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专题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考点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探索

【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回顾]

1.国民经济恢复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考点深化]

1.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比作“一体两翼”:“一体”指社会主义工业这个主体,“两翼”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2.“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技术弱。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考题印证]

1.(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没有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完成按照规划要到2020年才会完成,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是在“一五”计划前,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无法实现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结合所学我国正在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表明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故选 D项;材料只是反映借鉴俄国,谈不上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项;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反映的是学习苏联经验,排除C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解析】根据漫画采矿的信息,结合1953年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一五计划实施初期,D选项正确。A

项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B错在“开始”二字。C项是在1965年。

考点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考点回顾]

1.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正确方针

(1)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3.“左”倾泛滥

(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4.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5.“文化大革命”浩劫:国民经济基本瘫痪。

[考点深化]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核心问题、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

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考题印证]

1.(2015·福建文综·18)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从图中1956年信息可知农业总产值低于工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从图中1956年信息可知农业总产值低于工业总产值,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后农业总产值在下降,故C项错误;“大跃进”是在1958年,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工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故D项正确。

2.(2015·上海单科·29)右侧的新闻出自哪一时期( )

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A

【解析】该新闻标题中的小麦产量明显不符合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这是大跃进时期“大放卫星”,浮夸风的体现,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时期,农户实行分散经营,与农业社无关,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新闻中的浮夸风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撤销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实行分户经营,与农业社无关,故D项错误。

3.(2015·广东文综·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答案】D

【解析】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

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故D项正确。

4.(2015·海南单科·24)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答案】B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是指从1953—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因此这一时期职工人数猛增,故B项正确;公私合营完成是1956年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探索

[考点回顾]

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目标: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⑤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考点深化]

1.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时间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办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指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5)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地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6)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考题印证]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

社队企业”可知国家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选A项;1979~1981年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私营企业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材料时间只是刚实行的几年,1982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18.4·浙江高考·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故A、C、D项错误,故B项正确。

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

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B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4.(2018·海南高考·1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可得出计划经济控制“粮油关系”,因此取消“粮油关系”目的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与消除城乡区域差别无关,故A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关,故B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是在粮油供给

和消费关系方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开启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D项错误。

【高频考点练兵】

1.(2019·惠州三模)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 )

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

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53年毛泽东……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此言论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故选A项。

2.(2019·遂宁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木刻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农民售余粮是将粮食出售给国家,并未涉及农村市场,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排除D项。

3.(2019·武汉一模)1952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中,工矿产品占18%,到1957年已经上升到28%。这部分工矿产品包括棉布、针织品、自行车、缝纫机、暖水壶、啤酒、其他各种名酒、罐头、纸烟、金笔、纸张、

钢材、玻璃、水泥等。这表明了当时我国( )

A.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B.满足国内工业化发展需要

C.根本扭转了经济发展困难

D.掌握了世界经济运行规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推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出口产品“棉布、针织品、自行车……”都是轻工业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为工业发展筹措资金,故选B项;根据材料“我国出口贸易额”可知涉及出口产品,不是国家关系,排除A项;材料所涉及的工矿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困难,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我国掌握了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排除 D项。

4.(2019·开封一模)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阐述了“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等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

B.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苗头

C.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D.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

【答案】A

【解析】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分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故选A项;《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不能体现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苗头,排除B项;“一五”计划制定于1953年,而且以发展重工业为主,材料体现的是农、轻、重及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均衡发展,排除C项;苏联的建设经验是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题意不符,排除D项。

5.(2019·福州二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业生产明显落后,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逐步推行计划经济,启动工业化建设。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实行计划经济是基于现实需要

B.工业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

D.国家战略左右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推行计划经济的目的是为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筹措资金,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故选A项。

6.“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

此中共中央(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推行了公私合营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选B项;A项是属于“一五”计划的特点;C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项是把土地使用权放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

7.(2019·乐山一模)下图是我国1952-2002年国民收入变化图。其中,国民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国民收入(元)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C.推行“科教兴国”战略D.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82年后国民收入迅速增长,可知主要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故选B项;1956年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材料1982年起迅速增长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5年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与材料1982年起迅速增长时间不符,排除C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材料中1982年的时间节点不符,排除D项。

8.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B.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答案】D

【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故选D项。

9.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 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发展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可以看出实际上是主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发展市场经济,故选D项。

10.(2019·南充一模)2014年农业农村部在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基础上,又选择山东、安徽、四川三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表明( )

A.国家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B.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C.农民此后可自由买卖土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完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农村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农村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排除B、C两项;确权登记颁证只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步骤,不能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完成,排除D项。

11.(2019·无锡一模)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B.农民获得了土地买卖的自主权

C.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取代

D.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A

【解析】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A 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不得买卖土地,故B项错误;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被取代,故C项错误;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不是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12.(2019·兰州一模)“民工潮”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促成了一个“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现( )

A.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B.引发了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

C.为体制创新提供了动力

D.推动了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可知“民工潮”为中国制度创新提供了持续推动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民工潮”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而非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制度变革”范围广泛,包含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等,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而非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项。

13.(2019江苏扬州1月)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二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以上材料摘编自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答案】(1)措施: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含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1分)影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3分)

(2)原因:经济地理优势、降低试验风险。(2分)作用: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市场转型。(2分)

(3)特点:从边缘到中心;自下而上;从外围向核心;农村推动城市;开放推动改革;先试点后推广。(任意4点得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村和城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回答。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校:崂山八中姓名:解丽丽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本就是一体的,所以,没再按老的方式分开写,只是分条来叙述) 1、通过小组合作,了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过程、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精神,培养归纳总结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和学生一起画时间轴和探索简图,形象直观地了解本专题的时间段限、阶段分期及知识结构等,并体会到探索之路的艰辛和曲折,从而对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总结整理的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总结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了解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5、结合探索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总结认识及启示。培养掌握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和方法。 重点难点: 1、探索篇是一个重点,其中,形成知识网络及认识曲折性、艰难性是一个难点。(主要通过一轴一图三版块来突破) 2、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的理解及地位的认识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一定要明白,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来完成) 3、启示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史论结合的原则来突破) 教法 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教学法、“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做了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今后,中国人民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回顾历史,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有过风,也有过雨,有成功,也有失误,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探索之路吧! 讲授新课: 从课堂内容和结构上分三大版块 探索篇 成就篇 启示篇 探索篇 第一步:先确定本专题的时间段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和老师一起画时间轴。 图一 第二步:请同学们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1、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了哪些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⑵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时间:1953年---1957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㈠工业方面: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㈡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㈢工业基地方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

地得到发展;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意义? ⑴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完成:农业: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⑶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其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让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在初级阶段 基本特征: 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完善(从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来分析) 6.如何理解3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15大把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90年风雨洗礼,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跌撞学步到如今大踏步的前行,经历了无数挫折与磨难,有那么多的前辈不惜牺牲生命,带领后人走上一条属于中国共产党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次高级班党校课上,老师带我们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在十七大上正式成为一面引领共产党前行进步的伟大旗帜。课后我真切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不易,愈发的珍惜这次了解党、学习党的机会。自己总结了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共20大的召开,掀起了国际上否定斯大林的潮流,国际共产主义内部开始出现分裂,世界范围内出现共产党第一次退党高潮,面临这样的局势,一直紧跟在苏联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中国有三条路可走:1,顶住国际上否定斯大林的逆流,继续走斯大林之路。2,向赫鲁晓夫学习,走斯大林之后的苏联之路。3,以苏东位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英明的共产党人毅然走上了这样一条无人开路,不知未来,充满艰辛的探索之路。 1956年毛泽东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这一次讲话,标志着我党开始独立自主的探寻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就在中国顺沿着正确的方向准备走下去时,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阻断了我们的去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未弄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偏激的认为只要是资本主义的理论全部都是社会主义应该摒弃的;还未弄清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盲目的将社会主义过于理想化,而把共产主义过于具体化;还未弄清赫鲁晓夫的苏联模式,完全将其放在发展的对立面,全然不知,实际走上了赫鲁晓夫反对的斯大林模式。就是这样三个“还未弄清”,将党和国家卷入一场十年浩劫。“文革”结束后,中国再次面临三种选择:1,继续走“文革”之路2,像苏联否定斯大林一样完全否定毛泽东及其思想3,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的选择,开辟新路,舍弃老路,邪路。至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徘徊期正式结束。 二.邓小平在80年代初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党的成长历史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成为一座让后人永远铭记的里程碑。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之后的党的十三大完整的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也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三大勾画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六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 1、中共八大在召开之时,中国处于(C ) A、三大改造还未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期 B、三大改造刚刚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期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时期 D、三大改造全部完成,共产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时期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 ) A、中共“八大”召开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B ) A、开展土地革命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领导“文化大革命” 4、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5、1960年,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A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补充、发展、提高 C、巩固、充实、发展、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发展 6、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7、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8、下列不属于人民公社的特点的是(A ) A、吃饭不要钱 B、公有化程度高 C、规模大 D、“一大二公” 9、下列不属于探索时期成就的是(D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实现了石油自给 B、建立了电子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等 C、福建、宁夏、青海、新疆通了火车 D、我国粮食大幅增长,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10、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是在(D ) A、抗美援朝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土地改革后 D、三大改造完成后 11、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12、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D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3、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其主要含义是( A ) A、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B、目标大,所有的产品都归公有 C、以人民公社为基本单位 D、超前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 14、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年份粮食植物油猪肉 1957年203 2.4 5.1 1960年163.5 1.85 1.55 出现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D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知识梳理(上) 毛中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是2015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这一章内容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仍然以选择题的角度去备考,因为这一章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近几年的大纲变动,只有删减,几乎没有增加,并且与时事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我们同学们只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把几个易考的知识点掌握好,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一章一共有两个大的标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个标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额重要思想成果中,有四个命题点。 首先第一个命题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学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另外关于《论十大关系》报告的意义,有三个重要的论断,(1)这是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于这三个论断,其中第一个论断在2010年的时候考过,所以对于第二第三个论断,同学们应当加倍注意。最后,关于《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我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第二个命题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设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童谣充满着矛盾。这一报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内容方面来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性质方面来说,是非多抗性的矛盾,从特点方面来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领一方面它还和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想矛盾的,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组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滚落欧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前的矛盾。这一点同学们掌握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三,管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们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发生转化。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转正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则采用民主的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还有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热敏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于物质利益、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程标准】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开始了三大改造。 2、以后在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如1956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 析和1960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 如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 3、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4、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 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更是 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知识整合】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1949年—1952年。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 整工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 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㈠、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㈡、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 赎买。 6、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 深刻的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二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四是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一定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一定会迈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信研089班甄诚 s2*******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中国人劳心尽力探索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发达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着的各种障碍,一直是60年来探索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的道路归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提出这一命题的中共中央的有关论述中寻找答案,其次要从这条道路形成的实践过程寻找答案。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曾下过一个定义。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循着这个定义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就会看到促成这一道路形成的,不仅有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而且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在新中国迄今为止的60年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中国道路”,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而且要从实践上弄清楚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深刻理解这条道路。反之,只有正确理解这条道路,才能全面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现实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1949年前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1949年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并不是旧中国留下的那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而是新中国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结束了蒙受屈辱、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如果没有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通过连续四个半五年计划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并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发展化肥、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提高了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2、"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建立人民公社 B. 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 D 设立经济特区 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4、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用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一公社社员写到: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伤的生活状况已经过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涉及建设任务和管理问题,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髙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的事业,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要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 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律和制度体系,努 力营造好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 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机会好是前提,规则公 平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维护和实现社会 公平正义,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树立公平正观念’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四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建的基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五是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理论。兼顾不同阶层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具体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意义。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揭开了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序幕。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原因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国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全新的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2、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成就:一五期间的五年中,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近6000项。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成的宝成、鹰厦、集二等铁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江上架起了武汉长江大桥,连结了中南地区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世界屋脊”。 问题:选择了苏联模式。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是必要的,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必要的:①“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全面展开的。1952年8月,为争取苏联对“一五计划”援助,周恩来率团访苏。期间,苏联共派遣3000多名专家,带来的资料重量达600多吨,共完成156个重点工程项目。②工业化起步阶段,需要集中力量打基础③我们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向别人学习 不满意:苏联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①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失调(重太重,轻太轻,农无足轻重) ②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重积累、轻消费) ③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 ④所有制结构过分单一 3、直接的导火线: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参看资料苏共十二大及波凶事件:1956年,对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寻常的一年。 这年二月,苏联召开了斯大林逝世以来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在会议闭幕前的一次秘密会议上向全体代表做了全面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的报告,如同半空炸响的惊雷,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波兰、匈牙利社会大动荡。东欧国家,大都是苏联红军从德国法西斯手中解放出来,他们都毫无例外地采用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用苏联的经验指导国家建设。秘密报告一出,激起了东欧人民摆脱斯大林模式、摆脱苏联控制的强烈愿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思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9年的风雨历程,在这62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并且成功地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推进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各种建设理念的统一;也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逐步开创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实现途径,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邓小平同志曾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并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创举和实验。所以,深刻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倡向苏联学习,但强调不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在新中国成立的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据苏联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证明,我们这样我们没有照搬苏联模式是正确的,虽然在改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总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1956年,毛泽东同志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全文都是“以苏为鉴”的。文章在总论中就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也曾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