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

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这学期我们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网络视频《记一件成功的事》的作后讲评,感到受益匪浅。管老师在习作讲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习作,课堂分三大板块:一是欣赏,二是纠错,三是指导。

一、欣赏,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习作要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怎样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呢?管老师运用的就是“欣赏法”。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这一举动极富教学艺术,一箭数雕,一举多得。

1.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导向,让大家认识到美的语言是这样的:是充满现代元素的,是恰当运用了语气词捕捉到了内心真实的心理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童话”,是富有节奏的诗一般的语言。

2.管老师不仅使学生欣赏到了鲜活的语言,也使优美的语言得到了发酵和传递。管老师说过,作文讲评的教学是双文本教学,他让学生的语言“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发酵,传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在以后的创作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这样就会涌现

大量鲜活的语言。

3.树立了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创作的学生自己美美地朗读,孩子的那份自豪感就甭提了,树立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感受成功!自己写出来的好词佳句美文在班级上得到了展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使学生的创作信心空前膨胀,同时激发了更大的写作热情。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老师提供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是树立学生写作信息,激发写作动力的一条好途径。

4.使全体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创作的方法。学生找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知道了美的语言是怎么来的,从生活中来的,从阅读中来的,从幽默中来的,更是捕捉了内心一刹那的心灵活动中来的。管老师在讲评中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发展学生语言。

二、诊断,引导学生避开创作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什么才是假话、空话、套话呢?我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地认识,而管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能应用于很多篇作文的开头的“万金油”式程式化语言,就是套话。一片大道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话,就是大话。其实以前我还曾经为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叫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让我感觉似乎认识了一个未知

的世界。

我们常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怎么修改?方法是要靠老师教给学生的。管老师先让学生认识“高帽子病”和“长尾巴病”,继之以让学生当医生诊断,而后以课文为范例,管老师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画蛇添足:“如果按照我们的写作思路,应该这样写……”管老师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时间,那样“假、大、空、套”的开头和结尾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受到了真话、实话、心里话的魅力感染,以后将自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三、发现,提高学生写作的技能。管老师的习作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习作提纲中发现故事发展的曲线图,在故事发展中发现心理活动的曲线图。总结出“作文,寻找故事的曲折点;故事,寻找内心的曲折点”这一写作方法。并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曲折与内心曲折,吸引读者的程度是不同的,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创作,让自己的写作更富有魅力。指出了学生习作的方向:“写文章,写故事的外部曲折给人的震撼远远及不上写你内心的曲折所带来的震撼。所以,以后你写文章,写作的重心指向你内心的曲折,而不是指向外在故事的曲折,要指向你的内心,要去挖掘内在的心里矛盾、困惑、担心、害怕,这是写好作文的一大秘诀。”

当然,为了多展示一点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学

生获得的语言规律和习作方法,怎样通过训练内化为学生的习作技能的?管老师并没有进行充分展示,正如他曾在报告里所说的,“实际上我自己在家里教师的时候,我不会教这么多内容的”,要“不断地把前面的(方法)消化,使知识成为他的用语言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我想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也是很重要的。

管建刚作文教学实录

管建刚:《我的同桌》作文教学讲评实录 赏析:这样的句子叫美 师:平时看看课外书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看课外书,看到好句子,愿意画一画的同学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如果是自己的书,一定要画。看课外书是什么感觉?两个字。 生:享受。 师:不,是“寻找”!(生齐说:寻找)阅读是一种寻找。一本书,不是所有的东西你都感兴趣,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打动你。你要找到那一页,那几行,它们像说到自己心底里了,你要把它画出来。 师:我看大家的作文,也在寻找。寻找到值得我画下的句子,我就很兴奋,很享受。这些同学的作文,让我在阅读中兴奋,享受。 1. “勇”感 (幻灯片出示学生作文的精彩语段,下同。) 她先分给她的“兄弟”,才分给我们。我们总觉得:身为一个女生,怎么还把好吃的分给男生。还有没有女生的尊严?--谭茵岚 (生齐读) 师: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到了五六年级,很多男生和女生“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尊严问题。真好,把自己心底的话掏出来了。 我快生日了,爸爸带了许多零食和一箱汉堡给我的同学,一起庆祝。这“魔鬼”再一次锁定了我的东西,整天对我十分得好!东西吃完了,他又像没吃过这些零食一样,整天对我不理不睬!——梁梓豪 师:梁梓豪,这话在你心里憋了很久了吧?下面还有,你念。 他总是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给我们吃过东西,下次别人有,就要别人还。也没见他记住梆人给他东西吃,他要报答。

师:我喜欢这段话,他把内心的话、心底的话写出来了。如果知道今天老师要让所有的同学看到这话,梁梓豪,你还敢写吗? 生:不敢。 师:我真希望你说:“即使今天所有的人都看到这句话,我还是要写下来。”因为,写作文,首先是勇敢。当年的鲁迅,人家要暗杀他,他照样写。梁梓豪,要勇敢地写作!在座的各位都要记住,写作首先是勇敢。不勇敢,你就写不出这样精彩的话。 2. 节奏感 幼稚到令人可笑的样子,灵活到令人惊叹的脑子,我永远都喜欢他--霍建华。——黄艺林 (三四组齐读。一二大组再读画横线部分。) 师:“样子”“脑子”,很有节奏,一起念。(生读)这句话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汉语富有节奏感,比如说: 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般,夺命三分。——罗距俊 师:有节奏吧?再看—— 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 师:有一个词要改,发现没有? 生:猫头鹰。 生:一样。 师:哪个“一样”? 生:“飞龙一般”后面的“一般”改成“一样”。 师:(指“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没有这句,只有“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般,夺命三分”,要不要改? 生:不要。 师:对。“一样”“一般”,一个意思,避免重复。由于有第三句,两个“一样”,把“一般”换成“一样”,更有节奏感。改成: 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样,夺命三分;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

读于漪事迹有感

读于漪事迹有感 小二班张茵倩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

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

人物的神态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实录

人物的神态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实录 大自然小学语文原昕 一、回顾游戏,指导说写一段话 师:同学们,星期一我们做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喜欢吗?生(合):喜欢。 师:你能用一句或一段话说说这个游戏吗?(3-5生) 师:看来这个游戏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记忆犹新。 师: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们怎么玩的,注意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来说说。 二、指导回顾过程,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师:刚才,我们用一段话把这个游戏说了出来,如果我们想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哪部分应该重点去写? 生(合):游戏的经过。 师:本次习作,我们抓住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神态来表现游戏的有趣。那么什么叫神态描写呢?(出示课件)(一个是神态描写的定义,一个是神态描写的一句话) 师:同学们的神态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游戏时的场面吧!(课件放录像)(板书:细致观察) 师:请你仔细看录像,看看同学们在游戏时都有什么样的神态?生:有的同学的表情是兴高采烈的,有的是神色慌张的,有的是怯怯的等等。 (随着同学的汇报在辅助板书的位置写)

师:谁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或者积累的语言表现画面中的人物的表情。生:15个左右。(板书:用词准确) 师:这句话就抓住了人物的神态描写,把一个~~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见到了他。 三、写作方法指导,语句通顺、衔接连贯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把观察到的人物的神态用积累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在写作文的时候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就要多观察,多积累。让神态描写既细致入微又生动传神。 四、重视积累,优化选材 师:课前老师留了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某个人的做某件事时候的某种神态,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哪些神态? 生:汇报(大约15人左右) 师:这些神态都是什么样的?现在小组内说说吧!(5分钟) 师:每个小组选个代表向全班汇报。(大约9人) 师:谁来评评(9人) 师:你能用(课件出示作文要求)今天学到的抓住人物的神态来把你观察的到的,合理的运用上你积累的词语吗?注意语言要通顺,有个性。下面我们开始写作文。 四、独立习作,个别指导 (学生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交流,指正修改

管建刚精选作文.doc

xx精选作文 管建刚精选作文“关联”并“然后”并让“哑巴”开口说话——管建刚精选作文讲评课实录一则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精选作文,精选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愣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 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饱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我被爸呛得又掉眼泪又咳嗽。我腿后的小花狗,大概也享受不了这种气 味,摇着头,跑到院子里去了。——邹蕾 师:小狗喜欢摇头摆尾,你认为这个“摇头”仅仅是“摇头摆尾”的摇头吗 ?邹蕾,你说呢 ? 生:不只是写小狗,还在写爸爸的烟味让人太难受了。 妈妈正仔认真细、一针一线地将我的毛衣织长。一阵风悄悄地吹在我的身上,我这才发现,客厅的窗户没有关好,妈妈平常最怕风了,有一点风她都发颤。——李海灵 师:你认为这里写“风”,仅仅是写风吗 ?李海灵,你说呢 ?生:不是,还想写妈妈不怕辛苦地为我织毛衣。 师:两位同学,都能用环境来写入,用得那么自如、贴切、含蓄,太有才了。 他跟我说:“表哥,我帮你捶捶背吧 ! ”我没出声,他怎么会变得这么乖?这 里面一定会有乖僻。我的第六感探测到有杀气,是哪里呢?——黄天朗

师:这句话,将内心的感觉写出来。你想成为写作高手吗 ?告诉你一个秘 诀,你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用语言将它捕捉住,描述出来。 师:写作要有一种追求,别人写的,我不写;我写的,别人想不到。 不追求与众不同,那不叫“写作”,那叫“写作业”。 我妈妈不是很朴素,时常照照镜子,又涂又抹,女人嘛,总会爱漂亮。 ——xx 师:读到“女人嘛,总会爱漂亮”,大家笑,这是会心的笑。写作,要 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敢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想整容好久了,我以前的样子帅得不得了,搞得全家围着我转。仿佛是 以前有不乖的时候,常被老妈打,把脸给打扁了。哎,我一看到帅哥就羡慕得 不得了,人家帅哥的女孩子多得从新西兰排到北极那么多,而欣赏我的没几 个,失败,真是失败碍——丘皓威 (师逐句出示,众人大笑。) 师:我很纳闷,丘皓威为什么不说“南极排到北极”,而说“新西兰排 到北极”,一查地图,明白了,新西兰是最靠近南极的国家,两个意思一样,不 一样的是,丘皓威的说法,新鲜,有一种生疏感。生疏的,就是有创意的。写 作,要追求生疏感。我还渎到了丘浩威写作时的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走世界。你 写自己想整容,居然会写到新西兰和北极。写作,需要这样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 走世界。 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小小的鼻子,心爱极了。像一块面包那 样厚的嘴唇,那嘴唇是我最不喜欢的五官中的一个。——何加淇师 (先出示前面一句 ):我看到写“水汪汪的大眼睛”就生气,我是水汪汪的小眼睛。 (生笑 )但是你写“水汪汪的小眼睛”,我也生气:没有创意。我喜欢的是后一句。 师:写人的外貌,眼睛、鼻子没有须要。要写最富有特点的,哪怕是难看 的、不喜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需要勇气。何加淇是有写作的勇气的。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800字以上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800字以上观看劳模事迹有感1 劳模精神没有“光环”的预期,更多的是职业的喜爱,发现的喜悦,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带着“问题”、“感情”、“镜子”去学,或许,我们更容易学到劳模精神的实质。 勤问好学,带着“问题”去学。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劳模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 尊师重教,带着“感情”去学。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

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2 近日,我拜读了培训中心陈东老师的劳模事迹材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久久无法平静。正所谓见君一袭风雪骨,始信人间有谪仙,陈东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什么是创新转型、学习超越的劳模风采,他用27年的坚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伟大的劳模赞歌,铸就着莱钢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写作对于少年儿童,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本领,更是表情达意,陶冶品性,触及心灵,点燃智慧,培养创新人格,学会做人的一种锻炼。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多年来,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的困境,教师如何指导儿童喜欢作文、学习作文,走进无拘无束、快乐表达的世界,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主题。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小学“走进儿童作文”教学研讨会,大会特别邀请老、中、青三代名师执教六堂风格各异的小学作文课;特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先生与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对部分作文课进行谈话式互动评析;特邀国内著名语文杂志资深主编裴海安先生以及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贾志敏老师讲述他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解与感悟。与会教师深受启发。下面整理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现场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的课堂实录。希望各位老师根据平时自己习作教学的研究实践,结合课堂实录,在评论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察作文》课堂实录 江苏孙双金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怕不怕作文课?生摇头 师:为什么不怕? 生:郑渊洁教过我作文 师:名家教过 生:丁丁老师在教我作文 师:有没有怕作文的 生:有点怕,也有点不怕

师:为什么怕 生1:怕语言不生动 生2:怕写不好,挨老师批,句子也不会编,词语也用不上 生3:总写错别字,挨批 生4:编的不是真情实感 师:因为编的不是真实的,没有真情实感,作文难不难呢?今天,孙老师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上完后,咱们再说。 师拿出一个盒子 师:孙老师千里迢迢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精致的盒子里面,红绸布包着的,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板书:猜 师:猜对了,有奖 生1:是你们家的镇宅之宝 生2:是一本作文书 生3:南京的特产 生4:一种石头,雨花石 生5:一件衣服 生6:一块玉 生7:没有东西 师:有猜是镇宅之宝的,有猜是作文书的,有猜是南京特产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就是 生:五花八门 师板书五花八门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开始揭晓谜底了。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1 作为老师,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备课,批改作业,白天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书籍。忙完一天的事,在爱人和孩子都休息了。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和繁忙,夜静静的,只有台灯散发出洁白无暇的光陪伴我度过这一天中最为惬意的读书时光。沉湎于窦桂梅的精辟见解和智慧火花中,一天的疲劳和烦心都消失了。原来專家的见解和自己的教学有这么多的不谋而合,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决。自己确实有一种充电的感觉。头脑变得充实了,生活变得丰盈了。虽然自己是美术教师,但是有机会看一看其它学科的文章,有利于课堂的整和,看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感觉窦老师的语文课“小心地”呵护、培养着孩子们精神的成长。她的课堂,吸引我的不光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娴熟技艺,也是她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同时有时一个易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富有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学习者。 一、运用独特的视角理解感悟文本 细细品味窦桂梅老师的每一篇实录,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不同年段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窦老师都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以往的执教者都落脚在对帝国主义的恨和“雪

我国耻,振我中华”的空洞誓言中。窦老师为了让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上这节课时,窦老师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空间。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明白,除了耻辱和仇恨,我们很需要保持理性的反思。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名有勇气的思想者。运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去引导启迪学生。这是教学的智慧,更是教师的责任。 二、运用激情感染学生 窦老师的语言是激情四溢,很具有感染力。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结束后老师深情的说“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在隽永深情的语境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比如评价学生的发言情况“你真用心,谢谢你给同学提的醒儿,要多看书,注意积累”、“你可真会运用语言,读到课外阅读上的话,就在这里用来评价,这就不仅仅是积累这句话了,而是运用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就是因为你读的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才得到这样好的评价;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一笑解千“丑”;真是一笑解千“愁”,谢谢你的发现,真棒啊!”等等。 三、运用渊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智慧

程翔老师作文讲评课实录

程翔老师《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 课前主持人隆重介绍程老翔师简历。 程翔老师幽默回应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新简历主持人没有介绍,同学们只要知道我是个语文老师就行了。 师: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评价一篇学生写的作文。已经在同学们手中了,大家看过了没有?可是下面听课的老师不知道我们作文的内容,大家读一读,哪个同学能读一下。 男生:读作文《我不认识她》 师:你们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由于刚拿到这篇作文还有点陌生,有些地方读的不流畅,有些地方读的和原文是有出入的,这也是同学们临时的拿出一篇文章所出的问题这很正常。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读一遍吧。我们尽可能的熟悉文章,只有熟悉它你才能去评价它。题目《我不认识她》 师:有感情的朗读作文《我不认识她》 师:这就是我的一个学生写的一篇作文,今天我们就来评一评这一篇作文。通过一篇作文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怎样去评价一篇文章。好,现在请同学们独立的给这篇文章打一个分数。假如满分是100分的,你打算给他多少分?不要和其他同学商量,现在开始打分。 师:板书:评价一篇记叙文《我不认识她》 生:独立打分。 师:走下来巡视,看学生打分情况。我看很多学生很犹豫,迟迟不肯下笔,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打分,已经打完分的请举手。 生:大多数举起了手。 师:没打完分的举手,再给大家几分钟。有很多同学还在犹豫,认为不好打分,要根据自己的判定,90分以上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再问95分以上的请举手。提问一女生你给了多少分? 女生:95. 师:比95分高的请举手. 女生二:96分。

师:再问比96高的还有吗? 男生:99分。 师:问比99分高的还有吗?最高分就是99分。 师:最低分给了多少?80分以下的有吗? 男生:70分 师:询问70分以下的还有吗?没有最低分就是70分。大家看差别有多大,差别有29分。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发现问题的请举手。 女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没有打满分,那一分去哪了? 师:奥,原来你的问题在这,来评价99分的同学来说。 男生:给99分的原因是他对恋爱的问题认识错误。 师:微笑着说,他对恋爱错误你还打99分,是不是扣的有点少了。转身对女同学说他给你答复了吧。其他同学还有疑问的请举手。 男生:同样一篇作文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师:好,同学们把这个问题写下来。师板书:产生问题:为何差距如此大? 同一篇作文为什么打分差距如此大,相差29分。找一男生问,假如这篇作文是你写的一个给你99分,一个给你70分,你希望这个作文落到谁手里? 生:落到99分的手里。 师:笑着说,你绝对不希望你的作文落到70分的手里,每一个同学都因该产生这样的问题。那么有这个问题接着会产生第二个问题,请举手。 女生:我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评分标准判断的?为什么会差那么多? 师:说的好!板书:评价标准是什么。 师:再问作文有没有什么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给99分的同学和给70分的同学,他们们的标准会不会一样。我们在评价一篇作文的时候标准是不是千差万别的呀,应该怎么样呀? 女生:应该有相对一致的标准。 师:赞同,只有标准相对一致,才不会导致作文的分数那么大的差距。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是我们这节课很核心的问题,同学们讨论一下评价一篇作文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评价一篇记叙文,本文是不是一篇记叙文?对,评价一篇记叙文的标准是什么?现在三个人一组讨论。其他同学讲,一个同学负责记一下,就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 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这学期我们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网络视频《记一件成功的事》的作后讲评,感到受益匪浅。管老师在习作讲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习作,课堂分三大板块:一是欣赏,二是纠错,三是指导。 一、欣赏,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习作要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怎样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呢?管老师运用的就是“欣赏法”。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这一举动极富教学艺术,一箭数雕,一举多得。 1.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导向,让大家认识到美的语言是这样的:是充满现代元素的,是恰当运用了语气词捕捉到了内心真实的心理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童话”,是富有节奏的诗一般的语言。 2.管老师不仅使学生欣赏到了鲜活的语言,也使优美的语言得到了发酵和传递。管老师说过,作文讲评的教学是双文本教学,他让学生的语言“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发酵,传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在以后的创作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这样就会涌现

大量鲜活的语言。 3.树立了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创作的学生自己美美地朗读,孩子的那份自豪感就甭提了,树立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感受成功!自己写出来的好词佳句美文在班级上得到了展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使学生的创作信心空前膨胀,同时激发了更大的写作热情。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老师提供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是树立学生写作信息,激发写作动力的一条好途径。 4.使全体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创作的方法。学生找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知道了美的语言是怎么来的,从生活中来的,从阅读中来的,从幽默中来的,更是捕捉了内心一刹那的心灵活动中来的。管老师在讲评中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发展学生语言。 二、诊断,引导学生避开创作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什么才是假话、空话、套话呢?我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地认识,而管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能应用于很多篇作文的开头的“万金油”式程式化语言,就是套话。一片大道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话,就是大话。其实以前我还曾经为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叫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让我感觉似乎认识了一个未知

窦桂梅老师《游园不值》评析

窦桂梅老师《游园不值》教学评析 广西省河池市南丹县大厂镇中心小学李秀 很多年前,曾有幸听过窦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一课,这一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时间流逝,可是窦老师的教学风采一如眼前,给我以诸多的启示和思考。 一、体现一个主题 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古诗的主题,就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领略古诗的韵味及诗人的写作意图,在这方面,窦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典范。窦老师上这一课时,正如她所说: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我们来看看窦老师的开课:窦桂梅老师在开篇导入的时候,引入了许多诗题含有?不遇?的诗:《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然后告诉学生,不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忆的地方,进而引入和同学们今天的相遇,并让孩子们怀着这种难得的相遇上课。从?不遇?到?相遇?,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窦老师说:好啊,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来看!雨过天晴跟着一位宋朝的诗人,他叫―(生接)叶绍翁。师一起来――(生)游园,一起来――(生)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我们也来推敲推敲这个――(生)不值。同学们,你们的教材里其实很清楚地写到,这个值的意思就是――(生答)遇。接着就是对诗题的理解,顺势而埋下伏笔。 窦老师所创设的?主题教学?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她上的是一首

诗,其实她口中流出的就是一首首的诗——这节课中她引用了不下于10节(首)以上的诗句,如?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经典诗句随手拈来,脱口而出,无疑使这节古诗课更具?诗情?;而她那极富感染力的解说和描述极富诗意,例如?就这样,绿绿的苍苔,染着我们的眼睛;红红的杏花,沁着我们的心脾,正是‘风景这边独好’啊!?。这些话语如果按诗行来排列其实就是一首现代的抒情诗。在?与园主人对话?的教学片段中,根据学生的回答她又即席地吟出了?一枝红杏因何来,只因墙外有郎才。春色满园还想看,柴门就为你打开?的?打油诗?,这样的?脱口秀?既显示出了教师的诗才,又使得这节课的诗情更加的浓郁。 我们不得不折服于窦老师的厚实文化底蕴,诚如她所说,要?博览群书,扩展视野,深入思考,方可纵横驰骋于课堂间。? 二、体现教师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应认真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教师的语言应该像蜜,牢牢地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要使教师的语言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有人提到:我们教师的语言要善于激趣、深于传情。 窦老师的语言是优美的、煽情的,你听:心里有梦,尽管我看,这也是一种出墙的快乐啊!你说你矮,假如你是一颗小草,你是一朵野花,你可以用你那种子经风而传,依然可以把你的梦想传递出去。你还可以听听你的同伴,把你的慧心去舒展。总之一句话,关不住的是你的――你已经感受到了,一枝红杏因何来,只因墙外有郎才。春色满园你还想看,柴门就为你打开。所以我的朋友,你热爱我的红杏,我这一枝的特别让你想象那份春色满园。这也是对我的园的怜哪!刚才,让杏花和你们说

习作教学的八大教学策略

习作教学的八大教学策略 西安李志远(网名:三百卷生) 本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年第4期 多年来学习和执行《语文课程标准》,我深深体会到小学习作教学一定要“想着法子让每位学生乐写、能写”。有那些法子?这里说说习作教学的八大教学策略。 第一个教学策略是坚决贯彻“课标”精神,切实降低作文要求。 百年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定位和要求一直都偏高。解放后的各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定位都是“作文”而不是“习作”。1978年和1986年两部大纲都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1986年大纲要求小学生作文“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尽管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定位仍为“作文”,还要求“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这些都脱离了小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大大加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难度。过高的作文要求使小学生对写作文失去了自信,几乎所有学生都害怕作文,他们视作文为虎狼。 2001年实验稿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都大大降低了小学生作文的难度。小学低年级的定位是“写话”,中高年级是“习作”,是学习写作、练习写作。“课标”还有意淡化文体要求,不再提小学生写记叙文。小学低年级只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不要求“内容具体”。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能写”而不是“学会”或“会写”;要求只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比过去都低得多了。 过去大纲要求的是偏高目标,现今“课标”规定的却是普适的保底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决不能用过去大纲的要求作为保底的目标。 习惯的定势思维是可怕的,应试教育更是推波助澜。几十年过高的作文要求一直十分顽固地影响着老师和家长,至今不少地方和学校仍然用过去的作文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学生害怕作文的状况基本上没有得到改变。 所以,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坚决贯彻“课标”精神,切实降低作文要求,解放我们的全体学生。这是“让每位学生乐写、能写”的根本法子。 第二个教学策略是要让每位学生都有内容可写。小学生作文本来就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想”。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多多写日记。中低年级更应该这样做。 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今天我看到(听到或想到)了……、读了书(课文)我知道(想到)了……、我学会了……、我会做……、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想告诉你……、给你说句悄悄话……、这里真好(真不好)、今天的天气……、妈妈(或者别的什么人)说……,等等,等等。

管建刚作文讲评课

“关联”病、“然后”病、让“哑巴”开口说话 ——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实录一则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作文,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呆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丰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我被爸呛得又掉眼泪又咳嗽。我腿后的小花狗,大概也享受不了这种气味,摇着头,跑到院子里去了。——邹蕾 师:小狗喜欢摇头摆尾,你认为这个“摇头”仅仅是“摇头摆尾”的摇头吗?邹蕾,你说呢? 生:不只是写小狗,还在写爸爸的烟味让人太难受了。 妈妈正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地将我的毛衣织长。一阵风悄悄地吹在我的身上,我这才发现,客厅的窗户没有关好,妈妈平时最怕风了,有一点风她都发颤。——李海灵 师:你认为这里写“风”,仅仅是写风吗?李海灵,你说呢? 生:不是,还想写妈妈不怕辛苦地为我织毛衣。 师:两位同学,都能用环境来写入,用得那么自如、贴切、含蓄,太有才了。 他跟我说:“表哥,我帮你捶捶背吧!”我没出声,他怎么会变得这么乖? 这

里面一定会有古怪。我的第六感探测到有杀气,是哪里呢? ——黄天朗 师:这句话,将内心的感觉写出来。你想成为写作高手吗?告诉你一个秘诀,你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用语言将它捕捉住,描述出来。 师:写作要有一种追求,别人写的,我不写;我写的,别人想不到。不追求与众不同,那不叫“写作”,那叫“写作业”。 我妈妈不是很朴素,时常照照镜子,又涂又抹,女人嘛,总会爱漂亮。——邵礼佳 师:读到“女人嘛,总会爱漂亮”,大家笑,这是会心的笑。写作,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敢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想整容好久了,我以前的样子帅得不得了,搞得全家围着我转。好像是以前有不乖的时候,常被老妈打,把脸给打扁了。哎,我一看到帅哥就羡慕得不得了,人家帅哥的女孩子多得从新西兰排到北极那么多,而欣赏我的没几个,失败,真是失败啊……——丘皓威 (师逐句出示,众人大笑。) 师:我很纳闷,丘皓威为什么不说“南极排到北极”,而说“新西兰排到北极”,一查地图,明白了,新西兰是最靠近南极的国家,两个意思一样,不一样的是,丘皓威的说法,新鲜,有一种陌生感。陌生的,就是有创意的。写作,要追求陌生感。我还渎到了丘浩威写作时的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走世界。你写自己想整容,居然会写到新西兰和北极。写作,需要这样一个广阔的心灵的游走世界。

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教师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所以,必须打破低效的平行对话的局限,在更广阔、更宽松的学术空间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窦桂梅 谈到评课,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评课人讲得口干舌燥,最终的效果却是无关痛痒,于事无补。学校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结束以后,就会分组进行评课。在发言之前我总是要绞尽脑汁的回忆课堂、组织语言,打好稿子,准备发言。到底如何科学、全面地评课,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暑假里,我有幸研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在《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中窦老师针对语文课堂,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诗歌教学等方面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也从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师的语言,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为我们指引了方向。现在就这本书谈几点自己的收获: 一、语文课堂是生命的课堂。 执教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应为学生主动学习、幸福成长着想,两眼不能死死盯着分数,在无休止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改变句式”中沦落,消耗学生脆弱的语文热情。语文是有生命的,那字字句句的共情使学生与我们以及作者结为一体。语文的韵味能带活整个课堂。教学时,仅仅是一种感觉好、还不够;仅仅写在教案上,也不够。要想办法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找到一个核心词,即主题,然后走进文字里,琢磨琢磨,体会主题的内涵,从而感受文字的生命。这样,

语词就带动了全篇,就又有了“真正的生命”。 针对这一话题,在《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中,窦老师举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课堂,五年级《枫叶如丹》。开场便以自咏和引读让学生随着语言的“流”,跟着吟诵了《山行》。陈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欲浓”,使课堂的“语文味”十足,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引入课堂。接着就是读,不要小瞧了“读”这个字,在读中可大有文章,语文的生命在于韵味,那韵味藏在“读”里,只看我们能不能把它挖掘。直至整节课都没能离得了这个“读”。如果这样,“枫叶如丹”这个词及其内在的生命,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符号,进入学生的心中,并播种在他们的心里。我想,这就是窦老师倡导的品出文字中的“韵味”,而不仅仅是一种感觉吧! 二、好课无痕。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窦老师说,“好课”是看不出“教”的痕迹的,看似师生随意聊天,可课堂上常常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教师引导学生探奇览胜,流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就是教师经意备课的结果。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的设计过程中,总会刻意准备师生对话。何谓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窦老师的观点告诉我们,对话不是简单的“舌头行为”,以一定区别于“灌输式”的教学。我们的教学,通过对话,借助文本,深入探究,然后每走出文本,形成自己的观点。窦老师建议老师必须读书,善于思考,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哲学的高度,认识“对话”的意义,必须把对话放在高处,方可一览众山小,带领学生走向光明的人

观看身边教师的先进事迹有感

观看身边教师的先进事迹有感

观看身边教师的先进事迹有感

陈清华老师,我的“老师” 峡江县桐林中学陈亮 2014年12月6日,放学在家。我闲来无事打开了吉安市委书记王萍作序的《井冈师魂》这本书。我认识先进人物有峡江县聂波平和黄小勇俩位老师,然而这书中最具震撼力是遂川大汾镇上坳小学教师陈清华老师。当然震撼到我绝不是他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令人仰慕的光环。 他感人至深的高尚品格让我感到震撼。他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敬业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他怀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忠诚于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大山里的孩子和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在他身上,有着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事业无限忠诚高尚品质,有着对学生、对教育对学生高度负责的高尚的职业道德。 陈清华老师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他将二十七年全部的激情与心血,耐心与情谊都给了他们的学校与学生。在三尺讲台上默默的奉献自己。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作为一名与他同姓的教师,我为他感到骄傲!也为他的精神所鼓舞,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不可能是一位好老师。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用真心的关爱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请大家指正) 《有趣的游戏》作文指导课课堂实录 一、回顾游戏,指导说写一段话 师:同学们,星期一我们做的“拼句”游戏,大家喜欢吗? 生(合):喜欢。 (教师板书:前仰后合、肚子疼、老师) 师:请同学们用上“前仰后合”、“肚子疼”和“老师”这几个词语,把咱们做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生甲: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最后都肚子疼了。 师:我们在哪儿做的这个游戏? 生乙: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肚子疼了。 师:再完整一点,我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样,好玩吗? 生丙: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乐得同学们有的前仰后合,有的趴在桌子上直喊肚子疼。 师:看来这个游戏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记忆犹新。你能用笔把这个游戏用一段话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合):能—— 师:写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谁还记得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来?(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开头、结尾——不对,不对,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一段话写一写这个游戏,注意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清楚。 (学生动笔写游戏)五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自己写的这段话?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举手。) 师:是不是大家今天不在状态呀?怎么不如做游戏时积极高呢? (逐渐有几个同学举手了。) 生甲: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写完纸条后,就开始读纸条,同学们拼出的句子五花八门,教室里传出同学们阵阵笑声。这个游戏真有趣。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这段话,时间是——(生答:星期一)地点是——(生答:教室)人物是——(生答:老师和同学)事情起因是——(生答: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游戏)经过是——(生答:同学们拼出了五花八门的句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结果是——(生答:这个游戏真有趣)还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吗?

管建刚 作文讲评课

重要得就是思考 ——《一次特殊得听写》作后讲评设计 ■管建刚 【课前设计及反思】 挑8个学生得名字,听写,互批,请三五学生说默错了什么,怎么错得。学生作文。 1、淡化“作前指导”。一就是时间上“淡化”,作前得默写、批改,不过7、8分钟;二就是“指导”上“淡化”,不进行所谓得技能得辅导,不进行所谓得内涵得点拨,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得、原汁原味得作文。2、强化“作后讲评”。一就是时间上“强化”,用整整一节课,讲评学生得作文;二就是速度上“强化”,尽快研读学生作文,发现学生个体得优点、亮点,以及作文得共性问题,及时讲评;三就是行动上“强化”。讲评后,学生改自己得作文,有大问题得,则要“二次作文”。 【教学过程及意图】 环节一: 欣赏:让作文快乐起来 摘录一:默写前得内心 ★“下面进行听写……”什么什么?不会吧,就用这一张纸?平常不就是都用练功本得吗?难道这次例外?还就是管老师忘带练功本了?不至于吧,管老师还没那么健忘。况且,管老师也不就是那么随便得人,怎么会让我们用这么张零零落落得纸呢?平时,《每日简评》写完了,贴一张纸上去,都要不大不小,正正好好,现在,怎么会? ——俞希平 ★“下面,听写。”原来要听写啊。听写什么,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早默过了,难道默写一到七单元?这样得话,这张纸未免也太小了点,估计两个单元都默不过来。排除一切可能后,没可能了,到底默什么? ——王元正 ★“拿好纸,听写。”什么?听写,真就是得,不通知一声啊,毫无准备,默得一塌糊涂怎么办啊。管大,您就是世界上最坏得人,快奔四了,还喜欢整人。快,快说就是骗我们得。不然,嘿嘿……我,我就求求您老人家了,我给您一元越南币好不好? ——陆梓晗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正文第一篇:《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以前,对窦桂梅老师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是小语界的一颗明星,清华附属学校的业务校长,《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寒假,买来窦老师的《听窦桂梅老 师评课》,阅读一遍,深深叹服,不愧为“建国六十周年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于是,开始阅读第二遍,做了十一页的摘抄,总觉得没有做过摘抄的阅读是没有 生命的阅读,当然,摘抄的,也是触到自己教育命脉上的语句。 这是窦老师作为校长期间,听课后的一些点评,每次听课,只抓一个方面,可能 是教师课堂语言,可能是教学内容,可能是教学韵味,也许是教学的落脚点……从22篇文章中,我读出了一个对语言极度敏感而细腻的窦老师,读出了一个唤 醒教师专业尊严的窦老师,读出了一个持之以恒的窦老师。 窦老师是个对语言极度敏感而细腻的教师。(请帮助宣传好范文网:)在听课中,她敏锐地发现授课教师三言两语的导课有了问题,提出老师要梳理孩子们的发 言;她敏锐地发现教师的评价用语只是“好”“真好”“真棒”等笼统空洞的词语,提出教师要从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开始,自觉地“漂洗”教学中的杂质,每一处都力争显现出语文的真面目;她敏锐地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缺少调控能力,建议教师必须让那些喜欢抢先的学生知道,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几十个小朋友;她敏锐地发现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不是真正的对话;她大胆地对《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提出道德上的质疑……就这样,带着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窦老师走过了“课文-语文-课程”的历程,从“课堂里走出来一个教育家”,读后感《《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不仅仅是自己在成长,窦老师更是个专业引领的导航者,她通过“共读、共评、共写”的方式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她眼里,课堂,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地 方,更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于是,她带领教师读书,听课,评课,写课。听课, 要听出门道;评课,评得出名堂;写课,写得出水平。就这样,通过“共读、共评、共写”,她把教师的专业尊严唤醒。 为窦老师多年的坚守而感动。她带领语文教师团队,围绕主题教学理念,花费八年时间,研制出一套12册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这是“一群人向着共同的伟大的目标”“认认真真地做成的一件大事”。八年啊,如果是你我,我们能坚 持吗?但,窦老师坚持了下来,她带领她的团队,用心规划,潜心研究,反复实 践,披沙拣金,聚沙成塔,由一册到一套,由初稿到反复修改定稿,这其中,会 有多少迷茫和波折,但,窦老师坚持了下来,感动,感动。 第二篇:《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 一直以来,很羡慕那些优秀的执教者,更羡慕听课以后才思泉涌、娓娓道来,而 且能评到点,能带给自己学习,给他人带去帮助的评课者。所以一直也在寻找为什么自己不会讲、不会听、不会评,带着这些疑问,我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和《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一书,窦桂梅老师书中用平实的语言,美丽的文字记录 了一篇又一篇的精炼而又精彩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而在《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听评课记录,把我深深的吸引,也让我深深地震撼。原来课可以这 样讲,课可以这样听,课可以这样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