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尿病问题解答

糖尿病问题解答

糖尿病问题解答
糖尿病问题解答

糖尿病问题解答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糖尿病问题解答

声明:本人不是医生,本文根据查询到的资料并咨询有关医务人员编写。仅供参考。

一、什么叫糖尿病

二、什么是糖耐量异常

三、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四、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五、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请注意妊娠糖尿病标准)

(二)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请注意标准的不一致性)

六、糖尿病分哪几种类型怎样区分

七、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八、糖尿病有没有遗传性

九、2型糖尿病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十、为什么糖尿病人应该戒烟

十一、糖尿病人应怎样控制饮食

十二、糖尿病人应怎样锻炼身体

十三、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尿酸高

十四、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有何危害

十五、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有何危险

十六、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为什么多选择胃转流手术

十七、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达到缓解的标准是什么

十八、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脾气异常

十九、胰岛素有成瘾性吗

二十、糖尿病并发症一般在得病多久发生发生概率有多大

二十一、糖尿病妇女能否生孩子

二十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有多高

二十三、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十四、青少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一、什么叫糖尿病

糖尿病(英文是Diabetes mellitus,DM是糖尿病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是一种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或者)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二、什么是糖耐量异常

血糖数值高于正常值并且达不到糖尿病标准数值的下限,即为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 mmol/L且小于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L且小于L)为糖耐量异常(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

三、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从普遍意义上讲,糖尿病的明显症状是:多尿、口渴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多尿是指一昼夜尿量超过2500mL,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严重者每隔1~2小时排尿1次),每次排尿量也多,夜尿增多。患者由于多尿失水而致口渴,故多饮以补充丢失的水分,一昼夜饮水量可达1~2热水瓶或数热水瓶。患者食欲增强或正常,但体重却迅速减轻,多在短期内(几天到十几天)体重减轻了5~10公斤,但也有的患者在用药期间体重增加,多见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糖尿病典型症状多见于1型及某些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由于每个人神肉体状况不同,上述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特别是一些初期的2型糖尿病人,不一定有明显症状,因此,得了糖尿病,往往不被发现,因此,要注意定期体检。

四、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是:

1.城市化;

2.老龄化;

3.生活方式改变。

五、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糖尿病诊断标准(请注意与妊娠糖尿病标准的不同点):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3年11月20日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讨论稿)中,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监测,静脉血葡萄糖水平(mmol/L)≥;

2.空腹血糖(FPG)≥;

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其中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耐糖量异常(IGT)。

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的医院HbA1c≥%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急情况下出现的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就临床诊断而言不能以此时的血糖值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急消除后复查,再确定糖代谢状态。

(二)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请注意孕妇与普通人标准的不一致性)

2013年WHO发表了《妊娠期新诊断的高血糖诊断标准和分类》,其中妊娠期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非妊娠人群糖尿病糖诊断标准一致,即空腹≥L,或OGTT 2h PG≥L或有明显糖尿病症状者随机血糖,≥L。

2011年7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行业标准,采用了如下标准:

符合下列一个以上条件之一者诊断为糖尿病(DM):

1.空腹血糖 mmol/L

2.OGTT 1h PG血糖水平≥ mmol/L;

3.OGTT 2h PG血糖水平≥ mmol/L。

六、糖尿病分哪几种类型怎样区分

我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糖尿病共分4种类型,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显着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着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着下降或缺失。2型糖尿病的显着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但有时并不一定容易区分,可暂时分型,然后根据治疗情况再进行进一步诊断;

妊娠型糖尿病:是在妊娠期被诊断的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不包括已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妊娠时的高血糖状态。

特殊型糖尿病是病因学相对明确的高血糖状态。除了1型、2型和妊娠型糖尿病以外,都属于特殊型。

七、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除了特殊型在病因学方面相对明确以外,目前还不清楚。1型糖尿病的显着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着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着下降或缺失。2型糖尿病的显着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被诊断的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不包括已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妊娠时的高血糖状态。特殊型糖尿病是病因学相对明确的高血糖状态。

八、糖尿病有没有遗传性

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史,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其中男性得糖尿病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2型比1型的遗传性更大一些。据近代孪生学的研究,1型糖尿病中共显性(即两个孪生子均患糖尿病)为50%,而2型糖尿病中达90%以上,说明后者发病有较多遗传因素存在。许多糖尿病人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下一代一定都得糖尿病。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约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于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常隔代遗传。瑞典卢夫特教授认为: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九、2型糖尿病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3年11月20日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推荐的治疗方法:

1.营养治疗;

2.运动治疗;

3.戒烟;

4.药物治疗:

a.服药治疗: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

b.胰高糖素样多肽1;

c.胰岛素;

d.低血糖对策;

5.减重手术治疗:

a.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b.胃旁路术(常说的胃转流手术);

c.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

d.胆胰旁路术。0-

并推荐用中药预防2型糖尿病,没有提到中药治疗、干细胞移植和胰岛组织修复。

十、为什么糖尿病人应该戒烟

日本专家在《国际医药年报》的报道中披露,对1300名35岁至45岁的男性患者的研究,发现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4倍,每天吸烟在20-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 3倍,每天吸烟在20支以下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升高了百分之八十八。随后美国专家研究又发现,每天吸15根或更多根香烟的糖尿病女性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女性大7倍。而戒烟时间超过10年的糖尿病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已经降到和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女性一样的程度。

我国的研究也证明了,吸烟可使二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而且会给已患糖尿病的病人带来更多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所以说,吸烟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无可厚非。同时吸烟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虽然目前对吸烟具体怎样增大患糖尿病的机理尚不是特别清楚,但烟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尼古丁、焦油等,一方面对破坏人体脏器细胞,比如调节人体血糖的胰腺,当胰腺功能受损后,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会减弱,从而增加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另一方面烟草中有一种天然成分——去甲烟碱,会使血管收缩,血供减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破坏血糖的稳定。吸烟还容易患胰腺癌。

尼古丁可以使安静时的心率加快、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对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病人,心率与血压的增加可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而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又不能提供这部分血液,此时就出现了供需间的矛盾,从而使心绞痛加重或发生心肌梗死,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则容易复发。

尼古丁可使心脏传导系统损害,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心脏猝死的危险性增加,也使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

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吸烟者冠心病猝死率高于不吸烟者,戒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低于继续吸烟者。对于那些临床上没有心绞痛的病人,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也有联系,这一点已被尸体解剖所证实。

而以上这些疾病,很多也是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引起的或者是有关联的,因此,这些抽烟者容易出现的疾病,就有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相互“促进”,使并发症更加严重。比如: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等。因此,糖尿病人应该戒烟。

十一、糖尿病人应怎样控制饮食

基本原则是:

1、糖尿病人必须要进行营养治疗(一般说饮食控制),这是首要条件;

2、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最基本的营养摄入;

3、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常见食物什么都吃,但升糖指数高的一定要少吃。总摄入量要从摄入的总热量考虑,包括喝的酒。

4、糖尿病人如果没有其他疾病限制饮酒,可以少量喝一点。一般每周不多于50克(一两),最好不是一次饮用。饮酒,有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在外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应注意防止出现低血糖。如有必要,饮酒时要适当降低胰岛素用量。

十二、糖尿病人应怎样锻炼身体

运动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1、除因其他疾病影响不允许体力活动的(如心脏病)糖尿病人以外,都应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2、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避免可能引起的血压急剧升高或者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3、运动方式,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要由低到高;

4、要在餐后稍停顿开始运动;

5、运动时间,根据自身情况,一般30-60分钟为宜;

6、运动量要以在春秋的环境温度下微微出汗并且运动完毕稍作休息可恢复体力为好。

7、运动时随时携带饼干或糖果(普通饼干比糖果升糖快),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时间长时可在运动中适当加餐。(餐后运动时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主要是注射胰岛素后或使用某些药物、喝酒后的病人。)

8、身体有其他疾病的,要带好必要的急救药品,以备急需。如速效救心丸。

9、如果运动中出现腿痛、胸闷、憋气,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不缓解,应及时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十三、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尿酸高

在临床上,正常尿酸参考值,男性:149~416μmol/L。女性:89~357μmo1/L。尿酸高是人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体内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约是相等,生成量方面,三分之一是由食物而来,三分之二是体内自

行合成,排泄途径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泄。上述各种途径只要有任何一方面出问题,就会造成尿酸升高。尿酸上升,会阻碍血液分泌尿酸的过程,使尿酸无法排出。尿酸过高,也会引发其他疾病。

吃海鲜、喝啤酒都会导致体内嘌呤的代谢产生过多,在体内蓄积,导致尿酸增高。尿酸增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发“痛风”。尿酸升高是痛风一个主要原因。尿酸增高与糖尿病之间也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尿酸高时间长可导致糖代谢的异常,因而要检查是不是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反过来糖尿病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嘌呤的代谢。因此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人都很容易出现尿酸高的问题。

尿酸高,很多人没有明显症状,有症状的,主要表现为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患者多数有有肾处理尿酸功能的异常。到医院一查血尿酸高了,有自己典型的症状就可以诊断痛风。假如尿酸高没有症状,那还不叫痛风,那叫高尿酸血症。是一个痛风前期的一个表现。要及早的纠正血尿酸升高、预防痛风的发作。

十四、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有何危害

糖尿病并发症几乎是全身性的,有的相当严重,好几种都可致死。由于糖尿病并发症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交叉和(或)影响,不太好分类,下述分类供参考。主要有:

1.肾病。可引起身体浮肿、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可致死。

2.心脏病。可造成动脉硬

硬化、心肌梗死,可致

死。

3.脑病。大脑加速老化、

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易出现脑梗塞,可致

死。

4.足病。可引起坏疽、截

肢、可致残。15%左右

的发生足溃疡,大约

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

疡引发的。

5.眼病。易出现血管瘤、

黄斑变性、青光眼、白

内障、玻璃体浑浊或出

血,可致盲。

6.皮肤病。引起顽固瘙痒

、阴道炎、成片皮肤发黑、

长疖子。

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会

引起性功能减退、男性不

育。

8.神经病变。易引起阳痿、

疼痛感消失、胃轻瘫、胃

潴留、便秘、腹泻、腰痛、

肌无力。

9.伤口不易愈合。伤口易变

成慢性而难以愈合的溃疡,

尤其在肢体部分容易出现。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致

昏迷、休克。

11.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血乳酸>13mmol/L时,死亡

率达98%。

1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

昏迷。预后不佳,死亡

十五、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有何危险

低血糖标准:对于非糖尿病人来说,是血糖<L,而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来说,是≤L。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根据血糖水平和下降速度的不同,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老年患者出现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因为糖尿病人常常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对低血糖的发现和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同时,糖尿病还可诱发和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容易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夜间发生低血糖难以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有的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对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①药物引起。使用胰岛素、磺胺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可引起低血糖。因此,应用这些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并谨慎调整。应用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性不大。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

②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进食少,应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有误餐可能时要提前做好

准备。

③运动量增加。运动量增加,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④饮酒。酒精能耗竭肝糖元贮备,抑制糖异生而加重磺脲类降糖药的低血糖效应。尤其是空腹喝酒或饮酒过多,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饼干类的食物,比普通糖块升糖更快,可使低血糖病人更快恢复。

十六、为什么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多选择胃转流手术

因为目前常用的4种治疗糖尿病的手术方法,胃转流手术(即胃旁路术),糖尿病的缓解率是最高的,也是目前所有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对于符合胃转流手术要求的这类病人,缓解率是最高的,因此多选择胃转流手术治疗。随访5年,胃转流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

83%。这个比例,在所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中斗志比较高的。这也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近些年一直推荐该手术的原因之一。

十七、2型糖尿病减肥手术治疗的缓解标准是什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对2型糖尿病手术(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胃旁路术---即胃转流手术)治疗的缓解标准:术后仅用生活方式治疗可使HbA1c≤%,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L,不用任何药物治疗,可视为2型糖尿病已缓解。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术后2年,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60%;胃旁路术---即胃转流手术,随访5年,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8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11月20日征求意见

稿)对2型糖尿病手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即胃转流手术、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的缓解标准:术后仅用生活方式治疗可使HbA1c≤%,空腹血糖≤ mmol/L ,可视为2型糖尿病已缓解。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术后2年,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70%;胃旁路术---即胃转流手术,随访5年,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83%;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术后2年,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60%

注意,这里是用“缓解”而没有用“治愈”。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手术治疗才有十来年的

历史,没有更长的实践经验,手术后更长时间内的情况,只能靠推测,还没有绝对把握。因此,为慎重起见,这里就用了“缓解”一词。

另外,实践中,因为2型糖尿病有诸多并发症,我已经在《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一文中列举了二十多种并发症,其中好几种并发症都可致死。因为有多种并发症的问题,因此,有时手术并不一定非要预期可达到“缓解”标准才手术,而是综合考虑手术对病人总的“收益”与“风险”的比例,如果这个比率合适或者可观,就可手术。----这是我个人看法。在对手术后的2型糖尿病的跟踪和了解过程中,发现手术后的2型糖尿病人,有的性功能恢复,有的眼睛视力好转近百度,有的身上发痒消失等,都说明手术一方面可减轻糖尿病本身的症状,另一方面,可以明显改善并发症的症状,并可减少病发这个的发生,控制并发症的发展。因此,只要总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就值得手术

根据统计,胃转流手术与其他几种手术相比,缓解率最高,因此大多都是进行胃转流手术。

胃转流手术实例追踪:

最好的:(诊断4年,回忆发病约6年,男,31岁),胃转流术后一年多时间内,正常饮食,血糖完全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一次超过正常值。

十八、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脾气异常

糖尿病人易伴发精神障碍,以情感不稳、焦虑、抑郁和神经衰弱最为多见。比较偏执,脾气暴燥,容易发怒,动不动就会发脾气,听不得别人的不同意见,钻牛角尖。这样,很容易造成同事、朋友间的不和谐。其原因,一方面与病人对病情的思想压力有关,也与糖尿病本身容易肝火旺盛有关。糖尿病人要积极控制病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平时要学会适当的调理自己的心情,保持心情舒畅,多注意休息,要大度,不斤斤计较。

十九、胰岛素有成瘾性吗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但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很排斥,认为胰岛素会成瘾,用上就戒不掉了,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胰岛素不是毒品,而是身体内分泌的一种激素,当机体内这种激素的不足够,就需要补充所需的胰岛素,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胰岛素本身没有成瘾性,只是因为胰岛素降糖作用好,降了以后,患者身上舒服,也敢多吃一些,内心对它会产生“好感”,因而喜欢用它罢了。因此当用营养治疗加上运动治疗和常用的其他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就要果断添加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胰岛素严重不足,甚至接近于零,目前只能依靠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

二十、糖尿病并发症一般在得病多久发生发生概率有多大

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非常高,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高绿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达98%。

二十一、糖尿病妇女能否生孩子

糖尿病妇女在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生孩子的。怀孕期间要用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好。最好到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以便于精确病情评价,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只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据近代孪生学的研究,1型糖尿病中共显性(即两个孪生子均患糖尿病)为50%,而2型糖尿病中达90%以上,说明后者发病有较多遗传因素存在。许多糖尿病人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下一代一定都得糖尿病。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约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于一代得糖尿病

的机会更少,且常常隔代遗传。瑞典卢夫特教授认为: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种子在土壤里,必须有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糖尿病易感性就象是“种子”,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如果注意节食、减肥及运动,则不易发生糖尿病,否则就容易发生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亲结婚者得糖尿病的机会比较多。因为近亲结婚不仅使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后代人数增多,而且也使遗传的作用增强。

调控饮食仍然是糖尿病孕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但要保证孕妇自身的能量,还要提供胎儿的营养。若过度控制饮食,将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出生低体重儿。因此,妊娠期的饮食治疗,既与非妊娠期相似,但又有不同之处:其进食量要比非妊期适应放宽,按每公斤体重30-36千卡计算每日总热量,其中米、面类主食占50-60%,蛋白质占20%左右,以牛奶、禽、蛋、鱼和血类为主,少肉类,脂肪少于30%。烹调用植物油,多吃绿叶蔬菜,最好将每日总食量分成多餐吃。水果可吃含糖低的草莓、猕猴桃,不吃含糖高的甘蔗、香蕉、龙眼、禁甜点、蔗糖,不要饮咖啡及含咖啡的饮料,不抽烟不喝酒。

每日多在户外散步活动,有利降血糖和钙的吸收。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注射,经常监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剂量,一定要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现在糖尿病妇女妊娠和生育已不是件稀奇的事了,只要婚后糖尿病一直能满意控制,无心、脑、肾、眼及其它严重的并发症者,可以怀孕。没有必要仅仅因患糖尿病而中断妊娠或绝育。不过糖尿病孕妇胎儿畸形、早产、围产期死亡率、妊娠中毒症状都比非糖尿病孕妇为多,因此为预防以上妊娠并发症,糖尿病妇女应在怀孕前及妊娠过程中,使用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若已确诊为妊娠,要在妇产科及内科医生密切配合下调节好饮食及胰岛素剂量,使血糖降到正常水平,并定期详细检查心、肾功能,血压及眼底变化,胎

心、胎儿发育及活动情况。由产科医生决定何时终止妊娠。在分娩时,应比健康人提前人院,以确保安全渡过妊娠及分娩的全过程。

二十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有多高

近些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愈来愈重。根据2010年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内分泌学会的调查,我国18岁以上患糖尿病的人群,按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如果同时使用HbAlc≥也作为一条糖尿病诊断标准,则糖尿病患病率为%。

二十三、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什么

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

1.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

2.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

3.体形消瘦;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失;

4.起病迅速;

5.明显体重减轻;

6.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

7.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谷氨酸脱羧酶(嘎调)KANGTI ,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

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

目前诊断1型糖尿病主要根据临床特征。如果不确定分类诊断,先临时分类,然后根据治疗的初始反应以及最总观察其临床表现再重新评估、分型。血清C肽和GAD抗体及其他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但不作为简历诊断的必要证据。

二十四、青少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是什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起病隐匿,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应和1型糖尿病做鉴别。

青少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是: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摘要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状况与高血脂密切相关,高血脂特点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非药物手段有控制饮食、减肥、运动、药物治疗。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紊乱对策 糖尿病是人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指标发生紊乱的综合征,高血糖与高血脂密切相关。 糖尿病与血脂紊乱的关系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或同时伴有胆固醇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低,糖尿病患者多有这种通常被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的血脂紊乱表现,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其结果是引起血脂紊乱。糖尿病患者这种血脂异常与血糖的控制好坏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血脂异常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紊乱的血脂水平就会“自动地”恢复到正常,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只是其中比较

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青少年遗传型糖尿病)的血脂紊乱多在血糖控制后会基本恢复正常,2型糖尿病(成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紊乱的血脂水平仅部分恢复正常,所以,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常常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可表现为仅有的血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但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高血糖合并高血脂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增加 糖尿病患者中,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有人统计至少是普通人群的3倍。即使是单纯糖尿病患者,也属心血管病高危范围,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与已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相当,所以人们又把糖尿病当成“冠心病等危症”来对待。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则急性期的死亡率会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高危险性应该与合并存在的血脂异常有关。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100ml血增高10mg,其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100ml血降低10mg,则使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2%,这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会使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对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积极进行降

糖尿病患者管理制度

2011年南亩卫生院糖尿病管理工作度 一、目的 通过以我院服务为基础,以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采取社区一般人群健康教育、个体化的患者管理和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指导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糖尿病防治体系。 二、内容与方法 1.患者的发现 (1)通过我院和乡医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检测血糖来发现、诊断糖尿病患者; (2)重点人群的筛查。包括:45岁以上人群、超重或肥胖人群、高危人群等; (3)通过以往人群健康档案、基线调查、各种体检、收集我镇内现患病人等途径。 2.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诊断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其中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 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若为静脉血葡萄糖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标准见表1,推荐用此方法;若

用毛细血管或全血测定葡萄糖值,其诊断分割点有所变动,标准见表2。 表1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200mg/dl) 表2 糖尿病及IGT/IFG的血糖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mmol/L(mg/dl)] 全血血浆 静脉毛细血管静脉 糖尿病 空腹≥6.1(110)≥6.1(110)≥7.0(126) 或负荷后2小时≥10.0(180)≥11.1(200)≥11.1(200) 或两者 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如行检测)<6.1(110)<6.1(110)<7.0(126) 及负荷后2小时≥6.7(120)≥7.8(140)≥7.8(140) ~<10.1 (180) ~<11.1 (200) ~<11.1 (200)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5.6(020)≥5.6(100)≥6.1(110) ~<6.1 (110) ~<6.1 (110) ~<7.0 (126) 及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6.7(120)<7.8(140)<7.8(140) 正常 空腹<5.6(100)<5.6(100)<6.1(110) 负荷后2小时<6.7(120)<7.8(140)<7.8(140) 3.登记 对于新确诊或各种方式发现的患者,要进行患者信息登记,要求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一般信息、

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意义

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9-04-08T11:25:23.493Z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6期作者:高中凯 [导读] 糖尿病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血脂异常的症状,而且其血糖水平越高,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就越严重。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血脂检测。然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的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且均高于正常值,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且低于正常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血脂异常的症状,而且其血糖水平越高,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就越严重。对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充分满足糖尿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检测;临床诊治 The significanc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diabetic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2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The 20 patients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20 healthy people who were in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for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lipids were taken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lipid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hen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The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low the normal valu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may be accompanied by obvious symptoms of dyslipidemia, and the higher their blood glucose levels, the more severe the symptoms of dyslipidemia.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in diabetic patients can help the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diabetic patients, fully meet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abetic patients,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clinical diagnosis High satisfaction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blood lipid detectio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糖尿病是一种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不可能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代谢性疾病[1],因此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血脂异常症状。本文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对照组中,女20例;年龄37-73岁,平均(47.3±6.5)岁。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前3天保持低脂饮食,停止使用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原有的睡眠习惯,并停止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在测试开始之前,要求受试者静置10分钟,然后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将收集的血液样品离心,分离上层血清,并使用全自动血脂分析仪测量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2]。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且均高于正常值,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且低于正常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当人体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失衡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会异常,使整个脂质代谢水平失衡。血液中的血脂沉积在管壁上,这可引起动脉硬化。因此,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原因之一。载脂蛋白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5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并检验其TG、TC、HDL-C以及LDC-C;结果实验组TG(5.42±1.27)mmol/L、TC(2.82±1.08)mmol/L、LDL-C(3.37±1.11)mmol/L均高于对照组TG(4.01±0.62)mmol/L、TC(1.61±0.68)mmol/L、LDL-C(2.49±0.79)mmol/L,而实验组HDL-C(1.32±0.54)mmol/L低于对照组(1.64±0.71)mmol/L,并且实验组血脂异常发生率36.5%明显高于对照组11.5%,且P<0.05;结论跟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TG、TC、LDL-C升高,HDC-C降低,因此血脂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手段。 标签:糖尿病;血脂;检验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而引起的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血脂检验已经成为诊断糖尿病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该类方法主要是检验人体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别检验并对比了52例糖尿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主要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经胰岛素检测均确诊为糖尿病,男患者31例、女患者21例,患者34岁~65岁,平均年龄为(41.3±3.4)岁;现另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5岁~63岁,平均年龄为(4 2.1± 3.1)岁。将两组检验对象性别、年龄逐一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试剂和仪器本次检验所需要的试剂是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原装试剂,并且均能正常使用,检验所需仪器为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血液采集方法所有被检验对象在采集其血液前1个月便开始维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饮食的清淡、禁烟禁酒,并禁止服用任何会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药物。采血应该选择在早晨空腹,每人采血量为3ml,被检验对象应该在3h内完成TG、TC、LDL-C以及HDC-C等血脂指标的检验。 1.2.3检验方法关于被检验对象甘油三脂水平(TG)、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2T15:55:00.0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余子英[导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护理对策。 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取认知功能调查分析,随后进行相对应的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仅接受普通糖尿病护理。对比(1)两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2)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为84.5±9.2分、72.3±8.5分,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我国2 型糖尿病人数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错误认为,对提高糖尿病基本知识,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护理糖尿病作为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药物、饮食等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低,造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迟迟不能达标,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形成饮食、血糖、心理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1]。有学者指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能力,药物服用的依从性,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2]。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探讨优质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近几年我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6.3±8.5岁、男28例,女22例)、(55.7±9.1岁、男29例、女21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普通糖尿病护理。 1.2.1 认知功能调查分析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服用药物的规律情况。询问患者以往是否有:①不按处方配药;②漏服、服药太少;③不按医嘱用药。结果发现50例患者中有12例以往有不按规律服用药物,17例患者有遗忘服用药物现象,有9例患者不按医生医嘱进行门诊随访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现象。 1.2.2 疾病教育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糖尿病的病因、危害、预后、治疗方法与患者沟通,目的为了让患者能自我识别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的方法,使糖尿病患者纠正在服用药物时的错误认识。众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程度存在很大关系,因此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选择适合患者学习的图片、书籍、报纸、宣传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掌握基本特点[3]。 1.2.3 药物护理护士了解患者生活规律的同时,安排患者下次就医时间,对于出门困难行走不便的患者,护士可以将门诊医生电话告知患者,同时将医生排班表发放给患者,让患者得到主治医师的就诊电话,这样才能为规律治疗打下基础[4]。尽量选择长效剂和缓释剂,以减少患者服药次数,避免漏服现象,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可以给患者发放药盒,通过药盒中的不同格子,让患者掌握服药时间和种类。 1.2.4 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护理大多数患者对胰岛素泵存在顾虑,认为自己是新科技的实验品,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士应耐心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的方便性和优越性[5]。 1.2.5心理支持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主动发现患者需要,要服务于患者开口前,如心理安慰、口头疏导、行为动作等方式安抚患者紧张情绪。保证房间安静,不能歧视患者,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6]。 1.2.6 饮食护理(1)科室成立饮食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集体教育。(2)护士帮助患者计算出理想体重,估算每日所需总能量,列出一周食谱和总热量。(3)掌握配餐原则、热能及营养计算、制作膳食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个体化具体指导,在住院期间不得随意服用医嘱意外的其他食物[7]。 1.3 观察指标对比(1)两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2)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3.1 糖尿病疾病知识在患者出院时,发放糖尿病疾病知识问卷,问卷内容含50题基础糖尿病相关知识问题,主要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饮食教育、运动教育出发,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数据录入 EXECEL中,经过核对无误后导入SPSS 19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为84.5±9.2分、72.3±8.5分,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 为统一全区糖尿病人的管理工作,规范开展糖尿病查、治、管、转、报等环节的工作,畅通运行糖尿病人管理流程,更好的服务我区糖尿病人群,特制订本规范。 一、目的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保障,以糖尿病防治结合专科门诊为纽带,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在我区全面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促进早诊早治,对现症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目标 (一)近期目标 搭建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工作平台,组建工作队伍,提高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规范社区糖尿病防治措施,顺利开展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二)中期目标 1、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2、通过多种途径发现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及有效管理,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康复工作,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远期目标 建立起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经济有效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减轻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我区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流程 按照“查、治、管、转、报”的工作流程,建立起病人发现、登记报告、基调建档、规则治疗、分类管理、双向转诊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机制的前提是多渠道的发现糖尿病人,核心是加强专科门诊建设、实施规则治疗,将糖尿病人逐步归口到专科门诊治管,关键是建立起畅通、有效的双

向转诊工作制度。 (一)病人发现 1、发现渠道 个例发现渠道,也是日常发现渠道,主要有: (1)机会性筛查(诊疗发现)镇、村医生在平常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糖,在就诊者发现或诊断糖尿病患者,是日常发现患者的主要渠道。一旦发现空腹血糖≥5.6mmol/L,应建议其进行OGTT检测。 (2)家庭访视通过村医生为主的上门服务等机会收集其他医疗机构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集中发现渠道主要有: (1)建档发现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基线调查等途径发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2)高危人群筛查根据高危人群界定条件和特点,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是早发现的主要手段,常用方法有空腹血糖检查和OGTT 检测。 (3)体检发现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体检或其他形式的体检发现糖尿病患者。 (4)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促使高危人群甚至一般人群主动检测血糖来检出患者。 2、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 (3)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3、糖调节受损诊断 (1)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静脉血糖≥5.6mmol/L~<7.0mmol/L (2)糖耐量减低(IGT):OGTT中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 4、高危人群界定 符合下列一项条件者即为高危人群: (1)曾经有轻度血糖升高者(即空腹血糖受损者和糖耐量减低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3)肥胖和超重者(体重指数≥24kg/m2) (4)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妇女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 很多患者都知道糖尿病能够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除此之外,糖尿病还可引起各种口腔问题。科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大约是健康人群的2-3倍。 为什么糖尿病会影响口腔健康? 健康人群的唾液具有抑菌的作用,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水循环紊乱,往往造成唾液分泌减少,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造成口腔自清洁作用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容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此外,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容易造成毛细血管堵塞,口腔组织的供氧不足,会导致口腔内厌氧细菌大量繁殖。特别是抵抗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口腔更容易受感染,导致舌炎、口腔黏膜炎、牙周病、龋齿等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糖尿病患者伤口往往不容易愈合,导致口腔病变难以痊愈。如果发生化脓性炎症,可迅速蔓延,出现皮肤红肿、局部剧烈疼痛\高热等症状,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口腔问题? (1)控制好血糖水平,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础。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容易引起牙龈及相关组织的感染。 (2)重视口腔卫生,减少感染机会。早晚正确刷牙,餐后彻底漱口,避免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内,保持口腔清洁。 (3)除刷牙外,糖尿病患者还需学会使用牙线。牙刷只能刷到牙齿表面的70%,只有牙线才可能将牙缝中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彻底清除,有效阻止细菌累积。最好每天晚餐后使用牙线清洁口腔,使用时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4)每半年去医院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清除菌斑、牙石,修复缺牙,处理食物嵌塞等问题。建议患者主动告知牙医你的糖尿病情况,有助于医生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预防后续的口腔问题。 (5)尽量少喝苏打、能量饮料、柠檬水等酸性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牙齿釉质受到损伤,更容易患齲齿。 (6)使用假牙的患者,每日餐后要取下假牙,漱口并清洗假牙,晚上睡觉前摘下假牙,整夜浸泡,第二天清洗干净后再戴。 胰岛素保存和使用的那些事儿 正确储存和使用胰岛素,可以有效避免血糖控制不佳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好的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胰岛素在使用之前要放在冰箱冷藏室存放,开始使用后,可在室温(不超过25℃)下存放4周。那么,胰岛素在保存和使用的时候还有其他注意事项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胰岛素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一、家庭储存 胰岛素的保存很重要,如果储存不当,容易破坏胰岛素的药效,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一般来说,未开封的胰岛素要放在冰箱冷藏室(2—8℃)保存,切记不要放冷冻室,否则会破坏胰岛素活性,影响疗效。胰岛素反复置于冷热环境中容易造成失效,因此对于已开封的胰岛素放在室温下避光保存即可,储存时间不可超过4周。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综述

综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有关的以高血糖为特征代谢疾病群,同时存在脂肪、蛋白代谢紊乱。病因未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均可能参与其发病,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在此就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 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P)等微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gm以下的毛细血管网。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2型糖尿病病人DMAP的典型改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病变分布非常广泛,以眼底、肾小球、神经等为主,此外还包括皮肤等,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2型糖尿病病人DMAP起病隐匿,尤其是DR,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在DMAP患者中DR约34.3%,DN约33.6%,DNP 约60.3%[2],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其DMAP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其病程越长,DMAP的发生率越高[3,4]。各种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很重的负担。临床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5],与脑老化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均有密切联系[6]。目前,关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引发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核心为脑神经元受损、缺失和功能下调。而影响糖尿病脑神经元功能的可能机制有脑血管因素、代谢失调、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细胞存活传导信息通路的障碍、神经细胞凋亡等。[7] (1) 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降低 已有研究表明,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与生物体学习和记忆过程密切相关。LTP 和长时程抑制(LTD)则被认为是反映了突触水平上的信息贮存过程,初步沟通了神经细胞可塑性变化与整体的学习记忆行为之间的关系[8]。实验发现糖尿病大鼠海马CAl区高频刺激后引起的突触增强效应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突触增强能力明显减退[9]。糖尿病大鼠海马CAl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护理 作者:王婉茹屠益薇陈小都戴杰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1期 摘要: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一般护理(包括积极控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口腔清洁等)及特殊情况护理(包括义齿、放、化疗、颌面间隙感染、手术、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护理)。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血糖稳定、帮助炎症控制,对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护理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对口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时,更易引起口腔疾病,表现为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干燥等,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口腔治疗和护理,对促进糖尿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护理评估 检测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口腔保健态度、知识和行为。检查和评估糖尿病病人的口腔状况,有无牙龈炎、牙周炎等情况,有无口腔黏膜干燥、溃疡等,是否使用义齿等。应对患者口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1]。 2 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一般护理 2.1积极控制血糖严密监控血糖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随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并及时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于血糖控制不良或严重感染的患者,改为胰岛素强化治疗。 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多倾听患者诉求,并给予安慰支持,必要时解说典型治疗病例或邀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2.3 饮食护理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应按照患者具体身高、体重决定每日饮食总热量,限制糖、油脂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瓜果、奶类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3]。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24T09:10:13.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许敬奇 [导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许敬奇(广州市花都区天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0800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64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结论摇糖尿病患者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及时纠正异常血脂,利于糖尿病患者归转及减少并发症。【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02-01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其他类脂的总称。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1]。为了解本地区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情况,笔者分析2年来120例糖尿病患者脂异常的检测结果,旨在研究其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和标本采集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检测血脂4项目的糖尿病患者。被检测者检测前未服用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检测前空腹8小时。测试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 1.2仪器与试剂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宁波美康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血脂采用广东省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血清。定标液为英国朗道定提供。 1.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血脂异常的标准。TC≥6.5、TG≥1.7、LDL-C≥3.1、HDL-C≥ 2.2或<1.0。 2 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64例,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64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并常常会合并脂类代谢的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减少外,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正常或升高,由于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糖尿病患者分为依赖型(IDDM,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减少)和非依赖型(NIDDM,胰岛索分泌的相对量不足)两种。胰岛素具有促进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抑制脂肪组织激素敏感的脂肪酶(HSL)的活性。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浆乳糜微粒(CM)及VLDL颗粒中TG降解障碍,使血中TG含量升高,同时血中F-FA含量也增高。此外,胰岛素缺乏时,脂肪酸B氧化增强,大量乙酰COA不能进人三羧酸循环氧化而合成胆固醇量增加是血胆固醇升高。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伴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者比非合并高脂蛋白血症者冠心病的发病高3倍,因此,糖尿病不仅仅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往往也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3],同时血脂的代谢异常也参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4]。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而糖代谢紊乱又会引起脂代谢异常,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同时高脂血症又会由于脂毒性因素促进脂肪的堆积,使胰岛素抵抗加剧,从而恶性循环。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高脂血症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机体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促使糖尿病慢性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在糖尿病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心血管意外的最主簧危险因素,而富含三酰甘油升高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发生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TC增高积聚血管壁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HDL-C的减少可导致体内清除TC的能力下降,引起TC积聚及血管病变,因而HDL-C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低HDL-C水平已被确定为一个重要的心血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且HDL-C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转归有关,高TG水平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TG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危险[5]。张帆等[6]研究后认为TC、LDL-C随血糖浓度增高而增高具有相关性。糖尿病胰岛素缺乏会引发高血脂,相反高血脂也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二者互为影响,互为加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该实施必要的血脂监测,如果血脂异常,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还应注意纠正异常的血脂,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利于糖尿病患者转归和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郭金富.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02-10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3]田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其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3(11):84-85. [4]杨继荣.血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0,17(26):35. [5]潘英利,米古丽.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6 [6]张帆,杨继筠,李芹.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指标的联合监测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71-72.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06-25T14:45:27.4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秦珏邱伟波 [导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秦珏邱伟波 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查的56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成员均进行血脂检测,分析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的CH、TG以及LDL-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984、6.582、6.824,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作为一项检测的指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的量,同时对于血脂的控制也必不可少。血脂的检查对于糖尿病早期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97-0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生命代谢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1]。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糖增高常使人体中的胰岛素处于高负荷运转,脂质代谢异常更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现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健康人员的血脂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36.9±1.4)岁。同时选择5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范围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30.4±2.1)岁。所有组别成员均无肾病或者甲状腺亢进等基础疾病,并且在年龄、临床表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P> 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所有成员均进行血脂检测。全部受试者均禁食12h,于次日清晨采静脉血。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各组血清CH、TG、HDL-C、LDL-C的水平。 1.3仪器和试剂 仪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试剂:奥林巴斯AU5400配套试剂盒。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间进行t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CH、TG、LD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984、6.582、6.824,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比较(mmol/L)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广泛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并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分泌量受到迷走神经以及血浆葡萄糖的影响。长时间高负荷的胰岛素分泌使得机体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形成糖耐量受损,逐渐发展成糖尿病。胰岛素不仅对糖类代谢有重要作用,也参与调控蛋白质以及脂肪等代谢[3]。2型糖尿病有血脂代谢异常的机制可能是胰岛素抵抗致使人体内的脂质蛋白合成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导致其不断升高,另一方面由于血糖过高,机体不能有效的分解利用,从而为血脂过度合成提供能量[4]。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众多的研究表明[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 LDL-C升高,氧化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HDL-C能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中进行降解,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当其数量降低时对斑块保护作用减弱,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6]。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数的增加,常伴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尤其以糖尿病、高脂血症最为突出。故而检测血糖、血脂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CH、TG以及LDL-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表现为CH、TG、LDL-C 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 综上所述,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作为一项检测的指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的量,同时对于血脂的控制也必不可少。血脂的检查对于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病情诊断治疗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璐,孙伯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6-4857.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又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降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欧洲及美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及一些临床实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需启动调脂治疗、何时启动调脂治疗、调脂目标值的设定、选择何种调脂药物、药物的剂量及血脂达标后是否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本研究,加深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了解。 [Abstract] Diabete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an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ain cause of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in diabetic patients. Lipogenic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benefi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y consulting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bnormal blood lipids,and some clinical experiments,the research in detail describes some questions like whether or no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eed to start lipid-regulating treatment,when they need to start lipid-regulating treatment,and setting the target value of lipid-regulating,which type of lipid-regulating agent,the dose of the drug,and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use Statins after the blood lipids are up to the standard,etc. Through the study,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further understood.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Dyslipidemia;Statins;Review 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调查研究显示,近30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目前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表明[1],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就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发生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发生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倍,而心脑血管疾病又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50%~8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其中约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1 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调脂治疗的循证证据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 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ACCORD)、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the veterans affairs diabetes trial,V ADT)、使用百普乐与达美康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事件影响的评估研究(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preterax and diamicron modified release controlled evaluation,ADV ANCE)等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强化降糖策略,对病程较长、年龄较大、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病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