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研究科的目标

信息科学研究科的教育理念为∶向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作出贡献,促进以知识为根基的社会的发展。通过继承与创造信息科学的理论,以培养学识广泛高深、兼有国际性的技术人员,同时以培养创造力丰富、能够独立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为目标。

教育目标

信息科学研究科的突出特点是针对下一代信息系统、信息媒体、计算机科学、硬件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生命信息等,从信息科学的基础到应用,广泛地进行教育与研究。教育课程以尖端学术研究为基础,并且为了让学生广泛掌握有高度的知识与研究能力,按照各个专业的目标配置了主专修科目。与此同时,作为副专修科目设置了也能学习其他专业的专业领域的双峰型教育课程。

硕士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及基础性研究能力,能够从多方面支持即将到来的以知识为根基的社会、拥有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的知识修养的技术人员。博士课程的教育目标为要求学生完成另一个副专修科目的学习,使他们可以扩大视野。而且,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深化到最尖端的学识,让学生可以掌握独立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名能够进行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

学校录取方针

不论是从校内还是从校外,我们选拔所有以信息科学为学习专业、有强烈意愿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科学生,以及虽然已从本科毕业但希望一边活跃在社会,一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另外,从面向世界敞开本研究科大门的观点出发,本研究科积极地接纳外国留学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和外国留学生进行特别招生,每年招生两次。入学时间分别为4月和10月。

信息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的入学考试,包括关于语言以及专业知识的考试。专业的考试将针对各专业的专业领域的基础科目,以及对专业的熟练程度进行笔试。但是,根据广开校门的方针,学校尽可能让考生比较自由地选择专业科目来应试。

信息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的入学考试包括有关语言和专业能力的笔试,以及重视判断考生研究能力的口试。

本研究科已引入笔试免试制度。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以及在企业中充分开展研究与开发等活动的人员可以免除笔试。

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的研究,多次专门考察德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深受西方大学理念的影响,为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蔡元培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学是什么,古今中外学界有不少论述。古代的“大学”教育指的是最高层次、最完善的教育。《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学,觉悟也,从教形,意尚蒙也”。《大学》在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的《大学章句》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渭也,有大师之谓也。”在蔡元培先生的心目中,“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基于这种“大学观”的大学理念,蔡元培把个人学识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再加上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性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一、大学应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大学,按照蔡元培的理解,是指“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一个思想包罗万象、言论百家争鸣的场所。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目标就是按照现代大学的标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大学理念。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虽改名为北京大学,但由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坚持以孔孟之道去禁锢人民的头脑。此时的康有为等保皇派,也在上书黎元洪、段祺瑞积极主张将孔教定为国教。当时的北京大学官僚积习很深,校政极其腐败。不少人把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学校里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制度混乱,学术空气稀薄。为了扭转这种腐败的学风,蔡元培在就任校长的第一次演说中明确指出:“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强调了大学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要将学术研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要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要死记硬背教员的

讲义而要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地研究学问。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他在《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中详列了三点理由:一是“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二是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三是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蔡元培对大学性质的认识切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北京大学的校情和世界大学的发展趋势,他“从1917年到1919年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他在办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不仅促进了北大的发展,其意义远超出了一所大学的范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教员两方面。

1.在学术上反对墨守成规,提倡自由发展。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北大是腐败与专制并行,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教师不学无术,墨守成规,学生无心学习。蔡元培立足于中国近代教育国情,强调了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悉听其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各种派别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该在相互包容和讨论中吸收精华,促进学术的发展。

2.以学术造诣为主罗致各类人才。由于学说必须由人提倡、宣传和发展,教员又以研究、传授学问为己任,所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实际中更多地体现在对待教员方面。为贯彻兼容并包的原则,蔡先生首先“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在聘请教员上,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无专门学问。只要有真才实学,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就聘为教员。在担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立即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随即聘任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为教授,他们和原北大的钱玄同等学者一起致力于北大文科的革新。而对于确有真才实学而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不同的守旧学者,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仍延为教授,展其所长,对他们一视同仁,绝不歧视。如刘师培,曾参与反清革命,后变节为清探,又为袁世凯称帝效力,但国学造诣极深,故仍聘任为教授,讲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对于学术水平低下,教学态度恶劣的教员,则不管什么人,坚决辞退。因此,北大一扫往日沉闷保守的气息,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各种思潮学说纷起,形成了各种学术思想新旧交融、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如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崔适、陈汉章等。在政治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当时的北大,“新潮”

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盛极一时。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酝酿发祥的思想摇篮。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曾起了进步作用,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足之地,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三、学为基本,术为支干,文理沟通

在学科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故是术。“学与术虽关系至为密切,而习之者旨趣不同,文、理学也,虽也有间接之应用,而治此者以非研究真理为目的的终身以之,所兼营者不过教授著述之业,不出学理范围。法、商、医、工术也,直接应用,治此者虽亦有永久研究之兴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务于社会转以服务时之经验,促进术之进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但“学”重于“术”。这一改革思路扭转了当时重术轻学、重工轻理和重应用轻理论的偏向。在北大蔡元培主要进行了如下整顿。

1.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的思想。蔡元培认为,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应用学科的发展决不会有后劲,鉴于当时存在“重术而轻学”的现象,蔡元培认为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要偏重文、理二科。因此在学制的设置上,《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文、理二科为主,须合于下列各款之一,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他保留北京大学文科原有的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三门,增设史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三门。理科原有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增设地质学一门。工科并人北洋大学,原有工科两班,毕业后即停办。商科改为商业学门,并人法科。同时扩充文、理两科的专业门类,加强两科的建设。北大遂由原来的五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大学,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也是蔡元培“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观点的延伸。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蔡元培认为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已不适应近代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文理是不能分科的,文科里面包含着理科,如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样理科各学科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其为自然科学的归纳。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些学科不能截然分开。

如心理学从前属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划人理科;理学中有人文、地质、地理,分别偏于文科和理科,很难辨其学科性质,“文科的哲学,必植根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蔡元培主张沟通文理,合为一科。1919年,他在北大撤销了文、理、法三科界限,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全校设立l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为进一步落实文理沟通的思想,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1917年10月,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3/4,选修占1/4。选修科目可以跨系。1919年暑假后,选科制在北大各系陆续施行。

选科制体现了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落实他“沟通文理”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为文、理科学生相互选修课程提供了方便。1922年以后,全国其他高校也纷纷采用选科制。

四、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在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上,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是蔡元培的基本思路。蔡元培反对大学校长独断独行,主张民主办校。1912年,他任教育总长时亲手起草的《大学令》中就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规定“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以随时齐集评议会,自为议长”,但未能切实施行。蔡元培初到北大时,一切校务仍然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任校长后,认为这种局面不利于学校建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始分步建立教授治校的体制。第一步,设立评议会,重新制定了北大的《评议会章程》,规定“大学内部规则”须经评议会通过,始能生效。评议会成员由各科学长和教授代表组成,校长为当然的议长。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如制定和审核学校各种章程、条令,决定学科的废立,审核教师学衔,提出学校经费的预决算等。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1917年,北大评议会通过了《各学科教授会组织法》,规定各门重要学科,各自合为一部,设教授会。各教授会各设主任一人,由本部会员投票选出,任期两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门的教务,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

蔡元培主张教授治校,主要是为了让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管理学校,1920年,北大开学时,他说:“我希望本校以诸教授为各种办事机关的中心点,不要因校长一人的去留使学校受影响。”1922年,在《北大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开会词》中,他说“为沟通文理科及采用教授制起见,将学长制取消,设各系教授会,主持各系的事务。最近又由各系主任组织分组会议,凡此种种设施,都是谋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使不至因校长一人之更迭而摇动全校。”

经过蔡元培的一系列管理体制的改革,北大逐步革除了原来的“形同衙门”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教授为主体,以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总务长为基本机构,立法、行政、教务、事务分立的教授体制。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北大的蓬勃发展。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第一个系统地总结、阐述大学观的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在北大的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反对把大学作为官僚养成所,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实行选科制;反对文理相隔,主张文理沟通;反对校长独断专行,实行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大学教育改革思想,对于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素质教育、高校改革创新以及课程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拿起《<读书>现场》,重温了曾经在全国引起激烈争论的北大改革,也看到了大学理念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针对有批评者提出的人文精神与公民教育的大学理念,北大的李强作出了回应,认为不完全。他认为,从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看,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最早的意大利大学主要是职业性教育;后来,牛津、剑桥等大学以绅士教育为特征,是典型的人文教育;但大学地位的真正提升是洪堡的德国大学,它强调科学研究在大学的核心地位,强调知识的创新,从而使德国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在短期内突飞猛进;19世纪末,美国人引进、借鉴德国大学模式改革美国大学,创造性地融合了不同的大学理念,发展出具有特色的美国大学,突出特点有有两点:一是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二是“巨型大学”的理念,体现大学内部结构与目标多元化的特征,使大学避免了追求一种特定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具体而言,大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人文教育,其二是科学研究与创新,其三是社会服务。

当然,李强的这一番言论也遭到了批评,但我却从其言论看到了大学理念的历史演变脉络,以及其对美国教育的推崇。而我个人认为,一个完整的大学教育对学生来讲应包括四大方面:知识学习、技能培训、人生思考和社会认识,绝对不要让孩子上了十来年的学,最终却和高级机器人一般,还有女研究生被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拐卖等一系列悲剧。当然,对于中国的大学教育改革,可谓仁者见仁,但无论如何,中国大学的苏联模式痕迹短期无法消除,这就是那种围绕经济发展大办专科院校的做法,从而把大学的教育重心放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其结局是大学人文教育的薄弱和通识教育的普遍不足,在计划经济包分配的时代,其弊病还不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日益暴露无遗。大学教育不管怎么改,学生是根本,教出的学生好,学生感觉没白上,社会能认可,恐怕是核心问题。其他的改革措施皆应围绕此来展开。

通识教育理念辨析

[摘要]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尽管有关通识教育理念方面的论述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文章将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全球化趋势等范畴进行比较和分析,较清晰地厘定了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深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教育理念; 辨析

通识教育亦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常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是一种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的教育理念,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走向。现代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已历经百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多元模式发展格局,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多是对美国模式的翻版。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对国外和港台通识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介绍的基础上,将通识教育理念重新引入中国大陆,使得中国大陆“通识教育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悄然兴起,逐渐成为中国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通识教育是舶来品,中国教育界对于通识教育理念存在着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导致实践中出现以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代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割裂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视通识教育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而一般普通高等院校远离通识教育等种种偏差,因此,仔细辨析和认真厘定通识教育理念,扫清人们思想

认识上的障碍,有助于推进中国通识教育健康发展。

一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总体认识

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大陆以后,中国教育界的认识是从不同角度对其诠释而展开的,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通识教育虽是非专精化和非职业化的学习,然而却是所有受过教育的男女应有的共同经验,通识教育是要给学生某些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在自由的社会中生活得舒适和丰富美满;要让学生将其现在生活中的丰富文化遗产、现实社会中的可贵经验智慧,能够认同、择取、内化,使之成为个人的一部分。[1]

(二)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既

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更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次,它也指教育内容,即为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那部分内容;第三,它还指一种教育模式,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则包含有教育理念的先导、一系列教育制度的支撑、以及相应的教育内容比例和结构、教学方式和方法。三个层面之间彼此作用,相互影响。

[2]

(三)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说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3]

(四)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4]

(五)通识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的理性和心智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对抗大学实用化的策略。通识教育核心命题是“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一部分什么样的人”,基本要素是: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教授在回应许多校长对通识教育的“求教”时,说:“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以复旦的实践来看,王生洪教授最大的体会是通识教育体现着学校的多样特色,并没有固定模式,但却是大学

教育的本然价值的回归。[5]

二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理念内涵的认识误区

中国由于缺乏通识教育的传统,没有成功经验和模式,专业化教育模式影响深远,又适逢改革开放深入、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转型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加之世界通识教育自身仍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对通识教育理念内涵的诠释乃成为通识教育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相关方面的论述很多,但缺陷也十分明显。当前,中国大陆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其重心在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于是有学者将素质教育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继而将通识教育看作是大学教育的一种补充,大学教育的核心依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专业教育。如国内学界往往将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与通识教育理论研讨会合并举行,一些综合性大学将普遍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通选课等同于已经开始实施通识教育。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人们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既然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一个范畴,于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长

期处在两者孰重孰轻的争论之中,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大学普遍以专业教育为主,忽视通识教育,进入21世纪,在呼唤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专业教育的弊端普遍受到人们批评。过去以来,在大学教育教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十分突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

程互不兼容,通识老师与专业教育经纬分明。其实,通识教育所指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并不是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排斥,而是指对特定专业和特定职业的非指向性,通识教育要求将专业教育融入进来。

(三)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在对国外的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考察中可以发现,通识教育科目都是集中在大学教育的前半期,很容易导致人们简单地认为,通识教育的课

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其实,通识教育的内涵和覆盖面要比专业教育宽广得多,其中只有

一部分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随着复旦学院模式的出现,跟风现象将会日渐突出,教育界应防止将大学教育从形式到内容上严格分段进行,注意教育的连贯性和通融性。

(四)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割裂。教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本科院校的事,高职院校学制短、职业性强、实践性、学科专业单一、师资缺乏,学校没有必要更没有条件去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这就导致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其教职员工能够认识到通识教育重要性的很少,能够主动实践通识教育的更是寥寥,全国1000多所高职院校中明确提出要实行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仅顺德职院一所。

2018年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2018年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全时空育人意识,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素质。拓展工作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把德育教育内容拓展为安全育人、知识育人、环境育人。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通过德育研究小组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分阶段,有计划地将德育研究小组的学习对校内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更新德育理念,提高理论与业务素养。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2、加强学校队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有效利用展廊、展板等阵地建设,丰富校园育人资源,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3、搞好养成教育示范生评比工作,着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纪律卫生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实现校内外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4、把“大手牵小手、共创新风尚”活动落到实处。 5、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和队风队伍教育,做好“六、一”儿童节表彰工作。 6、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加强法制教育,继续开展自理、自护、普法系列教育活动。 8、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家教联合教育途径。 三、具体措施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所谓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内容、方法上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之既要体现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充分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教育的优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校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就一直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中小学在德育衔接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大胆尝试,如组织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春秋游),共同参观番禺区戒毒所,共同听文明礼仪讲座,联合举办拔河比赛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也严重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功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到外校就读初中,一部分留在我校就读初中。对于留下来的学生,初中部的老师通常把他们跟外面进来的初一新生混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试,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学生重新分班。这样我校升入初一的学生就打破了过去的“班级”界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一切又从头开始。于是,“心理适应期”被人为形成。 2.初一年级的老师虽然通过与六年级老师进行座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毕竟所获有限,造成对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情况的掌握磨合期太长,一般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基本掌握。从而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情发生。 3.中小学德育处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常常“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表面看来大家都扎扎实实、热热闹闹,实际上固步自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郭校长提出,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但在具体内容和操作上,中小学也是各行其是,缺少良好习惯培养的序列规划。这对“分阶段推进,螺旋式上升”的实施策略和整体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由于我校对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注意不够,往往是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一贯性和一致性,造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诸如学习困难,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不适应,对学校和老师的不适应,对初中教育教学方式的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对高职绿色教育理念进行 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绿色教育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教育观,是“面向人人”的人本教育观,是“君子不器”的素质教育观。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教育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导航标,使高职学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素质培养 正文: 绿色大学是开展绿色教育,传播绿色思想与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的教育机构,其基本职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绿色教育的展开,正因为如此,绿色教育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那么什么是绿色教育呢?“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 [6],“绿色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媒体教育等方式来宣传绿色文化的活动”[7],“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即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以上这些概念可见,绿色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人们对绿色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各异,但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其教育形式如何,这种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同时也是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的教育。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开展高等教育的大学来说,应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另外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但对于应该制定怎样的课程体系、教授哪些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高校也有不同的实践方法。 绿色教育,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象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象“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大地,为改善中国的环境、继续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在中国的多所大学高校、中小学都有了建设绿色校园的尝试。 绿色教育具有艺术性、综合性、前展性;绿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绿色教育富有时代感、责任感,科学、高效;绿色教育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已综合育人为己任;绿色教育激励、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绿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服务于社会的人身目标,积极、乐观,责任明确,主动健康发展。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绿色教育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民族性;绿色教育的关键是突出时代特色,适应社会转型,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

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与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与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简介: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高等教育发展随之呈现出新的动向,进而影响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实施策略。 关键字:高等教育理念转变校园规划与建设发展趋势实施策略 一、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向 1、新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与高校校园的影响 如今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 的市场需求,而招生规模扩大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生活等基础设施带来压力,拓展校园空间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从培养人才质量的角度考虑,校园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校园外部环境和校园空间的规划,在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更深层次的要求。校园空间规划需要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营造适合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空间环境。 2、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与高校的社会化和开放办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个高校逐步推行了办学体制的改革,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校园规划与建设产生影响。 首先是学生与教职员工生活设施和文体设施的社会化与商 品化。同时,校园的文化与体育设施也逐步为城市共享。 其次是高校从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

外向型校园的转变,大学的核心功能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转向一个智力、文化、经济复合体,高校已经逐渐成为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 3、高校教育方式的转变与校园环境育人的新职能 在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强调教育不应仅在教室课堂上完成,校园空间环境作为“泛教室”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也作为教育的延伸部分。同时高校更加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教育的人本化、多元化、职能化、终身化、社会化成为现代教育方式的发展方向。 4、高校的专业办学特色与学科体系建设 找准学校的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专业办学在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可以体现在空间格局、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公共空间、建筑风格等方面。例如,以医学为专业办学特色的昆明医学院,在空间格局上借鉴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抓住中医药科学和校园规划理念之间共同的文化根源;在功能分区上则引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细胞学说”,将细胞的基本结构拓扑到校园 的规划布局中;而在校园公共空间规划又引入体现中医药文化发展成就的名医、名著以及体现地域性特征的地产名药,在校园内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轴线与主体空间节点,将医药文化内涵有机的融入校园的空间场所;在校园的建筑单体设计中加入了传统地域文化与医学特

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

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 学号:20120491 专业:高等教育 姓名:王莎莎 摘要:大学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带头人。校长持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释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大学校长应该形成怎样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治理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大学发展 一、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埃里克·阿什比曾经说过,“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1]。的确,人们在提起世界上每一所一流大学的时候,都会想到很多闪亮的名字,比如芝加哥大学之赫钦斯, 哈佛大学之科南特, 柏林大学之费希特,北京大学之蔡元培,清华大学之梅贻琦等等。一所成功的大学,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更应该拥有独到的教育理念,来指引其治校。这些坚持大学理想的校长们的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理念简单地讲就是关于教育的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特征。[2]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形成与其所处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社会背景、学术背景、实践背景不同,他们的教育理念就会有差异,无不打上时代和社会的烙印。早期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性质单一的教学机构。它是教师与学生的行会组织,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地方。大学理念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发展知识和学术的追求上。中世纪后期,大学成了一个保守落后的机构,这一时期的大学根本无理念可言。所以在16~18世纪,大学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们称为大学发展的冰河期。现代大学理念的真正形成是在19世纪上半叶。1810年,洪堡、费希特创办柏林大学并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大学理念。他们认为:国家决不应该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学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已,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地。[3]众所周知,在西方高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柏林大学的创立,正是洪堡、费希特(柏林大学首任校长)等人的教育理念的直接产物。他们提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理念,树立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相统一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1873年,都柏林大学校长纽曼将他在大学所作的七次演讲材料汇编成大学的理念一书正式出版。纽曼的大学理念反映了英国大学传统的精髓。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任务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提升社会格调。1876年,美国人约翰?霍普金斯以德国模式为基础,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在就职演说中阐明,大学的目标是最自由地促进一切有用知识的发展,鼓励研究,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促进那些依靠其能力而献身科学进步的人成长。吉尔曼将研究机制引进教学过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探求知识,发现真理,并在这一过程中把训练师生的科研能力与净化师生的道德作为大学的办学目标,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洪堡、费希特的大学理念。20世纪初,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背景下,美国大学校长们改变了德国大学校长们重学轻术的倾向,他们把教学和科研活动延伸到课堂和校园之外的社会生活过程之中,建立了供师生观察实验和科研之用的各种基地,鼓励师生把掌握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实际,从而使大学的教育理念更加先进和完备。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万?亥斯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的理念。他认为,大学还有两大使命,即帮助政府在全州各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与目标(14级教育班内容与总目标: 一.安全警钟心中常鸣 1. 说出防火及火灾逃生的基本做法。 2. 说出区分校园常见的骗局的方法。 3. 说出防盗的基本做法。 二、生活适应教育 1. 找到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及常去的场所。 2. 顺利在图书馆借书、上网查找书目及还书。 3. 正确使用手机交费机和自动存、取款机。 4. 顺利坐公交车到达中心城区及车站。 5. 说出与同学和睦相处的方法和处理同学间矛盾的方法。 三、个人成长教育 1. 会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 说出参加学生社团的利与弊及应对方式。 3. 合理分配学习与工作及娱乐的时间。 4. 说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专业教育 1. 说出自己专业的特点、它对学生的素养要求以及它的就业前景及师资力量。

2. 说出转专业的一般原因、利弊、条件、程序及要做的准备。 3. 说出辅修双学位的原因、条件、程序及要做的准备。 五、爱校教育 1. 说出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品牌活动、杰出校友。 2. 说出学校学生手册上的基本内容。 六、心理健康教育 1. 正确应对常见的心理困惑。 2. 说出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援助途径。 3.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 说出性健康的基本常识。 具体目标: 安全教育 一、说出防火及火灾逃生的基本做法。 目的分类:态度技能心智运动技能智慧技能 1. 说出火灾的威害及常见的原因。 2. 说出宿舍常用的违规电器。 3. 说出平时宿舍防火的基本做法。 4. 说出火灾现场逃生的基本做法。 二、说出区分校园常见的骗局的方法。

目的分类:心智运动技能智慧技能 1. 说出校园内常见的骗局类型。 2. 说出应对各类骗局的方式。 3. 说出被骗后的应对方式。 三、说出防盗的基本做法。 目的分类:态度技能心智运动技能智慧技能 1. 说出校园盗窃案高发的原园。 2. 说出平时要注意的事项。 适应教育 一、找到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及常去的场所。 目的分类:智慧技能心智运动技能 1. 说出校园内重要建筑的名称及它们所处的大致位置。 2. 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独立找到这些位置。 二、顺利在图书馆借书、上网查找书目及还书。 目的分类:心智运动技能 1. 说出图书馆的书目分布情况。 2. 说出在图书馆查找图书的基本方法。 3. 说出关于图书馆书目借还的基本规定。 4. 独立地借出自己需要的书籍。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主体性投入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的兴起,正改变着社会形态、社会理念等方方面面,体现在谁拥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就意味着谁掌握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意味着谁就能在21世纪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对学校教育及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成绩是可喜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德育体制简单化。一是以管代导。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服从管理,遵守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二是主客体颠倒。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三是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基本上以学校包办为主,家庭和社会没有和学校形成有机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社会环境没有充分净化,所以往往造成“在校教育三年,出校变坏三天”的现象屡屡发生。(2)德育内容过于传统和陈旧。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一是在确定德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提出适度的要求,缺乏可接受性,尤其是缺少一些高品位且又使人信服的权威读本;二是不能把握德育内容的基础性,不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守法和用法意识,自学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三是不能坚持德育内容的一贯性,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和生硬。德育实施者只局限于用一种单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去要求受教育者,把对某些现成的道德规范的掌握等同于德育的全部。以“注入式”为主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能是迫使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挫伤甚至消失。(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不仅要继承传统德育内容,还要结合时代特征拓宽德育空间,深化德育内容 在现有条件下,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可以突出以下主要内容: (1)开展系列教育,推进终身全面素质教育。针对目前中学基本实行封闭管理的实际,可以进行“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治,人格自尊,精神自强”的“五自”教育,确保教学生活学习秩序正常进行;在我校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研究科的目标 信息科学研究科的教育理念为∶向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作出贡献,促进以知识为根基的社会的发展。通过继承与创造信息科学的理论,以培养学识广泛高深、兼有国际性的技术人员,同时以培养创造力丰富、能够独立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为目标。 教育目标 信息科学研究科的突出特点是针对下一代信息系统、信息媒体、计算机科学、硬件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生命信息等,从信息科学的基础到应用,广泛地进行教育与研究。教育课程以尖端学术研究为基础,并且为了让学生广泛掌握有高度的知识与研究能力,按照各个专业的目标配置了主专修科目。与此同时,作为副专修科目设置了也能学习其他专业的专业领域的双峰型教育课程。 硕士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及基础性研究能力,能够从多方面支持即将到来的以知识为根基的社会、拥有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的知识修养的技术人员。博士课程的教育目标为要求学生完成另一个副专修科目的学习,使他们可以扩大视野。而且,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深化到最尖端的学识,让学生可以掌握独立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名能够进行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 学校录取方针 不论是从校内还是从校外,我们选拔所有以信息科学为学习专业、有强烈意愿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科学生,以及虽然已从本科毕业但希望一边活跃在社会,一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另外,从面向世界敞开本研究科大门的观点出发,本研究科积极地接纳外国留学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和外国留学生进行特别招生,每年招生两次。入学时间分别为4月和10月。 信息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的入学考试,包括关于语言以及专业知识的考试。专业的考试将针对各专业的专业领域的基础科目,以及对专业的熟练程度进行笔试。但是,根据广开校门的方针,学校尽可能让考生比较自由地选择专业科目来应试。 信息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的入学考试包括有关语言和专业能力的笔试,以及重视判断考生研究能力的口试。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精选)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 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 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 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 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 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 (一)一年级学生特点: 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特别信任老师。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 一学期 教导处少先队工作: 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 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 3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 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 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工作: 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 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 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 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 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 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任课教师工作: 配合班主任做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包括课堂常规作业完成学习用具摆放等的训练。 家庭和社会工作: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对社会来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使得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异常突出。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简单分析,提出了对当今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些思考。以期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2-0056-02【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uman right socie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especially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but also mak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the economy was extremely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de for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alent some thoughts. With a view to mak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rained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but also be able to adapt more easily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 Human Education 一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对于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必备品,我们看到知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感到知识爆炸的混乱,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来给从业人员充电,同时也需要各种专业创新性人才,迅速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然而剧烈的竞争又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一词从提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了,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但是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却还未达成共识,或者只是存在一些只言片语,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所采用的定义是牛先锋博士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并由此展开论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知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以知识产业作为社会主导产业的一种技术社会形态。知识经济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它的核心要素,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则是很重要的两项因素。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由知识经济的定义,我们不难分析出知识经济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其特征为:第一,知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第二,创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第三,知识产业是社会主导产业。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②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关键要素——知识,在我们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有新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摘要]通识教育并非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它是对自由教育的超越与发展,是与专才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实施通识教育,要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外隐性通识教育资源的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大学生 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它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确立 1.通识教育并非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教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与交融。它们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次。二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宽。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交融。三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只有从教育理念的高度去理解和认识通识教育,才能把握其精神内涵,避免将通识教育简单化、肤浅化地理解为开设几门课程、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一种反正。专业教育是知识分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专业教育给予人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然而专业教育并不是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全部。一个人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具有理性、情感、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是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取其精华,整理而成,原名为The Zen Of Education,译为大学教育之禅。 大学的声望和录取率对学生今后的收入产生一定独立的影响,但收入差距大多出现在大学内部,也就是说,出现在某一所大学毕业生内部。这中内在的差距取决于才能,资源,成绩和专业等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努力程度至关重要。真正驱动成功,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是职业。 与其说大学教育交给你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使你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其实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用到的微乎其微,更有甚很多人今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任何联系,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在毕业五至十年后几乎被遗忘殆尽,真正成功的关键不是所学知识的多少。 然而无论用于读研究生、工作还是娱乐----------批判性的阅读能力----使你对工作中复杂的行动方案进行清晰的阐述;必要的写作能力----使你清楚地向同僚阐明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能力-----使你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使你轻松应对工作和娱乐中的不断变化。 对于上述说法,他不确定这到底是归功于大学教育还是个人成熟和成长的必然表现。毕竟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个人条件都是比较优秀的。“教育的目的”这个短语非常陈腐,

教育本没有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教育的“教化”之处,就是养成一种好习惯,以探求新的含义,寻找新的联系,将体验复杂化,广泛化使其更丰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无法被预测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我所说的教育没有目的,是指我们不应该希冀现在接受教育会在日后得到回报,无论这种回报是进一步深造还是其他的什麽。同时,我们接受教育也不应该是为了利用教育得到其本身之外的东西。大学期间获得的技能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并非至关重要,事实上,大学毕业后五年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所学知识忘光。如果是为了实用,你没有必要到大学来接受教育,学习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选择某专业并为之沉迷,你在别处学不到的,你在这里照样学不到。所以,忘掉你们曾经信奉的大学教育实用性的说法把,接受教育的原因其实就是,接受教育比不接受教育好。接受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习惯,去挖掘我们所研究的各种事件或现象中多重的全新的意义。教育本身不是这些示例,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本能的习性,即探求新的意义,质疑旧的观念,反复玩味并不断挑战我们赋予事件文本和现象的含义,不断开拓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具价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有助于个人成就自我。你们可以凭借这里无与伦比的资源系统,来找寻开悟之光,以照亮你们内心教育的光芒。与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受过教育的人人生阅历会更丰富,当然,这并不是说

第七章 德育目的

第七章德育目的 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表面上看这是道德教育的结果的讨论,但是学校德育活动的结果是有预设性的,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德育目的的讨论,即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一、德育目的及其功能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人是目的性的动物。尽管近现代社会人的“机械化”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隐入了“机械论”的可悲境地,否认或忘却了人的目的性,但目的性仍然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由于有了目的,人类的活动就不再是一种无反省的动物性本能而是一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有了目的即有了活动的目标;有了目的即有了反思活动得失成败并使之趋于完善的标准。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教育和德育活动当然也具有各自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 那么,什么是德育目的?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有三重。第一,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比如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的观点至今仍有许多人认同。第二,德育目的是德育目的的组成部分。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应当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的发展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第二,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道德发展在教育中的只是一个概括性的项目,但在德育目的中它就必须予以较为具体的确认。德育目的作为一种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作为德育活动结果的设定,德育目的确定时已对德育过程诸因素如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过程诸环节如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知与情感体验、道德内化、道德行为的改善等都有预先的设想。 第二,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德育目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道德本身对生活的超越性,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二是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具有时间上的超前特性。关于德育目的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有水平,科尔伯格曾经有过卓越的论述。他说:“不管是以阶段 5 还是以阶段 6 来规定学校道德教育应达到的水平,都不要紧。但可以肯定地说,不能以比这两个阶段低的阶段的道德概念去规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对具体的教育对象而言,虽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极少能理解超过其所属阶段一个以上的信息”,但是他仍然坚持:“对于年幼的儿童,我们在传授道德信息时确实可能会犯水平过高或水平过低的错误,而犯水平过低的错误比犯水平过高的错误更糟糕,这是因为,在信息水平过低的情况下,儿童会失去对所传递的信息的尊重”。 第三,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即德育目的的制定不仅应具有超越和超前的特点,还考虑到社会发展及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两个方面的实际,具有实现的可能。德育目的是一种对德育对象影响的预期。德育影响作为德育主体道德建构的价值环境能否有效实现,要害在于环境的设计能否与主体的接受状态联系起来。不进入主体接受的阈限,德育目的就是妄想。此外,长远或超越性的德育目的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实现它的具体方式,比如将目的、目标进行分解、分层等工作。 此外,由于德育活动具有强烈的价值或意识形态色彩,德育目的也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和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英国教育学爱约翰·怀特曾经指出:“除非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教育目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会受损失。”所以教育目的对于具体教育活动意义重

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 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 课堂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讲授和探究两方面找到适度的结合点。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放光彩;不会赏识,金子也会被埋没。 微笑是冰释师生隔阂的催化剂;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一天于你,是蓬勃朝气和灿烂阳光。 爱心和耐心,不断地支持着自己去关心和善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便无怨无悔。 做一个热爱学生且让学生热爱的老师。 得到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思念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初衷,学生的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快乐! 金子般的童年,需要金子般的爱心。 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信心,展示学生的才华,着眼学生的未来。 以爱,以诚栽培生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 埋在地上的树根并不要求地上的果实给予任何回报。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的。

如春风温暖每个学生,如细雨滋润学生心田。 我愿做校园内的一棵根深叶茂、呵护小草的常青树。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我们要努力深耕、勤耘,付出爱心、耐心与信心,让花朵开得更灿烂而美丽。 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儿女是父母的影子。 勤于好学的人才能乐于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手中捧的是一块块未经雕刻的璞玉,让我们小心开好第一凿。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教师的最大责任就是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梦想。 关爱的阳光不只普照鲜花,温馨的雨露也要撒遍小草。 学生可爱的微笑,求知的眼神,时刻只燃我对基础教育的领悟。 在孩子的心田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则可以收获命运。 让学生的成长点缀我生命的精彩。 让每一位受批评的孩子笑着离开你,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一切关于灵魂的事业都拒绝功利,艺术如此,教育也如此。 我的孩子,我的宝贝! 教育无它,惟爱与榜样而已。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触动到心灵深处。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 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 1、外部空间主体化在群体建筑设计中,应当时常将建筑作为配角,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根据建筑和

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社会地位越来越突出,大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反思和修正。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强化文化素质教育,重点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关键词:理念;育人;文化素质教育 一、西方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化 西方大学开始于欧洲中世纪。由于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以发展,从而萌芽了大学教育。中世纪的教育始于基督教的寺院,主要传授初步的读写算,以维持社会极低水平的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中世纪的大学在僧院和大主教学校不能满足人们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中诞生。起初分文、法、医、神四科,以宗教和世俗教育为主,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一种自治的学术团体。虽然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但它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奠定了大学自治的传统,为文艺复兴储备了精神力量。随着欧美各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学育人观发生了革命化的变革: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推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育”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要求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当时的大学正如19世纪中叶生滓学者纽曼指出的,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育绅士的地方。 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德国大学肩负起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功能,从事“创造性的学问”成为教师的职责之一。当时德国学者耶士培(Karl Japers)概括性描述: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美国大学既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之传统,又继承了英国大学重教学之传统。二战后,超出了德、英的模式,追赶时代,与市场结合,成为社会的“服务站”,从而建立起世界公认的现代大学的主流模式: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 20世纪初,美国大学吸收英国大学教育淡化专业、强调基础的经验,开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广博知识和应变能力,改变过去专门化教育体制,重视培养通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0世纪中后期,欧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开始出现巨型大学和多种年龄段、不同就读形式的学生。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育人观的变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