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行动纲领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

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

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至今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

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举办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以及送医送药等形式,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更好地惠及百姓,回报社会。

活动主题

1、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

享健康和谐

2、弘扬国粹爱我国医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真落实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机遇,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医药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举办大规模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依托“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平台,推进中医“三名三进”工程,中药“三名三保”工程,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让社会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

活动口号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弘扬中医文化,共享健康生活

弘扬国粹,惠泽民众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

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

发展中医,利国利民

发挥中医药优势,护佑老百姓健康

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传播中医文化,打造健康生活

中医药惠及百姓,全社会共促和谐

您的健康,我的责任

活动形式

1、举行“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启动仪式;

2、开展“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墙的签名活动;

3、开办健康讲座;

4、开展中医药义诊咨询活动;

5、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及经常撰写相关简报;

6、开展知识问答、猜谜、游戏、教授保健操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科普宣传互动活动;

7、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汇演。

总之,这次“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是一次中医药文化之旅,一次中医药科普之旅,一次弘扬国粹,惠泽民众的健康之旅。

研究生部

2009年4月19日

源远流长——中医“治未

病”思想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高峰论坛,是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中心,以中医学(结合现代医学和科技)为基础,以促进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目标,以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构建为核心内容的高端研讨会议和“综合展演”。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

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包括

养生以增强正气及防止病邪侵害)和“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及防止传变)两个方面。

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脑居颅内,为髓之海。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

论治。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

关系。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

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

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是协调平衡,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而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等,都强调了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研究生部

2009年4月19日

中医药与健康论文

中医药与养生【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关键词】中医药代谢平衡饮食燥热食品养生保健高血糖皮肤【正文】“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

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

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遴选活动方案

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遴选活动方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2015-2020)》的总体部署,现制定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遴选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发现中医之美,引领健康生活”为主题,征集推广一批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品类齐全、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中医药文化作品,以及具有中医药文化元素的特色产品。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 承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三、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作品征集、作品遴选、宣传推广等三个环节。 (一)作品征集 1.作品形式与内容 (1)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中医药文化作品: ①微视频:分为歌曲、动漫、音乐剧、微电影、多媒体课件、科普宣传片等,内容要真实生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着力彰显中医药魅力、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指导群众养生保健,时长不超过6分钟。要求画面清晰,设置中文字幕,AVI、MOV、MP4、MPEG格式。提交作品方式为U盘、刻录

光盘等形式。 ②图文:漫画、微信原创稿件等。图文结合,内容积极向上,语句朴实生动,通俗易懂。内容应符合中医药发展历史和中医药理论,图片蕴含中医药文化特色。作品电子文件需为Office word 格式,A4纸尺寸。需提供图文彩印资料。 (2)文创作品(产品):蕴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产品,将中医药文化悄然带进人们的生活。包括①生活用品类,如围巾、饰品、箱包、扇子等;②办公用品类,如文具、办公摆件等;③艺术装饰品类,如挂件、书签等。作品(产品)具有高度艺术性、欣赏品味及中医药文化元素。需提供作品(产品)原件与说明。 2.征集渠道 本次作品推荐活动征集渠道如下: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建设兵团卫生局; (2)各省中医药学会、专科分会、学会各系列期刊; (3)邀请专家提名并接受各单位和个人自主申报。 除第三种渠道外,由第一、第二渠道征集的作品须由各部门初评,并将初评后的优秀作品报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组织第三种渠道作品初评,同时还将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出最终的文化精品。 3.其他 ①所有内容客观、真实、科学,保证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无任何

中医中药中国行宁波站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中医中药中国行”站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让广大群众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中医中药中国行”2008年活动方案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卫”发展战略,结合实际,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医药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三、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教科文卫民侨委员会、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江东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局、市人口和计生委、市药监局、市广电局、市科协等16个单位。 (二)承办单位:市和各县(市)、区卫生局。 (三)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中医医院,市中医药学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市针灸学会,部分中药企业。

(四)支持媒体:省级有关媒体,日报、晚报、东南商报、现代金报、电台、电视台、中国网,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驻记者站等有关媒体。 活动:卫生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0211423.html,,天一健康在线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0211423.html, 四、“中医中药中国行”站活动组委会 主任:成岳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陆勇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何一天市卫生局局长 成员:各主办单位有关领导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并分设综合秘书组和新闻材料组。办公室主任由邹鸣飞副局长担任。 办公室成员:王涌市卫生局局长助理 高巍市卫生局医政与中医处处长 许伯强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冠伟市卫生局规划财务处处长 章国平市卫生局妇社处(农卫处)处长 毛国宏江东区卫生局局长 晓敏市中医院院长 树恩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 陆传统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 邬骏跃市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 柯春海市卫生局医政与中医处副处长 各县(市)、区卫生局分管局长 联络员:柯春海(兼综合秘书组组长),邬骏跃(兼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的意义和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的意义和亮点 《中医药法》通过的三大意义 1、制定中医药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法在中医药管理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保障力度,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加大对中医药的监管力度,保障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质量安全,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制定中医药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正在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在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定中医药法,依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制定中医药法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医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制定中医药法的影响力不仅是国内的,也是世界的,是为解决世界医改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适应“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中医药法》的五大亮点 亮点1 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 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亮点2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所以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中医药法在中医诊所、中医医师准入,中药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规定了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1、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传承中医国粹

传承中医国粹,共享健康生活 ——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活动金风玉露,秋高气爽,群扇挥舞,艾草飘香。为广泛普及宣传中医科学文化知识,为充分运用“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活动平台,全省开展了“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由山西省卫生厅,省中医学院主办,院团委学生会协办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园隆重举行。山西省中医学院的同学积极响应,本着“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兴中医,继承中医”的口号来我院积极宣传。 活动于10月27日在我院7号楼前小广场举行。场地周边中医宣传活动展板内容丰富,详细介绍了中医起源,治病理念,历史价值及特色优势。我院学生热情浏览,丰富了文化知识,了解了中医之道。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国际影响力。周恩来就曾说:“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活动现场,山西中医学院的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传统保健表演。如易筋经和八段锦等。身着武术锦服的表演者气沉丹田、飘逸大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断赢得在场同学热烈的掌声。伴随着《梁祝》《一剪梅》等名曲,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古典享受,古韵十足。在场同学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此同时,在临时搭建的体验场地中,我院学子纷纷参与,亲身体验了按摩、刮痧、针灸、理疗等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充分享受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场还有同学为大家讲解了人体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方法等。到场同学仔细聆听、热情咨询、活动气疯,其乐融

融。宣传人员还为同学们准备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帮助同学了解中西医区别,祖国传统中医学,中医学的科学性等。使青年学子受益匪浅。 中医不仅是我们中华名族宝贵的科学遗产,而且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东方科学。中医人士实在应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而担忧,更为我国传统医疗产业而焦虑。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文化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像珍惜古迹那样珍惜中医,像保护国粹那样保护中医。 传承中医精髓,弘扬传统文化。通过这次活动,我院广大同学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并为大家体验我院传统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提供了条件。此次活动成功的推进了我省中医药宣传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我院同学对中华传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为推进“健康生活,和谐校园”的理念做出了重大努力!

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活动活动方案

x中医院“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 科普文化巡讲活动”实施方案 为推进中医药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加强全市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根据聊城市“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活动”安排,结合我院实际,经研究,定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使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掌握并运用中医药知识诊治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提升城乡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中药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的长效机制,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 二、活动主题 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 三、活动内容 (一)中医药文化科普周活动 2018年10月19日-26日为我院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在宣传周内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科普讲座、义诊等形式为主的中医药宣

传活动。 (二)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充分利用各级乡村广播、集市等场所及宣传方式,向乡村、社区群众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讲座活动;面向乡村和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培训,使其掌握和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中医治疗常见病诊疗技术、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的传播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把中医药科普读物等送进家庭。 四、组织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成立x中医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医务科长、科主任、中医骨干为成员,统筹协调,狠抓落实。 (二)建设队伍,完善机制 大力挖掘和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造就一支能力强、水平高、受欢迎的科普宣传队伍;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科普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主力军,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三)总结经验,加强管理 认真总结、及时推广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自觉接受监督。 x中医院 2018年10月18日

健康中国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引导合理膳食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 开展控烟限酒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 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加强对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 第六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第九章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运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主持词

中医中药中国行xx站启动仪式暨 “悦中医悦健康”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活动主持词尊敬的xx副市长、尊敬的xx教授、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中医药科普宣传力度,增进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使中医药更好地惠及百姓。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主办的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自启动以来,已成为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最多、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医中药中国行xx站启动仪式暨“悦中医悦健康”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活动、xx市中医医院第十届膏方健康养生文化节开节仪式,其目的,就是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和嘉宾: …… 对各位领导的出席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参加今天活动的还有xx市各部、办、委、局、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有关同志、xx市中医药养生爱好者及热心市民共计四百余人,我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xx市中医医院院长、xx中医药学会会长xx同志致欢迎辞。 …… xx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具有广泛的中医群众基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xx

市中医药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建设健康xx做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有请xx市人民政府副市长xx同志致辞,大家欢迎! ……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治未病”、“存正气”的预防保健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医德思想则体现了中华文化仁爱慈善的道德伦理。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集中展示中医药的科学价值、特色优势、历史贡献,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充分体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下面有请x 市委常委xx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中医中药中国行”xx站活动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今天正式起航了。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将本次活动办成一次中医药文化之旅,一次中医药科普之旅,一次惠及百姓、服务大众的健康之旅。下面有请前排就坐领导上台启动活动水晶球。 ……

中医药与健康

主要内容: 一、中药的基本概念:是指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二、何谓药食同源:保健药食是指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药物、食物,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药 物和食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讲述的药食同源。 (一)药食同源,古已有之原始社会:区分食物、药物、毒物 奴隶社会:药用酒 春秋战国《黄帝内经》:食疗理论、方剂 汉代《神农本草经》:药用食物 张仲景《伤寒论》《金匱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 唐代《千金翼方》:...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 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 宋金元明清对食疗理论与应用发展:宋《太平圣惠方》记载食疗方《养老奉亲书》 元《饮膳正要》:完整的营养学专著 (二)从两方面理解药食同源. 1中药与食物的产生方法相同.试吃.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2它们的来源相同动植物 三、何为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 寒(凉)药: 热(温)药: 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 滋阴等功效。 如:大黄、黄芩、黄连、菊花等。 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如:附子、干姜、当归、川芎等。 五味:辛、酸、甘、苦、咸 1、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苷类、生物碱。辛可发散、行气、活血。药理作用: 解表药:芳香性挥发油,发汗、解热作用。如:薄荷、白芷 理气药:挥发油,调节胃肠运动、消化液、消化酶。如:木香 活血药: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如:川芎 2、酸味药: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鞣质。酸能涩能收药理作用 止泻、止血、抗炎、抗菌等,如: 乌梅、五味子等。 3、甘味药:化学成分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 甘味药能补能缓补益药、养心安神药、消食药如人参、甘草、红枣等。药理作用

中医药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小常识 1.四季养生: 自然的万物,最重要的规律就是时间节律,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日之中,早起、午忙、暮收、夜卧。只有符合规律,人体才能健康。 同样的,不健康也可以通过遵循时令节律来加以改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专门讲述如何遵循节气养生,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讲究在时令的变化中“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对疾病也讲究“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胀论三十五》“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 2.饮食调补: 1)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没事少吃药,养生的根本之一是饮食调养。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 ——行动纲领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 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 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至今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 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举办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以及送医送药等形式,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以及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更好地惠及百姓,回报社会。 活动主题 1、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 享健康和谐

2、弘扬国粹爱我国医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真落实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机遇,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医药更好地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举办大规模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依托“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平台,推进中医“三名三进”工程,中药“三名三保”工程,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让社会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 活动口号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弘扬中医文化,共享健康生活 弘扬国粹,惠泽民众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与健康论文

中医药与养生 【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医药代谢平衡饮食燥热食品养生保健高血糖皮肤 【正文】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 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 “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 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房事养生。房事应在安静、舒适、健康、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男女双方患病时不宜同房。

中医中药中国行讲话稿

xxXX同志 在中医中药中国行XX站启动仪式暨 “悦中医悦健康”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活动上的讲话 (代拟稿) 尊敬的XX教授、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市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XX站)启动仪式暨“悦中医悦健康”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活动、XX中医医院第十届膏方健康养生文化节开节仪式,在此,我谨代表XX市人民政府,向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指导的XX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XX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当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积极在共抓大保护、复兴大xx的伟大事业中展现担当和作为。我市广大

中医药工作者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养生需求出发,积极开展集冬病夏治、冬令进补、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等项目为一体的“治未病”特色服务,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新方式,取得令人满意成绩。 希望我市中医药工作者们再接再厉,努力成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引领健康生活的宣传队,成为中医药服务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播种机,真正把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播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普及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延伸下去,把中医药的科普知识宣传下去,在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建设健康xx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中医中药中国行(xx站)暨“悦中医悦健康”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活动、xx市中医医院第十届膏方健康养生文化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

中医药保健与人类健康

中医药保健与人类健康 药品在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笑道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药品,药品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具体谈谈中医与中药保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以其特有疗效与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方面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和魅力。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一些疑难病症和中药以其整体调整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我们具体说说在中医里的关于保健的指导知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夏三

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中医养生主张形神俱养,首重养神。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主张专心致志,保持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要想使身体健康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在于保养肾精,也即狭义的“精”。精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防老抗衰有术。《千金要方》中指出:“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告戒人们宜保养肾精,这是关系到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足以说明,精不可耗伤,养精方可强身益寿 中医养生的内容;情志养生,心理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 1情志养生;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策划书1电子教案

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策划书 为了认真落实《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精华,传授中医药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养生保健知识,做到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我中心将在王宫社区世纪天红酒店门口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健康指导宣传咨询活动。 一、活动主题 政府主导社区参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二、活动对象 社区居民 三、活动地点 王宫社区世纪天红酒店门口 四、活动主办单位 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活动时间 2014年 10月17日 六、活动背景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源牢牢扎根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之中。但据国内调查关于“中医治未病”

的理念,只有25%的人表示听说过。在进行养生保健的调查中有60%人选择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而有31%的人对中医药的养生保健作用“不大清楚”,这表示大多数人会选择中医来养生保健,但对中医养生保健作用不满意。 七、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贯彻落实《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里面的要求,为辖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的传授。从而给辖区居民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八、活动要求 1、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社区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工作。 2、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活动中为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提出及时有效的健康建议。 3、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九、活动安排 (一)前期安排 1、联系社区居委会通知社区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及6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 2、在社区主要路口张贴活动通知单。 3、中心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展板、免费中医体检仪器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精深中医药“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中医药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进入最后立法程序,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中医药发展领域的专项规划。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中医医院增加到3966所,每万人口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增加到6.0。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馆、国医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普遍建设,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0.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5年完成6531.5万65岁以上老年人、2777.7万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41.87%和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关于对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关于对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 【法规类别】中药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行组委[2010]1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0.09.15 【实施日期】2010.09.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关于对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 (国中医药行组委〔20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首次由政府组织的中医药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宣传了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普及了中医药文化与科普知识,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增强了中医药行业人员的责任感与凝聚力,营造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活动开展三年来,各地组委会勇于创新,精心组织,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调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决定授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74个单位“优秀组织奖”

荣誉称号,北京市房山区卫生局等33个单位“最佳创意奖”荣誉称号,黄毅等119位同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中日友好医院出版的《李佩文养生书画》等51个“最佳科普作品奖”荣誉称号,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和个人“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香港卫生署等2个单位“特别组织奖”。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表彰名单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附件: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表彰名单 一、优秀组织奖(74个)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朝阳区卫生局 天津天津市卫生局 北辰区卫生局 河北石家庄市卫生局 邢台市卫生局 山西太原市卫生局 运城市卫生局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蒙中医药管理局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发展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发展 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一、中医药特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1、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2、注重“平”与“和”。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3、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

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

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 为进一步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以下为您带来《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全文细则,欢迎浏览! 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 一、背景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主办的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城市大型现场公益活动为主,第二阶段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主,为展示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最多、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在深入总结“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 二、目标 (一)普及中医药知识方法,促进民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动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10%,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二)增进社会对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和认同,营造更加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三)初步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体系和机制,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二)明确分工,上下联动,中央地方各负其责。 (三)总结经验,维护品牌,创新活动内容形式。 (四)线上线下,互动合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 (二)承办单位。 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牵头。 五、主要内容 (一)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平台 1.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中医

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工作总结(2020年九月整理).doc

蒲城县中医医院 2015年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营造本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把“中医中药文化”面向基层,深入群众这一举措落到实处。2015年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人员分工,协调有关部门,经过紧张筹备,使整个活动有条不紊,顺利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医药在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方法。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中医药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培养中医药科普宣传人才 由院内资深中医药专家轮流为各临床科室医护骨干进行中 医药科普知识培训,全年共计开展培训4次,培训人数达200余人,初步行成了一支院内稳定的中医药科普宣传队伍。 2、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全年共计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进校园活动38次,电视台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4次,受益群众达7000余人次。 3、积极创作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 制作中医药科普宣传碟片6种,分别是辅助降压的“六多三少”、适量吃橘子皮,祛病增食欲、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吃

太饱容易吃出10种病、卫生保健,预防疾病等,印制中医中药中国行“三进”系列宣传手册5万余本,分别是中医基本常识、高血压中医保健手册、糖尿病中医保健手册、妇女中医保健手册、儿童中医保健手册、孕产妇中医保健手册、老年人中医保健手册、中医生殖保健手册、常见病及治疗手册等。 4、积极组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认真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义诊活动和法定疾病日义诊等活动,全年共计开展义诊咨询活动33次,发放蒲城县中医医院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000余份,义诊群众达6600余人次。 5、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院内建设中医药文化展室1个,内容涵盖医院发展历程,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常见中药饮片展示,中医药科普书籍等。定期制作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根据每月疾病高发特点及气温变化,定期出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8期,每期都有特色和侧重点,并有相关记录。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