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朱子感兴诗

朱子感兴诗

朱子感兴诗
朱子感兴诗

元赵孟頫书朱子感兴诗卷

..

【规格】全幅27.5x317.4公分;拖尾27.8x59.8公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公元1254至1322年)。湖州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裔。仕元。

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諡文敏。诗文清远。书画为后世所宗。明王世懋评其书曰。文敏书多从二王法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王羲之。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王献之。至书碑。则酷李北海李邕岳麓娑罗体。元黄溍评云。赵氏用意楷法。穷极精密。故其出而

为行草。无不妙契古人。此卷为其行楷之精而清妙者。

陈子昂为初唐文坛首开风气的诗人,《全唐诗》存其诗近一百三十首。他创作的《感遇诗

三十八首》,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新唐书·陈子昂传》中有言:[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南

宋文学家刘克庄例举《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一些篇章,称其“读之有眼空四海,神游八

极之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亦喜爱这组感遇诗,受其启示,曾作感兴

诗二十首。元皇庆二年,赵孟俯书写朱熹的《感兴诗二十首》,赠给友人。此卷用笔清

秀苍劲,多含楷书笔意,结字大小相近,肥瘦参差,体势奇宕多姿。这卷墨迹纵二十八点

二厘米,横三百多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博学多才,.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在我国书法史上

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

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

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感兴诗并序

余读陈子昂《感寓》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如丹砂空青,金膏水碧,虽近乏世用,而实物外难得自然之奇宝。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然亦恨其不精于理,而自托于佛之之间以为高也。斋居无事,偶书所见,得二十篇。虽不能探索微眇,追迹前言,然皆切于日用之实,故言亦近而易知。既以自警,且以贻诸同志云。

一.

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皇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

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

吾观阴阳化,升降八中;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

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

三?

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

至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

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尘编今廖落,叹息将安归。

四?

静观灵台妙,万化此从出。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

厚味纷朵颐,妍姿坐倾国。崩奔不自悟,驰骛靡终毕。

君看穆天子,万里穷辙迹;不有《祈招》诗,徐方御宸极。

五?

泾舟胶楚泽,周纲已陵夷。况复王风降,故宫黍离离?

玄圣作《春秋》,哀伤实在兹。祥麟一以踣,反袂空涟!

漂沦又百年,僭侯荷爵圭。王章久已丧,何复嗟叹为?

马公述孔业,托始有余悲。拳拳信忠厚,无乃迷先几!

六?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七?

晋阳启唐祚,王明绍巢封。垂统已如此,继体宜昏风。

聚渎天伦,牝晨司祸凶。干纲一以坠,天枢遂崇崇。

淫毒秽宸极,虐焰燔苍穹。向非狄张徒,谁办取日功?

云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唐经乱周纪,凡例孰此容?

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春秋》二三策,万古开群蒙。

八?

朱光遍炎宇,微阴眇重渊;寒威闭九野,阳德昭穷泉。

文明昧谨独,昏迷有开先。几微谆难忽,善端本绵绵。

掩身劓斋戒,及此防未然。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

九?

微月堕西岭,烂然众星光;明河斜未落,斗炳低复昂。

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太一有常居,仰瞻独煌煌;

中天照四国,三辰环侍旁。人心要如此,寂感无边方。

十?

放勋始钦明,南面亦恭己。大哉精一传,万世立大纪。

猗欤叹日跻,穆穆歌敬止。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礼。

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鲁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

十一?

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干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俯察方仪静,然千古存。

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十二?

《大易》图象隐,《诗》《书》简编讹;

《礼》《乐》矧交丧,《春秋》鱼鲁多。

瑶琴空宝匣,弦绝将如何?兴言理余韵,龙门有遗歌。

十三?

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中庸》首谨独,衣锦思尚。伟哉邹孟氏,雄辨极驰骋;操存一言要,为尔挈裘领。

丹青着明法,今古垂焕炳。何事千载余,无人践斯境?

十四?

元亨播群品,利贞固灵根;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

世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

十五?

飘飘学仙侣,遗世在云山;盗启元命秘,窃当生死关。

金鼎蟠龙虎,三年养神丹;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我欲往从之,脱屣谅非难。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

十六?

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

顾盼指心性,名言超有无;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

十七?

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

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十八?

童蒙贵养正,孙弟乃其方。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

奉水勤播洒,拥周室堂;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劬书剧嗜炙,见恶逾探汤;庸言戒诞,时行必安详。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十五志于学,及时起高翔。

十九?

哀哉牛山木,斤斧日相寻。岂无萌薛在?牛羊复来侵!

恭惟皇上帝,降此仁义心。物欲互攻夺,孤根孰能任!

反躬艮其背,肃容正冠襟。保养方自此,何年秀穹林?

二十?

玄天幽且默,仲尼欲无言;动植各生遂,德容自清温。

彼哉夸毗子,嗫徒啾喧!但逞言乱好,岂知神监昏?曰余昧前训,坐此枝叶繁。发愤永刊落,奇功收一原

论朱子的

论朱陆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 ——以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为例 胡泉雨(405000110012) 朱子很推崇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说。在从学李延平时就提出过相关的问题和他自己的见解。后来,还专门作了《太极图说解》(下称《太极解义》),时间在乾道九年癸巳(公元1173年)。但朱熹作《太极解义》从初稿到定搞到公开板行前后历时20年。(详见杨柱才《朱子<太极解义>研究》一文,打印稿)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生了理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有名的“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参见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第44-5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本文即从这个角度来讨论朱熹在作《太极解义》过程中由此产生的影响,从而形成“有无合一之谓道”的思想(详见《周子全书》卷一,第5页。万有文库国学基本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初版)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始于陆九韶(字子美,号梭山,陆九渊之兄)。他于淳熙十三年丙午(1168年)给朱子致的关于“太极西铭”二书之失的信。(本文所涉陆九韶与朱子的书信今以不存。但可参见《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1月1版,下同。]中陆九渊与朱子书和《朱熹集》[郭齐、尹波点校,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1版,下同。]卷三十六中朱子答陆子美与陆子静书)并于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初,九韶二次致朱子书,再论“太极西铭”书。此后,当朱熹想与梭山中止“无极太极”之辩时,陆九渊却加入到辩论中来,于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年)春夏之间写了第一封与朱元晦书,开始了他与朱子之间关于“无极太极”的激烈辩论。又于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年)写了第二书。(详参《陆九渊集》卷二,第21-30页。)从朱陆的往来书信看,辩论的焦点在“无极而太极”句,主要在对“极”字的训释;“无极”是否是老氏之言以及对“阴阳”的理解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于“极”字的训释,朱子训释为“至极”,又将“理之总汇称之为太极。他说: 且夫大传之太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蕴于三者之内也。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答陆子静》之五,《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74页。) 而陆九渊则将“极”字训为“中”。他说: 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3页。) 另,在对“阴阳“的理解上,朱熹理解为是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材料,认为是

论朱子学对江户时代现代意识启发

论朱子学对江户时代现代意识的启发 李守爱 内容提要:江户时代朱子学成为日本的官方学问。经过日本人的消化吸收,朱子学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经济、科学等实学相结合,对日本现代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在历史思想中,忠君思想、国家本位主义与朱子学的尊王贱霸思想汇合,成为幕末王政复古、倒幕思潮的先锋;朱子学的格物穷理精神成为日本人接受西洋自然科学的母胎;朱子学的尊王攘夷思想与日本神道精神相结合,成为王政复古及维新思想的推动力。 关键词:朱子学江户时代现代意识启发 一、日本历史思想中的儒学精神 (一)古代国家主义思想中的儒学精神 大化改新(645年)之后,日本完成了天皇专制律令国家体制。在极度模仿大陆文化、制度之余,加强国民自觉。《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编纂即为此种心理作用下的产物。“记”、“纪”的内容,乃参照儒、佛、道、阴阳、神仙、谶纬诸说,叙述日本远自神代的历史,认为日本人乃天照大神之神裔,天皇是“现人神”,树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其蕴含的“神孙意识”,可说是日本人“国粹主义”思想作祟下的产物。“记”、“纪”乃参考中国史书、典籍编纂而成,其中不乏儒家的道德政治理念。当然,在模仿中国思想、文化的同时,日本史家也不忘标榜其国家主义。 平安时代,继“记”“纪”之后,日人仿中国史书,官修“五国史”。“五国史”观中均含有“春秋”的鉴戒思想。《续日本后纪》序:“宪章稽古,设沮勧而备远面。贻鉴将来。存变通而垂不朽者也。”1《日本后纪》序:“无隐毫厘之疵。咸载锱铢之善。炳戒于是森罗。徽猷所以昭晰。史之为用。盖如斯欤。”《日本文德天皇实录》序:“自古人君王者。莫不因天度而述宪章。”2其中均含有鉴往知来、褒贬善恶之意。 平安后期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后,日本文化渐由纯粹的模仿中国,转向半独立性的创造,于是有假名文字的流行。此外,藤原氏权力丧失,武士势力大增,在变动的社会下,佛教的念佛往生的净土之说,乃深得人心。所以,这一时期的史书均多少含有佛家观念。平安末期镰仓初期,由于贵族耽作荣华富贵梦的太平世界,一变而为武人争权的局面,于是基于怀古之情及“无常”之怀,遂有根据史实,以和文书写的“历史物语”作品产生。其中,较富代表性的有《荣华物语》、《大镜》、《今镜》、《水镜》及南北朝所著的《增镜》等。“历史物语”仍以中国史学精神构成其骨架。“镜”与“鉴”意思相同,含有殷鉴不远之意,显现儒家史观的鉴戒精神。 (二)中世史书中的“道理”、“正统”史观 1黒板勝美·国史大系編修会『国史大系』、吉川弘文館、1983年。 2黒板勝美·国史大系編修会『国史大系』、吉川弘文館、1981年。

关于孔子说诗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关于孔子说诗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论文摘要:生活在用诗的时代,他的“思无邪”是从春秋实用角度对《诗三百》教化价值所作出的评价,是对诗的价值判断。其“诗言志”之“志”是指用诗人着志,是理性的、功利的,但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来说,这个“志”又是限定杂“思无邪”观念之下的。 论文关键词:“思无邪”;“诗言志”;周礼;孔子;价值取向 多次表述过与《诗》相关的言论,如管子“《诗》者,所以记物也”说,赵孟“《诗》以言志”说,卢蒲癸“赋诗断章”说,的“诗以道志”说等,但大多数并非有意识的专门论述。孔子是对《诗》进行有意识批评的第一人。明人赵士哲谓:“诗莫盛于《三百篇》,谈《诗》者莫精于孔孟。” 由于“疑古思潮”的影响,人们过去对孔子诗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论语》一书。但随着近些年来考古发掘中大量文献的陆续面世,证明了一些传世文献的真实可靠并丰富了传世文献。“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面世,为我们重新认识孔子诗学提供了契机。

一、“思无邪”——孔子说诗的观念要求 孔子“思无邪”一语是对《诗》的总评论,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自孔子提出“思无邪”这一诗学命题后,前人对其本旨作了多方探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认为“思无邪”就是《诗》三百的内容都是“思想纯正”的。以东汉包咸“无邪,归于正”说为代表,形成了颇有影响力的“思想纯正”说。但考之以《诗》三百的具体诗篇,这一观点是不符合孔子本意的。 《诗经》作为一部反映周代五百多年生活的作品,其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驳杂的。正如袁枚先生所说,“三百篇中,贞淫正变,无所不包”(《随园诗话》卷十四)。其中有《十月之交》、《巷伯》、《节南山》一类言辞激烈、疾恶如仇的篇什,也有《新台》、《墙有茨》、《相鼠》、《株林》之类的怒骂嘲讽之作,更有大量的发乎情,不止乎礼义的男欢女爱、幽会私奔的爱情吟唱。这些“激楚之言,奔放之词”(鲁迅《汉史纲要》)与礼义教化是相悖的。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的孔子眼里应当是“有邪”的。同时,孔子本人也曾明确地提出“郑声淫”、“放郑声”(《卫灵公》)的口号,怎么会称赞《诗》三百“思想纯正”呢?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提要:本文认为,朱子对《大学》阐释最根本的一个向度是《大学》“三纲领”中之“止于至善”。在朱子看来,“至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善”,小学的工夫成就的是“善”,即使人做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而大学则要人“止于至善”,做一个圣人。所谓“止于至善”,它一方面意味着要将人本有的明德推至极致,使人心不受一毫私欲之沾染;同时又表现为应事接物之际体察入微,不仅不受事物千变万化所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之方方面面无不安排得妥当合理。同时,要“止于至善”,工夫上要求无所不用其极,一节接一节而止于至善。而在这层层递进的工夫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论,它是“止于至善”最重要的保证,朱子诠释《大学》之所以以重视格物工夫为特色,应落实在这一点上予以考虑。就此而言,朱子格物的目的不在于博学多闻,而在于实践领域的止于至善,单纯以知识论的立场来看朱子的格物论恐怕有所偏差,陆、王“义外”、“支离”等批评也要重新予以审视。 朱子平生用力最多者,在《大学》一书,I 其学说之核心内容,特别是他的工夫理论,即格物致知说,正是在通过对《大学》的阐释过程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达。然朱子之学,最受后儒诟病者,亦多集中于其《大学》学中,约而言之,批评的声音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为经学史家。或曰强分经传,或曰颠倒旧次,或曰补阙遗文,II 在他们看来,朱子的做法未免“率情咨意”而“不可为训”,III 然而,就是对朱子的《大学》学批评相当严厉的周予同先生,也承认“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自有其宋学之主观立场。”IV因此,从哲学解释的立场来看,尽管经学史家的批评可以成立,但我们也不必囿于传统经学的立场,以整理古籍的要求来看《大学章句》而否定之。V 第二种批评则来自哲学家的阵营。这一批评主要集中于朱子《大学补传》及其相关的义理内涵,早在与朱子同时代有陆象山,后则有王阳明。他们对朱子的格物致知论尤为不满,以朱子之工夫论为“支离”,又以为其专务“道问学”而忽视“尊德性”,从而有向外求索之病等等,故王阳明又有恢复古本《大学》之说。沿续陆、王之思路,现代学者中也有许多人以朱子的格致说近似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知识论,如? 沧谌壬湍恐胺喝现饕濉薄 毋庸置疑,朱子诠释《大学》的关键在于格物致知说,而其引起的争论亦多由之而起。本文的意图不在于判定孰是孰非,亦不讨论朱子之说是否真正符合古本《大学》的原义,就象现在风行一时的诠释学来说,也有所谓“诠释与过

孔子的教学名言

孔子的教学名言 关于孔子的教学名言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浅谈朱熹的心性论

浅谈朱子性情论 [摘要]本文试图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孔孟至“二程”,追寻朱熹理学中的性情论的源头,并试图探究朱子的性情论与先人性情论之间的联系。朱熹的性情论是正统儒家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即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性本善的观念,同时,他又增加了对人类如何认识非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发生、如何解决的问题的回答。 [关键词]性情论心统性情道心人心 探究朱熹的性情论必须要对朱熹之前的思想家作一个大概的认识,这包括了先秦时期的孔孟,秦汉及隋唐董仲舒、韩愈、李翱,北宋时期周敦颐、张载、二程,下面分别介绍诸位。 一、朱熹的性情论源头 1、先秦时期 孔子(前551—前479),孔子把性这个范畴提了出来,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是说,人生而具有相近的本性,只是由于后天不同环境和习染才有品德上的差异。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人性如何相近,也没有涉及到人性的根源及其善恶问题1。 孟子(约前372—前289),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里,徐复观先生说“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贡献,是性善说的提出”2。在我们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内容有三点。 第一、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是成为道德性的先天根据。 第二、发挥不了人的善性的原因或者发生恶的缘故,是由于无节制的追求欲望。 第三、人的本性具有四端。在这一点上人是与动物根本上区别的。人与动物是在生物学上类似,但在仁义礼智上人与动物是明确区别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11-6) 2、秦汉及隋唐的理气性情论 1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9页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阅读答案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阅读答 案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整齐的步调、集中的意志。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①的

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

论朱子在对《中庸》诠释过程中受吕与叔的影响及其对吕氏之批评(一)

论朱子在对《中庸》诠释过程中受吕与叔的影响及其对吕氏之批评(一) 内容提要:朱子对《中庸》的诠释工作是在对其学术的继承与批评中展开的,在这一方面,朱子与吕大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研究例证。在程门诸子的《中庸》诠释中,朱子最取吕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吕氏的影响。但是,朱子同时也对吕氏的《中庸》诠释也有所批评,特别是吕氏在诠释《中庸》文本过程中所阐发出来的工夫理论,即吕氏所谓的“求中”之说,则深表不满。从这个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子之注经,一则要做最大程度上与经典文本保持一致,这可认为是“学”的层面;同时又要透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来建构一个能够安顿人生、指导实践的义理系统,这可以认为是“道”的层面。朱子受吕氏之影响者,更多表现为前者。但对朱子来说,经典诠释决不能与其总体上的义理系统相违背,只要是与“道”这一层面相冲突的,朱子就坚决予以清算。朱子之深非吕氏“求中”之说,其用心即在于此。关键词:朱子吕大临《中庸》 一、引言 对《中庸》的诠释,是朱子(晦庵,1130-1200)《四书》诠释工作的一重要环节。在朱子一生中,先后作《中庸章句》、《中庸或问》,删定《中庸辑略》,并留下了三大卷与门人研讨《中庸》的语录,自有《中庸》以来,在对《中庸》的诠释史上,朱子可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 在宋之前,对《中庸》之研究,除了传统的郑注孔疏之外,鲜有有影响的作品流传。1]北宋初年,习《中庸》之学始成一时风尚,2]而北宋中期随着道学运动之兴起,《中庸》更是备受关注,二程子(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及程门诸高弟多有论释《中庸》的著作或语录,如朱子说: 至于本朝,濂溪周夫子始得其所传之要,以着于篇。河南二程夫子又得其遗旨而发挥之,然后其学布于天下。然明道不及为书,今世所传陈忠肃公之所序者,乃蓝田吕氏所著之别本也。伊川虽尝自言“中庸今已成书”,然亦不传于学者。或以问和靖尹公,则曰先生自以不满其意而火之矣。二夫子于此既无书,故今所传,特出于门人记平居问答之辞。而门人之说行于世者,唯吕氏、游氏、杨氏、侯氏为有成书。若横渠先生,若谢氏、尹氏,则亦或记其语之及此者耳。3] 在朱子看来,这是一次真正革命性的变化,长期以来,二氏借《中庸》之名而说异端之学,“弥近理而大乱真”,直到二程夫子出,才得以绍子思、孟子以来“千载不传之绪”。4]在《中庸》之诠释史上,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传统,或者说是一个新的诠释视域(horizon),朱子全部对《中庸》的诠释工作,可说就在这样一个新的诠释视域中展开。因此,如何继承与发扬北宋诸子的学术遗产,遂成为朱子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干道年间,朱子友人石子重汇集北宋诸子之《中庸》疏解成《中庸集解》二卷,朱子对此颇为重视。据束景南先生考证,朱子其间多与石氏商量讨论,助成其事,5]并为之序。该书对北宋以来道学家研究《中庸》之成果,“采掇无遗”而又“谨密详审”6],故朱子在<中庸集解序>中称,是篇之成不但有助于学者“考其异而会其同”,更重要的是,“圣门传授之微旨见于此篇者,诸先生之说详矣”。7]由此亦可看出,朱子实希望能通过对北宋诸说的考异会同以到达圣门传授之微言大义,所谓“行远自迩,升高自卑”之意。8]但是,随着他研究的不断深入,他越来越对北宋诸说,特别是程门诸子对《中庸》的疏释有所不满,仅在序定《中庸集解》之后的四年,朱子在序《中庸章句》时,9]对石氏所辑录的程门《中庸》说的评价就与<中庸集解序>中所说的迥然有异:

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之道.pdf

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之道 ————读《论语》的感悟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一万余字,但书中包含了政治、教育、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和智慧,《论语》中包含的思想和智慧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其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对当下社会和个人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面分享一下《论语》中有关学习方面的思 想智慧以及个人对此的感悟和体验。 一、什么是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交流学习,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思想、观点,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 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是一位智慧之人,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论语》开篇便向我们提出了孔 子的学习之道,我个人认为孔子关于学习在此至少向我们阐明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学习是学和习的统一,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二,学习不能无友,即学习需要与他人交流 探讨,这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孔子所谈到的学习在今天仍然是我们重视和倡导的,在当前的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其实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学而时习之”;我们强调在学习中要交流互动,要勇于发表自 己的看法和观点,容忍他人不同的不同观点,其实就是对孔子“学习不能无友”观点的继承 与发展。令人惋惜的是,我们的先哲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指明了学习之道,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视而不见,在历经许多波折、挫折之后才重新审视它,发现其价值。 二、学习的内容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立志要高远,行为要坚守道德,要富有仁爱精神,娴熟地掌握技艺”。 “道、德、仁、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他提出的教育学习的内容。“志于道,据于德”体现了精神思想方面的要求,“依于仁,游于艺”体现了生活处世方面的要 求,由此可看出孔子倡导的是全面的学习,既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包括精神思想的提升,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就体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2.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文:文化知识,历史文献。行:行 为规范,道德修养,社会实践。忠:忠诚,尽心竭力。信:讲究信用,言行一致。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 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 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 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孔子“文、行、忠、信”这四个字的教育内容,在现在社会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它 不仅是个人学习修身的重要内容,也常常被用作校训、厂训等起着敦促、规范作用。 三、学习的目的和宗旨

孔子的教学观-5页文档资料

孔子的教学观 有人说,东方不读孔子,西方不读杜威,就没有资格谈教育。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纵观其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聚徒施教和整理典籍上,他的成就和影响是无人比拟的,彪炳史册。本文拟从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取其最璀璨的明珠――教学观粗浅探析。 一、启发诱导 在教学中,孔子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以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他强调学生要多进行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思维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教师给以适当难度,学生又能理解的新知识,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但教师也不能消极等待,要循序渐进的诱导,使学生产生愤和悱的状态,教师不失时机地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 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所学,还要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孔子肯定他的学生子贡能够闻一知二,称赞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孔子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诱导,以引起学生求知欲,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再给予启发,如他告诉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不但启发学生,而且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这包含了教学相长的意思。

孔子的学生对他的学问的高深和他运用启发诱导使学生循序渐进的 高度艺术,深表钦佩。颜渊把孔子的教学艺术归结为循循善诱。“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论语?子罕》)颜回的话说明了他的学习离不开孔子的启发诱导。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不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孔子承认人在遗传上的差异,而且按照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依人之所长而诱导之,视人之所短而补救之。 孔子首先对学生要有深切地了解。他考察学生的办法是“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治长》)他采用谈话的方法,看他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的做法,了解他的心情是安于什么,来试探学生志向和意趣。他和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无话不谈。因此,孔子对他的学生的性格特征、志趣、智力、才能、和特长都是非常了解的。他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保ā堵塾铩は冉?》)“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 孔子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地讲述、提问和解答。如学生同样的问题,“问仁”、“问政”、“问行”、“问孝”、“问君子”、“问士”,他的回答却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绝不雷同,有的甚至含义相反,以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增长才智。 孔子还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他的学生有的长于德行,如颜渊、

有关孔子论语的教育学知识

有关《论语》的教育学知识 一、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1.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2.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3.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即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4.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官学衰废,鲁国成为文化的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 孔子少时“贫且贱”,年 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尝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在外14年,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死后葬曲阜城外,弟子们在墓旁守丧 3年,分别时痛哭失声。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留居 3年,称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艺术孔子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章。该书是孔子的弟子在其死后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孔子大约从二十岁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都包含在《论语》里。所以《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好的、最原始的、最权威的材料。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望天门山》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教学文摘→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文) 2010-10-11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官学衰废,鲁国成为文化的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孔子少时“贫且贱”,年 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尝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在外14年,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死后葬曲阜城外,弟子们在墓旁守丧 3年,分别时痛哭失声。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留居 3年,称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艺术孔子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章。该书是孔子的弟子在其死后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孔子大约从二十岁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都包含在《论语》里。所以《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好的、最原始的、最权威的材料。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常用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塾,“有教无类”,加之学费又非常低廉(仅十条干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孔子办学,虽不曾将教育当作“产业”,但他一人招收的学生就达三千之多(这个数字在今天也是惊人的),而且学制也不限于四年,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其教诲。孔子死后,弟子代代相传,不少都成为中国文化的精英,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可以说,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和孔子相比,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应是当之无愧的。 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完美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具体说,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善于处理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与学的关系。在汉字中,“教”与“斆”(学)本是同源字,是同一事物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见,教是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活动。由“教”又孳生出一个“斆”字,《说文》云:“斆,觉悟也,从教。”秦以后,斆写作学。而所谓“觉悟”,也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教与学实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因此,在教的同时,就应该顾及到学的方面,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念讲义,而不去看学生“觉悟”了没有。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应该说,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他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孔子知道,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孔子也知道弟子们的悟性是有差别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2〕而能听他说话始终不懈怠的,也就只有颜回一人。〔3〕“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4〕至于其他学生么,仁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当然,学生一旦“觉悟”,孔子也能随时察觉。如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便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5〕子贡从《诗经·卫风·硕人》对美女的描写而联想到礼乐的产生,孔子也兴奋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6〕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对于学生的性情禀赋和日常生活,孔子也了如指掌,不管别人问到哪一位弟子,他都能脱口而谈。如季康子向他打问仲由、端木赐、冉求的情况,他不假思索便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7〕即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他还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的话,〔8〕意即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表现出对各位弟子习性的深知。对学生的课外生活,孔子也无不知晓。他不但知道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9〕而且还知道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每每猜中,发了大财,即所谓“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10〕对一些身处逆境的学生孔子更是关怀备至。弟子公冶长含冤坐牢,孔子认为“非其罪也”,〔11〕并把女儿嫁给他。冉伯牛患了绝症,孔子亲自看望,还来不及进屋便在窗外握着学生的手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2〕连连叹息。颜渊去世,孔子极其悲痛地说:“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别人劝其节哀,他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从孔子说诗看孔子教学

教育随笔 从孔门说诗看孔子教学 《论语》有一段关于孔子和弟子谈论《诗》的记载: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子夏所问的诗,前两句原保存在《诗经·卫风·硕人》篇①,原诗描述一个美女的形态和神采。子夏长于文学,这几句诗对他来说,应该不难理解,子夏却要追问这首诗是什么意义(何谓也)。孔子告诉子夏,这诗的意思是说“先打好白底,然后再在上面彩画”(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又推衍出“礼节仪式的重要性不是第一位的”(礼后)的结论。抛开原诗的字面涵义,探求更深的言外之义,驰骋联想,尽情发挥的解诗方法,在今天大学中文系也未必会得到教师的认可,却得到孔子的赞许,认为子夏得到读诗的诀窍(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里看出孔子的教学方法的一些特色。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善于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要学生举一反三,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创造性。 师生问答涉及范围相当广泛,讲如何做人(仁),如何

做这(为政),如何对待父母(孝),都是一些大题目。没有发现孔子如何教学生识文断句的记载,孔不对学生讲授文化启蒙识字的初级课程。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都是比较抽象泛的大题目。 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庭前经过,孔子问他学过《诗》没有,又一次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问他学过《礼》没有。孔子不知孔鲤学过什么课程,可见他不参与初级班的教学工作。汉末马融设帐授徒,不亲自为初级班讲授,命高年级弟子为低年级弟子讲授。这种办法或来源于孔子,也未可知。 孔子教学方式类似大学的讨论班(西明纳尔或称读书班),而不同于今天大学的课堂讲授,先生讲、学生听;先生说、学生记。《论语》还记载: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出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孔子以后,孔子的传人孟子也不主张死记书本知识,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孔孟开创的借题发挥,多方引伸的学风,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后来汉儒的“家德”,即所谓学派。《汉书·儒林传》所列的都是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 三千年前,以弟子三千著称的孔子,开创私学,成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因此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学活动,从事平民教育的实践,从事培养人、改造人的事业,使教育的性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中国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切使他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所以,孔子的教学方法,既包括教的方面,亦包括学的方面。 第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很多时候,孔子只是提出问题,并不作答,也不要求弟子回答,只是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如:“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有时候,孔子对弟子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反而就问题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八佾》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教者要善于启发诱导,学者要善于领会。 再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对后代的教育影响深远。我们连云港市新推出的高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对教育者的启发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因材施教。 教育者要对教育对象的性行、品格、天赋条件有清楚的了解,方能做到因材施教。他曾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如《为政》所载,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是“无违。”并进一步对樊迟解释说,无违的意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因为孟懿子乃是孟僖子的儿子,孟僖子死前嘱咐他的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就是为了让他学礼。 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考虑到孟武伯为孟懿子之子,是鲁国三桓之一,贵族世家,有着骄奢淫逸的条件,恐怕孔子的话既有普遍意义,又有一定的针对性。 子游问孝。孔子的回答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