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之令狐文艳创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之令狐文艳创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之令狐文艳创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之令狐文艳创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令狐文艳

朱科蓉①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基础课,开发面向行业与地方的特色课程,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模式化,将创业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当中。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财政拨款或集资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生源和分配大部分来自本地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其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即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要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内容,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其中“依托学科”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改革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方法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和通识选修课。在这些公共基础课中,除了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必须开设外,其它的公共基础课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开设哪些公共基础课,每门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学时是多少,都应该取决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生物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8学分、物理实验4学分;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4学分、没有开设物理实验。两所院校在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课程开设学分与学时的差异,是源于两所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北京大学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而北京联合大学主要培养“能在食品化工和检验检疫、生物制品、生物制药等领域从事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只需“够用、适度”就行,而不需要“系统掌握”。这就说明,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及学分、学时多少,都要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同样,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也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现在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通识素养,都开设了通识选修课模块,这些通识选修课与专业课之间基本没有什么联系,从而使学生觉得这些课程没有意义。但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则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开设了部分针对性强的人文基础课程和科普知识讲座。如湖南文理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开设了“土木工程与绿色伦理”、“土木建筑与生态平衡”、“工程与文化”等课程和讲座,尽量消除学院统一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发展关联不紧密的弊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在课程设置确定以后,对某一门课程具体应该讲授哪些内容,也应该结合专业的具体需求和有助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每一门课程都代表着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空里,教师不可能把该学科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没有能力去吸收所有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毕业去向来说也不需要掌握如此系统的基础知识。这就涉及到课程内容的取舍问题。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生物技术专业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对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授必须与具体的专业需求相结合,而不是遵循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等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同样,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相结合。当前,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难点,公共基础课教师抱怨学生的基础太差,学习没有积极性;专业课教师抱怨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没有掌握该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生抱怨公共基础课太难学,考试通过率太低。针对这种情况,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开展了“面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要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讲授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来选择,而不能面对不同的专业讲授同样的内容。

二、学科专业基础课:精减内容、优化整合

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时能够接触到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实用型、应用型课程。由于教学时空的有限性,在增加实用课程的同时必然要减少基础课程,否则将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但基础课程的减少首先要保证基本的理论基础,要保留该专业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学科专业基础课。

由于学术型本科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系统来构建的,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系统把握该学科的所有知识。但应用型本科对理论基础的要求是“广、浅、新、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有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基础课程,完全可以删减掉。如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在修订2008版培养计划时要求创新专业课程体系,“要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的作用,对原有课程进行压缩与清理,原则上每个专业清除的课程门数应占现有课程门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被压缩和清理的课程,既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也有专业课程。

减少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还可将几门相关的基础课程进行

有机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减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从而既保证了必要的基础,又不至于占太多的学时。如三江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以微电子技术方向为主。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将原有的“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微电子物理基础”课,保证了后续课程所必须的专业物理基础,保留“量力学”中的微扰理论、“固体物理”中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理论、“半导体物理”中的非平衡载流子和pn结理论等内容,减去旁支和次要的内容。1安徽科技学院在农艺教育等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把《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整合为《作物科学基础》,压缩课时,删减中学已经学过和对后续专业课学习关系不密切的内容。

三、专业课程:开发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特色课程

各专业在保证一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应开设更多的实用型课程。这种实用型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面向行业的课程;二是面向地方的课程。

开发面向行业的课程要求各专业找准就业定位,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如同样是英语专业,有的侧重商务英语,有的侧重旅游英语,就业领域不一样,开设的专业应用课程也不一样。以北京联合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在1979年设置地理学专业时,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1996年地理学专业演变成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而且侧重于培养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了房屋建筑学、土地评价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等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2005年开始开设物业管理方向,增加了很多物业管理方面的课程,如物业项目管理、房屋维修养护管理、房屋维修预算、物业管理法规、物业环境管理、楼宇设备管理等。

开发地方特色课程,能够为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好的了解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这些地方特色课程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也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如东莞理工学院为

使学生先感受东莞、先认识东莞、先适应东莞,在毕业就业时,比别人先适应岗位、先适应企业、先适应社会,更具竞争力,学校设置了系列的贴近东莞经济社会特征的课程。包括面向全校开设“广东(东莞)经济研究”等选修课程,通过剖析占主体地位的外源型企业,分析比较其管理与内源型企业的异同,让学生把握东莞经济特征。结合东莞外资、民营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等特点,开设了“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和“涉外企业管理”等专题课程。再如广东五邑大学努力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中文系的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专章介绍明代犬儒陈白沙的诗歌;“古代戏曲研究”专章讲授粤剧;“方言与文化”专章分析五邑侨乡方言的特点;在“中国文化地理”教学中介绍五邑侨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地理变迁,研究其与侨乡形成之间的关系,而且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五邑地理、村落、街市,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使学生收获良多;在“中国民俗文化”课中,对五邑侨乡的风俗民情分类进行详细讲述。管理学院在“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中广泛引入“五邑华侨企业”的案例,增加了现实感和亲切感。侨乡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为全校开设了“五邑华侨华人史”、“五邑民俗”等公选课程;不定期举办开平碉楼、侨乡文化的学术讲座。

四、实践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构建

突出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本质区别,而落实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教学。但对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构建,很多院校还存在困惑。现在很多文科类专业的实践基本上只有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就成为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核心。

以北京联合大学实践课程改革为例,1978年的历史学专业只开设了理论课程,没有实践课程。1996年也只开设了传统的文科专业实践课程:学年论文、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而2007年的实践课程则相对完善,除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这几个传统的文科专业实践环节外,还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了不同的实践课程,文博旅游方向开设了文物景点解说实践、导游证培训、文化旅游策划与营销、北京市旅游行业调研等实践课程,文物博物馆方向则开设了秘书证培训、博物馆陈列设计与藏品管理、北京市文物行业调研等实践课程。再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1979年地理学专业只开设了植物地理实习、土壤地理实习、地貌实习和生产实习四个传统的地理学实践环节。2007年则增加了城市与区域综合教学实习、城市要素综合分析与应用、初级专业调研和高级专业调研等集中实践课程,还有一些传统的理论课程也增加了实践学时。经过近三十年的课程改革,这两个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渐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不仅体现在实践课程数目的增加,更体现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紧紧围绕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实施,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五、选修课程:模块化

马丁·特罗认为大众化阶段的课程特点是“灵活的模块化课程”2,即打破传统学术课程的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课程与职业领域的对应关系组合成不同的课程模块,以供学生自由的选择。国外很多大学并没有严

格、固定的专业这一说,专业不过是课程的组合而已。课程可以不断的更新,课程之间可以不断进行重组,课程的重组形成不同的专业。这样就能比较灵活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在我国,本科专业的设置受到严格的审批,每个专业都有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这是每个本科专业都要执行的,不能随意改变的。因此,面临目前的各种约束,应用型本科院校只能在选修课程方面进行模块化,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模块化目前在多数高校都实施了,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则主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而选修课程模块化主要是指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模块化。

选修课程模块化加强了选修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了课程选修的随意性,也更明确了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选修课程的设置一方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即要求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加适应职业的需求,更加接近学生就业时的行业与岗位。如合肥学院明确了“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工科专业坚持强化“数学+计算机+工程实践”三大基础,而其余的专业模块则充分反映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文科专业打破传统的“三层楼”课程结构,对原有课程进行模块化重组。3台州学院每个专业至少设置2-3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读不同的模块课程,从而为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供了课程知识结构的基础。如工商管理专业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设置了民营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2个模块课程;英语专业设置了教育、商务英语和翻译3个方向的模块课程;材料物理专业设置了功能材料和工程材料2个模块。据统计,全校32个本科专业有27个专业设置了模块课程,占84.4%。

六、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

国外很多大学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美国的Vesper和Gartner对941所大学商学院的院长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发现,在那些开设了创业教育项目或创业课程的大学中,给大学生开设最多

的相关课程是“创建新企业”、“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非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家庭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技术转移”、“创新评价”、“创业投资与私人权益”、“创业相关法律”等。

但国内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从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到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九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迄今为止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但从各试点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经验来看,创业教育课程普遍受到了大学生欢迎,不过现在创业教育课程仍然很弱。4对应用型本科人才来说,就业是其主要出路,就业与创业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因此,激发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与创造创业机会应该贯穿大学的整个教育。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看,应该开设系列创业课程,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技能、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指导、创业案例、创业法制常识等。目前,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改革,但还不深入、不系统。还有很多的地方本科院校还没有意识和能力去开设相关的课程。

如温州大学从2005年开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纳入全校公共必修课,并积极挖掘温州资源,充分利用温州丰富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家资源,突出课程特色,在公共选修课中单独设置“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中小企业创业实务”、“温州模式与企业家精神”等创业教育类课程,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设置创业实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中小企业案例教学等专业必修课。

黑龙江大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均设立了8学分创业教育必修学分,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通过修读创业教育课程、参加认证培训等多种途径获得创业教育学分。近三学年,学校共开设专业创新类课程89门;“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选修

课程1109门(次);设置国际认证、行业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项目16项,1832名学生获得了相关资格证书;引进了SIYB、KAB等创业培训类课程,1015名学生参与培训,845人获得劳动部培训证书。

大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革。虽然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体系上,很多院校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仍然带有浓厚的学术型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或只是在原来高职高专课程设置基础上增加一些学科基础课。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的、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落实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的院校已经开始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但却受到教育政策、教师能力、教学经费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1.周志祥,张安康等:《产学研办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载《三江学院学报》,2008(6)。

2.[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载《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 (1)。

3.陈啸:《刍议市场本位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载《教育与职业》,2004(12)。

4.汪军:《高校KAB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载《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2)。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 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 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 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

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方案

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方案 背景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前提是应用性本科专业建设。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设置应用性本科专业。要聘请更多行业企业相关领域 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评议论证,拓展现有专业内涵,增设一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 调整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提高应用性本科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集 中度,形成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专业集群,促进人才培养类 型结构调整,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础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构。高校要突破现有学科框架,紧密结合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建设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重构课程体系。 要更加突出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科学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多样化培 养方案,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增设实践类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扩大学生在实务 部门和企业的顶岗实习规模,明确毕业设计基本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产 业发展需要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习课,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行业 企业协同建设课程资源机制,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质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要全面推广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成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的融合发展、协同育人,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人才培 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 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行业发展和用人部门实际需 求无缝对接。要依托实务部门和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校企 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二级学院,实现高 校与企业全方位、实质性合作。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要推动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 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培养面向生产技术 和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高校要紧密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组织教师到实务部门、企业生产 一线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教师和工程师资格兼具、 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要支持教师参与实务部门、企业急需的应用课 题研究和技术研发,聘请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承担相关课程教学,并作 为青年教师实习导师。要改革教师聘用和考评机制,完善应用型教学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文件既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引导试点、形成示范,也立足于在制度层面通过试点推进整体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精确定位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地方资源和就业需求,重构工科专业人才的能力组成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建立工科专业转型的教学模式体系,旨在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分层的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步缓解我国人才结构的根本矛盾。 标签:应用型;专业转型;工科专业;教学模式 一、工科专业转型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落实国家的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方针,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对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转型进程,平衡我国现阶段就业结构性矛盾意义重大。工科是我国第一大学科,工科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应明确工科的工程实践特色,了解就业市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定位—借鉴—改革—实践四大步骤,推动工科应用型转型。 二、工科专业的教育现状及问题 1.缺少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些地方院校工科专业转型没有范本,为求效率,往往照搬名校的培养模式,导致地方性院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与名校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雷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無法满足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工科实践类课程的形式化 在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指出,工程教育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普遍存在教学虚拟题目陈旧单一、企业实践阶段流于形式等问题。当前各地方高校开始反思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环节。 3. 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匮乏 教师多是侧重理论研究的硕博研究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政策支持不足,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有其局限性。 三、工科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 个基本问题 陈小虎杨祥 一、引言 从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的和消费需求的多层多类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到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高等教育还要新增650 万以上的学生,新增规模的主体要由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今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40%只是一个最低标准,多数省市都会超出这个比率。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2005 年已经超过50%,达到普及化标准了,有一批省份在2015 年毛入学率也会超过或达到50%。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序幕已经拉开了。普及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也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范围广,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看,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指标比老本科院校好,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比较好。这整体上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办出特色,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或特色指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因而,《纲要》第22 条、第31 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是方向性指引,为新建本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解析

2015年11月16日 17:52教育部网站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以下为权威图解和全文大放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浅析独立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浅析独立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得有声有色,重点大学在自身已有的优势下向着“有特色高水平”的道路迈进,而依托母体学校发展的独立院校显得毫无办学特色和优势,传统理论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独立院校面临着向“多元化”和“应用型”转型和发展。本文从独立院校的现状分析,初步探索独立学院从学术性向应用型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独立院校的教学特点 首先,教师数量不足,普遍存在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授课任务繁重。为了达到基本工作量,专业课老师既承担了学院的专业课,又需担任公共课,备课压力大。其次,教师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的主干力量,他们学历高、专业理论强,学术水平高。再次,教育观念落后。受大众化教学的影响,独立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从传统理念中转变出来,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 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论课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的自律性差,学习成绩总体不如一本、二本院校。相反,相比课堂学习,学生更倾向于参与校外实践和校园活动。学生综合素养好,极具创新精神,可塑性强。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他们表现优异,不差于其他类型的本科院校。在校园活动中,尤其是在团社活动和大型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色,从组织策划到活动中的任务执行,表现出色。 总体上来说,一方面,学生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实际动手能力强,有较好的实践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没有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使得实践和研究流于表面。 二、独立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理论性强,但缺乏实际能力,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独立院校教师普遍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理论水平高。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造成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强硬,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其次,独立院校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但注重积累社会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独立院校招收的学生成绩较低于其他高等院校,所以学生理论知识不牢固,知识零散、不成体系。 由此可见,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传统理论知识已经面临残酷的淘汰。高等教育已不再只是培养满足国家需求的少数精英人才,而是转向了培养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摘要]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 元化构成。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范围狭窄、高层次体育人才匮乏,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不尽合理,技术技能实践型体育教师缺乏的瓶颈,提出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导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先考虑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科研能力;引培并举,加强高层次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推动青年体育教师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转型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扩招,到2012年,我国新建(新升格)本科院校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占全国本科生在校人数的50%以上,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60%以上集中在地市级城市,管理上以省市共管为主,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及鲜明的发展指向,这批高校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从合并组建、稳步发展逐步走向凝练特色、快速发展,初步得到社会认可。然而,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数据显示,①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比老本科院校好。②表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第二十二条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这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和动力。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特别提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年3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得到确认,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型转,而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③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 发展应用技术型院校是大势所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狭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职业资格,但学术型体系下发展而来的教师构成多样,有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技能型等,一刀切要求所有教师均为双师型、“通”“专”结合不太现实;但可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等提出此类要求,而其他教师则兼顾多元,以个人特色在专业团队平台上发挥个人优势。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包含两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0139941.html,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作者:陈静 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7年第07期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转型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转型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然后指出了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师资队伍结构与转型发展不匹配,校企合作办学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体制行政化倾向明显。最后阐述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明确办学定位,转变办学思路;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校企合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陈静(1983- ),女,河南三门峡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硕 士。(河南郑州 451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7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河南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专业集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GYB6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4-0042-03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 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且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转型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渐减少,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导致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经营效益下降。新时期区域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呈现出“三高”特征,即高知识含量、高技能和高附加值。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预计截止到2020年,中国市场对高新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高达1.5 亿人,技术型人才供应缺口可能高达2400万人。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转型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必然结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实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实施 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较低、学术人才培养的倾向严重等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就是转型发展中的关键,学分制更能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灵活性,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合理适应市场机制,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机制。 一、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中的规定,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为3类:学术研究型、知识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2021年我国提出要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部在2021年度工作要点中指出,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 国务院2021年5月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職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目标任务:到2021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型、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就是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转型是其必然的要求,转型的重点是如何将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强调理论视野和研究能力,培养路径相对方向十分明确;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更为复杂,应用型人才特别强调创新型,而技术创新发展是很复杂的。技术的创新发展要时刻把握市场动向,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这就使得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更为全面的能力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人才培养也要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发展。 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上,都带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痕迹,即使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发展,短时间也无法改变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5-11-17 来源:教育部 教发[2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基本思路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

“地方化”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地方化”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摘要】“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应然之举。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努力成为区域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地;通过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对接和服务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开展应用型科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成为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引领区域文化,促成内外共生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地方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6)19-0026-03 【作者简介】1.关雯文,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2.吴学松,金 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英国学者阿什比认为,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 大 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环境。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在地多为地级市,由当地政府主管或共建,生源多以当地为主辐射全省,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地就业,这就决

定了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所在区域的天然联系 引导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地方化”是其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转型后的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将深植于区域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整体脉络中,并与区域之内的其他领域的变革紧密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区域共生共荣。 一、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化”的主要意义 (一)“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依托平台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和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高校作为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理应在国家的这一系列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主要问题是“接地气” ,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在“应用”上做文章,踏踏实实地为地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从国家到省、市的层层落实,亟须各级各类高校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创新极”作用。对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地方化”是贯彻落实一系列国 家重大战略的最好的依托平台。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这一历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向着不同的方向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不单单是一所院校实施综合改革和谋划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因此,有必要将高校的内涵体现在办学定位和特色上,形成高校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不断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一、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迫切需要引导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院校转型发展就是要从不同维度,积极适应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调适,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及运行模式。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种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改革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只有实现从原本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国家和部分省市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分类转型发展,不断强化内涵和特色,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落实分类管理,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及规格,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严重失衡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应用型本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思考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思考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 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 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主题词:应用型高校转型升级发展 “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由部分省属本科院校与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联合试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1、强化实践教学还未形成一致普遍的理念。部分师生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型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 2、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表现在:(1)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许多课程基本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上。(2)实训模拟场地限制了学生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现有的实训设施还远未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现阶段的实习基地普遍存在着浮于形式的现象,一方面归因于当前我国企业改制后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可归因于在该领域经费的投入、人力的投入以致感情的投入所限。 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