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说《旭日照群山》里整出来的“粟裕后渠坑事件”

小说《旭日照群山》里整出来的“粟裕后渠坑事件”

小说《旭日照群山》里整出来的“粟裕后渠坑事件”
小说《旭日照群山》里整出来的“粟裕后渠坑事件”

小说《旭日照群山》里整出来的“粟裕后渠坑事件”

李兴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网络盛行会打字的人都能发言时更是如此。开国第一大将粟裕1994年中央军委公开平反后真实历史尚未完全得到恢复,就有网民“河北文丑”先生大叫《走下神坛的粟裕》,并搜罗网络,鼓捣出一个《粟裕与后渠坑事件》,被网民xyj-mjs(huairenr)发挥几句转到中华网,估计不久就会转到别的地方,第一是铁血网。

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后渠坑事件”是否与粟裕有关?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先来看看一段小说《旭日照群山》(未出版,百度搜索就可看见)。这本小说是浙江磐安67岁的退休老干部陈剑飞所写,其主旨是歌颂描述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刘英、粟裕、黄富武、王永瑞、王屏、杨金山、张文碧、刘亨云、余龙贵、范连晖、杨立才等革命老前辈,在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指引下在浙江大盘山战斗的历史”(该书序言,百度可看到)。

该书的序言还说:“继《大盘山英雄传》、《盘山擒魔》出版以后,陈剑飞同志晨思暮撰,孜孜不倦,笔耕不止,又一本新的革命历史小说《旭日照群山》,在新世纪之初奉献给人们。这是我县文化界的又

一件大喜事,可庆可贺。”

一本公开歌颂粟裕,而且公开承认是革命小说的书,被“河北文丑”先生如获至宝违背作者愿意,弄成批判粟裕见死不救的书原因何在?这源于网络部分已失去道德底线的人对历史和作者的随意更改和取我所用,贬低抹黑粟裕大将无所不用其极,已至疯狂。

正如张雄文先生根据采访录像和记录写文章,明明记叙粟裕推荐石征先采访谭震林,谭震林在录像里说淮海战役是三野打的,骂的是中野政委“贪天之功为己有”, xyj-mjs(huairenr)偏偏花费功夫打字弄成骂粟裕,而且到处张贴,已引起影像拍摄者和谭家后人的愤怒。

我们接下来看《旭日照群山》第20章《达云叛变,浙东力量几丧尽》里的“后渠坑事件”的记叙:

“在谈及刘达云的叛变前,先得补叙几件事情。

“……其二,1936年7月间,粟裕率部从广浦经王村口、宣平、丽水、壶镇到黄弄坑,与刘达云、张文碧会合。此时,同在一起的还有原“红十三军第三团”的余部──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的20多人,刘部则有40余人。当晚部队在黄弄坑宿营,第二天一早,部队过道门,出四大岭,在永康唐先被地方保卫团截住打了一仗。红军中牺牲了一个班长,当晚到珠山乡后渠坑村驻宿。

当时的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共计21人,以钱双全为大队长,程振康为政治委员。其中有中共缙云县委负责人杨金宝等。他们都是

1928年、1929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老红军战士,为革命立了许多汗马功劳,在当地群众中留有很好的影响。

当时身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委员、闽浙边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挺进师第一纵队行委书记的刘达云,只知道躲在黄弄坑玩乐,大半时间花在与一个18岁的姑娘陈某某的谈情说爱上,思想和作风都极不正常,因此常遭一些老同志的非议。刘达云心中有气,趁当天战斗中牺牲了一个红军同志,他嫁祸说:钱双全、杨金宝等是一批假红军、野红军,与国民党保卫团通联,造成了今天这位红军班长的不应有牺牲。当晚虽然粟裕、张文碧都在那里,因粟裕刚到不了解情况,不好表态。张文碧是刘达云的下级,也不好与他争执,任凭他一人说了算。夜将深,刘达云高坐在堂上,四个战士持枪执刀,站在他的两旁。他将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的指战员,一个一个叫来谈话,谈一个拉出去杀一个,其杀人手段令人发指──不用子弹,全用刺刀挑喉,而后推下悬崖。21个人,除留下一个年纪太轻,刚来入伍的,一个对刘达云的话唯命是从的之外,其余19人都被刘达云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据当地群众反映,深夜里听到好几阵:“刘达云,你不得好死!我要报仇!共产党万岁!”的呼声。

过了一个余月,才有人在一处极其偏静的数十丈高的深坑里发现一大堆腐烂了的尸体。当地群众不忍,将他们做一堆儿掩埋了。

这就是“七〃一二”后渠坑事件。

后来中共浙江省委的1985年36号文件,《关于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平反问题的批复》中给钱双全、程振康、杨金宝等19位同

志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按因公牺牲的革命军人对待。

这一记叙唯一提到粟裕的地方是:“当晚虽然粟裕、张文碧都在那里,因粟裕刚到不了解情况,不好表态。”首先,作者已在书中声明这是“革命历史小说”,小说与传记不同,可以虚构,不负文责,不怕官司。其次,即便是小说,该文也说明“粟裕刚到不了解情况,不好表态”,也就是处在复杂敌后环境的粟裕根本没有责任。

但我们的xyj-mjs(huairenr)和“河北文丑”先生,凭此公开断定:“粟裕、刘达云、张文碧杀害了已编入红军挺进师一纵的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大队长钱双全以下十九名干部和战士。”

这两位先生张口就来,作者和粟裕、张文碧两将军同时被扣上了骇人听闻的帽子。

打住一下,“河北文丑”先生和转帖的“xyj-mjs(huairenr)”先生,你们敢公开自己的姓名,并将身份证复印件发到xinsijun@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6950979.html,,对自己的文责负责吗?

二、

我们接下来先看看xyj-mjs(huairenr)先生发挥的《粟裕与后渠坑事件》,请读者朋友对照一下,和陈剑飞先生的小说文字有多大出入,当然xyj-mjs(huairenr)先生巧妙地换了一下顺序:

1936年7月10日,挺进师师长粟裕率第二纵队到达永康、缙云边境的黄弄坑,与刘达云、张文碧率领的挺进师第一纵队和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会合。刘部有40余人。当时的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原为红十三军第三团的余部,共计21人,大队长钱双全、政治委员程振康,都是1928年前后入党的老党员、老红军战士,1932年主力被打散后就在当地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11月,红十三军余部加入红军挺进师。

当晚粟裕率部在黄弄坑宿营,12日,部队过道门,出四大岭,在永康唐先被地方保卫团截住打了一仗。

战斗相持数小时,由于敌援兵越来越多,红军中牺牲了一个班长,当晚到珠山乡后渠坑村驻宿。

是夜,粟裕、刘达云、张文碧杀害了已编入红军挺进师一纵的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大队长钱双全以下十九名干部和战士,史称“后渠坑事件”。大致过程是:

当时身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委员、闽浙边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挺进师第一纵队行委书记的刘达云,只知道躲在黄弄坑玩乐,大半时间花在与一个18岁的姑娘陈某某的谈情说爱上,思想和作风都极不正常,因此常遭一些老同志的非议。刘达云心中有气,趁当天战斗中牺牲了一个红军班长,他嫁祸说:钱双全、杨金宝等是一批假红

军、野红军,与国民党保卫团通联,造成了今天这位红军班长的不应有牺牲.。

当晚粟裕、张文碧都在那里,因粟裕"刚到不了解情况,不好表态"。张文碧是刘达云的下级,也不好与他争执,任凭他一人说了算。夜将深,刘达云高坐在堂上,四个战士持枪执刀,站在他的两旁。他将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的指战员,一个一个叫来谈话,谈一个拉出去杀一个,其杀人手段令人发指──不用子弹,全用刺刀挑喉,而后推下悬崖。21个人,除留下一个年纪太轻,刚来入伍的,一个对刘达云的话唯命是从的之外,其余19人都被刘达云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据当地群众反映,深夜里听到好几阵:“刘达云,你不得好死!我要报仇!共产党万岁!”的呼声。

7月14日,粟裕率第二纵队及第一纵队余部离开浙东,17日经丽水大港头、景宁县境南下,于月底返回泰顺县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会合。

过了一个余月,才有人在一处极其偏静的数十丈高的深坑里发现一大堆腐烂了的尸体。当地群众不忍,将他们做一堆儿掩埋了。

这就是“七〃一二”后渠坑事件。

虽然是刘达云是“后渠坑事件”的主要罪魁祸首,但粟裕在其《回忆录》及《浙南三年》里都没有提及。1984年粟裕逝世后,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平反问题的批复》(1985年36号文件),正式给钱双全、程振康、杨金宝等19位同志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按因公牺牲的革命军人对待。

我们接下来再看“河北文丑先生”的大作,这位文抄更“专业”一点,不时夹些似是而非的私活,而且特别指出“1984年粟裕同志逝世后,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平反问题的批复》(1985年36号文件),正式给钱双全、程振康、杨金宝等19位同志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按因公牺牲的革命军人对待。”

也就是说,粟裕如果在,他们根本平反不了,真叹服网络人之狂妄,什么都敢说。如下:

粟裕和“后渠坑事件”

1936年7月10日,粟裕率领第二纵队到达永康、缙云边境的黄弄坑,与刘达云、张文碧率领的挺进师第一纵队和浙西工农红军两个大队会合。13日,粟裕率部攻打永康唐先保卫队,战斗相持数小时,由于敌援兵越来越多,部队撤至后渠坑宿营。是夜,粟裕、刘达云、张文碧杀害了已编入红军挺进师一纵的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大队长钱双全以下十九名干部和战士,史称“后渠坑事件”。当时的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原为红十三军第三团的余部,共计21人,大队长钱双全、政治委员程振康,都是1928年前后入党的老党员、老红军战士,1932年主力被打散后就在当地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

11月,红十三军余部加入红军挺进师。因反对一纵政委刘达云的生活作风问题,反被诬陷为与国民党有勾结的假红军,这次粟裕作为省委代表与的一纵队会师后,刘达云就向师长粟裕建议从内部纯洁性上应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粟裕没有表示反对,二纵政委张文碧是刘达云的下级,也不好与他争执,就任凭他一人说了算。随后钱双全、程振康等19人被分别单独召见谈话,均遭残忍杀害,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几乎被消灭,最后仅有两名战士幸免于难。7月14日,粟裕率第二纵队及第一纵队余部离开浙东,17日经丽水大港头、景宁县境南下,于月底返回泰顺县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会合。

虽然是刘达云是“后渠坑事件”的主要罪魁祸首,但粟裕在其《回忆录》及《浙南三年》里都没有提及。1984年粟裕同志逝世后,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平反问题的批复》(1985年36号文件),正式给钱双全、程振康、杨金宝等19位同志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按因公牺牲的革命军人对待。

xyj-mjs(huairenr)、河北文丑先生,你们敢在这个说话不怕官司的网络玩着想象和诋毁的游戏,当然很过瘾,但是陈剑飞老人还在,粟裕、张文碧将军的后人,刘英之子也就是粟裕将军的养子刘锡荣同志还在,你们怎么就没有一点民主社会的法制观念呢?你可说历史人物

是王八蛋,但你必须有铁的证据证明人家是王八蛋!奉劝一下,多行不义必自毙,好自为之吧。

附:

(一)

小说《旭日照群山》,百度可得。

(二)

《旭日照群山》序言

继《大盘山英雄传》、《盘山擒魔》出版以后,陈剑飞同志晨思暮撰,孜孜不倦,笔耕不止,又一本新的革命历史小说《旭日照群山》,在新世纪之初奉献给人们。这是我县文化界的又一件大喜事,可庆可贺。

我与剑飞同志接触不多,听说他当过小学教师。初次接触,他给我的印象是朴实而谦逊,讲起话来,稍黑的脸上总是带着微微的笑意。其声其貌,似乎找不出作家的痕迹,更多的倒像是一位勤勉朴实的农

民。想不到他却接二连三地写出了近百万字的小说。使我在惊讶之余,油然而生敬意。

《旭日照群山》是一本很难得的革命历史教科书。它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江的三年游击斗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刘英、粟裕、黄富武、王永瑞、王屏、杨金山、张文碧、刘亨云、余龙贵、范连晖、杨立才等革命老前辈,在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指引下,从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实行“敌进我退、敌集我散、敌大我避、敌小我欺、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依靠当地老百姓,利用群山密林,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斗智斗勇的人民战争,而且屡屡挫败敌人。它告诉我们:要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一是要从实际出发,执行并实践我党正确的军事路线;二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三是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三条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同样适用。今天,我们磐安县正处在脱贫攻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以书中的革命先辈为榜样,坚持一切从磐安的实际出发,将邓小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依靠群众、艰苦创业,把磐安建设得更美好。我看该书出版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旭日照群山》不但政治思想性强,而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应该说,同前几本书比,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鲜明,语言文字更流畅了。一句话,可读性更强了。

宋代王安石说过:“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我想,要使书籍“有补于世”,除了书中内容有益于世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人读它。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学书中英雄,用书中经验,明书中道理,促今天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读的人越多,社会效益就越大。

感谢陈剑飞同志为我们又写了一本好书,同时也希望有阅读能力的同志都来读一读这本好书。

中共磐安县委书记刘树枝

2000年9月5日

(三)《旭日照群山》网络报道

磐安陈剑飞20年专注写英雄

磐安新闻网

说起党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冗长、刻板的“材料”,或者是资料室图书馆里头蒙着灰尘、书皮发黄的长长一列“专辑”,只供收

藏和研究,平常人不大会去看。不过,今年67岁的磐安退休党史干部陈剑飞却用20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他把磐安革命战争的历史融合进了小说之中,相继出版了《大盘山英雄传》、《旭日照群山》、《盘山少年》等共计1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写的党史小说,不仅同事们说好看,就连小学生们也读得津津有味。同时,他的作品还被评为“浙江省党史文学一等奖”、中国通俗文学创作大赛优秀奖等。

走遍磐安山水寻觅历史踪迹

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在小学教书的陈剑飞到磐安县仁川镇方山中小学任教。仁川是磐安的革命老区,在那里,陈剑飞听到了许多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和当地老百姓的英勇事迹,深受触动。他幼时的文学梦被重新激活,收集了一些资料后,他偷偷地写起了《大盘山英雄传》。然而,由于基础薄弱,加上对整个革命斗争史的情况不够了解,书一直没有写成。

或许是机缘巧合,1985年,陈剑飞被调到磐安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地方党史的调查工作中去。那些年,老陈几乎走遍了磐安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战争年代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最偏僻也最危险的地方,老陈就靠着一双铁脚板去探访。“既然要写,就一定得到实地去看去听。越是难走的地方越要去。”几年下来,他寻访了上千人次,做了100多万字的记录,写下了10多万字

的党史材料。走过的地方和收集的材料越多,陈剑飞的心里就越不平静。他说:“那时候,每天晚上眼睛闭起来,脑子里都是过去那些英雄们的形象,还有那些刀光剑影、战火纷飞的场景。”

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励着陈剑飞,让他辗转难眠。他发现,平常的党史资料都是差不多的格式,内容干巴巴的,发下去之后各个单位的人看一遍甚至看都不看就丢在一边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党史,喜欢看党史呢?老陈想起了《大盘山英雄传》,创作欲望再一次涌动起来。

20多年专注写英雄

老陈开始写小说了。他把所有的家务活和农活都丢给了妻子,几乎每天晚上都写到半夜,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休息。前三年,老陈闭门写书,第一稿写了18万字后,他拿去投稿,结果很快就被出版社退了回来。他修改后再投,还是被退。结果改了三次,退了三次。“有的人说我写10年也出不了书,不如安身立命踏实过日子。有时候想想也很灰心,觉得写不下去了。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干什么事都贵在坚持。”老陈说。

受到了多次退稿打击之后,老陈想到了去找老师求教。他把书稿带到北京给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吴越审看。吴越看得皱起了眉头:小说至少该有个人物形象,可老陈写的只是一大堆材料啊。从小说整体结构到遣词造句,吴越给他提出了很多意见。老陈心花怒放,回磐安后全部推倒重来。第二稿,第三稿……6年之后的1990年,30多万字的《大盘山英雄传》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小说形象

再现了大盘山地区2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当年就被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浙江省党史文学一等奖”,时任浙江省纪委书记、现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书“文墨不错,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很有好处”。

随后,摸到门路的老陈一鼓作气,反映大盘山剿匪斗争的18万字的《盘山擒魔》,描述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大盘山战斗的《旭日照群山》以及《盘山少年》三部“党史小说”相继出版,完成了大盘山英雄系列,其中《盘山少年》还荣获首届中国通俗文学英才大赛优秀奖。随后,他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对《大盘山英雄传》做了重新修改,增加了大量的篇幅,去年6月,50多万字的新版《大盘山英雄传》出版。

“如果能拍成电视,一定很好看”

“党史必须完全真实,不能有任何想象或者推理。而小说不一样,我可以把许多真实的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放到同一个人身上,进行艺术创作。但是,小说里面的故事都源于发生在磐安的真实素材。”老陈说。《大盘山英雄传》出版后,曾经在大盘山战斗过的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少将张文碧和曾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陶健都从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张文碧称赞这本书是一部“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陶健则认为它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他的同事们都很喜欢,一有空就看。他们说:“书里的许多故事我们以前就知道,但写成小说后看起来特别亲切,也特别感人。如果能拍成电视,一定很好看。”

去年,这部书被磐安县委组织部推荐到了杭州的浙江华策影视公司。该公司人员看了书之后认为,《大盘山英雄传》情节曲折,人物生动,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好作品,是一部可以拍成20集电视连续剧的精品。但是,如果拍20集,约需资金600多万元,这让大家都犯了难。一年来,陈剑飞和磐安的一些热心人士为争取把这部书改编成电视剧而四处奔走,不过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此,陈剑飞希望金华的企业界人士能够支持、参与进来,把《大盘山英雄传》搬上荧屏。

粟裕大将的黄桥战役

粟裕大将的黄桥战役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部进军苏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8月进驻黄桥(今江苏泰兴东)。国民党顽固派担忧新四军壮大,妄图趁陈粟部立足未稳之际予以消灭,命在苏北的“反共专家”韩德勤(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司令)不断制造与新四军的摩擦,并于9月进逼黄桥。韩德勤将所属精锐倾巢出动,并在动员令中叫嚣“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喝水!” 9月30日,韩顽军向黄桥出击,行动甚为隐秘。新四军未及时发现,第二天才获知韩顽进攻的消息。黄桥的防御工事十分简陋,加紧布置势必造成部队极度疲劳。更严重的是,新四军兵力不到对方的1/4,处于绝对劣势。但黄桥之战关系到新四军能否在苏北立足,被逼到墙角,只能打不能退。陈毅坐镇黄桥西北5公里的严徐庄统揽全局,粟裕在黄桥前线负责战场指挥。此战成败难料,连陈毅也没有取胜的把握。据粟裕回忆:陈毅同志有一挑珍贵的书籍文稿,从皖南挑到茅山,又从江南挑到苏北,从来不肯丢开,可这时也从铁皮箱里拿出来埋入地下,显然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 表面上看,韩顽30000余人,新四军7000余人,兵力悬殊。不过,粟裕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另一面,做起了第一道数学题,得出了7000余人>30000余人的结论:韩顽尽管有30000余人之多,但兵分三路进攻,兵力分散,直接投入进攻黄桥的实际只有中路韩顽第89军和独立六旅15000余人。这样一来,新四军的压力在无形中就减轻了一半。粟裕还看到,韩顽师出无名,冒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之大不韪,其官兵情绪低落;新四军则是正当防卫,事关生存,群情激昂,战斗精神倍增,再加上群众支持,对韩顽可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法。如此,韩顽兵力优势又被抵消一半,我军胜算就大了。下定决心后,粟裕立即进行了精心部署。 10月4日凌晨4时,韩顽第89军33师(共4个团)在黄桥东门发起猛烈进攻。该顽军初战即投入3个团,且来势凶猛,不但突破了新四军前哨部队的防御,其一部还攻入了东门,几乎就要拿下黄桥。千钧一发之际,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和参谋长张震东把上衣一脱,挥动马刀,带领部队硬是将韩顽赶出东门,然后架起机关枪,死死顶住,使其难越雷池一步。 战中:3000余人×1.5米≈四五公里 黄桥激战时,韩顽后续梯队也向黄桥推进,企图增援第33师。4日16时,粟裕登上黄桥镇北门的土城观望,发现韩顽第6旅成一路纵队正向黄桥开来。他迅速做起了第二道数学题:“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全部3000余人的队形将是长达四五公里的一路长蛇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 森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钱学森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是新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创业奠基人。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仰大师之学更慕大师之德。钱学森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德馨品高的大师风范却历久弥新、光耀后人,永远是我们立身做人、治学研修、干事创业、为官从政的光辉旗帜。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粟裕故居纪念馆的雕像与兵器展

粟裕故居纪念馆的雕像与兵器展 ——2017-12-28摄粟裕同志纪念馆大厅中的粟裕铜像(局部) 粟裕大将诗词:抒怀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 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 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粟裕同志纪念馆,1987年4月始建于湖南省会同县城粟裕公园内,由杨尚昆同志亲笔题写馆名。2014年9月底完成搬迁至粟裕故居坪村镇的新馆扩建,新馆建筑由北京建筑学院

重新设计。纪念馆以粟裕生平事迹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照片、珍贵文物以及各种图表、字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粟裕大将光辉战斗的军旅一生。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36位军事理论家之一,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 湖南怀化市城东设有中国侗文化城粟裕纪念馆、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设有粟裕纪念馆)。 30年前的1987年4月底,本人参与过张震上将、楚青夫人等出席湖南会同新建粟裕纪念碑\纪念馆揭幕仪式、探访粟裕故居的路线、现场、驻地的安保警务……2009年3月间,自己再次参观过粟裕故居、纪念馆……2017年12月底,咱又一次祭奠粟裕纪念碑、重访了粟裕旧居、扩建后的粟裕纪念馆…… 1990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粟裕同志纪念馆载入《全国文物机构名录》,本馆文稿被《中国博物馆志》《中国纪念馆概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收编,2000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到粟裕同志纪念馆采访报导。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迟浩田,省委书记杨正午等到纪念馆视察指导工

作。2016年12月,会同县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景区通过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粟裕同志纪念馆注重发挥爱国主义、廉政、全民国防、党性教育等基地作用,先后被授予“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最佳红色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解放军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纪念馆入口正厅 粟裕大将伟岸铜像 馆内设序厅、展厅、贵宾厅和报告厅。其中,序厅正中安放着粟裕大将铜像,左边墙上为毛泽东主席“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的评价,右边墙上悬挂着粟裕大将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展厅展线长350米,陈展面积1100余平方米,共收藏、展出了55件粟裕大将的遗物、700余件文史资料,以照片、资料、图表、字画、文献、视频、场景复原等形式,分“侗家少年,投身革命”、“投笔从戎,初露将才”、“敌后抗日,名震江淮”、“华东主将,决战决胜”、“致力国防,呕心沥血”、“沧海一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六个部分,生动地再现了粟裕同志光

电视剧《粟裕大将》剧情介绍

剧名:粟裕大将 类型:革命战争片 集数:全集18集 语言:国语 年份:2012年 地区:中国内地 出品:中国 导演:贾钢 编剧:赵琪张军安徐子宏 主演:郭广平、唐沸潮、杨了、孙浩涪 【演员表】 郭广平饰粟裕 唐沸潮饰傅小虎 杨了饰周颜 孙浩涪饰刘喜 【剧情简介】 腾讯娱乐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央视又一部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粟裕大将》已投入拍摄。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贾钢领衔导演,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郭广平扮演粟裕,童星唐沸潮主演一名叫傅小虎的新四军新兵。据悉,傅小虎是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人物,他在烽火中迅速成长,屡获战功,并与剧中女一号周颜萌生了一段“战争爱情”的浪漫情怀,是全剧的亮点人物;特别是傅小虎其后担任尖刀连代连长,在孟良崮战役为炸掉敌人的水源引爆炸药包英勇牺牲,将全剧悲壮气氛引向高潮顶端。导演贾钢对这个角色期望很高,选小演员也很慎重,直到开机前几天面试了唐沸潮后才正式拍板。 16岁的唐沸潮此前虽然曾主演过《正义联盟》、《火力少年王3》等10多部影视剧,多次担任男一号,可谓一名小“老演员”了,但他一贯走的是时尚少年的风格,并且未演过战争片,对能否塑造好傅小虎这个感情细腻、性格憨厚、作战勇敢的农村少年开始时也没有把握。为了跳出以前角色的束缚,尽快进入状态,唐沸潮在家做足了功课,不但通读剧本,还观摩了不少战争片和农村题材的青少片。 唐沸潮的努力没有白费,贾钢在监视器前看了他的表演后赞不绝口,称唐沸潮表现出的纯朴和憨厚劲胜似王宝强大,一举一动非常出色。“特别是他的眼睛很有意思,在战斗状态时能迸发出小老虎的那种眼神。”贾钢也相信唐沸潮的表演能得到观众的满意和共鸣。

我心目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导读:【篇一:我心目中的英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英雄,有的是高大威猛,也有的是聪明机智,还有的有胆有识…… 还有很多很多。但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看到这里读者们会说:"老爷爷有啥敬佩的而且素不相识。”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 那一次是我老妈带我去逛街。等逛完了快要回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声:"抓小偷啊!”这是一个青年男子飞奔而去,紧接着是一位中年妇女追那个青年男子。不用问,那个青年男子肯定偷的是那位中年妇女的钱包!群众们看此情景也都纷纷追那个青年男子,要把他抓到公安局,让警察来处置他。我也跟他们一样,去追那个青年男子。 但那个青年男子简直比刘翔还跑的快,不一会儿,跑的就远远的了,在一眨眼工夫,早把我们甩的远远的了!小偷似乎也洋洋得意,回头向我们示威。这使得我们非常恼火,决心一定要把他抓住! 就在小偷快要进小胡同时,一位老爷爷恰好从胡同刚出来,但看见这次情景,他也明白了,也要把这个偷钱的男子抓住。于是,他用身体挡住了他的去路。但小偷根本不理会,一下子朝老爷爷的肚子来了一拳。差点把老爷爷打倒在地。但老爷爷用手搂住了他的腰,始终不撒手。小偷却更加猖狂,居然用手臂打老爷爷的腰。看见这次情景,

我恨不得立马跑到他的面前,打他几拳。让他也知道知道厉害!但离的这么远,唉,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看老爷爷挨打了。 但事实好像也不是那样,老爷爷也开始反攻了,我有点不相信,年过六旬的老人居然还能和小偷搏斗,这太出乎人的意料了。我在心里为老爷爷加油!小偷看见老爷爷始终不撒手,可居然用脚踹老爷爷,但老爷爷抱住她的腿,把他撂倒在地。这是群众们也纷纷都赶了过来,一起把小偷送到警察局!中年妇女看见钱包追了回来,想酬报刚才的老爷爷,但一转眼,老爷爷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中年妇女感动的都快哭了出来。 同学们,这样的人算是英雄吧!来,张开你们的双手,为老爷爷鼓掌吧! 【篇二:我心目中的英雄】 田径比赛,特别是径赛,可以说是体育运动的最重要的项目,是综合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却也一直是中国体育乃至亚洲体育的弱项。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年仅21岁的刘翔一举夺得了110米栏的冠军,不仅完成了中国的零的突破,也是亚洲的零的突破。 一夜之间,刘翔成了中国体育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也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接下来的4年里,这个年青的小伙子,频频创出佳绩。在很多大家的心目中,刘翔已经成了中国体育的象征和代表。

沈振新将军简介

沈振新将军简介 《红日》中的沈振新由我解放战争中的真实原型人物王必成改编而来,是个军令如山的铁面将军,个性鲜明。 电影《红日》拍摄于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绝续的意义。影片尽量客观地塑造了国共双方的各级将领达20多人,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人物众多,个个鲜活生动,是为经典。当中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更是唱遍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片名:红日 主演:张伐高傅中叔皇康泰 导演:汤晓丹影片类型:战争 地区:大陆上映时间:1963 语言说明:国语 1946年冬,苏北连水城下,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讲述我军沈振新、丁元善部,顽强地抗击着气焰嚣张的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在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以后,为了配合整个战局需要,奉命主动北撤,广大官兵怀着沉痛的心情,带着“再跟七十四师干”的杀敌决心,离开苏北根据地的故事。 ······················ 红日 故事片(黑白)。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 1946年初冬,蒋介石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人民解放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蒋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张灵甫气焰嚣张,与其他师共二十万人,向山东临沂地区齐头并进,盘踞济南的敌人也同时出动,企图南、北夹击我军。我野战军司令部决定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迎战北面的敌人。于是展开了著名的莱芜战役。沈振新军奉命拿下莱芜城北的吐丝口镇,以截断敌人的退路。而刘胜团被留下作为军的总预备队,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求战心切,情绪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我军的猛攻下,妄图向吐丝口方向突围。沈振新当即命令刘胜率部投入战斗。刘胜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直插敌人的师部,获得全胜。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石东根却有些忘乎所以,军长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蒋军以张灵甫为先锋,又向我蒙阴、坦埠进攻,妄图聚歼我主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部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敌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向南溃退。沈振新部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突出重围,但在我军凌厉的攻势下,阴谋未能得逞。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负隅顽抗,被我击毙。我各路大军在孟良崮胜利会师。编剧:瞿白音(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汤晓丹摄影:马林发美术:葛师承作曲:吕其明、萧珩扮演者剧中人扮演者剧中人张伐沈振新杨在葆石东根里坡刘胜舒适张灵甫

专题 小说阅读——综合运用三要素,准确理解小说主题-讲义

小说阅读——综合运用三要素,准确理解主题 主讲教师:李华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课前一开心 从宾馆出来坐上出租车后对女司机说:“去中国银行,顺便找一家五金店买把刀!”汗! 当时我的意思是买把螺丝刀,我没注意到我说错了,这时那个女司机一直看着我非常委屈的说:“大哥我要下班了,你重新打辆车吧。” 当时我就非常生气,恶狠狠的说:“你要下班了在宾馆泊什么车呀!?” 女司机看了看我快要崩溃的说:“大哥那买完刀我不要车钱了你再找辆吧!” 晕!!!这才知道我说错了,赶紧解释了半天,现在想一想都感觉对不住人家女司机。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理解小说的主题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 1、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把握人物性格极其命运 ↓ 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 作者想通过人物的性格或命运赞扬什么、批判什么、反思什么,使我们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哪些认识或有益启示。

金题精讲 题一: 画手 ①国画大师莫教授带有两个学生,男的叫朱孟,女的叫滕香。女的伶俐乖巧,男的敦厚沉稳,两个人莫教授都喜欢,可相比滕香的灵活机巧,莫教授更喜欢朱孟的刻苦踏实。 ②莫大师最擅长人物画。人物最难画手,最传神是眼睛。手要画好,非下苦功不行,眼要传神,需有灵气。画人物眼睛,滕香有先天优势,远胜朱孟;画手,滕香竟不如朱孟十分之一。 ③莫教授常指着滕香画中人物的手批评她,要她多向朱孟学,要下苦功。滕香这时就会不满地白朱孟一眼,朱孟却浑然不觉。 ④滕香知道自己根本无法跟朱孟学,她缺少他那份勤奋。朱孟的全部生活都在画室里,似乎他活着就是为了画画。而滕香不会这样,她要化妆打扮,要逛街,她永远也下不了师兄那份功夫。 ⑤莫教授常慨叹:“论天资谁也比不上滕香,她要能有朱孟的刻苦勤奋那就没人能比了。”滕香一撇嘴,心里暗暗与导师顶嘴:就您那得意弟子也难比过我,不信走着瞧。 ⑥新一届青年美术家画展又要开始了。本来莫教授鼓励两个人都去参展,叫他们好好准备作品,可临到最后,改了主意,他看着滕香送交的作品说:“画手你还差得远,去了也白去,这次画展就不要参加了吧。” ⑦滕香噘起嘴。参加高级别的美术展是她盼望已久的,若能在这种权威性画展中获奖,就可能一举成名。滕香不满导师的决定,心道: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去遛遛。 ⑧寄交作品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朱孟的作品由导师选定后报了上去,而滕香却瞒着导师偷偷向大赛组委会寄交了自己的作品。 ⑨大赛组委会本来是邀请莫教授担任评委的,因有自己的学生参加,莫教授采取了回避。美术展经过初评、复评,获奖名单终于出来了。看到获奖名单,莫教授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料到排在头一名的竟然是滕香,而他最得意的弟子朱孟却屈居第三。 ⑩无论怎么说,美术展的前三甲竟有两个是莫教授的学生,这事引起了轰动。记者们蜂拥而至,请莫教授评论他们的作品,特别想听听大师对此次美展第一名滕香的那幅作品的看法。 ?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莫教授既高兴又尴尬,竟不知如何评说。两幅作品画的都是一个翩翩起舞的少数民族女子,体态婀娜,美丽动人,曼妙传神。当然从线条笔墨上来看,朱孟的画更见功力,特别是画中少女轻盈舞动的纤纤玉手,竟给人一种柔软可触、呼之欲出的感觉,绝非一般画家所能画出。 ?然而,为什么却是滕香得了第一名?因为滕香根本没有画手,画中少女的手是虚的。那虚拟中的少女之手更给人无限的遐想,旋舞中的少女似乎在不停地变换着各种舞姿,令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 ?朱孟的画,专家给予的评价是:功力技巧一流,但画风太实,难以给人联想遐思,回味太少,缺少余音绕梁的韵味。而滕香的画正是胜在朱孟的欠缺上,莫教授对她这种避短就长、藏拙取巧的胜出,说不出是欣慰还是悲哀,面对记者的提问,竟无言以对。 ?滕香在一边得意地笑了。朱孟没有不平,只是淡淡平和地对师妹道:“你这是投机取巧……”滕香一撇嘴:“忌妒……”朱孟厚道地笑笑,没反驳。 ?最后,莫教授半开玩笑半叹息地说:“现在就兴这个。演员是相貌丑的讨喜,作品是少人看的获奖,画画当然也就是画不如不画的好了。”朱孟若有所思。 ?赛后,一切又归于寻常,朱孟仍整日泡在画室里…… ?研究生毕业,两人都留校当了教师。两位年轻的国画才俊,为画院增色不少。莫教授希望二人能珠联璧合,可滕香瞧不上朱孟,嫌他愚笨。 ?又一届美展开始筹备了。画院推荐二人一起参赛,希望他们能为画院争得荣誉。这回朱孟寄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以"The greatest hero in my heart"为题,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60个: Suggested points: 1 Who is the greatest hero in heart? 2 Why do you take him or her as the greatest hero? 3 What will you learn from him or her? Have you ever seen the film "Hero"? I think you have. You may like the people in the film. But I don't think they are the real heroes. In my heart, the Chinese astronaut, Yang Liwei is the real hero. He was the first to get to the mo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trip to the moon was successfully made by him, though there were quite a few difficulties. Also, he brought us the courage as well as the knowledge. As an astronaut, Yang woks very hard in order to finish the special trip perfectly. So we should learn from him to build our country into a stronger one. We Chinese people are proud of having such a wonderful space hero. 。com By Huahua Zhuxu Middle School

小说阅读主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题分析 五、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一)常见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小说的标题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主题探究题分类与挖掘途径: (1)思想情感意蕴探究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状的时代背景。

(2)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虽说二者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3)启示(思考)类探究 启示(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类试题,要求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实质、关键语句内涵及丰富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侧重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类题型是一种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延伸的题型,多由小说所写的内容、人物、主题而感,向“现实”或“人生”延伸,有时也可借鉴“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类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读出“自我感悟”是其基本要求。 (四)解题思路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危害。 ③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 ④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五)答题格式 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反映了/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 如《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切地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配套练习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700字

有了爱,就有阳光;有了爱,就有希望,阳光造就了希望,希望带来了阳光,阳光和希望让爱心之树茁壮成长,开遍我们每个人的胸膛!题记做出惊天动地的人是英雄,为寻求真理献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是英雄,在我心目中,也有英雄,他们是团队,是集体,所以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无名英雄!在我们生活中,火神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可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在新闻上,我看见了因为一个火苗,引起了森里大火,在那里我看见了那个团队,在生活中,因为吸烟,未熄灭的火星点燃了稻草,发生了火灾,在那里,我也看到了那个集体,正是他们,才让受难者看到了阳光和希望;他们每每在火灾时出现,他们不顾一切和自己的生命,把绝望赶走,把希望留给人们。所以在这里,我要歌唱他们消防队队员。一次,我在看电视,不经意的看见了让人感动的一幕。一个小男孩正在家里做饭,可火神突然来了,慢慢地侵略了厨房,一眨眼,厨房里起了大火,铺天盖地,因为火势太大,这个小男孩无法逃生,只好费尽最后的力气拨打119,然后就晕了过去,大火还在无情的蔓延着,就在火神要抓住他时,门突然有了强烈的撞击声,因为砸门时一位队员的胳膊受了重伤,所以他只能吃力的抱起小男孩,小男孩在朦胧中看到了希望和阳光,,接着,又有一双温暖有力的手抱起了他,把他从火神那里救了出来。大火熄灭后,记者采访了那位受了重伤的队员,那位队员说救人是他们的义务,就算有生命危险也要把那个小男孩救出来。这句活深深地感动了我。哪里有火灾,哪里就有消防队,他们在和火神不停地搏斗,水火无情人有情,他们的脚步永远停不下来,他们的赞歌人民一直在唱,他们就是火灾中的千缕阳光的万点希望,他们用那温暖的手,用那一颗热血滚烫的心唤醒了生命之花,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甘肃酒泉敦煌市西关小学六年级:冰月惜雨

解密:粟裕在黄桥战役中做的三道“数学题”

解密:粟裕在黄桥战役中做的三道“数学题” 在1940年的黄桥战役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作为前线总指挥,粟裕是怎样带领新四军赢得胜利的呢?"打仗就是数学"—一向善于险中求胜的他用这句话诠释了黄桥战役的胜利秘诀。在这场战役中,粟裕一连做好了三道"数学题"。 战前:7000余人>30000余人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部进军苏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8月进驻黄桥(今江苏泰兴东)。国民党顽固派担忧新四军壮大,妄图趁陈粟部立足未稳之际予以消灭,命在苏北的"反共专家"韩德勤(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司令)不断制造与新四军的摩擦,并于9月进逼黄桥。韩德勤将所属精锐倾巢出动,并在动员令中叫嚣"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喝水!" 9月30日,韩顽军向黄桥出击,行动甚为隐秘。新四军未及时发现,第二天才获知韩顽进攻的消息。黄桥的防御工事十分简陋,加紧布置势必造成部队极度疲劳。更严重的是,新四军兵力不到对方的1/4,处于绝对劣势。但黄桥之战关系到新四军能否在苏北立足,被逼到墙角,只能打不能退。陈毅坐镇黄桥西北5公里的严徐庄统揽全局,粟裕在黄桥前线负责战场指挥。此战成败难料,连陈毅也没有取胜的把握。据粟裕回忆:陈毅同志有一挑珍贵的书籍文稿,从皖南挑到茅山,又从江南挑到苏北,从来不肯丢开,可这时也从铁皮箱里拿出来埋入地下,显然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

表面上看,韩顽30000余人,新四军7000余人,兵力悬殊。不过,粟裕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另一面,做起了第一道数学题,得出了7000余人>30000余人的结论:韩顽尽管有30000余人之多,但兵分三路进攻,兵力分散,直接投入进攻黄桥的实际只有中路韩顽第89军和独立六旅15000余人。这样一来,新四军的压力在无形中就减轻了一半。粟裕还看到,韩顽师出无名,冒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之大不韪,其官兵情绪低落;新四军则是正当防卫,事关生存,群情激昂,战斗精神倍增,再加上群众支持,对韩顽可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法。如此,韩顽兵力优势又被抵消一半,我军胜算就大了。下定决心后,粟裕立即进行了精心部署。 10月4日凌晨4时,韩顽第89军33师(共4个团)在黄桥东门发起猛烈进攻。该顽军初战即投入3个团,且来势凶猛,不但突破了新四军前哨部队的防御,其一部还攻入了东门,几乎就要拿下黄桥。千钧一发之际,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和参谋长张震东把上衣一脱,挥动马刀,带领部队硬是将韩顽赶出东门,然后架起机关枪,死死顶住,使其难越雷池一步。 战中:3000余人×1.5米≈四五公里 黄桥激战时,韩顽后续梯队也向黄桥推进,企图增援第33师。4日16时,粟裕登上黄桥镇北门的土城观望,发现韩顽第6旅成一路纵队正向黄桥开来。他迅速做起了第二道数学题:"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全部3000余人的队形将是长达四五公里的一路长蛇阵。从黄桥到高桥约7.5公里,其先头部队抵达黄桥以北2.5公里时,后尾必然已过高桥,也就是说敌人已经全部进入了新四军的设伏地区。"

我心目中的名将之粟裕

我心目中的名将之粟裕 个人简介 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副总理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 主要功绩 粟裕创造的五大战争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 (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解放战争创造奇迹 解放战争国民党军全面进攻阶段,用于华东战场的兵力为25个整编师68个旅,占其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在其重点进攻时,用于山东战场的兵力为60个旅,占其重点进攻总兵力的64%。 解放战争头半年,我军进行较大战役22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3次,粟裕指挥了2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1次,为粟裕所指挥。 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进行较大战役42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11次,粟裕指挥了6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8次,粟裕指挥了4次。 解放战争开始到渡江战役前,不算三大战役和太原战役,我军进行较大战役103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35次,粟裕指挥了10次;歼敌3 万人以上者20次,粟裕指挥了8次。 作为华东战场的统帅,对战役指挥负主要责任的军事首长,粟裕指挥的战役大部分都有创记录水平,并对战区作战以至整个战争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历史评价 人民对粟裕的评价

粟裕智如张良(直接与国民党军决战于长江以北);才如韩信(孟良崮之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义如关羽(两辞司令,一让元帅,死后与先死的官兵同葬) “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苏中民谣 “一心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过长江,五人总前委之一,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将之首。” 领袖将帅评价粟裕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泽东 我的这些战友中,就数粟裕最会打仗。——毛泽东(师哲《在毛主席身边》) (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刘少奇 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刘伯承 粟裕同志素以能征善战、愈战愈奇著称于世,尤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闻名中外。——张震 粟裕尽打神仙仗。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林彪 粟裕受过人家的打击,决不会打击人家。——陈毅 古往今来,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这两样一样都不少,能不被整吗?——陈赓 粟裕人格品德光彩照人,有一颗金子一般的心。——张闻天 对手对粟裕的评价 冈村宁次曾在南京设有研究粟裕的小组,专门探讨粟裕的作战特点和规律,得到的结论是:“此人打仗经常是破常规、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无规律可寻。” 有人问张灵甫:“你认为当今军界谁能与你相比?”张灵甫答道:“粟裕。” 土木不及一粟。——胡琏 我崇拜的原因 “苏中七战七捷”,指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野战军在苏中地区取得的连续7次大胜,具有解放战争初战的性质,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信心。今在江苏海安建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苏中解放区位于整个中国解放区东南前哨,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一线隔江相望。1946年中,蒋介石令驻江苏南通的第一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2 小说阅读 主题多样性探究

主标题:探究主题多样化 副标题:它不是直接概括主题,而是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因此要重视哦! 关键词:命题形式,解题方略,典型示例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小说的主题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主题的深刻与否实际上就决定着小说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就必须理解它的主题。有时候,小说的主题具有不确定性。就是所说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不同人看来,同一篇小说,其主题可能有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探究。 一、命题形式:探究小说主题的多样性,设题方式通常有: 1.从某某故事中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思考)? 3.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你认为是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 5.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解题方略: 1.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涵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如果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 2.探究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社会环境。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环境缺少了解,是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的。 3.探究小说主题的多样性,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和情采风貌等,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主题。我们了解了鲁迅的创作意图,就能顺利地理解《药》的主题。 4.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技巧,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就能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三、典型示例: 2010年安徽卷小说探究题 1

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

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 导读:本文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揭秘粟裕大将辞帅的难言之隐 1952年,全军开始干部评级工作,正式确立军队干部等级制,并着手授衔的准备。 次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提出"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1953年)7月份全军实行军衔制度". 从这时起,元帅、大将人选已在中央书记处的考虑之中,也就是《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说的"军衔鉴定"工作。 最后在人选既定的情形下(即贺龙1953年透露的内定),为使职务与军衔相匹配,罗荣桓于1954年6月被增补为军委委员、军委副主席,随后成为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委员,从而在1955年9月顺理成章授衔元帅。 这一点,似乎与王树声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1954年1月前,曾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王树声职务并不高,仅为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因中央书记处决定授他大将衔,因此他在短期内,相继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 正因为此,认为自己资历不够,被毛泽东称赞"是个老实人"的罗

荣桓深感不安。 得知中央准备授予元帅军衔后,他再次表现了一个纯粹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立即给毛泽东写信,说自己参加革命较晚,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高的军衔。 罗荣桓的请求无疑是诚心诚意的,但他的授衔与否,显然已不是个人的荣誉与待遇问题,而是代表了秋收起义以及全军的政工队伍,因此这一请求也就未被毛泽东批准。 罗荣桓主动辞帅,粟裕这个老邻居也不例外。 1955年的军衔制,特别是将军以上级别的授衔,的确有些令毛泽东为难。 张爱萍之子张胜说,当过一把手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事问题了。"许多重要的人事安排,并不是简单地看功劳和能力的,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人际关系以及各个方面平衡的需要。这也许会是个令人尴尬的话题。" 张胜似乎说出了1955年毛泽东的心里话。 由于不仅仅是出于军队正规化的需要,还是对开国将领们有史以来一次总授衔,多少带点"梁山好汉英雄排座次"的味道。而且,从西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光武"云台二十八将",到唐太宗开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似乎早就有"排座次"的传统。 因此,最高统帅部极为慎重,酝酿、筹备几乎达五年之久。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一介书生杜甫当年尚有如此霸气的一问,授衔的将领们也大多把军衔看成是对自己过去战功、对革命贡

《抗日名将粟裕》书评

铭记先辈事迹缅怀抗日“天神” ——读《抗日名将粟裕》有感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抗日名将粟裕》一书,是一位基层且普通的自诩为“革命先烈的守墓人”——何苏平所创作。该书稿采用章回小说的手法,从粟裕受命担任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至力主对日最后一战,共四十个章回,较全面地叙述了粟裕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以及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部融历史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作品。笔者读后,为之振奋,为之鼓舞,为之感慨;为该书史实准确、资料可信、文字简练叫好!更为该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诠释粟裕将军为何被日军尊为“天神”而叫绝! 全书翔实地展示了粟裕将军如何三次受命先遣打豺狼,先后创建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长期负责一个战区的工作,擅长出奇策、献奇谋、用奇兵、创奇迹、建奇功;充分表现出其非凡的领导、指挥才能和高超的政治、军事、战略水平。尤其是粟裕将军在与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国际大都市上海,仅一江之隔交通便捷的平原水网地带且无险固守的苏中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并长期独立地担负着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的领导和指挥的重任。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海上根据地的开辟最具典型意义,且贡献独特。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粟裕将军善于用政治家的头脑,军事家的思维,战略家的眼光,革命家的胆识,将党的建设、人民民主政权建

设、军队建设与地方武装建设、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块坚强前哨阵地,完全起到了“汉高祖的关中”的战略作用。全面展示了粟裕将军驾驭全局,掌握未来的战略才能;表明了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而最令笔者为之感慨的是,粟裕将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品德。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是:粟裕将军不但尊重和关心放下屠刀的日军战俘松野觉,而且耐心教育和改造他自觉自愿为抗日出生入死,最后松野觉英勇牺牲在车桥战役中;而在谢家渡战斗中,日军保田中佐所部全军覆灭后,粟裕将军亲自掏钱为保田中佐买来棺材,同时命令部队把所有战死的日军尸体整理好(整整装了三条船),运送到南通日军司令部。就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也不得不佩服粟裕将军的宽仁厚德。难怪日本军人崇拜和敬仰粟裕将军,并尊他为“天神”了。 该书给了网上那些叫嚣“粟裕如果有本领不要打内战,跟日本鬼子打的时候他躲到哪里去了”的无知者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粟裕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贡献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小说阅读专题知识考点归纳

小说鉴赏专题知识考点 一、命题角度。 角度一:把握故事情节 角度二:揣摩人物形象 角度三:注意环境描写 角度四:概括探究主题 角度五:理解小说标题 角度六:品味语言特色 角度七:分析写作技巧 二、小说常识。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A、正面描写 人物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过程 小说三要素情节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决定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 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环境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 命题角度一:情节 题型 1.情节概括类; 2.情节手法类(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等); 3.情节作用类(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一)情节概括类 [ 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④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如:《项链》一文的情节是: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偿还因项链所欠的债务

——得知真相:项链是假的。 如:《清兵卫与葫芦》一文的情节是:清兵卫爱好葫芦(开端);清兵卫买到喜爱的葫芦(发展);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高潮);葫芦被卖出高价(小高潮);清兵卫改变爱好(结局) 。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 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 《面包》也可以从场面入手,第一个是卧室内的场面,第二个是厨房内的对话场面,第三个是第二天晚饭时的场面,抓住这些场面,就能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 (二)情节手法类(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等) (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如《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①“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2)、结构手法: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线索、照应、悬念、对比、起承转合、突转、衬托等。 如:《项链》的结尾,当路瓦栽夫人告诉佛来思节夫人,为了还她的项链自己付出了十年艰辛,佛来思节夫人告诉她,那件项链是赝品。这确出乎读者意料,但仔细想来,并不突兀。 这之前有几处铺垫:路瓦栽夫人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慷慨应允,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过装珠宝的盒子,以及归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连盒子也没打开看看的漫不经心,这些都暗示项链并非珍品。假如缺少这些铺垫,结局就会显得突兀和不可理解。(三)情节作用类(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两种题型]: ①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 解题指导]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 一是结构上: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这就需要考虑情节本身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二是内容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