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word版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word版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word版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word版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周周清

[测试范围:第二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清(15分)

1.阅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词。(5分)

鲁迅告别藤野先生时,很是gān gà( )。为报恩师教诲( ),他以文为刀,写了很多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朱德总司令勤勉一生,深受母亲教导,甘为人民公pú( )。托尔斯泰长rán( )多zī( ),脸颊( )粗糙,但一双眼睛xī( )利有神,脸上满含càn( )然笑意,令人敬仰。居里夫人历经艰辛,忍受着令人窒( )息的炽( )热,发现了属于她的闪着荧光的镭。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联欢会上,欣赏表演的同学个个正襟危坐,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

B.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

C.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传播②治理③脸庞④推测⑤酒肆

⑥慰勉⑦愚钝⑧宽阔⑨窒息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4.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

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________,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________,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________,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

B.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

C.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

D.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5.【2019?广东】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藤野先生》一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明线,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朱德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他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C.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在《美丽的颜色》一文中,作者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了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生动性。

二、素养清(22分)

7.(国学题)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填空。(6分)

(1)《赠从弟》(其二)中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梁甫行》一诗中记录百姓流离失所、身处困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8.(口语交际题)下列口语交际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的行李落在前面的那辆的士上了,多亏了你开车帮我找回;明天我将登门拜谢,请你在家恭候。

B.明天下午两点,市第二届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座谈会暨新课程研究现场观摩会在实验中学三楼会议室举行,到时敬请您莅临指导。

C.安然同学的作文《不得不说的故事》在《语文周刊》上发表,出版社将惠赠丛书一套。

D.令爱在国际幼儿教育协会、国际幼儿美术协会等多家举办的美术大赛中获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对你表示感谢。

9.(综合性学习题)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13分)

材料一:新闻

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2017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可欣身高1.7米,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2018年3月,可欣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

材料二:漫画

(1)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儿就轮到你了!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

于10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33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

钱谷融

我经常深切怀念着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伍先生是蔡元培先生当校长时的北大学生,与傅斯年、罗家伦等同时。1938年我考入了当时内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读的是新成立的师范学院国文系。一年级时不但没有本系的教师,连系主任都没有,只能与文学院中文系的学生合在一起听课。到二年级时,当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才请了伍先生来担任我们的系主任。伍先生很开明,颇能继承蔡元培先生兼收并蓄的精神。他自己是爱好汉魏六朝文学的,戏说他治的是“衰”文(苏东坡曾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尤其善写五古。可他请教员,却能尽量罗致各方面的人才。先后在我系任教的有罗根泽、孙世扬、顾颉刚、乔大壮、朱东润等人。更难得的是,他还请了曹禺等人来教新文学,请了老舍来演讲。我离校以后,他又请了杨晦、吴组缃、吴世昌等人来任教。伍先生一向很敬佩鲁迅先生。听说他一度曾去日本教书,教的课程中就有鲁迅。他与外文系的楼光来、范存忠、俞大缜等先生时相过从,与历史系的沈刚伯,哲学系的方东美、宗白华等教授,往来尤其密切。平日跟我们闲谈,也常常是古今中外,出入文史哲各个领域,真是海阔天空,鱼跃鸢飞,其乐无穷。完全没有那个时代一些教古典文学的中文系教授那种严肃古板、道貌岸然的神气。

他那时孤身一人,住在一间十分简陋的教员宿舍里。他不愿吃包饭,一日三餐,都是在馆子里吃的。好在那时教授的工资高,他又除了有时候要寄些钱给外地的两个孩子以外,没有什么别的负担。吃饭时,他常拉我陪他一起吃,当然也是无所不谈,但他都只是即兴式的,随随便便地想到哪里就谈到哪里,从来没有预先存心要对我进行什么教育,更绝不摆老师的架子;甚至他连他是先生我是学

生这样的观念也十分淡薄。他率真、自然,一切都是任情适性而行。他不耐拘束,厌恶虚伪,有时讥评起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和一些喜欢装腔作势、沽名钓誉的学者教授来,真是妙语如珠,穷形尽相,入木三分。他讲《文心雕龙》,就是正正经经地讲《文心雕龙》,决不去装门面骗人,应付学校。他仰慕魏晋风度,却从不把魏晋风度挂在嘴上,可平日举止,确乎能比较脱落形骸、适性而行。在那举世滔滔、满目尘嚣的黑暗年代,确有一些读书人能够耿介自守,不肯同流合污,为社会保存一点正气,这不也是大可令人欣慰的事吗?伍先生就是这些读书人中的一个。所以,他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不但十分可敬,而且是可亲可爱的。

我作为伍叔傥先生的弟子,由于年龄差距太大,我当时在各方面都太幼稚,无论对于他的学问,还是对于他的精神境界,都感到有些高深莫测,不能了解其万一。不过他潇洒的风度,豁达的襟怀,淡泊名利、不屑与人争胜的飘然不群的气貌,却使我无限心醉。我别的没有学到,独独他的懒散,他的随随便便、不以世务经心的无所作为的态度,却深印脑海,刻骨铭心,终于成了我根深蒂固的难以破除的积习,成了我不可改变的性格的一部分了!(有删改)

10.文章第一段提到了众多文化名人,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就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伍先生为什么在学生心目中“可敬”“可亲可爱”?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文章结尾段画线句的意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9?青岛】直击中考阅读题。(18分)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①、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

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

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父亲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4.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

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

白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

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清(50分)

18.【2019?抚顺】题目:让我给你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试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参考答案

一、基础清

1. 尴尬huì仆髯髭jiá犀粲zhìchì(每空0.5分,共5分)

2. A(2分)点拨:“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用在气氛欢悦的联欢会

现场不合适,可改为“兴高采烈”。

3. B(2分)点拨:①动词;②动词;③名词;④动词;⑤名词;⑥动词;⑦形容

词;⑧形容词;⑨动词;⑩形容词。

4. A(2分)点拨:第1个横线处,下文语境是“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

乐”,所以自然选“淡漠了亲情”;第2个横线处,下文语境是“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所以自然选“淡忘了友情”;第3个横线处,下文语境是“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自然选“虚度了年华”。

5. A(2分)点拨:“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应改成“探望外来工子

女,并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

6. A(2分)点拨:应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为暗线。

二、素养清

7.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2分)

(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4分)

8. B(3分)

9. (1)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为救妈妈增重捐髓。(4分)

(2)示例:奶奶:我站不住了,你能扶我一下吗?

小皮球:奶奶,我来扶您。爸爸,您这样对奶奶,是在教我怎样对待父母吗?(4分)

(3)示例: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要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从我做起。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动,都是我们形成良好传统和习惯的关键所在。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和善良来孝亲敬老吧!(5分)

三、阅读清

(一)10. 作用:①烘托伍先生的形象:开明包容,豁达博学,交往的学者涉及众

多领域。(1分)②交代时代背景:身逢乱世,在艰苦条件下,学术氛围浓厚,大师辈出。(1分)③丰富文章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深的学问、卓尔不群的精神气度的追怀与向往。(1分)点拨: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可从烘托人物形象,交代时代背景,丰富文章内涵等方面作答。

11. 示例:“吃饭时,他常拉我陪他一起吃,当然也是无所不谈……甚至他连他

是先生我是学生这样的观念也十分淡薄”,通过写伍先生和“我”吃饭时的言谈举止,表现了他的率真、自然,一切都是任情适性而行。(4分)

12. 学问深厚,口才很好;治学开明,对不同流派的学问兼收并蓄;他率真自

然,淡泊名利,具有魏晋风度;生活上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和学生关系融洽。(5分)点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可结合内容逐条概括。

13. 似贬实褒,突出表现了伍先生的不求名利、随性率真的人生态度及其对

“我”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伍先生崇高人格的赞美和敬仰之情;(1分)表面自谦,实是自豪,说明自己继承了伍先生不管世务、专心治学的人生态度;(1分)同时曲折地表达出对当今社会追逐功利的浮躁之风的批评。(1分)

(二)14. ①画粉画线的绝活儿;(1分)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儿;(1分)③“两

不记”的绝活儿;(1分)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儿。(1分)

15. 第②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

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2分)

16. (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1分),表现了

父亲的高超技艺,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1分);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之情(1分)。

(2)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父亲剪裁比作农夫耕田犁地,既贴

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1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两种劳动的赞美和歌颂。(1分)

17. 不可以。(1分)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1分)作者不

仅记叙了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儿,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现了父亲技艺的高超和人格的高尚。(1分)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标题《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较平淡,只是交代了文章写作的对象,没有以上表达效果。(1分)

四、写作清

18. (50分)【写作思路】本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可以根据单元写作要求写“传

记”,选材要真实,可以选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在记述典型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细节,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等。

补充题目可以补写“点赞、叫好、唱首歌……”,总之,要表达出深刻的主题。

例文:

让我给你点个赞

叔叔姓刘,单名一个翌。他常眉飞色舞地说:“看我的名字多么有诗意。”那模样好像他的俗名字还是匠心独运的呢。

叔叔的长相很普通,身材近来有发福的趋势。他总爱穿国防绿军裤,而且又不爱把白衬衣下摆束进裤子。每当我们笑着品评他这身“行头”时,他又诌道:“大丈夫,不修边幅。”宛然一副“不拘小节”的派头,好不潇洒。

叔叔是个画家,在我们市里大有名气,在国内也有不小的名声。他专攻写意国画。自人民公园开园以来,叔叔就在园内租用近200平方米的场馆,作为自己的画室。画室周边小桥流水、莲叶田田、花香鸟语、四季芳芬,这人间仙境给叔叔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画室中,社会名流、书画同行,经常欢聚一堂,针对某一画作,细心品论,交流心得,热闹非凡。值得一提的倒是叔叔作画,那可与他平时大大咧咧的派头截然不同,丁是丁,卯是卯的,我觉得蛮有意思。

近日,在领导和朋友的关心下,叔叔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那天,人头攒动,讲解员热情清晰地进行讲解,而叔叔则笑容可掬,令人顿生敬慕之情。这次叔叔展出的图画,内容多取材于人民公园,表现了市民生活的悠闲、祥和、富足。特别是一幅《小儿摘莲图》,以辛弃疾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为题,画出小儿俯身溪边摘莲蓬的调皮、爸爸提包搭衣的悠闲、妈妈伸手欲助孩子的紧张,整幅画作神韵毕现,人物神情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而又暗暗佩服叔叔的生花妙笔。

叔叔不仅画画得好,为人也很大方,绝不计较小事。这次画展,全市的中小学,只要有热爱绘画的学生,他都免费开放。他在百忙之中,还接受了市实验中学的聘请,义务担任校外辅导员。有人劝他说:“有这工夫,还不如多画几幅

画,挣钱来得实惠呢!”听了这话,他很是不以为然。画展时记者趁机采访了他,面对记者的提问,叔叔幽默风趣,侃侃而谈:“这次画展,仅是展出了我画作的一部分,目的是抛砖引玉,激起广大市民热爱艺术、欣赏艺术的兴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审美情趣。还有大部分画作需要继续整理装裱,也希望有志同仁能够参与其中,一同为我市的绘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听到这话,我心里暗暗佩服他的高尚品德。

有一位参观的阿姨对一幅牡丹画特别喜爱,叔叔答应画展结束后,低价将其售给这位阿姨。他的这一举动,又一次获得大家的好评。叔叔朴实的话语里,折射出不平常的光芒,其中有慷慨、洒脱、睿智……

叔叔,我要为你点个赞!

【总评】本文从衣着、言行、职业等不同角度,刻画了叔叔的慷慨、洒脱、睿智……亮点有两处:一是语言诙谐轻松,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叔叔的喜爱、赞美之情。二是选材精当,从多个角度来写,人物形象丰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