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治疗方法
4)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
(5)营养应高蛋白饮食 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乙肝的中医辨证施治

乙肝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常见病。是西医之病名,中医原本没有,为新的病名。而现代中医与西医相通很多。以大家习惯之说法为好。乙肝是一种让不少人都有些害怕的毛病,总是防不胜防。治疗起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效果都不是很好。而治病的药品却很多。多的不知那个好坏。用来治病的药,选择不当,延误病情,加重病情的事情常可见到。在很多人认为清涼解毒的中草药可用来治乙肝。乙肝是病毒,是毒素

就要清涼解毒,表面看来很合乎逻辑。可是在真正治疗乙肝病毒的过程中。发现这逻辑是不够正确的。可说有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如果这清涼解毒的理论成立。乙肝病早就攻克了。清涼解毒的药没有半点过错。只要合理用好,依然可真的解毒。其中最大的过错是人们思维判断方面的失误。方药的阴阳调配不当。重心没把握好。试想从医生到百姓都知道用清涼的药来治肝病。不要辩证。而且一直跟从了这样长的时间。有多了人治好呢?病是非常诡秘的,那里可共用一法的道理。这不是治疗,这不是正本的中医,是对病人的病不够了解,不认真负责任,失中医最基本的整体观与辩证观。如何辩证,如何对乙肝病的,发生,发长,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思维透析。依病之深浅轻重,选择合适的方药。而不是盲目地都是清涼解毒。辩证很重要。中医的整体观源于自然,法于阴阳。病发展到一个阶段,病情多复杂,假象很多,辩证困难。但无论病多复杂,都不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分清病之阴阳。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分辩。下面就乙肝病的辩证谈点看法。S5
一,乙肝之病因;从现代医学认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些人本来没有乙肝,也没输过血,而后来血液中却有乙肝病毒。这病毒从那里来,是自身免役能力下降,自身变生的,还是与人饮食,或其他接触传染的。据一些报道医源性传播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些都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是很无奈的。誰能重视得起来。中医认为乙肝是某种病邪潜伏人体内。属阴毒。属外源性疾病。因毒素滞留人体不断增多,至瘀血饮邪生成。至脏腑功能失调。障碍人之七情之变,及中气,精血生成,伐人生气,损人真气。久之阴毒胜之,阳气衰之。PL\
二,乙肝病是阴症还是阳症;1
1,。从大量的病例来看,乙肝病的中后期多属阴病属阴寒症。ET
2,乙肝是血液之病,肝藏血,血属阴。阴易凝,凝易结,阴寒凝结生毒素,故血变肝硬或生病变。此属阴寒症也。UD!
3,乙肝病,对人体机能的破坏多为较缓慢进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故属阴症。属阳虚阴寒症。
三,乙肝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从舌象来看,舌苔白少津者偏多,舌质白、青、灰、暗、红、兼杂有之,舌下静脉多见曲张有结黑色。脉象多弦,芤,多见关部,浮、沉、大、小、紧、滑、迟,数等脉兼杂有之。多数患者发病起初多无明显症状。过了一阶段后,出现疲劳,精神及睡眠欠佳,干活总提不起劲的样子。胃口食欲不香,有所减退。胃脘易生胀満,肠胃功能易生紊乱。易出血,抗病能力下降。口干燥苦的一些症状。

妇女月经出现不正常,肝区出现不舒服。手足心发热。人消瘦。色变青、变黄,变黑。出现类似一派阴虚的现象。肌肤之色失之正常,黑斑易生。等等一系列症状。:g["tV
四,乙肝病的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与六经辩证为诊断依据。现代的中医很喜欢将病来分类型,这分类型好象是近代才出现的。因为西医理念与管方法不断地跑到中医里来。统记学也在运用。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能为治疗服务,能更好的治病,都是好事。可事实上障碍了中医的正本清源。降低了中医的核心能力。失去了中医的独特性。降低了治病的效果。误诊,误治的事太多。有位得肝病三十年的患者,来找我看病。问我,她的病属什么型?我说你的病没有型,她心里觉得我说的好象有点不对头,她看过了很多中医,从七十年代一直看到2006年。从甲肝看到乙肝,从乙肝看到肝已硬化。经过多家正规大医院。大多医生都说她乙肝是湿热型。而且医生经常开给她的药,她不加思考地,马上写给我看。汤头是龙胆郁金汤。龙胆,郁金,青蒿、黄苓、地骨皮、生地、竹叶、丹皮等药会写出一串来。说这是她经常用的方药。现在很多病用电脑看,输入病名之类型方就出来。病人到这家医院看是肝胆湿热型,到那家看也是肝胆湿热型,所以打出来的方差不多。病人一看给上次打出的方一样,与几家医院的方都差不多。多年来方都可背出来。可是病人就是不明白,药吃了几十年病为什么不好。她的口干不多饮,手足心发热,肝区不舒服,胃痛胀,胃与痔疮出血,(其是内外痔疮做过手术,刚来看时出血很利害,走路受限,坐只能坐半边,同时胃也吐出血块)人瘦,抗病力差,眼睛干涩,等一系列症状为什么不除。而现阶段B超多次检查出肝开始硬化。我对她说你的病不是湿热型,是害你型的。(本病用姜桂附温热调起,诸症消去,本篇末入这治病例)那里可用一个简单的什么型,就可将这涉及到多方面的病症给治了呢。这种机械的分型法隐藏了很多病情,殆误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如果病会起色也好,可是病是越看越严重。那些不断重复没用的方,为什么就不会变呢?诊断的粗糙与用药完全是害人的。电脑没过错药也没过错,而人却错了。人把那些善良的药,去做那些与其相违背的事。真的是;医将不医。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H},`
五,乙肝的治疗。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用什么药治,用什么方法治。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就治疗大约可分为这几方面。
1,解毒药的运用;乙肝是病毒,其毒久而不去,与邪必结,瘀血必

凝。经络必阻。饮邪必生。寒热必错杂。虚实必难辩。面那这么复杂之症如何下药。我们已经说过了乙肝病毒是阴症。是阴寒症。那么用药就要适时的运用一些阳药,一些辛温热药。四逆汤,或说姜桂附。是温热药的基础解毒药的运用;解毒是治疗乙肝是病的过程中的关键。可以说从始至终都在解毒。只是如何解毒,是清热解毒,还是温热解毒。是中药治之,还是草药治之。也就是说那个阶段用热药解毒,那个阶段用涼药解毒。有人认为中药与草药是一回事,为什么要分开说,中药是经过炮制药店里买得到的有些是人工种的,而草药是野生的,原生药采来晒干,或鲜草直接拿来用的。有不少品种药店里买不到的。凡解毒药以野生原生的为好。可用解毒的中草药很多。如何在诸多解毒中草药里,选用合适的药。是因人而异的。想就用过的一些青草药说一下供人参考;鸡脚草、海金沙、积雪草、虎杖、半边連、半支連、田基黄、大小蓟、铺地蜈蚣、鬼针草、风斗草、龙葵草、白花蛇舌草,白茅根、淡竹叶根、七叶一枝花、南星、半夏、露蜂房、山茨菇、伸筋草、徐长卿、大叶田基黄、犁头草、这些草太多了先说这几样。但我常用的一些根本说不出名。只是百姓口说的。只是认识不知其名。有时也会,把民间用来治蛇伤上好的草药,拿来治内科病,这药是秘传的。好的药象五步蛇之伤口。草药一上几分鉮就不痛。肿退的快。同是解毒的草药,等级分别太大。所以有将其引伸来治一些病。解毒草药的正确使用有时效果是很好的。
2,活血化瘀药的运用;是治疗乙肝是病的过程中的关键。病久入络。活血化瘀,去旧血生新血。始终不离这主题。我用的活血化瘀药部分是中药,更多的是民间用来治伤的草药,原生的治伤草药比中药书里的活血化瘀药好用,药力要强很多。但目前会用的人越来越少。
3,温热药的运用;凡肝炎病日久不好转,正气必伤,阳气必损,脏腑必虚。邪气必聚。治之药方的形成与药量之多少,是因人因病而灵活定的。只有温热才能生扶阳气,固人元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活血化瘀,增进解毒功效。化结去饮。培养脾胃功能。保后天之本。[31w
4,营养的作用;在治疗乙肝病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营养。其法;一,中药补气养血的运用。二,忺食方面营养的搭配。三,维生素的合理补给。在辅助治疗方面。纯正真蜂蜜,纯茶油,核桃油,纯麻油最好每天食用。
5,心态的调理;这是很极重要的问题,看过不少乙肝患者来诊时,心情烦燥,脾气大,心中害怕,忧愁,情结低下,有相当的比例。其中不少人治了多年,药也吃了

很多,病没治好心当然会紧张,这点可理解。告之,无论是末得好的治疗,或得好的治疗病情好转,都要有一个来平静的心态。如何平衡心态,这是一个很难做好的话题,无论是得病的人,还是没得病的人,都要有一颗良好的心。心能平静,就是世间最好的良药。
6,合理的体育活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选择合适合理的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健壮是很好的。一切疾病都是损人真气,坏人身体。如果身体可一直保持体格强壮,一切疾病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大。更庆辛的是,人之心身强壮,免役能力增强。很多的疾病不知不觉就会好。体育活动的项目很多,我认为野外活动较好,在森林中行走,在山涧溪谷穿涉最好。在森林与溪流间,阳光一出氧气很好。人一到那里,马上精神。爬上了一个高山,一眼望去,心胸马上就宽广。如果可赤足与光着膀子在森林中行走。那更是美中之美。充分的享受自然的沐浴。还有一种很好的养身法,就是自然静坐法,如果会真入门何愁病不好。这种没有行动的静坐道理很深奥。没有用心体验不到。坐分有形之坐与无形之坐。能做样子的大家都会,能入心的没几人。如有超强毅力的人学此法可成。但法一定要正,心无所求才不会出乱。所以对在多数人来说,还是做有形的体育活动为好。!
六,乙肝的预后;人体被感染到乙肝病毒后,大约有三种走向。?
1,有了免役能力(不治自愈)。人体感染到乙肝病毒,人自身的免役能力,迅速战胜病毒。形成了良好的抗病体。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不经药物治疗形成的免役抗体 。二,是经药物治疗后人自身的免役能力增强,形成了抗体。此不具传染性也不怕外来的传染。*"
2,携带病毒。几年或几十年,不经治疗或经过药物治疗。还是乙肝不转阴。具有传染性。这种人身体较差 ,抗病能力弱。很多方面都会受影响。!~Iv[
3,病变发生。人体感染到乙肝病毒后。病情变化很快,不多久身体机能就迅速被破坏。病情变的很重。还有的没几年就出现肝硬化,后转化为肝癌。但也有的是几十年后才这样的。对于这类病已不是治乙肝病毒的问题了。而是要综合治疗。治疗的难度很大。M"MV
七,注意事项;中医在长期实践观察中发现,某些病人吃某些食物对治病及身体有不利之处。这点对乙肝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由于乙肝病毒对人体免役能力的损害,人体的抗病能力较弱,解毒功能低下。如果吃一些不良食物,有化学毒食物,会加重肝的负担。下面简要地说几个;1,不要吃用烟火烧烤的肉类及食物。2,不要食用油炸暴炒的食品。3。不要吃卤肉类的食物,对于腌制类的蔬菜食品也

要少用或不用。4,不要吃冷饮,生冷难化不洁之物,冷蔬菜,如果要食冷蔬菜最好净洗切好,入开水中汤一下就捞出再入佐料拌用。但辛温之冷蔬菜可用,比如,生姜,洋葱,辣角,葱,蒜,胡椒,萝卜,酿造食用醋等一类混合,可长期食用。5,不要抽烟喝洒,但如果喝酒,果类酒少量喝一点也是可以的。如;杨梅酒,枸杞酒,葡萄酒等水果酒,喝时最好入蜂蜜或白糖。6,不要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工作,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中。7,不要生吃或吃没煮熟透的,海鲜与水产品。8,不要过多参加如奔如狂的歌舞,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最好少参于。这些不利心身调养。最好要学会如何心里平静,要注意休息。9,不要过隹于色。
?大医精诚中医社区 -- 所有中医同道联合起来,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
八,说几个案例;乙肝这样的病人治疗过较多。病例大多没保留。说几个较近的病例。
例一,曾有一中年男子。在医院里查出乙肝的‘大三阳’,他来问有什么草药吃。看他身体还健壮。告诉他‘铺地蜈蚣’,这草药,自己采来每日煮水喝。这草药涼而不寒。一月后去医院检查血乙肝转阴。但是对于更多的乙肝患者来说这草药,不可能这样见效。这是因人而异的。有不少人,得了乙肝病毒,用草药吃好了,会对我说是吃什么草药好的。这都是要虚心接受的经验。也见过更多的乙肝患者来说,吃了几年的草药,大三阳不会转阴。这是为什么?k$`BTo
例二,有一次位青年人(约三十)找我看病,是与其妻一道来。他拿出一叠病例,说这些是近刚做的B超,及医生的诊断给我,看诊断书写的是肝硬化。这种事实让他忧虑和不安,也不知到那里去看医生。他用润红的眼睛滴下的泪水,述说了看病的经过。约在1999年到市中医院去看病,医生抽血查后说他得了乙肝的“大三阳”,吃了中药,药丸,药片,用了干扰素及不断出现的治乙肝新药,很听医生的话,药用了一个疗程又一个疗程。中西医一起用药,可病没有一点好转。身体总觉得虚弱,三年多来用完了他打工挣来的几万元。现在B超查出是肝硬化。医生告诉说这病药物很难治疗,治好的可能性不大,一听心都涼了不知怎样才好。对治疗失去了信心。近来人心情很不好很烦,睡眠不好,饭吃不多,胃会发胀。时常腹部。肝区不舒服,有微闷热痛之感。全身疲乏无力。精神很差。小便黄有时有热感。大便不很正常。述毕,观其瘦气陷而面色抟晦,舌胎干白不均少津,舌质前边红有点。切其双脉浮大外弦中空,两关独明显,右脉大左一点。观其双掌,中宫青白郁暗隐里。巽宫浮起,存有杂色,兑、乾、艮三宫

红癍隐显。震宫手纹青隐其中。此生命走向已进入暗淡阶段。但主纹另两大线并无有大失。若能善治亦可过关。此脉色之参,结论;此病人之病在向坏处迅速发展,旬日腹水当起。这古法验今人之病是很准的。不能把这些告诉病人,要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淡淡地于对病人讲些保健的话。并告之,中药之后人会舒服的,让他很久都结忧愁的心,先高兴一点。
讲到中药治病。很多病人都会对我说在医院已吃过很多中药了,他们认为中药都一样。医生开方也差不多,这是因为对中医药的不了解,见过不少这类的人。其实中医的层次是很难分的。
乙肝病久误治现肝硬化,此病从何着手治;
1,和肝。病久人之七情生变。肝失疏利。当先与调肝气,情结得缓再用他药。
2,解毒。毒素不能排出,与饮并作害及全身。消去病毒与饮是关鍵。
3,化瘀。因病毒而瘀血内生。阴凝结滞,肝变硬化。治之是当务之急。
4,养胃。肝血虚而邪气实克土太过(此有人问,肝实太过克土,今何以克土,看点阴阳颠倒之变就会明白),脘满而食少纳谷难化。后天之源受罚。培土为先。
5,扶正。生扶阳气,此生气被代,真气消耗,中气不起。肺气不满,故而人身之疲乏无力。固本是目的。
6,分析。再深入分 析,用理论的指导;不知此病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肝内邪实可泻否?从何着手治疗。很有讲究。若用寒药,必生胀满,此前 医之法。不能再试。若用温药,其小便少黄热。口干少津,舌质红。此表之症,会令很多人用苦寒养阴之药。此法虽暂让病人有点好感,再药下去阴盛其内,口干亦胜,再用滋阴之药腹水胀臌变起。象这一类用药的病人见过不少。皆用药一错再错,此医者促期之法也,有几人看出。我不知这些人怎么想,经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就这句教训足使我们思考治疗的方法。中气”指的是什么,很多人好象都明白,因这术语书上有说明,但是我看了很多的书,说的不透,或只说了一点,让后学之人,理解进入局限之区。所以在治病的时候生搬硬套。治病没有主心。遇到一点复杂的病就想不出好方法,讲到“中气”必须明白什么是“中”,中指的是中焦,中焦指的是脾胃,脾胃是纳水谷腐熟后,产生精微物质(气也),营养全身的生源之地。是生命后天之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此说最为重要。明代明医“李东垣”,对中气的说明最为透彻。“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 ,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z
一诊。处方;柴胡5菊花3甘草5白芍10石斛10茯

苓12木胡蝶8麦冬10威灵仙10麦芽30谷芽30枳实8。三包水煎服。日一包。rK
另;食母生日2一4片,维生素B1,B2,B6,日各一片。服一个月。2ScsC<
二诊;色,脉皆略有变化。人心情好了不少。口还是微干。此饮也,当辛温润之。B
处方;桂枝15茯苓12炒白术12炙芪12炙草10桔梗8木胡蝶8麦冬10威灵仙10麦芽30谷芽30枳实8。细辛3砂仁9。生姜50红枣12个红糖30三包水煎服。日一包。<%2WB3
另;田基黄10白毛藤12白花蛇舌草10。下午煮水喝。Xvq
三诊;病人脉略缓,苔薄白。口微干,比前好。胃口较好,睡眠,精神皆有好转。原方加附子15。再服三包。草药还要服。四诊;服药后病人说没什么不舒服的反应。我要离开厦门。开一方叫他吃一阶段药不能停。方如下;=h#
肉桂10(后入)附子30干姜12茯苓12炙芪12炙草10桔梗8木胡蝶8莪术5威灵仙10麦芽30当归12水蛭6。细辛3砂仁9。生姜50红枣12个红糖30三包水煎服。日一包,吃三天,停一天。@iCIM8
另;田基黄10白毛藤10白花蛇舌草10。水煎下午服。维生素还要服。买点蜂蜜服。bwF6}k
另;生姜切丝,胡椒15花椒15糖、醋泡起来,吃饭的时候吃。要加大蒜也行。>*
另;晚上服六味地黄丸。Gt7>"
五诊;三个月后见到我。他很高兴。说他也开始做一些活了。问他做什么,说室内装修,搞油漆。建议这工作不合他。最好做点干净轻松的事。后来他想了,说要回四川农村。也好。告诉他一些草药,叫他自己采。叫他灵芝桂圆冰糖要经常煮来吃。中药 要 服一年。方就前面用的改不多'<;79
例三,有位中年男子,得乙肝病多年,不会转阴,后来开了一张处方叫他吃一阶段看。桂枝30当归10白芍10附子35干姜15整个大蒜头一大个,枣皮15炙芪12砂仁10茯苓12麦芽30生姜100红枣12红糖30。早上空心服下。过了几个月,见到他,他说近到医院检查身体,乙肝转阴了。>d
例四,在厦门。一位没结婚的女子,年龄27岁。自述得乙肝病多年不见好转,近段总觉的得人越来越差,无力,没精神,食量减少,胃痛胀。睡不好,口干苦,眼睛看东西久了会干,有时好象会冒火。手心热,心经常烦躁,头晕,月经不调,经来腹部很痛,一痛就是几天。人一直瘦下去。起初得病是吃中药,后来母亲从乡下寄来很多草药,吃了很多。药一直在吃总觉得。身虚弱。毛病越来越多。经常无法上斑。i5
问;刚检出乙肝时你身体怎样。!{k*v
答;人没什么感觉,上斑,吃饭,睡觉都还好。0
问;你为什么去吃药。Zpf^|-
答;当时一查出来,心里很害怕,人家说;这病不好治,会肝硬化,会变肝癌,活活给吓死。所以赶快去看,一直吃药。sx
问;你吃了几年的药,病好了吗。S

;我都快觉得不行了,毛病越来越多。~\`^
问;你这病是治疗不当,吃药不正确造成的。当初如果不治,也许你今天不会这样难受。 z`g
答;我那会知道这些。z7x>_
于是诊之。观舌苔,薄白带灰。舌质,边前少红点,中厚带郁暗。切其脉,两关皆弦,极下紧细。观其形瘦,色苍,面生黑斑,眼布红血丝。语音低涩。析之;此病按现代医学认为,大约可分为这几方面,乙肝病毒科。心理科。妇科。胃病科。头晕痛失眠是神经科。如何治耶。若以前用药。过多于利。因苦寒之药过多,伐生气太过。思之;此病首当调于心,治以脾胃,扶于气血,调于妇疾。处方;C
一诊;桂枝6白芍6菊花3甘草8柴胡3百合5梅花5玫瑰花5茉莉花3麦芽30生姜10红枣7个冰糖12。三包水煎服,日一包。注意;炸的,及卤味不要吃。冷饮不能吃。避开空调与风扇。#5
二诊;患者服药下,觉得胸宽了委多,心情好了不少。其脉略缓。当补中益气主之。桂枝10桔梗5柴胡3升麻6炙芪12炒党参10炙草10当归10砂仁8麦芽30陈皮3石斛8麦冬8生姜50红枣12个。蜂蜜15后入。47三诊。患者来说,人精神很多,吃饭也多,睡眠好了很多。原方再吃三包。xO=[
四诊;病人口干苦现象也减少。但脉下依有弦紧之象。桂枝12炒党参10炙草10当归15川芎15益母草12细辛3白芍12附了12砂仁10威灵仙10黄精10菊花3麦芽30,生姜50红枣12蜂蜜15,三包水煎服。日一包,早上空心服下。jzMhRB
五诊,此月经来痛已减少。原方再服五包,Jr.5kc
此病人因服寒涼之药太过,伐人生气,大损中气,伤及脾胃,至肝经受寒,经来腹痛。后用方略有调整。继服一段。人的气色大有好转。诸不适与病痛消失。但是乙肝有没有转阴,不得知。因后来没联系。我们可以这样的说本患者经治疗时生活已正常,身体恢复的很好。5adb4I
综述;乙肝病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病。治法也不拘一格。在百姓中有少部份人服草药得好转。但大多数还是无法好转。前来看病的人。大多数都已中西治过。因服寒涼药过多。伤脾胃损中气。添新病的人太多。由乙肝治不当后变为肝硬化肝癌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比例。后期病变的治疗难度的非常大的。其中用清涼解毒药,到后来不解毒。这是为什么?很少人去思考这些问题。喜欢按步照搬的人多数。他们喜欢表面合理,喜欢表面文章,喜欢表面汤头的好看。喜欢表面好看的过程。这是完全的迷信。是脱离实际。自迷误人。不知结果会怎样。治病的目的是病人病会好。能治好病就是真善之法。就是真善良的人。一切过程有不少人看不出或反对,都是极正常的。可以看透一点的人永远都是少数,这会看点病的少数人,永

远都会在人的指责中。是非常孤立的。中国的民族医药,民间医药,传统医药,只要用者有深厚的功底,可以应付现在或末来发生的诸多疾病。GPF'aCN.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于慢性肝炎一般分为五个证型。
(1)肝胆湿热证: 乏力,纳差,厌油腻,胁肋胀痛,口苦,身目发黄,尿黄,大便粘滞。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肝郁脾虚证:两胁串痛,情志抑郁,乏力、纳少、脘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或有齿痕,脉沉细弦。方药:逍遥散加减。
(3)肝肾阴虚证:手足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尿黄,便干。方药:一贯煎加减。
(4)瘀血阻络证 :两胁刺痛,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均可出现,皮肤干燥,肝脾肿大,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紫暗,脉沉细涩。方药:鳖甲煎丸加减。(5) 脾肾阳虚证:
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时有下肢浮肿,便溏,舌淡苔滑,脉沉微缓。方药:真武汤加减。
乙肝治疗方法
在中医辩证是湿热毒邪内郁。基础方 柴胡12克 黄芩12克 土茯苓10至15克 茵陈12至15克 郝万山用到20克 风尾草12至15克 草河车12至15克 叶下珠10至12克 本药是南方药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相似 炙甘草保护中焦胃气清热利湿疏郁解毒这是基础方
1 如果兼有血瘀 一个是胁部刺痛 具体说肝区刺痛或伽马球蛋白升高 如血瘀加红花10克 茜草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2 如果有早期肝硬化倾向 可用B超测得 加土元10克 泽兰10克 利水化瘀 生牡蛎30克 鳖甲30克 或者配着服用鳖甲煎丸 有早期肝硬化郝万山加莪术 白术两个药 莪术是破血逐淤的药 它有一定的抗肝肿瘤的作用
3如果兼有湿热凝结 比如面色黧黑而有油垢 还有肢体腰疼酸胀 苔腻不脱在基础方生石膏10克 寒水石10克滑石12克竹叶12克 银花10克 甘寒的清热的行湿化浊。
4 兼脾虚便溏在基础方上加茯苓15克 白术10克。
5 如果兼脾虚寒泄泻 一天拉二、三、四次 拉肚子轻一些基础方和柴胡桂枝干姜汤交替服用,拉的重一些直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未退,脾阳脾气已伤,经常有轻度腹泻。这个方子不憨不热肝病病程较长,用它比较稳妥,也有较好的疗效
附子理中汤合胃苓汤治疗乙肝坏症一例
2005 10 12
某某,女性,56岁,因黄疸、纳呆、乏力半月于2005年8月13日就诊。
患者自诉:两月前因患乙肝,住区传染病院诊治月余,谷丙转胺酶降至正常,病情基本控制稳定后出院。为巩固疗效,去市某名草药店配了草药24副。(处

方用药大致如:茵陈、虎杖、六月雪、平地木、山栀、大黄、板蓝根、金钱草、车前草、黄芩、郁金等,剂量均在15—30克。)孰知服用7帖后,渐觉中上腹闷胀不适,嗳气、泛恶、甚或呕吐,纳呆、口苦、大便渐溏。未省其因,继续服用至今,先后共服18帖。病情愈现深重。目前患者全身皮肤尽黄、尿黄、目黄、乏力、纳呆、口腻、泛泛欲吐、头晕、少腹隐痛、便溏、每日2—3次、畏寒、口不渴、谷丙转胺酶上升至783单位,黄疸指数升至38单位。一如病之初发且较前为重。
四诊摘要:精神萎靡不振,言语少气,全身肤灰黄如染,白睛亦深黄、舌淡,苔薄黄腻,脉沉细,尺弱,腹无膨隆,按之尚软,无明显压痛。
证属脾肾阳虚、寒湿中阻。法拟温阳化湿、健脾和胃。
方用附子理中汤和胃苓汤施之:
熟附片 5克 干 姜 6克 炒党参15克 焦白术20克 苍 术15克
厚 朴12克 陈 皮6克 桂 枝 5 克 泽 泻15克 猪茯苓各15克
法半夏12克 生甘草5克 谷麦芽各15克 蔻 仁 3克 五剂
药后,诸症好转,便溏已减至每日一次,气力略增,苔腻渐化,尤其是脾运渐复,胃纳转好,腹胀已失。
效不更方,原方续服7剂,其后随症加减,共服药20剂,黄疸尽褪,纳食、气力恢复如常人。GPT降至75单位,黄疸指数降至15单位,再以健脾丸善其后。
方解:参、术健脾;附、桂、姜温脾肾之阳;苍、朴、苓、夏、陈、泽用以化湿、利湿;谷麦芽、蔻仁以醒脾开胃。全方共起温阳化湿、健脾和胃之功。
体会:
肝炎黄疸之治疗,医者常喜用套路方,大致如清热、利湿、化湿、清肝利胆,或添若干活血化瘀、凉血等法。药之性味不离苦寒、寒凉,临床多有收效。然病情总有例外,用药应循谨慎,知常法亦应知变法。
本患者肝炎初愈,应知脾虚肝弱,本当以和为本,以食疗、体疗、情志疗法为主,佐以药物治疗。而前医未遵中医辨证论治之原则,滥用大剂苦寒败胃之品,犯虚虚之戒。病者初服觉不适,未及时咨询医生及停药,竟连服18剂,以至脾肾之阳受戕,肝炎复作,黄疸重现,临床显现一派阳虚湿阻之象,危象丛生。
从现代方药研究上来讲,清热药物能降低人体能量代谢水平,降低血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兴奋副交感神经等,故可致患者出现上述消化系统及全身诸多病症。而温阳药物则具有提高人体能量代谢、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等作用。本方运用目的,并不着眼于治疗所谓的肝损诸化验之异常,没有使用所谓退黄降酶之品,而是按中医辨证论治之原则,纠正前方中苦寒药物过用

所致机体内脏失衡之坏证。由此放胆一搏,取效之捷颇出意外。本案证明了辨证论治对中医是何等的重要!那种单纯把中药现代药理的研究结论不加辨证地应用于临床,不仅不会收到好的疗效,只会背离中医更远。
基本信息
茵陈蒿汤
来源:《伤寒论》。
药物:茵陈蒿六两(12克) ,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泄热,利湿,退黄。
适应症:湿热黄疸。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
本方是主治湿热发黄的一张卓效方剂。茵陈苦平微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既能发汗使湿热从汗而出,又能利水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它与苦寒泻火、通利小便的栀子同用,则能直导肝胆湿热出小便外泄。大黄苦寒泄热,荡涤胃肠,不但能协助茵陈、山栀以泄郁热,并能通大便以泻结实。三药都是苦寒泄利之品,所以主治身热、便秘的阳黄热症。
“茵陈附子干姜汤”(《医方集解》),是本方去山栀、大黄,加附子(3~6克)、干姜(6克)而成。它是主治阴黄的一张方剂。所谓阴黄,是指身目黄色如烟熏、身寒体重、胸痞腹胀、口淡便溏的症候。这种症候,多为脾土虚寒、中阳不运,它与阳黄胃肠热者截然不同。所以其治疗只宜温脾运中,方中附子、干姜即是为此而设。茵陈虽微有苦寒,但得姜、附之温,则专治黄疸而无苦寒伤脾之弊。在临床上阴黄远比阳黄难治,如其日久不愈,则易引起大腹水肿,以致不治。这一点不可不知。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是由栀子、黄柏、甘草三味所组成。主治身黄发热、腹不胀满、二便自调的病症。方中不用大黄,是因为大便自调,而无里实可下。黄柏清利湿热的功能甚强,现与清热退黄的栀子同用,则相得益彰,利导湿热从小便而出。甘草一药,不但能解毒泻火,并有利于利小便。可见此
方利小便的作用较茵陈蒿汤为强。
【方论】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
【实验研究】对中毒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山西医药杂志》1975(3):79~93,四氯化炭中毒性肝损伤的大白鼠,在接受茵陈蒿汤治疗后,肝脏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脂变与坏死,均有程度不等的减轻。肝细胞内蓄积的糖元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这就为茵陈蒿汤的退黄作用与治疗肝炎,提供了形

态和功能的基础。
圣济总录
【药物组成】茵陈蒿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桔梗(炒)半两,牡丹皮半两,贝母(去心)半两,荆芥穗(去梗)半两,升麻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方剂主治】瘅疟。发作有时,但热不寒,头痛不安,通身俱黑,大肠秘积,小便黄赤。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1]
2使用方法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1沸,急泻出,临发热头痛时,去滓热服,仍须食后。但此疟只发热,并初发时先壮热者,可服。
逍遥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逍遥散

【组成】柴胡(15克)、 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 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方歌】[1]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疏肝解郁养脾气。
【方论】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甘苦温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甘草、茯苓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又能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煨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用法】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禁忌】 斟酌。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

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化裁】加丹皮、栀子,成为“加味逍遥散”。功用:养血健脾 疏肝清热。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
加生地黄或熟地,成为“黑逍遥散”。功用:疏肝健脾 养血调经。主治:肝脾血虚证。临经腹痛。
临证加减】
(1)肝郁气滞——香附、郁金、川芎,疏肝解郁。
(2)肝郁化火——丹皮、栀子,清热泄火。
【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肝硬化、更年期综合证、经前期紧张症、盆腔炎等证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注意事项】
(1)阴虚阳亢者慎用——应该用天麻钩藤饮。
一贯煎
概述

基本信息

【来源】《柳州医话》是清·魏之秀之名方。也有说出自《续名医类案》
【组成】
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沙(参)地(生地黄)枸杞当(归)廉(川楝子)卖(麦冬)。
意义: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金铃子(川楝子的别名).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并治疝气瘕聚。
【歌诀】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肝肾阴虚胁痛尝。
【古籍论】肝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肾阴亏,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停滞,进而横逆犯胃,致胸脘胁痛,吞酸吐苦。阴虚液耗,津不上承,故咽干,舌红少津。肝气不舒,肝脉郁滞,时间久后则结为疝气瘕聚。治疗宜发滋养肝肾阴血为主,配伍疏达肝气之品。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胸脘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药方方论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
【加减法】本方与逍遥散同治肝郁胁痛,但逍遥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气滞郁,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
本方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
1.如果大便秘结者,加入

知母8克、 瓜蒌仁10克。
2.如果午后虚热、多汗者,加入地骨皮15克。
3.胁胀痛甚,加入鳖甲20克。
4.治疗慢性肝炎所致肝区痛,则去当归,加入白芍15克、 郁金12克、 三七末4克。
5.胃胀满,难消化时,加入鸡内金12克、 春砂仁9克、 神曲9克。
6.如果病人阴虚有痰时,则去枸杞子 ,加入川贝10克、 桑白皮12克。
7.烦热口渴,舌红而干者,加入知母9克、 石膏15克、 淡竹叶15克。
假如说没有胁肋疼痛 ,仅仅只是两肋胀痛,可不用川楝子(金铃子),改用柴胡等。而如患者大便干,可加火麻仁或是瓜蒌仁等。
2药物说明

点评

1、本方是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以胁肋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为证治要点。由于方中滋腻药较多,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2、若大便秘结,加蒌仁;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贝母;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烦热口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两足痿软,加牛膝、薏苡仁;不寐,加枣仁;口苦燥,加少量的黄连。
3、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气滞的患,均可灵活加减药物用以治疗。
总之,本方配伍特点,是在大队滋养肝肾阴血药中,少佐一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使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
另外,一贯煎与逍遥散都有疏肝理气作用,都可用于治疗肝郁不舒所致胁痛。不同的是,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所致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的胁痛,并见吞酸吐苦等。
禁忌

因制方重在滋补,虽可行无形之气,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药多甘腻,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忌服。
3中医论述

1.《中风斠诠》:胁肋胀痛,脘腹搘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水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洲此方,虽是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血液不充,络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 2.《中医杂志》(1963;10:18):一贯煎方剂组织缜密,配伍精当,它的唯一特点是以脏腑制化关系来作为遣药立法的依据。本方主治是肝病,肾为肝之母,滋水即能生木,以柔其刚悍之性,故以地黄、杞子滋水益肾为君。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清肃,则

治节有权,诸脏皆滋其灌溉,而且养金即能制木,以平其横逆之威;胃为阳上,本受木克,但土旺则不受其侮,故以沙参、麦冬清肺益胃,二者为臣。当归入肝,补血活血,而辛香善于走散,乃血中气药,故用以为佐。更加一味川楝,泄肝通络,条达气机,故用以为佐。合为滋水涵木,疏土养金的良方。
3.《方剂学》: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更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柔肝以代疏肝之功。其中川楝子性味苦寒,虽有苦燥伤阴之说,但若配在滋阴养血的方药中,却无伤阴之害,而这正是本方有别于以理气疏肝为主的诸方的不同之点,本方与逍遥散同治肝郁胁痛,但两方证候各不相同。逍遥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气滞郁,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一贯煎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
4滋阴名方

药方组成和常用剂量

中药方剂“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臔的《续名医类案》,是临床上滋阴疏肝的首选方剂。一贯煎的组成和常用剂量为:北沙参20克,麦门冬10克,生地黄 15克,当归8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本方随证加减,对一些慢性疑难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病症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其滋阴疏肝作用的确不同凡响,并广泛应用于肝、胃、高血压、妇科、眼科等肝肾阴虚诸症。
1、慢性肝病:临床可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属阴虚者,对肝脓疡恢复期也有较好的效果。对上述肝病,可用一贯煎6味药,酌加白芍 15克,丹参12克,生黄芪10克,每日1剂,连服1~3个月。
2、萎缩性胃炎:大量临床报道表明,一贯煎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属阴虚者有一定疗效。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一贯煎基础上,加乌梅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甘草6克,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2~3个月为1疗程。凡经一贯煎调治的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巩固。
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此类病症大多属阴虚,以一贯煎加白芍15克,茯苓12克,百合15克,小麦10克,大枣3枚,疗效颇为理想。
4、中心性视网膜炎:用一贯煎加密蒙花12克,白芍15克,草决明12克,郁金10克,水煎服,连服1~2个月。一般服10~15剂后视力开始上升。
5、肿瘤放疗后阴道干涩症:妇女宫颈癌、阴道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出现阴

道干涩、疼痛等症,可用一贯煎加枣皮12克,白花蛇舌草 20克,半枝莲15克,丹参15克,水煎服,连服15~30剂,往往可见显效。对其它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口干舌燥、心烦失眠、食欲缺乏等阴虚表现,亦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一贯煎加减还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肺结核、性功能减退等。
真武汤
基本概述

真武汤--珠江富少林(白术、生姜、附子、芍药、茯苓)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
2汤的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关于真武汤的剂量
《伤寒论》中真武汤的的配比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根据考古已有定论的研究结果,汉代一两约合现代15g,那么真武汤的组成应为:茯苓 45g,芍药 45g,生姜 45g, 白术30g,制附子20g,此量是3副的量,每副应是该总量的1/3,既茯苓15克、芍药15克、生姜15克、白术10克、炮附7克。
柴胡桂枝干姜汤
编辑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等制成,味辛,微苦。主要成份为黄芩苷,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等症。
目录
1简介
2出处
3病机
4主证
5应用
6治疗
7临床
1简介

【来源】《伤寒论》。
【原方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用法】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功用】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内涵应用】刘渡舟教授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内涵与应用
2出处

刘渡舟教授(1917-2001),为我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中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临床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对经方颇有独到的见解。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该方历代均被认为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但临床应用者寥寥无几,其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对此,刘渡舟教授探索多年,方阐明其奥妙,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神奇疗效,形成独到的经验。现就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理解与临床应用探讨如下,以飨同道。
3病机

l 论病机 主张胆热脾寒
刘渡舟教授认为,《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所以少阳病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正是与大柴胡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如此,则兼表兼里,里实里虚俱备,少阳为枢之意义才完美。仲景于146条论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紧接着在147条论少阳传入太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用意之深,令人玩味无穷。所以,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云:“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阳为病影响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
关于“胆热脾寒”的提出,刘老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任主任陈慎吾先生“少阳病有阴证机转”悟而得之。笔者在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之时,刘老曾言,刚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任教之时,大家对本方的机理都感费解,陈老言柴胡桂枝干姜汤“有阴证机转”,刘老问何谓“阴证机转”,陈老左顾而言他,不予明言。刘老牢记此言,苦思多年,结合临床,方悟得其理。从此施治于临床,屡获奇效,可见刘老对医道之执着,也反映了刘老悟性极高,不愧为中医之大家。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则顺理成章。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响胃腑之故。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此与太阳病提纲证未言“发热”意义相同。
4主证

2 抓主证 重视口苦便溏
刘老临证,主张抓主证,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明确指出,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然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主证。思之,方悟

其机理所在。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方能放胆使用本方。
刘老判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这也是他临床应用柴胡类方的主要依据。刘老曾经说过,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张仲景把口苦作为《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第一证。
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突出了下利为重。所以刘渡舟教授认为,阳明主阖,其大便秘结为实证,太阴主开,其大便作泻而为虚证。在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及其时间多久,凡见到腹胀满而又下利益甚者,应首先考虑太阴虚寒为病,则庶几近之。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对于便溏之证,理解地极其灵活,或为腹泻如水、或为溏泻,甚至大便不成形者,也作便溏而使用本方。学者应以病机为准,灵活掌握,莫拘一证之有无,方能学好中医。
5应用

3 谈应用 注重药量调整
关于本方的临床应用,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十四讲》中写道:“余在临床上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证见胁痛、腹胀、便溏、泄泻、口干者,往往有效。若糖尿病见有少阳病证者,本方也极合拍。”
刘渡舟教授初用本方取效,是用于治疗肝炎腹胀。肝炎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药,往往造成热毒未清,而脾阳已伤,出现肝胆有热,脾胃有寒的胆热脾寒证。临床不但可见肝区不适,口苦纳差的肝胆热郁、气机不疏之证,且常常见到腹胀便溏的脾胃虚寒证。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加之脾虚不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故以腹胀殊甚。又因太阴虚寒,故腹胀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此时治疗,但清热则脾阳更伤,温脾阳则又恐助热生毒,加重肝炎症状。而刘老则能于经方中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该证,并且取得神奇疗效,决非偶然,乃刘老精研经方,感悟而得。
6治疗

余侍师一载,见刘老以此方治病取效者,非止肝炎一病。只要符合胆热脾寒的病机,无论何病,用之皆效。如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往往大便时溏时干,或者数日不大便、或者连续数日大便日数次而泻下不止,治疗极难。用此方治疗则能够调理肝胆肠胃之功能,并用天花粉生津止渴,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或者口渴口苦便溏者,正相合拍。其它如胆汁返流性胃炎、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病,刘老皆以此方治之而获奇效。
7临床

临床运用该方,当理解方义,灵活调整药物的用量。该方之义

,主要以柴胡、黄芩清利肝胆,以干姜、炙甘草温补脾阳,而桂枝则有交通寒热阴阳的作用。临床应用之时,便溏重者,重用干姜,而减轻黄芩用量;口苦重者,加重黄芩用量,而减少干姜用量。若不能掌握药量调整之法,则徒用无益而反受其害,不可不慎。
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情有独钟,临床应用频率之高,应用病种之广,取效之神,令我辈叹为观止。此仅就刘老对该方的病机、主证、临床应用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限于篇幅,不再列举诸多病例,学者若能参透其中机理,则临证取效有何难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