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2、图形(1)向()平移了()格;图形(2)向()平移了()格;图形(3)向()平移了()格。

3、小汽车向()平移了()格;小船向()平移了()格;小飞机向()平移了()格。

二、选择

1、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4

B.7

C.5

D.1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A.轴对称

B.平移

C.上移

D.旋转

3、找一找,下面哪个字是轴对称图形。()

A.众

B.小

C. 真

D.田

5、三角形越大,内角和()。

A、越大

B、越小

C、是固定的

6、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基中一底角是75度,顶角是()。

A、75度

B、45度

C、30度

D、60度

三、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四、画一画

五、移一移,说一说,画一画

六、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

第1单元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P12:加、减、乘和除统称四则运算。 3、P1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的位置 (1)找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如:“在XXX的东偏南”就是以“XXX”为观测点 (2)找出较小的夹角,从箭头方向开始写出方向。 (3)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2)用量角器确定建筑物的方向。

(3)用直尺确定建筑物的距离。 (4)画出建筑物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第3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 P28:加法交换律 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 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一”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P29:加法结合律 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 P34:乘法交换律 a × b=b× a 4×58×25=4×25×58 1、只有乘法。 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3、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P35:乘法结合律 a×b×c=a×(b×c)125×67×8=67×(125×8) P36:乘法分配律拆:(a+b)×c=a×c+b×c25×(200+4) =25×200+25×4 合:a×b+a×c =a×(b+c)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 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 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 特别注意: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 2、运算性质

四年级数学第七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doc

四年级数学第七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填空 1、 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 )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lo 2、 己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 0,这个数是( )o 3、 直接写出得数。 10. 56X10= 3. 15X1000= 0. 101X100= 12. 1^100 = 0. 001X10= 8. 65:10X100= 1. 8X10-^100= 360^100X10 = 4) 根据 0. 056X 13=0. 782 试求 56X 1. 3= ( ) 0. 56X0. 13=( )。 5) 把小红的身高先缩小10倍,再扩大1000倍,是145米。小红的身高是 () 米。 6、把下面各数的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 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 2.01 ⑥ 100. 82 ①2.3 ④400 ② 61.04 ⑤ 763.5 7、60平方分米二( )平方米 80 克二( )千克 4千米150米=( )米 7080 克二( )千克( ) 克 8. 35平方分米二( )平方厘米 5吨90千克 二( ) 吨 9) 在适当的位置点上小数点,使式子成立。6 2 4>7 8 8>9 8 3>8 9 6 10) 一种药每100片装一瓶,那么3500片能装()瓶,需要装满4000瓶,需 要()片药。 11、 在。里填上“X”或“:”,()里填上适当的数: 0.730 ( ) =73 1000 ( ) =0. 1 0.670 ( ) =0.0067 12、 按要求改写。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53600 2314080 人 4328000 吨 9600000 平方米 (2)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93827100000 9740 万吨 683000000 千克 260500000000 米 (3)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三、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 a-b-c=a-(b+c)或 a-b-c=a-c-b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5、有关简算的拓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 1.小丽的妈妈存入银行5000元,记作+5000元,取出2400元,记作( )。 2.如果小军向东走60米,记作+60米,那么小刚向西走50米,记作( )。 3.正常水位为0分米,规定高于正常水位记为正数。水位高于正常水位2分米,记作( )分米,低于正常水位3分米,记作( )分米。 4.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 )。 5.一幢大楼有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如果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那么地面以上第6层记作( )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6.学校举行科普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2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20分应记作( )。7.在2,-5,+9,0,-12这几个数中,( )是正数,(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零下10摄氏度记作( ),零上21摄氏度记作( ) 。 9.-15℃表示( ),读作( );7℃表示( ),读作( )。 10.规定高于海平面记为正数。某山峰高出海平面4000米,可记作( );某盆地低于海平面120米,可记作( )。 11.每袋食盐标准质量是500克,如果比标准质量重5克记作+5克,那么比标准质量轻4克记作( )。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16分) 1.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 ) 2.比较-2和+2,+2更接近0。 ( ) 3.某日北京温度为-9℃,上海温度为-1℃,该日北京的温度较高。 ( ) 4.+2℃比-2℃高了4℃。 ( ) 5.12不是正数,因为12的前面没有“+”。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

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动物园里几种动物数量统计如下。 1.请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纵轴上每格代表()只动物,猴子有()只,画()格。 3.从图上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二、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情况统计表。 9127 1.根据上表绘出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最喜欢阅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阅读童话书的比最喜欢阅读趣味数学的多()人,最喜欢阅读()和()的人数一样多。 三、下面是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情况。 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 其中污染指数在50及50以下为优,在51~100范围内为良,在101~200范围内为轻度污染。 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 3.看了这个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四、“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在光明小学举行,进入决赛的有三位选手,决赛分两场, 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全天得分最高者获胜(每场比赛满分为10分)。刚刚上午得了8分,豆豆上午得了9分,奇奇上午得了9分。 1.把三位同学全天的得分填入下表。 “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决赛成绩统计表 2.

“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决赛成绩统计图 五、某旅游城市3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如下。 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下表。 2. 六、下面是五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鸵鸟最快每小时能跑64千米。 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 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解答出来。

第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略 2.1 8 8 3.(答案不唯一)哪种动物数量最少?大象 二、1.略 2.童话书 3 科技书趣味数学 三、1.2 15 1 18 2.略 3.(答案不唯一)要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四、1.15 18 16 49 2.略 五、1.6 15 8 2 2.晴天雨天 六、1.马、狮子和猎豹跑得比鸵鸟快,猫和大象跑得比鸵鸟慢。 2.猎豹跑第一,大象跑最后。 3.(答案不唯一)狮子和鸵鸟同向赛跑1小时,相差多少千米?80-64=16(千米)。

四年级数学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全)

第一讲方阵问题(一)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1: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 分析: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 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 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

练习与作业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第二讲方阵问题(二) 例3: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 分析: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答: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6人,此方阵中共有256人。 例4: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 分析:方阵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个数就减少2个。知道最外面一层每边放14个,就可以求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个数。知道各层每边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各层总数。 解:最外边一层棋子个数:(14-1)×4=52(个) 第二层棋子个数:(14-2-1)×4=44(个) 第三层棋子个数:(14-2×2-1)×4=36(个) 摆这个方阵共用棋子:52+44+36=132(个)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连减的性质: a-b-c=a-(b+c)。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a+b)×c=a×c+b×c(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a×c-b×c。 4、除法的性质:a÷b÷c=a÷(b×c)。 5、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b)×c= a×c+b×c (a-b)×c= a×c-b×c ②类型二:a×c+b×c=(a+b)×c a×c-b×c=(a-b)×c ③类型三:a×99+a = a×(99+1)a×b-a= a×(b-1)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278-96÷16×4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 法,计算结果是( )。 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 再算( )里面的,最后算( )外面的。 3、被除数是214,除数是17,余数是10,商是( )。除数是23, 商是17,余数是8,被除数是( )。 4、某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求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列式是( )。 5、如果把算式“16×500-200÷50”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原式变为( )。 6、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作用是( )。 7、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了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 零件?288÷3=96(个)表示( )。288÷4=72(个) 表示( )。288÷3÷4=24(个)表示( )。 8、把100÷25=4,6+4=10,12×10=12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是( )。 9、按照运算顺序添加括号。 (1)60+120-25×4 最后一步算加法 (2) 534-7×23+34 最后一步算乘法 (3)632-8×21+54 最后一步算减法 (4)43×40÷5+12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把168-28=140,140÷7=2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168-28÷8………() 2、在计算“1450÷2×16+9”时,小华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 乘除后加减,因此这题应先算2×16这一步。”…………………()3、80减60的差乘这两个数的和,结果是多少?列式为:(80-60)×(80 +60)。………………………………………………………………()4、甲数是乙数和丙数的和的2倍,甲数是60,乙数比丙数多4,丙数是 多少?列式为:(60÷2-4)÷2 。……………………………() 5、20×15÷20×15=1 ……………………………………………() 6、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总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要表示“610减去36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610-36)÷4 B、610-36÷4 C、610-(36÷4) 2、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变的是() A、70÷(36×4) B、89+(320÷4) C、(56+40)÷6 3、下列算式中,的运算顺序是先加、再乘、最后除。() A、a×(b+c÷d) B、(a×b+c)÷d C、a×(b+c)÷d 4、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写成了63,结果得到的商是12,余数 是18,正确的结果是() A、21 B、21......15 C、21 (18) 5、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A 50-25×20+13 B (50-25)×20+13 C (50-25)×(20+13) 四、计算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讲

祝博士学习吧教学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学科 授课老师 上课 时间 教学课 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二 总课时30课时课时计 划 2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概括教学重难点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小数的 近似数。 1、掌握名数之间互化的方法,能正确 进行名数的改写。 2、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3、掌握把大数必定成用“万”或 “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知识点一】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 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知识回顾名数分成单名数与复名数,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称叫单名数;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例1 把90cm、3m55cm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例2 把5元7角8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数。 归纳总结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 2、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必定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

分。 名数改写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据,以便于计算或比较。 考点题库一 1.(重点题)填一填。 8米25厘米=()米 6千米45米=()千米 1千克21克=()千克 3吨45千克=()吨 61元8分=()元 32元5角9分=()元 2.(难点题)改一改。 (1)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重1吨77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是()吨。 (2)一只大象的身高是2米30厘米,改写用米作单位是()米。 (3)小明买那个玩具车用了32元7角8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是()元。 3.(易错题)在里填上“>”、“<”或“=”。 45cm 562g 3t320kg 元 3元4角1分 4.(变式题)易建联、朱芳雨、丁锦辉和周鹏都是我国男篮2012年伦敦奥运会代表队中的队员,下面是他们的身高。 姓名易建联朱芳雨丁锦辉周鹏 身高213cm2m6cm (1)四名队员中,最高的是(),最矮的是()。 (2)把他们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以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是错误的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9)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4.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叫做减法的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 c = a× (b×c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一、单元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二)P82——P89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探索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变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运用轴对称或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和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并运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欣赏数学美。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能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知道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四、单元教学安排 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第1课时轴对称 一、教学内容:轴对称P82——P8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尺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你们知道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动手在教材上分别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画出对称轴后,课件演示画出对称轴的过程,明确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3、对于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 板书课题:轴对称。(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主题图。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组织学生比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反馈时,教师重点说明: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A’重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对应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竞赛第七讲格点图形的计算

哪个图形的面积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面积公式,掌握了用公式求面积这一基本方法.随着几何学习的步步深入,大家会发现除了用公式法直接求面积之外,还有很多间接求面积的方法.尤其是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但是可以把它们通过分割、添补等各种方式变换为规则的图形.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 分析 这两个多边形都不规则,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切成很多规则的小块,一块一块地求面积呢?注意切成的每一小块面积都要能通过最小正方形或最小正三 米.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正三角形的面积为米.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角形的面积来计算,大家动手试一试吧. 练习 1.(1)左图中相邻格点围成的最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2)右图中相邻格点围成的最小正三角形的面积为1.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例题1中我们把大图形分成了好几块规则的小图形,这种方法称为“分割法”.但是不一定每个图形都很容易分割,有一些图形就是这么奇怪,想把它们分割成规则图形非常不容易,但是如果在它们的周围添上几小块规则图形,恰好能补成一块很大的规则图形.这时我们采用“添补法”就更合适了. 分析 对于这两个图形,像例题1那样的分割法究竟好不好用呢?尝试用添补法会不会更容易?除了图形的形状之外,还有没有什么条件看上去和例题1不一样呢? 练习 2.图中每个最小正方形或三角形的面积都是2,请分别求出两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形的面积是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 (2)

分割法,正所谓“大事化小”,把不规则的大图形化为规则的小图形. 添补法则正好相反,是“以小见大”,把不规则图形周围添上规则的小图形,使总面积便于计算. “割”一题,“补”一题,“割割补补”又一题.下面的例题中,分割法和添补法哪个更好用呢? 分析 大家分别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试试看吧. 练习 3.图中每个最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0,请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对于复杂的格点图形,使用割补法一定能计算面积.但是割补法有时显得有些繁琐,有没有更简单明了的方法呢?有的.如果图形恰好是顶点都是格点的多边形,即格点多边形,就好办了! 例如,我们要计算如右图的格点多边形面积(假设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1). 割补的方法是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的,同学们可以自行尝试一下. 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法,从格点数入手:围成阴影部分的边线,经过了一些格点.这些边界上的格点(图中标成黑色圆点)叫做边界格点,一共有12个;格点图形还完全盖住了一些格点,这些图形内部的格点(图中标成白色圆点)叫做内部格点,一共有1个. 一般的,在最小正方形面积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我们有: 这样,按122116÷+?=计算,我们就得到图中格点图形的面积了. 方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练习题 2011-05-24 05:46:32| 分类:复习指导|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2、任何一个数乘0得0。 3、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二)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 × b )× c = a × ( b × 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测试题

第7单元测试(有答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填空。 1.为了把收集的数据整理的更有条理,一般会用到()和()。 2.条形统计图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条形统计图。 3.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 4.下面是四年级(1)班男生身高记录。(单位:厘米) 132、128、145、137、141、130、129、151 149、130、136、148、123、154、142、133 156、147、139、140、144、138、145、142 根据上面的数据填表,并回答问题。 (2)身材最高的是()厘米,最矮的是()厘米 二、选择(填写序号)。 如果要将下列的具体事例制作统计图,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 ①单式条形统计图②复式条形统计图 (1)校图书室周一至周五借书量的统计。() (2)各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 (3)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各档人数情况统计。() (4)某工厂两个车间上半年月生产量的统计。() 三、判断。

1.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90吨重的货物,那么5厘米长的直条就可以表示180吨重的货物。() 4.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说理比用数据说理得更形象一些,数据关系也更明显。…………………………………() 四、根据下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某洗衣机厂2006年第三季度洗衣机生产情况如下: 七月份计划生产2500台,实际产量2400台; 八月份计划生产2760台,实际产量2750台; 九月份计划生产2850台,实际产量3000台; 某洗衣机厂2006年第三季度产量统计表 单位:台2006年10月 光明小学图书馆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2) 一填空 1. 我比妈妈小26岁,我今年a 岁,妈妈今年( )岁。 2. 超市运来m 箱苹果,每箱b 千克,超市一共运来( )千克果 3. 六一儿童节,青年路小学有a 名同学参加舞蹈队,有b 名同 参加合唱队学。参加舞蹈队和合唱队的一共有( )名同学。 4. 一列从济南通往青岛的货车上有m 名乘客,中途共有240名 乘客下车,列车抵达终点站还剩( )名乘客。 5. 小明是个集邮爱好者,他买了单价是x 元的邮票3枚,又买 了单价是y元的邮票4枚。小明买邮票共花去了( )元。 6. 水果店今天卖出苹果x 千克,卖出梨的质量是苹果的2倍, 卖出梨( )千克。 7. 某鸡场有公鸡x ,母鸡数是公鸡数的7.5倍,母鸡有( )只, 如果公鸡和母鸡共340只,列方程为( )。 8. 一列火车有乘客1200人,至某站后,下车x 人,上车人数是 下车人数的43,上车( )人,现在火车上有( )人。 9. 2b +b -1.4b=( )9x -2×3x=( )(7.5m +1.5m )÷3=( ) 10. x +9x=( ) a -0.9a=( ) 1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等式仍然成立。 12. 等式两边都( )或除以一个(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13. 含有未知数的( )叫方程。 14.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 值叫( )。 15.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或( )一个不为( )的数,等

16. 填上合适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6 ()+x=14.5 x-()=1.5 ()-x=13 17.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等式仍然成立,如:x+10=90, 在方程的两边都(),就是x+10O()=90O(),即x=()。 18.有三个连续的奇数,中间的数是a,第一个奇数是(),第三 个奇数是(),这三个奇数的和是21,可以写出方程是()。 19.小明家学校有800米,小明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去 学校,8分钟后,小明走了()米,x分钟后距离学校有()米。 20.西红柿x元/千克,白菜a元/千克,两种菜各买b千克,应 付()元。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元。 21.含有()的()叫方程。 22.比较x与y的大小。x-1.3=y+1.3,x()y。 2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m,个位上的数是n,这个两位数()24 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慧性,在公元S年出现一次, 下一次出现将是在公元。()二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2.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b米,那么面积是ab米。() 5. 2a表示a×a的意思。() 6. 3-2x这个式子是方程。() 7. 31=27x这个式子是方程。()

四年级数学第七讲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第七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姓名: ●课前小测 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49+32)×(84÷6) (2) 320-76-124 (3)(136-87)×15÷3 (4) 542×6+158×6 (5) 98×101 (6)168+32÷8 (7)(365+85)÷(40-15) (8) 15-15÷5 (9) 25×27×4 (10) 373+27×16+68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34空,每空1分,共34分) 1、10个0.1是(),10个0.01是(),72个0.01是(),26个0.1是()。 2、0.6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0.008是()小数,它表示()分之()。0.15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3、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四位是()位,它的计 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5、5.376是由()个1、()个0.1、()个0.01和6个()组成的。 6、在4.04中,左边的4在()位,它表示(),右边的4在()位,它表示(), 左边的4是右边的4的()倍。 7、一个小数的十位是5,百分位是6,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 8、一个小数由7个一百,3个一,2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写作 () 二、写出下面各数:(8分) 零点零三七一千零二点零五五点八九四百点五八 写作: 三、读出下面各数:(8分) 0.052 100.009 32.32 48.095 写作: 四、判断题:(3分) 1、12.8和12.80的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不一样。()。 2、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908的未尾添上两个“0”,数的大小不变。() 五、写出下面各小数的意义:(8分) 83.6元 4.32米 5.08千克0.82米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叫做减法的性质。用 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 - b) ×c= a×c - b×c。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第七单元测评 一、四(3)班第三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第三小组男、女生套中的个数。 四(3)班第三小组男生套中个数统计图 四(3)班第三小组女生套中个数统计图 1.套中个数最多的男生是(),套中了()个;套中个数最多的女生是(),套中了()个。 2.你还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3.请分别求出四(3)班第三小组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二、下面是五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情况统计表。 种类猫猎豹狮子大象马 时速/千米48113804072

请你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五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情况统计图 1.猎豹每小时比猫多跑()千米。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下面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6届大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情况统计表。请根据下表绘制横向条形统计图。 届次第24届第25届第26届 金牌/枚332275 四、看图回答问题。 1.某地2014年下半年降水量统计情况如下。 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降水量/毫米275300200150905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某地2014年下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2)统计图中一格代表()毫米。 (3)8月份的降水量是12月份的()倍。 2.下面是李想家2014年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李想家2014年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1)2014年李想家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 (2)第几季度的用水量最大?你预计2015年还会是这个季度的用水量最大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张明9吴燕10 2.(答案不唯一)刘晓娟和沈明芳两名女生套中的个数同样多。 3.(6+9+7+6)÷4=7(个) (10+4+7+5+4)÷5=6(个) 二、画条形统计图略 1.65 2.(答案不唯一)狮子每小时比大象多跑多少千米? 80-40=40(千米) 三、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6届大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 情况统计图 四、1.(1)略 (2)50 (3)6 2.(1)(44+45+52+43)÷4=46(吨) (2)略 考试小提示 试卷一张一张,下发的是希望;考试一场一场,考的是能力;笔尖一动一动,动的是梦想;问候一声一声,道的是真情;考试日,愿你们认真、细心做题,取得好成绩。迎来艳阳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