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1日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

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

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2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15分)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试卷号117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10 -14__m。

3.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4.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5.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 )。

A.染色体复制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C.核酸组成 D.遗传因子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

A.地貌 B.地心

C.海沟 D.内核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

C.纳米 D.生物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

A.爱因斯坦 B.达默

C牛顿 D.诺贝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力革命指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_9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3.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

4.计算机语言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2

m)c (E ?=?

式中E 为能量,m 为质量,c 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l08 km/s ,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从公式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 ?,相应的惯性质量必定增加2/c E m

?=?;反之,每减少

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2

m)c

(E ?=?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2.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

五、论述题(共30分)

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它具有两重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分)

科学技术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产

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

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8分)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查询最新、最快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人们又可通过上网、娱乐、游戏,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3)科技革命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7分)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7分)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

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

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

考试

科学与技术 试题

2010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 理论 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 科学发现_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裂变和 原子核聚变

4.现代化学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 定量 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5.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50 亿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工业革命是于( B )发生的。

A. 20世纪中叶 B .18世纪后期C .19世纪 D .21世纪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A )。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B .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

C .非晶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

D .半导体陶瓷、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 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D )。 A .蛋白 B .酶 C .细胞 D .氨基酸

9.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A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

A .星系红移

B .星系兰移

C .星系黄移

D .星系绿移 10.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A )。 A.臭氧层破坏 B .火山爆发C .洪涝灾害 D .沙尘暴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1.原子核裂变,一般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为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

12.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物质。

13.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14.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15.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6.什么是科学?

答(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在分析、研究事物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汪确性,自我矫正的探索过程。(3)现在的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项国家事业。因为当今科学活动的规模迅速加大,研究的课题领域越来越复杂,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体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因此科学木仅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相关活动和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整个人类社会的事业。 17.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答: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首先,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再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电能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力呈直线上升。其次,电力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的先后发明,使人类快速传递消息成为可

能;电灯、留声机、电影等发明,更使人们享受了文明生活。电能已经充分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再次,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五、论述题(共30分)

l8.新技术革命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整个社会的影响(10分)

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对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成果可以概括为“3C如革命和“3A”革命。“3C”革命是指通信、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技术革命,它们将人类社会推向了划时代的信息社会。“3Al'革命是指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3A”革命的深入发展,将整个人类社会全面推向自动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话、电视、计算机连为一体,将世界变成为地球村。

其他高新技术也同样改变了世界图景。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新能源技术将解决困扰人类社会的能源危机;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公民时代”,进入一个陆海空立体新时期。(2)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0分)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推动了第三产业(通信、运输、商业、金融等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总体来说,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运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

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引发了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如:现代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加强了人们的社会联系,互联网络更加扩大了人们交往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速度,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关系更加密切并日趋一体化;

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社会生活和业余活动内容及结构的变化;

家庭电气化和家务劳动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总之,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先进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还对人类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的伦理观念、价值

观念和需求观念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维走向多维,从单层次走向多层次多角度,从片面走向全面,人们视野将变得更开阔。人类还将更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富于创新精神。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

2010-2011学年度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

透、相互转化。

2.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 、航天技

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3.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4.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5.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

力、电磁力和( )相互作用。

A.地磁力 B.分子力 C.强力 I).结合力

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I).遗传物质

7.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技术而

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9.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

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0.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1.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3.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4.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队识iLi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①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②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5.筒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五、论述题(共30分)

1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

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jL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十……)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

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n向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科学与技术小抄电大考试

填空题

1.科学经历了不同的时代。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当今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2.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1895年,达尔文出版了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诞生。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学说。

5.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①变异的普遍性;②繁殖过剩; ③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

6.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7.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8.原子的范围是10-10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夸克的范围10-20m。

9.原子能的释放方式是:原子能的衰变、原子能的裂变、原子能的聚变。其中利用最多的是原子能的裂变。

10.核能的和平利用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核电。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11.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12.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3.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14.目前,大多数人都采用“诱导楔合假说”来解释酶的作用机理。(科学家早期提出的是“锁钥假说”)

15.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

16.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17.生物体内存在两大类核酸。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1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与碱基C配对的是G。(在DNA中,与碱基A配对的是T,在RNA中,A与U配对)

19.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20.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把遗传信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2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转译两个步骤。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 的转移。转译也叫翻译,是生物按照从DNA转录得到的mRNA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2.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23.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24.恒星的归宿方式有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因初始质量不同而有不同的结局。

25.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6.太阳大气共分三层,自外向里依次是日冕、色球和光球。

27.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8.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名称为ENIAC可直译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29.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它诞生于1971年,它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

30.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达默,时间是1952年。

31.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32.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总体在恶化,局部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生物物种减少,森林资源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33.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有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学。

名词解释

1.科学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社会需求而创造的手段和方法体系;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控制、改造自然的过程和能力。是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物化形态。

3.高新技术通常是指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或认为高新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4.电力革命所谓电力革命指的是,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5.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指从18世纪后期到19实际末,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6.原子核原子核可以看作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就是中子数加上质子数。

7.核裂变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分裂成三个或更多个碎块。

8.核聚变两个或几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种结合称为聚变。

9.核力原子核的内部有一种比电磁力更强的力,这就是核子与核子之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核力的作用是保持原子核的稳定,核力是短程力,核力有饱和性。

10.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11.超导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导致导电材料的电阻趋近于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12.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将这类合金先加工成型,然后改变外界温度(降温或升温),它可产生变形。一旦,外界温度重新回复到原来温度时,它的形状立即可以复原,犹如具有“记忆”过去形状的功能,故称其为形状记忆合金。

13.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14.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个后

代。

15.细胞工程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在细胞水平进行的遗传操作。

16.蛋白质工程是指在深入了解蛋白质空间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在掌握基因操作技术的基础上,用人工合成生产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具有新的结构与功能的、对人类生活有用的蛋白质分子。

17.酶工程酶工程是指利用酶、细胞或细胞器等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借助生物反应装置和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

18.星系星系是由无数恒星及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

19.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指从它的核心到外部由不同的圈层构成,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物质成分、物质运动特色和物理化学等性质,厚度也各不相同。

20.空间技术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被成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21.CPU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2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鼓掌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2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两台以上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并在通信协议的控制下实现互联的系统。

24.持续发展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有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25.自然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26.物质生产表达方式(社会生产力的表达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高科技"应为指数!

27.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氟利昂)和溶剂的氯氟烃类物质,以及氮氧化物,溴氟烃等物质,它们在高空中,经光解反应后的产物,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臭氧分子的分解,致使大气中臭氧浓度下降。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过度紫外线辐射到达地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8.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的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取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止新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受教育者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公德。

简答题:

1、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2、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是:E=m*(c) 2

这一式子说明了:

a. 物质的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b. 小的质量中包含着巨大的能量。若物质的质量减少,必定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c. 这一关系式是人类进行核能利用的理论基础。

3。现代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现代化学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化学反应理论、开发化学反应过程来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而设计最佳的化学反应过程。

第二、提高结构力量水平,致力于寻找或设计最需要、最佳的化合物材料或体系。

第三、要发展分析和测试新方法,依靠新技术和多学科综合,致力于新型分子的的研究,合成特定性能的材料和物质。

现代化学研究不仅要综合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而且还要综合运用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她要借助数学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借助物理学的量子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热力学方法等,还要借助物理测试技术和生物学模拟生物功能、生物膜分离能力、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和储存等。

它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以众多高深理论作指南、依靠多种专业人员细致分工和合作,用多种精密仪器设备作检测的手段。

4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作为某种化学反应的执行者,将原料加工成某种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即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生物。)

生物技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方法来获得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产品。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5、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宇宙处在这个阶段的时间特别短,短到以秒来计,称为“太初第一秒”。刚刚诞生的宇宙是极其炽热、致密的,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高密的状态,当时除氢核——质子外,没有任何别的化学元素,只有由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混合而成,成为热平衡状态下的“宇宙汤”。

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化学元素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中子和质子开始核聚变过程,所有的中子迅速合成到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这一时期还合成了其它轻元素,如氘、氚、锂、铍、硼等,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这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和质子、电子、光子等,光辐射很强,但没有星体存在。

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这个阶段,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先后形成了各级天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再进一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人类也终于在地球上诞生了。

6、简述传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技术是指将各种要测量的量(信息)经过接收仪器(设备)的传递和转换变成易于测量和处理的量(电或磁的信号等)并加以定量分析测定的一种技术.

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检测领域和自动控制系统及日常生活中.

传感技术的核心是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压力测量)、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针对不同气体的各种气体传感器、超声传感器(测超声波的)等。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传感器等。

应用如:B超医学诊断,速度传感器,声控开关。。

遥感技术是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使用电磁波谱)对目标进行测量和识别的技术,主要是采用遥感器收集及记录目标及环境的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图像提取于识别。它具有远距离、穿透性、高灵敏的特点。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应用领域有:地表与海洋探测、自然资源探查与评估,大气环境监测,气象云图获取与预报,地形测绘与军事侦察等。

论述题:

1、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联系:科学为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

1)目的任务不同: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

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科学的突破叫发现。技术重实践,以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技术的创新叫发明。2、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情节和安全的能源?试比较核能与传统能源的优劣。

核能是高效的、清洁的和安全的:

a.清洁是指产生的废物总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核电站与燃煤电站相比:产生的废物总量少,总容积少是其基本特点。(1百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产生的核废料30余吨,其中绝大多数处理后可回收利用,仅有50kg是真正待处置的“废物”,比产生同样电力的燃煤电站产生的废物要少的多。也容易处理的多。)

b.安全性:人类生活环境中本来就有天然放射性。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污染只比天然环境增加了百分之一。而煤电站周围排放物产生的放射性比天然环境中增加了一倍。

核电站也根本不具备原子弹那样的爆炸条件,不可能产生爆炸。而核燃料又是包在三道屏障包壳内,放射物质不会排出去。

到目前为止,与各类事故相比,核电站的事故率与伤亡率也是最低的。

c.由于核能的特点,核电站的效率也是最高的。核能是目前已利用的能源中能量密度最高的。

3、论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要点)

1)生物技术的定义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作为某种化学反应的执行者,将原料加工成某种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2)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它也带来了一些安全与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基因污染(污染传统作物、污染自然界基因库、影响自然界生态平衡);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如破坏生物基因,产生新的毒素);基因治疗疾病的不确定性(疗效不显著、未来如何尚未知);

生物的异种移植方面是否因器官移植产生跨物种感染;生物武器带来的恐慌与危险等。

生物技术也对人类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

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未来克隆人的出现等,是否会造成基因歧视,个人基因信息的暴露产生的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长寿导致人满为患,认为选择生男生女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克隆技术带来人的世代观念和生育模式的变化等等。

以上问题的出现,显然对人类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尽快建立一套生物技术研究的科研道德规范,明确专业人士的科研道德权利和责任,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然,这些的问题也不应当成为生物技术发展的障碍,只要对科研加以规范,通过适当的规则、公约乃至法律来指导生物技术,她就能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4、当代新材料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柱?

1)发展方向: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智能新材料的开发(具有自我感知能力和调节反馈能力);

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材料;

能再生的材料(可回收利用,可循环产生以补充消耗);

节约能源的材料(制造时耗能少);

长寿命的材料;2)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油污平的各种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而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现代高新技术是指对一国经济和国防有重大意义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

新材料是能源工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其它新技术的直接载体和根本动力。新材料的发展将促进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新材料成为其他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和先导,其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诸多高新技术产品都是与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正在创造人类的个性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其次,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与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对国际政治格局和人的政治生活的影响。材料与能源技术对于人的政治生活影响,最集中地体现在环境问题和技术安全问题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状况逐渐成为人们对政府的态度或信任程度,以及个人行为选择的重要指标或影响因素。而技术安全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受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核能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核能安全的焦虑引发了公众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而且,公众日益强烈的反抗浪潮,已经使得世界核电工业受到极大限制。目前,随着亚洲核电工业的迅速发展,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公众对建造核电厂的反对之声与日俱增。

5为什么说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既是互相区别和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的?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存在于整个地球外层。大气圈对生物的形成、发育和保护有很大作用。地上天气变化,气候变异及温室效应都发生在大气圈的对流层,且与自然界的水循环密切相关。

水圈指连续保卫地表的水层,包括江河湖海沼泽冰川地下水。气态的水存在于大气圈中(云层);水圈是地球特有的环境优势,水圈的运动和循环影响了地球上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各个圈层,是地球出于不断的变换之中,特别是对设无权重的生命己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生物圈是指地表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有生命的一个特殊圈层。

位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者相邻的界面。现存生物生活在岩石圈上层、大气圈的下层河水圈的全部。生物圈是一个和大气圈层、水圈甚至地壳交织在一起的圈层,她也是大气=水河地壳长期演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她参与了对岩石、大气河水等其它圈层的改造,对地表物质的循环、能量的转换和积聚具有特殊作用。

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既是互相区别和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的。

6、谈谈你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看法。

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个人性”。在真实的社会,个体的人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人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在网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来相互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无法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

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虚拟性”。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时,人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虚拟性,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与各种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的“沃土”。于是,一切在现实社会中视为离经叛道、另类甚至卑鄙龌龊的事都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大放厥词。

网络道德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在网络中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约束的松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

网络道德失范特别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对于是非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

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青少年学生较难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要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建立符合网络特性的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二,加强真实社会的道德建设;第三,提高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科学与技术总复习

一、填空题

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B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D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

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等。

F

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G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H

核电站是利用__原子核裂变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_发电厂。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有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学。恒星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星云阶段,第二阶段是原恒星阶段。

J

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_定性分析__ 和__定量分析__ 。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K

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代表的个体生活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 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的“实验工厂”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今天,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探索的过程,科学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Q

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S

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英国科学家达默,时间是1952 年。

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 ,它诞生于1971 年,他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 年,名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W

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

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X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

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有精、深、细。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Y

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50 亿年。

原子的范围是10-10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夸克的的范围10-20 m

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是_衰变、裂变、聚变_,其中利用最多是_裂变__。

二、单项选择题

16世纪,哥白尼倡导了( ) ,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A.日心说

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立了( ) 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B。DNA双螺旋结构

A

安全炸药的发明者是( ) 。D.诺贝尔

B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 )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

的。C.海底扩张

C

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 。D.物资

D

电力革命是于( ) 发生的。C.19世纪后半叶

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 ) 技术。C.细胞核移植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D。氨基酸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 .D.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是大气圈、水圈和( ) .C.生物圈

F

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G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的使用。B.蒸汽机

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 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C.光

H

核电站是利用( )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B。原子核裂变

核能是在( ) 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A.原子核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因为这种物质是从( ) 中得到,并且呈酸性,所以命名为核酸。C.细胞核

恒星的归宿因初始质量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结局,初始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就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则可能形成( ) 。A.黑洞

J

计算机网络是以( ) 为主要目的,将两台以上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并在通信协议的控制下实现互连的系统。C.资源共享计算机的CPU是指( ) 。A.中央处理器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 的最小功能单位。D.遗传物质

M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 ) 的特殊蛋白质。B。催化功能

N

牛顿所建立起的( ) 体系把人们过去一向认为互不相干的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统一的理论之中,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首次大综合。C.经典力学

Q

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 。A.臭氧层破坏S

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年。A。1946

T

太阳大气有三层,自外向里依次是日冕、( ) 和光球。A.色球

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 ) ”,简称CPU。A.中央处理器

X 新技术革命是于( ) 发生的。A.20世纪中叶

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 ) 。C.物质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是技术。B.微电子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 ) 、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D。核膜

Y

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B.质子

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 。A.星系

Z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 ) 相互作用。C.强力

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 ) 世界。C.物质

在现代社会,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 ) 。A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

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A.星系红移

三、名词解释

CPU: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信息控制和加工的核心。

A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爱因斯坦论述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的方程式E =mc2

C

超导材料:在一定条件(温度)下能导致导电材料的电阻趋仅近于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此温度称:临界温度。

臭氧层破坏:是指人类大量使用作为致冷剂(氟利昂)和溶剂等的氯氟烃类物质,造成大气的臭氧层逐渐减少,地球上的人和其他生物遭受紫外线伤害的现象。

材料: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物质。

D

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指从它的核心到外部由不同的圈层构成,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物质成分、物质运动特点和物理化学等性质,厚度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以地心为共同的球心的同心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大气、水、生物)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电力革命: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G

高新技术:通常是指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指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H

核力:1核力是原子核内核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核力的作用是保持原子核的稳定。3核力是短程力4核力有饱和性。

核裂变:原子核裂变,一般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为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

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环境质量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科学。

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

J

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类似的方法,按人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使之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基因表达: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将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实现连接,并在通信协议(通信规则与方法)的控制下实现互连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K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已扩展到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各个领域。

空间技术: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被称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目的是利用空间飞行器作为手段来议案就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命等自然现象。

M

酶工程:酶工程是利用酶,细胞或细胞器等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借助生物反应装置和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

N

纳米材料:纳米是1m的十亿分之一,即10-9m。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再用这种超细颗粒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目前纳米材料有四种,纳米材料表现出奇特的性能。

Q

全球三大环境热点问题:全球三大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T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

W 物质生产力表达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

细胞全能性:是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X

星系:也叫恒星系,星系是有千百亿颗恒星以及分布在它们之间的星际气体、宇宙尘埃等物质构成的、占据了成千上万光年空间距离的天体系统。(亦即: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细胞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

Y

原子核:尺度为10-14----10-15m大小的,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区只有原子的万分之一大小,这里却是原子中的全部正电荷和近全部质量集中区,也是核外电子环绕运动的中心。

宇宙: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Z

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相对独立的物质世界。

四、材料分析

(1)、自从网络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在悄然变化,

问题: 1. 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 网络道德失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3.要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答案:1. 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个人性"。在真实的社会,个体的人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人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在网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来相互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无法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虚拟性"。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时,人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虚拟性,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与各种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的"沃土"。于是,一切在现实社会中视为离经叛道、另类甚至卑鄙龌龊的事都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大放厥词。网络道德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在网络中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约束的松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

2. 网络道德失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答案:网络道德失范特别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对于是非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青少年学生较难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3.要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答案:要解

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建立符合网络特性的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二,加强真实社会的道德建设;第三,提高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2)由于人们第一次认识到核能的巨大威力,问题:1.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的能源?2.为什么说核能是清洁的能源?3.为什么说核能是安全的能源?

答案:1.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的能源?

答案: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

2.为什么说核能是清洁的能源?

答案: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3.为什么说核能是安全的能源?

答案: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3)“宇宙大爆炸理论” 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问题:①试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②简述伽莫夫、斯蒂芬·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的贡献。③生命现象出现在宇宙形成的哪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①试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②简述伽莫夫、斯蒂芬·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的贡献。

答案: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并计算出爆炸之初的温度、温度下降的快慢等,论述了演化过程。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对于宇宙起源后最初的宇宙演化图景作了清晰的阐释。

③生命现象出现在宇宙形成的哪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生命现象出现在宇宙形成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至今我们仍生活在这一阶段中。这一阶段起始于温度降到几千摄氏度时,此时上述各种原子核开始与电子结合为中性原子,这一过程称为复合。由于温度的降低,辐射也逐步减弱,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先后形成了各级天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人类也终于在地球上诞生了。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问题: 1. 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 2. 科技革命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答案:1. 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答案:(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查询最新、最快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人们又可通过上网、娱乐、游戏,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2. 科技革命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是怎样的?答案: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3.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答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五、简答题

1.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它们构成了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因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而经济上的需要,主要是通过生产实践来解决的,所以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技术的进步,再促进科学的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人为:这种变化并不是意味着“决定作用”已经由实践转向了理论,由生产和技术转向了科学,科学在今天之所以超前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它正是以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其条件的。不难理解,如果缺少现代生产技术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实验手段,科学理想的实现,以及科学认识向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的深入推进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人类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继续成为科学发展进步的动力或最终原因。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还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这就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科学发展的这种内部矛盾运动就是其动力。表现为以下几点: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因素(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2)各种观点、假说、理论之间的矛盾

2.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答: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E=(△m)c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108 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E/c2 ;反之,每减少△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m)c2 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3.简述现代化学研究的内容。

答:现代化学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化学反应理论、开发化学反应过程来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而设计最佳的化学反应过程。第二、提高结构力量水平,致力于寻找或设计最需要、最佳的化合物材料或体系。第三、要发展分析和测试新方法,依靠新技术和多学科综合,致力于新型分子的的研究,合成特定性能的材料和物质。现代化学研究不仅要综合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而且还要综合运用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她要借助数学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借助物理学的量子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热力学方法等,还要借助物理测试技术和生物学模拟生物功能、生物膜分离能力、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和储存等。

4.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答:生物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传统的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需要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物技术。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特殊需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雏形逐步形成,20世纪70年代DNA体外重组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式诞生。

根据操作的对象和技术,现代生物工程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5.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宇宙大爆炸理论” 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6.宇宙的未来是怎样的?

天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一种看法要从宇宙的过去说起。大约150亿年前,宇宙由一团物质爆炸而产生,物质炸开后,碎片也开始向四周扩散,范围膨胀再膨胀。在这个膨胀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星云、星系、星体,于是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宇宙。当宇宙膨胀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由膨胀转为收缩,又回到爆炸前的状态。这些物质就不断地聚拢又分开,重复着大爆炸和大塌陷,永无止境。科学家称之为“振荡”宇宙。

未来宇宙——静宇宙。宇宙在膨胀,但不是某个天体内部膨胀。事实上,是太空本身携带着超星系团在膨胀。由于太空的每个区域都以相同的比率膨胀,因此两个超星系团离得越远,他们之间的退行速度就越快。30亿年前,超星系团之间的距离比现在小25%,宇宙现在每过一年扩大0.01光年。预计宇宙的直径应该有102000光年,20亿年后,超星系团之间的距离将比现在远15%。最新的测量结果表明宇宙可能在加速膨胀。大爆炸以来,遥远超星系团似乎运动得更远、更快。天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所说的宇宙常数,就是把超星系团推远的排斥力。排斥力可能是太空在缓慢延伸中产生的。在大爆炸后的1025年,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会死亡,恒星遗体会落入质量大的黑洞。星系逐渐变为黑洞,随之超星系团之间的排斥力加大。宇宙在无限长的时间后会变得非常薄,并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也不再有时间。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8.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要求有哪些?

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概括地说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维护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

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安全,保证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合理增长的精神需要。归纳起有以下几点:(1)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营造“合理、优化、有序、文明”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3)完成“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逻辑自治和多维临界阀值匹配。

(4)寻求“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社会资本”的科学组合。(5)有序地控制并达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资源能源的消耗速率、生态的退化速率”三个零增长。

(6)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波及后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7)即满足一个地区不断增长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不断增长的需求,消除贫困和不合理的区域差异。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可归结为以下各点:

(1)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巩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4)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重视解决就业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5)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依法大力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淡水、海洋、森林、草原、矿产和生物等各种自然资源。

(6)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控制、治理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健全环境监测体系。

(7)加快边远地区开发,缩小区域差别,加大扶贫力度,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8)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六、论述题

1.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科学和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反过来,技术也为科学提供了眼睛、耳朵和一部分肌体,扩展了人的触觉、听觉和感觉。例如,电子计算机使气象研究、人口统计、基因结构研究和其他以前不可能进行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对某些工作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例如测量、数据收集、样本处理等等,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研研究。

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促进了绘制整个人类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构造的工作,这项技术不仅提供了绘制基因结构的理由,也使绘制工作成为可能。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近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在某些领域,例如,固体物理学(包括晶体管和超导体),由于研究物质的能力和制造物质的能力相互依赖,以至于人们不可能把科学和技术截然分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科学的进步,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总之,可以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2.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答: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相信核电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3.简述恒星的形成、演化和归宿的全过程。

在从星际弥漫物质到恒星的演化链上,恒星的形成是关键环节。恒星的起源和演化,长久以来一直是天文学中最基本、也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解决得最好的问题之一,从而成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

在17、18世纪牛顿、康德等人提出的星云假说,即散布于空间中的弥漫物质可以在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太阳系和恒星的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天文学家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相当成熟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确立了恒星是从星际分子云中形成的这一重大现代学说,成为恒星形成研究的主要成就。

根据这一学说,恒星是从太空中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中诞生的,恒星有形成、发展、死亡和再生的过程。

(一)恒星的形成:恒星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星云阶段,由极其稀薄的物质凝聚成星云并进一步收缩成原恒星。第二阶段是原恒星阶段,由原恒星逐渐发展成为恒星。一般把处于慢收缩阶段的天体称为原恒星。原恒星进一步形成恒星的收缩过程要持续几百万到几千万年。

(二)恒星的演化:恒星的演化如同人的一生,经历从青壮年到更年期、老年期的过程。

(1)恒星的“青壮年期” :恒星的“青年期”和“壮年期”是一生中最长的黄金阶段,这时的恒星称为主序星。人们迄今所知的恒星约有90%都属主序星。在这段时间,恒星以几乎不变的恒定光度发光发热,照亮周围的宇宙空间。核燃烧使恒星内部物质产生向外的辐射压力,当辐射压力与引力达到平衡时,恒星的体积和温度就不再明显变化。

(2)恒星的“更年期”:恒星的“更年期”出现在恒星核心部分的氢完全转变成氦后,例如有7个太阳质量大小的恒星的“更年期”大约在形成的2600万年后出现。这一阶段恒星核心经历这些不同的核聚变反应,恒星也经历多次收缩膨胀,其光度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最后产生巨大辐射压力,自恒星内部往外传递,并将恒星的外层物质迅速推向外围空间,形成红巨星、红超巨星。

(3)恒星的“老年期”:恒星的“老年期”是从一颗恒星变成红巨星开始进入这一阶段的。由于恒星的体积急剧增大,导致恒星的表面温度下降,因而颜色变红。同时,恒星发光表面的面积剧增,致使整个恒星发出的光大大增强,从而大为增亮。这种又红又亮的恒星就是红巨星。

(三)恒星的归宿: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是不会永远进行下去的,当恒星的核燃料耗尽时恒星也走到了它的尽头。由于恒星自身物质之间的巨大引力始终存在,随着恒星内部热核反应的停止,尽管恒星外层部分会出现膨胀、爆发等复杂的变动,核心部分却必定在引力作用下发生急剧的收缩、即所谓引力坍缩。因此当恒星内部的核燃料消耗殆尽时,常会发生一场空前激烈的爆发。整个星体或者炸得粉碎,把恒星物质重新抛人广袤的星际空间,成为产生新一代恒星的原料,或者只剩下一个残骸。恒星的归宿因初始质量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结局,即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4.谈谈你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看法。

答: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个人性”。在真实的社会,个体的人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人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在网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来相互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无法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

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虚拟性”。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时,人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虚拟性,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与各种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沃土”。于是,一切在现实社会中视为离经叛道、另类甚至卑鄙龌龊的事都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大放厥词。

网络道德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在网络中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约束的松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网络道德失范特别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对于是非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青少年学生较难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要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建立符合网络特性的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二,加强真实社会的道德建设;第三,提高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

答: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它具有两重性。(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查询最新、最快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人们又可通过上网、娱乐、游戏,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3)科技革命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6. 你如何理解“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答: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自身不仅是在适应地球环境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成长的,而且为了求得更美好的生活,又不断地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改造、利用地球环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另一方面,人又要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地球环境是唯一适合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场所,早期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必须适应于自然界先定的条件。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生存,解决衣、食、住等问题,才可能谈得上从事社会活动。此时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地域性的自然条件。因此,依赖自然界,甚至对自然顶礼膜拜是人类的唯一的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依赖自然界的基础上,逐渐萌发对自然界的相对独立性。人类不断试图对抗自然界的统治地位,表现出一种独立性,仿佛必须要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然而,人类表现出来的对抗自然的欲望,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独立性的增长,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加强。例如,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掠夺,只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的一种历史变化,而并不能完全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如果人类愚蠢地认为自己可以脱离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而可以不依赖自然界,即不承认自己行动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那么,人和自然的矛盾就会加剧,现代生态危机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产生了环境问题。说到底,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虽然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要建立起一种既协调、又演进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过着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的生活权力。这种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营造“合理、优化、有序、文明”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泽及后代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原子的范围是_______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________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________、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6.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1.10-10

2.10-14

3.10-20

4.核裂变

5.核裂变

6.核聚变链式

7.合成橡胶

8.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

9.氨基酸 10.核苷酸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

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或称原子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集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6.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性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E=(△m)c

式中的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10 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8分)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

△E/c ;反之,每减少△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m)c 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作为某种化学反应的执行者,将原料进行加工成某种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通俗地说,生物技术就是利用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或其产物,来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质或生物。

生物技术并不完全是一门完全新兴的技术,按历史发展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

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传统的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产品。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需要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物技术。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特殊需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雏形逐步形成,20世纪70年代DNA体外重组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式诞生。根据操作的对象和技术,现代生物工程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简述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

现代化学发展有如下特点: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

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这些特点表明了现代化学总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在高度分化的趋势下,现代化学从自身产生了很多

新的化学学科分支,如:无机固体化学、配合物化学、分子动力学等。另一方面,化学又与其他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量子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等。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1.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

2.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3.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当代新材料发展方向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对环境产生污染。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

目前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三个方面。

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技术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材料是一个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通过生物技术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是现代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生物技术使一些废弃的生物材料变废为宝。

其次,生物技术为大规模生产一些稀缺生物材料提供了可能。例如,蜘蛛丝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强度大约是钢材的5倍,而可塑性比钢材高30%,可用于生产防弹背心、降落伞等轻而坚固的用品,但是我们无法像养蚕一样饲养蜘蛛而获得大量的蜘蛛丝。美国怀俄明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将编码蛛丝蛋白的基因转入细菌获得表达,产生的蛛丝蛋白与蜘蛛丝中的蛋白质相同,有可能通过发酵途径大量生产。而加拿大研究人员将蛛丝蛋白的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成功表达,这种转基因山羊产出的奶便含有了能制造蜘蛛丝的蛋白质,然后利用特殊的溶剂,就可以从羊奶中“抽出”连续不断的纤维,这种纤维在机械强度上可以和真正的蜘蛛丝媲美。因此,用这种“活体生物反应器”同样有可能大量生产优质的“蛛丝蛋白”。

生物技术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生物技术一方面能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另一方面能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因而生物技术与能源的研究及开发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

首先,生物技术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通过油层的压力自发地沿着油井的管道向上喷出,但通过这种方式开采到的油量只有油田总储量的1/3左右。二次采油常用的方法是强化注水以提高油层的压力,此外,也利用微生物进行二次采油。微生物在油层中发酵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降低了原油的粘度,使其容易流动,微生物还可产生气体,增加地层压力,这两方面都提高了采油率。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口40年井龄的油井中,加入蜜糖和微生物混合物,然后封闭,经细菌发酵后,井内压力增加,出油量提高近5倍。

其次,生物技术为新能源的利用开辟了道路。地球上每年生产出的纤维物质,也就是那些稻草、麦秆、玉米秸、灌木、干草、树叶等等,只要拿出5%来,加以合理的利用,就足够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了,这就是生物质能的利用。完成这一使命的是发酵工程。这些纤维物质,都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这三种成分组成的,除了木质素另有用途之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分别进入发酵罐,采用不同的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即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其农业总产值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农业中,使农业经济达到高产、高质、高效的目的。

(1)农作物和花卉生产

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和花卉生产的目标,主要是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和获得抗逆植物。

首先,生物技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快速繁殖花卉。例如,由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使水稻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生物技术还能改良作物品质。例如,植物收获后往往在转运和贮藏过程中造成损失,过软的水果和蔬菜容易破损,并且过熟后失去原味。利用生物技术延缓植物的成熟,就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第三,生物技术在培育抗逆作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抗逆作物,是指能耐受不良环境的作物,包括抗虫害、病毒、除草剂、干旱、盐碱等的作物。例如,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和大量使用不仅使许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而且污染了环境,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的抗虫害作物,不需施用农药,即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我们的环境。

(2)畜禽生产

生物技术用于畜禽生产的目标,与农作物类似,主要是获得高产优质的畜禽产品和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首先,生物技术不仅能加快畜禽的繁殖和生长速度,而且能改良畜禽的品质,提供优质的肉、奶、蛋产品。

其次,生物技术可以培育抗病的畜禽品种,减少饲养业的风险。利用转基因的方法,可以培育出抗病动物,这就可以大大减少牲畜瘟疫的发生,保证牲畜健康,也保证人类健康。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研究局的两位科学家,将禽类白血病病毒的一种弱型基因注入白色力行鸡体内,改良后的力行鸡,已能繁殖后代,其后代也能获得这种病毒基因,这种转基因鸡对致癌性白血病病毒感染具有高度抵抗力。(3)农业新领域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向我们提供食物和工业原料,然而,由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农业的生产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基因工程不仅提高了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一些转基因植物和动物有了远远超出仅供食用的价值——生产药物。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科研人员希望能用食用植物表达疫苗,人们通过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就能达到接种疫苗的目的,这样既方便又能节省大量费用。目前已经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出了乙型肝炎疫苗,转基因马铃薯、番茄等也都已用来进行生产疫苗的研究。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同样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物,它们的乳腺能特异性地表达外源目的基因,因此从它们产的奶中能获得所需的蛋白质药物,这种生产蛋白质药物的方式叫做乳腺生物反应器。目前,国外在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例如英国爱丁堡制药公司已培育成功含α-1-抗胰蛋白酶(AAT)的转基因羊,每升羊奶中会有此种蛋白30 克,ATT 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和肺气肿。五、小论文(二选一,15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 在“朋友圈”做一调查,说明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至少3例,800字以上)

2.用关键词“高科技、新材料、新生活”写一篇心得文章。(800字以上)

高科技新材料给生活带来的两面性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有利亦有弊。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新的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的途径,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效益,为人类提供了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电脑、电话、汽车等现代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众多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对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似乎同样越来越让我们难以承受,越来越让我们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生存困境,甚至不得不让我们付出成倍的代价和加倍的回补,才能平复那些提高和改善背后的塌陷和毁损。

一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

生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现代生物科技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干细胞、生物信息、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而生物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科技不单单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改变了我们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农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革新,通讯技术的提高,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幸福。

科技使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医疗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挽救了大量生命垂危的病人,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得到了提高,以前人们认为的绝症,现在都顺利的成功的治疗了,现在发达的医疗技术,也可以是那些看不见光明的盲人,得以重见阳光。

科技也使通讯技术得到了飞跃的提高,因为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就算是远隔万里,也能通过视频看见对方,所以就有了“地球村”的说法。以前飘洋过海是多么辛酸的事,因为距离的遥远,使人们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在见上一面。可现在,不仅有电话手机之类可以随时报告行踪,还有电脑、网络、视频可以随时传递图象,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也马上能知道。

科技改变了一切,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使人们迈向更高的文明,我们应该感谢它,但是当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技是一枚双刃剑。

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感谢科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无法阻挡科技负面影响的产生。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要说对人类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相信令人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现代发达的、时刻陪伴人们左右的信息网络科技了。

电脑。许多年青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只需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即可,很多人已经不习惯手写了,而用WORD处理的文件或信件经常不准确或漏字。”正是这些高科技的设备,使我们丧失了一些基本的能力。

网络。制造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尤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甚至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走上犯罪的道路;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三、科学合理的利用科技,使之真正造福人类。

虽然我们讨论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社会的发展很明显需要高科技来推动,不能完全否认高科技,现代生活离不开高科技。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利用科技,使之真正造福人类。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科技只是一种手段,问题不在于高科技本身,而在于你如何去运用它。所以,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平衡高科技与工作生活的关系,该怎样尽量减少对高科技产品的依赖,保持自我。

其次,每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认清科技利与弊,认识科技的重要性,宣扬和利用高科技带给我们的正面影响,热爱并尊重科技,学好并利用好科技,同时调整好心态,克服对高科技产品的依赖性,有意识地去使用它们,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减小高科技产品对自己生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科学与技术

填空题

1.科学经历了不同的时代。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当今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2.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1895年,达尔文出版了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诞生。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学说。

5.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①变异的普遍性; ②繁殖过剩;

③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 6.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7.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8.原子的范围是10-10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夸克的范围10-20m。

9.原子能的释放方式是:原子能的衰变、原子能的裂变、原子能的聚变。其中利用最多的是原子能的裂变。

10.核能的和平利用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核电。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11.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12.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3.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14.目前,大多数人都采用“诱导楔合假说”来解释酶的作用机理。(科学家早期提出的是“锁钥假说”)

15.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

16.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17.生物体内存在两大类核酸。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1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与碱基C配对的是G。(在DNA中,与碱基A配对的是T,在RNA中,A与U配对)19.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20.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把遗传信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2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转译两个步骤。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转译也叫翻译,是生物按照从DNA 转录得到的mRNA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2.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23.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24.恒星的归宿方式有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因初始质量不同而有不同的结局。

25.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6.太阳大气共分三层,自外向里依次是日冕、色球和光球。

27.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8.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名称为ENIAC可直译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29.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它诞生于1971年,它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

30.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达默,时间是1952年。

31.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32.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总体在恶化,局部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生物物种减少,森林资源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33.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有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学。

34、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35.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36.原子

核的半径约为10 -14 m。

37.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38.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等。

39.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300万年前。 41.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40.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42.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答对其中两个即可等。43.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44.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45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4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理论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4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4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4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5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1、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发明家爱迪生的试验工厂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今天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52、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5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5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5、原子的范围是10-10 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 -10-15m、夸克的范围是10-20m。

56、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是衰变,裂变,聚变,其中利用最多的是裂变。

57、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映所放出的核能,驱动器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58、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精、深、细、多学科,综合化。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结果又描述性到推理性,研究方法由定性到定量。

59、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60、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61、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核液四个部分。

6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6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算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64、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65、宇宙中最主要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66、地球的外部圈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67、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8、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名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69、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它诞生于1971年,它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

70、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英国科学家达默,时间是 1952年。

71、全球三大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

72、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

73、环境科学分支有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学。

选择题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物资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地心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B.微电子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D.诺贝尔5.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C.强力)相互作用。

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7.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A.细胞核移植)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星系)。

9.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光)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6.工业革命是于( B )发生的。B.18世纪后

期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A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9.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A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A.星系红移

10.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A )。A.臭氧层破坏

1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1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B.蛋白质C.氨基酸 D.遗传物质1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1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1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A.电 B.声C.光D机械

名词解释

1.科学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社会需求而创造的手段和方法体系;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控制、改造自然的过程和能力。是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物化形态。

3.高新技术通常是指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或认为高新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4.电力革命所谓电力革命指的是,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5.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指从18世纪后期到19实际末,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6.原子核原子核可以看作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就是中子数加上质子数。

7.核裂变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分裂成三个或更多个碎块。

8.核聚变两个或几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种结合称为聚变。

9.核力原子核的内部有一种比电磁力更强的力,这就是核子与核子之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核力的作用是保持原子核的稳定,核力是短程力,核力有饱和性。

10.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11.超导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导致导电材料的电阻趋近于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12.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将这类合金先加工成型,然后改变外界温度(降温或升温),它可产生变形。一旦,外界温度重新回复到原来温度时,它的形状立即可以复原,犹如具有“记忆”过去形状的功能,故称其为形状记忆合金。

13.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14.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个后代。

15.细胞工程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在细胞水平进行的遗传操作。

16.蛋白质工程是指在深入了解蛋白质空间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在掌握基因操作技术的基础上,用人工合成生产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具有新的结构与功能的、对人类生活有用的蛋白质分子。

17.酶工程酶工程是指利用酶、细胞或细胞器等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借助生物反应装置和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

18.星系星系是由无数恒星及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

24.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有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25.自然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相对独立的物质世界(又叫原始自然、第一自然、狭义自然)

自然界:由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7.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氟利昂)和溶剂的氯氟烃类物质,以及氮氧化物,溴氟烃等物质,它们在高空中,经光解反应后的产物,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臭氧分子的分解,致使大气中臭氧浓度下降。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过度紫外线辐射到达地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8.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的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取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止新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受教育者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公德。

29高新技术: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0、物质生产力表达式: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

或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

31、基因表达: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

32、克隆:克隆一词是由英文clone音译而来,指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而得到的细胞群体或生物群体

33、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指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的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

34宇宙:宇宙是天地万物,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35恒星:恒星是指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

36星云:星云是由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似云雾状的天体。

37星系:由无数恒星和星云等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38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的宇宙有开端,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爆发就被称为宇宙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就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39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中型恒星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大约包含1000~2000亿颗恒星。银河系的形态如同铁饼状的圆盘体,中部较厚而四周较薄。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银盘、银核和晕轮。

40太阳:太阳是恒星的典型代表。

41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恒星)、九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

42圈层结构:圈层结构是指地球从核心到外部由不同的圈层构成,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物质成分、物质运动特点和物理化学等性质,厚度也各不相同。但都以地心为共同的球心,这些圈层又被称为同心圈层,地球具有的这样的结构就被称为圈层结构。

43地球外三圈:地球外三圈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44地球内三圈:地球内三圈指固体地球内部的主要分层,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及地幔顶部是由坚硬的岩石所组成的,又称为岩石圈。

45板块构造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1)岩石圈板块是在软流圈上滑动的(2)地球的岩石圈划分为许多板块(3)地球板块之间在相互运动(4)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对流作用

46空间技术: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

47计算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

48计算机病毒: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49集成电路:就是利用半导体工艺技术把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以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其连线,按一定的电子电路要求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上集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

50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存在的一些气体,具有吸收红外线的能力,由于它们在地球上空过多聚集,能阻止地表辐射热的散失,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的现象。

51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53原子核模型:原子核可以看作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按照这一模型,原子核是由Z个质子、和N个中子组成,原子核的质量数就等于A=Z+N,也就是说,原子核由A 个“核子”所组成,A,又称为原子核的核子数。对于任何一种原子核,就简称为元素

54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强力相互作用。

55夸克:在强子内部还有点状的荷电粒子,人们称强子内部点状的东西为“夸克”。

56原子核的衰变:某一种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相应的粒子,演变成为另外一种原子核的现象,称之为原子核的衰变。

57原子核裂变:原子核裂变一般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为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58原子能的聚变:两个或几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种结合称为聚变。

59链式核反应:链式核反应是指核反应产物之一能引起同类反应,使得这样的反应能链式地进行下去的核反应。60核裂变反应堆:使核材料能够发生链式裂变反应,将能量持续不断地释放的装置,这一整套装置称为核裂变反应堆。

61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62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主

c语言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c语言期末测试题附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课程代码:A100002 座位号: 《计算机技术基础(C 语言)》试卷A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班级: 20 年 月 日 第一 部分 选择题(共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答对一题得 2 分,共 30 分) 1、以下关于C 语言标识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标 识符可以由汉字组成 B )标识符只能以字母开头 C )关键字可以作为用户标识符 D )Area 与area 是不同的标识符 2、使下列程序段输出“123,456,78”,键盘输入数据,正确的输入是【 】。 int i,j,k; scanf(“%d,%3d%d”,&i,&j,&k); printf(“%d,%d,%d \n”,i,j,k); 3、判断char 类型的变量c1是否为数字字符的正确表达式为 【 】。 A) (c1>=0)&&(c1<=9) B) (c1>=’0’)&&(c1<=’9’) C) ’0’<=c1<=’9’ D) (c1>=’0’)||(c1<=’9’) 4、若有语句int a=1,b=2,c=3;则以下值为0的表达式是 【 】。 A )’a’&&’b’ B )a<=b C )((a>b)||(b0;i--);后,变量i 的值为 【 】。 A )10 B )9 C )0 D )1 8、若有int *p1, *p2,k; 不正确的语句是 【 】 A. p1=&k B. p2=p1 C. *p1=k+12 D. k=p1+p2 9、在函数中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局部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是 【 】

photoshop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建职中 2013年第二学期专业课期末考试题 Photoshop CS3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渐变填充的主要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HOTOSHOP默认的保存格式是PSD。 3.前景色和背景色默认的是前黑和后白。 4.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多个连续文件时按键盘上的SHIFT。5.将鼠标光标放置在标题栏的蓝色区域上双击,即可将窗口在最 大化和还原状态之间切换。 6.当我们选择任意的一个选区工具时,在其工具属性栏的左侧 有四个按钮,分别表示的意思为:“”表示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表示___ __________。 7.在RGB【颜色】面板中【R】是红颜色、【G】是绿颜色、【B】是蓝颜色。 8.按键盘中的X键,可以将当前工具箱中的前景色与背景色互换。 9.全选的快捷键是______;取消选区的快捷键是______;反选 的快捷键是_________使用______命令可以对图像进行变形,快 捷键是________;填充前景色的快捷键是_________;填充背景 色的快捷键是________; 10.图层样式主要包括:投影、描边_、斜面和浮雕、渐变叠加、颜色叠 加和_图案叠加。 11.蒙版包括、、和矢量蒙版四种 类型。 12.CMYK模式图像的通道由青、洋红、黄、和黑色4个通道组成。 二、单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 1.不是CMYK 模式图像的通道()。 A.青色 B.洋红 C.白色 D.黑色 2.如何才能以100%的比例显示图像:() A. 在图像上按住Alt的同时单击鼠标 B. 选择“视图”→“满画面显示”命令 C. 双击“抓手工具” D. 双击“缩放工具” 3.不是文字工具组输入文字的工具是()。A.横排文字工具 B. 直排文字工具 C.钢笔工具 D. 直排文字蒙版工具 4.不属于通道用途的是()。 A.制作复杂选区 B.辅助制作一些特殊效果 C.辅助印刷 D. 专色通道 5.下面命令不正确的是()。 A.“图像”>“调整”>“自动色阶” B. “图像”>“调整”>“黑白” C.“图像”>“调整”>“曲线” D. “图像”>“调整”>“填充” 6.不属于渐变填充方式的是()。 A.直线渐变 B.角度渐变 C.对称渐变 D.径向渐变 7.下面可以将动画文件存储的格式是()。 A.PSD格式文件 B.GIF格式文件 C.HTML格式文件 D.DOCX格式文件 8.在默认情况下,对于一组图层,如果上方图层的图层模式为 “滤色”,下方图层的图层模式为“强光”,通过合并上下图层 得到的新图层的图层模式是下列哪一种()。 A.滤色 B.强光 C.正常 D.不确定 9、在按住alt键的同时,使用什么工具将路径选择后,拖拉该路径将会将该路径复制:() A.钢笔工具 B.自由钢笔工具 C.选择工具 D.移动工具

六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

2020年六年级毕业班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右图中有________条线段. 2.一个小数7.123653653653653……,那么小数点后2018个数字是________. 3.已知1357986420x =?,1357886421y =?,那么x ________y (填>、<、=). 4.有一个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________分钟,分针和时针第一次重合. 5.如图,D 是BC 的三等分点,E 是AC 的四等分点,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三角形ADE 的面积的________倍. 6.三个最简真分数 10a ,12b ,15c 的积为1 5 ,则它们的和为________. 二、计算能力题(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7.112 4342516%2 2.515221.751 4 ??-+÷+÷+ 8.111111762353235353762376?????? ?+-?--?- ? ? ??????? 9.137153163127255248163264128256+++++++

10. 11 20202018 20192019 11 20192019 20202018 ++ + ++ 11. 198 1101 1 1 32 1 1 x = + + + 12.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13.下图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求立体图形的体积. 14.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解决生活问题(6个小题,共36分) 15.(本小题5分)有三杯重量相等的溶液,它们的浓度依次是10%,20%,45%,如果依次将三个杯子中 的溶液重量的1 2 , 1 3 , 1 4 倒入第四个空杯子中,则第四个杯子中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16.(本小题5分)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面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还有14千米,那么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c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c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AutoCAD 试卷 一、 单项选择 1、AutoCAD 默认扩展名是 A 、dwt B 、dwg C 、bak D 、dxf 答案:B 2、在CAD 中,以下哪个命令可用来绘制横 平竖直的直线 A 、栅格 B 、捕捉 C 、正交 D 、对象捕捉答案:C 3、按哪个键可切换文本窗口和绘图窗口 A 、F2 B 、F8 C 、F3 D 、F5答案:A 4、默认情况下,命令提示行显示为几行 A 、3 B 、5 C 、2 D 、8答案:A 5、在CAD 中为一条直线制作平行线用什么命令 A 、移动 B 、镜像 C 、偏移 D 、旋转答案:C 6、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不可以设定哪项 A 、颜色 B 、页面设置 C 、线 宽 D 、是否打印答案:B 7、绘制建筑图步骤为 A 、墙线、轴线、门窗 B 、墙线、 门窗、轴线 C 、轴线、门窗、墙线 D 、轴线、 墙线、门窗答案:D 8、哪个命令可用于绘制直线与圆弧的复合 体 A 、圆弧 B 、构造线 C 、多段线 D 、样条曲线答案:C 9、如何在图中输入“直径”符号 A 、%%P B 、%%C C 、%%D D 、%%U 答案:B

10、如果要在一个圆的圆心写一个“A”字,应使用以下哪种对正方式 A、中间 B、对齐 C、中心 D、调整答案:A 11、在哪个层创建的块可在插入时与当前层特性一致 A、0层 B、在所有自动产生的层 C、所有图层 D、新建的图层答案:A 12、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几部分组成 A、尺寸线、文本、箭头 B、尺寸线、尺寸界线、文本、标记 C、基线、尺寸界线、文本、箭头 D、尺寸线、尺寸界线、文本、箭头 答案:D 13、要将图形中的所有尺寸都为原有尺寸的2倍,应设定以下哪项A、文字高度 B、使用全局比例 C、测量单位比例 D、换算单位 答案:B 14、三维模型中哪种模型可以进行布尔运算 A、线框模型 B、实心体模型 C、表面体模型答案:B 15、渲染三维模型时,哪种类型可以渲染出物体的所有效果 A、一般渲染 B、普通渲染 C、照片级真实感渲染 D、照片级光线跟踪渲染答案:D 16、样板文件的括展名是 A、BAK B、SVS C、DWT D、DWG 答案:C 17、以下哪种相对坐标的输入方法是画8个单位的线长 A.8, 0 B.@0,8 C.@0<8

PhotoShop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判断 1. 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拉鼠标可得到正圆形的选区。(V) 2. 单行选框工具、自由套索工具、喷枪工具、魔棒工具都可以在起对应的工具选项栏中使用选区运算。(X) 3. 在图像窗口下面的状态栏中,当显示文档大小”的信息时,“/左面的数字表所有信息被合并后的文件大小。(V) 4. 变换选区”命令可对选择范围进行缩放和变形。(V) 5. 如果是一个开放式的路径,则在转换为选取范围后,路径的起点会连接终点成为一个封闭的选取范围。(X) 6. 任何一个图像图层都可以转换为背景层,背景层可以转化为普通的图像图层,图层透明的部分是没有像素的。(V) 7. 通道中的白色部分表示被选择的区域,黑色部分表示未被选择的区域,无法倒转过来。(X) 8. 将文字图层转换为一般图层后可以改变文字的字体。(X) 9. 在制作印刷品的过程中,当图像是以RGB模式扫描的,尽可能在RGB模式下进行颜色的调整,最后在输出之前转换为 CMYK 模式。 (V) 10. 如果一幅图像制作了翻转”(Rollover)效果,则需要将该图像另存储为HTML格式。(V) 1. 下列哪个是Photoshop图像最基本的组成单元:(C ) A. 节点 B.色彩空间 C.像素 D.路径 2. 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B ) A. dpi B. ppi C. Ipi D. pixel 3. CMYK模式的图像有多少个颜色通道:(D) A. 1 B. 2 C. 3 D. 4 4. 当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时,下列哪个模式可以作为中间过渡模式:(A) A. Lab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5 .如何移动一条参考线:(A) A .选择移动工具拖拉 B. 无论当前使用何种工具,按住 Alt键的同时单击鼠标 C .在工具箱中选择任何工具进行拖拉 D .无论当前使用何种工具,按住 shift键的同时单击鼠标 6 .如何使用图章工具在图像中取样:(C) A .在取样的位置单击鼠标并拖拉 B .按住Shift键的同时单击取样位置来选择多个取样像素 C .按住Alt键的同时单击取样位置 D .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取样位置 7.下面那种工具选项可以将 Pattern (图案)填充到选区内:(B) A.画笔工具 B.图案图章工具 C .橡皮图章工具 D .喷枪工具 8 .下列哪种工具可以选择连续的相似颜色的区域:(C) A.矩形选择工具 B.椭圆选择工具 C .魔术棒工具 D .磁性套索工具 选择 1 .在Photoshop中,路径的实质是_______ A ____ 。 A.矢量式的线条B .选区C .填充和描边的工具 D . 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所在的位置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路径节点的类型 D 。 A.直线节点B .曲线节点C .转折节点D .线段节点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路径】控制面板中,可以用前景色填充路径的按钮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B . ■' C . D .心

(完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0分) 1、小明每天睡眠时间大约是9小时,占一天时间的( )% 2、( )∶20 =) ( 8= 0.8 =( )÷ 15 =) ( 20 = ( )折。 3、把8 7 、0.85 、6 5 和 85.1%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 )。 4、3∶4 1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一台拖拉机6 5小时耕地8 7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 )小时,一小时 可以耕地( )公顷。 6、 27 公顷的 49 是( ),( )的 4 5 是60米。 7、张师傅今天生产100个零件,出现3个废品,那么合格率约是( )%。 8、一件玩具打七五折出售,也就是比原价降低了( )%。 9、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直径是( ),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 10、笼中共有鸡、兔50只,有124只脚。笼中有鸡( )只,兔( )只。二、火眼金睛,辨真假。(8分) 1、一个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真分数小 ( ) 2、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售价不变。 ( ) 3、某班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 ) 4、六月份的用电量是七月份的115%,七月份的用电量就比六月份的节约15%。 ( )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12分) 1、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A:一个比,它的前项乘以3,后项除以3 1,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B: 非零自然数的倒数不一定比它本身小。 C: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下面三个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3 1 4 3 ( ×85 B:)31+43(÷85 C:)31 43( ÷85 3、甲城绿化率是10%,乙城绿化率是8%,甲城绿化率与乙城相比,( )。 A:甲城绿化面积大 B:乙城绿化面积大 C:无法比较 4、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有100人及格,2人不及格,不及格率( )。 A:等于2% B:大于2% C:小于2% 5、一种花生仁的出油率是38%,1000千克花生仁可榨油( )千克。 A:380 B: 1380 C: 约2381 6、要统计一袋牛奶里的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你会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8分) (一)、按要求作图、填空(右图:O 为圆心。A 为圆周上一点)。(5分) 1、量一量已知圆的直径是( )cm 。 2、以A 点为圆心,画出一个与已知圆同样大小的圆。 3、画出这两个圆所组成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二)、请在下图的括号里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3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 线 ------------------------- 订 ------------------------- 装 ------------------------------------ O A

C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C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世界坐标系简称__WCS_用户自定义坐标系简称__UCS_。 2、工作空间的切换:“工具”/“工作空间”或“工作空间”工具栏。 3、工具栏包括30种,系统默认的显示工具栏包括:“标准”、“属性”、“绘图”和“修改”等工具栏。 4、多线的对正方式有_上(T)_、_无(Z)_和_下(B)_。 5、文字标注包括标注单行文字和标注多行文字。 6、渲染环境是指在渲染对象时进行的雾化和深度设置。 7、漫游和飞行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来控制视图显示,并创建导航动画。 8、编辑实体的边的种类:压印边、复制边、着色边。 9、动态块是通过自定义夹点或自定义特性定义的块。在图形中使用动态块,用户可以随时对组成块的对象进行修改。 10、三维实体是具有体积、质量、重心、回转半径、惯性距等特征的三维对象。 11、在AutoCAD 2007中,用户可以创建的光源有电光源、聚光灯光源和平行光光源。 12、相切、相切、半径法是指:通过指定圆的两个切点和半径来绘制圆。 13、绘制圆环的步骤中,先输入圆环的内径和外径,后确定圆环的中心点。 14、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在CAD系统的辅助下,根据产品的设计程序进行设计的一项新技术。 15、菜单栏包括11种,每一种菜单中都含有四种显示情况:命令后跟右三角 、后跟省略号、后跟快捷键或功能键或命令呈灰色。 16、要对图形对象进行编辑就必须选中图形对象,在AutoCAD 2007中,选择对象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_直接拾取_、矩形框选择_、_不规则区域选择_和快速选择。 17、在设置显示精度时,如果设置的精度越高,即分辨率就越高,计算机计算的时间 也越长,显示图形的速度也就越慢。 18、三维基本实体的种类包括:多段体、长方体、楔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圆环体、棱锥面。 19、布尔运算中只留重复的一部分的运算是交集运算。从一个图形中去掉与另一个图形重复部分的运算是差集运算。

photoshop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photoshop 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 1、Photoshop 中所运用的滤镜分为( 有损) 滤镜和( 无损 )滤镜。 2 、在Photoshop 中,很多命令都有相应的快捷键,如果要合并选中的图层可以使用 ( . ctrl+e ) 快捷键,如果要合并所有图层可以使用( ctrl+alt+shift+e ) 快捷键。 3、( ctrl+i ) 命令将图像的颜色去掉,将色彩图像转为灰度图。 5、计算机中的图像分为位图和( 矢量图) 两种类型。 6、在对选区进行添加颜色时,在按( alt+delete )键,添加的是前景色,按( ctrl+delete ) 键,添加的是背景色。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下列哪个文件不属于位图格式( A )。 A、PSD B、TIFF C、AI D 、BMP 2、绘制圆形选区时,先选择椭圆选框工具,在按下( C )的同时,拖动鼠标,就可以实现 圆形选区的创建。 A、Alt 键B Ctrl 键C Shift 键D Ctrl+Alt 3、当将CMY模式的图像转换为多通道模式时,产生的通道名称是:(A ) A、青色、洋红、黄色、黑色* B 、青色、洋红、黄色 C四个名称都是Alpha通道 D四个名称都是Black (黑色通道) 4、下列哪个内部滤镜可以实现立体化效果( C )。A 、风B 等高线C 浮雕效果D 撕边 5、哪种方法不能打开一个图形文件( D )。 A、Ctrl+O B 双击工作区域 C 直接从外部拖动一幅图片到Photoshop 界面上 D Ctrl+n 6、设置一个适当的(羽化)值,然后对选区内的图形进行多次Del 操作可以实现( B ) A、选区边缘的锐化效果 B 选区边缘的模糊效果 C 选区扩边 D 选区扩大 7、在默认情况下使用缩放工具时,按住Alt 键的同时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实现( A ) A、图像像素匹配 B 图像大小适合屏幕

2018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1、比24多6的数是( );比56少4的数是( )。 比5吨多51吨是( )吨;比10吨多51 是( )吨。 2、( )∶15=40 () =80%=( )÷40 =( )填小数 3、2.4与4.8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6、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 2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7、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比李师傅少15 ,李师傅每月工资收入是( )元。 9、一个圆形舞池周长是37.68米,如果把半径增加1米,面积可增加( ) 10、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定为(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38人共租了8条船,都坐满了.租的小船( )艘. 二、判断(5分)

1、7米的18 与8米的1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3、 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六年级去年植树101棵,成活了100棵,成活率是100%。(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6分)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58 B. a÷58 C. a ÷32 D. 3÷a 2、自行车后齿轮的半径是前齿轮的3倍,后齿轮转12圈,前齿轮转( )圈。 A. 12 B. 4 C. 36 D. 16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 的列式是( ) A. 1200×35 B. 1200+1200×3 5 C. 1200-1200×35 D. 1200÷3 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6、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这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 A.2∶3 B.3∶2 C.4∶9 D.9∶4 四、计算题(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67 ÷ 3= 35 ×15= 1+23%= 3 7 ÷7 =

最新软件测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 1 √ 2.× 3.√ 4.× 5. × 6. ×7. ×8. ×9.√10. ×二,选择 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D 8. B 9. C 10. A 三填空 1.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2. 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 非增量是集成测试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 4. 回归 5. 软件需求 四简答题(30分) 1.试描述软件测试的定义?(3分) 答:利用手工或者自动化的方式,按照测试方案对系统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叫做软件测试。 2.什么是软件缺陷?(4分) 答:满足以下条件的问题都叫缺陷: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好。 3.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思想。(8分)答: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分类,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边界值分析:对输入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法: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因果图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

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 列举常见的系统测试方法。答出来5个即可。(5分) 答:恢复测试 安全测试 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 正确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5.文档测试主要测试哪些内容?答出来5点即可(5分) 答:(1)检查产品说明书属性 (2)检查是否完整 (3)检查是否准确 (4)检查是否精确 (5)检查是否一致 (6)检查是否贴切 (7)检查是否合理 (8)检查代码无关 (9)检查可测试性 6.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那几方面的问题?(5分) 答: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的路径和错误处理。五,设计题

c语言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课程代码: A100002 《计算机技术基础( C 语言)》试卷 A 姓名: 学号: 专业 : 学院 : 班级 : 20 年 月 日 选择题(共 30 分) 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 分,共 30 分) 1、以下关于 C 语言标识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标识符可以由汉字组成 B )标识符只能以字母开头 C )关键字可以作为用户标识符 D ) Area 与 area 是不同的标识符 2、使下列程序段输出“ 123, 456,78”,键盘输入数据,正确的输入是【 】 int i,j,k; scanf( “%d,%3d%”d ,&i,&j,&k); printf( “%d,%d,%dn ”,i,j,k); A ) 12345678 B )123,456, 78 C ) 123,45678 D ) 123,*45678 3、判断 char 类型的变量 c1 是否为数字字符的正确表达式为 【 】。 A) (c1>=0)&&(c1<=9) B) (c1>= '0')&&(c1<='9') C) '0'<=c1<='9' D) (c1>= '0')||(c1<= '9') 4、若有语句 int a=1,b=2,c=3 ;则以下值为 0 的表达式是 【 】。 A )' a '&&'b ' B )a<=b C )((a>b)||(b

计算机技术基础试题 第 2 页(共 10 页) A. *(a[0]+2) B. a[1][3] C . a[1][0] D. *(*(a+1)+2) 6、在循环语句的循环体中执行 break 语句,其作用是 【 】。 A )跳出该循 环体,提前结束循环 B) 继续执行 break 语句之后的循环体各语句 C) 结束本次循环,进行下次循环 D) 终止程序运行 7、执行语句 for(i=10;i>0;i--) ;后,变量 i 的值为 【 】。 A ) 10 B )9 C )0 D )1 8、若有 int *p1, *p2, k; 不正确的语句是 【 】 A. p1=&k B. p2=p1 C. *p1=k+12 D. k=p1+p2 9、在函数中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局部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是 【 】 A. 静态( static ) B. 外部( extern ) C. 自动( auto ) D . 寄存器( register ) 10、如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 main( ) { int x=2,a=0,b=0; switch(x) { case 2: a++; b++; case 1: ++a; b--; break; case 0: b++;} printf("a=%d, b=%d\n", a, b);} A. a=2, b=0 B. a=2, b=1 C. a=1, b=1 D. a=1, b=0 11、表示关系 a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小学数学试题 一、填空:(17分) 1、5 9 ÷5表示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 )。 2、一件羊毛衫的标签中写有“羊毛85%”表示( )占( )的85%。 3、37 ÷( )=( )×116 =( ) 4、( )8 ×( )=112 5、圆周率表示的是( )和( )的倍数关系,用字母( )表示。 6、在同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它们都有( )条。 7、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 )。 8、在○里填上>、<或=。 17 9 ×89 ○179 329 ÷11100 ○329 四成五○45% 1023 ○1023 ÷45 9、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 ,可以写出数量关系式:( )×45 =( ) 10、 123 的35 是( ) 0.75比3 5 多( )% 18是( )的11 3 倍 ( )比18多15%。 11、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5 11 ,甲数比乙数少( ) ( ) 。 二、判断题:(6分) 1、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 2、已知X ×1 Y =1,那么X 和Y 互为倒数。( )

3、4米增加它的14 后,再减少1 4 ,结果还是4米。( ) 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 5、小明家12月份用电量比11月份节约了110%。( ) 6、A 和B 为自然数,A 的3 5 等于B 的40%,那么A <B 。( ) 三、选择题:(6分) 1、一堆煤,运走23 吨,还剩下( )。A 13 B 13 吨 C 无法确定 2、把0.85、78 、85.1%、5 6 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 A 0.85 B 78 C 85.1% D 5 6 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2倍,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就扩大( )。 A 6.28倍 B 2倍 C 4倍 D 2π倍 4、把5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 A 1 10 千克 B 10%千克 C 2千克 D 1 2 千克 5、甲数减少了它的2 5 后是75,这个数是( )。 A 30 B 45 C 100 D 125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 A 14 B 78.5% C π4 D 34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 ━━━━━━━━━━━━━━━ 一、填空共30题(共计30分) ━━━━━━━━━━━━━━━ 第1题(分)题号:2385 ORDER BY 子句实现的是【1】. 答案: =======(答案1)======= 排序 第2题(分)题号:2374 如果列上有约束,要删除该列,应先删除【1】 答案: =======(答案1)======= 相应的约束 第3题(分)题号:2394 在每次访问视图时,视图都是从【1】中提取所包含的行和列. 答案: =======(答案1)======= 基表 第4题(分)题号:2372

1.在增加数据文件时,如果用户没有指明文件组,则系统将该数据文件增加到【1】文件组.答案: =======(答案1)======= 主 第5题(分)题号:2371 查看XSCJ数据库信息的存储过程命令是【1】 答案: =======(答案1)======= sp_helpdb 第6题(分)题号:2392 创建视图定义的T-SQL语句的系统存储过程是【1】. 答案: =======(答案1)======= sp_helptext 第7题(分)题号:2379 1.表的外键约束实现的是数据的【1】完整性. 答案: =======(答案1)======= 参照 第8题(分)题号:2390 要进行模糊匹配查询,需要使用【1】关键字来设置查询条件.

答案: =======(答案1)======= LIKE 第9题(分)题号:2380 定义标识列的关键字是【1】. 答案: =======(答案1)======= identity 第10题(分)题号:2383 在进行多表查询是,必须设置【1】条件. 答案: =======(答案1)======= 连接 第11题(分)题号:2363 联系两个表的关键字称为【1】 答案: =======(答案1)======= 外键 第12题(分)题号:2382 用【1】字句可以实现选择行的运算. 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 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 分,共40分) 1、以下不是C语言的特点的是( ) A、C语言简洁、紧凑 B、能够编制出功能复杂的程序 C、C语言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 D、C语言移植性好 2、以下不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 ) A、ABC B、abc C、a_bc D、ab.c 3、一个C语言程序是由( ) A、一个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组成 B、函数组成 C、若干过程组成 D、若干子程序组成 4、一个算法应该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B、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C、有穷性 D、可行性 5、设变量a是整型,f是实型,i是双精度型,则表达式10+‘a’+i*f值的数据类型为( ) A、int B、float C、double D、不确定 6、在C语言中,char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 ) A、补码 B、反码 C、源码 D、ASCII码 7、有如下程序,输入数据:12345M678<cR>后(表示回车),x的值是( ) 。 #include main(){ int x; float y; scanf("%3d%f",&x,&y); } A、12345 B、123 C、45 D、345 8、若有以下定义int a,b; float x,则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 A、a=1,b=2 B、b++; C、a=b=5 D、b=int(x); 9、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

#include { int i=10,j=10; printf("%d,%d\n",++i,j--); } A、11,10 B、9,10 C、11,9 D、10,9 10、巳知字母A的ASCII码是65,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 #include main() { char c1='A',c2='Y'; printf("%d,%d\n",c1,c2); A、A,Y B、65,65 C、65,90 D、65,89 11、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十 C、% D、!= 12、设x、y和z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是( ) 。 A、’x’&&’y’ B、x<=y C、x||y+z&&y-z D、!((x<y)&&!z ||1) 13、判断char型变量cl是否为小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为( ) A、’a’<=c1<=f’z’ B、(c1>=a)&&(c1<=z) C、(‘a’>=c1) (‘z’<=c1) D、(c1>=’a’)&&(c1<=’z’) 14、字符串"a"在内存中占据的字节个数为( ) A、0 B、 1 C、 2 D、 3 15、下面有关for循环的正确描述是( ) A、for循环只能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 B、for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语句,后判定表达式 C、在for循环中,不能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体 D、for循环体语句中,可以包含多条语句,但要用花括号括起来 16、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include main() {int num=0; while(num<=2) {num++; printf(“%d ,num); } } A、 1 B、 1 2 C、 1 2 3

ps期末试题

2013 级秋季技工(中职)班计算机专业 PS 试题 教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S CS3、项目1-6 一、选择题:(每题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 1、我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瞧到得图像,其实就是由许多细微得小方块组成 得,这些小方块称为什么?() A、像素 B、马赛克 C、色彩方格 2、图像得分辨率惯用得表达方式就是ppi,而ppi代表什么意思?() A、每一公寸所包含得像素量 B、每一公分所包含得像素量 C、每一英寸所包含得像素量 3、下列何种图像格式就是Photoshop本身专用得图像格式?() A、TIFF格式 B、PSD格式 C、JPEG格式 4、下列哪种图像格式最多只能储存256色得颜色?() A、GIF格式 B、PNG格式 C、JPEG格式 5、下列哪种图像格式具有高破坏性得压缩功能?() A、GIF格式 B、PNG格式 C、JPEG格式 6、Photoshop会将最近打开得图像名称显示在下列哪一项功能表下?() A、文件—>最近打开文件 B、文件—>打开为 C、文件—>置入 7、执行下列哪项命令,可以将图像置入到图像视窗上?() A、文件—>最近打开文件 B、文件—>置入 C、文件—>导入 8、执行下列哪一个快捷键,可以新建一个图像文档?() A、Ctrl+O B、Ctrl+N C、Ctrl+S 9、使用下列哪一项工具可以缩放图像大小?() A、备注工具 B、手形工具 C、放大镜工具 10、使用下列哪项工具可以快速建立矩形选区?() A、矩形选框工具 B、套索工具 C、魔棒工具 11、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创建选区得时候,如果中途发生错误而想取消上一个描绘动作,此时按下哪个键就可以退回一步?() A、BackSpace键 B、Esc键 C、Delete键 12、使用下列哪一项工具可以选取某一颜色相近得图像区域?() A、磁性套索工具 B、套索工具 C、魔棒工具 13、使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像时,其容差值最大可设定为多少?() A、100 B、255 C、256 14、想使选区产生边框效果,应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A、执行【选择—>修改—>扩展】 B、执行【选择—>修改—>边界】 C、执行【选择—>变换选区】 15、如果要将复制得图像粘贴到选区内,必须执行下列哪一个指令?() A、执行【编辑—>粘贴】 B、执行【编辑—>贴入】 C、执行【编辑—>清除】 16、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自行设定整张图像要旋转得方向与角度?() A、水平翻转 B、垂直翻转 C、旋转 17、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将整张图像水平翻转?() A、水平翻转 B、垂直翻转 C、旋转 18、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将选定得图像倾斜变形?() A、斜切 B、扭曲 C、缩放 19、执行【编辑—>变换】命令子菜单中得哪一个命令,可以将选定得图像产生透视效果?() A、旋转 B、倾斜 C、透视 20、执行下列哪项指令,可以改变图像尺寸得大小?() A、【图像—>图像大小】 B、【图像—>裁切】 C、【图像—>裁剪】 21、使用下列哪一项工具,可以让我们在选区内填入渐变颜色?() A、渐变工具 B、油漆桶工具 C、魔棒工具 22、下列哪种色彩模式得图像,就是由纯黑与纯白两种颜色构成得?()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试卷1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成绩: 一、仔细思考,认真判断 1、一个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 ) 2、 1+32 1 +161+81+41+21=??????。 ( ) 3、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5,那么大牛头数比小牛少5 1 。 ( ) 4、一个圆剪拼成长方形后,它的周长和面积都没有发生变化。 ( ) 5、一件商品先降价10%,再涨价10%,价格还是和原来一样。 ( ) 二、理解题意,作出选择 1、学校在小红家西偏北30度4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 )400米处。 A 、西偏北30度 B 、西偏南30度 C 、东偏南30度 D 、南偏东30度 2、一台电视机原价2000元,以八折出售,便宜了( )。 A 、1600元 B 、400元 C 、2500元 D 、500元 3、一根绳子,剪去全长的53 ,还剩下5 3 米,剪去的比剩下的( )。 A 、剪去的长 B 、剩下的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4、用来反映小明体温变化情况可选( );用来反映慈溪市各种饮料市场占有率可选( );用来反映龙场小学图书室各种图书的数量可选(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都可以 5、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是24cm 2,大圆面积是( )cm 2 A 、8 B 、32 C 、30 D 、36 三、填空 1、小丁画一个圆,直径取4厘米,那么圆规两脚尖应该取(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 )÷( )=0.45=27 =( ):10=( )%=( )折 =( 成 ) 3、在下面的〇里填上>、<或= 7 5 43?〇43 41〇%601- 3 2 18÷ 〇3218?÷ 4、( )和0.375互为倒数,43 :97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5、 3 10 、3.12、314%、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16米的41是( )米; 98里面有( )个27 4 7、工厂有48人来上班,有2人请假,这天工厂的出勤率是( )%。 8、龙场小学足球队里有男生25人,女生15人。 女生是男生的(— —),男生是足球队总人数的( )%。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三级视图,反映了三种不同角度看待数据库的观点,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称为(D)。 A. 存储视图 B. 概念视图 C. 内部视图 D. 外部视图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4.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6.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 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关键字为( C )。 A. 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 职工关系的“设备号” C. 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D. 设备关系的“设备号” 7.以下四个叙述中,哪一个不是对关系模式进行规X化的主要目的( C )。 A. 减少数据冗余 B. 解决更新异常问题 C. 加快查询速度 D. 提高存储空间效率 8.关系模式中各级X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B. C. D. 9.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数据的( A )。 A. 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10.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B )。 A.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B.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1.下列哪些运算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D )。 A. 交、并、差 B. 投影、选取、除、联结 C. 联结、自然联结、笛卡尔乘积 D. 投影、选取、笛卡尔乘积、差运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