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应

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地质灾害现场评价及防治措施应急预案

地测科

二〇一七年

地质灾害现场评价及防治措施应急预案一、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城东北的南沟村一带处,行政区划隶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2′47″~112°25′13″,北纬38°59′42″~39°01′33″。

1、地理、人文、地质、气象信息:

水文地理:井田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

井田南石湖河沿大运公路分布,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没有流水。只有雨季才有水流经过。地表水基本汇于沟谷,向西流出井田,汇入恢河。

井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迟暖早寒,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季严寒长达七个月,根据忻州市宁武县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在~℃,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全年无霜期约90-130天,最大积雪厚度,冻土深度在,日照时数每年约2800时左右,年降水量为~,平均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气候特别干燥。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风向为西及西北风,风期多集中在冬春两季,最大风速可达23m/s,年平均风速s。

本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冰雹、暴雨等。

地质情况:该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属中高山侵蚀地貌,区内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本区最高处位于矿区东北部,海拔为,最低处位于井田西7号拐点附近,海拔为,相对高差。井田内沟谷较为发育,多呈树枝状,个别沟谷切割较厉害,地势较陡峭。

井田内主要河流为井田南部的石湖河,井田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525m。本矿副平硐井口标高,主斜井井口标高,进风斜井井口标高为,井口附近历史最高洪水位为,井口高于附近历史最高洪水位。

经实地考察,本井田内西北部采空区上方地表有不同程度的地裂缝和2处地表塌陷区,裂隙最大宽度10cm,塌陷区面积分别为9782m2和39540m2,塌陷最大深度为50cm。

本井田共有可采煤层6层,分别为2上、2、3、5上、5、6号煤层,各煤层特征如下:

①、2上号煤层

2上号煤层为2号煤层的上分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分布在井田东南部,煤层厚~,平均厚,含夹矸0~1层,为结构简单的薄~中厚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可采性指数为100%,属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泥岩及砂岩,底板以黑色泥岩及炭质泥岩为主,下距2号煤层~,平均。

②、2号煤层

2号煤层是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在井田东部有12个钻孔煤层单层夹矸大于分了层,分为2上号和2号煤层。2号煤层厚~,平均厚,夹矸0~4层,厚~,多为泥岩,属结构简单--复杂的中厚--厚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可采性指数为100%,2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灰白色的山西组基底厚层粗砂岩(K2标志层)及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及少量细砂岩。下距3号煤层~,平均。分叉区上距2上号煤层,平均。

③、3号煤层

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煤层厚为~,平均厚,含夹矸0~1层,厚~,属结构简单的薄-中厚层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可采性指数为100%,综合分析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灰黑色泥岩、中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及细、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上距2号煤层~,平均。下距5上号煤层~,平均。下距5号煤层~,平均。

④、5上号煤层

5上号煤层为5号煤层的上分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分布在井田东南部,煤层厚~,平均厚。含夹矸0~3层,属结构简单-较简单的厚~特厚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可采性指数为100%,5上号煤层为全区稳定

可采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及细砂岩,底板以黑色泥岩为主。上距3号煤层~,平均,下距5号煤层~,平均。

⑤、5号煤层

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在井田的东南部5号煤层分叉为5上、5号煤层。5号煤层煤层厚~,平均厚。含0~5层夹矸,夹矸厚~。属结构简单~复杂的中厚~特厚煤层。煤厚变异系数为%,可采性指数为100%,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灰色中-细粒砂岩、黑色泥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上距5上号煤层~,平均,上距3号煤层~,平均,下距6号煤层~,平均。

⑥、6号煤层

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据钻孔揭露井田北和南东有尖灭区,煤层厚~,平均。含夹层0~1层,夹矸厚~,属结构简单的薄-中厚为煤层,可采性指数为%,煤厚变异系数为%,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顶板为深灰色泥岩,底板为灰色泥岩及灰白色细砂岩。上距5号煤层~,平均,距基底K1标志层0~16m,平均为8m。

二、矿井简介及交通概况:

矿井目前开采2#、3#、5上、5#煤层,生产能力180万t/a,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交通情况:井田西6km处宁武县城有北同蒲铁路通过,北距大同市159km可接京包线、大秦运煤专用线,朔黄运煤专线从宁武县城通过;宁武南100km可连京原线、宁武南200km可与石太线、晋焦线及南同蒲线相连,铁路交通便利,晋煤外运条件优越。

井田中部有大运公路,东距108国道、208国道及大运高速公路约

50km,西75km可与209国道相连。公路交通方便,可作为晋煤外运的辅助通道。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该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区内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本区最高处位于矿区东北部,海拔为,最低处位于区内南部的南沟村西,海拔为,相对高差。井田内沟谷较为发育,多呈树枝状,个别沟谷切割较厉害,地势较陡峭。地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等沉积的层状碎屑岩为主,地层倾角6°~13°,发育宽缓的褶曲,岩体强度变化大,层间有软弱夹层。因而矿区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第三类,层状岩类。

综上所述,依据《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MT/T1091-2008),井田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三类二~三型。煤层开采后,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对地表公路、村庄、农田造成损害,应合理留设保护煤柱及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

褶曲轴部附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冒顶、片邦,应加强监测,合理支护。

1、煤矿建设用地

地面建筑有办公大楼、职工宿舍、锅炉房、职工活动中心、餐厅、炸药库、综采设备库、油脂库、煤场、机修车场、大运公路,由于建设平场,存在一定的切、填方及堆放活动,工程本身有可能遭受小规模滑坡、滑塌、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工业广场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地下工程危险性

(1)地下工程在建设和生产中可能产生冒落、垮塌、突水等地质灾害现象,工程及作业人员遭受井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

(2)矿井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含水层地下水、地表水,开采过程中上述水源将通过地裂缝、地面塌陷及导水裂隙汇入矿井,对开采造成影响。

3、地面工程危险性

煤层开采后,凡采空影响范围内及安全厚度内之住户、河流、公路及设施等均易遭受采空塌陷诱发地质灾害的危害。

(1)位于煤层采空影响范围的住户遭受采空塌陷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

(2)矿区中部公路可能遭受采空塌陷诱发地质灾害的危害。

综上所述,由于工业场地存在一定的切、填方,可能诱发滑坡、滑塌、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有遭受以上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

煤矿在长期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加大、顶板垮塌,矿井内抽排地下水等因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发展的可能性大,并威胁居民点人员、公路、河流及工业场地的安全,危险性大;开采可能遭受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危害及冒顶、突水等对工程造成危害。

五、防治措施

1、煤矿建设用地

(1)对切方边坡,采取打护坡方法对边坡进行处理。

(2)煤场采取支挡、护坡措施,以避免大雨诱发滑塌或泥石流。

2、矿区

(1)禁采区内禁止采煤,以保障工业场地及居民点的安全。

(2)地下工程建设及开采中,对软弱岩组及破碎段应进行支护,避免冒落、垮塌。

(3)开采中可能遇突水、瓦斯等,应作好安全防护措施。

(4)开采中,应按设计要求留足保安煤柱,以减轻地质灾害的产生。(5)对地面(包括河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了解开采对地面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6)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开采。

(7)加强地表检查和巡查制度,必要时安设监测设备和仪器,对井下冒落带、断裂带、弯曲下沉带以及地表变化和位移进行测量,设计和留设保护煤柱,及时排查地表塌陷区,封堵裂缝,变化的山体周围不得有建筑物。

六、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应急救援措施:

(1)灾情发生后,矿长、总工、安全矿长等矿管理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查看现场灾害情况,并根据灾害情况,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和立即组织矿全体职工进行事故抢救,最大减少事故损害。

(2)立即撤出受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设备,情况危急时立即通知井下人员全部撤出至地面。

(3)受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救,以等待外援。

(4)对发生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原因进行分析和监测。(5)加固山体坡角,充填塌陷区,塌陷、滑坡、泥石流周围安设护栏和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在周围作业、玩耍和停留。

(6)疏通地面水沟,塌陷区安设排水泵,防止地面水渗入井下。(7)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8)所有救灾值班人员、各岗位工种,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脱岗;

(9)必须有专人24小时值班。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南沟煤业有限公司、宁武县煤炭局、宁武县政府、宁武县医院组成。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及时向宁武县政府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具体组织与分工如下:

七、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

①组织领导总指挥:郭文奎

副总指挥:白文林、张和平

②现场指挥组:

组长:生产矿长、工程师、安全矿长

成员:各专业分管领导、安监科、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后勤供应主要负责人。

③现场救护组:

组长:生产矿长、矿山救护队队长

成员:矿山救护队、调度室、安监科、地测科、技术科、机电科、④医疗抢救组:

组长:安全矿长

成员:医院院长、行办主任、调度值班主任

⑤通讯组:

组长:调度主任、监控中心主任

成员:调度员、监控员

⑥治安保卫组:

组长:保卫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全体人员

⑦善后处理组:

组长:陈志敏

成员:劳资科、财务科

2、应急救援保障

(1)救援内部保障

设立应急事故抢险队伍,按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求做好工作,后勤部门负责抢险救灾物资设备的供应,医疗站和医院人员负责现场人员医疗和抢救工作。

(2)救援外部保障

与矿山救护大队签定有偿服务协议,保证事故发生后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同时与庄旺煤业等相邻煤矿及宁武县人民政府及公安局、消防队、交通局、卫生局、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互助协议,确保事故发生后政府及有关单位及时协调应急救援力量,控制事故范围。

(3)应急设备

各类救援设备存放在设备库,防洪设备存放在调度室防洪值班室;消防材料存放在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各类检测仪器、矿灯等设备存在在矿灯房和仪器发放室。

矿灯、仪器发放室要加强自救器、报警仪、矿灯等应急设备的日常检查和测试,保证事故发生后能有效使用。公司组织人员定期对井下和地面消防材料库、急救设施和通讯设备状况进行检查,保证使用正常、数量充足。

3、教育、训练与演练

安监科负责对预案的落实、教育进行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教育培训工作,应急预案完善改进后要立即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和员工对应急预案内容的学习培训。

每年春季组织一次地质灾害演习,每年11月底组织一次全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灾害演习,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整改规划和措施,保证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顺利实施。

4、互助协议

与矿山救护大队签定有偿服务协议,同时与宁武县政府及公安局、消防队、交通局、卫生局、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互助协议,要求救护大队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必须在半小时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否则追究单位负责人相应责任,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政府及相关部门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协调好各种救援力量和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保证事故发生后迅速投入抢险救灾,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七、应急响应

1、报警、接警、通知、通讯联络方式

联络方式主要是以电话和传真方式。当矿井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和矿长,矿长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救护大队、宁武县煤炭局,并通报宁武县公安局。

报告内容:事故单位及所在地;事故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灾难类别、伤亡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事故灾难简要经过,对事

故灾难原因和性质、影响范围的初步分析判断;事故灾难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对事故灾难发展趋势的预测及请求上级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

2、警戒与治安

事故发生后,保卫科人员要配合宁武县公安部门按照救灾指挥部安排进行警戒,并维护好事故现场,做好矿区治安保卫工作,为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治安条件。

3、人员紧急疏散、安置

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及根据实际情况疏散灾区附近的其他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指挥部对根据事故灾难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4、危险区的隔离

发生矿井地质灾害事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隔离措施,当事故发生在地面时要立即对地面工业广场进行警戒隔离;并根据灾害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检测、抢险、救援、消防、泄漏物控制及事故控制措施

现场应急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情况,确定施救方案,做好施救准备实施救援。

6、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由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按《施救方案》和有关施救规定,本着“先伤、后亡”的原则抢救遇害人员。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由医疗卫生救护组负责组织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和转移治疗。

7、公共关系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掌握事故抢救和处理进展情况,依据事故信息、影响、救援情况等信息发布要求及时向集团公司、宁武县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事态发展和救援情况。矿部配合善后处理组搞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赔偿,征用物资补

偿,灾后停产整顿,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灾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8、应急人员安全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配带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9、现场恢复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遇难人员情况清楚,事故现场得到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同时逐级传达事故救援终止信息,影响较大的由善后处理组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向周边村庄和有关单位通报事故危险解除信息。

根据事故影响程度着手现场的恢复工作,首先应完善矿井的通风、排水、供电等短期恢复工作,由专家组结合现场实际制定现场长期恢复规划,组织各专业和相关部门迅速投入到现场恢复工作中,确保矿井尽快恢复生产。

矿成立事故调查组配合宁武县煤炭局和有关政府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应急状态结束后,要通过下井勘察、现场模拟、计算以及找当事人调查询问、查阅相关图纸资料等手段,找出事故灾难的原因、性质、责任、经验教训,制定防止类似事故灾难发生的措施,并写出调查报告报县市有关安全部门。

10、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按照公司应急演练计划分别组织相应的应急演练或应急救援,演练要有计划和演练报告,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应急预案例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每半年安全检查科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及时补充相应的内容和规定;当矿井系统发生较大变化时要立即对应急预案修改完善,确保应急预案对事故的正确指导作用。

附件:组织机构及相关联系电话

组织机构名单及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1、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覆盖矿井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对井上下隐患情况进行排查登记,并及时报告公司调度室和安全检查科,通讯班负责保证信息畅通。

2、队伍保障

矿分专业成立抢险救灾队伍,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训练,公司列专项资金用于队伍建立和充实。同时和忻州矿山救护大队签定有偿服务协议,做好相邻煤矿和当地政府的互助工作,确保矿井发生事故时迅速进行救援。

3、技术保障

建立矿难应急救援专家库,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故类别和严重程度随时调集相关专业专家协助事故的抢救、调查和分析。各专业及时填绘的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十一种图纸;这些图纸资料要有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并可随时提供。

4、装备保障

矿部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配齐配全矿井应急救援装备;不足或损坏、报废的,必须及时补充,并保证状态良好。

5、交通运输保障

矿井发生地质灾害后,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请求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出面协调交通和铁路等部门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做到在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必要时,由宁武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行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确保救灾人员、伤员、物资和器材运输畅通无阻,及时到位。

6、医疗卫生保障

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井下医疗站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与宁武县医院及宁武县中医院完善医疗互助协议,上述医院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医护人员,提高定点医院应对矿难的救治能力。

7、物资保障

南沟煤业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8、经费保障

矿部按照规定提取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矿井灾害事故较大矿部如暂时无力承担时,可申请大的公司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中协调解决。

地测科

二〇一七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