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本章节目录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的护理

头皮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

癫痫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的护理

小儿惊厥的护理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

组成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分布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脑的解剖

概念

小脑幕幕上腔大脑镰分左右大脑半球幕下腔脑桥、延髓和小脑

小脑幕切迹裂孔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

枕骨大孔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

脊髓位于椎管内,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新生儿约平第3腰椎下缘。

脑和脊髓表面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附: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分化

特点

沟回较浅且发育不完善,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易泛化。皮质下中枢较成熟,皮质及新纹状体尚不成熟

耗氧

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更差

脊髓发育

脊髓

胎儿第2腰椎下缘

新生儿第3、4腰椎下缘,故腰穿时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

末端4岁第1腰椎上缘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的护理

概述

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

颅腔一个骨性的半封闭的体腔,借枕骨大孔与椎管相通

正常值70~200mmH2O(成年);50~100mmH2O(儿童)

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脑疝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因,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一、病因

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脑水肿脑的创伤、炎症、脑缺血缺氧、中毒引起(最常见)脑积水脑脊液分泌或吸收失衡

脑血流量增加二氧化碳蓄积和高碳酸血症时脑血管扩张导致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肿瘤、脓肿等

颅腔容量缩小凹陷性骨折、狭颅症、颅底凹陷症二、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最常见)、呕吐(喷射性)和视乳头水肿(客观体征,长时间水肿可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生命体征改变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增高为主),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两慢一高),称为Cushing反应

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升高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慢性者表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等

其他症状与体征外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张等

临床表现——脑疝

疝:病,某一脏器通过周围组织较薄弱的地方而隆起:疝气(腹股沟疝。亦称“小肠串气”)。出处:

疝,腹痛也。从疒,山声。——《说文》

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问·长侠节论》

挤牙膏

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

颅压增高表现剧然头痛、呕吐

剧烈头痛(枕后部为甚),反复呕吐,

颈项强直

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

生命体征紊乱出现早,意识障碍出现

瞳孔改变病变同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动眼N受刺激),

对光反射消失

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

死亡过程较枕骨大孔疝慢,终去脑强直,呼吸心跳停止

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早期可突发呼

吸骤停死亡

肢体运动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强迫体位

障碍

三、辅助检查

腰椎穿刺直接测颅内压,化验脑脊液,但颅内压增高明显时有促成枕骨大孔疝的危险,应避免进行

影像学检

CT、MRI、DSA找病变位置及病因

四、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最根本的治疗原则,如切瘤子,清血肿,控制感染等

药物治疗脱水剂、激素、冬眠低温等,以减轻脑水肿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脑疝治疗立即应用高渗脱水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降低颅内压争取手术时间

其它难以确诊或无法切除则脑脊液分流术、侧脑室体外引流术或病变侧颞肌下减压术等

五、护理问题

1.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

六、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体位

床头抬高15°~30°斜坡位,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吸氧降低PaCO2→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颅内压降低

输液总量1500~2000ml/日,尿量不少于600ml,慢滴防脑水肿

饮食普食,限制钠盐摄入

生活避免意外损害,避免强制约束因避免挣扎致颅内压↑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

意识反映了大脑皮质和脑干的功能状态,分析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生命体征急性颅内压增高早期病人的生命体征常有“二慢一高”现象

瞳孔及肢体活动判断病变部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意义同前

护理措施——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

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激动

保持呼吸

道通畅

当呼吸道梗阻时,病人用力呼吸、咳嗽,致胸腔内压力增高,加重颅内压(呼吸道梗

阻使PaCO2增高→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增多→加重颅内高压)昏迷病人或排痰困难

者,应配合医生及早行气管切开术

避免剧烈

咳嗽和用

力排便

病人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胸、腹腔内压力增高,有诱发脑疝的危险,故需要预防和治疗

感染,避免咳嗽,预防便秘

护理措施——用药的护理

脱水治疗

的护理

首选20%甘露醇250ml,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若同时利尿效果

更好,逐渐停药,防止颅内压反跳现象

激素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并能减少脑脊液生成,使颅内压下降

护理措施——脑疝的急救与护理

一般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输氧

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对呼吸功能障碍者,立即插管

药物

立即使用20%甘露醇200~40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快速滴入,呋塞米40mg静推,以暂时降低颅内压

术前准

紧急做好术前检查和手术前准备

护理措施——脑室外引流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引流速和量引流量≤500ml/日

保持通畅如阻塞可挤压引流管,不可盐水冲(阻塞物冲入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

观察血性CSF—出血;浑浊CSF-感染

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袋时先夹住引流管(避免逆流)

续表

时间一般1~2w,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不超过3~4天

注意

事项

先头颅CT→夹住引流管1~2d(注意病人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无颅内压增

高症状→拔管(先夹闭,以免逆流,拔管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出)

护理措施——冬眠低温疗法

原理

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

注意事

先冬眠再降温,否则患者寒战→代谢率及耗氧升高→颅内压升高

降温速度下降1℃/h,降至肛温31~34℃较理想

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停药

3~5日一疗程,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温

健康教育

头痛、外伤及时就诊。

颅内压升高者避免剧烈咳嗽、便秘、提重物等。

指导康复锻炼。

护理措施——冬眠低温疗法

原理

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

注意事

先冬眠再降温,否则患者寒战→代谢率及耗氧升高→颅内压升高

降温速度下降1℃/h,降至肛温31~34℃较理想

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停药

3~5日一疗程,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温

健康教育

头痛、外伤及时就诊。

颅内压升高者避免剧烈咳嗽、便秘、提重物等。

指导康复锻炼。

头皮损伤病人的护理

头皮裂伤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

锐器或钝器打击钝器打击所致最重,多因妇女长发被卷入机器

出血较多。不易自行

停止,严重时休克

皮下血肿较局限,无波动;帽状腱膜

下(血肿易扩散)和骨膜下血肿有波

动感

分不完全/完全撕脱,常因剧烈疼痛

出血发生休克

现场急救加压包扎

止血,24h内清创缝

加压包扎,早期冷敷,24h后热敷,

待自行吸收;血肿较大穿刺后再加压

○完全性-包裹后低温保存随患者

速送医院;○不完全-6~8h内清

创缝回

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脑震荡

概念

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临床

表现

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逆行性健忘(对伤前一段时间情况不能回忆,往事清楚)+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醒后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治疗无特殊治疗,卧床休息1~2w,予对症处理

二、脑挫裂伤

脑挫裂

脑挫伤暴力作用头部后,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软脑膜尚完整者

脑裂伤软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

意识障碍最突出的症状,昏迷时间超过30min

症状与

体征

语言中枢损伤-失语;

运动区受损伤-锥体束征等

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

脑疝继发脑水肿和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

检查CT或MRI 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范围、脑水肿的程度及有无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治疗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必要时手术

三、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病因颞侧颅骨骨折致脑

膜中动脉破裂

脑实质血管破裂脑实质内血管破裂

典型症状中间清醒期(昏迷-

清醒-昏迷)

持续昏迷或进行性加重,少有“中间清醒期”,

较早出现颅内压升高和脑疝症状

与脑挫裂伤和急性硬

脑膜下血肿相似

辅检CT最常用,能清楚显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部位、范围和程度。MRI能显示轻度脑挫裂伤病灶。

治疗

原则

一经确诊原则上手术治疗,手术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

四、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问题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高代谢、不能进食有关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病人意识不清及长期卧床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

(二)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

原则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搏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病人生命的伤情一般

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禁用吗啡止痛

外伤护理休克者补充血容量,开放损伤时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外露的脑组织周围,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尽早使用抗生素和TAT

2.一般护理

体位意识清醒者斜坡卧位(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或吞咽障碍者侧卧位或侧俯卧位(避免误吸)

营养支持昏迷者禁食,早期肠外营养,输液量1.5~2L/日,输液不可过快,伤后3天仍不能进食改鼻饲

降温高热使代谢增高,加重脑组织缺氧

躁动的护

需找原因,勿轻率镇静,躁动者不可强加约束(过分挣扎→颅内压↑)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误吸、必要机械通气)

4.严密观察病情

(1)意识状态

反映大脑皮质功能和脑干功能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最高为15分,总分低于8分表示昏迷状态,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附表)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

睁眼反应计分言语反应计分运动反应计分

主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活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胡言乱语 3 躲避刺痛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肢屈 3

不能发声 1 刺痛肢伸 2

/TD> 不能活动 1 (2)生命体征

顺序呼吸→脉搏→测血压(避免躁动)

颅内压

增高反应

生命体征“两慢一高”(BP↑+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进行性意识障碍中枢性高热下丘脑或脑干损伤时

伤后数日高热继发感染

(3)瞳孔

一侧两侧

大小对光反射大小对光反射原发性动眼N损伤散大弱- -

小脑幕切迹疝先缩后散弱或消失- -

脑干损伤

- - 不定消失

深昏迷或临终- - 散大消失

(4)锥体束征

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偏瘫等局灶症状,在受伤当时已出现,且不再继续加重;

伤后一段时间出现或继续加重的肢体偏瘫,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多是小脑幕切迹疝压迫中脑的大脑脚,损害其中的锥体束纤维所致。

续表

其他(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躁动时无脉搏增快=脑疝形成

脱水+利尿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预防

并发症

压疮、关节僵硬、肌肉挛缩、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

术前后护理术前2h剃头+洗净头皮

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健侧或仰卧位,避免切口受压小脑幕下开颅术后侧卧或侧俯卧位

(三)健康教育

1.对存在失语、肢体功能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锻炼。耐心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制订经过努力容易达到的目标,有利于病人树立起坚持锻炼和重新生活的信心,并指导家属生活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有外伤性癫痫的病人,应按时服药控制症状发作,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不做登高、游泳等有危险的活动,以防发生意外。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按病变性质可分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 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 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 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 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三指半.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 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 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 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 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 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 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 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 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六篇 神经系统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六篇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六篇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主导系统。 神经系统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同学们比较好地掌握神经系统的知识构架,我们仍然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来表现这一篇的内容。 知识结构图习题训练【练习题】一、填空题 1. 膈神经起自_______丛,它的肌支支配_______,皮支分布到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处。 2. 分布到胸骨角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乳头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脐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 3. 支配小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外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4. 三叉神经的三个主要分支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其中支配咀嚼肌运动的为_______。 5. 动眼神经由_______和_______两种纤维成分组成,其中_______纤维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至_______和_______。 6. 内脏运动神经中,从低级中枢发出的纤维称_______;从内脏神经节发出的纤维称_______ 7.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_______核和脊髓的_______节段的_______。 1 / 6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1

周围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二)填空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 对,其中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臂丛是由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肋弓中点连线平面。 6.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再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将出现小腿外侧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ⅠⅡ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Ⅹ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海绵窦前行,穿眶上裂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睑裂和口裂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后方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

前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舌咽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 级中枢位于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三)单项选择题 1.脊神经前、后根的合成部位是(C ) A.椎管 B.椎孔 C.椎间孔 D.横突孔 2.脊神经中不含运动纤维的是(C ) A.前支 B.后支 C.前根 D.后根 3.颈丛的主要分支是( A ) A.膈神经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锁骨上神经 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运动性神经 B.在前斜角肌前面下行 C.除分布到膈外,还分布到胸膜、心包等 D.损伤后,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 5.受肌皮神经支支配的肌是( B )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神经系统 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nerve fiber:轴突+神经胶质 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 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 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神经节ganglion周围神经系统内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神经系统内 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 神经nerve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 脊髓spinal cord *椎管内45cm 枕骨大孔—L1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 *颈膨大(C5-T1) 腰骶膨大(L2-S3) *CTLSCo 4848440 -1-2-3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 *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 *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 络不同节段。 *侧角T1-L3交感神经S2-4副交感神经。 白质:*前后侧三索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 *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内→外侧骶→腰→胸→颈。 S2*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 *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 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小脑下脚→小脑皮质 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小脑上脚→小脑皮质 S3 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 *侧束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 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 *内→外侧与S2同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的记忆方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1731199.html,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的记忆方法 赵金东 陈永春 金海峰 历年来,神经系统教学中,学生都会感到“难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记不住”,如何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有如下体会。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谈一下神经系统学习中的记忆问题。1 化繁为简 由于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容较多,结构复杂,部位繁多,包括脊髓、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及端脑。延髓、脑桥、中脑又和称为脑干。每个部位又有各自的核团及传导纤维等结构。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及难以记忆的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记忆中应运用“化繁为简”的观点。将中枢神经系统简单化,简言之,中枢神经系统无外乎灰质和白质。在脊髓中央部(前角,后角)为灰质,周围部(前索,侧索,后索)为白质。在脑干,脑神经核为灰质,上下行纤维束为白质。在间脑,背侧丘脑及上,下,底丘脑和后丘脑中的神经核为灰质,上下行及联系纤维为白质;在小脑,小脑皮质,小脑核为灰质,髓体及小脑与其他部位的联系纤维为白质;在端脑,大脑皮质及基底核为灰质,大脑髓质及上下行纤维束以及联系纤维为白质。这样就抓住了本质,就不会产生纷繁复杂的感觉了,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记忆。2 以点代面,密切前后联系2.1 脑干中脑神经核的记忆 首先,我们先讲述相关预备知识:1)鳃弓衍化肌包括: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2)脑神经的名称、序号及性质:嗅、视、动眼、滑、叉、外展、面、听、舌咽、迷、副、舌下神经;Ⅰ、Ⅱ、Ⅷ是感觉,Ⅴ、Ⅶ、Ⅸ、Ⅹ是混合,Ⅲ、Ⅶ、Ⅸ、Ⅹ含副交感,Ⅲ、Ⅳ、Ⅵ、Ⅺ、Ⅻ含运动。3)脑干仅与后十对脑神经相连。然后讲解:1)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Ⅲ、Ⅳ、Ⅵ、 Ⅺ、Ⅻ)相联系+支配鳃弓衍化肌]有动眼、滑车、外展、副、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共计8对。2)内脏运动神经核(副交感核)(Ⅲ、Ⅶ、Ⅸ、Ⅹ副交感)动眼神经副核、上涎核、下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共计4对。3)内脏感觉:孤束核1对(孤单一束)。4)躯体感觉:Ⅰ、Ⅱ、Ⅷ是感觉,而Ⅰ、Ⅱ对不连脑干,故只有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Ⅴ、Ⅶ、Ⅸ、Ⅹ是混合=头面。2.2 语言中枢的记忆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有身体(姿势)语言,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用得最多的是后两者,书面语言中包括写、读,口头语中包括说和听,其中写和说是主动的,读和听是被动的。其次,语言中枢都与相应感觉或运动中枢靠近,故主动的(说和写)部位于中央沟之前,故与额、中、下回靠近,且又是倒置人体,故就体表投影来说,参与说话的喉部位置显然在手之下,因此额中回后部为写字中枢,额下回后部为说话中枢;被动的(阅读和听话)位于后中央沟之后,靠近听觉中枢的缘上回和靠近视觉中枢的角回就分别成了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邮 编 161042 收稿日期 2004-07-10 3 口诀记忆 如脑神经的名称序号,连脑部位早已脍灸人口,广为传 诵,在此我举例如下。3.1 脑干神经核的记忆 1)躯体运动记四点:动眼、滑车、舌下、展。2)特内运动也四点:三叉运动、副、疑、面。3)一般内脏又四点:缩瞳、迷背、上、下涎。4)躯体感觉:三、三、三。5)内脏感觉:孤束单。6)特躯感觉记两点:前庭蜗核最外边。3.2 舌的神经支配记为 舌前面,舌后咽(面神经管理舌前2/3,舌咽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三叉神经管一般(三叉神经管理舌前2/3的一般粘膜感觉),舌下神经司运动。3.3 感觉传导路小结 三元两换一交叉,浅脊深延成交叉,经过内囊后脚处,定位诊断要靠定。3.4 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4 转换思维,不要受课本的限制 在学习脑干中,教材是按延髓、脑桥、中脑三段来叙述其结构的,感觉内容繁杂,知识支离破碎,难以掌握,我们按内在联系重新编排内容,将脑干的三段整体与脊髓进行比较,总结其结构变化的规律为:1)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断为核团,但立体位置不变。2)传导束在脑干内交叉走行,打乱了脊髓灰、白质的界限。3)中央管向后敞开,使灰质从腹背关系变为内外关系。按照以上规律,我们以脑干的界沟为纵轴,延髓脑桥沟和脑桥中脑沟为横轴,不分段而是分类记忆各结构的位置和排列特点,这样各结构的立体位置明晰,易于理解和记忆。5 望文生义 作为解剖学的许多名词都可以其命名来判断其位置/形态/特点/功能,如:大家只要记住交感神经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为椎旁节或椎前节,也就可以推断其椎管内脊髓T 1-L 3侧角发现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神经节距离短,而副交感神经形成的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故由副交感神经节到达效应器的节后纤维必然短。另外,只要记住内脏运动神经多为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神经纤维,则很容易想到白交通支应为从T 1-L 3侧角发出到达交感干的节前纤维,共15对,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上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总之,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的科学,尤其在神经系统中,记忆问题必须使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够前后联系、触类旁通。 参 考 文 献 [1] 陈永春.应用脑神经歌谣讲解脑干内部结构的效果体会[J ].齐 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20(5):103 [2] 高恒宇.人体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教学中的“两点一线法”[J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4):440 [3] 汪华侨,陈子琏.浅谈人体解剖学中的名词记忆[J ].解剖学研 究,1998,20(1):47-48 ? 581?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2期

人体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组织:为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及细胞间质集合而成的结构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通常是轴突)以及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调节():指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实现的对机体活动的调 节,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体液调节():机体某些细胞能产生特异性化学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调节作用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受刺激产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兴奋:1、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2、兴奋的本质表现是产生动作电位 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 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就是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处于安静状态下的膜电位 动作电位:细胞在受到外来的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可逆的波动 突触:是一个N元与另一个N元或细胞相互接触的部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去极化,是突触后N元兴奋的前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超极化,使突触后N元抑制 反射:在中央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一传人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效应器 反射时:从刺激感受起至效应器开始出现反射活动为止所需的全部时间 负反馈:反馈的效应成为减弱该反射的原因 正反馈:反馈的效应成为加强该反射的原因 后放:当刺激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反射常会延续一段时间 灰质:在中,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中的地方 白质:在中,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神经核: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结组成的团块神经节: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结组成的团块脑干网状结构:中,灰质和白质混合存在的部位,此处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中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核 内囊:大脑皮质与其它脑结构以及脊髓之间的上下行联系纤维胼胝体:联系左右两半球皮质的横行纤维 边缘叶:大脑半球内侧环绕胼胝体周围的一些脑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钩等 边缘系统:边缘叶加上与其功能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 脊髓休克:完全离断动物的脊髓,断面以下的各种脊髓反射暂时消失的现象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

神经系统解剖基本知识

神经系统解剖基本知识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周围部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部分,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2.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除了血管和结缔组织被膜外,主要由神经组织所组成。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等功能;而神经胶质主要起着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形成髓鞘等作用。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按其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根据突起数目又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反射活动的解剖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部-运动神经-效应器。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地聚集地点,如脊髓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聚集地点,如脊髓白质。 皮质:构成大脑半球表面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皮质。 髓质: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团称为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聚的地方称为神经节。 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纤维。 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 1.大脑 1)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端脑)是脑的最大部分,被大脑纵裂分为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于沟之间的隆起称回。每个大脑半球都以3条比较深而恒定的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分为5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额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 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有关。 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 岛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内脏感觉有关。 2)大脑内部结构: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裂隙,内含透明的脑脊液。 基底核:靠近大脑半球的底部,埋藏在白质之中的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 脑皮质:为覆盖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其功能定位见附表。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 学习要点 1. 儿童脑、脊髓发育特点及正常脑脊液特点。 2.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脑脊液特点及治疗原则。 3.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 常见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癫痫的药物治疗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措施。 5. 脑性瘫痪的病因、基本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一)脑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最早,速度亦快。脑是由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发育而成。神经管形成于孕3?4周。出生时脑重量为300?400g,相当于体重的1/8?1/9 ,6个月时可达700g左右,1岁时约为900g左右,相当于成人脑重(约为1500g)的60%。15个月小脑大小接近成人。新生儿的脑在大体形态上与成人无显著差别,已有主要的沟和回,但脑沟较浅、脑回较宽,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深、增厚。新生儿大脑皮质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不再增加,以后主要变化是脑细胞的增大和分化, 以及功能逐渐成熟与复杂化。皮质发育在6个月时接近成人。皮层细胞的分化从胎儿5个月开始,逐渐形成分层结构;到3岁时,皮层细胞分化大致完成, 8 岁时接近成人。 新生儿出生时, 已建立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 视、听等主要的神经传导通路已经存在。婴幼儿期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全,故神经冲动传导慢,而且易泛化,不易形成明显的兴奋灶。神经髓鞘的形成,因不同神经而先后不同。脊髓神经髓鞘在胎儿4个月时开始形成, 3岁时 完成髓鞘化;锥体束在胎儿5?6个月开始形成,生后2岁完成;皮质的髓鞘化则最晚。 新生儿皮质下中枢(如丘脑、苍白球)的功能已比较成熟,初生婴儿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 随着大脑皮质发育成熟, 运动逐渐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脑干在出生时已发育良好,呼吸、循环、吞咽等维持生命之中枢功能已发育成熟。 (二)脊髓脊髓出生时结构和功能已较完善, 2 岁时结构接近成人。小儿脊髓相对较长,新生儿及

人体神经系统基础知识点及图解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的神经纤维、神经节 神经组织主要含有两大类细胞: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辅助成分,比神经元多,主要起支持、营养、保护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的调节、突 出间隙递质的清除、神经元葡 萄糖供应的调节、形成血脑屏 障 →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包括外周雪旺细胞 →小胶质细胞:是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含有神经细胞特有的 →体:尼氏小体内充满着核糖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中心, →神经原纤维:由直径不等的微管和微丝组成,神

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都含有神经 元纤维,起着细胞骨架的作用。 →突起:→树突 →轴突 神经元的特点:除嗅神经核海马的齿状回等极少数特异脑区的神经元外,哺乳类神经元从胚胎发育开始的高峰期 之后不再出现增殖和分裂。在许多情况下,他们 的体积却显著增长。寿命很长,到年老时才开始 逐渐死亡。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周围支的外面通常包有髓鞘和神经膜,称为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轴突被髓鞘和神经膜包被

→无髓神经纤维:轴突仅被神经膜包被 郎氏节:有髓神经纤维两髓鞘之间的缺口,此处轴突膜裸露。 周围神经的髓鞘是由雪旺细胞环绕轴突所形成的同心圆板层结构,留在外面的雪旺细胞核和质膜就是神经膜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形成。少突胶质细胞可伸出几个突起,形成几个相邻轴突的髓鞘。以较小的胶质细胞数,来满足众多中枢髓鞘生成的需要,因此节省了空间。

解剖学基础知识-周围神经系统

总论 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突触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通过它可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化学突触:突触前部,突触后部,突触间隙 常用术语 a、在中枢部: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称灰质。 配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聚集部位含脂质色泽明亮称白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 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一起成为纤维束。(在中枢部) b、在周围部: 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成粗细不等的神经 脊神经 1、脊神经为连于脊髓的周围神经部分。 2、有31对;每一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由前根和后根组成;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的椭圆形膨大称为脊 神经节,其中含有假单极感觉神经元。 3、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交通支。 4、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四种纤维成分 5、中枢联系

脑神经 连于脑的周围神经,共12对 名称、顺序、性质、纤维成分及中枢联系、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和分 布概况 筛孔:嗅神经 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中的眼神经 眶下裂: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2) 视神经管:视神经 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上颌神经 卵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1) 棘孔:脑膜中动脉 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 1嗅神经Olfactory N. 感觉神经内脏感觉鼻腔嗅黏膜 2视神经Optic N. 感觉神经躯体感觉视网膜 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睑提肌,下斜肌 内脏运动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4滑车神经Trochlear N. 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上斜肌 5三叉神经Trigeminal N. 混合性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 N.躯体感觉眼球,泪器,结膜,部分面部皮肤 上颌神经Maxillary N.躯体感觉眼裂口裂间皮肤,上颌牙,牙龈,鼻腔、软腭黏膜 翼腭神经Pterygopalatine N.上颌神经穿圆孔出颅至翼腭窝连于翼腭神经节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躯体感觉口裂以下皮肤,下颌牙、牙龈 内脏运动咀嚼肌,鼓膜张肌(耳神经节),部分舌肌等 舌神经Lingual N. 接受面神经鼓索,下颌下神经节 展神经Abducent N.躯体运动外直肌 面神经Facial N.混合性神经面部表情肌,舌前2/3味蕾 鼓索返回鼓室,出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下颌下腺 岩大神经膝神经节处,颞骨岩部前面,破裂孔出颅至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 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 位听感受器 前庭神经Vestibular N.前庭神经节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 蜗神经Cochlear N.蜗神经节内耳螺旋器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 腮腺,舌后1/3味蕾 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腮腺 迷走神经Vagus N. 心肌,脏器的平滑肌,腺体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本章节目录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的护理 头皮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的护理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 癫痫病人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的护理 小儿惊厥的护理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 组成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分布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脑的解剖 概念幕上腔大脑镰分左右大脑半球幕下腔脑桥、延髓和小脑

小脑幕 小脑幕切迹裂孔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 枕骨大孔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 脊髓位于椎管内,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新生儿约平第3腰椎下缘。 脑和脊髓表面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附: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分化特点 沟回较浅且发育不完善,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 易泛化。皮质下中枢较成熟,皮质及新纹状体尚不成熟 耗氧量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更差 脊髓发育胎儿第2腰椎下缘

脊髓末端新生儿第3、4腰椎下缘,故腰穿时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4岁第1腰椎上缘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 的护理 概述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 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 颅腔一个骨性的半封闭的体腔,借枕骨大孔与椎管相通 正常值70~200mmH2O(成年);50~100mmH2O(儿童) 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脑疝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因,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一、病因 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脑水肿脑的创伤、炎症、脑缺血缺氧、中毒引起(最常见)脑积水脑脊液分泌或吸收失衡 脑血流量增加二氧化碳蓄积和高碳酸血症时脑血管扩张导致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肿瘤、脓肿等 颅腔容量缩小凹陷性骨折、狭颅症、颅底凹陷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