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必修四《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导学案、课后练习

部编版必修四《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导学案、课后练习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日盖多样,文化生活精彩纷呈。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二)讲授新课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板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板书)

阅读与思考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

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创立了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阅读与思考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为什么这些国家政要会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发出如此赞叹?

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但对研究军事史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艺术史、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再现了2 200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和埃及、希腊等地的艺术精品的不同之处是以磅礴的气势、巨大的规模、严整独特的艺术结构震惊世界。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着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

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板书)

阅读与思考

观点一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71.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圆。

观点二

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

为糟柏性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阅读与思考

有观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价值。经济上,见利思义,民生为本,损有余而补不足;政治上,为政以德,民为邦本,任人唯贤,天下为公;文化上,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因俗而治;生态上,天人一体,回归自然,崇尚自然;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智并重;外交上,协和万邦,讲信修睦,礼尚往来;等等。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主张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课前预习】

(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①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②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③;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④,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⑤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⑥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⑦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⑧、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⑨,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⑩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①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②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柏性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③”,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④”,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⑤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⑥,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⑦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⑨、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⑩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

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探究任务]

1. 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自主探究二: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生活的匮乏。网络的发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不能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体。在这个时候,《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具备正能量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节目应运而生。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在这一文化潮流中,令人欣喜的是,青少年逐渐成为中流砥柱,在掀起一波波“诗词学习热”的同时,又掀起一波波“诗词创作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写作传统诗词的现象。

[探究任务]

1.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3.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传统诗词走红的原因。

【自我检测】

1.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青少年喜爱。2020年1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奧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有利于()

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

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

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2.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 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000多年,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息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9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①得益于其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②为文化遗产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④意味着其经济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9?全国卷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19?天津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

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8?江苏高考)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

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课前预习参考答案

一.①博大精深②交流、碰撞、交锋③精神标识④包容性⑤核心思想理念⑥中华传统美德⑦中华人文精神⑧源远流长⑨体现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①经济、政治②局限性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⑤优秀传统文化⑥精神标识⑦共同体⑧借鉴⑨求同存异

⑩合作共赢

自主探究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一:

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 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

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自主探究二:

1.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柏性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①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创新型节目形式的宣传和展示。②互联网发展为传统诗词复兴创造了条件,为新诗词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机遇。(从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功能角度分析即可)③物质的富足让人们重新审視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让需求得到释放。(或从经济决定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即可)④以中国传统诗词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和深刻内涵的吸引力。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D

2. D

3. B

4. B

5. A

6. D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1.舞台剧《汉字时间》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

“仓颉造字”,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

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汉字时间》可以使观

众感受到( )

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②汉字智慧决定着中国人的追求③中华汉

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④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文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故①错误;②夸大了汉字智慧的作用,排除;

③④符合题意。

2.《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

丛书,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

地理、艺术、科技、农业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 )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④从中能够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四库全书》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其内容

涵盖甚广,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①②说法正确;史书典籍并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而是重要

见证,故③说法错误;我们透过史书典籍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但并不能

看到所有文化,④说法错误。

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明时说,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

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能够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中华文化历经沧桑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答案:D

解析: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说明了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历经沧桑,C 项不符合题意。

4.作为东亚文化的中心,中国史学曾对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史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史籍在周边国家一直广泛流传,《史记》一直被这些国家视为编写史书的范本。中国的史馆制度也不同程度促进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对官方修史的重视。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也在中华文明圈内被广泛模仿。这些文献典籍( )

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家园②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④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文献典籍为我国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家园,故①正确;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故②错误;中国史籍在周边国家一直广泛流传,中国古代史书也在中华文明圈内被广泛模仿,这说明我国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故③正确;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故

④错误。

5.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此我们应( )

①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吸取各种外来文化②尊重中华民

族文化的同时,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应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①错误;我们要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表述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6.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所有那些衰落的民族没有一个能够复兴的,所有那些中断的文明没有一种能够涅槃重生的。但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成为人类史上唯一的例外,只有中国敢于做民族复兴的梦。要实现复兴梦,必须( )

A.全面抛弃古代传统文化

B.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复兴中国古代衰落和中断的一切文化

答案:C

解析:A项中“全面抛弃”说法错误;B项中“决定作用”说法错误;D项中“一切文化”说法错误;C项符合题意。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③中华

文化兼收并蓄的优良品质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表述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

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曲《说唱脸谱》唱出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说明我国的文学艺术( )

A.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B.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C.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A

解析:“一曲《说唱脸谱》唱出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说明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C项错误。

9.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 ( )

A.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

D.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

答案:B

解析:传统文化有优秀的部分,也有糟粕、腐朽的内容,应该批判地继承,A项是错误的;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B项符合题意。

10.对如何传承、发展、用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套方法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告诉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 )

①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②认为它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③运用其去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利用其精华的同时也要克服其糟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可知①④符合题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财富,落后的消极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包袱,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也不能笼统地说运用它去促进社会发展,

②③表述不科学,排除。

11.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这种底气源于( )

任重道远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A

解析: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这种底气源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目要求不符;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能说哪一个民族的文化更优越,③说法错误。

12.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榫卯连接,天衣无缝,美如莲花;而汉字也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编织的图画,它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 )

①生动地展示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和博大精深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④有强大生命力,

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区域文化,①与材料内容不符;社会基本矛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表述错误;“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它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表明这些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②③正确。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戏曲是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生旦净末丑、手眼神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戏曲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答案:(1)“我国戏曲是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生旦净末丑、手眼神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它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间虽经战乱和外敌入侵,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民和东亚各国人民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当今,我们还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

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挑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哲理?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②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的象征,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弘扬和创新我们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②在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挑战的今天,我们既要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又要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