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

一、如何在高考政策下寻找艺术教育的新思路

公式化机械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完全违背了艺术规律和基本学习原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艺术的正确理解,是对学生的艺术潜质、情感和个性发展的一种抹杀。高中美术特色教育主要目的之一是为高校输送美术人才,因为高考,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追求升学率的动机和功利色彩。但无论如何,得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既注重基础教学的稳定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又要关注基础教学上的衔接,导向未来的发展性,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比如摆一些造型的独特的景物,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师生竞赛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教学中不能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

“三育”,即育师德——育人有道,为人师表;育师能——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育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引用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看似颇具现代教育意识的论点竟是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说的话。传统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出全新教育理念--“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师也由传统知识传授者,转换为新形式下教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这让我更加意识到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为此我重新思考自己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者,更是和学生一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伙伴。因为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的地位,才能真正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传统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教

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难、繁、偏,过于专业。用专业、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被动接受,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更谈不上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角色,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还原学生喜爱美术的天性,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更具个性的美术作品。不仅如此还要多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

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毕加索所创造的令世界震惊的立体主义就是将人物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同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艺术。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适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使美术课程更具吸引力

二、专业教师师傅形象如何定位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造型载体,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正应时而动,成为当代美术教育的当务之急。具体说来,美术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美术教师不是“画家”,而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或美术教育家)。

作为一个经过大学系统美术专业训练的美术教师,许多人心目中都曾有一个“画家梦”,这是正常也是必要的。然而当你置身教师的岗位,面对学生教学时,你必须明确:你是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中小学美术教育长期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其他功能,正是教师们的画家情结的产物。

虽然,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无论自身素质还是从事的职业,都存在许多相通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如创造性素质问题,画家要体现在美术本身的创造与再创造上,而美术教师的创造不仅体现在对美术教学内容即美术作品的再创造上,而且还体现在把美术教给学生时所采取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上。

二、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不是为培养画家,而是为培养有一定美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她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不在于培养几个“画家”,不在于教会几种作画的方法。而是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力、传承和交流文化、培养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成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所以,美术教师不只是传授美术技法技巧的“大师”、更是向学生传播美术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者。

三、美术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也是与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一个成员。

在教学中,学生既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又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在信息时代,学生与老师的知识传递关系因科技的发展、知识状况的变化等因素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闻道多元化”出现了,教师不再是艺术知识唯一的提供者,教材在学生的眼里也不可能意味着全部的知识来源。教师的价值在于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有经验的学习者的立场,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认知,促进学生主动体验、探究。

四、美术教师不能只是美术学科的“专家”,也应是涉猎广泛的“杂家”。

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复合型的,不能是单一型的,美术教师应善于解读和体验艺术品中那些有机形式的含义,虽不是“艺术文本”的制作者,却应成为一位“文本译者和解释者”;他的教学应象导演一幕戏剧,指挥一部交响曲;他应有艺术的制作能力,但不是一鸣惊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主要表现为局部技能的探索与成功作品的技巧解密,并结合具体经验介绍给他的学生;他尊重自己的独创,也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所以说,美术教师应是一位博学的“杂家”,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而不应局限在本学科的知识框架中,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五、美术教师不是教材“鹦鹉学舌”式的模仿者,而应是新理念指导下的自出新意的再创造者。

美术新教材的编写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各模块多点连接,贴近学生生活,灵活机动,留下大量的供教师应地制宜、自主开发的教学空间。如果教师只能按教材简单组织教学,必将面临许多困难。因此,以教材的掌握和使用,就关系到美术教学的质量高低。在备课中,领会教材设计的意图,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制作教具,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运用教学方法,就体现出一个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既以教材为蓝本,又不为其所局限,力避呆板模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美术教师不是裁判员,而是欣赏者。

美术教师经常被学生放到了裁判员的位置,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对于这样,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真诚地予以赞赏。

儿童绘画中的想象、直率、大胆,别具一格的表现思维和表现欲望,不亚于天才的创作。作为美术教师始终要以欣赏者的态度欣赏学生的每一副作品,不断给学生以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绘画创作的热情,而不应如裁判员一般,给一个冷冰冰的分数。

七、美术教师不能是一副师道尊严的冷面孔,而应是富有爱心和情绪感染力的热心肠。

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情感的交流,美术教育尤其如此。常锐伦教授在《美术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在美术教学和课外美术活动中,美术教师的情感因素及其力度都是占有显著位置和显著作用的。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艺术的热爱,转化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将无声而有形地使美术教育过程充满艺术感人性。当教师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真诚的交流,与学生一道体验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情感愉悦,与学生一同分享美术创作带来的成功欢乐,教育的效果将事半功倍。

八、美术教师不能是一支粉笔画到底的“土八路”,而应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娴熟自如的“超一流”。

过去,美术教师以下加涂改地在黑板上画下优美的造型、书写工整俊秀的美术字、能迅速画出中国写意画形象,倾倒学生。然而,这种单一的手工示范耗时多、传达信息量窄,只有当其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后,才能展现出更强的教育魅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把一些抽象事物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艺术育人。

九、美术教师应塑造一个心理素质良好,富有艺术气质和人格魅力的形象。

教师在学生眼里有如偶像,他们以教师为自己言行的楷模。作为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他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对事业和工作的态度,便应体现着他的艺术修养和气质。美术教师应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美术教育的强烈热爱来感染学生;美术教师应以自身的方方面面向学生诠释着什么是艺术;美术教师应以自身深厚的审美文化积淀来引导学生;美术教师应以自身高超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美术教学水平来征服学生;美术教师应以自己的美术创造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美术教师成为学生眼里最直观的艺术形象。

三、怎样把教育事业干成大事业而非小买卖

立责任意识是干好教育事业的前提:

一、教师树立责任意识的必要性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对一个人民教师来说,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树立责任心。教师要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责任心、责任意识是第一位的,是首要的。现在的教学中,许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厌学现象,对此许多教师总是从学生、学校、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因,从外在的影响因素去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存在不足,在努力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便会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认为该学生不可救药,这实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责任是人这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变成一个别人厌恶的人,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面临着别人对你失去信心。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厌学,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不正是这样的体现吗

二、教师树立责任意识的措施和手段

1、树立责任意识,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用办事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始终把学校、学生的发展放在自己的心中,以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2、树立责任意识,教师还要做到甘于奉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相比较下,教师在经济上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冲击了教师骄傲的灵魂,于是,很多人说,当老师没有意思。却不知如果社会没有了教师会怎么样呢?教师被称之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给祖国的下一代传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能,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当学生用甜美的声音喊你“老师好”时,你心中难道没有甜甜的感觉吗?当学生下课后围在你身边给你讲他生活中的趣事时,你就没有与他同乐的感觉吗?当毕业后的学生给你打电话或写信送来祝福时,你不觉得有一种幸福感吗?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是旁人能体会到的吗?甘于奉献、乐于奉献,这不正是我们价值的体现吗?

3、树立责任意识,教师还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丰富,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新时代的教学手段,努力做好文化的传播者,在教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早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现代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默默奉献,教师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自身的不断进步提高,而教师责任意识的树立却是我们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四、课堂幸福感

首先,给学生提供可能性。真正的个人幸福感必须在一个自由的社会和自由的精神状态下才有可能形成,人的发展只有在面临各种选择和可能性的时候才能呈现开放性,为连续不断的自我创造提供前提条件。要唤醒学生的幸福感受力,必须伴随着自由,而不能伴随着强迫、限制和利害关系的考量,学生也只有在不受外力的控制和强迫,在一种非权威的批判气氛中,才会从多种可能性中自由选择出一种,形成积极的主观感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幸福感。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本质存在于、落实于“社会关系总和”之中。要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受力就必须以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前提,反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同样可以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批评。

最后,增强学生的选择力。学生追求幸福的过程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自由选择,学生才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重在将既定的成人认为“正确”的思维方式、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等直接、强制地转化为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相应地轻视了转化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学生不同声音的倾听,即强调学生对外在事物学习的客观性,而相应地忽视了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根据自己身心发展水平对外在客观性的选择,使教学成为一种强制性的“灌输”过程。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受力的关键是要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一)以生活为基础,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然真实”的活动情境,才有利于学生以生活为基础进行意义建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都强调社会活动对复杂心理过程包括认知和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其中皮亚杰认为“与一个人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对认知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维果茨基认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以社会活动开始”,“许多思维过程在社会交往中都有自己的根源”。奥苏贝

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在当前所教新概念、新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要求跟他以前的学习、生活的经验相联系,对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

学生的学习除了依赖于知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外,还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 体验是一种把外求与内求有机结合的内外交融的形态,它在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信息交流的同时,强调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内外全息感悟,给主体的自觉性和内生性以应有的地位。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让学生去体验,才能使学生觉得有滋有味,领悟到其中的魅力。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作者:刘宇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年第10期 作为美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小学美术教师,要如何宣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在一次次的挖掘、潜心研究、反复咀嚼文化经典后,我发现只有我们教师吃透了传统文化,才能不自觉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使学生受到熏陶,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文化,机械地将《论语》等文化经典中的言论安插在教学中,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有的美术课程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如《用彩墨画鸟》、《飞天》、《偶戏》等。从相关知识的搜集、介绍、交流中学生就会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培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如《用彩墨画鸟》这一课,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粹——“诗情画意”。围绕着“诗情画意”就必须从诗与画两方面去带领学生领略先人的丹青、墨宝,玩味着古曲、寻觅着佳句。我们小学三年级,就接触过国画。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故我在这节课中多加了些课时,力求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并能初步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依诗作画。 由于美术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现代生活的,要想在学生实践时渗透传统文化实属不易。我觉得自己采用的教学策略归纳起来包括:见缝插针、触类旁通、人尽其才。 美术课毕竟不同于语文课,有些授课内容制约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大胆尝试,见缝插针,使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接触变得愈加密切,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习惯,自觉地应用传统文化,受其影响,甚至不能自拔。如《植物写生》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古诗配画不是不可以,范围较小,学生容易受约束,影响他们创作的热情。教学中我突然灵机一动,可以要求学生用成语拟题或者加上适宜的古诗句,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一方面学生有效地巩固了传统文化,对其有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书写时可以设计变化多端的字体,充分挖掘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于是学生欣赏作品时,我就让他们尝试用成语概括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用成语添加题目时能够得心应手。当然有个别学生完成作品后还是苦于不知道用哪个成语命题比较好,于是我根据他们作画的内容进行引导启发,他们很快就茅塞顿开。如一名学生画了大树后正为题字犯愁时,另一名学生就积极动脑为她想出了“欣欣向荣”这样的句子。利用为作品题字这种形式可以巩固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将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打破学科本位,走向学科综合,还可以锻炼他们写艺术字的能力。触类旁通,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习惯后,就会自觉地注意积累成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字,延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美术课程体系.

课程信息单 序号类别学习模块学习形式 学习的具体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从前到后) 开课的可行性条件需要的客观条件 (教室布置、教具) 教材 1 儿童画例如,先是动物后人在 后..... 例如,开发绘本; 成语故事 例如,动物先是教小狮子,再是什 么;人物,先是什么,后是什么。 例如,自己开发或 选择现成教材 2 写生 3 素描 4 色彩 5 油画 6 玻璃画 7 软陶 综合绘画小班 注:思考得要细致,想到什么可以先写上。

儿童画 1宝宝涂鸦班 学习条件:三岁半开始到五岁 时间:为期课程三十堂课半年左右(有好的课程开发会加入) 课程有:1快乐的圆点点2瓢虫的花衣裳3不同形状的鱼(手工)4花树(色彩)5公主的长头发(对线的认识)6鸟巢和蛋(手工陶泥)7一瓶花(认识色彩) 8色彩的网(长线与色彩的练习)9郁金香(手工折纸和撕纸训练)10色环(认识冷色与暖色)11蜗牛的花房子(线条控制与色彩)12秋天的印象(了解认识暖色) 13小刺猬被果子(学会用水墨的浓淡)14树木的叶子(感受叶子的不同认识叶子都是什么树的) 15南瓜灯(感受西方文化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16手印的联想(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儿童的作画情趣②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17海里的鱼(了解鱼的种类的特征)18青花瓷瓶(了解青花瓷感受青花并有孩子自己创造青花纹饰)19雪房子(手工与绘画)20美丽的树木(线条与图形)21相框的制作(手工)22自画像23小拖鞋(手工彩泥课)24有趣的圆(手工头饰)25新年的礼花(绘画时很好的运用冷暖色的搭配) 26欢乐的树(绘画与剪纸)27城堡28水母29花罐子

2、发散思维6-7艺术陶冶班 1玩耍的小企鹅2美丽的大花牛3大象4小白兔采蘑菇5长颈鹿的围巾6乌鸦喝水7小猫钓鱼8小熊的旅行9海龟的一家10狐狸和乌鸦 11猴子捞月12虎口拔牙13被救的小兔子14小蝌蚪找妈妈15拔萝卜 16小老鼠上灯台17大公鸡的一家(线描水墨)18斑马19鸟儿的家园20狮子王21水族馆里的聚会22恐龙的世界23给恐龙洗澡24穿彩色衣服的鱼25动物音乐会3、6-7艺术创想班 正面的人侧面的人蹲着的人跑着的人跳着的人装饰画 1 砂画头像2妈妈我爱你3天天刷牙好身体4堆雪人5后羿射日6守株待兔 7我们一家8放风筝9跳绳10救火11杂技12踩高跷扭秧歌13游乐场14植树 15乐器的畅想16树上人家 写生绘画提高班 植物写生 风景写生 人物写生

儿童美术教育理念

儿童美术教育理念集互动性与创造性学习于一身,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 1.学习美术基本技能 2.发展孩子的独特性,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相互性。 3.通过对感官和手的训练,发展儿童活跃思维、促进心灵成长和拓展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学理念:想象力的培养 一、设置教学情景激发想象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启发想象 三、开发潜在意识创造想象 四、积累生活素材促发灵感想象 思考1:在画画的过程中,想象力和技法有机统一的点把握的度是最关键的!自由想象非常重要。譬如在纸上乱涂乱抹,甚至好动!一刻都不闲着,老师围着孩子团团转!其实儿童的好动性是他的特色,大人或老师不要横加干涉或禁止,家长千万别“指挥”或“命令”孩子,要让他自己指挥自己,自己听从自己的命令。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儿童就能自然的活动他的筋骨,健康的身体随之而至。

尊重儿童的自由想象(独立性),并非让他为所欲为,且不可让孩子以为安静、顺从、听话、被动就是好事;而活动或工作就是坏事。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要求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并着力于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和教具,让儿童借由具体操作来用画笔作画,在作画的过程中,老师让其自由发挥,当孩子发挥不下去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项选择题”的方法,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进行引导。 思考2:孩子是孩子的老师:我们的老师们不要“主动”(刻意)的想去“教”孩子,应该做个“旁观者”来注视孩子的一切行为,留心孩子们的每一个表情以及眼神。唯一必须人为的就是设计或制作许多教具,甚至鼓励孩子尽情的游玩及操弄,就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毕加索说:我愿意一辈子像孩子学习。我们所理解的毕加索的话的意思有两层。其一是毕加索从小开始画画,最后成为大师,他老的时候一定在思考,思考自己最后将去哪里去?最后结果是回到孩子那里去!经过世事和经历,最后又回到了孩子那里去!这也许就是那个古老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从孩子来,最后回到孩子那里去!那时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很“真”!“真”就是真正的老师,就是儿童本身。 思考3:尊重个性: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传统教育强

关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关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摘要:《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本土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倡导在幼儿园活动中,利用本土资源的开发,去丰富幼儿教育活动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这个课题,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本土资源;创意美术;文化;自然;民俗 接下来,本文将从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结合本土自然资源、借助本土民俗资源等三个方面,围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实践进行研究。 一、融入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 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资源,人们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也会受到各自地区文化的熏陶,汲取本地文化的营养,潜移默化的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认同者。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正式启蒙教育之前的懵懂时期,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受到具有特色文化的影响,并形成深刻的记忆,而且这个文化记忆是印刻在基因里的。因此,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首先要融入本土文化资源。 在连绵不绝的历史长流中,各地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汲取了不同的影响元素,各自形成独特的内涵。如本地区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风光特色等本土文化载体,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中,融合这些本土文化,能够丰富孩子们的美术创意思维,接触到许多更有价值的美术资源,激发学习创意美术的积极性。例如,德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陶瓷名城,已有上千年辉煌的陶瓷制造外销史,有着厚重的陶瓷文化艺术沉淀,被誉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之乡”。在本地的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可以把德化本地的这些陶瓷文化融合其中,让幼儿在创意美术绘画中临摹陶瓷上图案,或者手工制作陶瓷艺术品。并把幼儿完成的创意美术作品进行展览,让幼儿从美术创作中体验本土文化艺术的魅力,并获得美术创作的成就感,体验本土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结合本土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 大自然孕育着万物生灵,其魅力是无穷的,也是最好的创意美术教育资源。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接触大自然有助于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丰富他们的认知。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可以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色、事物,去创作不同风格美术作品。而且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通过结合本土的自然资源,幼儿们可以保持对美术活动的持久兴趣,经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还会产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深切情感。 结合本土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利用自然资源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表达想法与心声,并与伙伴之间交换交流,获得美术创作的喜悦感。就拿德化本地自然资源来说吧,这里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7.3%,位居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因具垂直气候特征,树种繁多,有维管束植物几百种,水松、银杏、南方红豆杉、金毛狗、鹅掌楸、花榈木、樟树、红豆树等国家级珍稀植物十种,还有兰花、杜鹃花、茶花等各种美丽花卉。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完全就可以把我们本地的这些植物资源融合其中,把本地的特色树木、花卉景色制作成图片或者视频,搬到幼儿园创意美术课堂。让幼儿们在美术创作中接受独具本地特色自然资源的熏陶,并把这些自然资源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在美术创意创作中感受本地资源资源的独特风光。 三、借助本土民俗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

九年级美术下册 1 继承发扬中国美术优秀传统教学设计 人美版

1.继承发扬中国美术优秀传统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与世界上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能力目标: 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西不同风格形式美感的体验,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更加热爱祖国,了解自己民族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课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设置的“欣赏。评述”。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他们的主观意识很强,有一定的分析、辨别、判断能力,因此,本课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四个方面概括介绍中国美术最突出的艺术传统,可以降低难度,易于学生从整体上对祖国优秀的美术传统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美术的持久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点。 教学难点: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的对比。初步理解传统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关系。 4教学过程 导入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艺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那么我国都有那些传统艺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呢?这节课---- 新课 出示故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讨论,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1) 大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的艺术美感和实用性。 (2) 为什么采用木结构的建筑体系。 例:它的材料是以木结构为主的,木结构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风格上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自然之美的表达,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于一身。 (3) 与西方建筑相比较,在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

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

最新美术教学理念

《我的新朋友》教学案例 一、教学对象:一年级新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画新朋友,培养同学间的情感,建立同学间的友谊。(人文目标) 2.培养大胆作画,随兴赋色的作画习惯。(技法目标) 三、授课时间:45分钟 四、主要材料 教师:收集范例若干、多媒体、小型录像机 学生:彩色作业纸、各种绘画工具、自带照片一张。 五、背景说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分析教法) 本课原为一年级上册第十课,现将其调至第一课上,旨在通过美术教学把社会人际交往,友情观念,朋友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刚刚认识的同学建立朋友关系,为今后六年的共同学习生活打好感情基础。这样的安排较符合实际。 作为进入小学的第一节美术课,它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在本课起决定作用,如果第一节课是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那么容易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为此本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降低技能难度,不讲人物比例,画面构图等,只要能大胆作画就是好的。 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新学校,新书本,新同学,新老师都是他的新朋友。但根据课本中提示:确定本课的作业为画新同学。 在技法指导上,本课借一系列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力求让其学会观察,并能抓住人物特征。范作形象稚拙,构图简洁,色彩明快,学生会产生“和我画的一样”的亲切感,消除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 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的境遇因素,可借由本课的学习,树立班级是个大家庭,里面有我的许多新朋友的观念。所以把本课定位为以情感为主的课。 六、教学片段 1.激情引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先唱首歌给你们听,好不好? 生:好!

看传统美术教学

看传统美术教学 看传统美术教学__教学反思」看传统美术教学__教学反思」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

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最新美术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级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书法情感,表达个性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许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想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特有的美丽,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清漪园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省会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早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独特的价值。 3、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史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地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4、注重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的新课程改革给各学科教学带来重新整 合的机遇,美术课怎样才能走出过去的泥沼,恢复它应有的面目?需要我们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尺度对传统美术课教学重新审视,纠其偏失,对新时期美术课程的目的任务及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定位,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措施手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改革美术教学 正文: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国历史上千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当前高考制度的现实存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深入人心,并且仍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仍然始终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和口头上而未能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考试成绩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衡量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笼罩下,各学科自然以其与高考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美术学科也必然难逃边缘化的命运。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美术课为主课让路,成了自习课或机动课,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内容单调枯燥,重技法轻素养,缺少人文关怀;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以个别掩盖整体,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d7155419.html,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 作者:温丽萍 来源:《家长·下》2018年第03期 美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抽象的视觉體验,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感觉体验,对幼儿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孩子对家乡的归属感,也能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美妙,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力、行动力。本文我就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展开论述,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供大家参考,本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气息,包含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美术创新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美术教学形式,合理利用本土文化教学资源,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和美术创新能力。 本土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本土文化的生活性与价值性和幼儿的课程特性是一致的,本土文化以具体的形态展示在幼儿的面前,给孩子们真实的美的感受,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其次,本土文化包含许多具体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踊跃参与、大胆尝试,在欢乐的氛围里他们的动手能力就能得到提升。换句话来说,审美与创作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当孩子们的美术教育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时,创作才有意义,孩子们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创作的内涵。同样的,好的创作也能够提高本土的文化资源,而本土文化资源对孩子们来说是最便捷的创作素材,能够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让幼儿欢快地玩耍,提高他们的兴趣 要创作一幅佳作,线条是基础、色彩是涂料、想象力是支柱,在绘画的过程中,只有三者紧密结合,才能画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幼儿还处于懵懂的阶段,在小班,他们只需要知道最基本的涂鸦,中班则需要了解色彩搭配的基础,大班锻炼前两个阶段,并充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活文化、环境资源、实验证明,儿童的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小孩子都只会简单的涂鸦,把色彩统统混搭到一幅画作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小孩子们多去接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种种生物的基本外观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为绘画打下基础。 小孩子对色彩感知比较敏感,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观察一些当地的色彩浓郁的风景图片。要求教师在这方面给予孩子们良好的引导,让孩子们多看、多观察,对于太过复杂的知识不用过多讲解,注重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如何把本土资源具体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一般以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一般以“三段式”——教师教授、学生作业、讲评作业为多见,课堂作业便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在时间上占相当大的比例——近二分之一,在表现形式上经常体现为:绘画方面以线描、蜡笔画、蜡笔水彩相结合、中国画等形式为主;工艺方面以图案设计、手工等为主;而在欣赏方面几乎无“物质”反映。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同一形式去表现主题,以便教师以统一标准开展评价,有时由于时间紧张原因省去“作业评价”环节,课堂结构差不多变成了“二段式”。这样,单一的表现形式、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会扼杀部分学生的个性,抑制他们的创造潜能。因此,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传统的美术作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然而,对二期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视觉艺术包含着丰富的形式,有绘画、雕塑、影视、建筑等,这些形式最终反馈多是同一方式——作品,而美术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这个最终反馈的“作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里便是作业。课堂作业与“艺术作品”一样,包含着学生的情感、价值判断方式,以及他们审美趋向和个性倾向特征,因此,我们要对于美术课堂作业的重要性有新认识,以发挥其价值。 美术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通过静态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结果,而且更需要注重通过设计活动作业,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确定“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如第一课时以活动性作业为主,完成本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课时以静态性绘画作业为主,完成技能目标。另外,还可通过活动性闲暇作业补充和延伸课堂作业,如新教材中的拓展活动建议,同样有利因材施教。同时,充分利用美术专用教室良好的环境,展示学生美术作品,营造艺术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闲暇时空。 美术作业的保存:对于静态作业容易保存,但对动态性作业成果很难保存,可通过拍照、塑封、镶嵌镜框、展览或者拍卖,让学生有成就感。 美术作业的评价:美术活动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教师的评判,还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进行。新教材的“教材评价建议”也强调了这一点,我们更应该了解学生的本性:爱尝试新鲜事物。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在学习中的客观行为。 总之,艺术作业有其长处,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语言和个人方式进行创作。可以这么说,美术是“无错误”学科。教育家赫德曾说过:“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自己的个性”。根据这一多元理论,美术作业的多元设计可设计成综合性作业。例如:二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1、撕纸或剪纸成鱼:随意撕剪出任意型,尝试在形状中添画装饰,表现鱼纹,既可用绘画方式表现鱼纹,又可用小碎纸密集重叠粘贴,还可利用画报纸直接当鱼纹,使之变成一条鱼;2、借物做鱼:利用各种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鱼。如:塑料纸盆等;3、比赛钓鱼:用我们制作的小鱼缸,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将制作好的“鱼”钓起来?开展钓鱼比赛;4、说说鱼儿:说说鱼的造型可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说出与鱼有关的词语、成语等等。这样,也许能充分显示他们的个性倾向,

少儿美术理念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因为,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儿童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画是儿童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儿童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你就要掌握儿童绘画这把钥匙。 1、通过绘画观察儿童智力成长状况儿童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涂鸦”,但智力发育早的儿童2 岁就能用象征符号画人;再如,一个6岁儿童,如果他画的画同3岁儿童的图画一样,那么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3岁阶段。从这一点上来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儿童绘画自身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儿童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美术教育家把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要点: ①智慧成长 ②感情成长 ③社会成长 ④知觉成长 ⑤生理成长 ⑥美感成长 ⑦创造性成长。 我们可以根儿童作画的过程和内容,观察分析得知儿童成长的情况,也可以从同龄儿童比较中,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的快慢。因此,儿童绘画可以被当作我们检验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参照物。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绘画能力的自然过渡,不能过于急躁去“拔苗助长”。 2、通过绘画窥视儿童内心世界儿童绘画活动本身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他们画画只图自己高兴,并不考虑是否需要画出一张“作品”,他们用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画出困扰了他们的事件和问题,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事物,绘画的作用在于通过宣泄使儿童心理得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儿童绘画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窗口,从他们的画中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情感、心绪、性格、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健康成长。 3、通过绘画了解儿童性格与爱好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事实上绘画的确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儿童画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后表现出的感受,对于他们的创造表现,家长应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儿童的作品。常听家长说儿童所画的东西不合比例,不像实物,这只能说明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不了解,还看不懂他们的画。 ●好多学画儿童的家长,都被一个“病毒”感染着,那就是“画得要像”。 ●孩子的画是:画出所有的内容,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 ●孩子的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个表面,好的教师能穿透表面看到后面的最精彩的部分或隐藏很深还没闪光的“闪光点”。不好的教师看到的只是一幅平常的画,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 ●科学的理论是讲道理,艺术的理论是不讲道理。 ●艺术最怕“套路”,最喜欢“花花点子”,孩子画画也是如此 ●儿童画是个性的展现,创造的体现,是不同凡响,是独一无二。儿童画的画有了这几条,即便是画面“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也是最优秀之作。 ●有好多画画的孩子胆很小,无论老师怎么启发就是画不大。研究表明,胆小的孩子一般意志也薄弱,缺乏主动,爱依赖别人,更缺少创新精神。这一现象的形成跟孩子缺乏父爱和母亲过于亲密、依恋及长期生活在“母性群”周围(幼儿园或亲戚阿姨)有密切联系。父亲带给孩子的坚强、勇敢、大承受力和阳刚之气是其他人很难替代的,父亲多给孩子玩,多带孩子在“男人圈”里玩,就能解决“依恋”问题。 ●画画不求结果,只求过程;画法不作“统一”,只求“个性”,这就是儿童画。 ●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 ●孩子的画,画得自由,就是教师的成功。

谈谈我对传统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理解和做法

谈谈我对传统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理解和 做法 谈谈我对传统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理解和做法 柳行中心小学刘峰 在多媒体环境下,很多教师基本丢弃了课堂示范,特别是在上公开课难得见到教师画几笔,美术教师懒得动笔,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有了多媒体,难道真的不需要示范教学了吗?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 传统示范教学俗称临摹,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之一。通过临摹,可以掌握传统的美术基本技巧,是技法教学背景下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而新课程实施以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似乎一夜之间换了天地,摒弃了传统的美术教学,以传统的示范教学为耻。遍观现在大大小小的美术公开课,难得见老师在课堂上有动笔的现象,动辄多媒体,从头到尾,教师不动一笔!这样的课,虽然在欣赏方面,开拓学生视野方面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觉得失去教师示范的美术课,总归是不完整的美术课!在当今新的教育观念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师的示范教学,推陈出新,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取的新的突破。

现代示范教学与传统的临摹教学还是有必要区分:他们共同的地方都是需要教师动笔的,但是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临摹教学是死的,他以临得象为最终的目的,而忽视了个人的感受和创新;而现代示范教学是最人性化的东西,他尊重人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他能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的困难,能帮助学生在创作的道路上奋勇拼搏。所以说现代示范教学与临摹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创新。下面谈谈自己对示范教学的理解和创新运用。 一示范能促进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绪 ;能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 兴趣是美术课成功的基本条件!当然促进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我觉得好的示范是促进学生热爱美术课的最必要的手段。如在写生课的时候,教师稍微示范几笔,学生充满了惊奇和羡慕,对上好美术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写生课中,我也是灵活的运用示范,以免学生养成依赖的惯性意识。如我在教学《猫》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不同角度的猫头(不画身体)。然后我问学生:小猫眯眯好象在干什么呢?小朋友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好象在抬头看风景;有的说好象在看河里的小鱼游来游去;有的说好象在捉老鼠;等等等等。通过示范和提问,启发了学生对情境的联想,为创作打下基础。结果小朋友根据老师板书的启示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猫图:有《小猫钓鱼》、有《猫捉老鼠》、有

小学美术课堂基本要求

小学美术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是与专业美术教育不同的,属于素质型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能提供其它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美术课程尽管要涉及到理性、逻辑、抽象,但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根据目前美术教育理念、目标要求,现行美术课教材教学内容划分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进行教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有所区别,但内在知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相近,所以课前教师要仔细研究分析教材,全面了解本学段,本单元本课的教材所处地位、知识衔接和目标要求,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学段的《美术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书写单元教案,采用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领域”教学过程,设计不同环节进行美术教学,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特拟订我区小学美术课堂基本要求如下: 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导入阶段、发展阶段、交流拓展)具体环节如下: 1.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美术课的氛围是学生心态走入课堂,进入良好情境提高兴趣,导入新课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审美实行有效美术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教法”。 创设氛围方式:教师艺术性语言讲解、教室环境色调(板

报设计、学生作品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师生艺术作品图片展览、多媒体课件使用及教师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趣味故事、魔幻的色彩演示等形式)。 2.规范板书: 美术课课题一定要写的美观规范(黑体、宋体、变体及不同形式的象形图案组合字体要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而定) ,它是反映了教师综合素质,体现了美术教师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作品欣赏分析: 观察分析优秀艺术作品,是每个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素养,学习并了解知识内涵和掌握外在艺术形象特征, 4.技法讲解,课堂示范: 美术课任何领域,教师都需要根据不同学年段,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步骤,讲解和课堂示范。(课堂示范是体现教师绘画基本功,检验其“造型表现”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艺术形象场所,是艺术学科直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5.学生造型实践,随堂指导: 不同年级学段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实践体验活动。此环节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本课理论知识前提下,进行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生自主创作,个性张扬体验的实践环节。是体现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堂演示调空指导能力的环节。是“师生互动”展示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6.教学效果反馈,作品展示交流: 此环节是反馈本课教学效果(主要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和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 1.美术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美术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水平的培养。其具体目标和任务主要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准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获取新知识的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水平。 (5)改变过度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动学生发展、教师提升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合性。 我们力图达到如下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增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升想像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水平。 2.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美术课程的价值是: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水平;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形象思维水平;

美术课题:《乡土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美术课题《乡土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名称乡土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研究内容1.收集研究上虞的人文、历史、建筑、风景、特产等能为美术课堂教学服务的本土美育资源。(资源收集整理归类) 2.研究美术课堂中融入家乡美术资源的切入口。(调查报告、融入课堂的切入口融入方式的研究) 3.研究利用家乡美术资源替换部分教材内容,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策略。(让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让美术课堂生活化)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应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他对社会、文化的认知主要靠在生活环境中的体悟,范围主要集中在家乡层面上。因此,在执行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之在美术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使各种家乡的社会、文化等美育资源和美术课堂融为一体。美术课堂应成为学生和家乡美术资源连接的桥梁,帮助和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 研究的意义 乡土美术资源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把家乡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审美的体验。 乡土美术资源能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课内外探索活动,把家乡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更便于学生探究与实践,提供多方位的体验机会。 乡土美术资源能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把家乡美术资源融入或替换原教材内容,更便于农村小学打破教学资源匮乏,课前准备困难,学生认知缺陷等困境,从而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活动。 以家乡美术资源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当地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堂,必定能为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发表时间:2019-01-02T15:53:37.7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作者:侯中东 [导读]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学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小学美术的时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创意是现在乃至将来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 (四川省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四川宣汉 636154) 摘要: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学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小学美术的时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创意是现在乃至将来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因此,美术教师要将创意应用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文章从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进行比较,并提出了提高创意美术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创意美术教学;传统美术教学;差异 1 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1.1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有差异 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目标以培养初中学生的描写和表现能力为主,即教会初中学生画出美丽的图画,做出有趣的玩具,这样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从表面上看,虽然画面内容丰富,但它替代了初中学生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初中学生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的表达,更直接的就是对初中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扼杀。而创意美术活动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初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水平,通过挖掘初中学生潜在的艺术细胞,引导初中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感受和体验不同的美,再用各种不一样的方式加以表现和创造。 1.2在教学过程的重点处有差异 模仿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传统美术教学注重让初中学生临摹。教师会先入为主地教一些模式化的东西,这会使初中学生形成定势,出现诸如一个模子的太阳、大雁、花等,而忽视了初中学生的个性表现,使其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心灵感受偏低。而创意美术更注重的是初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初中学生创作属于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如天空可以是方的,树上可以结出各种果实,等等。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初中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及时大胆地表达出来! 1.3在教学方法的导入上有差异 传统美术教学主要采用挂图、线、形导入等方法进行教学,即初中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成品,甚至是规定好的颜色仿照绘画,虽然初中学生的临摹力和观察力能够得到提升,但久而久之初中学生的思维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而创意美术活动是让初中学生在玩中充分观察,通过生活的体验激发初中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语言描述,引导初中学生观察想象与思考,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摸索自己喜欢且认可的创意表达方式;期间教师仅是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再进行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过程。 1.4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有差异 在对学生完成后的作品展示评价过程中,传统美术教学仅以像或不像作为作品评价的统一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感受生活过程中对艺术的多元化表达,这就无形中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创意美术活动的评价标准是以了解和尊重学生为主,立足于学生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夸张、随心所欲、随意用色等,努力体会学生作品中的特殊情趣,采取学生自身发展前后、个别同群体、群体之间或是根据教育需要与目标等方式综合评价初中学生的作品和期间的差异性。这种评价形式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 1.5活动材料的投放有差异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传统美术教学使用的材料总体比较单一,多数是自然类、纸质印刷类、布线类、塑料类等材料,使初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对初中学生的想象力也有一些禁锢。而创意美术可利用的废旧物和自然物的资源非常多,吸纳了更多可操作和加工材料。如,布袋、装修管子、废旧篮子、筐子等,所有的这些物品都可以帮助初中学生进行创意的教学,同时材料的投放也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对实际操作创意活动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的满足,增强了初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初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 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发展创意美术教学 2.1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术是特殊性质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在创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下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符合美术艺术特征的,教师也应该在客观的学习规律中掌握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美术作品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在这种自由发挥的空间中更容易使学生加深对美术学习的喜爱,更有助于提高创作中的灵感。美术教材是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载体,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结合教材,利用教材加上自己的教学创意,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2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寻求艺术创造的源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求艺术创造的源头。生活中到处散发着美术的气息,我们要从生活事物的诸多方面理解艺术的内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发现丰富的美术创造的素材。一方面,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名侦探柯南深受学生的喜爱,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有色彩鲜明的人物勾画。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进行美术绘画的练习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还可已进行大胆的创新,增加自己喜欢的元素,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来准备上课的题材,如去室外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等,这些经常出现在学生身边的教学题材更容易让学生进入绘画的状态。美术教师应当巧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以及学习生活作为载体,创建一个“引趣”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生动的事物表象,领悟美术独有的艺术价值,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实践是提升成绩最好的途径,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表达的意义,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