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课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第四课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第四课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第四课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第四课遵守公共秩序

第一节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一、治安管理的任务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

治安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案例链接:

某市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总体满意率达95%,比一年前提高了6.6个百分点。从调查情况看,通过坚持严打、整治、综合治理三管齐下,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城乡群众的安全感。

调查结果还显示,城乡居民对安全感最关心的方面是居住环境的安全,如夜间出行时的安全,遏制入室盗窃等;还有切实减少交通事故、抢劫和诈骗犯罪,预防火灾等。可见,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是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任务。

惩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预防灾害事故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违反交通、消防和户口、身份证管理规定,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具有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不够刑罚处罚。

具有行政违法性。

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种类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

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案例链接:

2003年4月27日上午,江苏省海安县章郭乡农民陶某手机上收到一则短信,内容为:?中国卫生部告知,北京非典型肺炎突破100例,五一节放假一天。您把此消息转发10位用户,您的账户上将加上188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快转。?陶某在明知有人利用手机短信对?非典?进行恶意宣传造谣惑众的情况下,为获得188元的话费,仍将此短信转发给

邵某、顾某、吴某等人。其后,陶某经查询发现自己手机话费并没有增加,但陶某继续散布谣言。陶某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遂受到了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

案例链接:

甲丙父子两人与乙素有矛盾。一日,甲在水房接冷水时,乙提两只水壶接热水。这时,丙走至乙身后1米处站立,待乙接满水双手提壶转身往回走时,一拳打在乙的左下颌,致乙左下颌软组织损伤。乙被打时手中水壶因没拿住而被甩掉,热水溅洒在甲的左肩部,致甲的左肩区烫伤。随后丙持木棍追打乙,乙逃出现场。甲持一块红砖追打,砖打在乙的肩部,致乙肩部软组织损伤。请问:谁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

案例链接:

杜某,男,17岁。高某,男,18岁。两人均为某校大专班学生。某日傍晚,两人到一旅游景点入口处附近,乘工作人员下班之机,冒充工作人员向游人兜售假门票,先后卖给了6个游人,得款120元左右。在第一次得逞后,他们两人于次日傍晚又去向游客骗钱,被公安人员当场抓住。经审查,学生杜某和高某的行为已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当即被公安机关处以10天拘留、罚款50元,没收非法收入。两人后悔不迭,他们说:?原本只想骗点零花钱,由于不懂法,违反了《条例》规定,受到了处罚,这个教训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敲诈勒索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使人恐惧,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毁坏和损坏两种方式。毁坏,包括毁灭,即使物品完全丧失其使用价值和价值;损坏,指部分丧失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案例链接:

某企业青年职工小王和小张因小事发生了扭打,被同事及时劝解了。但小张吃了亏,心里很不舒服,当天中午他就邀约了同学小赵等三人一起到小王家准备报复,但没有遇到小王。他们不顾小王父母的阻拦,冲到屋内,把小王家玻璃茶几砸碎,并将家里的碗碟也摔碎。邻居见了就报了警,不到十分钟,警察就把四人带回派出所,分别受到拘留10天,罚款150元的处罚,并要求赔偿小王家的经济损失。

其他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根据《条例》的规定,以下行为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严厉禁止,违反者将爱到严厉的处罚。

卖淫和嫖娼行为。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

对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行为。

案例链接:

据有关方面调查,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村民甚至村干部,对?非法种植罂粟是违法犯罪行为?认识不足,致使非法种植罂粟的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浙江的戚某,在公路边开

了一家饭店。他听说罂粟壳煮汤烧菜味道特别好,顾客食而不忘,回头率很高,竟在自家橘园的隐蔽处私种罂粟。公安机关查实,戚某非法种植罂粟258株,其行为已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依法对其做出拘留15天、罚款2000元的处罚决定。

三、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

1.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

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条例》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

实施治安处罚应依据的原则:

责任年龄原则。

责任能力原则。

从轻原则。

从重原则。

合并处罚原则。

时效原则。

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警告。警告是指公交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予以严厉谴责并责令改正错误,要求以后不得再犯的一种制裁措施。

罚款。罚款是指公安机关强制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向国家缴纳—定数额金钱的一种强制措施。

拘留。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短期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制裁措施。

第二节知法守法预防犯罪

一、什么是犯罪

1.犯罪的特征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资料卡片: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故意犯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案例链接:

马某,男,28岁,某乡人武部干部。某晚马某已睡着,忽然被院子外的响动惊醒,即起床持枪到门口察看,发现院子外有一个人影晃动。马某上前问道:?谁,干什么的??那人默不作声转身便跑。马某认为此人是来偷东西的,便从家往外追赶,一边追,一边喊?站住?,并在相距10米处朝人影开了一枪。李某(男,19岁)当即中弹倒地身亡。马某第二天向公安机关交待了案情的全过程。

在本案中,马某为了抓住可疑的?小偷?,明知在距离10米处开枪射击,将会造成什么危害结果,仍然向李某人影开枪射击,并造成了李某中弹死亡的结果。这说明马某对李某死亡结果的可能发生是采取了有意放任的态度,虽然他并不希望把李某打死,但他又不采取正当措施防止结果发生。这就构成故意杀人(间接故意)罪。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过失犯罪也分为两种即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案例链接:

汽车司机贾某驾车行驶在山区险道上时,明知山高路险,高速行车有可能发生翻车事故,但他觉得自己的技术高超、经验丰富,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仍然违章高速行车,结果在一险道上发生了翻车事故。在本案中,贾某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抱着过于自信的心理,应对自己过于自信的过失所构成的交通肇事罪负刑事责任。

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的条件:

第一,正当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侵害。

第二,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案例链接:

赖某,男,25岁。某日晚,赖某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而被迫还手。对打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赖的左肩,但未表明公

安人员的身份。赖某误以为黄是帮凶,便拔刀刺黄左臂一刀逃走。在本案中,赖某打击黄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主观上有过失,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

第四,正当防卫必须针对进行不法侵害的本人进行。

第五,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案例链接:

某商店有张、王两名售货员。一天,两人因工作发生激烈口角,王一怒之下操起柜台上的菜刀向张砍来,张急忙躲开,顺手抓起一瓶酒向王抛去,王受伤倒下。这时张从地上拣起菜刀又蹿过去向王砍一刀,把王砍死。

分析以上案例,说说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资料卡片: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案例链接:

孙某驾驶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以25公里的时速由东向西行驶,当行至某大街时,迎面开来一辆高速行驶的失控汽车。孙某为避免与失控汽车相撞,急忙向右打舵,将车开到人行道上造成撞伤一人的后果。孙某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呢?

在本案中,孙某的行为是在两车即将相撞,车毁人亡的危险已直接威胁到孙某及满车乘客的危急关头,又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来避免这一危险的情况下实施的。这是在法律所保护的两个利益必须牺牲其中一个的情况下发生的,两个合法利益不能两全,孙某用牺牲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办法,保全了国家财产和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这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是符合紧急避险的要求,对社会是有利的,因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故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孙某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对被撞伤者,有关单位应妥善处理。

二、对犯罪行为的处罚

1.刑罚及其种类

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制裁措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主要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主刑。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管制。管制是一种最轻的主刑,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的一种刑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超过3年。

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就近执行的一种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

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在数罪并罚情况下,可以到20年。

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并强制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

死刑。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刑罚。如犯罪分子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或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罪当处死的犯罪分子,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时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资料卡片:

死缓2年期满之后的处理

◆行刑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行刑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行刑期间如果有故意犯罪行为,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附加刑。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它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罚金。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和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一种刑罚。

剥夺政治权利。这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

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

2.刑罚的运用

刑罚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资料卡片:

自首成立的条件

◆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发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人员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将自己臵于有关机关或人员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人民法院裁判的行为。

◆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全部罪行。

立功。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并经查证属实的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法定时间内又犯特定之新罪的犯罪分子。

资料卡片:

一般累犯成立的条件

◆前罪与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如果其中之一是过失犯罪的,不能构成累犯。

◆前罪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后罪必须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

◆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的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

案例链接:

杨某、李某曾共同抢劫并致被害人死亡,此案一直未被破获。后杨某因盗窃被依法逮捕,与此同时,李某因伤害他人被拘留。杨某在看守所见到了李某,心想如果李某先交待以前的抢劫致人死亡的罪行,自己就要被从重处罚。为争取从轻处理,杨某主动交代了与李某合伙抢劫致人死亡的罪行。杨某交代这一罪行之前,司法机关并未掌握杨的罪证,也未怀疑杨某作案。那么对杨某应如何定罪量刑呢?

首先,杨某先后犯有抢劫罪和盗窃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

其次,杨某具有自首情节,应依法从轻处罚。我国刑法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杨某被羁押后,主动供出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抢劫犯罪,并且供出了同案犯,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对其所犯的抢劫罪应当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3.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以下规定:

第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三,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做出了以下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1.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周岁至18周岁(不含已满18周岁)的特定年龄阶段的公民实施了危害社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案例链接:

陈某(15岁)是芜湖市宣城地区某中专学校的学生。1999年11月27日下午5时许,陈某放学后赶往校门口的一家小饭馆吃饭,与他同在电脑班的4位同学在饭馆等他。此前10分钟,他听说保安班与电脑班的少数学生要决斗。班主任为此训斥了他们,并搜出刀具等物。陈某刚一坐下,就发现保安班的学生冲了过来,他的4位同学迅速外逃。他跑得慢了些,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被活活打死。据陈某的父亲说,儿子经常遭受年龄大的同学欺侮,额头上被一位敲诈他的同学烫了一个疤。但他怎么也没料到,儿子会在暴力纠纷中被他的同学殴打致死。他不敢相信,7位涉案少年都是与儿子差不多大的同校学生,都是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特点:

犯罪动机的偶发性、模仿性强。

这类犯罪分子的特点:

一是具有不良的街道情感。

二是自制力差。

三是犯罪动机情绪化。

案例链接:

日前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宣判了一起只因为篮球场上的几句口角,两个班的多名男生就大打出手,导致一名本就患有脑血管病的男孩死亡的学生暴力伤害案,6名涉案少年全部被判刑,并处罚金16万元。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事发的早晨,东洲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两个班的多名男生因篮球场上的几句口角发生厮打。在厮打中,杨某、袁某、冯某、宋某、白某、郭某将二年级一班的张某一阵拳打脚踢,并将其踹倒在地后扬长而去,致张某死亡。

资料卡片: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居多。

所谓暴力犯罪,是指使用伤害或威胁程度大的工具,采取强暴手段,非法伤害公民人身,损害公私财物,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犯罪行为。

案例链接:

仅因双方的一点小小嫌隙,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年竟将2名同龄人严某、邓某砍死在血泊中,制造了一起震惊当地的杀人血案。

?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你们如此下手??在长沙市第一看守所,17岁的潘某黝黑文弱,在记者面前一直低着头。?我和他们没什么嫌隙,是黎某两兄弟邀我去的。??当时我们都喝了

酒,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说着,潘某流下了眼泪:?我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现在很想念他们。?

?也没想过要杀死他们,只是咽不下一口气。?同样很瘦弱的黎某自称只有16岁,?有一次,我骑摩托车去一个网吧,严某的一个朋友要坐车,被我说了几句,结果他冲上来打了我几下。后来,我与表哥在一茶馆喝茶,邓某他们两人又喊来十多个人将我们打了一顿。我心里不服,所以要报复他们,没想到……?

资料卡片: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大。

案例链接:

南京市六合区5少年模仿影视作品中的?黑帮?,以收保护费为由四处滋事,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开始的一次犯罪活动发生在南京市大厂扬子生活区的一家?龙虾城?。他们5人进门后就点菜喝酒,酒过三巡后,以服务员上菜慢为由将桌子掀翻,并语气生硬地告诉?龙虾城?老板:?我们有个弟兄刚从‘山上’(指监狱)下来,暂时没饭吃,想向你‘借’点钱花花!?无奈之下,老板只得给了500元。

从这以后,这5人多次来?龙虾城?及其他饭馆索要钱财,稍有不从,便拳脚相加,甚至将一家饭店的老板砍伤。

经查,这5人均未满18岁,他们模仿一些电视剧里的?黑帮人物?,每次出去?行动?时都统一穿黑色衣服,剃着光头。据了解,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5个均未成年的人用上述方法获得了7000多元钱。

资料卡片: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预防犯罪从自身做起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做到:

要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案例链接:

某校17岁学生吕某在市内一家超市购物时,因偷拿一支钢笔被保安当场抓获。事后,吕某为报复拨通超市电话扬言:?当晚7点,超市地下停车场将发生爆炸。?为保证安全,当晚超市提前结束营业,造成14万元经济损失。当地人民检察院对吕某提起公诉。被告人吕某因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日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可见,对法律的无知就会引起行为的偏差,只为了实施报复,没想到就触犯了法律。这位同学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自觉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资料卡片: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以下行为是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以下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即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自觉控制不良心理的影响。

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几种心理的调控:

逆反心理。

模仿心理。

意气心理。

报复心理。

利己心理。

寻求刺激的心理。

案例链接:

新华社记者从杭州市西湖区法院了解到,某年1~7月,这个法院刑庭审结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6件,涉案39人,比上一年分别增长108.3%和225%。39名未成年人罪犯中,有36人是17岁,占了92.3%,法院有关人士认为,从这些数据看,17岁这个年龄段可能会成为一个犯罪高发期。

据专家分析,17岁对许多青年人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此时其生理上往往基本发育成熟,精力旺盛,血气方刚,具备了犯罪的客观生理条件,但心理发育并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且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强、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对一些复杂的人和事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误入歧途。

探究与实践

1.下列现象在你身上有没有表现?如有,你应该认真反思和十分警觉,一定要制定出改正的措施。

◆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地下滑,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作弊,对老师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

◆心理方在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

◆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方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2.两人相互问答的形式,说说对方所举事例是属于哪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3.请你根据所常握的法律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出一期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内容的法制宣传小报。

4.下面是一则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报道,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并派代表上台交流自己的看法。

2002年3月某日,某村中学门前。4名无辜学生被40多人集体殴打,其中一人重伤。起因是:春节前,某中学高一的一名学生上网聊天,与一网友发生?口水战?。对骂中,他了解到对方是某村中学的学生。?口水战?中败北的他,回校后便将此?不幸屈辱?向同年级的司某和张某倾诉。在校内混得有点名气的两人听后大怒,同时表示帮其摆平对方。两人从三所中学纠集近40名帮手,杀气腾腾地来到某村中学报复。

经警方查明,参与施暴的40名暴徒和帮手都是在校学生。分析这一事件,就是由于不良环境熏染,暴力文化误导,以强凌弱、以暴搞暴成为一些青少年解决矛盾冲突常用的方式。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一课練習Ⅱ)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小李是中国人。 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2) 森先生不是学生。 森さん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3) 小李是JC策划公司的职员。 李さんは JC企画の社員です。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二课練習Ⅱ)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那是谁的伞? あれはだれの傘ですか。 (2)这是日语书。 これは日本語の本です。 (3)森先生的包是哪个? 森さんのかばんはどれですか。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三课練習Ⅱ)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厕所在哪儿? 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 (2)这里是邮局还是银行? ここは郵便局ですか,銀行ですか。(3)这个多少钱? 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四课練習Ⅱ).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桌子上面有(一只)猫 机の上に猫がいます。

(2)小野女士的家在哪里? 小野さんの家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 (3)房间里没有人。 部屋にだれもいません。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五課練習Ⅱ)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森先生7点起床。 森さんは7時に起きます。 (2)我昨天没上班。 わたしは昨日働きませんでした。 (3)森先生昨天从9点工作到6点。 森さんは昨日9時から6時まで働きました。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六課練習Ⅱ) 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小野女士和朋友(一块儿)回去。 小野さんは友達と(いっしょに)帰りました。(2)小李上个月从北京来。 李さんは先月北京から来ました。 (3)吉田先生下个月去中国。 吉田さんは来月中国へ行きます。 新标日课后练习答案(第七课練習Ⅱ) 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日语。 (1)小李在图书馆学习。 李さんは図書館で勉強します。 (2)小李每天和咖啡。 李さんは毎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 (3)森先生今天早晨什么都没吃。 森さんは今朝何も食べませんでした。

化学:第四章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人教版必修

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2)了解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书写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够书写氯气分别与金属(钠、铁、铜)、非金属(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标注电子的转移。了解氯气能够将溴离子、碘离子从它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4)巩固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的相关知识。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及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化学史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运用物质分类———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形成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运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3)通过氯气的毒性与应用,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做为化学武器的使用后造成的危害,渗透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本节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是本章的重点。从物质种类上来看,重点学习氯元素的单质──氯气;从氯气的知识结构来看,重点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从实用性上来看,重点知识选择的依据之一是实用性。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自身氧化还原),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确定,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化学知识。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难点为: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 三、教学内容安排

新版标准日本语 初级 第1课同步测试卷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第1課同步测试卷(限时90分钟) 笔试部分(满分90分) 一、将下列汉字改为平假名。(共20分,每小题2分) 1、学生_____________ 2、中国人_____________ 3、課長_____________ 4、英語_____________ 5、企画_____________ 6、吉田_____________ 7、日本_____________ 8、会社員_____________ 9、教授_____________ 10、森_____________ 二、将下列假名改为汉字。(共20分,每小题2分) 11、しゃいん_____________ 12、ちゅうごく_____________ 13、だいがくせい_____________ 14、てんいん_____________ 15、しゃちょう_____________ 16、とうきょう_____________ 17、しゃしん_____________ 18、がいこく_____________ 19、かいしゃ_____________ 20、けんしゅうせい_____________ 三、从下列①②③中选择正确词语,完成句子。(共20分,每小题2分) 21、わたしは___です。 ①小野②小野さん③学生さん 22、___は社員です。 ①李さん②林③キム 23、あなたは___ですか。 ①張②張新③留学生 24、アメリカ人は___ですか。 ①どこ②だれ③なん 25、キムさんは___ではあリません。 ①留学②学校③社員 26、韓国は___ですか。 ①だれ②どこ③なん 27、A:森さんは課長ですか。 B:いいえ、課長___。 ①です②ですか③ではありません 28、A:あなたはタイ人ですか。 B:___タイ人ではありません。 ①いや②いいえ③はい 29、A:あなたはアメリカ人ですか。 B:___、アメリカ人です。 ①はい②いいえ③いや 30、A:キムさんは会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B:はい、会社員___。 ①ではありません②です③ではあります

【教学设计】《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初“七国之乱”爆发的由来与解决过程;唐藩镇割据的形成与危害;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军机处的设立及作用、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括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集权实际蕴涵看中国封建制度衰败的因素 【教学重点】 汉武帝、宋太祖的集权措施;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与作用。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特点,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与和珅斗智斗勇的场景不断出现:刘墉为民请命,虽然吃尽苦头却能始终恪守心灵净土;和珅用尽心计,却只为讨好皇帝,贪大不贪小,贪权胜贪钱,最终完成了揭示一代巨贪异化的全部心路历程。 “一样当官两条路,忠奸两立,泾渭分明。”著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既让我们有看戏的快乐,也为我们留下了警世的思考……不过,这里我们要思考的是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无论是忠是奸,“百官之首”的丞相,从设立开始就同高高在上的皇帝处于一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 新课讲授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国问题。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2)措施: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末割据与宋太祖集权 (1)背景 ①唐朝后期,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②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并实现了相对统一。 (2)措施 ①收精兵。统兵之权归“三衙”,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规定州郡直属中央,文臣掌地方行政,设通判监察。 ③制钱谷。规定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控制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3)影响 ①积极方面: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吸取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2)过程:明朝建国之初,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1380年,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3)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明朝的内阁 (1)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设立内阁,地位逐渐上升,逐渐取得了“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大学电路分析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4-2.5μF 电容的端电压如图示。 (1)绘出电流波形图。 (2)确定2μs t =和10μs t =时电容的储能。 解:(1)由电压波形图写出电容端电压的表达式: 10 0μs 1μs 10 1μs 3μs ()1040 3μs 4μs 0 4μs t t t u t t t t ≤≤??≤≤? =? -+≤≤??≤? 式中时间t 的单位为微秒;电压的单位为毫伏。电容伏安关系的微 分形式: 50 0μs 1μs 0 1μs 3μs ()()50 3μs 4μs 0 4μs t t du t i t C t dt t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完美版

必修3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北京鲁迅中学任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取精去糟”,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析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传统文化价值,激发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过程(所设情景或可改成情景剧) ◆导入 情景一:近几天在广州工作的嘉妮正急着赶一份策划案,节后客户就要。她很犹豫:快到中秋节了,回北京的家还是留在广州? 问题1:讨论嘉妮回不回家? 学生发言(略) 师:中秋节──一年中最迷人的夜晚。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中秋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也就是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新课教学 ◆情景二:嘉妮坐飞机回到北京,中秋之夜,与家人坐在四合院的天井中,摆上月饼以及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全家一起赏月、叙聊。 外公首先发话:“中秋赏月有什么讲究?中秋节是个传统节日,谁来说说它的历史?”大家七嘴八舌说起来。 问题2:中秋赏月有什么“讲究”?说说中秋节的发展历史。 学生发言(略)。 师:“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习俗的继承 问题3:中秋赏月反映了我国文化的什么内涵?如何理解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的“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 学生发言(略)。 师:中秋节是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现象结合得最紧密的节日。中秋赏月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敬,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属于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秋节是民族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又称“团圆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中秋团圆、家国和谐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 板书:传统习俗、家国和谐、团圆、天伦之乐、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 ◆情景三:一会儿,舅舅随口咏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

标准日本语初级下课后答案25-30

【練習】新標日初下第二十五課 第二十五課 練習I 1. これは課長に見せる手紙です。 これは図書館で借った雑誌です。 これは一日に三回飲む薬です。 これは甘くておいしい飲み物です。 これは日本にはない果物です。 これはきれいで優しかった母の写真です。 これは森さんがカラオケでよく歌う中国の歌です。 これはわたしが生まれた家の写真 これは陳さんがまだ食べたことがない日本料理です。これは李さんが明日の会議で使う資料です。 明日会社へ来ない人は森さんです。 山でけがをした人は森さんです。 まだ結婚していない人は森さんです。 周さんを知らなかった人は森さんです。 2. 手紙を書いて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お茶を飲んで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タバコを吸って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新聞を読んで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電話をかけている人はだれですか。 3. 李さんが書いたレポートを読みました。 日本で撮ったビデオを見ませんか。 明日泊まるホテルの電話番号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父にもらった時計をなくしました。 デザインが新しい靴を買いたいです。 自然が豊かな国が少なくなりました。 あなたの子供が好きな料理は何ですか。 仕事がおもしろくて、給料が高い会社に入りたいです。

4. 唐:もしもし、李さんですか。唐です。 李:あっ、唐さん、こんにちは。 唐:今、忙しいですか。 李:いいえ、別に。今、日本から来たメールをチェックしていますが。 唐:そうですか。じゃあ、一緒に食事に行きませんか。 李:ええ、いいですよ。 田中:もしもし、李さんですか。田中です。 李:あっ、田中さん、こんにちは。 田中:今、忙しいですか。 李:いいえ、別に。今、先月の旅行で撮った写真を見ていますが。 田中:そうですか。じゃあ、一緒に美術館に行きませんか。 李:ええ、いいですよ。 森:もしもし、李さんですか。森です。 李:あっ、森さん、こんにちは。 森:今、忙しいですか。 李:いいえ、別に。今、日本の友達に出す手紙を書いていますが。 森:そうですか。じゃあ、一緒に公園に行きませんか。 李:ええ、いいですよ。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あそこでコピーを取っている人です。 乙:ああ、あの人ですか。話したことはあるんですが、名前はちょっと…。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今、李さんとお茶を飲んでいる人です。 乙:ああ、あの人ですか。顔を見たことはあるんですが、名前はちょっと…。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さっき入り口で会いている人です。 乙:ああ、あの人ですか。一度会ったことはあるんですが、名前はちょっと…。 甲:あの人は誰ですか。 乙:どの人ですか。 甲:あそこで電話をかけている人です。

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观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 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文化生活》教学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体现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本框题围绕“传统文 化的继承”,课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使课堂教 学中所要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课上,教师采取“互动开放,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点拨学生 归纳出理论知识:“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怎样正 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重要表现。 (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双重作用。 (3)辩证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形成观点,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态度,并且能学以致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

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的文化继承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双重作用。(重点) 2.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难点)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接触了不少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这为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体验、感受中形成、归纳知识点。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五、教学方法 1. 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2. 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3. 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国学传统文化课堂课教案国学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国学是传统文化吗国学传统文化宣传画 篇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连镇逸夫小学:王晓伟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诵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让学生体会意境,感受语感。 二、听音乐感受 1. 出示课件《话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 教师范读。认真听,体会语境。 3. 6. 自由练习朗读

4. 齐读,扫清错别字。 5、个别抽读,教师注意正音; 6、全班齐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合作探究。 谈感受,提升朗读 1、学生谈一谈对于时间飞快的感受; 2、学生谈一谈如何节约时间; 3、学生带着感受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篇三:传统文化教案全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诗经》 1-1硕鼠(《诗经.魏风》) 教学目标: 1、背诵硕鼠,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 2、了解《诗经》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 3、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前准备:相关的《诗经》的资料以及与本课有关的《诗经》中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本册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对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性质有认识,能喜欢本门课程。 二、学习《硕鼠》。 1、学生自读《硕鼠》,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 3、学生读译文,体会文章的含义。 4、再读文章,读出文章包含的感情。 5、理解文意:重点理解以下字词句子: “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习题讨论课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习题讨论课 Ⅰ 本章要奌归纳 1、正弦量的三要素:),(,T f U m ω,?{要求:①由正弦时间函数、由波形会求三个“要 素”;②由三个“要素”会写正弦时间函数、会画波形图。} 有效值:m U U 21= ,m I I 2 1 =;{注意:①交流电流表的读数一般为有效值;②若知有效值写时间函数表达式,一定将有效值换算为振幅值。} 相 量:{要求:①由正弦量u ,i 会写对应的相量I U ,;②由相量再告知(ω或T 或f )会写相应的正弦时间函数。} 2、基本元件VCR 的相量形式 R I R U = L I L j U ω= C C j U ω1-= I KL 相量形式 KCL 相量形式 ∑=0I KVL 相量形式 ∑=0U 3、阻抗与导纳定义及其串并联等效 ?? ? ???????+== jX R e Z I U Z z j ? (1) ?? ????????+==jB G e Y U I Y y j ? (2) 显然二者互为倒数关系:,1Y Z = Z Y 1 = 阻抗串、并联求等效阻抗的公式,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公式类同电阻串、并联相应的公式。 导纳串、并联求等效导纳的公式,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公式类同电导串、并联相应的公式。 C j ω1-

注意这里的运算都是复数运算。 4.相量用于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正弦函数激励的线性时不变渐近稳定电路,且电路达到稳态,只求稳态响应,称正弦 稳态电路分析。 (2)若单一频率正弦函数激励源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应用相量分析法。 基本思路: 5、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 (1)平均功率 )cos(i u UI P ??-= (1) 应用式(1)计算平均功率时,N 内含有电源不含电源均可使用。 若N 内不含电源,则z i u θ??=- 则 z UI P θcos = (2) 式(2)中z θcos 称功率因数,这时P 又称为有功功率。 (2)无功功率 z UI Q θsin = (3)视在功率 UI S = (4)复功率 S ~ =jQ P +I U =* 注意:整体电路与各部分电路间的几种功率关 k m k P P ∑ == 1 ∑==m k k Q Q 1 ∑==m k k S S 1 ~ ~ (S ≠)1 ∑=m k k S 若为简单电路若为复 杂电路:: 利用阻抗、导纳串并联等 效,结合KCL 、KVL 求解。 应用网孔法、节奌法、等 效电源定理求解。

电路分析第7次讨论课

讨论主题:正弦稳态电路综合(第九章) 1、(1)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并画出阻抗三角形。 (2)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功率因数等于?功率因素角与阻抗角有何联系? 2、N 为无源二端电路。已知)A (305I ),V (010U ? ???-∠=∠=。求:(1)N 内的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视在功率S 和功率因素cos ?,并说明电路的性质。(2)若ω=100rad/s ,求N 内的等效阻抗参数。 + 3、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所示。已知=202 045∠ V ,求该电路的平均功率P 、无功功率 Q 、视在功率S 和功率因数。并画出功率三角形。 4、图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读数为50V ,电流表读数为1A ,功率表读数为30W ,电源的频率为50Hz 。求L 、R 值和功率因数λ。

5.对RL 串联电路做2次测量 (1)端口加90V 直流电压时,输入电流3A 。 (2)端口加f=50Hz 的正弦电压90V 时,输入电流为1.8A ,求R 和L 。 6、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0cos(2105 V t u s =试求: (1)当C 为多大时,电路发生谐振? (2)回路的品质因数Q 为多少?(3)谐振时,电流I 及c L U U ,分别为多少? u 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由串联电路中的L ,C 参数,于串联电阻R 无关。 7、电路如图所示,已知)2cos(2)(t t u c = ,(1)画出电路相量模型;(2)试求电源电压)(t u s ; Ω2u 8、某变电所输出的电压为220V ,其视在功率为220KV A 。如向电压为220V 、功率因素为0.8、额定功率为44KW 的工厂供电,试问能供几个这样的工厂用电?若用户把功率因素提高到1,该变电所又能提供给几个同样的工程供电?通常采用怎样的方式可以提高负载的功率因素?提高功率因素的意义是什么? 9.P220 9-8, 9-6, 9-3(a) (b) (d),9-29 + R U L -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章 一、 1、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电流I 1为 答( A ) A 0.6 A B. 0.4 A C. 3.6 A D. 2.4 A 3Ω 6Ω 2、电路如图示, U ab 应为 答 ( C ) A. 0 V B. -16 V C. 0 V D. 4 V 3、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B )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U I S 二、 1、 图示电路中, 欲使支路电压之比 U U 1 2 2=,试确定电流源I S 之值。 I S U 解: I S 由KCL 定律得: 2 23282 22U U U ++= U 24811 = V 由KCL 定律得:04 2 2=+ +U I U S 11 60 - =S I A 或-5.46 A 2、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 ,可得:2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 '=2/3A; 4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2A, 则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 =-4/3A 。

3、图示电路ab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o = 4 Ω;开路电压U oc =22 V。 b a 2 解:U=2*1=2 I=U+3U=8A Uab=U+2*I+4=22V Ro=4Ω 第二章 一、 1、图示电路中,7 V电压源吸收功率为答( C ) A. 14 W B. -7 W C. -14 W D. 7 W 2、图示电路在t=0时开关闭合,t≥0时u t C ()为答(D ) A. --- 1001100 (e)V t B. (e)V -+- 505050t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 【课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1、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 2、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 3、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注意:A层题全体学生都应做;B层题中等生和优秀生应做;C层题优秀生做。 【知识梳理】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 (1) (2) (3) (4)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 (2)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国家和民族角度: (2)个人角度: 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典型例题: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对此应如何认识? 【课内探究学案】 【合作探究】在一次讨论课上,某班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甲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乙方: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请综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课堂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A1.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D.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B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 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传统习俗要继承与发展 B4.3月29日至4月3日,福建迎来台胞返乡祭祖潮。彰显了两岸同胞“青山一道共云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docx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传统文化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连镇逸夫小学:王晓伟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诵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 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 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 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 最有价值的典范性着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 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 的一生提供营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让学生体会意境,感受语感。 二、听音乐感受 1.出示课件《话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教师范读。认真听,体会语境。 3.6. 自由练习朗读 4.齐读,扫清错别字。 5、个别抽读,教师注意正音; 6、全班齐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 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合作探究。 谈感受,提升朗读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第四次讨论课

第四次讨论课题 文档:xx 1、使用一片163和逻辑门设计产生7, 8, 9, 12, 13循环计数序列,要求计数值为 7的时候输出1个周期的高电平,使用MULTISIM或其他工具仿真验证。 总结并讨论:利用163产生类似循环计数序列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解:利用预置复位法,当计数器运行到9(1001)时,置位到12(1100)当计数器运行到13(1101)时,置位到7(0111)。所以在1001和1101处LD端有效。因此可以设置LD=(Q D Q A)'; 又因为1001→1100;1101→0111。观察可设计D=Q C';C=1;B=Q C;A=B。 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连接如下:

文档:xx 2、总结7、8章内容,用多种不同的方案设计序列发生器110111,讨论自启动。 提示:利用触发器设计(讨论序列长度和触发器个数的关系); 利用MSI计数器设计(如163,扩展讨论:163+组合芯片,实现任 意序列发生器的结构); 利用移位寄存器设计(讨论需要多少触发器?触发器个数仅与序列 长度相关吗?) 2.1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介绍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有些时候需用一组非常特殊的数字信号。一般情况下我们就将这种特殊的串行数字信号叫做序列信号。生成这样的一组特定序列信号的电路叫做序列信号发生器。 2.2利用触发器设计 110111序列有6个状态,这里用D触发器构成模6计数器,同时我们需要=3个,推广一下如果一个序列有n个序列,对于D触发器需要[个。 这里我们用二进制模6计数器产生序列110111,在同步时钟CLK的作用下,3个D触发器输出,顺序从000→001→010→011→100→101→000→…, : 由上述真值表可以得到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的表达式,没有用到的110,111状态可以用无关项表示。 (0,2,4)+d(6,7) (1,2)+d(6,7),

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氯气的性质及氯离子的检验 【复习回顾】 是 ____________ ,还原齐U 是 的电子数目 ________________ . 【探究新知】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3 )与碱溶液的反应 ① Cl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 工业上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总结:Cl 2跟其它碱溶液反应,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Cl 2跟KOH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 2 跟 Ba(0H)2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Cl 2与Ca(0H)2的反应 Cl 2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氧化剂为 ________________ ③ 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关问题 a.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分为 _____________ O 漂粉精和漂白粉具有 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性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和还原剂为 ,有效成分为 ,转移 O 漂白精的主要 作用,用化学方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该反应可说明 HCIO 酸性比碳酸的酸 b. 漂粉精和漂白粉保存不当会失效,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确定漂粉精和漂白粉的 保存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思考:1.实验室常用NaOH 溶液吸收或除去多余的 Cl 2 ,为什么?为什么不用石灰水? 2.分别向漂白粉溶液通入少量和过量的 C02,产生的现象一样么?为什么? (4 )与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的反应 将氯水滴入到FeCl 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氯气作 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 —剂,说明氯气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反应.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Cl 2 + 2KI=== _____________ Na 2SO 3 + Cl 2 + H 20=== ____ 4.用途 ① Cl 2用于消毒是因为 Cl 2跟水的反应生成的 ② Cl 2能用来制盐酸是由于发生反应 __________ 酸. ③ Cl 2能用于制漂白粉、漂粉精. ,生成的 溶于水而得到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公开课教案8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公开课教案8 导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区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把握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进而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的两重性,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传统 能力目标:能快速筛选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分析对待我们的传统的精神 教学重点:区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把握文化传统的二重性 教学难点: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正确看待包袱和财富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 以最近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听到的新闻导入如从某领导去孔庙、去黄帝陵祭拜,韩国将“端午祭”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将“中医”改名为“韩医”申请,易中天品三国让他成为超级教授,王利群谈史记也拥有了一群粉丝,于丹说《论语》,这本书销量将突破400万册等等现象可以看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看出世纪之初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回归的渴望 德国语言学家雅克布·格林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

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传统已成为一个国家的身份证,是支撑这个民族精神的脊梁 二、明确两个概念及其特性 1、这文章讲的是什么问题?――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传统 2、举例辨析 生举例,生结合课文的分析阐述,辨析同学举的几个例子是不是举得恰当,同桌之间一起探讨一下 回到课文,明确两个概念:各请一男生一女生读概念,其它学生关注其中的关键词,并把握筛选重要信息来理解概念 师举例:有时传统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汉字中体现的中国人对中正平和和整齐对称的追求,武术中的侠义精神,苏州园林中的天人合一,春节中体现的重视家庭团圆的愿望 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你看这两个词虽然只前后调换了一下,但相差甚大,作者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蜜蜂和蜂蜜的区别比喻形象、巧妙 3、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和可变性 (1)举文中关于“忠孝观念”的例子 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为政》 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名义章》(树立德行

《电路分析(A)》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A)》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Analysis (A) 课程编号:1001011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104(80 +24学时实验)学分数: 6.5 执笔者:张奕黄编写日期: 2002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机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2.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难点: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难点:独立方程数、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6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迭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及对偶定理。 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互易定理。 第五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阻抗与导纳。 4.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参考正弦量的概念,会用相量图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