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等类报纸。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一种行业;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

复习本章,要求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古代官报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同时,对小报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予以认识,尤其对邸报和小报的特点和性质要加以区别、比较并认真地把握;另外,民间报房及其所办报纸也是本章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名词解释

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

2、进奏院状(地方级别)

?唐代,进奏院状是进奏官提供给节度使的汇报资料,包括中央政府公开发布的官方新闻,以及进奏院采集的新闻信息。因为只送节度使(观察使)本人阅读,无复本,只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情报。

?宋代进奏院状的性质有了很大变化。改由中央政府控制,扩大了传播范围,不再是单线的情报资料;内容也基本定型,包括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大臣奏章。

3、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

4、敦煌进奏院状一种和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1)没有报头,开编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主官;(3)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进奏院状的基本内容是谕旨、奏折、官方动态等)。(宋代的报纸审查制度)

5、邸报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由都进奏院负责发布。其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官僚的奏章;军事情报、刑罚等。它从宫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宫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6、宋代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报道。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谕旨诏令等。小报的信息灵通。时效性较强,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未公开的“朝廷机事”。读者范围广。小报的发行,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它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漏之禁。因此受到了封建统治者和派官员的查禁。(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民办报纸。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开创了我国民办报纸的先河。)

7、定本制度是一种为了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而设立的制度。规定: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

发抄。它是中国第一次建立审报体制。定一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8、报房京报是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的通称。其基本内容是宫门抄、皇帝喻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稿件是从宫廷有关部门抄出来,滑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9、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各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写的官场消息。它们和当地的京报相配合,一个提供中央信息,一个提供地方信息,成为当地官绅了解政情的两个重要渠道。

10、《天变邸抄》是一份专门报道在明熹宗时期,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天变邸钞原件已经无存,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根据原件或抄件,以附录的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间接保存下来的。《天》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出于民间报房,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11、《万历邸抄》明抄本《万历邸钞》共32册,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作,包括删节、增加一些“摘由”,增加一些注释性的说明,并适当做一些综合。所以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12、《急选报》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明代报纸原件。《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年间,用雕版印刷,内容是吏部急选官员的名单。这份急选报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估计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邸报”之外,众多“报儿”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可能做为附件随邸报一起发行。这说明在万历八年就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自称为“报”的印刷品,因此弥足珍贵。

13、旗报是一种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的传播方式。

14牌报:是将文字写在牌上,也是一种可以流动传观,或固定围观的新闻宣传方。

15、揭贴:是一种传单,可张贴、传闻,内容多为檄文、政策性的声明与公告等。

16、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的特殊媒介,是一种木舌金铃的发生器具,也是早期口语传播中的重要工具。据记载,夏商周时期,一类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巡行各地时手持木铎,传达政令、收集民情。

17、岩刻:主要盛行于周以后,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活动更为频繁,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修筑驰道、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为社会传播的畅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8、小本:流行于元代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这种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从内容、形式和发行的方式来看,这种小本很可能就是宋代小报的延续。元代的言禁比宋代更甚,小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并不顺利。

1、先秦及其以前的传播手段主要有哪些?口头传播——烽烟旗鼓——木铎

2、秦汉及其以前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有哪些?简策——丝帛——露布

3、唐代进奏院状报的内容及特征。P7

4、宋代邸报的内容与特征。P12~13

5、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

(1)外部环境:宋代内忧外患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的产物(2)内在因素:朝报的商品化

6、明代邸报的发布和抄传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P22 通政司——六科——提塘

7、清代的提塘、提塘报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

官报?P34、38

清代的提塘分为:京塘和省塘两种

京塘指的是设在北京的提塘。主要特点是:收受和传呈地方上报中央的各类公文,包括地方政府上报中央各部院的文书和地方大员写给皇帝的奏折;收受和下达中央各部院发给本省的一般公文,皇帝发给本省官员的一般谕旨和赏赐品;发行邸报。

在提塘的各项日常工作中,抄传发行官报即邸报占有重要地位。从清初到清末,驻京提塘向基层官员发行“邸报”这一体制没有变化。为了及时处理邸报的誊录发行等项工作,从清代初年起,就出现了提塘自设的报房。说它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属于般官方机构,也许更加符合它的实际。提塘所办的这些报房,有时也被称为抄房。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

清代的民家包房有的说法是认为,民间报房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的,是由提塘及其所设报房垄断“邸报”的抄录坎坷发行活动,到一部分人分离出来。以刻报为生,进而设立自办的报房,刊刻抄报,这也许就是清代民间报房诞生的历史轨迹。

北京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为京报房。他们所出的京报,在部分读者中有时候也被混称为邸抄报或者邸报。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编辑工作很简单,把收到的宫门抄,上谕,章奏大体分一下类,照发就行了。无须标点,也不加任何标题,各报房所出的京报因而大同小异。所异的,仅在上谕和章奏的选择上,选哪些,不选哪些,各报房不尽一致,因而各家报房京报的内容稍有所不同。这也是那么多报房京报能够并存的一个原因

8、如何理解清代《京报》诞生的意义?

清代《京报》作为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内容——发行——读者——宗旨(赢利)

9、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中国古代报纸,通称为“邸报”,还有“状”、“报”、“朝报”、“塘报”等多种名称:其特征是:(1)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开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不仅设有专文、专讯,甚至连专门采访的新闻都没有2)它的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消息等。(3)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它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而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的。

总的来说,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宫文书色彩,但是毕竟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力的事件下达,而是作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延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10、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

宋代的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的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11、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来源)

1、宋代小报具有那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止?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特点:

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小报”和“新闻”都是当时读者对它的习惯性称呼,用以区别于正式的官报。

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以前,还没有专业化,徽宗时期以后,才逐渐形成唯一种职业,社会上开始有了一些“专以探报此事为生”的人。

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小报”的主要内容是: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等时事性政治材料。

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

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泛。

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它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它的倾向。

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

屡禁不绝的原因:

宋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查禁“小报”,曾颁布过很多谕旨和法令。北宋时期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条例,但是已经有了不少限制“小报”出版和查缉惩治小报发行人的规定。

南宋以后,由于小报发展迅速,社会上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这才加强了对“小报”的限制,并陆续颁布了对小报的禁令。

但是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这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

2、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

(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现。

近代报刊是内容与形式都比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新型报刊,是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图谋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传入中国的。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最先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而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是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葡语《蜜蜂华报》(1822年9月12日)。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主旨不在报业经营,而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宣传和情报活动。

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是,往往大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旨趣,标榜其宗旨是为了中国,是为了“润泽汉人”,是“有益于中华之举”。而事实上,外人在华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是用报纸的一般功能来掩盖其主要为列强服务的实质。比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人郭士力,身份非常复杂,既是传教士、“中国通”(汉学家),也是一个报

人、间谍、翻译家(侵略者)。

不过,外报是远较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近代传媒,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它们为被封建统治长期禁锢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睁开眼睛看世界、认识中国落后的窗口,从而促使了这部分中国人的觉醒。

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为新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是西方人民数百年来奋斗所取得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文化结晶,也理所当然地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这些知识分子从而活跃了思想,增长了见识,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愿望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

反映在新闻事业方面,外报的出现,起到了示范和刺激的作用。一些中国的有识之士,通过与外报的接触,初步认识到近代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从19世纪70年代起,借鉴外报的业务经验,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新篇章。

复习本章,要求了解并掌握以下报刊的概况:《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遐迩贯珍》、《万国公报》、《申报》、《字林西报》等。

(一)名词解释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文月刊,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由英国传教士米怜主办,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它是一份宗教性刊物,虽介绍天文、地理、医学等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但旨在宣扬上帝的全德全能。前五卷概未涉及时事政治,自第六卷起增设“全地各国纪略”栏目,简要介绍各国情况,发表一些时事评论,如评价法国大革命、支持波旁王朝,甚至涉及鸦片贸易等现实问题。在宣传策略上,传教士们采取附会儒学的方式,并采用木刻竹纸印刷,装订以后就像中国线装书。此外,《察世俗》中还出现了中文近代报刊上的几个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该刊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也注重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刊登中外贸易进出口物价表。在宣传策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3、《蜜蜂华报》澳门是最先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该报是当时葡萄牙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机关报。一年后,由于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19世纪30年代以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所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葡萄牙本国和澳门的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大。

4、《遐迩贯珍》 19世纪50年代后,近代中文报业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1985年创办的《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5、《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这时,报馆组织改组为字林洋行,故名曰《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改为其副刊,到195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家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在创刊后仍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总体上说,

《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6、《万国公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内容以时速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记载。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7、《申报》上海历史上第二份创刊的中文报纸,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商业性报刊。1872年由英商美查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7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此外,《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改进(如最早使用电报,提高新闻时效性,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拓宽新闻报道面)、报业经营管理上(如采用廉价销售策略、向社会招刊广告、兼营书籍出版业务),都对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872年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其目的是为了嫌钱,所以十分重视办报质量。而且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这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是第一家。一,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二,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三,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四,还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

8、《德臣报》

9、《各国消息》:中文月刊,1838年10月在广州创刊,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及其女婿奚礼尔创办。宗教性文章不复存在,主要是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介绍,以及一些广州新闻。航运消息、物价行情更是刊物的重要内容。虽不能说是一份商业性报刊,但已产生了有关商业性报刊的办报理念,还为后人留下了主办另一类报刊的编辑理念与实践经验。

10、《广州纪录报》外文报纸中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英商马地臣和美商伍德在广州创办。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

?商业性报纸,内容主要有货价行情,航运消息,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评论,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有强烈政治色彩,竭力为鸦片战争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后辗转迁往香港,改名《香港纪录报》,1863年停刊。(前后36年

11、《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1857年创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读者主是商店职员。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12、《北华捷报》: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创办。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13、《文汇报》:1879年创刊,由英国人克拉克等任主编,是上海主要的晚报之一,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14、《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采用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并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后于1894年创刊《新闻报馆画报》。

(二)简答题

1、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的发展情况。英文报刊——中文报刊(外人、华人)

I、英文报纸的纷纷兴起

1841年,由于政治的因素,香港被英国侵略者所侵占。此后,由于大量英国移民进入香港,该地区的外国侨民居全国首位,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并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1841-1860年,据初步统计,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时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但是1861年后,香港报刊发展开始日趋落后,香港不及上海。

当时影响较大的报纸有:

①《香港钞报》于1841年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纸。

②《中国之友》于1842年创刊,自第二期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44年,恢复本名单独发行。该报最初支持香港政府的立场,同时,特别注重中国新闻,尤其对太平天国做过较为系统的报道,并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的外文报刊中是比较少见的,曾经引起舆论界的注意。

③《广州记录报》由澳门迁至香港,更名为《香港记录报》,该保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

④1845年,《德臣报》创刊,该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初为周刊,1862年起改为日报。一直到1974年,才停刊,这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

⑤《孖剌报》Daily Press是香港早期的英文报纸,1857年10月1日创刊,最初报章头版有中文名称《每日杂报》,但约一年后这个名称已从报章上消失不见。俗称《孖剌报》、《孖剌西报》、《孖剌沙西报》,“孖剌”二字来自主编Yorick Jones Murrow的姓氏。它发行了约八十年。1857年11月3日开始随报附送《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船头货价纸》最初逢星期一、三、五出版,刊载船期。《香港船头货价纸》在日本被官方翻印,命名为《香港新闻》,另外有已译成日文的版本,称为《香港新闻纸》。其后逢星期二、四、六附送《香港中外新报》,该报后来独立经营。

II、《遐迩贯珍》的问世

19世纪50年代,近代中文报业开始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

1853年,《遐》创刊,每月1日出版,它不仅是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虽然该报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实施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外国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1854年12月出版的《遐迩贯珍》第一次刊出《时论》,评论清军攻打上海小刀会的时间,对清军将领的谎报军情和夸大战功做了揭露。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遐》刊登的副刊是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的。III、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

2、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情况。英文报刊——中文报刊(外人、华人)

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坐落在东海之滨,地处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又有广阔的长江流域腹地,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

直至1865年,全国对外贸易商品的一半通过上海集散,使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

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与香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但是比香港晚了八年,且发展程度低于香港。

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发生了变化,上海后来居上,直至19C90s,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

其中比较有名的报纸:

①《北华捷报》:创刊时间是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周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该报初创时主要以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创刊号不仅刊有大量广告,还将当时侨居上海的59个西方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名字全部刊诸报端。1856年之后,随着商业广告的日益增多,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②《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1864年,报馆改组为字林洋行,因此,该报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故名曰《字林西报》,之后,《北华》成为其副刊,继续出版,地位日趋下降,1867年增加商情,改为《北华捷报与市场报道》继续出《字林西报》在创刊后虽然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注重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偏远地区都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RRAUTER的特权;对言论也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但是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为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③其他报刊:《中国之友》1866从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为上海第一份晚报;《文汇报》,1879创刊,上海的主要晚报之一,也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的报纸。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在70s也开始在上海办报,法文报刊在上海的影响与势力仅次于英文报刊,但是各报刊之间态度对立,斗争激烈,出版时间一般都不长。

⑤19C80s中期,德国人在上海办报。

⑥日本人

在上海办报的活动较晚,始于19C90s,在中日甲午

战争前,日本人在上海一共办过三种日文报刊和一种华文报刊,但是这些出版的时间一般都不长。

⑦葡萄牙人在上海出版的葡文报刊,早在19C60s就在上海出现,但主要为该国内部政治派系斗争作宣传,寿命很短,影响甚微。

⑧19世纪后期,还有件大师,就是1872年,路透社派遣柯林斯来到上海,不久建立起该社的远东分社,是为这一世界著名的老牌通讯社在中国活动的开始。上海英文《字林西报》因为与路透社同为英国人所办,首先被允许采用该社的电讯稿。

II、《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纸

①《六合丛谈》最早问世的就是该报刊,在内容上,其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创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期刊。

②《万国公报》:19C60s后,中文宗教性报刊在上海继续扩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万国公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编,其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从301期更名为《万》,它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1883年曾经停刊,1889年又再度复刊,改为月刊。在甲午战争和维新变法之间,《万国公报》大量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新闻与评论,很快引起了官员和文人的注意。洋务运动兴起后,《万》及时作出调整,完全收录京报内容,报道各国新闻,介绍西方军事科学知识,只有少量关于教会的报道,逐渐演化为以时事报道和评述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万》积极宣传和推广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鼓吹中国进行变法改革,对于维新

变法运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所称道。但是它的各项主张与维新派有本质区别,维新派主张中国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而《万》鼓吹把中国纳入西方殖民势力控制之下。林乐知在《印度隶英十二益说》等文章中主张中国效仿印度,完全为西方殖民服务。《万国公报》的主要撰稿人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1907年,林乐知在上海病逝,该报随之终刊。

III、《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

外文商业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而成为主流报纸。英文报刊是最早出现且数量居多的商业性报刊,以刊载商业性信息和广告为主要内容。读者多为外国商人。而面向中国商人和普通民众的中文商业报刊成为迫切需求。从19C60s开始,在各主要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中文商业报刊,中文报纸的商业性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并不一定赢利与外文报纸联系密切,是外文报纸的附属出版物。

《上海新报》1861年在上海创刊,起初是《字林西报》(周刊)的中文版,1872年改为日报。《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日报。刊载大量商业信息,并刊登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广告较多。后因与《申报》竞争失败,于1872年停刊。

《申报》,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初为双日刊,一个月后改为日报。《申报》是英商美查同他人合办,后股权归期一人所有,该报重视论说和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瀛寰琐记》,近代报刊的四个要素——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都具有。《申报》聘用了解中国读者的中国文人担任主笔;内容丰富,适合各个阶层的阅读;重视经营管理,注意吸引读者和刊发广告,并采用价格低廉的毛太纸印刷,大大降低了成本;最终在同《上海新报》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申报》的出现,标志着面向公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综合性日报,开始在报业占领主导地位。

《时报》:1886年,创刊于天津,由天津怡和洋行出资创办的中文日报,得到了李鸿章的支持。在出版中文日报的同时,出版英文的《中国时报》。1890年,李提摩太主笔,刊载时事政治的评论。1891年停刊。

3、《申报》的特点是什么?它取得成功的办法有哪些?

《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最早使用了电报,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采取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

(三)论述题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重点)P74~76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主观上:文化侵略——客观上:文化交流——实践上:民族报业发展

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下,中国封建统治集团被迫搞起了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一批资本主义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也产生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积极要求国人自办近代报刊的,是一些早期维新派,如王韬、郑观应等人。但是,第一批国人办报,特别是在内地出版的,数量不多,寿命不长,只限于上海、广州、汉口等少数地区,而且往往挂着洋旗,托庇于租界,所以,总体上社会影响不大。

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传播维新思想,促进变法活动的开展而办起来的。这批著名的报刊是《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强学报》。虽然出版的时间不长,但它们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批报刊,也是第一批中国政治团体机

关报,标志着中国政党报纸的萌芽。

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从1895年到1898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分布于20多个城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时务报》。

复习本章,要求熟悉并掌握以下报刊的创办过程及其特征,即:《循环日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报》、《湘报》、《国闻报》等。

(一)名词解释 1、《循环日报》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创办,并任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以“立言”为目的,大胆改革文体,首创并建设报刊政论文体,开我国国人自办报刊重政论的传统。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2、《中外纪闻》原名为《万国公报》,康门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1895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并成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在其内容上,增加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以及上谕等内容。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1896年元月20日被御史弹劾,而被迫停刊。《中外纪闻》虽然被封建顽固派扼杀,但它们的出版冲破了封建“言禁”,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

3、《强学报》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

这两份报纸都由于清廷查禁,在不久后被迫停刊。

4、《时务报》 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旬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同时开设言论栏目。维新变法的代表作《变法通议》,曾在《时务报》上连载;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时务报》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发行量最高达1.7 万份。

5、《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是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的亲自策划下创办的。同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为维新运动造势。在政变发生后,国内各地维新报刊扫地以尽,唯独知新报能继续出版,歌颂死难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直到1901年才自动停刊。

6、《湘学新报》和《湘报》: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前者于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自第21期起更名为《湘学报》。该报是一份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深受读者欢迎,甚至在上海都设立的分销处。1898年2月,湖南维新派人士在长沙成立南学会,考虑到《湘学报》偏重于,维新派人士创办《湘报》为南学会机关报,谭嗣同是其主要撰稿人,发表了25篇政论文章,提倡新学新政。因其激进言论,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守旧人士非常不安,曾下令关闭报馆。后被迫停刊。

7、《昭文新报》:1873年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内容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也被认为是第一份国人自办报刊。

8、《国闻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社论大多出自严复之手,尤其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大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在国闻汇编上,严复发表了《天演沦》,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9、时务体即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作“时务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这种新文体的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10、王韬: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1867年,王韬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了对西学及西方时政的了解,并与1869年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了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年,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弢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二)简答题

1、洪仁玕的新闻观点是什么? 1、设新闻馆

2、准卖新闻篇

3、兴新闻官

4、只需写实

2、王韬的办报主张是什么?请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一是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即办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二是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涛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德国正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三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四是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认为报纸应该直抒胸臆;五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

他的贡献概括为: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3、郑观应的新闻思想是什么?

主要见之于其撰写的专著《盛世危言》中,一,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功具;二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图强的重要手段;三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软件报;四,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同时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报刊有益于国家的功用:去塞求通——开民智——开风气;称报刊为国家的“耳目喉舌”和“民口”。

4、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什么?

1、报刊数量多;

2、办报地区广;

3、报刊种类多

5、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有哪些?

(三)论述题

1、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历史作用:

(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

(2)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2)开政治家办报之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2、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诗歌报刊:《万国公报》《新民丛报》《时务报》《清议报》等等,此外还积极参与各地的办报活动,在一生的办报活动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和新闻思想:

①认为报馆是维新的耳目喉舌,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

②认为报馆的两大职能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③提出办报的四个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④提出强调并舆论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何种政体,健全的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报纸是造成舆论最重要、最有力的机关;

⑤在我国最早提出了“党报”、“机关报”的概念

⑥创造了“新文体”,即“报章体”,其特征是语言丰富,条理明晰,平易畅达,笔调自由,感情充沛,也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时务报》:

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被查封后,康有为多方联系,策划另办报纸,得到了黄遵宪的大力支持,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吴德潇、走凌翰、梁启超等五人联名发起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汪康年任总理,负责报馆内外事务。梁启超任主笔,负责具体的文字工作。

《时》为周刊,线装书册式,该报的宗旨是宣传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身后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特别是梁启超长达6万余字的《变法通议》,在该刊上连载21期,影响相当深远。随着他们对现实和腐败当局的揭露,很快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尤其是以张之洞为首的顽固派官僚对报内事务横加干涉。1897年,梁启超被黄遵宪推荐,赴湖南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时》从第55期起由汪康年主持,69期后停刊。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被迫逃亡海外。他们以日本为基地,奔走于世界各华人聚居地区,短短几年,在世界各地广泛建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简称“保皇会”),创办和控制了30多种报刊,将海外华文报刊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的影响最大。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自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举起反清革命的旗帜起,就开始了他们的宣传活动。其中《中国日报》、《民报》是革命派宣传的大本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时称“保皇会”)的报刊大论战,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从1900年起,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在救亡热潮的推动下,从政变后的谷底逐年回升,并渐次形成高潮。从1899年到1905年,内地新创刊的中文报刊达354种之多。其中大多是政治上主张温和改革的报刊。著名的有《大公报》、《东方杂志》、《时报》和《京话日报》等。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近代报刊的发展步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其中居主流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报刊。著名的有《中国女报》和于右任主办的《神州日报》、“竖三民”报和《大江报》。

(一)名词解释

1、《清议报》是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旬刊,1898年底在横滨创刊。其办报方针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后因大火焚馆而停刊。

2、《新民丛报》于1902年在横滨又创办了《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新民丛报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但在政治上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1903年前期的新民丛报适应时代潮流,发表了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引起保皇派的不满;1903年后,其言论不再谈革命,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1907年8月停刊

3、《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创刊,创办并主持报务的是皈依天主教的满族人英华。在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对外先亲法后亲日;由于在租界出版,敢于揭露清廷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同时也经常为穷人鸣不平。因此《大公报》以其报风严肃、具有敢言和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深受读者欢迎,逐步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目前,大公报仍在香港继续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4、《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年8月16日在北京创刊,创办人,彭翼仲。创办目的有二,一是开发民智,二是争回中国人说话的权利。

5、《东方杂志》

6、《时报》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领导的改良派在回国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904年创刊于上海。时报命名取自“君子时而中”,意思是办报要合于“时”,随“时”而动,所以,该报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在政治上的影响不大。但是,在评论、编辑、出版方面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第一,时报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这种应时而短小精干的时评很受读者欢迎;第二,时报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第三,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版面编排务求醒目;第四,最先将报纸分为一、二、三、四法,两面印刷,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7、《中国日报》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亲自操办并确定报刊名称,陈少白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它的宣传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揭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②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鼓动人民争取民主权利;

③对义和团的反侵略反帝活动表示支持,热情歌颂起义志士的革命精神;④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如《岭海报》。它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就是在报馆内进行的。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出版,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代理人龙济光查封。

8、《民报》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合组织—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接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刊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性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义”是该报的办报宗旨。后因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勾结,民报于1910年终刊。

9、《神州日报》是于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在上海创刊。创刊80天后遭火灾

10、《中国女报》 1907年创刊于上海,主编是著名女革命家秋瑾。该报以妇女读者为主要对

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两期即被查封,

11、“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制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即被封。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运动,出版一个月后被封。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创办《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语言革命胜利的到来。这三种报纸,都用“民”字打头,都由于右任创办,时间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12、《大江报》

13、“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1904年5月21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14、“大江报案”:《大江报》,其前身是《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在武汉创刊,为革命文学社的机关报,詹大悲投资创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大江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用大量篇幅反映新军士兵的疾苦,维护士兵利益,因而被士兵们是为自己的喉舌,不少士兵还受《大江报》的影响而参加革命派组织。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撰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撰写的言辞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8月1日,鄂都瑞徵以“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派军警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闻讯后自动投案,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詹、何两人各服刑18个月,史称“大江报案”。

(二)简答题

1、《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过程、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过程:一,《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二,《民报》(1905年)创刊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清除保皇派思想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新民丛报》(1902年)展开论战。

在创刊号上,就指名道姓地批判君方立宪的主张,《新民丛报》起而应战。论战甫始,梁启超下笔动辄数万言,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观察确实比较细致深刻,常常抓住《民报》在论战中的一些弱点穷追猛打。但是随着论战的深入,梁启超单枪作战,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持;而《民报》阵营中的小将真理在手,越战越勇。自第7期起章太炎接编《民报》,并充任论战阵营的主将。

这场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科《新民丛刊》停刊,为时一年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

告终。原因一是因为革命道路比改良道路更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二是《民报》一主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共有二十多人参加;三是民报的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三,在大论战的同时,革命派与改良派在香港、檀香山、旧金山等地的报刊之间也展开论战,如在香港的《中国日报》和《商报》

在这场论战中,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内容: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2、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结果:论战持续到1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意义:不仅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出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2、试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i、起因、经过、结果:《苏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1896年创刊于上海,创办者为胡璋,趣味低级,因为经营不善,于1900年前后出售给陈范,从此具有了进步的革命倾向。1903年,章世钊担任主笔,其革命言论达到最为激烈的程度,1903年邹容《革命军》一书出版,《苏报》大力推荐。同年6月29日,《苏》于显著位置刊登章太炎的《驳康有为最近政见书》,极端蔑视清政府,批驳保皇派,引起了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憎恨与恐慌,清政府请求上海租界逮捕《苏》人员。6月30日,清政府包围《苏报》馆,章世钊逃走,章太炎被捕,次日邹容自行投案。7月7日,《苏》被查封,章太炎和邹容先后被判入狱,史称“苏报案”。

ii、影响:这是中国报业史上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统治,从不允许有任何“犯上作乱”的言论出现。他们大兴文字之狱,动辄加害敢于说话的文人,此举尤以明、清两朝为甚。近代报业在中国出现以后,封建统治者视之为洪水猛兽,极尽控制、压制之能事,“苏报案”的出现正是广大民众和进步文人同封建统治者冲突、较量的一个突出事件,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字狱实施于报界最早、最为典型的案件。自“苏报案”以后,中国社会经过了多次变革,历史在不断前进。可是涉及报界的文字狱却依然绵绵不绝,甚至不断推陈出新,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即使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知识界仍然无法摆脱种种精神枷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宝剑随时都会掉落下来,把人投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从批《武训传》、反“胡风集团”,到“反右运动”,哪一项不和报刊有关、哪一次不让办报人无限惶恐、无比颤栗?而在那“大革文化命”的年月,这种文字狱的深度、广度和烈度,更是创历史之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3、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③办报的地区有所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局限于沿海和内地少数大中城市。这一时期办报活动转向海外,并且内地的边疆和从未办报的地区也都办起了革命报刊。

④读者面扩大,维新报刊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士绅和上层知识分子,但是这一时期随主要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但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手工业者、部分市民等。文字也更加通俗易懂。

4、试述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改进。报刊言论——新闻报道——编辑工作

(三)论述题

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因此,他

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在具体表述方面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革命派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内涵,因而更加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取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主流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明确地处革命办报的主张。改良派曾经提出过报纸是“国之利器”,办报“有益于国事”等思想。但是革命派报人认为,改良派指的“国”是大清国,他们要监督的政府是大清国政府,但是这正是革命党要推翻的。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认为报纸反映民意,影响舆论,指导舆论。这个与改良派当中谭嗣同提到的“报纸带民立言,成为民口、民史”相似,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意识。这与梁启超的“健全舆论的主张“也比较契合。认为报馆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一、早期的新闻思想: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

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法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

从临时政府成立到五四运动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从胜利转为失败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报刊在短暂繁荣后旋即陷入低潮的时期。在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下,新闻事业受到遏制和摧残,少数记者虽脱颖而出,但不能充分施展才华。这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报刊的表现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新闻事业,限于它们所属的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难以负起动员和指导民众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中国需要一场由新的阶级领导的革命,需要一种为新的革命服务的新型报刊。不久,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也进入了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有黄远生、邵飘萍、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

(一)名词解释

1、“横三民”《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

2、“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借军事胜利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报刊减少至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成为“癸丑报灾”。

3、黄远生: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被称为“报界之奇才”。第一,在新闻业务上,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第二,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第三,在政治上,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31岁时在旧金山被刺杀。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编辑过《庸言》杂志,担任《时报》、《申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

4、邵飘萍:民国初期新闻记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早年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后任《汉民日报》主编,1913被捕入狱,1914年至日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1916年回国后,为《申报》等多家报社撰写时评。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他的讲义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1926年遇害。

5、胡政之:1916年,担任王郅隆时期的天津《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惟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新记公司《大公报》任经理兼副总编缉,成为报界名人。

6、张季鸾:(05年名解):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披露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而被捕入狱。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他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担任了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之后。

7、徐彬彬:名凌霄,与黄远生、刘少奇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在政治上认同改良,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又富有情趣,深受读者欢迎。也是著名的剧评专栏作家。

8、国闻通讯社:1919年创办于上海,由胡政之参与筹办并担任主编。起初受孙中山和浙江军阀卢永祥等的资助,实为反对直系军阀联合势力的宣传机构。该社主要以邮寄的方式向各地报社发稿,后陆续在北京、汉口、天津等地设立分社,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通讯社。国闻通讯社所发的消息,以详确报道事实为主,不加议论。国外消息和各国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则随时译述,供报界采用。1924年8月胡政之创办《国闻周刊》作为通讯社的附属刊物,记载每周国内外大事,并加以评论,执笔者有胡政之、张季鸾等。1925年聘日本东京通讯员,增加电报传送新闻,同时增加报道各地的商业行情,供工商界人士参考。1926年6月,天津新记《大公报》开始筹办,胡政之将国闻通讯社总部迁到天津,继续发稿,成为北方通讯社中的巨擘。

9、徐宝璜:中国著名新闻教育学家、新闻学者,189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字伯轩。1912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任北大教授、北京《晨报》编辑。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1930年6月1日在北平病逝。他所著《新闻学》一书,是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中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当时的新闻界称徐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0、戈公振:我国现代著名新闻史学家、记者、新闻教育家。1913年从东台淮南法政学堂毕业后,到上海狄楚青创办的有正书局当学徒,次年被调至《时报》,从校对、助理编辑、编辑一直做到总编辑,在该报工作前后达15年之久,为报纸业务改革作出了一定贡献。1927年1月,赴法瑞德意、英美日等过考察新闻事业。同年8月,应国际联盟邀请,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新闻专家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新闻电费率与新闻检查法》的发言。1928

年底回国后,担任《申报》总管理处设计处主任兼《申报星期画刊》主编。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3月,以记者身份随国际联盟调查团赴东北调查日本侵华真想,9月随调查团去欧洲。从1933年3月起旅居苏联,为国内报刊撰写了大量介绍苏联建设情况的通讯报道,后辑为《从东北到庶联》一书出版。1935年8月应邹韬奋之邀,回国参加《生活日报》筹备工作。10月15日抵达上海,旋即病逝。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戈公振也致力于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工作,曾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新闻系和杭州暑假报学讲习所讲授新闻学方面的课程。主要著作有《新闻学撮要》、《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其中犹以《中国报学史》享誉学界。

11、《中国报学史》:现代著名新闻史学家、记者、新闻教育家戈公振先生的专著。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出版。全书分“绪论”、“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和“报界之现状”六章。在《中国报学史》中,戈公振不但首次确立报刊史的研究是一门学问,而且从文化学的高度,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专述中国报纸之发达历史及其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之关系”。该书资料丰富,考订精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报业发展历史的专著,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二)简答题

1、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那些贡献?

黄远生的贡献: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

①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由于它对于政界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内幕新闻。他的纪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

②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的如椽之笔,对袁世凯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客痛加针砭。

③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里。

④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他提倡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因而他的通讯和文章虽然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成,却十分浅近,且不拘一格。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文体,用日记的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新闻。

在新闻思想方面:

黄远生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四能的典范,因此,虽然他从事新闻工作实践较短,却能成为名记者。

2、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是如何扭曲自由新闻体制的?P149

袁世凯上台之后,表面上赞成共和,暗地里专制。他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袁世凯不得不故作尊重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退出一些保护新闻的举措。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他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从表面上看,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并不多,但实际上其控制和收买的报纸为数不少,例如,他的御用党-公民党在各地创办的报纸、在复辟帝制阴谋暴露之前基本上亲袁世凯的“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纸。

袁世凯对于一批追求民主、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与璀璨,即使在同盟会-国民党掌权地区,一些骤升高位的当权者,为维护与发展自己的权势,也动辄封报、杀人。袁世凯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之后,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新闻事业。。

(三)论述题

1、试评析民国初年报纸的企业化现象。(重点)

2、民国初年,报纸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一方面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和法律,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清朝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

报业短暂繁荣的表现:

北京市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以下依次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报纸的急剧增加,反映了当时社会大变动期间人们对新闻的渴求。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还出了午刊、晚刊。

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除了“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

五四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伟大的五四运动宣告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马克思主义报刊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使报刊工作日趋活跃,五四运动后出现迅速发展的局面。1920年,我国首批马克思主义报刊诞生开拓了新闻事业前进的新道路。

新闻事业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采用白话文和革新副刊。由于报刊上自由讨论的发展,政论文体有显著的进步与创新。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出现了我国第一个新闻教学与研究机构和国人撰写的第一批新闻学著作。这一时期的重要报刊有:《新青年》、《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共产党》和《每周评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青年》五四运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主义刊物,1915年9 月15日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其创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主要的宣传贡献有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等三个方面。经历了民主主义刊物阶段、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和无产阶级报刊这三个阶段。自1920年9月八卷始,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报,后来成为党中央的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旧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2、《湘江评论》 1919年7月在长沙创刊,4开4版地小型周报,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任主编,被李大钊誉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该刊以述评为主,毛泽东为之撰写近40篇政论,其中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反映了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该刊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后被湖南军阀所查封。

3、《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该报为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有时还发号外。以评论为重点,该报还以大量篇幅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广大读者称它是天津的“新曙光”,评价他是“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

4、《共产党》月刊为了向革命群众进行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推进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李达主编,秘密出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一是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二是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三是向工农兵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

5、《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这份报纸“重在评论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报道评述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事实是该报宣传重点之一。五四运动前期,《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舆论宣导作用;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做了连续系统的报道,及时评论,并给予支持与引导。正是《每周评论》,把这场伟大群众爱国运动第一次成为“五四运动”,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在关系中国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的“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精神。《每周评论》的报纸类型也是一种创新,4开4版地小型报纸,栏目新颖多样,有时还抓住重大事件,增出《特别附录》一张,随报赠送。《每周评论》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李大钊撰稿,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倾向社会主义。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1919年8月31日,该刊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总第37期。

6、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后改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通讯社的任务主要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的革命的成果和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1925年8月停止工作。

7、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十月革命后,他在报刊上连接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将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撰发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8、四大副刊:五四以前,副刊格调不高,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突破了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北京《京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四大副刊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宣传社会主义,是传播新思想、提倡新文学的园地。现代文学许多著名作家都与这些副刊有过密切的关系。

9、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1918年10月4日,该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huang)和《京报》邵飘萍是专任导师。这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二)简答题

1、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宣传内容主要是什么?

(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反对当时盛行的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影响很大。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是文学革命运动的英勇战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