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比较 ; 评价 ; 唯物史观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 , 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 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 “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 , 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 ,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第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的体制。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的特点是 : 生产资料几乎全部归国家所有 ; 在经济运行中 , 排斥市场机制 , 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协调经济 , 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 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 ; 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 , 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突破 , 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 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具有单一性——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及生产力低下且发展不平衡、小生

产者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 , 在经济体制上 , 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 , 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 , 实行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以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的方式管理社会经济生活 ; 在分配制度上 , 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 , 过于强调平等 , 甚至往往把吃“大锅饭” 、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 , 开创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 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说: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 , 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 一是共同富裕。” “ 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 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 , 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 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 我们就失败了 ;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 , 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总之 ,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 一个共同富裕 ,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 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封闭性与僵化性。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僵化性与封闭性特点 , 它无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 , 盲目自大 , 排斥资本主义 , 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 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 , 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 , 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 , 也极大地限制了东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 , 从而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 拉大了与西方的发展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了历史上中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 , 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苏东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教训 ,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一球两制 , 竞争共处” 的事实 , 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的新判断 , 放弃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政策 , 采取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 20 多年来 , 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到了 21 世纪初 , 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使中国充分

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 不断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 实现后发优势。

第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 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备战性特征明显。

苏联在“世界革命论” 思想的指导下 , 仍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里 , 固守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备战型发展模式 , 一切从备战需要出发 , 经济工作服从于战争需要。对内 , 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 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 对外 , 加紧军备竞赛 , 展开在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 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 , 可以说苏联是被扩军备战拖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影响下 , 作出了“时代主题仍是战争与革命” 的判断,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经济建设围绕备战进行 , 大搞“三线” 建设 , 致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中国领导人在对时

代主题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 , 指出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上升为时代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 一个是和平问题 ,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 ,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 最为迫切的是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 。据此 , 中国政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 , 并要求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

入侵 ,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 “抓住时机 , 发展自己 , 关键是发展经济。” 加速生产力发展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 是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 消灭剥削 , 消

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全国“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 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

第五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基础、发展战略、政治文化体制诸方面 , 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在理论基础上 , 苏联认为计

划经济的程度越高越单一越好 , 排挤商品市场经济 , 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

义过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 , 苏联以在短时期内使经济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战略目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 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 战略。在政治体制上 , 苏联名为联邦制国家 , 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民主集中制 , 强调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强调集体领导。在文化体制上 , 苏联采取中央严格的集中控制和过多的行政干预 , 使文化教育处于严重的封闭状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世界文明多样性政策 , 强调在多样性的文化生态中构建和谐文化 , 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相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 , 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采用正确的改革措施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既然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 , 两者就应有相同之处。要理解二者的相同之处 , 首先就要搞清两条道路的形成过程。

所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是指十月革命后 ,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在战争与革命时代 , 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 , 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而采取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模式的形成可以说是始于列宁 , 成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 第一 , 创建于 1917- 1924 年。列宁是创始人。他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突破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 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短短的 6 年多时间里 ,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作了多方位的成功探索。第二 , 确立于斯大林执政的 1924- 1936 年。当时的苏联处在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中 , 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 是苏联生存的保证。经过“一五” 和“二五” 计划 ,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 创造了连资产阶级都不得不叹服的发展奇迹。第三 , 发展建设过程 , 始于1936 年底 , 止于 1956 年苏共 20 大。在这一时期 , 苏联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

峻考验 , 为保卫世界和平 ,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同时也为战后的恢复重建 , 为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蓬勃发展 , 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 但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 苏联的工业生产就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 到 1950 年 , 其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 73%,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22%-23%, 农业总产值也达到了战前水平 !" 。 50 年代 , 苏联经济继续保持了这种高速增长 , 以工农业总产值论 ,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飞速发展的同时 , 苏联的科技文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49 年 9

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 并基本上消灭文盲 ,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国民素质。第四 , 扭曲过程 , 始于苏共 20 大全面否定斯大林 , 止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在这一时期 ,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共领导人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 但是由于共同的错误 , 使改革步入误区 , 苏联发展建设长期停滞 , 苏联

模式社会主义被扭曲。如果说历史赋予斯大林的使命主要是建设和保卫社会

主义 , 那么他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在他领导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不仅在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生存下来 , 而且迅速发展壮大 , 雄踞世界强国之林。在这其中 , 由列宁奠基、斯大林确立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功不可没。当历史把完善、

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交给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时 , 因为他们教条地、僵化地对待列宁、斯大林创立的社会主义模式 , 贻误了改革和发展的时机。但是 , 那时苏联仍然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在这一时期苏联发展的迟滞而全盘否定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五 , 彻底改向、消失的过程 , 始

于 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在此时期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被彻底否定 , 这直接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1956 年 , 中国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时 , 中国社会主义还不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 , 却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极为相似 , 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也包含了只适用于苏联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和国情的差异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很快显

露出种种弊端 ,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把改革的重任摆在了中国共产党

人面前。经过艰苦探索 ,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起一条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是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 , 他说 : “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 走自己的路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 , 邓小平在不同场合 , 又多次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观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可以知道,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所选择的道路、形式和方法。邓小平明确指出: “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 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 独立思考 ,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 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的前提下 ,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以上探讨可以看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明显的差异。但是 , 前者是在继承了后者合理“内核” 的基础上 , 结合中国实际发展而来的。作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因此 , 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首先都是社会主义 , 在这一点上 , 两者无疑是相同的。

三、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 , 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 , 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 , 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 , 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本文认为 , 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 , 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 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类似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要求 , 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依靠自身的力量 , 通

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和经常性的社会动员及政治思想工作 , 既保持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 , 又得以在特定的时期内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它曾经有效地调动苏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二战后 , 它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 , 初步建立工业基础 , 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同时 , 它又包含了一系列缺陷和弊端。当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 , 苏

联模式社会主义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 , 其缺陷和弊端就日趋突显出来了 , 阻碍了其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它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崛起、强盛、衰变、崩溃的过程。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把斯大林以至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 , 只能使苏共和社会主义的形象受到损害和歪曲 , 为反共和反社会主义的各种势力提供口实和良机” 。

苏联共产党通过十月革命取得政权后 , 经过 1918- 1920 年动乱的军事共产主义、 1921 年开始的新经济政策、 1925 年开始的国家工业化、 1929 年大规模展开的农业集体化 , 到 1936 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据统计 , 苏联三个五年计划 , 从1917 年到 1940 年 , 国民总收入增长 7 倍 , 工业增长 14 倍 , 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增长超过 34 倍 , 发电量增长超过 24.4 倍。苏联通过三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工业化成果 , 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并且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期间 , 在一些落后的民族地区 , 如中亚、外高加索等 , 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896 年俄国的《教育通报》提出 , 根据当时教育的状况 , 在高加索地区扫除文盲需要 430 年 , 在中亚地区扫除文盲需要 4600 年 , 可是到 1985 年 , 这些地区不仅扫除了文盲 , 而且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甚至超过了法、德、意等西方发达国家。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 , 主要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 实行按劳分配 ,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全背

离了这些原则。他不仅在思想上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马克思主义 , 在经济上全面推行私有化 , 使改革陷入“空转” , 而且政治上使苏共丧失了领导地位 , 并最终解散。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 而是革社会主义的命 , 革共产党的命 , 是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罪魁祸首 , 彻底走向了反动。

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 ,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经验是正确的 , 由毛泽东开始探索、由邓小平开创和设计、由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正确的。尽管我们经过了许

多历史曲折 , 但我们已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尽管我们还存在着大量前进中的问

题 , 但只要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 认真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 , 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 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 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 , 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比较 ; 评价 ; 唯物史观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 , 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 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 “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 , 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 ,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决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事实雄辩证明:苏联如果不是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管理”的优势,就不能在一个落后的国家短期内集中调动国家有限资源实现工业化、打败法西斯侵略、拯救自己的国家。当然斯大林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有深刻教训,对苏联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中的这些教训是应认真总结和汲取的。 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第一,苏联模式高度集中和高度集权的特征,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规划和宏观调控。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集中于中央,实行部门管理。 第二,在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当时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依靠苏联模式所蕴涵的积极性,仅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强大的工业国。 第三苏联模式创造了苏联难得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苏联模式为苏联创造了难得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第四,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成果,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苏联模式的弊端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 三、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苏联社会的特权阶层产生于斯大林时期。战争年代为了稳定干部队伍采取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在战后继续得到巩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姓名:段建丽学号:05020108100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然而,苏联社会模式并不是完善的,而是存在着严重弊病,不适合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导致了最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解体,东欧剧变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以下部分将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历史成就及其弊病三个方面来展开说明这一模式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 (1)政治方面: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2)经济方面: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优先发展工业和军事工业。 (3)思想文化方面: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舆论一律。 (4)对外关系方面,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从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此外,斯大林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他们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后来发展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掘墓人。 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 苏联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可总结为以下主要两点:第一,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一个内部潜伏很多问题的国家,但在30年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基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2.苏联的工业化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 1936年苏联宪法 2.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确实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增加了国力,为以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后来成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本节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本节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

苏联社会主义体制

必修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课时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考纲课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高考示例】(2014安徽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 (2014新课标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自主预习】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高一历史第1 页共6 页12/19/2014 L 高一历史第2 页共6 页12/19/2014 L

1、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工业化建设时期 2、列宁在总结某项政策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太过分了……我们没有保持一定的限度,不知道如何保持这个限度。”该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斯大林模式 3、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是()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征集制 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4、1921年前,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爆发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5、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攘除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因此,苏联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 %和828%,这时正值苏联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二战结束后 6、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7、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鼓励农业经济的发展 【重点释疑】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练习: 材料一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 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据《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4分),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4分)。 高一历史第3 页共6 页12/19/2014 L 高一历史第4 页共6 页12/19/2014 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讨 论 报 告 组长:李昕阳 组员:霍坚旭屈红艳陈媛王慧 陈烁帆谢彩玲张丽欣 刘昕昕徐唱李政通 发言人:刘昕昕 成绩:8.7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都在热议中国模式,但褒贬不一,意见分歧很大。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模式,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认识苏联模式是怎样从成功走向失败,中国是怎样从学习苏联模式到突破苏联模式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实现纵向突破和横向超越。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但并不十全十美,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在社会主义史中最早提出“模式”一词的是柏林大学讲师杜林。1953年,英国研究苏东问题学者休.塞顿-沃森所发表的《从列宁到马林科夫》一书导言中,首次提出了“苏联模式”一词。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模式科学内涵的基本内容有三。一是制度。这里说的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社会制度对该国的发展至关重要。苏联的社会制度就是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制度是体制的基础,是发展的依托。二是体制。制度就是基本制度,体制就是具体制度。基本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选择和实行什么体制。体制是基本制度的体现。三是道路,即发展道路。发展是硬道理,任何国家最重要的是通过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快速发展道路。发展道路包括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总起来说,发展模式是社会制度、体制和发展道路的统一。发展模式包括发展道路,比发展道路宽泛。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都表现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合一,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在社会形态发展历史中的体现。 一、统一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同之处) 在俄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本国实际情况之中,率领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这标志着俄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处在黑暗无助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1921 年,中国有志之士在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按照当时俄国政党原则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与心声,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信任因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夺取国家独立民族自立革命实践的领导核心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在其周围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使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富强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区别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对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的突破和发展,并走出了属于中国的特有的发展道路。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区别,就要把它们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分析,要用唯物史观来进行科学评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辩证区别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区别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然而,对苏联模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及答案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选择题 1.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2.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英法绥靖政策 3. 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 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多党制代替一党制 4. 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是() ①废除农奴制改革②领导十月革命胜利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制定苏联新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6.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7.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

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8. 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 C. 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D. 注意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9.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为什么说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材料二 B ?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点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评价斯大林模式 结合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分析其特点和影响【知识梳理】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局势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1918年夏,苏俄 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措施: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 ②影响:初期有利于克服物资不足的问题,后来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 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与特点 内容:粮食税;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自由贸易;废除食物分配制。 1.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3.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 的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1922年底,苏联的建立;1924年初,斯大林的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经济体制上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1937)。 4.“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利弊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评价: 积极: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为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及其严重问题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 明显;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益稳固。 2.赫鲁晓夫的改革 措施: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评价: 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 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改革后期经济逐渐停滞: 70年代为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改革呈现停滞 和下降趋势,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因境。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 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思维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

浅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形成于斯大林时期的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探,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后来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照搬这一模式。新中国的成立后,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开始学习移植苏联模式。该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才开始彻底摒弃这种模式,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苏联模式;高度集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该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在经济上,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在政治上,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苏共当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表现在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实现对文化部门的控制。有通过党中央宣传鼓动部等机构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直接控制。社会文化团体本属于群众性组织,最后通过大规模改组,变成准国家机关。领袖的言论和思想被绝对化、神圣化,不容置疑。 2 中国学习苏联模式及其影响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情导航】 【思维导图】 【备考策略】 本专题中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考查的重点;从命题方式上看,注重把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作纵向比较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作横向比较。 复习时要理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中体验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性、曲折性。 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分析理解苏联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西欧福利国家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利弊,说明其经验教训等仍可能是2013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主干知识整合】 考点一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核心词:余粮征集制、粮食税、直接与间接过渡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 了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1)背景:(见必修二教材) (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 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①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相同点: 从背景看: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改革内容看: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 从经济体制角度看: ①所有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 ②管理方式:市场和计划(行政干预)手段都有; ③分配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分配同在。 从影响看: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 从实质看: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区别: ①根本目的:前者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向社会主义过渡; 后者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发展完善资本主义; ②措施:前者核心措施--------国家资本主义;后者核心措施-------- 调整工业, ③特点:前者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 义经济; 后者是在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的前提下由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到逐步减少国家干预并辅之以制定经济计划,发展资本主义(但从总体看前者仍 以计划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仍但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 ④性质:前者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后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 ⑤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发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启发与认识①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②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③国有和私有制都是经济形式,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哪种经济形式占主导;④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是为缓和国内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直接受益者是民众,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垄断资本家;⑤“ 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但企业真正的决定权仍然控制在少数股东手中;⑥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联从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但它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这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虽然已过二十多年,但它依旧影响深远。在我党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来说,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苏联模式的定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及苏联的社会主 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意义 “斯大林模式”虽然最终造成了苏联的解体,但是它也曾令一个国家飞速发展。1925-1936年国力强盛革命前的苏联,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4.7%,只有法国的40%,美国的7%,德国的17.2%和英国的22%,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概落后80——100年。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增长率377%,而同 期的美国是12%,德国25%,日本65%。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德英法,跃居欧洲第 一位,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在十年内跑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50——100年才跑完的路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工业化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苏联共生产了49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0.2万多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万架作战飞机。大量军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苏德战场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苏军牵制了德军近70%的总兵力,歼灭了德军总兵力3/4以上,包括消灭75%的坦克和飞机,为最后击败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历史学家伊思·格雷说:“这次胜利的的确确是他的胜利,如果没有他的工业化,特别是没有在伏尔加河以东高速发展工业,这次胜利是不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来纷纷质疑。辩证分析并总结苏联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提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 苏联解体已有20年之久,但对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却是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一大课题,且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密切关系,我国也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和反思。在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充斥着这样两种声音:一种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认为苏联模式早已失败,是一条死路;另一种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如若要对苏联模式进行准确的研究,我们必须秉承辩证的分析态度,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以寻求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启示。 一、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通常指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方针策略,[1]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下的特定产物。苏联模式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2]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贯穿于具体体制的方方面面。 经济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各级党组予以执行,以国家工业化发展为既定目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3]苏联模式中,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依靠指令性计划来指挥,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控制,忽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政治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一党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合一,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命令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质教案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教学建议: ①课前思考:什么叫“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评价;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05-06 □冯颜利(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重庆400715)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①“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在于它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道路,是史无前例的;也在于它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还在于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条件,“人口多,底子薄”就是在人文条件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一般指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期,由列宁开创的、斯大林奠基的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政治、经济体制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几个重要特征: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单一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他经济成份不能并存,并认为越大越公越好;在经济运行方面,坚持产品经济,否认商品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运行体制,否认经济手段,排斥市场经济;在管理方面,实施高度集中的管理,国家机关和中央各部门由上而下地管理和控制地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供给、销售等全部经济活动;在政治生活方面,把马克思探讨的过渡时期的国家,延续到社会主义时期,这是一个创新,但政治上始终过度集权且延续到经济领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并把社会主义建设的 !本文是在“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文的写作深受与吴恩远教授等专家讨论的启发,特此致谢。另外,戈尔巴乔夫时期已改变体制,不是本文所指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