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概述【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概述【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概述【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概述【圣才出品】

第一篇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概述

一、名词解释

社会运行(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无论是纵向运行还是横向运行,社会诸要素与诸系统都表现出了相互联系、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特点。

二、简答题

1.试述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答:19世纪30年代,孔德连续出版了多卷本哲学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该书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后来的社会学家们大多将此作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社会学的大体设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科学发展的进程决定的。

(1)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人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这是催生社会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2)从学术发展的背景上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压制,之后,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到了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

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社会学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启发。

2.社会学这门学科有哪些特征?

答:社会学学科的特征主要包括: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从社会学视角看来,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处。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由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完整网络,那么,作为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研究的学科的社会学,必然具有一种综合性学科的性质。

①这种综合性突出表现在它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来加以考察。

②这种综合性还表现在:社会学的研究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成果来做综合性的考察。如果不利用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社会学是不能实现它对社会的多面向研究的。

(3)社会学的科学性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取得对人类社会的科学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表面的,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不是片面的,而是系统、全面的。现在,

(4)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①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这类学科的不同在于研究对象不同。

a.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都是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某一领域进行具体的、特别的研究,其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领域,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整体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

b.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也会涉及对政治、经济、法律的研究。但社会学往往是把这些领域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从它们和其他部分的联系上对其进行综合研究。

②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

a.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与社会学相比,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研究人类以往所经历的活动和事件,而不研究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它通过详尽地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和进程进行精确的描述。而社会学所注意的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也不是某些事件的实际进程,它所关心的是对这些具体事件进行概括、分析和综合,并揭示出其发展运动的规律。社会学的眼光往往不是投向过去,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b.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文化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从生理的角度研究各个人种,后者主要是研究人类的原始文化。许多人类学家也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人类的现代生活和文化。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人类学与社会学合流的趋势。虽然从目前情况看,两者并未完全融合为一门学

c.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往往被认为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诸如知觉、认识和学习、感觉、情绪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以及由这些心理特质所组成的个性。社会学所研究的不是人的心理,而是人的社会。两者虽然都对人感兴趣,但心理学感兴趣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人的心理方面;而社会学感兴趣的则是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方面(从研究脑的反应机制方面来说,心理学也可看做是一门自然科学)。

3.怎样理解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相关试题:社会(概念题,宁夏大学2017年研)

答:(1)社会的涵义

①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②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中就有记载:“礼部奏请千秋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一词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最早连用的地方,意为村民集会。它是一个动名词,由“社”和“会”两字演进而来。“社”原指祭神的地方。《白虎通,社稷》说:“封土立社,示有土也。”“会”为聚集之意。后来两字连用意指人们为祭神而聚集在一起。古籍中的“社”有时也指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如“文社”“诗社”,或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

③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生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社会的范围扩展到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事实上的“地球村”。

④社会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和无限丰富的。

a.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视点,提出了人类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亚

b.不少社会学家也对社会的类型作了区分,比如从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上,可将社会分为狩猎与采集社会、畜牧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类型将会历史地创新与发展。

(2)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以人为主体

a.人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但这里所说的人是人群而不是单一的个人;

b.只有以一定数量和质量为基础,并按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群,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因为单个人不可能发生角色关系,也无法谋生,因而不能创造社会;

c.正因为如此,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社会的群体状态,包括家庭、家族、邻里、民族等等。

②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a.人是特殊的自然,由于人的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属性的驱使,人们首先需要满足吃、穿、住等基本需求,因而需要在一定生产力状态下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解决衣食之源和解决其它方面的物质条件;

b.在这层意义上说,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所以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其它关系或多或少是这一基本关系的表现或产物。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a.社会的要素很多,但需要经过人与人的交互作用才能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系统,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以角色的名义出现的一个个的个人;

b.人与人交往的范围越大,依此联系起来的社会系统也越大,从原始部落到“地球村”,就是人与人交往范围扩大的结果;

c.人与人交互作用的层次越深,社会系统的内容也就越丰富。从单纯的谋生过程到宇宙天体的开发,无一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创造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任何社会状态都是特定的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自然状态,是特殊的自然。其主要表现是:

a.社会是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

b.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

c.人的生活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哪些方面?(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研)

答: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就是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状况。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

(1)结构性协调

结构是要素的内在联系形式或方式。结构的协调,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社会结构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它对社会运行状态起着根本性制约作用。社会良性运行必须建立在结构协调的基础上。如果结构不协调,那么,无论怎样从功能上调整,都无法使社会呈现出良性运行状态。同样道理,中性运行,是以社会结构的部分协调为前提的。而社会恶性运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结构的基本失调—社会要素的有序性被破坏、各方面比例严重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部分功能是协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