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陵山上的星光》观后感范文

《武陵山上的星光》观后感范文

《武陵山上的星光》观后感范文
《武陵山上的星光》观后感范文

《武陵山上的星光》观后感范文

5月8日,有幸在税务总局“抢鲜”10天观看《武陵山上的星光》,见证了许多税务人的泪光,影片106分钟戛然而止,感动却不止100分,至今心绪难平。从军人到税务人,初看时只觉得老革命身上有种难以理解的倔强,愈往后感动愈浓。最是难忘施老捐出一万元特殊党费,拄杖离开时颤巍巍的背影,一时竟几欲起身送他。

施老简简单单的一生,写就了他璀璨的人生篇章,激起我对税收事业的热忱。从主动奔赴武陵山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被乡亲惊呼“北京来的”到被当成最亲的人,施老不止做好税收本职工作,还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虽勤俭节约严于律己,捐资捐物却十分慷慨。我原先以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老一辈杰出共产党人离我们很远,却未曾想到他们就活在当下,活在身边,活在共同的税收事业里。

2020年我在税务总局协助税收宣传,从政策宣传解读、两会部长通道、新闻发布会、税收宣传月,到舆情风险管理等,在苦与累中静默前行、不断进步。特别在与减税降费“总指挥部”的亲密接触中,接触了、见识了、听闻了包括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先进典型在内许许多多“施星灿”们的故事,他们身上既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勤恳,也发挥着“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的智慧。

参与减税降费宣传舆情工作半年,来自五湖四海的税务人发扬“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税务精神。早8点到晚10点,从文字到业务“啃硬骨头”,既雕琢文字,又钻研政策,还要考虑外溢性。积极稳妥开展税收舆论引导,守好舆情风险防范底线,增添广大市场主体的信心,让千千万万奋斗中的税务人不被辜负、少受委屈。相信税收宣传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辛苦,都能增加减税降费落地的干劲,提振攻克急难险重任务的信心。

“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观影时的热泪和豪言壮语恰有了宣泄口,奔涌成税收宣传的热度,转化为市场主体享受的温度。而当下负重前行、历经锤炼的艰辛旅途,也将成为紧跟时代、实现价值的难忘历程。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 09年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看完沈浩的主要事迹后,感动的一塌糊涂之余又悲又喜,喜的是中国有这么好的书记做楷模,以后肯定会出现更多的沈浩书记,悲的是这么好的书记竟然早逝。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听着他的颁奖词,看着石柱上的“践行信仰”四个大字,泪水又一次打湿了脸颊。如今,他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看完之后,又一次感动的泪水不止,不仅有一次的回想起他的事迹: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 2009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印。这一次上天让村民们的愿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幅挽联的画面让人们的思绪定格在了小岗,定格在了沈浩短暂而又绚丽的人生。 看了这些,我深深地被沈浩书记的精神及品格打动了,那么,感动之余我们应该学习沈书记哪些闪光点呢,又该如何学习呢? 第一,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沈书记在小岗村的6年中,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工作上,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年幼女儿的学习生活。这6年,沈浩同志为小岗、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 这种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现在不能说要服务人民,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尽量帮助身边的同学朋友,即使自己不是班干部也要尽心尽力帮助同学,全心全意服务班级,为以后服务群众打好基础。 第二,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电影中有这样的画面,沈浩的妻子给他整理房间的时候桌子上放满了工作笔记,他无论何时何地想到什么能发展小岗的观点都要记下来,看到某种现象都要记下来,为了以后能随时随地找到所需的材料。他的这一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他的笔记将带领出更多的好书记。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北方最近连续暴热暴蒸,天气预报说已经是10年之最。裹着暴热暴蒸走近电影院看《第一书记》,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则似给浑身大汗的我洗了一个透心凉的冷水浴,让我彻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顶,让我走出一个个疑惑,明白了些许事理。 在沈浩没去小岗任书记时,我就知道小岗村了,那是万里副总理的试点,是一个很成功的试点。粮食问题是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要问题,如电影镜头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门上朱元璋亲笔题写的那四个大字:万世根本。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朱元璋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何况700年后今天的政府。也如小岗村民说吃饱肚子时那开心的笑脸。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

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坑里、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我以为他会的,因为他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不是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当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中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回答。我凑凑热闹回答这个问题。有坑时就应该跳进去,否则萝卜长不大,甚至窝囊枯死。只要是萝卜就行,成熟了能吃,能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一道菜。在鸡鸭鱼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气旺盛、普遍“三高”、体重超标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缓缓火气、平平“三高”、降降体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萝卜可以通气顺气,我衷心希望这样的萝卜官多些。没坑时寻找其它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这部电影,详细的叙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的感人事迹。看后,被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他深入群众,埋头苦干,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磨炼中增长才干。他的感人事迹凝结成一座丰碑,不仅立在小岗村,立在广袤农村,更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我在这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的启示。 沈浩同志将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目地,甚至自己的灵魂都放在小岗村,最后甚至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小岗村的伟大的村支书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不畏艰辛,不怕吃苦,更不惧威胁,为了村民的利益和整个小岗村的光明未来,他放下了年老的母亲,放下了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贫穷的山村。为了修路,他奔走于各地,一一做人们的思想工作,同时又权衡利弊,调节好各方的利益。最终顺利修好了公路,给小岗村营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休息时间,他依然想着村民,不辞辛苦地进行亲自走访。在深入调查与细心挖掘下,他探索到了符合小岗村特色发展的道路并竭尽所能的付诸实践。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他深刻认识到,要将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推广出去,必须先解决交通问题。于是在修好了公路之后,他又忙于奔走开通铁道线路。,在感动于一个村书记为了群众利益不辞辛苦中,铁道局批准了他的建议。 最让人感动的一幕还是大年三十那天,忙着回家的沈浩被村民邀请留下吃饭,村民们依次向这位村支书拜年的场景。我想,作为沈浩的妻子,听到这些心里除了对丈夫的认可,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而作为沈浩的女儿,有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心里也应该是无限的自豪与骄傲吧。。因为这位伟大的人正用自己的双手带领着智慧且富于传统美德的人民走向一个更加光明幸福的未来,走上一条符合小岗村实际特点的成功道路。 小岗村发展由缓慢不前到迅速壮大,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到经济富裕物质充裕,这变化的道路也是沈浩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汗水之路。6年来,小岗村家家都住上了新房;6年来,小岗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近两倍;6年来,小岗人的观念变了,心更齐了,发展思路清晰了,如今的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几万人。一切的美好生活刚刚开始,可是沈浩却累倒了,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 他在日记中写下:“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行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看完这些话后,我潸然泪下。为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培养。他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他同时也传承了一种奋斗的精神,他把去小岗村工作看成是组织对他的信任,看成是金钱衡量不了的荣誉。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做人的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的村民们带来了盼头。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1 连日来,一部电影感动了中国,这部电影就是《第一书记》,它真实的再现了一位村党委书记的感人故事,这位感动中国的村党委书记的原型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为小岗村发展鞠躬尽瘁的选派干部沈浩。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很多,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个“情”字,这就是沈浩同志与小岗村普通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感情!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相印、情相依的血肉关系,我不禁扪心自问:怎么才能成为让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让群众离不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来自一个“情”字,这样一份至真至纯之“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心贴心、同甘苦、共奋斗,才会油然而生。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正是千千万万党的干部保持和发扬了这样的好作风,我们党才深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党的各项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沈浩在小岗村,每天都和群众朝夕相处,他一直不愿给自己的住地装铁门,怕的就是一道铁门会拉开自己和群众的距离。我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举措敞开挡在干群之间的那道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沈浩学习,和群众零距离,带着真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冷暖,向群众掏出暖心窝的话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值得托付。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情到,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情。老百姓最重感情,作为干部千万不能伤害这份感情。但在现实中却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自认为高群众一等,即便偶尔走到群众中去,也是居高临下,根本没耐心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只会摆足势子作指示,把深入群众纯粹变成一种形式。这种矫情的“深入”,只会让群众失望甚至心寒。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真诚、热情、耐心来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需要和愿望,帮助他们办实事,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 民心是杆秤。感受一下小岗人送别沈浩时那悲恸欲绝的情景,就不难悟出,什么干部是群众巴不得他早早离开的,什么干部又是群众舍不得他走的。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干部,是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那样,把群众当成至爱亲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为群众谋福祉的事业上,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们为群众的

观看《榜样3》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榜样3》心得体会范文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特别节目《榜样3》,在全党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英雄的共产党人在信仰的指引下,成为用铁肩担起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道义,用血肉之躯筑起抵抗列强入侵的长城,用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视死如归、敢于牺牲、勇于战斗、越战越强的英雄气概在中华民族最屈辱最黑暗之中摸索光明的前途的榜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将一盘散沙的国人奇迹般团结起来,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斗志,为处于深重灾难的中国人民点燃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希望之灯。 秉承父志,扎根边疆。李元敏老家在山东省牟平县,当年,父亲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带着儿女来到新疆伊宁县盖买村,基本称得上从祖国的最东端到了最西端。著名作家袁鹰在《白杨》中借物喻人,说那位父亲沉思中从车窗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旁,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是的,当时随父支援边疆的李元敏正是那迎着风沙成长的一棵小树。她为父亲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高尚情怀。她,把自己

的根牢牢扎在贫穷的盖买村,从学种地、学针线到学管理、学当”;家”,终于长成了一棵为群众遮风挡雨谋福祉的大树。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也从来不乏”;榜样”。像王淑芳、贺星龙等亲身讲述的党的十九大后涌现出来的身边先进典型,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也是新时代新气象新精神的引领者。面对这些新时代“榜样”,我们都应满怀恭敬地向他们深深的鞠一躬,然后在心中郑重地对自己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共产党人。

《第一书记》观后感800字

《第一书记》观后感800字 上周五,党支部组织学校党员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片子以事实为根据,生动感人的情节向我们描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委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 小岗村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一百余户人家通过心情劳作,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很辛勤,生活的也很真实,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一代又一代,日子谈不上富裕,但很安逸,大家对眼前这一切感到很满足。 干部提干之前,往往需要到农村镀金,不少官员到小岗村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他们的口头禅是“干多了有什么意思,不干也没意思,干一点意思意思”。对于干部下乡,在小岗村人民看来在平常不过了,不过是匆匆过客,来来去去没对小岗村才来什么实惠,所以,沈浩的到来所有人都没看在眼里。然而,沈浩来到小岗村后挨家挨户调研,深入了解小岗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调研中他发现,小岗村人民经济条件差,一来是受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享受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晒不到致富的暖阳,不少人早已习惯于男耕女织的生活;二来是物资和权力被少数人占有,人民力量分散,不能统一思想,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少数人折腾。 认清小岗村现状后,这位财政厅下来的干部仔细分析,寻求改变现状的办法,为统一思想,他反复走进农户,解决他们的困难,用真情征服了村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时,

不辞劳苦地和少数掌权者沟通,他说: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干,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面对他们的强势,沈浩书记没有退缩,他自己率先行动起来,为人民办了很多实事,证明了自己的思想,最后让那些顽固的人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沈浩书记一条心干到底。 “要想富,先修路”。沈浩书记看着小岗村泥泞的道路,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因为条件差,企业不肯来投资。接连跑了很多单位,筹集了一部分用于修路的资金后,他冲到最前面,带领村民一起修路,团结就是力量,大家的努力铺就了一条笔直平坦的“致富路”,初战告捷。接下来,沈书记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系企业来小岗村投资,占地开发需要迁坟,有个老太太守着儿子的坟不肯迁走,想通过这座坟留住儿子一些念想。村干部为了保证工期实行强拆,此举让年过八旬的老太悲痛不已。得知这一消息,沈浩说了一句“我马上到!”,于是匆匆离开母亲的生日宴席。最后,老太被沈书记为民着想的精神打动,说:“死人不能挡活人的路”,同意迁坟。 三年的时间很短暂,在小岗村的生活要结束了,沈书记要回城里工作。可是,三年期间与村民建立的感情促使全村一百余户人家又一次按下了红手印,如此庄重的挽留让沈浩同志无法拒绝。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小岗村干三年。沈浩的决定对小岗村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听说要继续留在小岗

榜样3观后感

《榜样3》电视专题片观后感 观看学习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榜样3》后,感慨万分,榜样是时代的最强音,榜样就是一个人心中价值观的化身,他会让你不自觉的向之靠近,看齐。对于一个信仰并立志追求共产主义的共产党员来说,本片中的一个个先进事迹,正是一根根闪耀的标杆,更是一座座灯塔,为每一名共产党员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不忘初心、学习榜样,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摈弃人性的弱点,在物欲横流、到处充满利益诱惑的今天,坚定信念,守住灵魂最初的纯洁。“我的动力第一就是党的要求,如果没有党,还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处。”90岁高龄的老党员宋书声依然难以抑制内心最初的激动,宋老数十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用一生践行最初的誓言,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宋老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为我党翻译马列著作,提供精神食粮;热情似火的建设年代,宋老没有居功自傲,依然默默坚守初心,一张书桌,一把椅子,道阻且长,初心不改,耐得住枯燥,守得住寂寞,积极投身党的思想建设事业中。我们应当学习宋老的坚贞不渝,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永葆初心不变,牢记肩头使命,低头默默奉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不忘初心、学习榜样,就要愿意舍小顾大一名合格的共

产党员,应该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危急关头和关键时候,要舍小家、顾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贡献。新疆伊宁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并没有满足于自家的小康生活,在群众需要她的时候,挑起重担,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全村老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她雷厉风行,抓班子带队伍,治穷创收;修渠修路,干事创业。十年来,有血有肉有担当的元敏书记带领着盖买村和全村人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这份勇于担当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必备法宝,我们当学元敏书记,多点接“烫手山芋”之精神,敢啃最硬的骨头,敢于在工作实践中迎难而上,勇于把最重的责任扛在肩上,抓紧抓实每一项工作。山西临汾大宁县乡村医生贺星龙,诊所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有病打电话,24小时上门服务”。一辆摩托,一个医药箱,跑遍乡村每个角落,十八年来,风雨无阻,从不收取出诊费,从不催收医药费,甚至将账本付之一炬,垫付十万元医药费。贺星龙当医生,为的只是群众的健康。他说说,入党之后,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也感觉到为人民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新时代需要更多的“贺星龙”,更多的为民服务情怀。现在正身处山区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们,当矢志不渝,牢记为民宗旨,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吃的下苦,干的了事。 不忘初心、学习榜样,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困难和危机的时刻应当挺身而出,不怕牺牲,

党员《榜样3》观后感四篇

党员《榜样3》观后感四篇 观看了《榜样3》后,我们被震撼与感动。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与榜样同行。朋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党员《榜样3》观后感【一】 看完《榜样3》之后,我的心中激情澎湃,一时难以平静。节目中的每个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十年如一日的翻译家宋书声;坚守农村,服务一方百姓的农村医生贺星龙;舍生冒死,屡立战功的缉毒英雄印春荣……他们一个个鲜活的事迹,真正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是信念的力量鼓舞着他们坚守岗位,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我虽然不能做出这些英雄们的可歌可颂的动人事迹,但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随时向这些榜样们看齐,就一定能处处为病人着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事迹行动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党员《榜样3》观后感【二】

《榜样3》专题节目,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先进代表访谈、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互动、分享入党初心等多种形式,着力讲好新时代新故事,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既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每一名党员要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活动中,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营造氛围,树立优秀共产党员楷模,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党员《榜样3》观后感【三】 11月9日晚我观看了《榜样3》专题节目,了解到很多不同岗位上优秀党员和基层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与汗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观看后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灵魂受到深刻的洗礼。 执着的翻译家宋书声1951年开始从事了55年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几十年的辛苦和坚守是因为编译马列著作是党的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 同学们好!看到大家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手里拿着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来的零食,每天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不用担心自己是否还能交上下一学年的学费,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费是否能撑得到月底,不用担心朋友的生日礼物或是同学聚会的经费自己是否能够承担,更不用担心家里的房贷是否还得上.....因为这些你们的父母都可以做到,他们舍不得让你们吃苦。那你们是否想过父母辛苦工作的艰辛呢?是否想过他们挣钱的不易?是否关心过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呢? 大家是否知道,在我们享受着如此无忧的生活的同时,还有一些跟你们同龄甚至是比你们还小的弟弟妹妹因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自己学业,甚至无法跟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他们有的从小失去双亲,独自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为生计奔波劳累。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广西卫视的《第一书记》这个节目,这是中国首档"面对面捐款"——全透明,最放心的慈善模式——美丽乡村公益栏目,它邀请广西全区选派的3000名扶贫“第一书记”为主角,寻找最需要帮助的村庄,由驻村书记讲解他们的扶贫项目,并将他们在工作中通过深入群众所了解到的励志人物以及相关故事展现给观众以及100家爱心企业,第一时间面对面的为贫困群众募集捐款,通过电视搭建起爱心企业与帮扶对象直接面对面接触的平台,解决眼前问题;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转达爱心。并且在乡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产业项目,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真正为群众着想,让群众脱贫致富。捐助款直接从爱心企业手上到达受助者手里,没有任何中间环节。 “心存善念,第一时间行动,就能得到快乐!”《第一书记》给我们做出了深刻的诠释。在《第一书记》的影片中,我们看到许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艰难困苦,却对上学依然有着深深的渴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才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在我观看的所有节目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海莲、王明欢姐弟俩。他们学习成绩优秀,都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现实不允许,家里条件不允许,他们中必须有一人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姐姐王海莲今年16岁,弟弟王明欢今年13岁,他们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腰部疾病,无法负重,而父亲则在一年前因为脑溢血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这个身体孱弱的母亲肩上。从此,懂事孝顺的王海莲和王明欢姐弟俩为了帮助母亲减轻家庭负担,总会在田间地头上看到姐弟俩的身影。在家里,王明欢俨然就是小大人,家里家外的活,只要是他力所能及,总会竭尽所能去做。两年前,成绩优秀的王海莲被贺州的高中录取,由于学费太高,她放弃了贺州的高中,在农业(中职)学校上学。

[观后感]第一书记观后感12篇

[观后感]第一书记观后感12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1): 影片《第一书记》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来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职责感,------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职责感和事业心。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2004年2月,他用心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能够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义无返顾地选取了小岗,这种选取意味着压力,承担着职责。他把下乡挂职锻炼,看成是人生”干点事业”的一个机会,他把小岗村作为一个新的创业舞台,要利用”小岗村这张名片”,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取。既然选取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创优争先活动中,我们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第一书记观后感(2): 看完电影《第一书记》,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动和敬佩。这部影片之所以被观众理解,是因为它不一样于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特点,而是透过再现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的点点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感人的生活细节。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给我们的感觉:沈浩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普通却不平凡,他用行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部影片给我们带给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我们的党从诞生到此刻涌现出无数英雄和模范,从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到孔繁森……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从沈浩身上却表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沈浩同志和我们身边的同志是何等的相似,沈浩在合肥的省财政厅,是一个有十几年工龄的科级干部,他工作稳定、生活优裕、有房有车,与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下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尽管他在小岗村只有6年时光,但他的作为为何让那些朴实的农民三次按下红手印而深情地挽留?因为沈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他不愿在机关里平平淡淡地度过为党工作的时光,他到小岗村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舞台,他在机关无法实现的很多想法在那里能够实现。他并非是要去小岗村做牺牲、做奉献的,而是在那里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追求。6年里,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馨、对孩子学业的帮忙、对老母亲的尽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小岗人的信赖。 从某种好处上,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但一生却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来讲,沈浩是幸运的。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正是他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小岗村做为自我人生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能够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是值得去思考和学习的。 第一书记观后感(3): 观看了影片使我切实地了解到沈浩书记是一个尽心竭力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 以下是关于第一书记观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篇一: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 怀着对沈浩同志深深的敬意,我走进了顺义影剧院,观看了这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第一书记》。 沈浩是由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职的干部。几年来,他为小岗村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小岗村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四次红手印的光荣记载,除了第一次分田到户,十八位带头人按下红手印,立下军令状外,其余的三次全部是为了他们心中的好书记—沈浩。个红手印是第一次挽留他再干一届,个红手印是第二次挽留他继任书记,多个红手印第三次挽留他永远留在小岗…… 500多个红手印里,蕴含着小岗人民对沈浩书记的浓情厚谊,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践行入党誓言,为了人生理想,为了人民大众,甘愿奉献,勇担责任的高尚精神,而我们从沈浩同志身上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个人都经历了党旗下宣誓这一神圣庄严的时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 ·

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短短80字,对一名党员提出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尚的要求。一名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挂念着誓词,以此作为人生的奋斗纲领,那无论有无辉煌的成绩,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优秀的党员。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这是由党员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每个党员在申请入党之前,都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明确入党的动机。复杂的社会现实让动机不再那么纯正,但是作为一名党多年考察的优秀分子,我们必须意识到,为党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工作,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集体讲个人的党员绝对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而是混入党员队伍的败类罢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抹煞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偶尔听有的党员说“用共产党的牧场,放养自己的骆驼”,便觉得悲哀,不知道出现这样的党员是党组织的悲哀,还是他个人的悲哀。总之一个党员在丧失了奉献精神之后,他的党员之名就仅仅是一件外套,只在他需要时穿上罢了。 党员必须要讲奉献。在我国这个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项社会制度还需要完善的今天,党员的 ·

央视优秀节目《驻村第一书记》5篇观后感范文

央视优秀节目《驻村第一书记》5篇观后 感范文 《驻村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一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系列报道《驻村第一书记》,报道了我国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其中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我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看了《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后,让我渐渐理清了思路,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经验。 全国道德模范黄文秀的故事告诉我,应该做人民的贴心人,只有用心去跟群众交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走进群众心里,进一步开展工作。黄文秀刚到白坭村的时候同样也是不被群众理解、接受,甚至有村民说“她进门我们关门,不让她进来,她什么事都做不了,不相信她。”面对这样的窘境,黄文秀没有气馁,静下心来从百姓的角度想问题,思考百姓的需求,比如她安排村干部轮值制度,还有她帮助贫困户给小孩办理户口、报销医药费等等,黄文秀根据每家每户不同的情况都做了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

黄文秀作为优秀的选调生前辈,到白坭村任职的时候也比我大不了几岁,但是她这种能够俯首甘为孺子牛,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实事的精神感动了我,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有黄文秀这种精神,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从群众的生活实际、所急所需出发,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老百姓服务。 驻村第一书记,这个称呼在老百姓心中早已不在陌生。为更好地完成脱贫攻坚,很多优秀的机关人员都被选派到基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在乡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两委成员开展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驻村第一书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他们是党的理论的宣传员。在自己工作的地方,他们宣传国家关于脱贫攻坚和强农惠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工作,激发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内生动力。 其次他们是党的政策的引导员。为更好的抓实精准扶贫,他们指导开展贫困人员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推进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到村到户,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9观看榜样3的学习心得,学习榜样力量的观后感3篇

2019观看榜样3的学习心得,学习榜样 力量的观后感3篇 2019榜样3观后感心得体会 《榜样3》为我们讲述了几位真心为民,践行理想初心的共产党员的事迹。里面有90高龄的老党员宋书声,一辈子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所译的《共产党宣言》一直沿用至今;有带领村民致富的村书记杰米拉,有致力于北斗卫星技术的专家王淑芳,有卫国戍边的边防缉毒指战员印春荣,,,尤其让我感动的是那个摩托医生,山西临汾的贺星龙,是80后,村民筹钱上的卫校,就是想学成归来服务村民,20个村,服务4600民众,妻子也是卫校同学,想进城发展来个诊所,闹到要离婚地步,后来村民来家里,甚为感动,终于留下来,12年磨破了8个大帆布背包,村民赊账10多万,他把账本付之一炬,多么朴素的情怀啊。 我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的使命与担当。他们身上都体现了甘为真理付韶光的初心,一辈子从事所选择的事业,一个猛子扎进去,坚守岗位,初心不变,在岗位上闪光。 我要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摩托医生贺星龙,,

年纪轻轻,始终把父老乡亲的健康挂在心上,以至于村民听到摩托车的声音就知道贺医生来了,心就安了。而几十年如一日的吃苦耐劳精神,走山路,爬山坡,骑摩托摔伤,爬起来继续前行,因为心里装着的都是村民的安危。 我要学习他们心里装着群众的朴素情怀。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在现在社会,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我们社区中心应该转变理念,转变思路,以提升基层技术服务能力为本,以签而有约的医术医德为魂,从居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最迫切的地方改起,心里始终装着百姓的安康,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2019榜样3观后感 11月9日晚在共产党员网观看了《榜样3》,观看中几次感动落泪,沉甸甸的榜样及事迹让我感慨和思绪万千,《榜样3》优秀共产党员楷模,先进典型事迹激励着我,怎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干部。 《榜样3》一个个平凡故事讲述了深刻道理,一件件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了党的崇高理想,既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11月18日,桃村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村书记、主任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片中讲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的感人事迹。影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来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责任感,------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可以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小岗,这种选择意味着压力,承担着责任。他把下乡挂职锻炼,看成是人生"干点事业"的一个机会,他把小岗村作为一个新的创业舞台,要利用"小岗村这张名片",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沈浩同志放弃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投身基层,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把汗水和真情留在了小岗村,把爱和希望留在了小岗村,

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奉献给了小岗村。沈浩同志鞠躬尽瘁、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我们,沈浩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平凡的人生闪耀共产党员的魂,坚定的信念成就辉煌的小岗村。通过观看影片使我们切实地了解到沈浩书记是一个尽心竭力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人,始终做到以人民的事情为第一,无论村民们有任何困难,他都以最大的力量投入饱满的热情,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为村民们争取时间,帮助小岗村铺修了公路,更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们的收入水平,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克服了种种困难,心系群众,提高农村群众自身素质,带动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村委书记,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胸怀理想抱负,选择下放基层,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事业,以实

《榜样3》观后学习笔记

《榜样3》观后学习笔记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3》系列节目,报道7位优秀共产党员和1个基层党组织的典型事迹,每位嘉宾都登上“初心台”重读入党志愿书并进行了宣誓。这堂“党课”是促进我们共产党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源泉,是以榜样的光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的生动写照。 最美摩托医生贺星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入党誓词中的诺言。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把40多个村庄的4600多名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乡亲生病、乡亲有需求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道路多么坎坷。他总把乡亲们的健康当作头等的大事,乡亲们都说他是全村人的儿子。他不收出诊费、垫付医药费,人们都称他为“傻子”。妻子和儿女的生日他总是没法陪同,因为他一直都在忙着照看村里的乡亲病人们。心中装着乡亲,把乡亲们的健康当作全家最大的事情,这就是贺星龙。心里装着百姓,一心为百姓办实事,把百姓之事当作自己之事,这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不论是“忠诚执着,传播真理”的宋书声,“骑行天使,守护健康”的贺星龙,还是“致富

能手,乡村筑梦”的李元敏,“逐梦太空,情献北斗”的王淑芳,抑或是“虎胆英雄,缉毒先锋”的印春荣,“敢闯敢干,振兴乡村”的朱仁斌,以及“超导院士,知识报国”的赵忠贤,“量天测地,绘我河山”的国测一大队,他们或是不在乎自身得失的坚持,或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入党的那份初心的坚持,这种对党忠诚的信念是引领他们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这些榜样们用自己满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和群众,为了党的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舍小家为大家,作出了牺牲和奉献,赋予生命更充实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基层的一名气象人,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心中有梦,心中有民,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在公共气象服务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观看时间:2014年5月6日星期二中午12:20—14:00 听说了沈浩这个名字以及他的事迹,然而却没有对他进行详细的了解。借中午的时间,花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看完了这部影片。在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的启示。 这位财政厅下派的干部将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目地,甚至自己的灵魂都放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最后甚至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小岗村的伟大的村支书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不畏艰辛,不怕吃苦,更不惧威胁,为了村民的利益和整个小岗村的光明未来,他放下了年老的母亲,放下了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贫穷的山村。第一次开会,村民认为是来镀金的,回去后好当官;在村民会议上村民刁难沈浩,他走遍了108户村民调查研究,为了调和村民中的不满,将霸占集体资源的杨德福告上法庭,并在夜晚时被暴打,好规划想实施,但村民心有余悸,为了修路,他奔走于各地,一一做人们的思想工作,同时又权衡利弊,调节好各方的利益。最终顺利修好了公路,给小岗村营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休息时间,他依然想着村民,不辞辛苦地进行亲自走访。在深入调查与细心挖掘下,他探索到了符合小岗村特色发展的道路并竭尽所能的付诸实践。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他深刻认识到,

要将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推广出去,必须先解决交通问题。于是在修好了公路之后,他又忙于奔走开通铁道线路。,在感动于一个村书记为了群众利益不辞辛苦中,铁道局批准了他的建议,特为小岗村过铁路上方修建公路全线双向停车45分钟。 或许,最让我感动的一幕还是大年三十那天,忙着回家的沈浩被村民邀请留下吃饭,村民们依次向这位村支书拜年的场景。我想,作为沈浩的妻子,听到这些心里除了对丈夫的认可,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而作为沈浩的女儿,有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父亲,心里也应该是无限的自豪与骄傲吧。。因为这位伟大的人正用自己的双手带领着智慧且富于传统美德的人民走向一个更加光明幸福的未来,走上一条符合小岗村实际特点的成功道路。 当看到这位书记在日记中写下:“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行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看完这些话后,我潸然泪下。为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培养。他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就难在选择了并干好它。因为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认可。小岗村对沈浩的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位第一书记的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一书记广西卫视杨六斤观后感汇总篇

第一书记广西卫视杨六斤观后感汇总篇 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在扶贫活动中报道,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爷爷奶奶相续去世,独自生活,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常吃野菜充饥。在恶劣坏境中生存。 第一书记杨六斤观后感350个字 今天老师组织看了名叫“第一书记”公益节目,令我非常感动,几次让我热泪盈眶。有同学说我们不幸福,我真的觉得我们是幸福过头了,跟他们相比,这点苦算什么?这些泪算什么?这些辛酸又算得了什么? 这期的“第一书记”,我印象最深的是六斤。他是一个孤儿,父亲离世,母亲改嫁,被堂哥接去了家里,从此一人独自生活了六年。他帮邻居喂猪、放牛,早餐,就是米饭和一碗辣椒,想吃菜,就在小山坡上摘些野菜,想吃肉,就在水库里钓鱼,顺便洗澡,用洗衣粉洗头······ 他的一切经历,我们都无法承受。我们现在每个同学都是在亲人们的呵护下长大的,我们现在应该学会独立,也要试着去想一想:如果自己在大山里,你生存的下来吗?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不开心了就得哄着,就要买礼物,可每个父母都尽力成全着自己的孩子,等到孩子叛逆的时候才感到后悔,这太晚了呀! 同学们,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独立,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会离开甜蜜的家,父母也不可能陪我们一生,他们也会老去,她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我们为何不试着去理解父母,而不是父母去理解你呢??? 第一书记杨六斤观后感350个字 一个听起来似乎传奇的孩子,他的生活经历却是那样的令人悲悯,令人感动。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孩子,6岁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你可以认为这是传奇,但这都是真实的,他就是杨六斤。

《榜样3》观后感900字

看完《榜样3》,感触很深。 榜样就是标杆。《小窗幽记》里说:身先足以率人。看《榜样3》里的人物,他们或是一个集体的领头人、一个学科的负责人,甚至一个行业的先行者,不管是远离大众视线的科学家、翻译家,还是走家串户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村支书,或者顶着寒冬酷暑在户外测绘、行医、办案的普通干部、个体户,他们所从事的事业,都是需要引领一群人、或是和一群人打交道、为一群人服务的。在短片中,我看到了他们身先士卒的拼搏精神,感受到敢为人先、甚至敢碰硬较真的勇气。 整部片子,没有喧哗的口号,没有摆拍的镜头,只有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家常里短。但就是这些看似繁琐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成就了事业,也使他们成为了我们的榜样。支撑着那些感人事迹的,不是大道理,只有一个词:初心。不论他们从事怎样的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初心,那就是在入党志愿书里的承诺、在宣誓仪式上的严肃誓词。看到他们在初心台上泪花闪烁再次宣誓的时刻,我也禁不住滋润了眼眶。 古语说,知易行难。承诺简易,宣誓简易,但要坚守,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坚强的信念。信念在哪里?不在书里,不停留在党章里,它其实来自我们的心。《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很多人、很多事,开头都很好,但是结局好的却很少。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渐行渐远,忘却了初心,慢慢偏离了预定的航线。 每个人来人世间的一遭很短,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几乎如尘埃般可以忽略不计;但一百年的光阴也很长,一昼夜就有无数的花开花落,一个念头,也许就毁灭了一车乘客、几十个家庭。如此漫长的人生路,引领我们不断前行的,除了方向的指引和榜样的标杆,更需要我们自己坚强的人生追求。我们生而有幸在这个太平的世界里,享受着现代高科技的种种成果,但身处在信息爆炸式的包围中,稍不留神,也很简易迷失自己的方向。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作为一名党员,要想时刻保持清醒,就必须时刻紧盯着榜样,以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让他们的事迹成为行动的标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