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地形的特点

我国地形的特点

我国地形的特点
我国地形的特点

我国地形特点: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总称。我国山区面积占

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

造复杂。多种多样的地形一方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

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

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东、向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

盆地、高原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

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

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

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有重大影

响,这种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大陆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

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同时许多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

富,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

2.我国的主要山脉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脉高大绵长,它们象是地形的骨架,将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大的地形区,

如高原、盆地、平原等。掌握山脉的分布有助于学习我国的地形分布,理解山脉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巨

大作用。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

(1)东西走向的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

——泰山;③南岭(读我国地形图,明确它们的位置)。其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①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条线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以东以平原、丘陵为主。②长白山

脉——武夷山脉;③台湾山脉。三列山脉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受挤压、隆起的褶皱山,在山脉之间的地带大多

为沉降带,地质历史上沉积了丰富的有机质,因此形成了煤、石油(气)等矿产资源。

(3)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脉、宁夏西部的贺兰山等,其中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4)其它走向的山脉还有:西北——东南的山脉,如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中蒙、中俄边缘),祁连山山脉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国西南(中印、中尼边境),它是由几列平行

排列的巨大山脉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于此,其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

世界最高峰。珠峰是极好的登山、旅游、科考场所。

3.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地理环境:

(1)四大高原:①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南到喜马拉雅山,西接帕米尔高原。北以昆仑山,阿尔金

山、祁连山为界与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为邻,东面以横断山脉为界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相邻。面积约占

我国总面积的1/4,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而又年轻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内部也分布着一

系列山脉,这些山脉绝对高度很大,但相对高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山脉之间,起伏平缓,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北到中蒙边界,

东到大兴安岭,南到长城,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

大的特点是地面坦荡,许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西部地区多荒漠分布。③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

东到太行山脉,北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邻,南到秦岭,这里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而得名。这里的

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

植被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

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矿产资源

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

凿窑洞。窑洞冬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④云贵高原,位于横断山脉以东、四川盆地以南,主要包括的

云南省东部及贵州省大部及广西西部,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2000米下降到1000米,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

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

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一些

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

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2)四大盆地:①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界于天山与阿尔泰这间;②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

介于天山和昆仑之间,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两个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准噶尔盆地西部有

许多缺口,能受到西风的影响,降水在50~200米之间,多为固定沙丘。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原、山地包围,

地形闭塞,气候极干旱,大多数地方年降水量小于50mm,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塔克拉玛干沙

漠。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

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一

段“绿色通道”。③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典型的内陆

高原盆地,盆地内多戈壁、荒漠。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盆地内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

富。④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四周被高原、山地环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北有

秦岭、大巴山,东有巫山,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四川盆地冬

季温暖,夏季炎热,气候温润,盆地内丘陵广布,海拔在500米左右,在盆地西部有成都平原,它是岷江的

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①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东北黑、吉、辽三省,介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

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

地势坦荡,沃野千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

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②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

濒临渤海、黄河。主要有黄河、淮河、海河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华北平原地势低平,黄土沉积深

厚,海拔多在50米以下,一望无际。过去这一地区是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③长江中下

游平原,它西起巫山,东抵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大多在50米以

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除此以

外,著名的平原还有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是我国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丘陵分布。主要的丘陵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这些丘陵海拔多在

200~500米之间,少数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挺拔峻峭,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如泰山、庐山、黄山、武夷

山、井冈山等等。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1]思路借鉴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个概念及其判断; 3.掌握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个概念及其判断; 2.掌握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自编随堂练习资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方法,我们先请几位同学带领我们回顾一下? 学生活动: 打出灯片,归纳小结:同线等值;间距相等或为零;大大小小;密大稀小;高低低高;一般不相交 过度:在等值线中,等高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对于我们备战高考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 要点精析: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打出图1)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 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 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 则坡度愈缓图1 5、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6、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7、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打出图2)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打出图3) 9、除陡崖外,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 二)判读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打出图4)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如图(5)A区域海拔低于400m,B区域海拔高于600m。 3、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例如图(6) 250m<M<300m;50m<N<100m 当M点的海拔接近300m时,当N点的海拔接近50m时,M-N<250m 而M点的海拔接近250m,当N点的海拔接近100m时,M-N>150m ∴M点和N点的相对高度为:150m<N<250m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九个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九个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本文试着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 图中A B线为山谷线,C D线为山脊线 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比较法 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悬崖的计算: 1.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Δd:等高距 理解: 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 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 【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 1.陡崖A处的高度为() 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 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2、交通线路如果必须穿越山区,往往选择鞍部位置,因为其地势较低。 【答案】1、C 2、C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1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概述)

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以黄海高程100m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约11056km2,约占总面积的50%;平原约8624 km2,约占总面积的39%;洼淀区约2432 km2,约占总面积的11%。 山区按高程的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区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m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到阜平县岔河以西。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部深山区。中山区山体切割强烈,山势高峻,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盆地、阜平盆地、东团堡盆地、走马驿盆地位于该区。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北起涞水,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大部。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一般在500m-1000m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m-500m 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逐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园丘突出。西部山区:阜平与易县一带分布有太古代的片麻岩。涞水至唐县西部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砂质灰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灰岩、页岩。二迭系砂页岩零星分布于涞水县累子煤矿至曲阳县灵山等构造盆地中:中生代岩脉活动形成的流纹岩、安山岩、辉绿岩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各地;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分布着新生代第三系地层的砾岩。 平原区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其地形宛如半碟状。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其成因分为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为山前冲积平原。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口后冲积物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地面坡降为千分之1-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上部主要是近代河流冲积层,下部为倾状冲积层。地势平坦,海拔10m-30m之间,地面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雄县、高阳、清苑大部、容城、徐水、定兴、高碑店、博野、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篇读图攻略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图1:云南省宾川县地形图典图2: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流域地形图 典图3:堪察加地形图 典图4:某小区域地 形图 考向:地形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考向:地形图的判读、河流 支流分布特征、降水特点 及成因 考向:等高线地形图的 判读、地形对气候的影 响 考向: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及相关计算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 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 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 ——凹坡 农业:陡坡种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 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 降低坡度 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 方向相反 4 / 5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两条等值线之间闭合区域,判读规 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判读局部海拔高低、高度范围、高差等 2.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查方向及其判读技巧 考查方向具体内容判读技巧与应用 推算高度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 海拔或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 1)d≤ΔH<(n+1)d;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高 度计算公式:(n-1)d<ΔH<(n+1)d(n为陡 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 的等高距) ②用“十字相差法”计算,先读出两地的 高度范围,求出最大差(A)和最小差(B),两 地相对高度介于B~A之间 判断地形类型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延伸方向和数值 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 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 ②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 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 度小于2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 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 m 以上,相对 高度大于200 m)、盆地(中间较低,四周 较高)五种基本地形 ①“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②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 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 度方面 4 / 5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填空题(每处每空1分) 1、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1/500000的比例尺小 2、左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以下哪种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A、城市交通图 B、军用地图 C、工程用图 D、世界地图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5、如果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两地的温差为【】 A.0℃ B.1.2℃ C.2.4℃ D.4.8℃ 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此处为【】 A.EF处 B.DC处 C.A处 D.G处 7、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1:100000 D.E′F′处的坡度与EF处相等 8、1999年6月22日,我国北极考察队顺利达到北极,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北 C、正西 D、正南 9、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幅 B.B幅 C.C幅 D.D幅 10、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中学地理的等高线地形图,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非常必要。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

(12天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右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 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 (11 浙江)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 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右图为学生实 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 (09全国)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 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5~7题。 5.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6.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7.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 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 (09四川)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 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 9.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10.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案 一、课标要求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二、教材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义务(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等高线的特点,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三、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了解了世界地形类型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是其中之一,对第二课时学习山地不同的部位识别有一定的基础借鉴意义。该届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比较差,平均分一般就40左右,而且对学习热情不大,特别是地理的学习。因此,我的教学内容不会涉及太难,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部位 教学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②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 1、利用模型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坡度的陡缓。 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山体模型、A4纸、铅笔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学环节 我们是生活在山区,可以说是“开门见山”。也可以说是大山养育了我们。那么我们对山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对山作进一步的了解,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态。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出示海拔示意图] 请学生看图思考]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幅图,图上的这几个数据表示什么意义呢? 【活动】 ①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②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承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知道地球表面表示高低起伏可以用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种方式表示,那么地球表面这种高低起伏的状态如何在平面图表面出来呢? 二、等高线的含义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x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山谷等高线凸向 山谷高处,山谷1.等高线的特征 线连线①同线等高:0 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一对山脊等 鞍部小的”。高线组成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多条等高线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陡崖会合重叠在 一处 等高线稀 平原 疏,值小 类似山地, 丘陵 值小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海拔一般 低于200 米,平坦 海拔在 500米以下,起伏 小见下表: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闭合曲线海拔( 绝对高度) :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外低内高符四 周低1000 米。米。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 山峰 号▲中部高 公式:H 相H 甲- H 乙 盆地闭合曲线四周高 洼地外高内低中间低

山脊等高线凸向从山顶到 山脊低处,山脊山麓凸起 线连线高耸部分(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气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温差异:T差0.6H 相 1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2013专题讲解)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 度,如图中的甲地海拔为1500米;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地高出乙地1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等高线是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②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③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④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⑤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⑥除了陡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山头与洼地

?山头:曲线内高外低,示坡线向外?洼地:曲线内低外高,示坡线向内 (2)山脊与山谷 凸低为脊(中间高两侧低)凸高为谷(中间低两侧高) (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4)悬崖 悬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强调: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 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 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 线。 附)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

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n-1) ×等高距≤h<(n+1)×等高距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打出图3) 9、除陡崖外,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 (三)判读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学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 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 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 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 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 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2、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 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 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2、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 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 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 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中国自然风光图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沿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回顾旧知识,了解地形的类型。 讲授新课: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地形,如山脉、丘陵、平原、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 外地内高四周低,中间高 图中线段为示坡线,在 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 侧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地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 侧,坡度向内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 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道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图中虚线为山脊线,也 称分水岭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 出,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图中虚线为山谷线,也 称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 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 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 称陡崖 —— 平原 等高线稀疏, 数值小—— 海拔一般低于 200m,地势平坦 —— 丘陵类似山地,数——海拔在500m以下,与山地类似,以数值进

值小起伏小行区别 2、特殊等值线的判读 (1)确定弯曲部是高值区还是低值区: ①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做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做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反之,则为高值区。(如下图) (2)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数值。如下图,a > b,则M > a;N < b。 3、等高线地形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①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避开地址断裂带,并且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适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③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④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考虑地质条件优越,注意盛行风向,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一般情况下,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地形平坦、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筑成本,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管线: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等高线地形图反应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牧业。 ②工业区位选择: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质地形条件,宜选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平坦开阔地区;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等要选择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结合经济效益,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

亚洲地形基本特征

亚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第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第三,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00米)和辽阔的平原。 非洲地形基本特征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 非洲地形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原。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位于东非高原,是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断层陷落带——东非大裂 谷带,长6000多千米,谷底有一连串狭长水深的湖

泊;第二,盆地。中部是广大的刚果盆地,原为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第三,沙漠。北部是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欧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2/3,主要平原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第二,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第三,冰川地形广布,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广大地区影响显著,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部分地区呈波状起伏的地形;北欧地区的峡湾海岸和众多的湖泊;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宽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第四,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 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北美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教 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要求: —4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地形、地势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关系; 能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图等媒体感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分析法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判读方法及应用 高中地理的等高线地形图,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非常必要。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

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七年级地理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介绍

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介绍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略呈弧形。全长约2 500千米,宽约150 400千米。有50多座海拔超过7 000米的高峰。世界最高峰位于此。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尼泊尔称其为萨加玛塔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海拔 8 848米。 【大高加索山脉】位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交界处,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峡。为亚、欧两洲分界线之一。长1 200千米,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 642米。 【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 776米,火山口直径约800米。 【阿贡火山】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活火山,海拔3 142米。因火山口完整,有“世界肚脐眼”之称。 【基纳巴卢山】马来西亚最高峰。位沙巴州克罗克山脉东北端。有6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锯齿形山峰,主峰洛根峰海拔4 101米。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于此。“帕米尔”系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 000? 700米,拥有许多高峰。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面积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山岭海拔超过6 000米。是世界最高和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平原,介于叶尼塞河和乌拉尔山脉之间。面积26 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100米。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6 397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鄂毕河】俄罗斯著名大河,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注入北冰洋。以卡通河为源,长4 070千米;以最大支流额尔齐斯河河源起算,长5 410千米,流域面积299万平方千米;连同鄂毕湾长6 370千米,流域面积345万平方千米。 【湄公河】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于中国(称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全长4 500千米,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3)等高线 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 (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公式:乙 甲相 H H H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 相 差H T 6.0(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 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