克服

1)创造和谐的变革气氛,其关键在于使人们感觉到变革势在必行、迫不得已和公平

合理,从而建立理解和支持变革的基础。

2)力场分析,变革过程中的力量分为推动力与抑制力两种,同时增强驱动力与削弱

抑制力是强化变革成果的有效途径。

3)广泛的参与,让与变革相关的行为主体直接参加关于变革的讨论、决策和实施。

4)建立群体规范,利用群体的准则、规范、压力和一致性意识来克服变革的阻力。

5)强制力,使用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法规、行政决策等强制性行政手段,强

行推动变革的进行,强力克服阻力。

6)利用个人威望。利用德高望重的行政首长的个人号召力或非正式群体“天然领袖”的个人影响力,来达到减轻以至克服阻力的目的。

7)改变领导方式和合理方式,两个要点:一是注意采用讨论和协商的办法处理分歧,

减少对抗的烈度,二是合理设计变革的进程,避免强行加速所可能带来的震动和逆反心

理及抵制。

8)加强组织沟通,及时和有效开展关于变革的正确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以

避免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可能产生的误会、歧义和抵制。

9)加强革新性行为,公开表现出对变革所必须的新观念、新态度、新技术、新行为

的充分肯定,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具体方式来体现这种肯定。

10)折衷妥协,在变革阻力较强大且持久的情况下,暂时放弃较高的变革目标期望

值,以降低目标的方式来换取有限目标的实现。

4.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1)组织所面临的情境压力已将组织推到非改不可的境地,除非变革,组织将无法

继续生存下去。

(2)有计划的变革必须由组织管理部门来制定系统的规划和模型,这一规划和模型既要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又要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且要同是考虑到目标、结构、技术、

知识、态度、行为等诸方面的因素及其综合效应,还要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作昀佳的

配合。

(3)负责考察组织历史、现状和设计未来的人必须对变革承担责任,他们必须了解

职工的需要并把需要最终反映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来。

(4)为避免重大失误破坏变革的进程和打击人们对变革的信心,应当首先在小范围进行变革实验,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后,再向大范围推广。

(5)必须从组织外部引入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以帮助组织内的人们开阔视野、活

跃观念、启发创新思维,从而找到改善组织状况和提高组织效益的新途径。

(6)组织各级领导层和变革的主持者应当经常收集他人关于变革的新想法,并将自己关于变革的新想法介绍给他人,以实现互相促进;同时,组织的管理阶层要始终如一、

坚定不移地肯定人们的变革热情,支持人们为提高组织效益而做出的任何努力。

(7)组织的管理人员应当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变革的阻力,了解和把握主要矛盾所在以及各种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阻力的性质和主要表现形式正

确地选择克服阻力的方法,以有效而巧妙地克服阻力,推动变革的不断发展。

第四章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类型

1.含义

行政决策定义为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

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2.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

(2)行政决策的内容是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3.行政决策的类型

(1)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5)单项决策与序贯决策。

二、公共决策的过程

1.情报活动阶段

(1)决策问题的确定。注意决策问题的特征:客观性、主观性、动态性、进入政府

议事日程和决策问题的结构:决策情境、决策方案、概率。

(2)决策目标的确定。注意决策目标的原则:规范性、层次性、针对性、可行性和

时效性。

2.设计活动阶段

(1)行政决策方案的特征:多样性、排斥性和多因素性;

(2)设计方案的步骤:初步设想和具体设计。

3.抉择活动阶段

(1)抉择标准:合法性、可行性、合目的性、协调性和效益性;

(2)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决策人员结构合理、决策权力统一完整和权责统一。

4.审查活动阶段

行政决策审查活动是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

三、公共决策体制

1.概念

广义指承担公共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

狭义指决策权力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和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公共决策体制就是决策权力的分配、决策的程序、规则和方式的总和。

2.构成要件

(1)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决策者,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决策权力是决策体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策权力角逐的中心问题是利益。决策者(权力主体)控制自己的决策权力最常见的手段是:说服、威胁、交换、施用权威。决策权力的运行和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决策主体:包括拥有选择权的决策者和拥有影响权的决策参与者。

3.公共决策信息系统

(1)含义:是为公共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收集、加工、传输和贮存信息的组织机构形式。

(2)任务:

1)及时、完整、准确地收集、处理信息;

2)为公共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传输合乎需要的信息;

3)协助决策者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4)搜集传输决策执行的反馈信息,为决策者修正决策和控制执行系统提供依据。4.公共决策咨询系统

(1)含义:指决策的智囊团,是广泛开发智力,集思广益,协助公共决策中枢系统进行决策的组织形式。

(2)任务:

①进行科学预测,提供建议;

②拟制、评估决策方案,辅助选定方案;

③根据反馈信息,协助决策中枢系统调整原有方案。

5.公共决策中枢系统

狭义的公共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权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形成的权力格局和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四、我国公共决策系统

1.决策权力的分配

(1)以党的机构及其领导为线索的党的决策权;

(2)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为线索的权力机关的决策权;

(3)以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为线索的执行机关的决策权。

党委、人大、国务院三个决策主体所拥有的决策权力有着明显的界限。在决策时,党主要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国务院则主要在咨询机构所提供方案的基础上初步选择具体的方案,进行方案效果的预测,同时也参与方案的设计,并在决策形成后具体负责实施;人大主要是最后“拍板定案”,即作出决议,形成决定以及修正方案

2.信息系统:“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转变为“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

(1)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影响政府决策的绝大部分有效信息,政府输出的决策信息以及这些决策在执行中的反馈信息,都是由一个附着于政府本身或为政府所信任的正规通道传输。

(2)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是指党政机关中的信息系统、官方

或半官方的思想——信息库、新闻媒介、民间信息机构(含有一定信息职能的社团组织)和政府与民间的信息系统。

3.咨询系统

(1)预测功能;

(2)分析功能;

(3)设计方案的功能;

(4)论证功能。

★我国公共决策系统的弊端

1)决策内容“越位”与决策主体的“单调”

2)决策系统中枢机构不健全

3)信息、咨询机构比较薄弱

4)监控机构作用不到位

5)决策程序法定化程度低

6)公共决策并不代表公共利益

7)民主参与程度低

第五章行政实施

一、含义

行政实施是从行政决策一经形成或最后批准时起,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决策、实现决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

二、特征

行政实施具有从属性、经常性、连续性、时效性、灵活性、层次性和强制性。

三、步骤和环节

1.准备阶段。包括:法律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2.实质性工作阶段。其主要功能性环节有:指挥、沟通、控制和协调。

3.总结阶段。总结评估是对行政执行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它是行政执行过程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新的决策的起点,为以后的决策提供经验教训及规律性的认识。

第六章行政方法

一、含义

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

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

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二、行政程序

1.概念

依照时间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

以协调和促进某项行政工作的完成的一种行政管理方法。

2.分类

按照其重要性的程度,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

按照其出现的概率,可分为常规性程序和特殊性程序;

按照其对象,可分为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

按照其特定的内容,可分为人事程序、财物程序、机关事务程序等等。

3.特征

合理性;有序性、例行性、稳定性、适应性、系统性。

三、流程再造

1.产生背景

19-20世纪,企业内需要层层请示并层层监督,形成金字塔状的集权控制模式,成

为管理日益庞大的企业组织。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原封不动地套用以往的管理模式,会给企业带来种种弊端,3股不容忽视的“3C”力量,即顾客;竞争和改变驱使企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众多企业应用了信息技术,但只是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

化程度的手段,而对作业过程则不作任何适应性改变,限制了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空间。

2.定义

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

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3.效果

(1)新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事时间。

(2)新流程还方便办事群众,减少办事环节。

(3)以流程再造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区隔或有效整合,推动组织再造

(4)建立起一种新的职能分工格局,基本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

理顺了处室职责分工,实现了组织结构由垂直趋向扁平化,使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

督到位。

四、行政基本方法

1.强制性行政方法

指以事为中心的事务至上的行政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人处于从属的地位,其作用

的结果是人们不得不服从于行政目标并为之努力工作。

(1)行政指令方法。

(2)法律方法。

(3)经济方法。

2.诱导性行政方法

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有效利用非强制手段,使行政人员和

公众自动、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行为和活动。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行为激励方法

3.参与管理方法

通过由下级行政主体或行政客体参加管理和决策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的一种行政方法,可以激励人们更好地为完成行政目标而努力。这种方法与我们长期提

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有相似之处。

(1)团体决策;

(2)咨询制度;

(3)建议制度;

(4)来信来访制度;

(5)其他途径。

五、行政责任方法

用行政体制中职权划分的机制将组织中的目标与人事中的职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

而使行政工作中的职、权、责、利诸要素一致起来。

行政责任方法的本质内容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行政责任制包括机关责任制与岗位责任制:机关责任制的实质是要有效合理地解决各级政府机关上下左右之间的工作关系;岗位责任制则着意揭示行政机关中各个工作岗

位自身的特殊要求,以有效解决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六、行政技术

1.系统工程

2.电脑信息技术

3.全面质量管理与PDCA循环技术

(1)质量管理的内涵

按ISO9000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

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持续改进。

(2)持续改善(PDCA)

质量提高是持续改善的过程。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 —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

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 循环里。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8个步骤。

1)四个阶段:

①计划阶段。主要是确定质量目标。

②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员工熟悉新的标准和方法并检查在过程中

员工是否按标准操作。

③检查阶段。主要是进行产品特性的测量。

④处理阶段。主要是深入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差异原因的再发生。

2)八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③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5W1H

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3)四个特点:

①周而复始;

②大环带小环;

③阶梯式上升;

④统计的工具。

第七章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涵义

行政行为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概念的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总称,包

括决策行为、计划行为、指挥行为、领导行为、执行行为、监督行为等等。

狭义概念的行政行为仅仅是指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基于行

政权力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行政命令、行政处分、行政裁量等等。

二、行政行为的特性

组织性、互动性、开放性、妥协性、强制性、适应性。

三、行政行为的基本方式

1.行政命令

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行使权力的时候,所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定。

2.行政处分:约束力、确定力、执行力

一种涵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所属的违法失职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给予惩处的一种

方法和制度;

另一种涵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就具体事件依法所做的单方面的、并且对该事件发生

法律效果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行政处分是指后一种涵义,亦称为“行政措施”。

3.行政裁量

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基于法理或事理就某些事件所做的酌量处理的行为。(1)必要性

行政权的不断扩大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前提,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行政自

由裁量权必须存在,法律规范的不全面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成为必要。

(2)分类

羁束裁量,即对于行政事件的处理,法律已有硬性规定,行政裁量权的行政机关及

其行政人员必须严格受法律约束,而没有其他考虑的余地,这种裁量就是羁束裁量。

自由裁量,即关于行政事件的处理,法规并无明文规定,或者仅有原则上的规定,

或者规定在多种形态的范围内,由行政机关抉择,自由裁量又称为便宜裁量。包括:在

行政处罚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裁量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限的

自由裁量权、对事实性质认定的自由裁量权、对情节轻重认定的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

执行的自由裁量权

(3)行政裁量权的立法监控

①缩小行政裁量的范围;

②加强行政程序立法;

③通过立法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④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应加强法律的解释工作,防止并克服对不确定法律概念解释

的随意扩大和缩小。

(4)行政裁量的行政自控

①通过行政规范性文件使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规范化;

②在完善行政程序立法的同时,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按照程序的规定行使行政裁量权;

③发挥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尤其是行政监察和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来实现对行

政裁量权的控制;

④建立行政裁量的自我拘束机制;

⑤建立严格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四、行政行为的功能

1.维持功能

2.管制功能

3.裁判功能

4.发展功能

第八章依法行政

一、行政管理与法律

二、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

1.行政立法

(1)含义

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

政规章的活动。

(2)特征

①行政立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②行政立法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

③行政立法的对象具有普遍性。

④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3)种类

依行政立法的立法权力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极立法。

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行政立法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

自主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4)原则

①依法立法原则。

②程序和民主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5)监督

①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

2.行政执法

(1)含义:行政执法就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活动的统称。

(2)特征:系统性、职权性、应时性、外部性

(3)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②合理性原则。

③平等原则。

④责任原则。

⑤公开原则。

(4)方式:抽象的方式和具体的方式;刚性方式和柔性方式。

(5)行政执法责任制

①界定行政执法职责。

②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③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④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3.行政司法

(1)含义

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特殊具体行政行为。(2)主要内容

①行政复议制度;

②行政听证制度;

③行政裁决制度。

(3)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②公平、公正原则。

③效率原则

④程序适度原则。

⑤司法终局原则。

三、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1.行政管理法制化的目标

(1)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1)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2)法治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3)法治政府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2)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

2.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

(1)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法律至上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2)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

要求行政组织的设立、职权范围、行政编制和管理幅度、管理方式、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和规范。

(3)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职权立法、执行管理、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

行政管理程序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

3.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发展进程

(1)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

(2)建设责任政府

(3)建设有限政府

(4)加强政府监督

(5)建设高效政府

第九章新公共管理

一、新公共管理的含义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

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包含的因素:

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

2.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

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

二、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

1.经济衰退。导致西方各国高额的财政赤字,福利国家不堪重负,并面临一系列新

的社会与政治问题,这是引发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信息技术建立起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创造了可能性。

三、新公共管理的实践

1.英国

从1979年起,撒切尔夫人执政伊始即对传统公共行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以新公共管

理为主题的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主要以缩减政府管理范围、规模和提高政府效率为目

标,持续推进了“管理文化”和高效政府管理体制的建立,并围绕效率战略不断推进绩效

管理策略,实现了逐步由“官僚文化”向“管理型文化”的转变。

(1)雷纳评审

雷纳评审是以雷纳勋爵为主要负责人的评审小组,召集政府部门的高级公务员、学

术界和顾问公司的专家来作为评审员,严格规定绩效评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对政府各

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评审。在评审工作中,这些评审员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1)程序:雷纳评审严格规定评审的程序和内容,充分体现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①选择评审对象;

②对现有活动的置疑;

③推动争论或辩论;

④形成共识;

⑤实施改革措施。

2)评价:就事论事式改革方式

①改革活动主要是在政府内部进行,对具体部门、具体工作环节中出现的低效问题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②主要采用问题诊断的方式进行,就政府部门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和方案,缺乏从部门全局角度来全方位设计战略规划和制定整体的改革方案。

③采用自愿方式参加,并没有以法规形式强制推行。

④强调运用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公共部门的产出和效率,没有从提高公务

员个人绩效和服务水平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没有从传统行政效率上升到以人为本的绩

效观念。

(2)部长管理信息系统

1980年环境大臣赫素尔廷在环境部内建立的管理机制和技术。部长管理信息系统的

目的是使“高层领导能随时了解到:部里正在做一些什么事情?谁负责这些事情?谁制定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什么?对它们是否实施了有效的监测和控制?”。部长管理信息系统的基

本因素是对政府部门信息的搜集。

(3)财务管理新方案

1)主要内容

①高层管理系统;②目标陈述;③绩效评估;④分权与权力下放;

2.评价:建立管理者个人责任机制

①各部负责人明确各自的绩效目标、可使用的资源、可支配的信息,从而也明确了

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

②更多地吸纳了市场因素,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分权和权力下放以及内部管理的解

制(实行经理负责制),激励了政府部门及时根据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民营化:将营运不佳的政府服务机构以及国营企业民营化

(5)“下一步”行动方案

效率审计、政府财政改革以及民营化虽然对提高政府效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仍

未改变束缚政府有效运作的官僚组织结构以及保守、僵硬的官僚文化。

1)具体建议

①设立执行机构

②给予执行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③各部大臣通过与这些执行机构签订绩效合同使其对服务结果负责。

2)评价: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

①通过设立执行机构,分离政治与管理两大职能。

②执行机构与部长签订绩效合同来承诺责任,起到最大限度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③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

(6)公民宪章运动

1)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包括对公民的承诺和践诺机制,具体内容包括:明确的服务

标准及服务承诺、透明度与完善的监督机制、顾客选择、礼貌服务。

2)评价:对服务的公开承诺

公民宪章”运动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该项制度的做法。“公民宪章”运动对服务的公开承诺,使垄断性部门逐渐意

识到社会公众的压力,体现了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向具体操作层面实现的趋势,也为市

场化的绩效管理进一步在这些公共部门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7)竞争求质量运动

将市场和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从而标志着市场竞争机制正式引入到

公共管理中,确立了公共部门竞争机制制度化。

★整体评价

1)以提高政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行政改革起点。

2)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成为英国改革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3)通过制定合同、服务承诺等方式建立可操作的责任政府模式,提高公众对公共部

门的支持率和信任感。

4)充分运用绩效管理的核心工具——绩效评估,体现绩效评估在绩效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5)开始注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体现了绩效管理对个人绩效和个人价值的关注,也是管理主义的回归。

6)公共部门外部权威和内部权威面临外部解制和内部解制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因

为分权和授权而降低。

7)以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赢得顾客满意感为一种目标,是一种顾客导向的管理模式。

2.美国

(1)改革过程

里根政府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和收缩公共服务范围,负责推行改革的格鲁斯委员会

的基本职责是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之中,以提高政府效率。

布什政府则全面推行质量管理。

1993年克林顿的“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

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

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

(2)改革的基本原则

1)消除繁文缛节,由注重过程的系统转变为注重结果的系统;

2)把顾客放在首位;

3)授权雇员以取得成果;

4)一削到底,创造出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

3.日本

(1)改革措施

日本行政改革在市场化、民营化和自治化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其中以民营化

改革最受瞩目。

1)对中央政府经营管理的邮政、国有林地事业进行改革,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扩大

经营管理自主权,加大部分业务对民间企业的开放力度。

2)对公共事业机构进行整理、分类,对不能民营化和委托给民间部门的公共事务,

引进独立行政法人制度,为下一步的民营化打基础。在讨论引进独立行政法人制度时,

将撤销不必要的公共事业机构、推进民营化等作为改革的重要前提,只是将那些不宜民

营化的公共事业机构作为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的对象。

3)推进特殊法人的改革,就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民营化

或缩小规模乃至撤销。

(2)特点和作用

1)民营化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民营化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主动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

质量。

3)政府在民营化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

4)通过民营化改革,政府减少了政府管理活动,也减少了许多经济管制,为政府管

理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西方行政改革的归纳

1)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2)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3)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四、费利耶的四种模式

1.效率驱动模式(亦称撒切尔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该模式代表了将私人部门管理(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的尝试,

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1)强烈关注财政控制、成本核算、钱有所值和效率问题,关心信息系统的完善;

2)建立更强有力的一般管理中心,采用层级管理和“命令与控制”的工作方式,要求明确的目标定向和绩效管理,权力向资深管理者转移;

3)发展正式的绩效评估方法;

4)强调对顾客负责,让非公共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以市场为基础和顾客导向,以及在边际上进行类似于市场的实验(准市场);

5)解除劳动力市场的规制,加快工作步伐,采用绩效工作制以及短期聘用合同;

6)雇员自我调节权力的减少,权力向管理者的转移,吸收部分雇员参与管理过程,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企业的正确领导下,档案室始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档,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立足扎实,围绕企业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档案法》、《省档案条例》,强化依法治档。 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局域网络优势,将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上网,方便广大干部职工知法、学法、守法,提高了企业领导、干部及职工的档案意识。 2、加强对企业各单位形成的文档材料的收案工作,确保这些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及时做好归档整理工作。 二.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体系。 1、做好宝藏档案目录微机录入工作。 2、为方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查询,在档案室利用局域网络资源共享,将微机录入案卷级目录全部上网,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优势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三.做好利用服务工作 档案要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职工服务是我局工作的宗旨。服务意识和理念,具体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及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人员对每一位利用者都能做到热情接待,百拿不厌,百问不烦,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利用者希望而来,满意而去。虽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档案,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全员档案意识不够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工作还欠积极主动,持是对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造成全员意识缺乏。 2、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需加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厂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局档案室的信息功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我们档案工作人员还须做出艰苦的努力。一方面企业需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加强管理,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只有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档案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困难,求真务实,努力开创企业档案工作新局面。

行政管理学(A)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行政监督 B.政府职能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 )的行政区。 A.传统型 B.发展型 C.特殊型 D.现代型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 A.2006年1月1日 B.1993年10月1日 C.2005年4月27日 D.1994年1月1日 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积极方案 B.临时方案 C.应变方案 D.追踪方案 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协调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市级预算 B.中央预算 C.省级预算 D.县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伍德沃德 B.西蒙 C.德鲁克 D.菲德勒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组织文化包括()。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13.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 )。 A.态度分类 B.职位分类 C.能力分类 D.学历分类 E.品位分类 1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个人决策 15.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 )。 A.层级结构的协调 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 C.人际关系的协调

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三

公共行政学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三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2 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 行政决策参与 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众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4 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与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5 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梁启超 6 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官僚制理论 7 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 《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8 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9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 芬兰 10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决策权力 11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英 12 ()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平行 13 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给予处分。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14 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德鲁克 三、多项选择题 15 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 西蒙, 怀特, 汤姆森, 斯密斯堡 16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 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17 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莫顿, 布莱克 18 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 能, 绩, 勤, 德, 智 19 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跟踪监督, 现场监督 四、简答题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 (2)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3)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4)改善收入分配; (5)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21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的要点有哪些?

公司档案管理员工作总结

公司档案管理员工作总结 篇一: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在档案交接半个月来,公司同事的配合和领导大力支持下,我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同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档案管理流程,建立档案管理方案,把档案管理纳入规范 化制度化程序内。 二、对各部门档案统一核对编号,按照编号进行升序排列。 通过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查阅效率。三、对各部门人事档案进行了信息核对和分类整理。 对水磨、手绘、窑炉、钢、切割、厂办、生产、质检、储运、人事、维修、后勤、喷涂、打样、包装、安保等16个部门的人事档案身份证信息、联系方式、学历进行核对补充,同时着手在职人员核查与人事档案的分类整理。 通过档案核对我发现档案中存在少数离职员工档案还未从在职人员档案柜移除,员工档案工号重复和个人信息错误现象并及时把相应档案标记处理。 四、做好相应的定置及档案橱子钥匙的保管,整理积

压基建档案。 建立专门的档案保管柜,设立专人管理人事档案和档案柜钥匙。把未及时入档的个人材料及时入档,对已入职但无相关档案资料个人信息的员工做标记处理,尽快按要求进行归档、补充入档工作。五、提高档案管理规范性程度,加强档案安全管理意识。 将档案管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内,认真做好档案管理的安全防范 工作。档案柜在不用时及时关闭上锁,关闭电源,防止其它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发现的问题:需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操作,对新入职员工及时建立基础档案,试用期过后及时进行档案存档工作。只有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才能更好的做好员工在职管理工作,为企业战略决策和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加强人事档案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式继续加强自身工作能力,严格的做好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杜绝一切有损企业利益的泄密事件发生,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推进公司的改革发展和良性运行做出有力的贡献。(附:档案管理方案)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A.特殊性 B. 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8.()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A.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A.组织成员 B.组织资源 C.组织能力 D.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

行政管理学总结版【01组】 第一章概述 001.亚里士多德对国家的议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英国的洛克首次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的思想。而真正的行政学首先是由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等人提出来的。 002.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把行政与政治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或政策的制定,而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003.这是关于“行政”广义的一种理解。其一,认为行政活动就是管理活动,如美国的古立特;其二,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即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认为行政管理仅仅指政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 004.行政管理的特点: [1]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 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005.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1926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了第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了另一本大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原理》。 006.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 00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 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社会人”的理论假设。管理的过程的中心 0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 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 理学,这也是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其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 用和市场机制。 010.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 实际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具体方法有: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和比较方法。 011.在我国,只有人民政府及其所领导的部门的管 理活动才是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 012. 1910年德国的马克斯?韦伯出版了《社会与经 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 官僚组织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1911年美国的F?W?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学的 创始人。 013.法约尔提出了有关管理的功能理论,认为管理有五大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014.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场”,其实质是强调公共行政是一种针对特定事件的特定行为,强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普遍参与,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个性化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 0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 行政管理学总结版【02组】 第二章行政环境 016.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与综 合性、层次性、动态性 008.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整个行政017.行政环境按照环境的形成过程及其人类活

电大2019年春《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2-3参考答案

问题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 答: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比中国人高。而是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制约了国民消耗欲,通过细节化制度化公共管理倒逼国民自我约束,渗透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达到双赢。 问题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 答:导致“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步履艰难的原因。 第一,“公厕使用规定”“手纸限额”等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公厕革命”的定位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措施,但规定实施后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指导国民使用公厕。随意使用、恶意浪费甚至盗窃现象随之而来。 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有待改进,缺乏创新性,细节化不足。公共管理灵活性不足,没有做好事前调研和反复论证,应从市民使用习惯入手,人性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 第三,国民素质、公共参与意识需加强。当下社会存在很多人对待公共服务,有占便宜的消耗欲与占有欲,没有养成“适量使用”、“文明使用”的习惯。 问题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 答:第一,健全、细化公厕使用标准,确定手纸使用额度,使“公厕革命”制度化。在公共厕所醒目处可以设立“公厕使用规则”、“文明如厕须知”等提示性标语,有章可循,用规定规范国民的使用行为。 第二,增强创新和智慧化管理意识,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国外一些政府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防止免费手纸被过度使用,放置在特别设计的盒子中,拉出30厘米就会断掉。美国的厕所手纸有特殊颜色,如果被大量拿走使用,容易被发现进而达到制约效果。应当创新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治理手纸浪费和被盗问题。 第三,做好舆论宣传,倡导“量入为出”、“文明如厕”理念,同时公民做好道德自律。政府部门可以事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倡“勤俭节约”、“适量使用”的行为准则,做好典型示范,对群众行为做好舆论引导,国民也应该进行道德自律,营造文明、勤俭的社会氛围。

竣工资料整理工作总结

竣工资料整理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回想过去展望以后,我的心中有几分遗憾更有几分兴奋之情,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做的别够完美,兴奋的是亡羊补牢为时别晚,既然遗憾无法阻挡时刻向前推进的足步,那么我就要在今天总结昨天的过失,从而把改日规划得井井有条。 xx年初,我得到领导的信任被派到总公司工程部工作,在这个地方由杨xx部长负责指导我的工作,在这个地方我要紧负责的是西部产业大道竣工资料的整理完善工作,最初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自己全然摸别着头脑,但是总公司的领导别厌其烦的指导着我去做好每个细节,分公司的领导也会经常关怀工作的发展事情,领导的关注和支持让我平添了不少的自信和勇气,我坚信自己可以圆满完成领导交予的那个使命,并且也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好每个细节,决别给领导添烦恼。 正是因为自己抱着这种必胜的心态在工作,因此得到了总公司的杨部长和分公司领导的确信,我认为资料的情况无小事,完善竣工资料本身别是一件什么难事,但前提是你在工作中要特别仔细认真,绝容别得你有半点的马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算是那个道理。资料是工程事情的真实反映,在编写资料的时候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在实际的工程进行中要保证资料的及时性,施工现场每完成一具环节都要求有一整套对应的资料,这也就要求负责资料的相关人员与现场的施工员及时沟通。以此来保证工作有打算的完成。 在六月份的时候我完成了西部产业大道的竣工资料整理工作,紧继续在领导的关怀和鼓舞下我来到了xx流域道路工程第十一标段工程科工作,在这个地方领导安排我做内业员,因为是初次在项目工程科工作,因此当时内心也是很没底,但是随着林科长的一席话让我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当时我的科长对我说:“小范!我叫林乐强,未来叫我强哥就行,我在工程科的时刻也别是很长,相关于你来说我知道得还算多一点,未来你有什么疑惑虽然咨询我,未来那个项目的工程科要紧靠咱们两个,我们两个一起努力把每项工作做好,遇到咨询题我们一起研究,有困难别要怕,及时与我沟通,即使我疑惑也没关系,公司中还有不少业务精英我们能够请教他们,工作中只要仔细勤奋就什么都别怕。看你那个小伙儿也别错,强哥相信你的能力,好好干吧。” 在我听完科长的这一番话未来,我内心充满了干劲,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具既有业务能力又知道得体贴下属的领导,固然这些跟分公司领导的关怀是分别开的,假如领导没有把我安排在那个项目的工程科我也就没有机会遇到如此一位好科长,也就没有机会学到项目工程科各个细节上工作要点及重点。 在项目工程科的实际工作中,起初我要紧辅助科长的日常工作,在那个过程中强哥会首先分配给我一具较为简单的工作,然后由易入难,并且会给我说解一些技巧以及容易发生的咨询题和注意事项,在我某个环节浮现咨询题的时候他会第一时刻给我指出来,能够说让我受益匪浅。 在xx项目中我还进展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思想上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我自己很开心也很荣幸,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 在工程进入后半段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更换了一次项目经理,并且公司的领导刘经理也亲自来到项目部督导工作,使整个项目部的所有职员士气大振,每个人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个个干劲儿十脚,关键时间没有一具人掉下阵过,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事情下我们采纳全天24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制度,为抢工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如此的工作制度下项目部的全体职员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全都争着抢着想尽可能多卸一车料多摊铺几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事情下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在项目进程中的几次大会战让我和我们都深刻体味到了集体的力量,当我们看到恭敬的刘经理别分昼夜的陪着我们战斗在第一线,当我们看到刘经理拿着扫帚和铁锹在道上别怕脏别怕累头也别抬地干活,当我们看到刘经理拿着铁锹第一具冲到高温沥青混合料上别顾个人躯体安危一心只想着早日完工的时候,我们体味到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 A .特殊性 B.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 8.( )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 A .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 )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1.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 A .组织成员 B .组织资源 C .组织能力 D .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 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 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 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政职能的意义。 2.简要说明集权型领导方式的涵义及其评价。 3.简述行政决策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步骤。 4. 简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说明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2. 试述完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对策。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B ;3.A ;4.C ;5.A ; 6.C ;7.C ;8.D ; 9.D ;10.C 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DE ;2.ABCDE ;3.ABE ;4.ABCDE ;5.BDE ;6.BCDE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档案整理工作总结

档案整理工作总结 档案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现从以下四方面对自己工作做总结汇报:一、近两个月来做了哪些工作二、在整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人事档案工作将来如何开展四、本次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从2014年4月1日来总部报到,至今已历时50天时间,期间在张志英同志的倾力协助、支持、关心下,我们把公司本部人员、漳电分公司、河津分公司、宁夏、华泽等单位副处以上人员的档案共计72本进行了审核、补充、整理归档。同时,对其它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指导、具体帮带、辅助整理等工作。受培训人员达10多人,培训时间贯穿整个整理过程,随来随培训。在整理过程中,每份档案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短材料,我们补充完善了1200多份材

料,复印800多件原件,补做《干部任免审批表》400多份,在作表时查找相关文件资料400多件,补盖公章1200多个。。在补充完善了归档材料后,通过准确分类、裁剪修补、认真书写分类号和页码,打印目录、整齐装订,使近80份档案完美上架。一份档案,不经过10次以上的反复是上不了架的,我们就利用周末或晚上加班,使工作时间有了保障。在整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共性的问题有以下7个方面:1、年龄出现多个版本,随意更改;2、姓名随意更改,多用同音字;3、《干部履历表》多年不填写,填写了的缺照片,缺本人签字,缺机关盖章,不规范; 4、在应审计的岗位上工作过的干部,没有审计报告或结论性的审计材料; 5、挂职人员、培训人员、出国人员所需的鉴定、成绩、审查表等普遍缺少归档; 6、受奖干部缺少登记表、审批表,只是提供了奖状复印件; 7、《干部任免审批表》缺的程度很严重,有的干部已是副

(完整word版)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

●名词:(5个,3分/个) 1、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 4、行政责任:广义行政责任,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谋利益。 5、行政效率:指国家行管活动所获得成果与所消耗行管资源间比率。 6、行政手段: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层级节制性,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7、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运用税收、物价、经济合同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8、财务行政:是行政组织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9、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等。 10、刚性机制:所谓行政沟通~,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束规则.柔性机制:行政沟通的~与刚~相对应,指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 11、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领导制度. ●简答:(3个,5分/个) 一、行政含义的几种理解。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理论:观点: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 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部门掌握,以相互制约平衡.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局限性:过于狭隘.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提案权和制定部门法规的权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存在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观点: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 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称之执行。主要著作:《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局限性: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因不符合现实国家政治生活情况受到人们普遍怀疑。 3、泰罗及其同代人的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和原 则。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是实现或执行公共政策时的一切运作;行政乃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学者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努力,使政府工作得以做成。

行政管理学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行政的词源 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在日常用语中,“行政”这个词,有着很广泛的含义。 “行政”一词在中国古书中最早见于《左传》,在此书中有“行其政事”、“行其政令”的记载。因此从词源上看,“行政”一词是指执行政策和政令的意思。在国外,英文中的“行政”一词是“administration”,它来源于古希腊语。亚里士多德最早把国家权力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行政就是指推行和执行政务的意思。 (二)行政概念的三种涵义 现代行政管理学所讲的“行政”概念,确切地说,来源于西方的学术传统。从西方的学术传统来看,“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对国家的议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在近代,从英国的洛克开始,就着手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提出政府要实行分权制。在他所著的《政府论》中,他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法国的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的思想,即政治学上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 【例】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对国家的议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马基雅维里 【答疑编号0120001】 答案:B 第二,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现代行政学的产生与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的行政学首先是由美国的政治学家提出来的,如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等人。他们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把行政与政治分离开来。按照他们的说法,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者说,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例】从严格意义上说,首先提出真正的行政学的是() A.法国的政治学家 B.美国的政治学家 C.英国的政治学家 D.意大利的政治学家 【答疑编号0120002】 答案:B 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活动就是管理活动。如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由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s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和预算(budgeting)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即著名的POSDCRB七功能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即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它既包括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包括非政府公共机构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管理仅仅指政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按照这种观点,并非所有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都是行政,只有政府行政机关对公共事

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二

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二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案例:我国多数城市开展“公厕革命”试点工作,以“服务百姓、便民利民”为宗旨,如广州市天河区试点“公厕革命”,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但和上海、北京、苏州等地一些实施免费手纸的公厕一样,出现了手纸浪费和偷盗的现象。“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为1.6米”,造成极大浪费。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寻因“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为何如此步履艰难,从而寻找良策。 根据以上作答: 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 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比中国人高。而是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制约了国民消耗欲,通过细节化制度化公共管理倒逼国民自我约束,渗透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达到双赢。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 导致“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步履艰难的原因 第一,“公厕使用规定”“手纸限额”等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公厕革命”的定位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措施,但规定实施后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指导国民使用公厕。随意使用、恶意浪费甚至盗窃现象随之而来。 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有待改进,缺乏创新性,细节化不足。公共管理灵活性不足,没有做好事前调研和反复论证,应从市民使用习惯入手,人性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

第三,国民素质、公共参与意识需加强。当下社会存在很多人对待公共服务,有占便宜的消耗欲与占有欲,没有养成“适量使用”、“文明使用”的习惯。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 第一,健全、细化公厕使用标准,确定手纸使用额度,使“公厕革命”制度化。在公共厕所醒目处可以设立“公厕使用规则”、“文明如厕须知”等提示性标语,有章可循,用规定规范国民的使用行为。 第二,增强创新和智慧化管理意识,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国外一些政府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为防止免费手纸被过度使用,放置在特别设计的盒子中,拉出30厘米就会断掉。美国的厕所手纸有特殊颜色,如果被大量拿走使用,容易被发现进而达到制约效果。应当创新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治理手纸浪费和被盗问题。 第三,做好舆论宣传,倡导“量入为出”、“文明如厕”理念,同时公民做好道德自律。政府部门可以事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倡“勤俭节约”、“适量使用”的行为准则,做好典型示范,对群众行为做好舆论引导,国民也应该进行道德自律,营造文明、勤俭的社会氛围。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五篇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五篇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五篇(一)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转眼间,20xx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回顾 半年工作历程,我历历在目。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情况,现将个人半 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半年来,在两位站长的正确领导下、在站长和各位师傅的关心帮助下,20xx年我肩负着本站档案管理员、生活管理员、基建员的重任。在工作任职期间,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站内各种 规章制度,按时完成站内交办的工作任务。 标准化档案整理情况:按照县公司统一要求,20xx年档案已分 类装订,烟农户籍化档案已填写完毕。20xx年档案除暂时还未能够 整理的情况下,其他档案进行了整理归档并分类装入档案盒妥善保管,做到了电子、纸质同步。根据县烟叶分公司第二次标准化档案 检查,结合本站实际所存在的问题,正在进行全面的整改。 生活开支情况:结合站内实际情况,做到细开支、精开支,避免一些不合理开支,并把每月的日常用品和食堂原料开支总额情况, 以报账形式,通过两位站长审核票据、签字审批后,并在站内每月 工作例会上进行公布通报,接受大家监督,做到帐目清楚、公开透明。 基建情况:今年,根据国家烟草局提出地“以减少面积、提高烟叶质量为主”地工作方针,20xx年基本无其他基建项目。除开需对 以前建设的密集式烤房设施设备、管网、水池、水窖等加强管护外,组织协调烟叶大棚建设。 二、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汗水。在工作中,我努力从每一件事情上进行经验总结,

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为自己是新同志,在工作和其他方面经验不足,平时我能够做到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吸取他们的长处,反思的自己不足,就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 业务水平。我认为干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干好工作的同 时就要首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清楚自己所具备的职责和应尽的 责任。摆正位置,严格遵守职责。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 从小事做起,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克服各种困难,脚踏实地工作,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欠缺,平时多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半年来还是有了一定 的进步。只有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 的竞争,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努力 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因本人业务水平不是很高,导致公司环节检查时因部分档案整理不齐全,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益,需在以后工作中加强改进; 二、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 四、因每次在站内工作例会中,各位师傅们的汇报材料上交不及时或未上交,从而导致档案检查扣分原因之一; 五、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针对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进,注重实效,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益和业务水平,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新成效。 总之,半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两位站长和师傅们 给予原谅。针对我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恳请 两位站长和师傅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行政管理学(A)2015年7月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3.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A.专家咨询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领导决策系统 D.信息支持系统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的行政区。 A.发展型 B.特殊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5.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6.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7.从20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70 C.60 D.80 8.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菲德勒 C.伍德沃德 D.西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A.阿根廷 B.智利 C.爱尔兰 D.伊朗 E.津巴布韦

2019年新版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复习资料串讲笔记【过关宝典】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浓缩 第一章概述 一、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 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三、行政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威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 理学的创始人。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五、行政管理的三个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六、行政管理学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科学的性质。 1、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 2、就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3、就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学的指导。 4、就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 七、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学派:1、19世纪未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 派的理论为代表。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3、20世纪80 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 八、古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重要意义。 1、古典学派不仅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于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 3、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即命令统一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较小的管理幅度原则和系统计划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指导行政管理实践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20世纪40-70年代行政管理学的特点。1、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2、理论基础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由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成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的研究基础;3、理论形态更加完善,各个学派的理论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 十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十三、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 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 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十五、行政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者说,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十七、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异同:它们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对于公共事务管理来说,既有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有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只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其全部。 十八、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因为:1、行政管 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行政管理学是 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3、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 用科学。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环境就是指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 值文化。2、行政功能文化。3、行政运行文化。4、行政公 共关系文化。 三、行政环境的含义?(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具体地说,内涵有: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 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 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 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四、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五、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 行政环境可划分: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划分: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 境可划分: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六、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生于20世纪30—60年代,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