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综合检测(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河北廊坊联考)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制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

B.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C.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

D.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

答案 D

解析A项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早于题干中的时间“两汉时期”,排除;图表中未提及南、北方农耕经济的比较,故排除B项;C项中“为主”的说法孤证不立,排除;由图表中两汉时期,陕西、山东、河南等地出现铁制农具的现象,可知该时期铁制农具已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故D项正确。

2.(2019·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当时() A.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B.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C.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D.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答案 C

解析材料“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的意思是说政府想通过收取一定的粟让老百姓封爵,可是由于百姓收入较低,无法满足,显示出重农政策与现实相背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A项排除;农民贫困与抑商政策无关,故B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垄断”。

3.(2019·黑龙江哈三中调研)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卒、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可知,该做法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更赋是指政府拿到钱后雇人服役,而不是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故排除B;材料强调更赋的实行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是反映商品经济的发达,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更赋的实行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而是强调更赋的实行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排除D。

4.(2019·皖南八校联考)汉武帝元封元年规定:把郡国应贡物连同运输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正常的市价,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直接上缴给国家在该地设置的均输官,然后由均输官像过去商人那样,将这些土特产品运往需要该项物资的其他地区去出售。这一措施()

A.解决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

B.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政府的垄断政策

答案 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均输法,是汉代政府把郡国应贡物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然后由均输官将这些土特产品进行销售的经济措施,实质上是官营贸易,这压缩了私商的经营空间,因此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郡国割据的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商业贸易,不是农业,故C项错误;官营贸易是政府在某些领域进行垄断,不能体现出政府全面垄断,故D项错误。

5.(2019·山东烟台二中月考)孔仅是南阳著名的冶铁业商人,东郭咸阳是齐国的大盐商,桑弘羊出生于洛阳商人之家,且精于计算。汉武帝对此三人委以重任,任命孔仅、东郭咸阳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命桑弘羊为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汉武帝引入专门人才管理国家经济部门

B.商人一入市籍便不得为官的制度被废除

C.西汉大商人控制了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

D.汉武帝并未真正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A

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重用的三个人都是商业领域的佼佼者,任命他们分管不同的经济部门,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有力控制与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的信息不能说明商人一入市籍便不得为官的制度已经被废除,故排除B项;材料中只涉及三位商人,不能说明大商人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故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反映了汉代重视商业的发展,重视国家对商业的管理,故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6.(2019·江西新余四中月考)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D.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吏人得之,致二千石”“直(值)钱七千二百”“直(值)钱二千四百”可以看出,手工冶金品销售的价格比较贵,这说明了当时私人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比较高,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私人作坊的生产状况,因此不是官营手工业,排除A;材料是青铜器的生产技艺水平,与盐铁官营无关,排除B;材料和国家赋税的征收无关,排除C。

7.(2019·吉林长春质检)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

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答案 D

解析封建社会的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题干中未提及豪强地主的政治地位,故排除B、C两项;由题干中“豪人”“贫民”等信息可知汉代贫富差距悬殊,该现象易激化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

8.(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从《齐民要术》的目录来看,养殖方面的顺序为牛、马、驴、骡、羊、猪;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合起来看,二者的内容约成79.01∶20.98之比。这说明当时的北魏()

A.非常重视畜牧业领域的开拓

B.受到汉族生产方式的影响

C.提升了牛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答案 B

解析A项中“非常重视畜牧业”、D项中“协调发展”的说法均与题干中的信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内容约成79.01∶20.98之比”不符,排除;由题干中养殖方面的顺序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例可知北魏深受汉族农耕经济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中的“北魏”原先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故C项中“提升……马……的地位”的说法与题干中养殖方面的顺序不符,排除。

9.(2019·河南洛阳模拟)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

A.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

C.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

D.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

答案 A

解析材料信息“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说明唐代日用品的生产产量的提高,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百姓的消费水平,故B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十分发达是在明代,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市场管理,且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是在宋代,故D项错误。

10.(2019·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唐代,运河沿岸的汴州(开封)“舟车辐辏,人庶浩繁”,运河流经的扬、润、苏、杭等州发展成为重要的都会,而六朝时期的大都会金陵(南京)却成为润州(镇江)的属县。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A.城市经济与政治功能分离

B.南北经济交流带动城市发展

C.江南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D.交通状况决定城市地位

答案 B

解析唐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部分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但不能说唐代城

市经济、政治功能分离,故A项错误;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纽带,材料中运河沿岸的南北方城市都发展迅速,得益于南北方的经济交流,故B项正确;此时经济中心还在北方,C项不符合史实;D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1.(2019·湖北黄冈质检)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宜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波绫”“鸟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

A.丝织品形成地域特色

B.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纺织品劳动分工细密

D.丝织品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州郡进贡的“绫”品种不同,具有地域特色,故A 项正确。入贡的丝织品是给中央政府用的,并不是民众的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看不出丝织业的分工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各地进贡的绫的质量差异,故D项错误。

12.(2019·湖北黄冈质检)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这些措施()

A.加强了开封的城市治安管理

B.推动了交子等纸币的广泛使用

C.使市场汇集了各国精美商品

D.有利于打破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A项中“加强了”的说法与题干中“不禁夜市”“可以到处开设商店”“不再执行夜巡制度”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中的“交子”主要在四川一带流通,与题干中的地点“开封”不符,排除;C项中“各国”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题干中“不禁夜市”“可

以到处开设商店”等信息即为其具体体现,故D项正确。

13.(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中月考)下表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统计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南方()

A.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

C.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

D.人口增长率高于北方

答案 B

解析南宋时,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晚于题干中的时间“北宋时”,故排除A项;自唐朝后期起,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繁荣,图表中北宋时期,南方商税逐渐超过北方的现象即为其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图表中未提及南、北方农业发展状况及人口增长率比较,排除C、D两项。

14.(2019·新疆昌吉联考)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已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 A.沿海地区瓷业发展远远超过内陆

B.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

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

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未提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制瓷业发展概况的比较,故排除A 项;B项中“主要来源”、D项中“主要商品”的说法均孤证不立,排除;由题干中的信息“著名的外贸海港……是……瓷器生产中心”可知南宋时期,部分城市因对外贸易的发展,制瓷业也随之发展,故C项正确。

15.(2019·河北辛集中学段考)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B.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答案 A

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可知该现象有利于增强小农自身生存能力,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农业产量的增减及农民是否获得人身自由,排除B、C两项;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排除D项。

16.(2019·江苏清江中学月考)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匮乏

B.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落后

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私营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答案 C

解析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C项正确。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A项明显错误;从题干中“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可知,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已经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17.(2019·湖南永州月考)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B.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C.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答案 B

解析根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可知,明朝商人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不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使商品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故B 项正确;材料反映明朝商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故排除D项。

18.(2019·云南昆明一中摸底)清前期,广东的冶铁业中,“矿徒”“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

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

C.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D.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清朝出现了手工行业雇工的反抗与罢工现象,反映了在清代商品经济发展之下,形成了雇工群体,为争取自身的利益进行一定的斗争与反抗,冲击了传统的体制,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能体现出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没有反映君主专制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抗的人群并不是无产阶级,故D项错误。

19.(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热播节目《国家宝藏》介绍了乾隆打造的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它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这突出表明了() A.皇权专制下国家具有强大动员能力

B.中央集权制度利于手工业技艺传承

C.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技艺始终领先

D.小农经济为古代科技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 A

解析材料“乾隆打造的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母”,表明集权体制下国家可以调用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强大的动员能力,故选A项。中央集权制度下,官营手工业内部管理严格,封闭性很强,不利于技艺传承,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起,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D与瓷母的问世关系不大,排除。

20.(2019·湖南长郡中学调研)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在北方,才出现漕运为南北方向,A项不是全面的原因,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并且也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国家疆域的扩大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 项。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4分,第22题24分,第23题12分,共60分。

21.(2019·甘肃会宁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

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倍。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据史载:“(明末清初)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织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外,未卒岁,室庐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故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分析明代黄册、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和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16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宋至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影响。(8分)

答案(1)变化: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2分)

原因:生产规模化,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国家政策变化,均田制崩溃,宋代不抑兼并等。(6分)

作用: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并;赋役征

收具备确实根据,保证政府的税收。(4分)

特征: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产品商品化。(4分)

(2)趋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结合,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4分)

影响: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推动了经济继续发展;市场与农民的联系日益紧密。(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可知从北魏到宋朝,农民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根据材料一“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均田制的崩溃、宋代不抑兼并、国家政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集中等。根据材料二“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册和鱼鳞图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并;赋役征收具备确实根据,保证政府的税收。根据材料三“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出现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等特征。第(2)问,从北魏的国有小农到宋代的自由佃农,可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根据材料三“(明末清初)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可知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结合,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此导致的影响在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推动经济发展。

22.(2018·江西上饶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在命令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隶各卫为军时,明太祖就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1381)十月,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二十三年(1390)十月,因两广、浙江、福建人民以金银、铜钱、缎匹、兵器等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再次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与此同时,明太祖还着手

加强海防,进行积极防御,于洪武十七年(1384)正月,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筑登、莱至浙沿海59城,以防御倭寇骚扰。洪武二十年(1387)三月,又命令江夏侯周德兴往福建,以福、兴、漳、泉四府民户三丁取一,为沿海卫所戍兵,筑福建沿海16城,以防倭寇。

——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占领了马六甲及香料群岛,从1524年起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走私,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后,把中国市场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形成“丝—银贸易”。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往墨西哥的贸易航路——太平洋丝绸之路,运去的是丝货为主的中国商品,运回的是墨西哥银元。在全球化贸易浪潮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贸易双方都在不遗余力地冲击着明朝的海禁政策,走私与海禁较量的结果,终于使得统治集团明白,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海禁政策已经不合时宜。隆庆元年(1567),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实行海禁政策的特点和海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政府开放海禁的背景及影响。(12分)

答案(1)特点: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倭寇,加强海防;对海外贸易的限制逐渐加强。(5分)

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外来侵略;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7分)

(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东西方走私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巨大利益的刺激;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敌

对势力的消亡;影响百姓生计。(8分,任答四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加速白银内流,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交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明太祖就宣布……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再次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与此同时,明太祖还着手加强海防,进行积极防御……以防御倭寇骚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海禁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对海外贸易的限制)两个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强化君主专制、防止外来侵略、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第(2)问,“背景”,依据材料二信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占领了马六甲及香料群岛,从1524年起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走私,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后,把中国市场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形成‘丝—银贸易’……在全球化贸易浪潮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贸易双方都在不遗余力地冲击着明朝的海禁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联系加强、走私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巨大利益的刺激以及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敌对势力的消亡、影响百姓生计等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沿海百姓的生计、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等角度分析。

23.(2019·四川泸县入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钱币自商代起源后,钱币形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提取材料中关于钱币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答案(示例)信息:钱币顺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革。(2分)

说明: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交换增多,货币开始出现,但因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钱币形态比较原始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商品经济得到发展,钱币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分裂割据,钱币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为满足诸侯争霸需要,统治者更加重视钱币的作用。

从秦汉到隋唐,统一已是中国社会发展主流,社会经济总体持续发展,钱币形制、规格、兑换比例统一并逐步形成。

唐朝之后一直到晚清,商品经济持续发展,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使得货币体系逐步完善,钱币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纸币;随着内外经

济联系的增多,中国钱币对少数民族和海外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8分) 总结:钱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推动着钱币体系的不断完善。(2分)

解析本题主要是根据材料反映的货币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特点,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提炼确定论题,如钱币形制逐渐走向统一、钱币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发展过程、钱币的发展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然后根据所确定论题,联系史实,分析钱币发展过程表现出这种特点的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论题要确定明确,论述过程要联系史实,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高三中国古代史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据此回答1--10题 1.《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秦朝 2“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部署了全国统一的战略和策略 C.秦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是文盲 4.“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A.张骞通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D.昭君出塞 5一位古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王昭君出塞是因为 A. 昭君出塞是为了个幸福 B. 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 C. 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D. 昭君不畏艰难

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 A.鲜卑族民歌 B.北方汉族民歌 C.匈奴族民歌 D.羯族民歌 7、以下诗句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我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的是 A、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B、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下列古诗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B.“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9.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 D.勤政贵民 10“胡音、胡骑与胡汝,五十年来竟汾泊”。对此,准确的认识是 A. 唐朝统治者起源于北部少数民族地区 B. 频繁的民族交往使唐朝社会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 C. 五胡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D.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重大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11--16题。 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思想理论基础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12.周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则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对进步的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13.、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14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15.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刺史制度B.郡国并行制C.察举制度D.三公九卿制 16.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代社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 两汉:官私并行。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 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 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 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3、书院:兴于唐朝,正式形成于宋,衰于明清。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摘要中国从国至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本片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教育展开论述,在这里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如中国从古代的教育就提倡尊师重道原则,近代教育则是提倡教育立国、科技兴国原则,而现代教育我们则是提倡创新理念原则,当然近代教育包括古代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包括古、近代教育原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呈发展趋势逐渐上升高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创新教育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从氏族公社末期就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夏重视人伦道德教育,商则把“孝”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心,西周则从小就注重孩子们的德行教育,春秋时期,以孔子的思想为注,主张自觉修身养性,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西周的《诗》、《书》、《礼》、《乐》为学习典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无一不强调道德教育并注重经学学习其中最具代表的的教育论著是《礼记》。汉代则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道德教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并以传播儒家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玄学盛行,特别是魏晋时期,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隋唐时期更是崇儒兴学,选择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主考明经科。宋则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重视程朱理学。元朝时期科举考试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这更是凸显了古代教育之“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的特点,宋元蒙氏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如《少仪外传》。明朝教育明显的束缚世人思想,科举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推崇程朱理学。发展至清代,其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学经典本就强调道德教育,因而有以上观点。 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也一直把六艺作为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直到清代, 还有人提倡六艺教育。六艺当然是以伦理教育为主的教育, “礼”是直接的伦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它是政治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乐”也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美”学教育“射御”基本上是军事体育教育。“书数”则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按今人的研究, 六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文武并重, 诸育兼备, 相成相济二是知能兼求,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而, 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农学。“经学”从汉代起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对它们的阐释、研究。经学本身, 是一种未分化的学问, 因而经学教育包括后世看来属于许多学科的内容。经书都产生于学科尚未分化之际, 此时, 各门学科都包含在一般的知识之中。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设置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律学,南朝时期宋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四馆并立。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清还设翻译科,选拔满蒙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设置俄罗斯文馆,其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第一所俄文学校。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 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3) 西周: (1) (2) (1 )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 )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 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 (3) (4) (5) 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 (6) 兀: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7)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 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 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 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 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 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 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 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 根深蒂固。 ③ 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_ 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 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 (2) 西汉 ① 汉初,刘邦为巩固皇权分封刘家子弟为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集权。 ②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被削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以和平手段解决王国问题, 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郡县制再次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 ③ 东汉时,形成州(从西汉时的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3) 北宋: ① 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 行政上,设置知州、通判,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 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⑷元朝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命官,行省之 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特 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宋朝:“二府三司制”一一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 (中书门下是最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 ,内阁制度确立, ,但后来王国势力逐渐坐大、威胁到中央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 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 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 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 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1、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 2、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中国古代教育除在受教育者的贵贱等级上存在不平等现象和民族歧视外,还有明显的一个教育不平等现象:男女受教育权不平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因而说古代教育歧视现象严重。 4、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脱离政治、教育独立的思想。“政教合一”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合一一教育机构即为政府部门之一。 5、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制度的崩溃以及新萌芽教育制度的发展。 6、从汉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中央到地方的官办教育体系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隋唐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7. 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所以事实上对科技的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至宋元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则应予以肯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