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习题精选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习题精选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习题精选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习题精选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习题精选

选择题

1.等体积的三种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溶

液反应,恰好使完全沉淀为。则原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2:3 (B)1:1:1 (C)6:3:2 (D)3:2:1

2.某元素R的氯化物溶液10mL,其浓度为0.05mol/L,其恰好与15mL的0.1mol/L

溶液反应完全,则R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B)(C)(D)

3.溶液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若要使两溶液恰好中和,则溶液与稀硫酸的体积比应该是()

(A)4:1 (B)1:4 (C)1:2 (D)2:1

4.有与按体积比1:2混合而成的气体V L,若要使其完全燃烧,则需消耗的体积(同条件)是()

(A)V L (B)2V L (C)3V L (D)0.5V L

5.有10mL 0.15mol/L的某金属阳离子溶液,恰好能与15mL,0.1mol/L的

溶液中的反应,完全生成沉淀,则n值是()

(A)1 (B)2 (C)3 (D)4

6.用0.1mol/L的溶液30mL,恰好将0.002mol离子还原,且被氧化为Y

单质,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答案:

1.C。(三个反应消耗等量,设均为1mol,按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所需

分别依次为1mol、、,又三溶液的体积相同,其浓度之比应为即6:3:2。)

2.C。(将题给数据整理,得为0.5mmol[毫摩]、为1.5mmol。

0.5mmol 1.5mmol

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3,可知R的氯化物是。)

3.A。(与中和的反应是: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1。设所用浓度为2mol/L,体积1L,含2mol,

则需4mol。又溶液浓度为的,即1mol/L,可知需此溶液为4L。)4.D。(两气体燃烧时的反应式为:

均耗为可燃气体体积的一

半。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耗量也均是混合可燃气体积的一半。)

5.B。(整理题给数据,为0.01L×0.15mol/L = 0.0015mol,为0.015L ×0.1mol/L = 0.0015mol,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1:1,则反应式:

中x=y,即沉淀是,是。)

6.D。(转化为Y单质时为,即1mol 失2mol电子。又中

X应为+7价。按题意,,其失电子应为0.006mol。

且此量电子被题给的0.002mol中的得到。即1mol中的要得到3mol电子,

其还原产物为。)

填空题

1. 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molHCl被氧化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

2. 往5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1120mL氯气(标准状况),溶液中还原性离子只有2/3溴离子未被氧化。则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 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氧气通入10L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2002年全国高考题)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和的混合气中________L,

______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L,则原和的混合气中

_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L,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 由方程式分析:MnO2+ 4HCl(浓)MnCl2+ 2H2O+ Cl2↑,参加反应的氯化氢只有部分被氧化。

2. 依据反应: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据

题意,溴离子部分被氧化,则全部被氧化。

解:设原溶液中溴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x,则的物质的量为x,物质的量为

2x,被氧化的物质的量为2x/3。

3. (1)5,5;(2);(3)

(提示:物质的量相同的一氧化碳、氢气完全燃烧耗相同,选用10L一氧化碳、氢气完全燃烧耗氧气为5L,即剩余气体中有10L为剩余氧气。此外注意25℃时水为液态。最后一问可以用极值假设法,假设10L混合气都是氢气或都是一氧化碳,从而找出值的上下限。)

计算题

1.在标准状况下的22.4L,经臭氧发生装置有30%转化为臭氧(),求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有在标准状况下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9L,经引燃充分反应后使得到的气体溶于一定量水后,得到3.57mol/L的盐酸100mL。求原混合气中氢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3.取50.0mL 和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硝酸处理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995年高考题)

*4.将36g碳和2mol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生成氧化物100g,求生成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

说明:*题有一定难度。

答案:

按质量守恒则混合气的质量与1mol相等,即32g,但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

*2.所得盐酸中

②设参加反应的氢气为,按上述方法得余氯气为1L,则

答:若反应后余则原来的氯气为55.6%;若余氢,原来氯气为44.4%

3.(1)开始时生成的白色沉淀为和的混合物,其中不溶于硝酸的是

;溶且放出气体的是。

按反应式:

(2)设生成的体积为

*4.①题给2mol

设反应后的氧化物只有,则应为3mol

3mol×28g/mol = 84g 与题给100g不符,不合理。

设反应后的氧化物只有,则也应为3mol

3mol×44g/mol = 32g>100g,不合理。

∴生成的氧化物为、两种

②设生成的物质的量为x。的物质的量为y

解之,x = 2mol,y = 1mol 用所得数据检验是否合理

= 100g 合理

答:生成2mol,1mol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含课件) 新疆石河子市第五中学陶希宁 8320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主要的基础知识有: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 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通过学生对诗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采取措施的历史短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时采取措施等历史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通过影像、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文来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表现汉初经济的发展状况加深学生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理解,通过学生表演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短剧帮助他们记忆“文景之治”这一重点内容。通过影像资料解决武帝实行分封诸侯的背景原因的解释。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 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经过汉武帝大一统有关知识的学习说明了大一统是西汉全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通过学生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点

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解决方法是通过学生短剧表演再现文景之治时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解决难题“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分封建侯国知识点是通过画图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是通过学生表演和影像资料共同解决。 难点 如何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方法是通过论由史出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分析再由学生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 诗词图片影像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1、阅读能力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本课通过诗词影像,旨在使学生学会和了解使用史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2、在本课重点子目讲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从汉武帝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理 清学生思路,让初一的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依据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题。 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2.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3.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东北部 B.东部 C.南部 D.西北部 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下图为“4月初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读图回答以下题。 5.虚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 B.暴雪 C.冻雨 D.台风 6.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沿20°E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8.若下列各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题。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常见的酸和碱习题精选

常见的酸和碱 习题精选 1.自来水生产中常通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 .酚酞试液 B .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2.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后生成对应的化合物和水。现有下列转化:( ) ++A B C A ???→????→??→盐酸氢氧化钠△固体物质固体物质 则A 可能是( ) A .CuO B .CO 2 C .MgO D .Na 2O 3.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O 2 B .CO C .SO 2 D .N 2 4.验证某一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投入两小粒锌 说明此溶液是一种酸 ②取少量原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______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是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同时在U 型管中______。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6.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高温煅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中相互作用就可制得氢氧化钾。写出制氢氧化钾有关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7.已知: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②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制造固体烧碱。现要分析一种仓库里的固体烧碱样品。(1)猜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实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A.纯碱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石灰石 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下列溶液中,能使试液变蓝的是() A.氢氧化钾 B.石灰水 C.食盐水 D.溶有CO2的水 3.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NaCl、HCl、NaOH B.NaOH、NaCl、HCl C.HCl、NaOH、NaCl D.HCl、NaCl、NaOH 4.下列物质中,能够吸收空气中的CO2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水 5.下列物质中,能够用来干燥氢气和氧气的是() A.固体食盐 B.固体火碱 C.浓硫酸 D.浓盐酸 6.下列物质中,可以敞口放置的是() A.大理石 B.消石灰 C.浓硫酸 D.苛性钠 7.盛放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但没有变质的是() A.浓盐酸 B.食盐水 C.浓硫酸 D.烧碱溶液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Ca(OH)2 + CO2 = CaCO3↓ + H2O B.KOH + H2SO4 = K2SO4 + H2O C.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D.Ca(OH)2 + 2HCl = CaCl2 + H2O 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 A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C.氯化铁和氢氧化钾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呈蓝色的是()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 (2)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 一、课文通过介绍什么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二、“操纵自如”课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 三、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白天, 夜晚, 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对比,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小艇是小城重要的 四、说说本课的写作特点。 五、理解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六、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事? 七、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 八、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物。请试着运用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技术、小艇的重要作用。 二、小艇速度极快;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三、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活力。 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静寂、入睡了。 交通工具。 四、把人的活动与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 五、1、“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 2、本段用了三个比喻,把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独木舟;把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新月;把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比作水蛇。 六、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 七、小艇是威尼斯城市的重要标志,它的停歇代表着城市一天的落幕,倘若它在夜间仍然是忙碌不停的,相信夜晚的威尼斯还是一幅繁忙的景象。只有小艇停息了,人们入睡了,威尼斯才能入睡。说明了小艇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八、略。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观察法等 一、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原因: 文景之治 采取的措施: 表现: 原因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措施 思想文化: 意义: 时间: 东汉的建立 建立者: 都城: 盛世局面: 析疑:大一统就是中央政府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自学指导: 1.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结合“史料链接”思考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 (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思考: (1)汉武帝是如何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达到怎样的效果?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来的?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这一建议?你如何理解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可在组内讨论) 3、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东汉的统治。

二、小组讨论:汉武帝为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即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三、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 1、从人类诞生到今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统治地位,都非常注重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听取了下列哪位人物的建议( ) A 孔子 B 李斯 C 韩非 D 董仲舒 2、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使一个民族成为有素质、有礼仪、有教养的民族。儒家思想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3、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它是( ) A 大学 B 太学 C 书院 D 翰林院 4、公元纪年法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我国也采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汉书》 请回答:①材料中的其家是指谁的家? ②汉武帝接受此人的建议,在思想文化方面是怎样加强控制的? ③在政治上,汉武帝是怎样削弱诸侯国的势力的? 史料链接 【课后反思】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 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5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 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5.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6.右图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7.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B.7月份,北半球的高压系统仅保留在陆地上C.1月份,北半球的低压系统出现在海洋上D.南半球的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9.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10.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面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 为 ( )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4.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 日 15.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右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以北半球为例。读图完成16-17题。 16.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终年炎热干燥 17.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18. 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削弱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19.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正确的是()

《常见的酸和碱》习题精选

常见的酸和碱 习题精选(一) 1.自来水生产中常通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 .酚酞试液 B .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2.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后生成对应的化合物和水。现有下列转化:( ) ++A B C A ???→????→??→盐酸氢氧化钠△ 固体物质固体物质 则A 可能是( ) A .CuO B .CO 2 C .MgO D .Na 2O 3.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O 2 B .CO C .SO 2 D .N 2 4.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与锌反应而不宜用浓盐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其原因是______;实验室里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某校实验室里只有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想要制取二氧化碳,必须将块状石灰石________,才能使反应顺利进行。 5.验证某一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投入两小 粒锌 说明此溶液是一种酸 ②取少量原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 滴加______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有不溶于稀硝 酸的白色沉淀 生成。 说明该溶液是稀硫酸。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 瓶中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同时在U 型管中______。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7.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 3)高温煅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 2CO 3)在水中相互作用就可制得氢氧化钾。写出制氢氧化钾有关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8.已知: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②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制造固体烧碱。现要分析一种仓库里的固体烧碱样品。(1)猜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实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语文五年级下册《26 威尼斯的小艇》的练习题

26 威尼斯的小艇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tǐnɡ(
) chuan shāo(
) gù yōng (
)
bǎo mǔ(
)
dǎo ɡào(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
2.高声喧哗谈笑。 ( )
3.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
4.手忙乱,脚也忙乱。形容做事慌忙。(
三、选词填空。
)
)
) )
A.静寂 B.沉寂 C.矗立 D.耸立 1.()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水面上渐渐(),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3.高大的石头建筑()在河边。 4.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四、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
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
2.(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3.(
)河道怎么拥挤,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4.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能平稳地过去,(
)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五、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造句。
1.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2.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课文填空。
1.“操纵自如”在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点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 方 面 表 现 出 来的。
2.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起来,充满生机活力; 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了,入睡了。这________的描写形成________,衬托出 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古城的____________ 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________是小城重要的交通工具。
七、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 2、掌握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3、了解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及东汉的衰亡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一、.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西汉初年,______________,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2、出现原因:汉高祖和_______、_______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负担,注重发展____________;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_______,提倡_________,并以身作则;重视“____________”。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__________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存有大量的铜钱。 4、文景时期,重视“____________”,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汉武帝重视人才,破格提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政治上:为增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_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3、思想上:汉武帝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把儒家的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4、文化上: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创办________,以儒家的 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三、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东汉的统治”一目,完成下题 1、建立:公元______,西汉皇族______称帝,定都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______。 2、光武中兴: (1)措施: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惩处____________;任用 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点一: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有何关系?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原创参赛】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本帖最后由 werous6 于 2010-6-30 18:30 编辑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原创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条件,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果。 (2)通过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对比秦皇汉武的主要政策,谈谈为什么秦很快亡了国,西汉却出现了鼎盛局面?”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教材重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为主 学习方法:以表演法、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秦朝的暴政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结果如何? 导言上节课秦朝的暴政令我们触目惊心,为了使今天这节课你和我轻松的走过,我先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音乐电视好吗? 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最后的倾诉》,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恢宏场面? 生答:略 师: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汉武帝刘彻长达54年的铁腕统治,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是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一统的汉朝。 新课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师:我记得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那么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又是站在哪三位巨人的肩上取得的呢?下面同学们找出这三位巨人。 (一) 学生讨论:

屏幕展示:三位巨人即三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面临着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呢?这种局面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师:这三位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是怎样做的呢? 生:略 师:历史上把这种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生活,恢复元气的政策,叫做休养生息政策。 (二)学生讨论: 我国现在是否依然执行这一政策?举例说明。 生:略 师:汉初统治者实行的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同学们齐读。 屏幕展示:《秦始皇河汉文帝的陵墓》 结论:成由俭,败由奢。 师:汉初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屏幕展示:《汉武帝》像有学生简介 师:汉武帝刚一上台就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诸侯国问题,那么汉初的诸侯国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呢? 西汉初年,刘邦为了确保六十天下,分封一些同性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随着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封的诸侯王实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文帝时为了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些软弱措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汉景帝时开始着手削躲诸侯国的封地,但引发了“七国之乱”。视频“七国之乱”片段。虽然被平定了,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困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更加严峻了。请同学们看书举例说明。 生:略 师: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呢? 生:略 师:我们用一幅图来表示刚才同学们的叙述 展示: 作图示意: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这么大: 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阴影部分)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生:诸侯国的势力削弱了,没有力量与中央抗衡了。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合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B.烧碱、纯碱C.蓝矾、胆矾D.生石灰、熟石灰 2.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 A.FeCl3和NaOH溶液B.CuSO4和KOH溶液 C.Na2CO3和Ca(OH)2溶液D.NaCl和AgNO3溶液 3.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B.KCl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 C.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D.CaCO3和HCl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易溶于水的一组是() A.NaOH、Mg(OH)2、Fe(OH)3B.K2CO3、Na2CO3、CaCO3 C.CuSO4、Fe2(SO4)3、BaSO4D.AgNO3、(NH4)2SO4、K2CO3 5.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6.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判断x、y、z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为() z + ySO4 → zSO4 + y;x + ySO4→ xSO4 + y;x + z(NO3)2→ x(NO3)2 + z A.x>y>z B.z>x>y C.z>y>x D.x>z>y 7.下列物质中,不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A.CO2 B.Ba(NO3)2溶液C.FeCl3 溶液D.MgSO4 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C.氯化钠溶液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用一种试剂便可将AgNO3、BaCl2、Na2CO3溶液区分开,该试剂是() A.CaCl2溶液B.盐酸C.硝酸D.KNO3溶液 10.下列各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里只留有Na+和Cl-的一组是() A.BaCl2和Na2CO3溶液B.AgNO3和NaCl溶液 C.CuCl2和Na2SO4溶液D.Na2CO3和稀硫酸 二、填空题 1.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溶液可以解毒,原因是,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4)有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5)中和反应:,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汇总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 3.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 4.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②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③d地的风力比e地小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e、d、c、6. a A.a、e B.a、c C.e、c D.d、e 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完成7~8题。 7.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 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 8.依上图,若以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为依据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读图,回答9~10题。 )9.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 ④高压脊①高压中心②低压中心③低压槽.①④ D.③④ C.②③B.①②A. 10.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11. 在“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抚仙湖太阳观测站(24o N, 103o E)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海拔1720米。下图为抚仙湖 太阳观测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抚仙湖站观测太阳的有利条件有() ①口天湖泊有效吸收热量,大气较稳定②夜间湖边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较高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④位于湖畔,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 2.某同学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11: 40-14: 42在抚仙湖站观测到日偏食,并对其进 行了完整且准确的记录,该记录是() A? A B. B C. C D? D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瑰宝。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署,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 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寄北》。如图中可以反映"巴山夜雨”成 因的是( ) 跨年寒潮拉开了 2019年的帷幕,这次“霸王级”寒潮驱动大量冷空气南下,寒潮带来 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读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18年12月26日的''局部近地面等压线示意 图” O 5?图示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京一一地转偏向力最大 B.呼和浩特一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最大 C.济南一一摩擦力最小 D.郑州一一等压线最密集 6. 该日,郑州市某校操场上国旗的飘扬方向为(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7.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B.副热带高气圧带控制地区 C-西风带控制地区 D?季风控制地区 8. 读下图,上海与洛杉矶夏季降水差异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 * 回答下面两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7.1 酸及其性质同步练习 鲁教版

7.1酸及其性质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A. 木炭 B. 浓盐 酸 C. 石灰 石 D. 氯化钠 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 石灰水 B. 饱和食盐 水 C. 苛性钠溶 液 D. 浓硫酸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Na+、Cl﹣、NO3 ﹣ B. H+、K+、Cl﹣、HCO3﹣ C. Fe3+、Ba2+、Cl﹣、SO42 ﹣ D. K+、NH +、Cl﹣、OH﹣ 4 4.酸和碱混合后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以下证明酸过量的操作及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加入金属铜片,产生气 泡 B. 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C. 加入蒸馏水,溶液颜色不 变 D. 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 5.在某无色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在酸溶液中也不溶解,则原溶液中() A. 一定有SO42﹣离 子

B. 一定有Ag+离子 C. 既无SO42﹣离子,也无Ag+离子 D. 含有SO42﹣离子或Ag+离子中的一种 6.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A. 用水浇灭 B. 用嘴吹 灭 C. 用灭火器朴 灭 D. 用湿抹布盖灭 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的是() A. 碳酸钙 B. 浓硫 酸 C. 浓盐 酸 D. 氢氧化钠 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氢氧化 钠 D. 食盐 二、填空题(共4题;共14分)

9.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 10.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时,会看到瓶口出现________,这是由于浓盐酸有________性. 11.二氧化硫(SO2)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与水。现有某探究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假设:SO2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SO2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SO2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下列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 ①SO2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能被浓硫酸干燥.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SO2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SO2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 .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12.盐酸是________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___色液体,有________气味,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________,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性. 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 13.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

单元闯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1.(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 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 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 2.(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由图可知( )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 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 500米左右)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读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7山东潍坊一模)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6.(2017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年 B.1920年 C.1940年 D.1960年 读“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下面三题。

九年级化学《碱的性质》习题精选.doc

常见的碱习题精选 常见的碱 1、碱的通性 碱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 ),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 常见碱[NaOH 和Ca(OH)2]的性质、用途比较见下表: 化学 式 NaOH Ca(OH)2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 物质性质白色固体,极溶于水,溶解时, 有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 腐蚀性 白色固体,溶于水,有强腐蚀性 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使无 酚酞方试液变 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使无酚酞方试液变 化学性质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NaOH+CO2= 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 (通性) 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NaOH+H2SO4= 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a(OH)2+HCl= (常用于中和土壤酸性)④与某些盐反应④与某些盐反应 FeCl3+NaOH= Ca(OH)2+Na2CO3= (土法制碱) 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石油、纺织、 印染工业、作干燥剂 用于建筑工业、制漂白粉、改良土壤、配制农药等 一、选择题 1.下列气体能用固体NaOH 作干燥剂的是 A. H2 B. HCl C. CO2 D. S O2 2.下列 各试剂中可用来鉴别Ca OH 2 和NaOH 溶液的是 A 盐酸 B 酚酞试液 C 碳酸钠溶液 D 石蕊试液 3.下列各组物质,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是 A 石灰石和盐酸 B Ba OH 2 和H2S O4 C Fe2O3 和盐酸 D NaOH 和HCl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Ca OH 2、稀H2SO4 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氯化钡溶液 B 紫色石蕊试液 C 碳酸钠溶液 D 酚酞试液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Na2C O3和HCl B.Ca (O H)2和HNO3 C.CuSO4 和KOH D.Na2CO3和Ca( OH) 2 6.要除去制取CO2 时混有的HCl 气体,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气体通过石灰水B.将气体通过NaOH 溶液 C.将气体通过Na2C O3 溶液D.将气体通过铁粉 二、填空题 7.生石灰的化学式是,熟石灰的化学式是,石灰石的化学式是。 8.根据标出的化合价 1 H 、 2 O 、 4 C 、 2 Cu ,试用化学式回答: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人教 新课标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重点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思考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汉武帝。 3、情感目标: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三、学习方法: 比较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合作。 四、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文帝景帝还提倡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文帝、景帝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2、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的建议,削弱势力,诸侯国越分越小。接受的建议,“”。把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均受到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在长安举办。以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 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思考:“动脑筋”: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铃木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景之治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汉武帝的大一统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措施:奖励________、提倡_______、重视___________ 文景之治 作用:奠定了汉代________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原因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大一统政治:削弱________________ 措施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太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