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一 1. 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主张两步适应即变异经过选择的考验才能形成适应。

第二,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畴。第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2. 谈谈你对进化生物学发展新方向的见解。

1、分子古生物学

答:化石DNA可直接了解其进化历程,为DNA重复序列、基因结构的起源进化,生物大分子的突变重排及遗传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传递提供线索。使了解承重作用的分子机制,沟通了古生物形态特征与DNA分子特异性之间的关系。

2、分子进化工程

答:即实验室进化。在试管里对以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施以选择压力,模拟进化历程,以达到创新基因、蛋白质、新物种的目的。其包含三个往复化学过程,扩增、突变、选择,可获得新型的催化剂、酶和新药

3、法语机制

答:发育是高度程序化的过程,不同时空有特定的基因表达,控制着特定器官与个体的发育。主要分为两大同源框基因家族HOX SOX两大类。为创造生命提供可能,进化-——发育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

二 1 简述生命的本质。

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其化学组成上有其同一性,在结构上表现了高度的有序性,在功能上具有复杂性。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控和自我突变。所以,生命实际上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断地从环境吸取负熵,用以克服自身还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

2试述遗传密码进化的Dayhoff假说的内容及其合理性。

内容:最原始的三体密码大概是GNC三体密码。第一次扩展时由GNC扩展为GNY,Y代表C或U两种嘧啶。第二次扩张时由GNY扩展为RNY,R代表G或A两种嘌呤。第三次扩展是由RNY扩展为RNN。最后一次扩展是由RNN扩展为NNN。

合理性:Dayhoff及其同事认为密码的进化路线是由GNC→GNY→RNY→RNN→NNN。在这一进化路线中,在GNC和GNY阶段,仅第二位碱基才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实质上相当于单体密码;在RNY密码中第一位剪接和第二位碱基共同决定氨基酸种类,因此相当于二体米娜;在RNN和NNN密码中,三位碱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氨基酸种类的决定,实质上已过渡到真正的三体密码。所以,Dayhoff及其同事的密码进化学说包含了过去的一体、二体、三体学说,是目前最合理的假说。

三为什么说真核细胞更可能起源于古细菌?

因为研究发现古细菌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特征与真核生物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古细菌的细胞壁不含真细菌细胞壁的成分(胞壁酸),与真核细胞一样不受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影响;真细菌的起始性甲硫氨酰tRNA需甲酰化,而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都没有甲酰化;古细菌可利用真核生物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因子对白喉毒素均有反应;古细菌的5S rRNA与真核生

物的较相似,真细菌的5S rRNA则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较相似;古细菌的核糖体蛋白与真核生物的相似;古细菌对作用于核糖体的抗生素的反应与真核生物的一致;古细菌的RNA聚合酶与真核生物的相似(亚基组成,对抗生素和药物的反应)。(具体请参照课本P56表3-1)

四 1. 化石按保存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二、化石按照保存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化石按照保存:

1、遗体化石

2、模铸化石

3、遗物化石

4、遗迹化石

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1、生物死亡种群的大小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生物尸体被掩埋的速度

4、掩埋的环境

5、化石的程度和速度

2. 怎样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性、阶段性和多样性。

1、生物进化的进步性: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2、生物进化的阶段性:神武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3、生物进化的多样性: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多样性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每次重大灭绝之后生物多样性增加都很迅速。

3. 你对生物进化发展的因素和动力是如何理解的?

影响生物进化速度的因素

1. 生物自身因素的影响①生物进化的速度与生物体的结构水平相关。适合度、忍受变异的能力。

②生物种群的繁殖方式也影响着生物进化的速度。有性繁殖、异花授粉

③生物种群的大小和发生变异的能力的影响。

2. 环境对进化速度的影响:环境的剧变可以产生较大的选择压力,引起或促进生物体发生变异,从而促进新种的形成。未被占据的生态位为新种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五谈谈你学习生物争斗行为的进化后的感受。

六试述自然选择在微观进化中的作用。

(一)自然选择可理解为随机变异的非随机淘汰与保存,变异提供选择的材料,变异的随机性是选择的前提,选择作用于表型,如果突变不影响表型,不影响适合度,则选择不会发生。

(二)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通过有性生殖的种群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个体如果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可遗传的变异,那么决定这种变异的基因必然在种群里逐渐扩散,逐渐取代原有基因,才能形成新生物类型

七 1. 隔离的机制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种形成。

另一方面,生物学上差异造成的隔离,也是随着物种的形成而获得的。以美洲棉尾兔分布为例,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个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个种,说明在多山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如蚊子中至少有6个物种之间的隔离属于生态隔离,一些种生活在盐水中,另一些生活在活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静水中。

2. 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种的概念将有怎样的发展? P143

八 1你是如何理解进化的不平衡性的?

①镶嵌进化(mosaic evolution)

镶嵌进化是指进化过程中生物体性状的各个部分独自地进行变化。镶嵌进化是由于生物在身体构造、机能等方面的发展、进化不平衡引起的。

②生物进化速度的不平衡

A. 低速进化

B. 中速进化

C. 高速进化(有袋类5千万年)(人类的进化200-300万年)

2试述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关系。

微观进化过程是宏观进化现象的基础,微观进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宏观进化现象,不存在与微观进化无关的独立的宏观进化过程。

微观进化的速率有快有慢,在一定情况下,微观进化速率也会很快。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微观进化和宏观进化是统一的,微观进化通过选择、隔离分化同样可以导致高速率的进化。

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是不同层次上的进化,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九对基因组进化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p200

十简述中性突变理论的本质及其贡献。

主要观点是分子水平上的进化大都不是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而是由选择中性或近中性突变基因的随即固定实现的。其本质是分子突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选择中性的,即对生物本身来讲既无利也无害,他的命运几乎取决于遗传上的随机固定,所以在分子进化的过程中,突变压和随机固定起着重要作用。详见P213

【关于中心突变理论的理解:遗传突变多为中性突变,即对生物体无利也无害,所产生的突变由于群体内个体的随即交配以及突变基因随同一些基因型固定下来或消失不见(随机漂变的作用),新种的产生不是由微小的长期有利变异积累而成,而是由那些无适应性、无好坏利害之分的中性突变累积而成。它在理论上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并不冲突,前者是揭示了分子水平(微观)的进化规律,后者揭示了表型、种群进化(宏观)的规律,可以说中心突变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十一 1 人类进化有哪几个主要的阶段?

人类起源发展的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

能人或早期猿人(100万年~250万年前

直立人或晚期猿人 (20万年~200万年前)

智人(3. 5万年~28万年前)

2 试述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和社会文化进化的关系。

生物学进化与文化进化的特征

生物进化:指生物个体和种群的遗传组成和与之相关联的表型特征的世代改变。

文化进化: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系统(包含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随时间而变更的过程。

关系:

人类的文化进化建立在生物学进化的基础上,生物学进化达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和创造出文化,才可能有文化进化。文化是靠一种符号系统和习俗等表达和传递的。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文化的能力,建立由社会组织、语言、文字、习俗、教育诸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

文化创造也是一种行为,而人类行为也是一种生物学特征,有遗传的基础。因此,人类的文化进化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复杂行为的进化。

(l)进化系统内部必须有变化或变异,为系统的进化提供“材料”。

(2)进化系统内的变化或变异必须以某种形式存储、传递和延续,才能完成进化过程。

(3)进化的动因和进化方向的控制。

生物系统的进化中,自然选择是主要的进化动因;自然选择也有导向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干预或控制某些生物的进化方向。

在文化系统的进化中,人的知识积累、发明和创造活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进化的主要动因。文化系统内部或系统间的斗争或竞争也是文化进化的重要动因。

(4)就人类的生物学进化而言,进化的结果是生物改变自身结构、机能和习性使之适应生存环境。人类文化进化的结果是改变自然环境使之适合人类自身的需要。两种进化过程都使人类更加适应环境。

(5)生物学进化是极缓慢的过程,而文化进化在达到适应的目的方面要快速得多。如,进化出翅膀的时间以百万年计,但人类创造发明飞机只经历了2000年(从风筝发明算起)。自然界从未进化出轮子,而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发明了轮车。

(6)隔离对于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有相似影响。隔离降低生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导致物种分歧和新种形成,增大物种的多样性。文化系统间的隔离会降低或减弱文化交流,导致文化的多样化。不论是生物学还是文化进化,隔离都会降低其进化速度。

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与人类的文化进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是依靠思维、劳动、语言三个基本能力,而人类的思维器官(脑)、劳动器官(手)和语言器官(声带)等则是生物学进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人类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生物学进化。

十二从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出发,谈谈如何使生态系统朝着协调稳定的

方向发展。P259

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完成版)

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璇 5120209158 进化思想源远流长。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和希腊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就早已孕育了朴素的进化思想。我国古代早期的唯物主义者管仲就提出。水是万物本源。《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无独有偶,古希腊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等哲学家的著作中,也都含有一些进化思想。众所周知.进化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拉马克、达尔文等知名学者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正。这些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在进化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最早提出系统进化论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他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拉马克进化理论。他认为生命具有向上发展的必然趋向.并且强调动物意志、器官用进废退及获得性状遗传在进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代科学进化论的奠基人是英国学者达尔文,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则是科学进化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标志。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他认为进化的动力在自然界内部,并把进化的机制归结为自然的原因。这就科学的说明了生命自然界发展的主要过程。 在过去的近一百五十年期间,较其他自然科学理论而言,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越了自身的领域,许多社会科学学科都在借鉴、使用进化概念。随着生物进化论研究的纵深和发展,进化论还将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影响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总结进化论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得失,重新认识和审视进化学说,将其用于对科学和社会的探索及实践,有着理论创新的意义。 说到生物进化论和社会的关系,不得不说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是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演绎而来。它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的思想,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当中的一种社会理论学说。其核心概念是,由于生存竞争所造成的优胜劣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中也是一种同样普遍适用的生存适用法则,并在人类的社会进化和社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达尔文进化论,是达尔文通过深入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种生存的变异过程,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科学总结得出的。在1859年出版了体现以“自然选择”为主导思想的《物种起源》一书。而后来《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思想,被斯宾塞定义的《适者生存》的理论在社会的理论发展中所取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立者赫伯特?斯宾塞把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上,特别是在教育学与不同的阶级斗争方面。斯宾塞远比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时期的观点更有依赖性。他认为无论是对于物质、自然的世界,还是人类社会,同质性都是无条理的,不稳定的。保守主义思想家萨姆纳认为生存竞争是社会生活的核心特征,如果有人在路上倒下,这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但我们的社会道德伦理要求的是关心弱势群体,救死扶伤的一种人道主义的救助美德。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之处就是,将达尔文的一般意义上的动物之间的进化思想移植到社会当中,在社会中广为使用,是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理论的一种误读。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表明了“人是道德的生物",人类社会的进化是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生物进化。社会达尔主义的滥用,给社会带来了更深程度的负面影响,产生了恶劣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体系(非常全面) 知识框架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的博物学家拉马克。 拉马克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先选择后变异,定向变异)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错误观点赏析: (1)抗菌素的使用,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2)工业煤烟使浅色桦尺蠖变成黑色 (3)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4)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5)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注意:变异与环境的关系: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遭到淘汰。例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进化的基础)、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第一次摆脱神学的束缚,走上科学的轨道。 局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仅限于个体水平。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论导学单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 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 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4.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各种各样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长期以来就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化的理论 争论的同时也使生物进 不断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 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 生物的器官用的越多就越发达,比如:食蚁兽的舌头细长就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长颈鹿的脖子也是在长期吃高处的树叶逐渐形成的。而不用的器官会慢慢的退化,如鼹鼠长期在地下生活,眼睛就萎缩、退化等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性:反对和 局限性: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学说多来自主 观推测 拉马克的进化论提出以后,在人们普遍信奉神创论的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连达 尔文最初也是认为物种是不变的,而且是神创造的。 随着达尔文在航海旅行中观察的积累,发现传统的观点是难以解释的,才逐渐的摒弃了 神创论的观点,坚信生物是进化的,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 1. (2分) (2019高三上·芜湖开学考)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人群中蓝眼占百分之一,则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 . 9/400 B . 1/44 C . 9/200 D . 1/22 【考点】 2. (2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 . 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 . 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 . ④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 . 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颏率不发生改变 C . 有害的突变基因一般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 D . 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无关而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考点】 4. (2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 ②④⑤⑥⑦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②⑤⑥ D . ①②③⑤⑦ 【考点】

生物进化论

第一篇 生物进化研究 摘要生物进化是自然科学的永恒之迷。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生物进化思想从早期的萌芽, 到自然选择学说、新达尔文主义, 从现代综合理论, 到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再到新灾变论和点断平衡论等。当前, 由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飞速发展, 它们就各自的研究对象在宏观和微观上不断地拓展和深入, 并在不同的层次上形成了广泛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现代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从宏观的表型到微观的分子, 从群体遗传改变的微进化到成种事件 以及地史上生物类群谱系演化的宏进化, 从直接的化石证据到基于形态性状、分子证据和环境变迁的综合推理, 从基于遗传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到演化机理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等。可以预见, 在新的世纪里, 在哲学和具体方法论( 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的指导下, 在生命科学、其他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 综合遗传、发育和进化等研究领域的各种理论成果, 生物进化理论即将出现也一定会出现的一个新的大综合和新的大统一。关键词生物进化生物进化论大综合和大统一 正文:1.“进化论是生命科学最大的和最统一的理论”。“在自然中, 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和生命演化更有意义和更令人感兴趣的了, 撇开了进化, 一切都无从谈起”。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使得人们对纷繁复杂的生物界的发生和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科学认识。今天, 当我们追溯进化学说发展的长达近二个世纪的历史进程,在感叹达尔文主义这一革命思潮带给我们的冲击和启迪的同时, 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这一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潮、新观点以及它们所展示的新视角和引发的新思考。进化理论的历史回顾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法国学者拉马克于1809 年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 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进化思想。他认为,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具有变异的特性, 主张生物由进化而来,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其观点大体包括三部分: ( 1) 环境对生物具有影响作用。环境的改变能引起生物的变异, 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经常使用的器官会变得越来越发达, 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退化或消失。这种性状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 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生物性状较大的改变。( 3) 生物按等级向上发展。即进化有一定的方向,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发展。这一学说的提出, 使得进化思想得以系统化, 唤起了人们对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的重新认识。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 使得其学说中的许多内容仅限于假说和推理, 同时他的学说错误地估计了动物的意志和欲望在进化中的作用。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9 世纪中期,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 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它的发表宣布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 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源泉。该学说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观点为: ( 1) 生物是进化的, 各种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2) 生

生物进化论

一.(1)生命定义 1.生机论”也称“活力论”。支持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伯格森(法)、新诺特(美)。内容:生物体与非生物体的区别就在于生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力”, 它控制和规定着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和特性,而不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2.中国(王充、朱熹)生命归结为“气” ,认为“气”的活动即生命现象。 3.“机械论”生命看成是结构非常复杂的机器。支持者:倚卡尔(法)、莫诺(法) 4.20世纪5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命是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具有自 我更新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多分子体系。 5生命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本质特征表现在既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又与环境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便是生态学的生命观。 6.薛定谔:生命物质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就在于它是一种耗散结构。 (2)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 1.生物体内的自我更新即新陈代谢包括: 同化作用:生物体从食物中摄取养料,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是贮存能量 的过程。异化作用: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分解以释放能量或排出体外。 2.自我复制:有一个DNA复制酶系统,在它的作用下,以一条DNA的正链做为 模板,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规律,在模板上面聚合成与 正链互补的负链;同样以一条负链为模板合成了正链。这样一个DNA分子就变 成2个一模一样的DNA分子。从细胞水平来看,表现为细胞分裂;从个体水 平来看,表现为个体增殖。 二.生命起源学说 1.“天外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支持者:(瑞典)阿列钮斯,《宇宙的形成》。 2.“自然发生说”即自生论,源于“腐肉生蛆”、“枯草化萤” 。哈维、牛顿都信奉这种 见解。后来反对者有雷第、斯巴兰让尼和巴斯德。 3.“化学起源说”的提出者是奥巴林和霍尔丹。 三.生命的演化:

生物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复习资料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进化(evolution): 这个概念指的是事物的演化或发展。 ●生物进化: 是指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或一个群体在长期内遗传组成上的变 化.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 一切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从其的种传衍来的,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又是一个连续的缓慢的过程。 2 环境的改变使生物发生适应性的进化,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3 对于有神经系统和习性复杂的原因,除环境变化和杂交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4 生物具有按等级向上发展的趋向,拉马克不仅肯定了生物的进化,而且认为进化具有向上发展的方向。 5 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 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理论的学者。 他的错误是把变异等同于适应,并认为获得性一定会遗传。 ●达尔文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进化的。 2、生物进化论是逐渐和连续的,其中不存在不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突变。 3、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4、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途径。 (1拉马克观点:生物起源和进化是多元系统。个系统在开始时,缘于自然发生。 2达尔文观点:生物起源是一元系统。最早生命由化学进化产生。) ●达尔文进化论包括三个要素: (1)变异;(2)遗传,(3)选择。 达尔文学说是对进化论研究成果全面的、系统的科学总结 是进化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也是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源泉。 无法阐明生物进化的机理。 ●生命的物质基础:核酸与蛋白质

《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 开设学期:第5学期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基本内容:本课程以现代达尔文主义为主线,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适当介绍其他学派以开阔思路;力图真实地反映生命自然界产生、发展的规律,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现代进化论的一般知识,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全书共分15章,包括生命产生到人类起源和发展,化石和地质年代,生物进化的机制、方向和速度,进化的分子基础,进化的生态条件,以及现代进化科学的理论来源,行为进化等。 基本要求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进化论的一般知识,促使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加深对生物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学分数:2 总学时:36学时 学时分配表

三、讲授内容与要求 绪论(1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2、教学内容: 0-1 0-2 0-3 第一章现代进化论的理论来源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及规律。 2、教学内容: 1-1 1-2 1-3 笫二章(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了解。 2、教学内容: 2-1 2-2 2-3 笫三章(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细胞起源、、真核细胞起源途径、了解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 2、教学内容: 3-1 3-2 3-3 3-4 笫四章(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概念,的一般规律,的关系。 2、教学内容: 4-1 4-2 4-3 笫五章(3学时) 1、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 2、教学内容: 5-1 5-2 5-3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第六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进化的。 3、局限性:缺乏证据,多为主观臆断。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进化方向: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动力:生存斗争。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浅谈生物进化论发展

浅谈生物进化论发展 宇宙究竟从何而来?地球何时诞生?人类怎样在地球上出现?世间万物由有谁掌控?这些问题,在人类发展的上百万年中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不断探索,希望找出答案…… 在十八世纪以前,宗教神学牢牢地统治着西方社会和文明,《圣经》《创世纪》中的记述,使人们坚信是万能上帝创造亚当,并取出亚当的一条肋骨创造出了夏娃作为亚当的妻子,从此人类便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也有对人类诞生的传述,盘古开天辟地后,人首蛇身的女神女娲照着水中倒影出的自己的摸样,用泥土捏制出了第一个人类,接着用树藤沾着泥浆挥洒,变出现了无数的人类…… 随着人类智慧的启蒙,以及科学记述的不断发展,神创说的解释逐渐显示出了它的本来面目。由于新大陆的发现,人们开始逐渐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于是人们试图用新的理论去解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新世界,生物进化理论便开始了它的萌芽。 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了。世界由上帝有目的的创造,其创造的万物遵循他制定的法则有序而合理地生存繁衍,生命自创造之日起从未发生任何变化。 十八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布丰却在其1749年出版的著作《自然史》中提出“物种可变”观点,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生物,使得生物机体发生改变,尤其是气候和食物性质的改变对生物性状的改变影响作用尤为突出。然而“物种可变”观点由于与宗教教义存在明显冲突,最终迫于宗教势力的逼迫,布丰只能公开放弃进化观点。

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虽然不支持进化论观点,但他提出的“灾变论”观点却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客观的科学论据。“灾变论”主要是指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是自然界的全球性的大变革,造成生物类群的“大绝灭”,而残存的部分经过发展与传播又形成了以后各个阶段的生物类群,居维叶根据各大地质时代与生物发展阶段之间的“间断”现象提出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了物种自然灭绝的概念,并且论证了现存种类与灭绝种类之间在形态上和“亲缘”上的相互联系,由此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拉马克则将生物进化论推向了一个高潮。在其十九世纪初出版的巨著《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了拉马克主义学说,该理论建立在“获得性遗传”和“用进废退”的基础之上,拉马克的观点可总结如下: 1、物种是由可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因此物种是可变的; 2、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等级阶梯,生物总是由低等 级到高等级发展变化; 3、环境的变化能够导致生物习性发生改变,习性的改变由会导致生物 性状发生变异,生物的某些器官由于经常性的使用而得到发展,而另一 些器官则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而逐渐退化,即所谓“用进废退”法则; 4、在环境影响下发生的后天获得性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5、由于环境向一定方向改变,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性 状改变因为长时间的积累而最终导致生物的进化。 拉马克举例说,长颈鹿的祖先原是短颈的,但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发生改变,原本灌木林逐渐变为稀树草原,为了生存,它们必须吃到较高处的树叶,于是脖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预习案 课前预习 一、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0——P111“拉马克进化论学说”,认真思考完成下列填空。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论的人是。 2 . 拉马克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 ②、 ③、。 3.什么叫“用进废退”?什么叫“获得性遗传”? 二、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1——P11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回忆初中相关知识,认真 思考完成下列填空。 1.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是学说。其主要内容是、 、、。 2.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先进性表现在: ①、 ②、 ③、。 3.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 ②、 ③、。 三、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3“达尔文以后进化论理论的发展”,小结完成下列填空 ①、关于遗传变异,由水平发展到了水平。认识到了遗 传变异的本质,摒弃了观点。 ②、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问题,已从以为单位发展到以为单位。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核心仍是学说。 【预习检测】课本P113 习题1. 1、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是神创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案 【学习目标】⒈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⒉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⒊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⒋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重点】1.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活动设计观看长颈鹿进化的视频,小结回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当堂训练】 1.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5%~10%能发育为成体。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D.自然选择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适者生存B.过度繁殖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学说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4.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孟德尔C.拉马克D.摩尔根 5.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6、课本P113课后练习2。 【课后训练】 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大风。达尔文发现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请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昆虫与海风是什么关系?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什么作用? 3.通过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定向的还是不定向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本节内容前与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 根据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基因频率的理解与应用。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案例 青岛三十九中宋树国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本节的重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着重讲述了以下四个基本论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关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着重理解两方面:一方面是“宏观”的,即种群的概念,说明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生活在一起,并且以种群为单位繁殖后代的;另一方面是“微观”的,即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基因频率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而理解了这个概念,有助于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因此教材专门举例说明了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关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教材首先讲述了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的例子。通过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说明桦尺蠖体色变黑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进而归纳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关于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应重点理解物种的概念、隔离及物种的形成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抓住物种的概念,对此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本节内容。然后,才能理解隔离的概念和类型。教材以东北虎和华南虎为例,阐述了地理隔离是如何导致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产生分化的。关于生殖隔离,教材讲述了生殖隔离的概念、几种常见的类型,并且指出生殖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在学习了上述四个基本论点以后,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目的在于阐述这四个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了解。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节,分为2课时学习。第1课时学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第2课时学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 三、设计理念 生物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知识内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营造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很好的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 我们可以用“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来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理论,即先就该理论的各个基本点做到深入理解,然后再归纳或综合。在此过程中,应紧密结

生物进化论发展史

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有哪些,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你更接受和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要求:2000-3000字 时间:2周 生命科学发展史——作业1 地球上存在的物种种类繁多,千型百态,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这个精彩的世界。但一直以来困扰科学家们上百年的一个难题是,这么多的物种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是自古就有的,还是经过交叉分歧后出来的呢?如果是不断演变的,那演变的基本规律和动力又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一些科学家对于物种进化的相关理论。 十八世纪之前,鉴于《圣经》在西方学术界的统治地位,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创造。地球上的生命从被创造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世界是上帝有目的地设计和创造的,由上帝制定的法则所主宰,是有序协调、安排合理、美妙完善且永恒不变的。 而在同一个时期,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乔治·布丰(Georges Buffon,1707-1788),他于1749年正式出版博物学巨著《自然史》的第一卷(全书44卷)。在《自然史》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气候与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可是由于这个进化论点和教义明显不一致,布丰经不起宗教势力的压迫而公开发表了放弃进化观点的声明。 另外一位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Cuvier1769-1832)则反对生物进化理论,但他正确地提出了物种(及种上类群)自然绝灭的概念,并论证了现存种类与绝灭种类之间在形态上和“亲缘”上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科学的证据。他根据各大地质时代与生物各发展阶段之间的“间断”现象,提出了“灾变论”。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是自然界的全球性的大变革,造成生物类群的“大绝灭”,而残存的部分经过发展与传播又形成了以后各个阶段的生物类群。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他的代表作是《无脊椎动物系统》(1801)和《动物学哲学》(1809),在这两本巨著中拉马克提出了有机界发生和系统的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变化、传衍而来;环境变化时物种变化的原因,并把动物进化的原因总结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等。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则由于不用而退化,这就是“用进废退”。这种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下去,这就是“获得性遗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更丰富,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书。全名:论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或生活斗争中适者生存。通常简称《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以上三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基因学诞生之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总结 名词: 1、过度繁殖: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自然选择:达尔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a、地理隔离:由于高、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语句: 1、达尔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达尔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3、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4、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实例——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a、从宏观上看:19世纪中期桦尺蠖的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不能适应环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变产生后,后代的个体数受到限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地衣死亡,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裸露并被烟熏黑,使得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

生物进化论与社会进化论的本质思想区别

生活中的社会学期末论文 代码:SSG00021 教师:张楠 姓名:贺佳琦学号:20140270 专业:金融班级:01 上课时间:2015年9月至2015 年12 月 考生成绩: 论文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签名)

社会进化论与生物进化论的本质思想区别 14金融01班20140270 贺佳琦 【摘要】:人们习惯上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看作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移植或延伸, 并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概括斯宾塞的思想,但达尔文与斯宾塞对“进化”本身的理解有着天壤之别。 受拉马克学说先入为主的影响, 斯宾塞坚信“进化即进步”的法则, 认为从低等生物到作为最高生物形式的人类之间构成了一个线性的、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向前发展的必然过程。达尔文认为, 进化的机制并非在于拉马克所说的“一切生物都内在地(先天地)和必然地倾向于完善化” , 而是在于大自然对生物后天差异性的选择,即在世世代代的生存斗争中,大自然倾向于使那些有益的变异得到保留,而使那些有害的变异遭到淘汰。两者从思想根源就有本质上的区别。【关键词】:斯宾塞、达尔文、社会进化论、生物进化论 作为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达尔文进化论对当时及后来的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社会效应下, 人们往往将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视为达尔文进化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移植或延伸。 到了1920年代,威廉·布莱恩等美国反进化论者相信, 斯宾塞、尼采等欧洲社会哲学家与达尔文乃一脉相承。这一看法后来随着美国史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的《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1944年)的问世而得到加强。霍夫斯塔特不仅率先将“社会达尔文主义”当作一个正式的学术命题加以研究,还将斯宾塞确立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认为其社会进化学说是试图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而产生的结果。 事实上, 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视为达尔文进化论的延伸的看法难以成立。 从时间上看,斯宾塞早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59年)之前便提出了他的进化思想, 后又撰写《进步的法则和原因》(1857 年),对其进化观作了进一步

《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进化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10207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 开设学期:第5学期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基本内容:本课程以现代达尔文主义为主线,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适当介绍其他学派以开阔思路;力图真实地反映生命自然界产生、发展的规律,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现代进化论的一般知识,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全书共分15章,包括生命产生到人类起源和发展,化石和地质年代,生物进化的机制、方向和速度,进化的分子基础,进化的生态条件,以及现代进化科学的理论来源,行为进化等。 基本要求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进化论的一般知识,促使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加深对生物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学分数:2 总学时:36学时

学时分配表 三、讲授内容与要求 绪论(1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什么是生物进化论,学习生物进化论的意义,学习进化论的基本方法。 2、教学内容: 0-1什么是生物进化论 0-2学习生物进化论的意义

0-3学习进化论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现代进化论的理论来源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拉马克及其进化学说,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孟德尔及其遗传学及规律。 2、教学内容: 1-1 拉马克及其进化学说 1-2 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1-3 孟德尔及其遗传学 笫二章生命及其起源(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起源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2、教学内容: 2-1生命的本质 2-2生命的起源 2-3生命起源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笫三章细胞的起源(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细胞起源、细胞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真核细胞起源途径、了解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 2、教学内容: 3-1细胞起源的概述 3-2细胞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 3-3真核细胞起源途径的探讨 3-4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 笫四章化石和地质年代(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化石概念,地质年代的一般规律,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教学内容: 4-1化石 4-2地质年代 4-3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 笫五章多细胞生物的进化(3学时) 1、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生物的分界、多细胞植物的进化、多细胞动物的进化、多细胞生物进化的总特点。 2、教学内容: 5-1生物的分界 5-2多细胞植物的进化 5-3多细胞动物的进化 5-4多细胞生物进化的总特点 笫六章行为的进化(3学时) 1、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通讯系统的进化、争斗行为的进化、利他行为的进化、性行为的进化等规律。了解研究行为进化的方法。 2、教学内容: 6-1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 6-2通讯系统的进化 6-3争斗行为的进化 6-4利他行为的进化 6-5性行为的进化 6-6研究行为进化的方法 笫七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的一般规律。了解人类的未来,人类起源动力的探讨。 2、教学内容: 7-1人类的起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马克进化理论、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优缺点(Ⅰ知道) 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Ⅱ理解)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理解) 隔离在物种形成的作用。(Ⅱ理解) 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Ⅰ知道)。 2.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2.实施方案 (1)采用举例、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基因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突破策略 (1)采用举例、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计划课时:4课时(知识复习一课时+习题讲解课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回归教材,以问带查 1.教材111页图7-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2.教材115页[思考与讨论]——基因频率的计算。

3.教材116页[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4.教材120页[资料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5.教材122页[技能训练]。 6.教材123~126页可当兴趣资料阅读,尤其关注共同进化的概念及实例,生物多样性层次及中性学说。 7.教材113页练习一中2;教材118页练习一中1和4,二拓展题;教材121页练习一中1,2;教材126页练习一中1;教材129页自我检测一中判断题、画概念图,二、三和四中1、2。 二.建立本节内容知识概念图 三.考点分析,理清知识 3.1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分析 主要内容 (1)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2)变异是不定向的,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3)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4)自然选择是长期缓慢的过程,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模型 模型解读 (1)自然选择的对象 ①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