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年来国内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述评_张秉福

近年来国内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述评_张秉福

近年来国内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述评_张秉福
近年来国内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述评_张秉福

近年来国内大学素质教育

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述评

张秉福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国内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多为通才教育思路。大学素质教育理念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重点与核心、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提出的较有影响的宏观性大学素质教育模式主要有通才教育模式、K AQ模式、SSR模式等。研究的个性化特征有待加强。教育模式探讨的滞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理念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04)02-0096-05

=作者简介>张秉福,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泰安27102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的思想被逐渐引入高等教育界并得到高教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日趋活跃,构成这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仅就这些年来国内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研究作一综述和简评。

一、大学素质教育理念研究

学者们普遍赞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及遵循多样化、民主化、科学化、终身化、国际化等现代教育理念。但由于大学的任务和性质、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等与基础教育有很大差别,大学的专业性、大学职能的多样性、大学与社会联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必然要有一系列体现自身特色的理念。对此,学者们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容相同,目的、方向基本一致,而素质教育内涵更具体,更具操作性,是全面发展教育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全面发展教育。他们强调,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素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根本宗旨展开,这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和基本价值取向。为此,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全面、良好、主动和富于个性化的发展。学者们进一步指出,鉴于知识信息的无穷增长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趋势,培养/通才0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合理选择。所谓通才,多指掌握较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宽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专博相兼的高素质人才。有些研究者则着重分析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相互区别和内在联系,强调大学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但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问题上,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新思想、新观点,而只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解释和重复,甚至还不如全面发展教育的提法好;也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基础,不能与全面发展教育相提并论。

第二,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为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而实践则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并且这也是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必然对策。但不同学者在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的重要程度及其相互关系的具体认识

和理解上却存在一些差异。许多人根据时代特点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创新对于实践具有开拓性意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所以创新教育应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另一些学者则着重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能力本位和实践对创新的基础性作用。他们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顺利传授高深知识的需要,是养成学生广泛能力的需要,也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和健康身心的需要。

也有些研究者从另外的视角来探讨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如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现实重心0应是摆脱/功利意识0的樊篱,重新确立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突出地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再如,有的学者主张把哲学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中坚,认为只有通过哲学层面的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人文与科学结合这一大学素质教育的难点;才能帮助大学生超越功利,摆脱狭隘,告别浅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才能掌握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

第三,关于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规避过窄的专业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有人据此主张大学教育不仅要淡化专业意识,而且应该取消具体的专业划分,只保留文、理、工、管等等大科类就行了。但多数学者则认为,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结构合理的专业素质本身就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一种主要素质。在现时代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社会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现实不会改变,因而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特征仍需保持和发展。故此,大学素质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绕过专业教育,相反,专业教育应该成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他们强调,通过按素质教育思想来重新设计、改造原有的专业教育,拓宽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将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全面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和功效,大学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科学与人文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大学应实施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有的研究者还通过对中西教育发展史的宏观分析,提出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应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理想。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应努力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努力通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0间的深刻对话,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有的学者还指出,从总体上说,当前高校应更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狭隘的专业教育不仅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而且造成科学教育彰显而人文教育式微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利益机制,又容易使人屈从物质、实用、经验、功利的诱惑,而冷落人文学科的教育,忘怀对人文精神的寻求。具体的大学素质教育究竟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还是以科学教育为主,则应根据不同科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不应停留于知识的讲授,而应尽可能提高到哲学思考的层面,注重内在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并着力于人文与科学的沟通与结合。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互通互补的,而这又是培养通才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途径,但也有学者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0的基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理路和表现形态均存在巨大差异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不可能实现两者的真正整合,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互补也难以甚至无法实现。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并不否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探讨

在大学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各高校在素质教育实践层面进行了大量探讨,做了很多实际工作。但由于许多学者强调大学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观,而不是具体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目前从宏观上系统阐述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较有深度、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已有成果多为微观或中观性的,如某一课程的教学模式或某一方面素质(如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专业素质、信息素质等)的培养模式。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观,也是包含专业素质教育及其他综合素质教育的新型现代教育模式,而且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最佳教育模式。他们积极探索能革除高教积弊、顺应时代潮流、发挥高校优势、体现现代大学素质教育理念的科学可行的具体教育模式。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宏观性大学素质教育模式主要有:

1.通才教育模式

这主要是一种从境外借鉴来的教育模式。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这种大科学不仅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部各个学科的高度综合为特点,同时也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合流为趋势。为适应这一时代潮流并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变化能力的新一代,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出现了学科设置综合化和课程设置综合化的通才教育发展趋势。其特点:一是文理渗透,即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加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育。二是学科渗透,即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三是课程渗透,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同时,通才教育模式要求改变单一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重视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目的在于把教育对象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把教育过程转变成自我教育过程。

倡导者强调,通才教育模式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开设一些可以使人万事通的选修课,也不是开设一些应景式的专题性组合课程。通才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模式,其目标:一是把学生引向对人类命运的整体思虑,使他们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对思想和知识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总体的把握。二是提供学生与他们的未来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更广泛的学科知识,以便他们可以深入地、触类旁通地学习,从而获得一个专业人员必须有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三是提供更多的方法教育以使他们获得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能力。就高等教育而言,通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为青年学生提供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教育,使文科和自然科学、方法教育尽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利用各种学科进行连贯而有效的学习,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他们才可能拥有处理各种事务及突变的能力。

2.KAQ模式

KAQ模式是一种知识(Know 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 y)并重、并进的教育模式,是由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首倡的。它是指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即高校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积累、整合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创新能力,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KAQ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分别处于不同的层面,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人全面发展的整体。具体讲,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它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而强的能力又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把从外界获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和素养,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扩展和增强。倡导者还解释说,虽然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讲,素质也包含着知识和能力,但为了把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教学生/学会学习0、/学会创造0相区别,这里的素质已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而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的前提和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主体内在保障。至于KAQ模式的具体构建,则主要是通过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实现的。

3.SSR模式

SSR模式是由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教授提出的。第一个S是英文词组/Study indepen-dence0的缩写,可译为自学或独立的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完成学习的一种方式。第二个S是英文单词Seminar的缩写,指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的一种形式,有时也指讨论式的课程。R是Research的缩写,意思是研究、探索;它是由字冠Re和词根search组成的,因此也可译为再寻找、再探索。SSR分别代表三种学习的方法,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同时,SSR又代表三个学习的阶段,由初级到高级,一环扣一环,一步比一步深入。

刘道玉认为,SSR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SSR代表了世界古今教育之精华,特别是经过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它们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的教学方法。第二,这三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创造,是与/三中心0(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法根本不同的。自学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是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

效学习方法。课堂讨论是双向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达到激励灵感和产生新思想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它不是为了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第三,SSR既反映了教学内在的联系又符合认识规律。自学是基础,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学中提出的有代表性、启发性的问题,依靠集体智慧,展开自由讨论,以达到既解决问题又训练思维方法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既有研究价值又具备研究条件的难点和疑点,深入进行研究,以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

此外,大体属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探索的还有本硕连读模式、宽口径大类模式(即前三年或二年半不分专业,高年级设置柔性专业方向)、跨学科复合型模式(即实施主辅修或双学位制)、产学研合作模式、/整合0模式(系统论思想)等。

三、简评

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再在教育实践上引起巨大的变革。从新的教育理念产生的情况来看,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现代社会发展呼唤着具有全新理念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另一个是原有教育的种种弊端往往源于理念的落后与陈旧,教育革新需要理念先行。近年来国内的大学素质教育理念研究正体现了这两方面的原因,并基本达到了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要求,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研究热点并取得广泛共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开展。但笔者认为,目前在素质教育理念研究上的/大学特色0、/中国特色0和高校的/个性特色0都还创造和体现得很不够,许多素质教育理念提法以及在其引导下的教育实践模式都属于各级各类学校所通用的,有些理念和模式则是直接从境外移植过来的,没有充分考虑当代中国社会和高教领域的条件和现状,与现实的结合及针对性不够。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固有特点和特殊规律的认识和探讨,创造和凸显研究的个性化特征。

目前的大学素质教育理念及模式探讨多为通才教育思路。大多数合并后的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转轨,以及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等改革,都属于走有利于通才培养的路子。但有些研究者实际上是把/通才0的培养理解为造就无事不通、无所不能、至善至美的所谓/完人0、/全才0。这在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如此精细、知识信息日益庞杂的今天,实际上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素质教育问题上,不切实际的完美价值追求应当放弃,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为必然要有所不为。很多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在某些方面却有严重缺陷,并且也许正是那些缺陷成就和反衬了他们另一些方面的辉煌,所以两相对比往往非常强烈。实际上,现代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才的品质、思维、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的使命,素质教育的真正宗旨应是造就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无所不能的/全才0。这种理念如不澄清,大学素质教育就势必会走入误区。

目前国内系统论述大学素质教育模式问题的研究成果还很少,且总体水平不高,有的模式明显缺乏新意。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专家学者甚至包括一些政府教育官员都反复强调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什么具体教育模式,因而妨碍了对大学素质教育模式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笔者认为,一定的理念总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来体现,而一定的实践总要表现为一定的模式,并且实践模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理念,那么它就应该有自己适当的模式)))

尽管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万能模式0。因此,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而不可以有它自己的具体模式的看法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况且,教育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教育质量,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在包括教育模式探索在内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完成的。实际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创新教育模式并通过新型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许多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仍然没有重大突破,缺少新的途径,使素质教育多浮于理念与口号的层面而得不到很好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相关的机制保障,没有有效的载体依托。这种机制和载体,就是能使素质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得以体现的有效教育模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在科学适宜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而我们原有的大学教育模式显然难以担此重任。

对素质教育模式问题研究的轻视,还导致某些教育改革举措存在明显的弊端,从而影响到大学素质教育的规范有序。/本硕连读0模式就是一例。如今,/本硕连读0实际上已成为一些高校争夺优秀高考生源的/法宝0、/王牌0。然而,中学教

育与大学教育差异很大,高考成绩优秀与大学毕业成绩优秀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一些高校的本硕连读则意味着混淆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别、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差别,也忽视了大学生专业兴趣、能力倾向的形成演变问题,容易产生教育资源与学生个人资源的双重浪费,并且也是一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和升学上的不公平竞争。显然,如果大学教育模式问题真正受到重视,并研究得深入具体一些,这类问题是不难发现和纠正的。

教育模式本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然而现行大学教育模式却普遍比较单一。许多人都强调素质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但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恰恰是共性制约过多,而体现个性特色、尊重学生特殊需求方面做得太少,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状况显然也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滞后密切相关。

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模式探讨的滞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探索和确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充分发挥各高校优势、体现各高校特色的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应是当前推进大学教育教学体制创新的中心环节,也是深化大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环节。

此外,无论是对大学素质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模式的研究,都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这就有很多现实问题、具体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例如,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学校管理模式本身就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官本位和旧教育体制所导致的官场化、行政化积弊是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虽然有研究者指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越位或滥用是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的主要原因,应当提高学术权力并相应地限制行政权力,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才能使这种改革切实可行、稳步推进,还有待作更深入具体的探讨。再如,大学素质教育的深化落实,尤其是新型教育模式的确立,只有在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相互协调配套、整体推进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这显然不是仅靠高校自身的努力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有赖于政府、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联动。这一点与基础教育中的情形类似。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安排也都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

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代序)[A].中国大学

人文启思录(第4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孙禺,王晓阳,王宇,罗燕.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

热点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4]陈兴明.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误区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5]杨杏芳,李小平.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6]韩庆祥.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0[J].高等教育研究,

2000,(4).

[7]韩延明,孙传宏.中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河北

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8]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7,(11).

[9]蒋建湘.大学素质教育的特征及其评价导向[J].衡阳师范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0]顾冠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辨析[J].中国高等教

育,2000,(7).

[11]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

1995,(3).

[12]周远清.文化素质教育要在/素质0、/思想0上下功夫[A].中

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5卷)[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3]文辅相.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J].高

等教育研究,2000,(3).

[14]郭芬云,章竞思.面向21世纪的大学本科通才教育[J].中国

高教研究,1998,(4).

[15]潘云鹤.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7,(2).

[16]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

2000,(12).

[17]徐德龙,潘中伟,刘永强,邵必林.试行书院学院学科制探索

素质教育的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18]阎亚林.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责任编辑肖地生江彦)

浅谈高校素质教育创新

浅谈高校素质教育创新 通过对高校素质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对学生进行素质理论教育的效果,增强他们政治理论、创新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适时吸收学生骨干加入党组织,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提高素质觉悟。 标签:素质;校园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不但要使学生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素质教育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拓展素质教育内容,改进素质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实效,切实做好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是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 1 加强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素质工作者,肩负着对广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紧跟时代步伐,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成为素质工作的行家能手。 素质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形成个人的人格魅力呢?首先要有过硬的素质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理论功底。这就需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其次要有广博的知识,具备为大学生释疑解惑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语言技巧。再次要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养成大公无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理想远大、勤奋务实等良好的个人品质,操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在素质教育工作中始终做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培养自己的教育对象。通过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在执教和管理中就能事半功倍,为学生展现一个严师益友的优良形象,在身教重于言教中增强素质工作的效果。 2 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广阔的教育平台,它不仅为高校创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教学环境,而且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了高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学校的规章、校风、学风等,又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集体行为和心理定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环境方面的基本建设,也是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指标体系讨论稿.doc

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指标体系(讨论稿)7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及信息素质教育知识点 (讨论稿) 说明: 当前,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合理地获取、利用各类信息已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也日益成为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为更好的促进国内高校图书馆这一工作的开展并与规范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图工委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组于2008年4月组织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专家在北京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会制定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中国高校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及信息素质教育知识点》,供图工委委员讨论,希望最终能形成图工委指导性文件向全国推广。 附:专家名单 参加本次工作的专家如下(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家组成员 杜慰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潘薇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乔占学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宋姬芳人民大学图书馆

苏玉华北京大学图书馆 孙平清华大学图书馆 王梦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谢志耘北京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熊丽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曾晓牧清华大学图书馆 赵飞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钟宇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 (讨论稿) 一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1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1.2了解信息素质的内涵。 二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2.1能够识别不同的信息源并了解其特点。 2.2能够明确地表达信息需求。 2.3能够考虑到影响信息获取的因素。

三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1能够了解多种信息检索系统,并使用最恰当的信息检索系统进行信息检 索。 3.2能够组织与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 3.3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恰当的信息服务获取信息。 3.4能够关注常用的信息源与信息检索系统的变化。 四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并能够有效利用。 4.1能够应用评价标准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 4.2能够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重构新的知识体系。 五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5.1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信息。 5.2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信息。 六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独立或是合作完成一项具体的信息检索和利用任务。 6.1能够制定一个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具体任务的计划; 6.2能够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6.3能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将获得的信息应用到解决任务的过程中; 6.4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信息产品。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2012年4月11日学工会议发言稿 素质教育,是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人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人的生理、心理、文化、能力和道德为内容,以激发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文件《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未来南开大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核心观点定义为“公能”。“公能”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袁宏所著《后汉纪·顺帝纪》:“峻(任峻)以公能,召拜选。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剔奸盗,不得旋踵,民间皆畏之。” 结合目前我院现状,所谓“公能”,即“公正能干”。“公正”是指要培养“明事理,辨是非,懂大体,晓全局”的学生,而“能干”则是指要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学生,这也将是我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文件中提到了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转变: ——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即真正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是集教学、科研、队伍、基地等于一体的育人综合平台,学科建设要为“育人”服务。 ——在教育内容上,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即要超越知识教育,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知识是提升素质的必要内涵和重要载体,既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努力形成学生自觉学习的生动局面。既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学互动。 在这三个转变的思想指导下,本系同仁经讨论,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有一些想法,愿与诸位分享。 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四者是相互促进。美国各高校相当重视“通识”教育,创立了一整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领导的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普遍性价值的人。20世纪50——70年代,哈佛校长德理克·博克指定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主持改革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在以后的时间里哥伦比亚、哈佛、迪堡等许多大学都创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一个大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他们首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将视角放在学生的“通识”教育上。并且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应该仅仅限于通过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以及有限的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而应该在课堂授课领域内增加比重,强

关于高校素质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西南科技大学5高教研究62010年第1期(总第94期) 关于高校素质选修课教学管理的 几点思考 李仁方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开设素质选修课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素质选修课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特点,讨论了当前素质选修课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素质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素质选修课;教学管理;课程特点;对策建议 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我国各高校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普遍开设了素质选修课。多年以来,素质选修课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但是,素质选修课教育也出现了不少教学管理问题,这是很多高校当前普通面临的教学难题之一。 一、高校素质选修课的教育功能与课程特点 所谓素质选修课,又称为公共选修课,属于学生有学习选择权的通识教育类课程范畴,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教育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个性品质、培育学生公民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某些实际能力。 (一)高校素质选修课的教育功能 1.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整体视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素质选修课具有学习目标的多元性和全面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学习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艺术、自然科学等不同类型和领域的课程,可以促进多领域知识的沟通与协调,拓宽思路,整合视域,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选修课以/天人物我互和谐0的全人教育为目标指向,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要求,启发人文关怀,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及健康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专业与通识、学养与人格、个人与群体的平衡,以达到学术与伦理之卓越、领导与服务之风范、宽广与全球之视野。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的个体差异具有客观性,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职业规划等都不尽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化需求。内容丰富多样的素质选修课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不仅能从教学内容上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 (二)高校素质选修课的课程特点 1.高校素质选修课课程开设具有广泛性 相对于专业课的专门性而言,素质选修课教学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出发点,所开设课程应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几大门类,课程内容广泛地涉及到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 66

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摘要: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本文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到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的措施出发阐述了素质教育不单纯是为了打破旧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言语、能力、性格、体质等多方面。它是从人本身的天赋出发,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为目的,以传输以往文化的精华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为操作途径的教育训练。 关键字:素质教育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二提高和改善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当代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一种重智轻德、重身轻心、重分轻能的“偏食”状态。这种做法造成了大学生高分低能、有能无德、社会适应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长此下去,势必影响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探讨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尽快把素质教育搞起来,进一步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1.政治素质教育:教育大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忠诚于人民的人。具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能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还要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政治上的积极分子,进而使一部分大学生成为具备中国共产党员条件的政治上过硬的先进分子。 2.道德素质教育:教育大学生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求索取,在奉献中求索取。鼓励大学生做到奉献大于索取。同时,还要加强懂礼貌、守秩序的基础教育,加强敬岗爱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提高家庭责任感、义务感的家庭美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一个脱离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纯粹的人。 3.专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形成一个以精通本专业知识为主,融合与本专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知识的综合性知识结构。这种综合性知识结构,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某些相关联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立体式的知识结构。在综合知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种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综合性创造能力,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得心应手地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4.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学生做一个自觉的唯物主义者,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识别各种社会思潮;注意研究和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思想体系和思维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井巷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设计目的: ⒈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 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⒉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和运用科技文献资料、正确编写专业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⒋熟悉煤炭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充分开发智力潜力, 建立全面经济观念, 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采用标准: 本次设计依据《井巷设计基础》、《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内容: ⒈巷道断面设计 首先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并进行风速验算; 其次, 根据支护参数, 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并按允许的超挖值, 求出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然后布置水沟和管线; 最后,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 编制巷道特征和每米工程量及消耗量表。 ⑴钻眼爆破工作 ①爆破后所形成的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光面爆破要求巷道超挖不大于150毫米,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 ②爆破的岩石块度应有利于提高装岩生产率(一般不大于300毫米);有时还要求堆积状况便于组织装运和钻眼与装岩平行作业。 ③爆破后围岩震裂较小,不崩倒棚子和损坏设备。 ④爆破单位岩石所需炸药和雷管的消耗量低,钻眼工作量小,炮眼利用率

要达到85%以上。 (2)施工组织与管理 内容: 概论、矿井的基本情况,矿井建设的准备工作,矿井建设的施工程序,列表详细阐述,确定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管理: 推行招标承包制和积极展开建设监理工作,深入了解招标投标方式与技术程序,加强设计管理,建立修改设计管理制度,加强材料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管理和建立技术档案,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和工程验收工作,切实做好劳动力的培训与调配,切实做好工作平衡,认真抓好”概算、预算、决算”工作。 (3)安全生产 包括: 开采水平巷道、井巷的维修、通风、安全监测、爆破材料的储存、井下放炮、平巷运输,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道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为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不沟。 目录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3)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它计算 (4)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9)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11)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11)

小学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民族音乐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受到广大群众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民族音乐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情感寄托,是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受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冲击,民族音 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处于音乐教育中的从属 地位,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教育部颁布 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①中提出“以学生发 展为本,以审美为中心,以文化为主线,以音乐为基点”。这一理 念的提出,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音乐课程设计的 方向。 一、民乐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民乐教育是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特色体现 (二)民乐教育是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二、民乐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增强民族音乐传承意识 (二)培养民族音乐审美观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民乐教育可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及人生观。在多元化的流行音乐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民族器乐和传统音 乐作品的了解不足,审美和鉴赏能力欠缺,需要民乐教育培养其音 乐审美观,感知我国传统音乐之美。如在古筝教学中,教师通过聆听、讲解、演奏《渔舟唱晚》,带领学生领会作品中呈现的“落霞 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典雅静谧、婉转柔美的意境美; 《战台风》讴歌码头工人不畏狂风暴雨、波浪滔天,积极勇敢地与

台风抗争的壮美情景;而《春到拉萨》《雪山春晓》《伊犁河畔》 《彝族舞曲》等筝曲展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凸显了异域文化 风情;《打虎上山》则将古筝与京剧艺术融为一体,别有传统的韵味。 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 美观具有积极的渗透作用。了解民族艺术、感受传统艺术之美是我 国小学生应有的审美意识。 (三)传播传统文化与精神 民族音乐传承的不只是艺术,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精神以民族音乐的形式再次呈现,是让小学生了解 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筝曲《梅花三弄》赞美了梅花傲 雪凌霜的气质,赞颂刚正不阿、高洁孤傲的品质与气节;《秦桑曲》 的创作源于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 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了妇人对远 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临安遗恨》表现了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所 害囚于临安狱中,临刑前对家人的思念、对奸臣的憎恨、对江山社 稷的忧心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⑥学生在欣赏民乐、学习乐 曲的过程中,从艺术的视角了解、熟悉传统文化,有利于传统美德 的培养与传播。 三、民族音乐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推广 (一)采用多种手段,提升民族音乐教学的魅力 (二)通过三种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与民乐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民乐教育应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影响着小学生的 民乐传承意识和审美观念,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小学素质教 育阶段恰恰是帮助小学生形成传承音乐文化意识,了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良好时机。因此,民乐教育对于小学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和作用。民族音乐是一座璀璨的宝库,它穿越千年、千锤百炼、底蕴深厚,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需要承前启后,不断探索、发掘它的精神文化,以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龙昱冰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德、智、体、美良好综合素质、具有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使本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够系统地把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将能在科研、教育、金融、经济、行政、企事业以及技术研发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能够系统地把握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尤其是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 2、具有对项目、产品的分析和一定的设计能力; 3、具备收集、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具备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计算机领域相关法律、法规; 4、具有良好表达、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与潜能。 三、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允许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 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合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修满本专业所要求学分后,准予毕业,发毕业证书;修满本专业学分、按要求完成主要课程且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授予工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专业导论、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C++语言程序设计。 163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实验、硬件类实验、软件类实验以及软硬件结合类实验、项目、产品及工程训练、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毕业条件 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合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完成总学分190,其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计175学分,综合教育15学分。 七、知识体系与课程结构 164

浅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关系

浅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关系 邱君梅 (商学院会计133班学号13313316) 摘要:大学生想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素质,且信息检索能力是衡量现代社会人才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而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信息检索能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依靠开设文献检索课、开放图书馆的方式。通过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检索课的现状调研,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和文献检索课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对文献检索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必经途径。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课图书馆 1、信息素质教育 1.1、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提出 “信息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974年,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主席Paul Zurkowski在给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提出,要于未来十年内在全美国实现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他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即是掌握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以此解决实际问题。 在当今社会,“信息素质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为了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教育和培训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们的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运用、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目前,随着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普及应用,信息也随之得到空前的扩张。网络信息搜索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等等也被引入到信息素质这一概念当中,并且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也与对大学生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等用户教育相挂钩。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年龄与背景资料 1.()性别(单选)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3.()教育背景(单选)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专 E.本科 F.硕士 G.博士 4.()您的职业(单选) A.学生 B.教师 C.白领 D.军人/警察 E.商人 F.待业 G.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您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认识 5.()您认为以下那些选项最能代表当今的应试教育?(多选) A.填鸭式教学 B.堆积如山的作业 C.假期补课 D.一考定终身 E.抹杀学生创造力 F.一味追求升学率 G.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 6. ()您认为什么是如今的素质教育?(单选) A.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B.一种靠近欧美的教育体系 C.仅仅是一句口号 D.与实际教育情况脱离的教育理论 E.媒体炒作的噱头 F.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 7.()您觉得现阶段有没有必要实施素质教育?(单选) A.非常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没有必要 8.()家长和学校给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A.学习优异 B.竞赛获奖 C.综合发展 D.兴趣爱好 E.其它

9.()你对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有何期待和建议?(多选) 完善项目体系B.完善操作机制C.加大宣传力度D.加强活动场地建设E.开设指导课程 F.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关于孩子方面 10. ()你认为孩子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A.与同学的竞争 B.自我期望值过高 C.对未来的迷茫 D.担心考试成绩和排名 E.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你认为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什么? A.取得好分数,考取好大学 B.与同学更好的相处,增强人际圈 C.享受学习的乐趣 D.增长自己的见识 E.进入社会的踏板 F.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觉得评价一个学生优劣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多选) A.学习成绩 B.在校表现 C.人际交往能力 D.思想品德 E.敢于创新 F.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多选) A. 学习能力 B. 沟通能力 C.自我调节能力 D.道德素质 E.创新能力 F.自我控制能力 G.逻辑思维能力 H.耐挫能力I.良好的心理素质 18.()孩子所报的培训班类型 A.文化课 B.舞蹈班 C.钢琴班 D.音乐 E.机器人 19.()孩子培训班年花费 A.3K以下B.3K-5KC.5K-8KD.8K—1WE.1W+ 20.()您认为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 A.一般 B.好 C.较好 D.非常好

西南科技大学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实行中央、四川省和绵阳市共建,由四川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是全国67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具有开展留学生教育及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的全国3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学校位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占地4086亩。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学生2.4万余人。设有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长虹信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体育学科部;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设有57个本科专业和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有3个专业开展联合招生、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所有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9个,有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和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2个,科研机构2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教师约1400人,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余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22人,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办学。学校成立了有省、市政府和与学校同处一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九洲集团公司、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等参加的校董事会。学校从董事单位聘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4个,总资产超过2亿元。学校充分利用

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谈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发展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教育职能部门对其管理缺乏力度;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内涵面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信息素质教育纳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就要加强对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科学全面地设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以及加强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作。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高素质并会利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掌握信息资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潜在主体力量,他们的信息行为及其效率,将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和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信息化进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以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20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组织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1.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统一性。信息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教育、学习和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于全国对信息素质教育没有一个统一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人类文明进入世纪的今天素质教育观念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素质教育自从世纪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时至今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讨论、研究和实践仍旧方兴未艾素质教育依然是各级各类学校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客观上讲形势较好但喜中深忧。无论是理论研究工作者还是工作在第一线上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摸索与试验提出了许多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建设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所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我们不能不正视存在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多年来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困惑、不足与缺陷。目前“素质教育”喊得山响但应试教育抓得严实这是许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真实写照。特别是面对升学率这一硬指标时素质教育显得异常脆弱与不堪一击不能不令人掩卷深思。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和挫败直接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写作的意图是从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入手重新审视与反思阻碍素质教育推进的原因并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作进一步的探究旨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思考维度为素质教育实践探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期对我国素

质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讨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部分对素质 和素质教育的概念作了再辨析。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明晓素质教育的真实内涵。过去我们在素质教育实施中认识上的困惑与素质教育概念不清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概念的厘定成为研究的首要任务。接着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作了比较分析通 过其关系辨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第二部分论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三个方面 着重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建设和谐社会的 客观需要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个人成长和发 展的内在需要。它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代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三部分阐释了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在回顾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施两个视角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学校落实素 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教育 观念、师资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追问。第四部分探讨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这部分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针对我国目前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从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素质的提

2014秋季--素质教育课程

2014秋季--素质教育课程1--学习操作指南 选课及课程学习总体流程如下: 选课及学习总体流程 1.进入学生工作室 进入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9284742.html,,在页面左上角教学教务平台框中输入你的用户名(学号)和密码(默认身份证号码)以及验证码。 图1 2.在我的工作室中选择相应课程 在本学期课程列表中选择【素质教育课】并点击素质教育课后的“进入课程”,进入在线开放网络课程平台。 图2 3.进入在线开放网络课程平台学员工作室 学习步骤为“选课”—“互认”—“学习”。 单击进入“在线网络开放课程平台”选择第一课“羌族文化”,单击课程名进入课程。单击“选课”并“确认”。 确认选课后,课程变为“已选课”。单击右上角“我的选课”回到选课界面。此时课程“暂未互认”。 右上角单击“马上互认”,勾选“旅游出行指南”并“确认互认”,刷新页面即可进入课程学习。 4.课程学习 在选好课程后就可以开始课程学习了。在学生工作室中重新进入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列表页中即可看到所选的课程。单击点击【进入学习】开始课程的学习,由于素质教育课基本上是视频课程,每讲视频大约为10-20分钟,需要你打开音箱或接入耳机学习。

5.完成在线测试 课程学习完成以后,你必须完成该课程测试。单击“在线练习”开始答题,所有的题目都是客观题,系统将自动判分,你还可以单击“查看练习结果”查看你的测试结果,如果成绩不理想,你还可单击“重做练习”再次测试。 图11 在线练习 图12 练习成绩及结果 请注意:素质教育课程的成绩是观看aa视频与在线联系各占50%,请同学们一定观看视频与做课后练习!! 羌族文化参考答案 1. 古羌人是古时中国主要居于______,从事______的族群。 A.北部,渔猎 B.南部,农耕 C.西部,游牧 D.东部,贸易 答案:C 标准答案:C 2. ______一部羌族英雄史诗,讲述了羌人祖先历经万险而最终从西北迁居至岷江上游地区的历 史。 A.《羌戈大战》 B.《木姐珠与斗安珠》

论文--浅谈大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

浅谈大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 雒焕喜 “一家用人单位招聘职员,应聘人员在门外排成长队等候答辩应聘,轮到一位大学生时,她进入办公室,看到地板上横着一把扫帚,便从容的弯下腰拾起放到一个角落。最后,她被录用了。这家负责人后来解释说:“她拾起的扫帚是她被录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说,这位应聘大学生就是一个素质高的学生。请再看一个故事:一个大学生要结婚了,他问老师有何忠告。老师说,祝贺你,你要结婚了。你若娶一个好老婆,你将是幸福的;你若娶一个坏老婆,你将成为一个哲学家。另一个学生离婚了,也去这个老师这里听忠告,老师说,祝贺你,你离婚了,以前的婚姻是幸福的,你将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若是不幸的,你将获得自由。我们说,这位老师是一位素质高的老师。什么是素质?这就是素质。 而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

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 素质教育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始终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一个可分割的整体。素质教育认为,人的素质不是单—的,而是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如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人的素质是诸多具体素质的统一体,各种素质之间既可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也可以相互促进。因此,素质教育赞同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基础上,有所侧重。毫无疑问,德育工作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但学生的素质又是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整体。大量事实证明,如果德育工作只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忽略了其他素质,就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关于素质教育,是相对于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教育即应试教育而言的,是以培养和强化综合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全面的阐述。《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说,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质是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高校的教育不仅要

竖井断面设计

题目: 某矿年产量90万吨,提升高度400m,竖井选用4*单层双罐笼,井筒服务年限为50年;井筒敷设压风管1条300mm,排水管2条250mm,150mm供水管及放水管各1条,4条动力电缆,3条电信线;设梯子间;井壁选用浇灌混凝土支护,井筒通过风量为160m3/s。试设计该井筒断面。 内容及要求 要求用喷射混凝土井壁支护;设计井筒断面形状、尺寸、布置等;计算工程量及材料消耗;用CAD绘制井筒断面图;编制材料消耗量表。 解: 一、井筒断面形状的选择 由于该井筒担负任务较重,服务年限较长,选用圆形断面,井壁选用浇灌混凝土支护。 二、井筒断面尺寸的确定 1、选择井筒装备,确定断面布置形式 由于该巷道提升高度大、提升钢丝绳终端荷载大,选用钢轨罐道、工字钢做罐道梁。该井筒选用金属矿用4*单层双罐笼并布置梯子间,参考赵兴东《井巷工程》图10-3b,增加一组罐道梁,用双侧罐道。断面布置见图一 2、初选罐道、罐道梁、梯子梁的型号、尺寸 根据提升容器和布置形式,参照吴理云《井巷硐室工程》表1-4以及类似矿山的经验、初选: 罐道:38kg/m的钢轨;主罐道梁(1#、2#):I32(c);次梁(3#)I28(a);梯子梁:[14(b)。 3、确定提升间和梯子间的断面尺寸 双侧罐道梁的罐道梁中心线间距可由下式求的: C 1=E 1 +B 1 +E 2 C 2=E 3 +B 2 +E 4 式中:C 1 ---1#和2#罐道梁中心线间距,mm; C 2 ---1#和3#罐道梁中心线间距,mm; E 1、E 2 、E 3 、E 4 ---1#、2#、3#罐道梁连接部分尺寸,由初选的罐道、罐 梁类型及其连接部分尺寸决定。取E 1=199mm、E 2 =204mm、E 3 =204mm、E 4 =204mm B 1、B 2 ---两侧罐道之间的距离,mm。从罐道规格表中可查得B 1 =B 2 =1530 则:C 1 =199+1530+204=1933mm C 2 =204+1530+204=1938mm 梯子间的尺寸M、H、J用下列公式计算: M=600+600+m+S/2 式中:600---梯子孔宽度,mm m---梯子孔至2#罐道梁的距离,mm;取m=100mm S---2#罐道梁的宽度,mm;取S=132mm 则:M=600+600+100+132/2=1366mm H=2×(700+60)=1520

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

《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摘要: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创新教育。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高校如何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2企业管理文件夹3-去白字内容添加页脚/baike.baidu./view/1689.htm思想下的社会主义社会,../2企业管理文件夹 3-去白字内容添加页脚/baike.baidu./view/1833.ht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2企业管理文件夹3-去白字内容添加页脚/baike.baidu./view/1784.htm和谐社 会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高素质的理想社会。没有高素质,“和谐”从何谈起?没有高素质,“社会主义”将是虚幻的理想社会.其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人格养成专家叶长强先生,因兴趣使然结识众多海内外文化大家、儒释道等百家要人、社会精英人士及名人骚客。浸淫于浩若烟波的中华文化中,总结出人格之精髓——大成模型,填补了国内外人文教育的空白。大成模型是对往圣先贤人格发展的总结与提升,以人体结构为模型,将全息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

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九个部分,以生命进化为前提,在外和内谐的格局内呈螺旋状平衡向道接近成长模型。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创新战略包括一系列重要环节,除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外,还必须重视它们与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之间的联系,教育创新也不例外。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就是说,教育创新应该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