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宏观前四章习题

宏观前四章习题

宏观前四章习题
宏观前四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GDP;名义GDP;实际GDP;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LM曲线;流动偏好陷阱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5.一个国家的总产值和总收入是相等的。

6.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蓄储之和。

7.居民挣得的收入不是他们都能拿到的。

8.居民拿到的收入不一定都是他们挣得的。

9.花100美元缝制一件衣服的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

10.花4万美元建造一所房子的行为是一种消费行为。

11.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 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 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不对的 B.一定是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A.消费总额 B.资本 C.社会财富 D.投资

4.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5.净出口是指()。 A.进口减出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出口减进口

6.某地区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9.在国民收入支出法核算中,住房是属于()。

A.家庭消费支出 B.企业投资支出 C.政府购买支出 D.以上都不是

10.在通过国民生产净值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该扣除折旧 B.应该加上政府转移支付C.应该扣除企业的间接税 D.扣除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1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12.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购买支出 B.政府税收 C.消费支出 D.政府转移支付

13.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法正确的有()。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

1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15.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增加值法

16.用收入法计算的GDP应等于()。

A.消费十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B.工资十利息十地租十利润十间接税

C.工资十利息十中间产品成本十利润十间接税 D.生产企业收入一中间产品成本

17.下列计人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为别人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家庭成员进行家务劳动折算成的货币收入 D.拍卖名画的收入

18.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转移支付

19.在广义的国民收入计算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下列哪一项有影响()。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净值 C.狭义的国民收入 D.个人收入

20.下列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

A.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B.政府为政府公务员增加工资

C.政府向国外购买一批先进武器 D.政府在农村新建三所小学

21.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C.家庭储蓄加政府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2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国民生产总值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折旧 B.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后的产值

C.国民收入等于一定期限内生产要素拥有者所获得的收入

D.国民收入等于工人可支配收入减去转移支付、红利、利息后再加上公司利润和个人税收

23.若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市场利率,则企业投资()。 A.过多 B.过少 C.正好 D.都不对

24、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5、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A、0.8 B、1.253 C、4 D、5

2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27、已知MPC=0.6,税收为定量税,如收入水平增加150亿美元,则其可能的原因是()。

A.投资增加100亿美元B.政府购买增加l00亿美元C.转移支付增加l00亿美元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100亿美元

28、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

29、当利率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就发生变化

30、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函数决定( )。A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C价格水平D消费水平

31、下列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32、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33、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曲线将( )。

A. 平行向右移动

B. 平行向左移动

C. 变得更加陡峭

D.

变得更加平坦

34、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 )

A. 平行向右移动

B. 平行向左移动

C. 变得更加陡峭

D.

变得更加平坦

3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 I>S,L

B. I>S,

L>M C. I

L>M

四、计算题

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NP (2)按支出法计算GN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净出口2、根据下表资料计算下列问题:①计算国民生产总值②计算净投资③计算净出口④计算可支配收入⑤计算储蓄

消费支出(C)税收(TX)

转移支付(TR)出口(X)

进口(M)

政府购买(G)总投资(I)

折旧(D)6000亿元4000亿元2500亿元2400亿元2200亿元2000亿元1500亿元600亿元

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者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1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4、假设经济模型为C=180+0.8(Y–T);I=190;G=250;T=150;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T 表示税收,Y表示国民收入。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3)计算当Y=3000时,非计划的存货增加额。

5、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L2=2000-50000i。

1) 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

2) 当利率i=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 若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

4) 当利率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为多少?

6、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边际效率

2. 凯恩斯陷阱

3. IS 曲线

4. LM 曲线

5.货币的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将()。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1美元 B.使IS曲线向右移动1美元/(1—MPC) C.移动LM曲线 D.以上都对

2.税收的减少将()。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B.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C.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D.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3. 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

A.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B.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C.LM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D.LM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4. 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

A.较陡的计划支出曲线 B.较小的政府支出乘数

C.较平的IS曲线 D.以上都对

5. 下面关于LM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收入水平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

B.LM曲线向下倾斜,并且价格的增加将使其向上移动

C.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实际货币供给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

D.沿着LM曲线,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

6. 货币供给的增加()。

A.将使LM曲线向左上移动 B.将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

C.将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 D.将使IS曲线向左下移动

7. 如果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不敏感,那么()。

A.当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不会移动很多

B.为抵消收入变化而导致的货币需求增加,只需利息率发生很小的变化

C.LM曲线相对较平坦

D.以上都对

8. 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

A.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

B.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

C.y值和r值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

D.以上都对

9. 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要求的准备率

C.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没有任何变动,但物价水平下降

10.IS曲线表示:()。

A.收入>支出均衡 B.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投资 D.以上都对

11. IS曲线右方各点代表了()。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支出大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C.总支出小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 D.计划的总支出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2.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30亿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30亿元 B.左移3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

13. 在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3.5万亿元,自发支出为1.6万亿元,引致支出为1.9万亿元。如果利率下降到4%,引致支出不变,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3.7万亿元,自发支出为()。

A.1.9万亿元 B.1.8万亿元 C.2.1万亿元 D.1.6万亿元

14. 如果实际收入提高,同时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导致利息率下降,那么()。

A.IS曲线—定垂直 B.LM曲线一定垂直

C.美联储必定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 D.美联储必定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

15. 如果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增加税收()。

A.利息率将必定提高 B.利息率将必定下降

C.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提高 D.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下降

16. 如果(),IS曲线将向右移动。

A.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增强

B.公司对经济更加乐观并决定在每个利息率水平都增加投资

C.政府将增加转移支付

D.以上都对

17. 如果人们在每个利息率水平,突然希望增加货币持有,()。

A.货币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B.LM曲线将向左上移动

C.实际收入将减少 D.以上都对

18. 如果人们工资增加, 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预防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任何一种

19. 当利率变得很低时, 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的很小

B. 变的很大

C. 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 不发生变化

20.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投资小于储蓄, 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 投资大于储蓄, 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三、判断题

1.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2.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3. 投资增加,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4. 消费增加,IS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5. LM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6.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7. 货币供给增加,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8. 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9. 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10.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

四、计算题

1. 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L2=2000-500r。

(1) 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

(2) 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 若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

(4) 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为多少?

2. 已知:Md/P=0.3y+100-15r,Ms=1000, P=1, 求当Ms增加到1090时,LM曲线移动多少?

3. 已知:C=100+0.7(y-T),I=900-25r, G=100,T=100, Md/P=0.2y+100-50r, Ms=500, P=1, 求均衡的y和r。

4. 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 0.8(1–t)Y, 税率为t= 0.25, 投资函数为I= 900–50r, 政府购买G = 800, 货币需求为L= 0.25y–62.5r, 实际货币供给为500。

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2. 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3.简述IS—LM模型。

4.运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

六、论述题

运用IS—LM模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答:国民收入核算指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和会计的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定量描述,为经济分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制订经济政策或计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一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在荷兰《经济学家》杂志1941年7月号和11月号上,先后发表两篇文章,首次使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一词。国民收入核算一般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存量与流量(stocks and flows)答:存量与流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如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或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存量具有时点的基本特征。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价值的产生、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它涉及机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市场结构分析 一、选择题完全竞争 1.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 A.市场参与者的购销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是量的极小一部分。 B.市场参与者只能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 C.交易的商品是同质的 D.以上全对 2.下列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A.飞机 B.卷烟 C.大米 D.汽车 3.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中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 )。 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B.原有厂商要退出这个行业 C.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D.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4.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 A.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 B.他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C.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D.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5.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 =AR =MR =MC =AC 7.在最好或最优短期产出水平情况下,厂商将( )。 A.取得最大利润 B.使总损失最小 C.使总损失最小,或使总盈利最大 D.使单位产品中所获利润最大 8.厂商在停止营业点( )。 =AVC =TVC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D.以上都对 9.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将停止营业( )。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10.若在最优产出水平P 超过AVC,但小于AC时,则企业是在( )。 A.获取利润 B.蒙受损失,但在短期内继续生产 C.蒙受损失,应立即停产 D.盈亏相等

第一章题库2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A选项 正确。 2.【答案】C【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 侵略。伴随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掠夺、文化和宗教渗透。C选项正确。 3.【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割 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A选项正确。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4.【答案】D【解析】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 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 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D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 州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辛 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 B选项正确。 6.【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 宫圆明园。C选项正确。 7.【答案】C【解析】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更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没有涉及 这一内容。C选项正确。 8.【答案】C【解析】《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南 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五口通商;《黄埔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的权利;《北京条约》 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C选项正确。 9.【答案】C【解析】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 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A、B、D时 间较晚,C选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 主要矛盾有两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A选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本题要抓住“最根本原因”这一关键词。ABC三个选项均是 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选项B。D显然是干扰项。 12.【答案】A【解析】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 志》一书,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A选项正确。 13.【答案】C【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14.【答案】C .【解析】孙中山1894年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 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C选项正确。 15.【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原因之一。但 是,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社会制度的腐败则是根本的原因。D选 项正确。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 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规模报酬 扩展线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 f L = ,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D ) A 、开始于AP 的最大值,终止于TP 的最大值 B 、开始于AP 与MP 相交处,终止于MP 等于零 C 、是MP 递减的一个阶段 D 、以上都对 3、当L L MP AP >时,我们是处于( A ) A 、对于L 的Ⅰ阶段 B 、对K 的Ⅲ阶段 C 、对于L 的Ⅱ阶段 D 、以上都不是 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 ) A 、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 B 、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 C 、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 D 、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 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 A. 总产量达到最大 B. 边际产量达到最高 C. 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 D.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 ) A 、递减B 、为负C 、为零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 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MPL /r L =MPK /r K B.MRTS LK =r L /r K C.K P MP ?=r K D.A和B均正确 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 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 D ) 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

机械原理题库第一章

1 绪论 填空部分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 称为机器。 3.机组是由、、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 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 副将引入_____ 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 是。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 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5.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 运动副是副。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 约束是指。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 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 为机架,构件5 为原动件, 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宏观各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 1、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那些与总体经济有关的经济问题。() 4、凯恩斯学派倾向于赞同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5、经济学家评价经济模型时只需进行逻辑推理而不需考虑假设是否合理。() 二、单项选择 1、现代宏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遵循的基本步骤是() A.简化 B.加总 C.数量分析 D.以上都是 2、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消费问题时,所关心的是() A.消费者具体购买的是什么 B.消费者的各种支出进行加总而得到的一个总量 C.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D.消费者的总群体的大小 3、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B.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C.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 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 4、宏观经济学理论或模型是() A.数学等式 B.对经济发展的预测 C.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的政府政策改革建议 D.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 5、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增长理论重点阐明生产能力的增长 B.在中期内,生产能力看成是既定的。产量取决于总供给,而价格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 C.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变,产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D.短期内,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水平 答案: 一、√√√×× 二、DBDDD(5题B也不太对)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判断 1、古董商出售一幅古字画的收入应被计入其所在国家的GDP内。() 2、经济中所生产的产量翻了一番,则名义GDP也相应的翻一番。() 3、既无政府也无对外贸易的原始经济中,总投资等于总储蓄。()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边际替代 率收入效应替代效用 二、选择题 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A.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D.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 2、对于同一消费者而言,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种商品组合(A) A.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 B.一般情况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个别场合,有可能相等 C.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视情况而定 D.效用是可能相等的 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D) A.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价格 D.消费者偏好 4、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 用,这意味着 (C) A.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 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D.无法确定 ,说明(A) dY 5、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 dX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换取0.5个单位的X B.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换取0.5个单位的X C.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换取2个单位的X D.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换取2个单位的X 6、若小王的MRSXY小于小张的MRSXY,则对小王来说,要想有所得,就可以(A) A.放弃X,用以与小张交换Y B.放弃Y,用以与小张交换X C.或者放弃X,或者放弃Y D.维持现状,不交换 7、无差异曲线如果是呈直角形的话,说明(D)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替代品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学生:冬与夏的反差测验总分96分 单选适中2分 1.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方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 粒径大小 B. 承载能力 C. 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 D. 孔隙率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2. 下列( )不属于建筑节能措施。 A.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B.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C. 结构内侧采用重质材料; D.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3. 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既有建筑; B. 仅能用于新建建筑; C. 可用于低层、中层和高层; D. 适用于钢结构建筑。 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4.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墙体粘结层主要承受( ) 荷载。 A. 拉(或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B. 拉(或压)荷载; C. 剪切荷载; D. 剪切荷载和集中荷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5. 采用面砖作为饰面层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 )。 A.

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B. 搭接处局部加强; C. 采用机械锚固; D. 改为镀锌钢丝网,并采用锚固件固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6.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在墙面和墙体拐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转角部位( )。 A. 板宽不能小于200mm ; B. 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C. 耐碱玻璃网格布加强; D. 板宽不宜小于200mm,并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7. 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施工,是采用( ) A. 一次抹灰; B. 二次抹灰;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效用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边际替代率 收入效应 替代效用 二、选择题 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D.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 2、对于同一消费者而言,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种商品组合( A ) A.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 B.一般情况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个别场合,有可能相等 C.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视情况而定 D.效用是可能相等的 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D ) A.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价格 D.消费者偏好 4、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C ) A.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 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 C.消费者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D.无法确定 5、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 2dY dX =-,说明( A )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 换取0.5个单位的X B.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 换取0.5个单位的X C.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 换取2个单位的X D.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 换取2个单位的X 6、若小王的MRS XY 小于小张的MRS XY ,则对小王来说,要想有所得,就可以(A ) A.放弃X ,用以与小张交换Y B.放弃Y ,用以与小张交换X C.或者放弃X ,或者放弃Y D.维持现状,不交换 7、无差异曲线如果是呈直角形的话,说明( D )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上篇综述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后,按当时清朝的行政区划,开放口岸最多的行省是( B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C )。 A.九连城 B.花园口 C.旅顺 D.大连 3.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成立的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C )。 A. 联军司令部 B. 占领委员会 C.都统衙门 D.联军委员会 4.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D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 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 5.“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B.西方思想的传人 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实际目的是( B )。 A.招安诱降 B.控制利用 C.镇压剿灭 D.任其发展 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1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12.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3.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5.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1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及答案

十二章 1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

(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1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 政府支出。

十三章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习题 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四章生产论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可变要素的数 量可变要素的总产 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 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 量 12 210 324 412 560 66 770 80 963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可变要素的数 量可变要素的总产 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 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 产量 1222 212610 324812 4481224 5601212 666116 770104 8708\f(34)0 9637-7 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 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eq \o(K,\s\up6(-)))的TP L 曲线、 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 曲线呈现出先 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 曲线出发, 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 L 曲线和AP L 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生产论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表4—1 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10 3 24 4 12 5 60 6 6 7 70 8 0 9 63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表4—2 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 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 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 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f(3 4) 0 9 63 7 -7 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 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eq \o(K,\s\up6(-)))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 L曲线和AP L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 L曲线。由于MP L=eq \f(d TP L,d L),所以,当MP L>0时,TP L曲线是上升的;当MP L<0时,TP L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 L=0时,TP L曲线达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 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 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L3即MP 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 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 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 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 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 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 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 L 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 关于AP L曲线。由于AP L=eq \f(TP L,L),所以,在L=L2时,TP 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线是由原点出发与TP 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 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 L曲线和MP 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 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4—1中,在L=L2时,AP L曲线与MP L曲线相交于AP 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对应的是TP L曲线上的切点C。 3. 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2-0.5K2,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 L=MP L?它的值又是多少? 解答:(1)由生产函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TP L/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d TP L/d L=20-L (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 令d TP L/d L=0,即d TP L/d L=20-L=0 解得L=20 且d2TP L/d L2=-1<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L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令d AP L/d L=0,即d AP L/d L=-0.5+50L-2=0 解得L=10(已舍去负值) 且d2AP L/d L2=-100L-3<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 L=MP L。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 AP L的最大值=20-0.5×10-50/10=10

数据结构第一章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北京邮电大学2000 二、3 (20/8分)】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中科院计算所1998 二、1 (2分)】 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和B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2)这三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 D. 调度方法 (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南京理工大学1999 一、1(2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1(4分)】4.一个算法应该是()。【中山大学1998 二、1(2分)】 A.程序B.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C.要满足五个基本特性D.A和C. 5.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1(1.5分)】 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B. 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 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 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2 (1.5分)】 (1)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 (2)在相同的规模n下,复杂度O(n)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O(2n)的算法(3)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 (4)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 A.(1) B.(1),(2) C.(1),(4) D.(3) 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4(2分)】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8.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北方交通大学2000 二、1(2分)】 A.循环队列 B. 链表 C. 哈希表 D. 栈 9.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线性结构()?【北方交通大学2001 一、1(2分)】 A.广义表 B. 二叉树 C. 稀疏矩阵 D. 串

宏观各章答案

第十二章习题 1、(1)不计入GDP,因为转移支付只是收入从一部分人转移到另一部分人,不体现价值的增殖。 (2)不计入GDP。因为用过的卡车的价值已计入生产它的年份的GDP。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经济学上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买卖股票和债券只是证券交易活动,不属于生产经营活动,不计入GDP。 (4)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不属于投资,故不计入。 2、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例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所以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不影响DPI,只有当个人所得税也变化时,DPI才会受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两国未合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从而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但不会影响两国的GDP总和。当两国合并时,两国贸易变成地区间贸易,GDP会增加。 4、解: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C、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 (2)1999年的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 (3)1998年实际GDP=1450。1999年实际GDP=1525 实际GDP变化=(1525-1450)/1450=5.17% (4)1998年实际GDP=1800,1999年实际GDP=1850 实际GDP变化=(1850-1800)/1800=2.78% (5)这句话不对。GDP的变化既取决于价格,也取决于产出的数量。 (6)1998年GDP的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 1999年GDP的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 6、解: (1)A、B、C价值增值分别为: (5000-3000)+(500-200)+(6000-2000)=6300 (2)最终产品法计算: GDP=2800+500+300=6300 (3)NI=GDP-折旧=6300-500=5800 7、解: (1)NDP=GDP-折旧 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 NDP=4800-500=4300 (2)NX=GDP-C-I-G=4800-3000-800-960=40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即净税收T 政府预算盈余=T-G=30 T=30+G=30+960=990 (4)DPI=NDP-T=4300-990=3310 (5)S=DPI-C=3310-3000=310 8、解: (1)S=PDI-C=4100-3800=300 (2)据I=S。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 Sp=300 Sg=T-G=-200 Sr=100 I=S=Sp+Sg+Sr=300-200+100=200 (3)GDP=C+I+G+(X-M) G=GDP-C-I-(X-M)=5000-3800-200+100=1100 9、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试题库第一章

试题库——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8日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现实可能性 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A.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5.()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反映特定时代精神和阶级意志。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 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 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 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 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 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C.理想就在脚下 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 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9.信念是() 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