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高考语文模块复习指导

新课标高考语文模块复习指导

新课标高考语文模块复习指导

金修传: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骨干教师,江苏省2007~2009年高考语文阅卷组成员,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多家报刊特约编辑,多家教辅图书公司签约撰稿人。精于高考语文复习辅导与研究。辅导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辅导学生作文发表、获奖1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90多篇,主编教辅用书12部,参编20多部,独立命制高考原创模拟试卷发表20多套。欣赏电影《汉武大帝》中的卫青,埋头做事,不张扬。
高考复习,犹如登山,既要心怀高远,自有盘算,又需脚踏实地,一步一阶,方可登顶;凡盲无目的、心浮气躁者,只能望顶兴叹。同学们应该怎样以平和的心态、坚定的意志、正确的方法面对新课标高考,保证六月考场的胜利?为此我们约请具有多年高考教学辅导与研究经验的江苏省语文教师金修传老师作一次访谈。
记:金老师,您作为语文高考辅导与研究的资深教师,对新课标高考语文复习有怎样的思考呢
金:模块复习,滚动提高,是新课标高考语文复习的有效方式。将语文复习划分为四大模块: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按模块的顺序安排专门时间复习,复习某一模块时,不忘其他模块的复习,复习后面模块带动前面模块滚动复习。
记: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如何复习呢
金: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强化基础知识复习
1.字音、字形
字音辨析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要将诸如此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纳,便于同学们记忆掌握。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该考点往往不考生僻字,因此复习时要立足课本,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字形辨析部分地区已不单独设题,但涉及到书面表达,高考作文每三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时应注意规范用字。备考也不必纠缠生僻字,应以同音字、形近字、义近字为复习重点。
2.词语辨析及成语运用
词语辨析题通常是要求对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如一些典型的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做题时重点是分析理解不同语素,如可通过组词来区分,对于一些难以辨析的词语,还可用造句法来辨析。至于虚词复习,首先要复习复句知识,弄清关联词在不同复句中的使用搭配;其次要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特别是介词、副词的区别。
成语复习的立足点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要

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及感情色彩等。该知识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时对成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容易过关。
3.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复习,首先要准确掌握标点的用法、作用;其次要把握住标点错误使用的规律,考查的重点较多地集中在顿号、冒号、括号、问号、引号、书名号的易混易错之处。
4.病句
病句的复习一定要按照《考纲》上规定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类型来进行。要求对六种病句类型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门别类地对语病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当对各种错误类型熟练掌握之后,再看到具体的语言材料,就会有一定的敏感度。
5.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其实这些都有一定的方法规律可循,复习时一定注意吸收老师或复习指导书上提炼总结出的成果,同时自己在实践训练中多多体会,以真正提高能力。此外,语言运用题已成为高考语文众所周知的一块试验田,各种生活气息浓厚、异彩纷呈的新颖题型往往成为试卷命制的亮点所在,因此,高三的同学一定要有足够的敏感意识,捕捉时下新鲜语料,重视积累应对各种新兴题型的有效经验。
这一模块复习要注意两点:
1.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看似庞杂繁复的语文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就能形成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如果从考查能力角度分析,只有三个类别:偏重于识记能力的考点(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熟语、文学常识、名句名篇),偏重于识记+应用能力的考点(病句、标点),偏重于表达能力的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运用修辞以及一些新型语用题)。透过这样的分析,同学们能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基础部分重在勤于积累,反复记忆。
2.立足课本,辐射课外。近年高考知识类试题的语料偏重于依赖课本,字音、字形、词语、文学常识、名句名篇多从课本取材,因此课本复习很有必要,重在梳理有关基础知识。
记:古代诗文阅读如何复习呢?
金: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可见,复习课本,巩

固基础知识,是关键。那么,知识如何得到有效的巩固?如何做到迁移,转化成能力?归根结底,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不能有三隅在胸,便不能以一隅反之,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触类旁通。
因此,利用一个月的课堂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在课堂复习时,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课本复习结束,要做一下集中训练,以便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把课本知识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的去解决问题。先用四课时,将实词、虚词、活用与句式分别集中汇总一下,联系课文与高考,总结特点,抓住规律,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达到透彻理解。然后,采取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做十个文言文大阅读。到这一步,根据以往经验,学生文言文阅读题已经能够十分有把握,读得懂做得快,一般最多错一个,大部分同学往往大获全胜了(当然,在具体做阅读题时,还有方法规律可探求,在此不再赘言)。最后,在高考前一个月里,应当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个文言文阅读(包括翻译),目的是保持良好的语感,最好选择附有答案的习题,如果需要讲解,教师只需在课前用八到十分钟就足够了。
如此复习文言文,课堂时间(利用假期和晨读的不包括在内)也就是六周~七周左右。与文言文相关的25分,就能够有所保障了。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复习的一大难点,学生在高考中对于诗歌鉴赏题无所适从,像“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古典诗歌距离现在时代久远,好多诗歌超越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经历、思想认识,让学生理解不透,一是缺乏一定阅读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应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储备知识,总结技巧,是搞好诗歌鉴赏复习,真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办法。
记: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都属于阅读,为什么要分开呢?现代文阅读如何复习呢?
金:虽然都是阅读,因语体不同,阅读方式、考查能力点也不一样,所以复习方式也有所不同。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分三个部分,即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其中两类文本为选考(多数新课标省份选考为实用类、文学类,江苏为论述类、实用类,且江苏选考要求同其他省份必考要求是一样的)。
必考阅读(江苏为选考)重在考查理解与分析综合能力,试题相对容易,针对考点进行相应的阅读及解题训练,就可应对高考。
现代文阅读复习的重点在选考阅读(江苏为必考)。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不少考生花了大量的时

间去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但收效甚微。从考生备考方法上来看,主要是平时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意识模糊。解决这一问题,在阅读复习中应强化三种意识。
一、选材意识。
高三阶段时间紧,复习内容多,文学类文本阅读只是其中一部分,选择什么样的文本来读,才能事半功倍,心中要有明确的意识。《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但也不是随便地将中外文学作品拿过来就读。
首先,应注意文本的文体。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以散文为主,小说零星穿插。这种体裁上的选择是由语文高考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古典诗歌在试卷中有所考查,再考现代诗歌有重复之嫌;戏剧往往需要较长篇幅才能构筑一定的矛盾冲突,刻画出一个人物形象,而试卷中文学类文本篇幅的字数多要控制在1500字以内,好多经典剧作就被排除在外;小说同戏剧一样,也因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好多精彩之作被遗憾地舍弃。而散文以其“形散神聚”的灵活特征及短小精悍的独特魅力,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在散文这个大花园中,命题者更关注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当代散文,古代散文因受语体的限制多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当代散文更贴近现实生活,具有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心理的优势,自然成为命题的重点。因此,文学类文本阅读以2000字以内的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适量阅读外国优美散文及中外小说、戏剧作品或片段。
其次,应注意文本的难度。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一直不高,并不是文本及试题的难度大,命题者是遵循新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的,问题在于平时学生的阅读难度降低了,从而阅读能力也就降低了。由于学习时间、快餐文化、浮躁的社会心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的学生大都不太喜欢看人文精神深厚、思想深邃、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而喜欢看一些抒发情感、笔调温柔、表达比较直白的文章。不仅课外阅读是这样,课本上难一点的文章也不愿意去学,怕动脑筋。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难度就一步一步降了下来。面对现状,复习时应该把阅读的难度提高一些,有意识地去选一些人文精神深厚、思想深邃、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来做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过程意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不同于消闲阅读、浏览阅读,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注重作品意义的发现和建构,注重阅读过程的审美体验,因此,应强调阅读的过程意识。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大致经历三个过程:
1.读懂。文学类文本表达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

和心理体验,多数较为含蓄,尤其散文的材料有较强的跳跃感,时空转换比较频繁,须在“读懂”上下功夫。首先通读全文,阅读文段时,标题、作者、文下的注释都不可忽略,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关注文中重要的语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主旨句和饱含作者感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对快速准确地把握主旨、理清思路大有帮助;然后连缀信息,文中的信息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作用,有一个共同指向?D?D主旨,将文中的信息连缀起来思索,想一想行文的线索,理一理作者的思路,判断一下作者的主旨。
2.品透。文学类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之处,在于语言内涵丰富且有艺术表现力,表达技巧灵活多样。 “品透”,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品透语言,结合语段,联系主旨,然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联想与想象,细心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其次品透技巧,明了作者具体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从主旨、情感、结构、塑造人物形象等多角度剖析运用这种表达技巧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取得的效果,品味文学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3.挖深。《课程标准》提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要“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新课标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也提出“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展和创新”的探究能力要求,这一方面反映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呼唤,一方面也体现对文本深层资源的开掘。因此,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文本意义的深挖。挖深文本,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立足自我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的三个过程是逐层深入的,好多同学在平时的阅读中止于读懂,至多进行简单的品味,一年下来,阅读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有的老师也以文学类文本阅读见效慢为由,淡化阅读的最后过程,造成学生阅读的营养不良,这些都值得引起注意。
三、考点意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与一般的阅读不同,它要将阅读能力渗透在阅读材料后的试题中,考生通过解答试题显示阅读能力水平,阅读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根据能力要求的考点命制,因此,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有考点意识。一方面,应熟悉新课标考纲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三个能力层级要求下的各个考点。一方面,将考点理解贯穿在阅读过程中,读懂的过程就是分析综合的过程,也就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透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也就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深挖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强化考点意识,可以研读近几年特别是新课标高考地区的高考阅读试题及经典模拟题,解读试题如何体现考点精神,解读试题的解答规范,将阅读的非功利性与高考选拔的功利性有机结合起来。
选材意识,引领考生走出书山题海,明确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过程意识,提醒考生阅读的实际“里程”;考点意识,更直接地帮助考生点击高考。具备这三种意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将不再成为高考试题中不可攀越的顶峰。
记:作文是高考分值最高的一道题,好多同学在作文复习上没有头绪,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金:让学生明确作文各方面(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并通过每次作文进行专题训练,如审题训练、文体训练(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语言训练、结构训练、立意训练等,从而掌握各项要求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符合要求的方法。重点是审题训练和文体训练。
这里强调一下审题。题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命题作文,二是供料作文,三是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审题要点: ⑴抓要素,定内容。对于独词题,一般可围绕这个“词”,提出若干问题,再具体落实这个词所涉及的人、事、物、景等诸要素,确定作文的具体内容;也可以采取补充修饰限制语的办法,缩小写作的范围,将题目纳入自己熟悉的写作范围。 ⑵剖析题目标志性词语,确定文章体裁。题目带“记”“我”的,可写成记叙文;有“说”“论”“评”“驳”等的,可写成议论文。 ⑶抓题眼,理要点。题目是偏正短语的,写作重点往往落在附加成分上;题目是动宾短语的,写作时要抓住动词做文章;题目是并列短语的,写作时不要忘记二者之间的关系;题目是句子的,写作时要注意强调谓语。 ⑷抓住背景与文题的联系,确定立意角度。背景材料与文题有着内在的联系。要准确地把握题意,不能脱离背景孤立分析文题。要知道,无论选择哪一个立意角度,结合背景思考才是最可靠的。 此外,审题还必须注意审出题目的现实性、辩证性、独特性。
供材料作文审题要点: ⑴读懂提供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仔细辨析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抓

住了关键,把握了材料的精髓,写作时才会有的放矢。 ⑵分析材料中的形象或哲理。比如寓言故事中的各种形象,往往折射出某种哲理,有着一定的倾向性,须认真审视。 ⑶注意材料中的对比。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有对比,写作时,要特别留心。如果是多项材料,则要仔细辨析,注意区分其异同。 ⑷区分材料的种类。对于单项材料,要注意把握所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意材料的倾向性。对于多项材料,要注意同中求异,从异中挖掘出有分量的观点;注意异中求同,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注意“异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⑸重视“要求”中的种种限制。如字数、体裁等等。
话题作文审题要点: ⑴全面审读题目。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材料、导语、话题和要求四个部分组成,审题时要完整阅读,逐项审视,不能偏废。要审清话题的范围,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⑵借助材料和导语打开思路。话题作文的材料可以帮助考生联想思考;材料之后,话题之前的文字为导语,主要帮助考生正面理解作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思考时要善于“以小见大”,如果题目合适,也要善于“化小为大”。 ⑶利用提问法或增词法处理话题,确定主旨,确定写作内容。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为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般外延较大,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积累、特长去思考,化大为小。可以围绕话题提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包含话题):如“买镜”?D?D买什么镜?怎样买镜?谁买镜?为什么买镜?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买昏镜等等;也可以在话题之前、之后、之中添加词语,如“买镜”?D?D唐太宗买镜,买历史之镜,买失败之镜,买镜的风波等等。这样既缩小了写作范围,又不至于跑题。 ⑷看清题目要求,落实要求,既接受制约,又要善于赋话题以新意,拓展求异,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高境界。
作文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最后阶段虽然会集中一段时间复习,也只是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总结强调,作文是学生的作文,是考生进入考场写作文,所以任何外围工作都是为了学生作文能力的真正提高,缺少每周扎实的作文训练,任何技巧都是纸上谈兵。
记:金老师,能否再具体说说模块滚动复习与传统三轮复习的不同呢。
金:传统三轮复习中,一轮以教材为主线,穿插专题内容;二轮以专题为主线,抛开课本。一轮复习时,容易将课本原来讲过的内容重新“回锅”,让学生感到厌倦;二轮复习时,因时间短,专题总结不免浮光掠影,学生还一脸茫然就进入下一专题复习,就这样糊里糊涂进入三轮总复习。模

块复习将传统三轮融合在一起,专题总结、训练提高双线并行,前期以专题总结为主,逐渐以训练提高为主,到最后同传统第三轮一样,进入综合训练。高三一开学便进入专题复习,一直到过年3、4月份,时间充裕,专题复习就比较细致,在专题复习中穿插教材复习,比如字音、词语、名句名篇、文言等专题复习要结合课本(前面已有所论述),这样也避免了学生一直纠缠于课本的厌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