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蒋廷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蒋廷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蒋廷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蒋廷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蒋廷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收稿日期:2008-04-06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蒋廷黻思想研究”(06C765)。

作者简介:曾维君(1960-),男,湖南武冈人,邵阳学院历史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中国通史和地方史的

教学与研究工作。

(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蒋廷黻在南开、清华从教12年期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目标上,他提倡通才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主张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在教研理念和方法上,他严谨治学,倡导创新史学,重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上,他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他的教育思想、教学主张及其治学态度,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蒋廷黻;教育思想;实践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1-0194-04

曾维君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外交家。他于1912年自费赴美国留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1929年进入清华大学任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5年以后,受蒋介石之聘,开始在南京国民政府中任职。1965年10月殁于美国。

从南开到清华,蒋廷黻共经历了12年的教书生涯,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尤其为南开、清华两校历史系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根据《蒋廷黻回忆录》、《蒋廷黻选集》及学术界有关研究他的文章,拟对蒋廷黻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治学与教学方法以及他的教学实践等,作一粗浅的较全面的论述。

一、倡导通才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

这是蒋廷黻主张和确定的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首先,他倡导通才教育,即鼓励和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蒋廷黻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希望中国能够早日现代化,因此他提倡知识分子应该做一个“现代人”,“现代

人是动的,不是静的,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1]那么教育是铸就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途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现代人,现代人应具有现代人的文化、现代人的意志和现代人的的体格,而不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产生的舞文弄墨、体格不健、与民情隔膜的士大夫[2]。为此,他在南开任文科主任期间,他鼓励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并稍习试验课程,以培养自己清晰的思想和科学的态度;他倡导创新史学,确立了培养新式历史学人才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训练学生“多学习外国语及其他人文学术,如政治、经济、哲学、文学、人类学”[3]。在清华期间,他也这样要求他的学生,鼓励历史学系的学生去别的系选修课程。任清华历史学系主任期间,对课程设置作了重大调整,如

1929-1930年的课程规定:本科第二年,政治、经济、地理、

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西洋文学等外系课程,须选修其中二门,学分8-12;本科第三年,上述外系课程须选修其中一门,学分4-8;本科第四年,仍可在上述课程中选修一至二门,学分0-8[4]。这对于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了解其它学科发展状况,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历史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形成跨学科优势,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这也是蒋廷黻要使历史学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具体体

2009年第1期(复总第71期)船山学刊Chuanshan Journal No.1,

2009(rest.tot No.71)

194

现。

其次,他强调学以致用,主张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蒋廷黻人生观的核心是有所贡献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他认为,“中国士大夫阶级不以财产为人生最高目的而重视事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与最高目的”。因此,他以自己的人生观来要求、培养他的学生,认为学生学到的知识应该能够为社会服务,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主张“教育以中国的实在需要为基础,不以外国的模型为基础”,希望“中国的教育家能够找到材料来创造一个适合中国需要的教育制度”,“中国的学生将来既要在中国服务,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情况,比知道西洋的国会和交易所还要紧些。”[5]他呼吁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建设现代化民族国家的艰巨任务面前,不可袖手旁观,而要负起责任,甚至“应该居领导地位”。为此,他希望中国的教育应当是:不要偏传统,而要重现代;不要偏外国,而要重中国;不要偏书本,而要重实际;不要偏技术,而要重全面。[6]他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总论”中就说过:“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7]学生如何有所贡献于社会?学习历史如何对学生就业有所帮助?蒋廷黻提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以备从政,“学习历史以备从政之用,此一见解倒是深获我心。”[8]他在《漫谈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一文中也说:“知识分子的出路在于做官,教育官、行政官、事业官。名义虽不同,靠公家薪津吃饭则是一致的。”[9]他本人后来弃教从政,应是这一观点的实践者和证明。蒋廷黻之所以产生这种思想,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谈到:“在乡下念书只有一个目的:考中后去做官。这种考试没有其他用途。它只给青年人指出一条路:学而优则仕”

[10];另一方面,“惟楚有才”的湖湘文化对他产生过较大影响,“蒋廷黻志业正是发挥他的乡贤魏源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风”[11]。再一个就是渊源于其师祖鲁宾逊的新史学观念。鲁宾逊是蒋廷黻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海斯的老师,他提出过历史学要对社会成员在工业社会谋生有帮助的观点,“要证明历史学在将要于毕业后即到工厂中做工谋生的青年男女们的教育中的地位”,“了解过去是为了他们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成为一些有知识的、有能力的和幸福的人。”[12]

由上可见,蒋廷黻身为大学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他对学生的成长及其前途是十分关心和重视的。

二、更新教、研理念,重视和实施课程体系

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历史研究与教学理念的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蒋廷黻对近代中国教育和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在教研方向和方法上,他主张“结合时代,革新传统”[13]。留学归国的他,有着与中国传统史家不同的新的史学理念,即科学的理念、识世知彼的理念、国际平等的理念、开放通商的理念和整体现代化的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共同前提是时代观念[14]。但他来到南开、清华任教时,发现不少中国史家和教授的学识和研究范围都比较窄,“他只能成为某一特殊时代或某一本书的专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重复前人的研究工作,而不是继续前人的研究工作”,“人们变成为研究版本而研究版本、为研究古籍而研究古籍了。此种研究历史的方法在现在已经落伍,不能再继续下去”[15];“史家以治某书为始,也以治某书为终,结果我们有某书的注疏考证,而没有一个时代或一个方面的历史;我们有某书的专家,而没有某一时代或生活的某一方面的专家”[16]。为了改变这种不适应时代、不讲求实际的现象,蒋廷黻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进南开后,不仅带来了西方历史研究的方法,而且吸收欧美最新科学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构建了南开大学关于西方史学的课程体系,在当时的大学历史系有着导夫先路的作用。”[17]在南开,他主持开设了“西洋通史”、“一百五十年来之欧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坚合众国通史”、“近世欧洲经济史”、“欧洲外交史”、“中国外交史”等课程,其中绝大部分课程都是讲授一学年,每周3学时。课堂教学十分受学生欢迎。特别是进入清华后,“蒋氏不仅将他的新的史学理念带入清华,而且乘罗家伦校长高强度治理整顿清华的东风,将历史学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尤其是课程设置等方面迅速引上新的平台。”[18]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他对清华历史学系的师资、课程和教研进行了重大改革。如在对

195

--

师资的培养和储备上,他一方面引进了一些新教授,“我希望能有一批新人来教历史……我不声不响的引进一批年轻教授代替原来的老教授”,如雷海宗、张荫麟等。引进这些年轻教授后,他给他们以指导、帮助和关心,同时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努力吧,我会供给你参考书、助理人员和时间……你必须在两三年时间内准备开一门新课”,“我引导这批年轻教授开始使用一套新方法”[19]。另一方面,他鼓励和提携青年老师去进修、深造,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专业水平,“少数优秀青年我都鼓励他们进了研究院,研究中国学者一向忽略的问题……一旦我发现一个青年,认为他可以研究上述某一国历史的话,我就说服他在研究院学习相关的语文。如果他在研究院成绩好,我就设法推荐他到国外去深造。”[20]如选拔王信忠、朱谦云、邵循正等出国研究专门史,这些人后来都很有作为。可以说,经过蒋廷黻的精挑细选和努力培养,使当时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师资阵容和水平,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大学。

又如在课程设置上,他尤其强调外国史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样做,不仅是外国史本身值得研究,更重要的是因为当时中国已深入国际生活中,闭关自守的时期已经过去,研究日本和西洋各国历史,等于了解和认识一下我们的邻居;而且外国史学、尤其是西洋史学,有许多进步的、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经过他的努力,清华历史学系每年平均开设的约22门课程中,外国史就占了一半。当然,蒋廷黻并不主张生搬硬套外国教学模式,他甚至反感“一批年轻的清华职员,他们满脑袋的都是美国的伟大学府,他们要使清华成为美国大学的翻版”[21]。如在外国史课程的设置上,他认为美国的大学开设外国史时首先偏重英国史,然后是欧洲其他国家史,最后才是中、日史,这不适合中国的大学,“因此,清华拟订一套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在清华编制的外国史课程中,突出中国的邻居——

—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外历史并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正是为了学习外国史的需要,蒋廷黻要求和鼓励学生多学外国语。清华历史学系本科的第二、第三学年,学生必须修满8学分的外国语课程,这使许多历史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都能使用3-4门外语。

对于在清华历史学系的课程改革,蒋廷黻后来在《回忆录》中对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如果有人有兴趣比较一下清华一九二九年与一九三七年的异同,他一定会发现在课程方面有很大的改变。此举,我认为是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大贡献。我一直为此感到快乐,因为我在这方面曾略尽绵薄。”[22]

其次,蒋廷黻的治学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他强调史学是科学,研究历史是探求真理,它与历史的宣传是有本质区别的,“你如果拿历史来作宣传,你不是历史家,是宣传家,你的著作不是历史,是宣传品。宣传品也有价值,或者有很大的价值,但仍不与历史同道。”[23]他认为研究历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是“探求真理,无论真理是苦的或是甜的,是红的或是白的”[24]。他还首倡研究原始档案资料,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要以事实为基础,认为历史研究的规律之一就是从原始资料的研究入手。在南开,为了搜寻史料线索,他想方设法联络各方鉴定家、收藏家,到处访问调查。如,为了掌握李鸿章1896-1900年期间从事外交活动的史料,他走访了许多李鸿章的旧部,或助手,或秘书,“一有机会和他们晤谈,我就把话题引到这件事情上去”[25]。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积累了大批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第一手资料,并率先运用这些资料在南开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进而运用西方现代史学方法编篡出我国第一本《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为日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他还主张,研究历史要参考多方面的意见,多听听旁观者的话,做到“兼听则明”。如在谈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时,他指出:“一切外交问题少则牵连两国,多则牵连数十国”,因此,“研究外交者必须搜集凡有关系的各方面的材料。根据一国政府的公文来论外交等于专听一面之词来判讼。”[26]

蒋廷黻也很重视体育,指出:中国旧文人、尤其是文人成为名士者,大多手不能动,足不能行,背不能直,这种体格上的虚弱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根本的毛病之一。[27]

三、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在南开期间,他曾谆谆告诫学生,社会经验是文科学生不可或缺的;读书并不是求学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希望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主张“使教育人生化,与中国生活的实际事实相关联。”[28]他批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脱离群众、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力倡加以改革。因此,他十分重视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活动,去

196-

-

学习“不是书本上找得到的”知识。如他亲自带领学生到南开附近的八里台村去调查村史,“调查他们一天赚多少钱,用什么方法,如何生活,住什么房子,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等等[29]。在调查过程中,他注意向学生传授调查研究的方法,如在南开学生起来领导抵制日货运动时,他“建议学生到卖日货的商店,详细清点它的存货,作个正确的登记。然后,可以征收日货所有人爱国捐。缴过捐后,可以出售日货,再把出售日货的价款转购国货”,“此种方法全国各地很快采行,各地学生纷起效尤。”接着,在蒋廷黻等人的建议下,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一个“工业研究所”,为天津有关企业培养技术人员,他的理由是,“只有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生产方法才能提高国货的品质”,才能有实力与日货竞争,从根本上起到抵制日货的作用[30]。由于蒋廷黻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社会调查成为南开大学的一项正式教学制度。

蒋廷黻还是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热心倡导者和支持者。在南开时,他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术活动,翻译欧美社会科学著作和欧美刊物中有关的学术论文,如组织学生翻译了他的导师、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海斯的《国家主义论文集》,他亲自为之作序并推荐到上海教育书店出版。这一做法,对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培养学生的翻译和科研能力起了一定作用,也可使学生适当增加一些收入以缓解生活上的困难。

综上所述,蒋廷黻虽从教仅12年,但他在当时提出的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科研理念,他构建的大学历史教学课程体系与模式,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的重视等等,都对我们今天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说,蒋廷黻在“清华倡导的是一种考据与综合并重,中外史并重,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既细密又不失恢宏气象的学风。这种学风不仅在当时独步一时,在今天仍然是很先进的”。[31]

参考文献:

[1]范泓:《蒋廷黻这个人》,《读书时报》2004年7月28日第4版。

[2][6]蔡乐苏、尹媛萍:《蒋廷黻现代化思想述论》,《清华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

[3][17]南开学术名家志:《著名历史学家——

—蒋廷黻》,《南开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

[4][14][18]蔡乐苏:《蒋廷黻与清华大学历史系课程新模式的建

立》,《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27][28]宋秋蓉:《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引自人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0914529034.html,)2004年8月3日。

[7]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团结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第3页。

[8][10][15][16][19][20][21][22][25][29][30]蒋廷黻口述,谢钟琏译:《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长沙)2003版,第136、27、129~130、119、130、137、127、130、101、91、102、106~107、124页。[9]蒋廷黻:《漫谈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蒋廷黻选集(四)》,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原载南京《世纪评论》第1卷第24期,1947年6月14日。

[11]吴相湘:《蒋廷黻的志业》,台北《传记文学》第7卷第6期,

1965年12月1日。

[12]李勇、侯洪颖:《蒋廷黻与鲁宾逊的新史学派》,《学术月刊》

2002年第12期。

[13]梁晨:《从朱延丰出国案看蒋廷黻对清华历史系的改造》,《清

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

[23]蒋廷黻:《外交史及外交史料》,《蒋廷黻选集(一)》,台北传记

文学出版社1978版;原载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49期,1932年10月10日。

[24]蒋廷黻:《评雷海宗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重庆《新经

济》第3卷第9期,1940年5月1日。

[26]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卷序言》,上海商务

印书馆1931年版。

[31]吕文浩:《蒋廷黻在清华历史系》,《文史精华》1999年第3期。

197

--

陶行知三大教育思想及案例分析

《教育原理》 陶行知三大教育思想及案例分析 ---------11计教王雪旖110124368 一、案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以下是我选取的几则案例,以供研习: (1)有一次,陶行知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陶行知说:“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木匠慌了:“我可不识字。”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3)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这所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

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第一版前言)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较长时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革新主张和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来自旧社会,他对旧中国的教育有深刻的感受。他入过家塾、私塾,又进过“洋学堂”,留过学;读过“四书”“五经”,也学过“西学”。他看透了封建专制教育的腐朽严酷,极为憎恶;亲见洋务派“洋学堂”的“乌烟瘴气”和空疏无用。在路矿学堂,他开始接触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但对国内的“新学”很为失望。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大量地学习西方文明,也厌弃资本主义教育反动偏枯的一面。他深感弱国人民的痛苦,救国救民的爱国热情因此而更加炽烈而深沉。《朝花夕拾》一书的部分内容,描绘了鲁迅求学的经历,表现了他是一个“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从一定意义上说,鲁迅的求学经历,就是一幅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缩影。鲁迅看透了旧教育的弊病,坚决主张全盘改造旧教育,这个主张与他的亲身感受有着密切的关系。 鲁迅从年轻时起就重视教育工作。在他出国留日前,清政府已腐败透顶,帝国主义势力步步进逼,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爱国志士,充满忧愤。1903年初,鲁迅与陶成章等27个留日学生给绍兴人民写了一封公开信,对比中日两国情况,痛切地指出:“我中国空疏陈迂之教育,必不能敌各国之教育;我中国腐败朽蠹之政治,必不能敌各国之政治;我中国枯窳拙劣之工艺,必不能敌各国之工艺。”他们急切地呼吁故乡人民,冲破障碍,出外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愤思奋发”“更新国政”。见绍兴鲁迅纪念馆藏《绍兴同乡公函》。他在回国前一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又说:“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即培育人才。要国家强盛,首先要培育人才。由于事实的教训和学习了马列主义,鲁迅后来还认识到,要取得民族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必须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推翻剥削制度,要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家境贫寒,在当地一位私塾先生和他外祖父的帮助下,读了几年《四书五经》。1906 年入教会学校崇一学堂 读书,开始接受西方教育。1910 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1911 年,汇文书院与其他教会学校合并为金陵大学,陶行知进入金陵大学文科学习。1914 年以优秀成绩毕业,留学美国。1915 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受近代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孟禄等。1917 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的教授和教育科主任,主编《新教育》杂志。后来到北京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总干事。 从1923 年起,陶行知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环境、把握国家命运的重要方法,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打破贫富贵贱,“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 1927 年,为了大范围地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晓庄师范,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康健的体魄和艺术的兴趣的乡村教师,然后由他们去办乡村学校,以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同时确立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1930 年,晓庄学校被国民政府下令查封,陶行知遭到通辑,逃到日本。 1931 年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他首先发起了" 科学下嫁" 运动,创办"自然科学园"" 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编辑《儿童科学丛书》和《大众科学丛书》,向儿童和普通老百姓介绍通俗科学知识。 1932 年他开始从事工学团的试验。工学团实际上是一种以贫苦工农大众为教育对象,采用半工半读形式的教育组织。根据陶行知制定的《乡村工学团初步计划》,提出工学团的宗旨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对工学团的成员实行军事、生产、科学、识字、运用民权、节制生育六大训练。为了解决工学团的师资短缺问题,他创造并推行“小先生制” 。所谓“小先生 制” ,主要是利用上学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他把这种识字,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小学生称为“小先生” ,所以叫“小先生制” 。陶行知认为这是一种“即知即传人”的方法。陶行知当时在上海办了很多工学团,其中“山海工学团”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所。 抗日战争中,陶行知主要从事抗战教育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39 年在重庆所办的“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其实是一所难童学校,它是从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中挑选比较有才能的进行培养。分成社会、科学、艺术、文学、普通等组,因材施教。陶行知一生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理想和热情。他忍受了物质生活的贫乏,以“爱满天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陶行知死后,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1)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裴斯泰洛齐在所著《天鹅之歌》中提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则。”陶行知深受瑞士近代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启发,曾表示过:世界上的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等的成就,“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发 明” ,并愿成为中国“试验之先河”。给陶行知直接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力图变革传统教育,融合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以使学校和社会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教学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

教学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 这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但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有理念的呼唤但缺少教学中的实践 新课程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广大教师已经经过了新课程的通识培训。但通识培训主要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不能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实践新课程关键在课堂,而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与保证就是教学设计。从目前教师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学设计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培养能力、智力、非智力的设计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第二,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 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教学目的”的高度。“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基础,教学目的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第三,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显然,教师们尽管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2、有教案的企盼却无设计的意识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却从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我就怎样教”去备课;也有些教师钟情于《优秀教案选》等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还有些教师备课时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裁剪某些环节重新组合,粘贴成简单的教学思路等。这些现象说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设计的意识,教学时严重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并逐渐在依赖中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有些教师离开教参无法备课,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3、只重教学前的设计却忽视了教学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 当前,大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教学前的预先设计,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中没有关注教学对象的存在,没有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准备的结果,不能反映课堂的复杂性,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尤其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学设计也就画上了句号。这种封闭的设计过程,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就必须致力于开展“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教师教

教育学-中学部分-第八章 德育(参考答案)

第八章德育 一、选择题 1.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在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的是学生的( )。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学习能力E.自我反思能力 2.以下属于德育构成的是()。 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法制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3.下列不属于德育特点的是()。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D.引导性 4.《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与哪一年()。 A.1996 B.1995 C.1994 D.1993 5.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包括( )。简答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思想教育D.理想教育E.公德教育6.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包括( )。简答 A.集体主义教育B.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C.良好个性心理品质D.思想教育E.公民道德教育 7.下列行为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解释:订正A项不选,原因为,不守纪律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因为纪律本身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A.不守纪律B.欺侮同学C.考试作弊D.偷窃E.孤僻 8.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E.情感教育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E.评比竞赛法11.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1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知 B.情 C.意 D.行 13.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5.道德两难问题有哪几种来源()。 A.虚构的道德两难故事B.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C.真实的或实际发生的道德两难问题D.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景会影响道德发展16.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7.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8.“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指的是哪一个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 19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2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育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2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22.讨论法属于下列的哪一种方法()。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评比竞赛法 24.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教育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25.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探索 教学成果报告 福建教育学院项目组邹开煌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三大核心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论师德、教师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创造教育、教育管理等教育思想、教育教学主张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内容。即是主张陶行知的文章、诗歌和歌曲,他的生平活动、业绩、人格、精神和思想,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能够以各种不同的载体和方式,逐渐进入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内容或校本研修内容。以提升中小学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提升与发展。 一、成果概要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近现代教育理论。其众多教育主张、与当今课改理念、素质教育要求以及规划纲要目标基本一致,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和启迪。诸如评价改革;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五育目标: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六大解放: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育人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策略等都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财富,教书育人的动力源泉,学校办学的行动引领。

然而,根据根据大量纸质问卷和现场调查,能写出或说出陶行知三条名言的不到5%,说出一条的也不多。多次三四百人的现场调查中,没有一人能说出三条名言。中小学校长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知之甚少。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具现实与迫切意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师专业成长》、《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校办学特色》、《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师读书素质》等专题形式直接进入全省各中小学,进入省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名师、省学科带头培养对象班、2012和2013福建教育学院国培班,进入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13期“福建省推进学生课内外阅读专题研训班”,进入福州市、上杭县、新罗区、集美区、龙溪县等县市区研训班;二是在时间比较长或层次较高的培训班如校长提高班、学科带头培养对象班、国培班通过远程方式研修《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系统研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三是通过行知实验校实践。 2008年至今六年以来,我们开设了100多场的专题讲座,组织20多个不同层次的班级研修《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大量的网络报道和校长、老师们的学习体会以及许多学校的践行结果表明,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 1.陶行知教育思想大范围进入全省中小学校、进课堂、进教师,发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引领作用 2008年以来,将陶行知人格、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直接送到中小学,进课堂、进教师;进省级各类培训班能及国培班,以及受邀新疆、广西、浙江等外省讲学等,直接受众几万人,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内容得以普及深入。特别是2012-2013年,在福建省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省31个厅局

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

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 一、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他出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免费入塾读书。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师从杜威,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内容与意义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他的一系列进步教育理论包括生活教育、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等思想,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颇具现实性和启发性。而他的成人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宣传,至少没有得以深入的研究。 三、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简述 成人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成人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问题的论解,旨意明确、精要深邃,非常切合成人的实际和特点,也很贴近现代成人教育的理念,值得人们很好地发掘、整理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他的成人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和参考价值。下面就从这些方面一一详细地论述。 (一)、对成人教育的意义和宗旨的精要阐释 陶行知不仅对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学校教育进行了精辟的理论阐释,提出了颇有深度的见解,而且对以各类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成人教育,也进行了不懈探索,从而提出了其独到的成人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他对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对社会发展意义的论述,反映了其基本的成人教育观,是我们认识并把握其成人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1、关于成人教育之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理性把握 陶行知很早就认识到了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普及教育视为整个教育的有机整体。过去,一提到教育,人们就联想到学校,认为只有学校教育才是正规的、正统的教育。陶行知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要挽救中国的危亡,要培养“健全之公民”,要发挥教育的成效,既要依靠普通教育、学校教育,又要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把各类成人都纳入到教育对象的范围中来。他说:“无论老少,也应该受教育。生活教育很早就提出活到老学到老。”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各类在职工人、干部和农民,他们直接担负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从事着实际的工作,他们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的提高,是更为现实、更为有效的问题,将其排斥到教育之外,是万万不可的、错误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陶行知把成人教育提高到终身教育的高度并将其视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935年他在论及“中国普及教育方案”问题时指出:“普及教育之要义:甲、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

孔子教育观和道德观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孔子教育观和道德观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著有《书》、《诗》、《春秋》。他和弟子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纂成《论语》。2500多年过去了,风霜雨雪,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社会更迭。然而,论语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深邃的教育观念,博大的道德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人文思想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所传承,为西方国家的哲人所青睐。 目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新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使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五爱”新人。现在我就结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论语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一、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的借鉴 1、论语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尽管当时的科学认识手段对世界的本质,人的大脑思维反映等重大哲学问题处在初创阶段,但孔子客观而真实地提示了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

人认识事物是先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孔子说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别不大,有喜怒哀乐,这是作为自然人而言;但随着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作为社会人而言。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穷人富人,不论聪明或是愚笨,都应接受教育。我国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分尊卑贵贱,种族民族,只要是中国公民处在儿童、少年阶段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既是国际科技竞争、知识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也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真理总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人们学习认识是不断通过相对真理而走向绝对真理。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只要早晨获得新的知识道理,就算到晚上死去我都心甘情愿。这反映了孔子追求新知,追求真理,孜孜不倦,求知不止。今天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客观上要求每个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认识新世界。我们要用孔子的求知精神,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倡导的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公民要终生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树立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了真理追求而献身祖国。如两弹一星邓稼先,数学家张广厚,计算机专家王选。只有造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陶行知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1933年毕业,翌年入短期师资训练班,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直到1970年逝世,享年52岁。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 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

鲁迅教育思想

“解放我们的孩子” ——浅谈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并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我们对于鲁迅先生关于革命思想的作品思想挖掘已经几乎非常到位了,但是对于鲁迅先生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挖掘还不是很到位。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辨,并且内容丰富而具体。在当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的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忽视,导致了一些现象和问题的频繁出现,比如雇佣童工,忽视儿童生命;虐待儿童,扼杀儿童生命等等一些教育问题。并且,在我国还存在对于儿童自身生命教育的不到位,基本的教育体系、教育模式甚至是思想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可见,我国在儿童生命教育等问题上不但存在制度上的问题,还存在国民根深蒂固意识上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儿童生命教育的思想以及关于儿童生命教育的文学作品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所以,笔者通过对于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关于儿童生命教育思想的探索和挖掘,旨在为我国对于儿童生命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对于鲁迅先生的儿童生命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 然后,结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儿童生命教育所存在问题,阐述了鲁迅先生的儿童生命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教育思想;鲁迅;教育启示 Abstact Lu Xun, China's greatest writers, thinkers and revolutionaries, and also a great educator. We thought Mr. Lu revolutionary ideas about the excavation work has been almost in place, but for Mr. Lu content Child Education excavation is not in place. In fact, Mr. Lu Xun's works on China's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of speculative depth, and content-rich and specific. In today's society, whe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for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there are more or less ignored, leading to some phenomena and problems frequently arise, such as child labor, child neglect life; child abuse, strangled children's lives and so some education. Moreover, there is in our own lif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not in place, the basic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model and even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Visible presence of institutional issues not only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in educ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ere are still deep-rooted problem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n.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i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a child's life and literary works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other life-depth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Therefore, the author Lu Xun Literature for exploration and mining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on educational ideology, aimed at our children's lives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of a new way of thinking. 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First, for Mr. Lu's child life education thought it was analyzed.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演讲稿.doc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在教育理想上,他主张“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在教育准则上,他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在教育策略上,他基于知行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论断,突出实践(“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在教育理论上,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社会生活的前进的需要实施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彻底转变;在教育实践上,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开辟新路,为世人树立楷模,为万民敬仰。 总体而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很多观点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内在相通,对当代职业教育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树立“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职业教育宗旨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是什么呢?这是当前职业教育面对的首要的现实任务。行知先生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于“生利”,即能给学生生利的本领,是谓“生利主义”,认为“凡养成生利人物(笔者注,可指学生)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比如制造产品;一是生“有利之事”,比如商贸流通等,生利的目的在于“以利乐群”。 生利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宽泛的“生活主义”相比,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狭隘的“衣食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利群”为精神追求,即有利于公

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

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 ●庞丽娟 叶 子 当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教师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效果。影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教师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因此,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改善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尽管教师教育观念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但其深层教育观念,特别是教育行为尚缺乏实质性转变,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对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和转变机制的研究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非常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间的关系,以为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推动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关系的理论认识 教育观念是教师基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认识而形成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教育行为则是教师在实际教育中所表现的行为、教育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作为一种认识和理念,教育观念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但它并不直接作用于儿童,而是通过教育行为这一中介影响和作用于儿童的。那么,教育行为是否能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行为和其已有的教育观念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此,目前主要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两种观点。 (—)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一致性的观点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存在一致性,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两者之间存在极大的相关。教师往往是根据其观念做出一定的判断和决策,并进而落实到行为上,通过行为来影响教育效果和儿童发展的;而教师实际表现的教育行为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其观念一致。 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如,美国国家教育机构1991年的研究发现,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认识水平不同,其教育行为也不同。承认教育影响的教师,会努力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来促进儿童发展;而持遗传决定论的教师,则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消极评价等行为,给儿童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氛围。这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行为。这种影响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既会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中,也可能体现在教师对待儿童的具体态度、行为和方法上,还可能表现在某一学科具体的教学什划、组织实施等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大的相关和一致性,主要是因为观念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观念、认识的外部表现。也正因为此,在教师研究领域,有许多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交往等的思维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论近代教育观念的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目 录 前言 (1) 一、教育观念的变迁 (2) (一)教育目的的变化 (2) 1、从科举取仕、光宗耀祖到开启民智、实业救国 (2) 2、平民教育从忠君守礼走向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3) (二)教育对象的变化 (4) 1、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4) 2、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兴盛 (5) (三)教育内容的变化 (6) 1、由“四书” “五经”到“西文” “西艺” (6) 2、教育的阶级、阶层区别逐渐缩小 (7) 3、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9) 二、教育观念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9) (一)促进反帝斗争的开展,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和革命 (10) (二)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0) (三)加快了近代国防建设的步伐,有利于富国强兵 (11) (四)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 结语 (12)

摘 要: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近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等方面的全新认识与理解,教育观念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国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近代;教育观念;社会发展;影响 Abstract: In modern times, becaus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s, people of all classes of the education concepts in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d. It performed the completely new recogniz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urposes, object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education, and i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defense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Key words: modern times; education concepts; social development; influence 前 言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引进,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主张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世界教育发展一体化的潮流。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张之洞等人主张转变传统教育内容和方式,向西方学习技艺和制度;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北大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对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聘请的哲学教授梁漱溟也提倡自由教育;20——30年代,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及其实践对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0——4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手脑相长”的教育观,体现在他的论著《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观念深受前苏联教育的影响,几乎是照搬了他们的教育理念。改革开放后,对于教育观念的变革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国防及思想文化等领域影响的研究,学术界成果颇丰。例如,江苏大学人文学院马红霞、周荣华、张帆撰写的《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校高山波《论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嬗变》、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阎广芬的《近代商人的教育观及其对旧教育的突破》等文章就从教育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