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夹具设计2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夹具设计2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夹具设计2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夹具设计2

表3 锻造方法的特点比较

3)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选择定位基准

根据零件结构特征和加工要求,选择出粗基准和精基准,并说明选择的依据。

(2)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及过程

参阅参考资料[8],或参考工艺实习中收集到的现场资料,合理确定出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案。

(3) 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工艺路线安排的原则,将各表面的加工合理组成工序,并排列成工艺路线,将热处理、清洗、中间检验、去毛刺等工序合理地排列在适当位置,组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 选择各工序所适用地设备名称及型号

设备的选择可参阅参考资料[1]。

标准刀具的选择可参阅参考资料[1]。

通用量具参阅参考资料[1]。

(5) 确定切削用量

由指导教师指定确定一道工序的切削用量(一般为设计专用机床夹具那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参阅参考资料[1],或参阅参考资料[8],并根据所选定的机床资料,将选择的切削用量修定成机床所具有的数值。如果没有所选择机床切削用量值,可采用选择的切削用量数值作为修定值。

( 6 )计算确定工时定额

计算确定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选择切削用量那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可参阅参考资料[6]有关表格计算确定工时定额。

在成批生产条件下,用单件计算定额t c 计算工时定额

t c =(t m +t a )(1+α+β 100)+Tsu n

一般布置工作地时间t s 为工序作业时间的百分数α=(2~7)%。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 r 为工序作业时间的百分数β=2%。

成批生产时批量n 的决定成批生产时,零件是分批轮番生产的。全年投入生产的次数称为批次。而每次投稿的相同零件数量称为批量。批次和批量多少是根据生产纲领、产品尺寸和重量、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重新调整的复杂程度、原材料和毛坯的供应情况、装配时间的需求和对产品贮备量的要求等因素决定的。确定批次和批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一种“按批次决定批量法”。批量n 为

n=N M (件)

式中 N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N=Qm(1+a%)(1+b%) (件)

Q ——产品的年产量;

m —— 一件产品中相同零件的数量;

a ——零件的备品率。表5列举了几种汽车零件的备品率,

供参考其他产品零件可参考表5,适当确定。

b ——废品率;

M ——零件全年投入批次,年产5000~10000辆汽车机械加工

零件投入批次见表4。

表4 汽车零件批次

表5 汽车零件备品率

( 7 ) 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将编制完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格式内容填写。其中把要进行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的那道工序内容再填写在机械加工工序卡上。在工序卡的工序图上,定位夹紧符号按附录表1所列符号标注,加工表面用红色粗实线画出,非加工表面用黑色实线画出,并标注出加工后的工序尺寸和形位公差,以及定位尺寸。

( 二) 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 ) 在专用机床夹具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 1 ) 专用机床夹具结构的机械化程度应和生产纲领相适应大批量生产时,应试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气动、液压或其他高效、省力的夹紧装置,以缩短装卸工件的辅助时间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中批生产时,为使经济性良好,因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应尽可能使夹具结构简单,多采用手动夹紧机构。

( 2 ) 专用机床夹具零件标准化程度高。为缩短夹具设计时间,提高夹具设计质量和降低夹具制造周期及成本,夹具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结构成熟的标准夹紧机构,标准夹具元件和标准件。

( 3 ) 夹具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好的夹具稳定性。为保证工件加工要求和夹具本身的精度不受破坏,以及加工中夹具不发生振动等,夹具结构应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夹具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以夹具体底面轮廓尺寸与夹具高度尺寸应适当成比例。

( 4 ) 装夹工件要方便、操作要安全。夹紧机构的操作手柄一般应

放在右边或前面。要防止夹紧机构的活动件与机床、刀具相碰撞。为此:在设计时要认真查阅机床有关数据。必要时在夹具总图中,将夹具活动件的活动极限位置和刀具外形用双点划线画出来。同时还要考虑清除切屑方便、安全。

( 5 ) 夹具元件、零件制造和夹具装配工艺性应良好

2 ) 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

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可参考《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或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三版)或其他工艺教材。在着手设计之前应多参阅一些夹具图册,如参考资料[2]、[3]、[5]、[9]等有关部分,以增加对夹具结构的认识。

( 1 ) 分析与本工序有关的资料,包括零件图样、零件材料、毛坯状况、零件的工艺过程(尤其本工序之前的工序)、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艺指定的定位基准、夹紧部位和生产类型等。

( 2 ) 专用机床夹具结构方案设计

ɑ) 定位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i) 分析第一类自由度根据工件的结构及加工要求分析第一类自由度;

i i ) 选择和设计定位元件根据夹具对工件定位的可能性,对工艺上给定的定位基准进行分析其可行性,必要时可修改定位基准形状、尺寸,选择标准的定位元件。如果没有合适的定位元件可选择。由设计者自行设计非标准定位元件。然后分析定位元件组合定位时所限制的自由度能否满足第一类自由度要求。

对非标准定位元件,如V形块、菱形销等尺寸应按参考资料[2]、

[3]、[9]、[1 0]所列资料进行必要的计算设计。

i i i ) 定位精度(误差)的分析与计算计算定位误差的目的是验证夹具定位方案是否能可靠地保证加工要求。计算的定位误差Δd 必须满足

Δd < = 1 3T

通过上述ii、iii两步的分析计算,如果其结果都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且方案结构又简单,该定位方案可行。再按设计步骤进行下一步。

b ) 导向、对刀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根据加工表面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在夹具适当位置处设置导向元件(钻床夹具的钻套)或对刀元件(铣床夹具的对刀块)。在参考资料[2]、[3]、[9]中有标准导向,对刀元件供设计选用。

然后,计算导向元件或对刀元件至夹具定位元件间的尺寸。对刀元件至夹具定位元件间的对刀尺寸计算及极限偏差的确定可参考[2]、[3]、[9]等参考资料。

导向元件至定位元件间的定位尺寸可按下述实例方法确定。如在图1a所示工件上钻孔尺寸?10,其位置度公差为?0.2mm,夹具上

的一定位尺寸H j±1

2T H j为H j =100 mm

T H j =(1/2~1/5) T H g

式中H j、T H j ----分别为夹具的定位尺寸及其公差;

T Hg ----工件工序尺寸的公差。

如取T H j =1/3 T H g ;则

H j =100 0.035 mm

若工序尺寸极限偏差不为对称分布,应换算成以中间尺寸和对称极限偏差的形式。

C) 夹紧机构的设计

根据工件的工作特点,加工要求和对夹紧力的要求等,合理选择或设计夹紧机构及其尺寸大小。具体结构可参阅参考资料[2]、[3]和[9]。在课程设计中,夹具夹紧机构尺寸,可按经验设计方法确定,所需夹紧力和夹紧机构所能产生的夹紧力不必计算。考虑到课程设计中规定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设计的夹紧装置最好为手动夹紧。

a)

b)

图1 导向元件至定位元件间定位尺寸及极限偏差的确定

d) 确定机床夹具与机床间的正确位置的保证方法的联接方式

为保证工件加工要求,不仅要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夹具定位元件等要占据正确位置,而且还应使机床家具相对于机床也要战局正确位置,视不同机床,这一正确位置的保证方法不一样。

钻床夹具与机床间的正确位置主要是靠钻套轴线与钻床主轴轴线重合保证的。一般可用钻头能插入钻套孔内方法来保证。如果要求严格,可在钻床主轴上固定安装一个杠杆式千分表(或百分表),找正钻套内孔与钻床主轴同心。钻套位置确定后,用螺旋压板将夹具压紧在钻床工作台上。因此夹具体应留之一定位置,以便用于压板压紧。

铣床夹具与铣床工作台间的正确位置是靠夹具体底面安装的两

个定位键确定的。因此,为保证工件加工要求,铣床夹具应规定两个定位键侧面对夹具定位元件或夹具体安装基准有一定的位置公差。

( 3 )专用机床夹具装配草图的绘制

ɑ) 专用机床夹具装配草图绘制时,可以使用方格纸或制图纸绘制。

b) 机床夹具装配图比例为1 :1。

c) 绘制时,应以操作者正面相对位置的视图为主视图。视图多少应以能完整表示出夹具各元件和机构为准。一般情况,最好画出三面视图。如果局部结构在三面视图上还不能表达清楚,还可以画出局部剖面图。

d) 画图时,被加工零件可用铅笔以黑色双点划线或红色双点划线表示。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工件视为假想件,即可视为透明体,它在图中不影响夹具其它元件和机构的可见性。

e) 按下面所指顺序画图。先画被加工零件,然后画定位元件→导向或对刀元件→夹紧机构→其它元件或机构→夹具体。

画夹紧机构时,机构是处于夹紧状态。注意松开夹紧机构时,应能将工件拆卸下来。

f) 夹具装配草图绘制完后,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可画正式机床夹具装配图样的绘制。

除与绘制机床夹具装配草图要求相同内容外,还要注意:

ɑ) 制图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4457~4460—84之规定。

b) 为避免夹紧机构活动件和铰链式钻模板活动(移动或翻转)时与夹具其他元件或机床、刀具发生相碰撞或干涉,和为检查夹紧行程是否足够,可以用双点划线画出活动件活动的极限位置(范围)。

c) 绘制装配图上的标准零件应按机械零件手册和夹具设计手册绘制。

如果使用螺钉连接夹具元件,为保证工人操作安全(不划伤手),一般多使用圆柱头内六角螺钉。为防止装配好后的元件位置的变动,需要用圆柱销或锥销固定。其两零件上的销孔,在装置调整、紧固后配钻铰,再打入圆柱销或圆锥销。

d) 在装配图样中,如机床夹具元件和机构零件采用的是标准件或标准机构,可不必将结构剖示出来表示内部构造。

e) 装配图样绘制完后,按一定顺序引出各元件和零件的件号。一般件号从夹具体为件号1开始,顺时针引出各件号。如夹具元件在工作中需更换,如钻扩铰的可换钻套,应在一条引出线端引出三个件号。

如果某几个零件在使用中更换,在视图中是以某个零件或元件画出的,为表达更换零件或元件,可用局部剖面表示更换零件或元件的装配关系,并在技术要求或局部剖面图下面加以说明。

f) 夹具元件和零件名称、数量、材料标准代号均填写在标题栏明细表内。标题栏和明细表格式见图2所示。

在明细表中,专用件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硬度可参阅参考资料[2]或[9]。专用件热处理硬度填写在备注格中。标准件的标准代号也填

写在备注格中。

( 5 ) 专用机床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和位置公差

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如下五类:

ɑ) 专用机床夹具的最大轮廓尺寸对于有活动件的,还应标注出活动件极限位置处的最大轮廓尺寸。

b) 工件定位基面间的配合尺寸及配合符号;定位元件间的尺寸及位置公差。

c) 夹具定位元件与导向对刀元件间的尺寸及位置公差。

d ) 夹具与机床间的联接尺寸及配合尺寸、配合符号。

e) 其他重要表面间的配合尺寸。

夹具装配图样中零件或元件间的位置公差,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表示:

i) 用公差框图表示。

i i) 用文字说明写在技术条件中。

在课程设计中推荐以公差框图表示。

夹具装配图样上应规定的位置公差,可以参考资料[2]中钻床夹具技术要求,资料[9]钻床镗床夹具技术条件示例;资料[2]铣床夹具技术要求,资料[9]铣床刨床及平面磨床夹具技术条件示例。不同机床夹具装配图样上位置公差和有关尺寸公差值,可参考表6~表9中数值。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货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6406110 学号 200604061345 姓名刘大慧 指导教师王文竹

目录 1 汽车的总体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汽车总体设计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汽车总体设计的一般顺序- - - - - - - - - - - - - - - - -- - - 1 1.3布置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4轴数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5 驱动形式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载货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1汽车载荷质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2整车整备质量的预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3汽车总质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4汽车轴数和驱动形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5 2.1.5汽车的轴荷分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2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1汽车轴距L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2汽车的前后轮距B1和B2-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3汽车前悬Lf和后悬LR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6 2.2.4汽车的外廓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3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1汽车动力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2汽车燃油经济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7 2.3.3汽车通过性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8 2.3.4汽车制动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8 3载货汽车主要部件的选择和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发动机的选择与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1发动机型式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2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9

2009汽车电器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名称:华夏HX7180轿车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 1 华夏HX7180轿车汽车的相关技术数据 华夏HX7180轿车汽车与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相关的基本技术数据见表1-1。 表1-1 线路设计相关的基本技术数据 2.1起动机和蓄电池的参数选择 2.1.1起动机功率的选择 起动机的选择应根据发动机的功率、起动机与发动机曲轴的最佳传动比、蓄电池容量这三个参数来确定。 起动机必须具有足够的的功率才能保证迅速、可靠地起动发动机。功率的大小由发动机的最低起动转速q n 和发动机的起动阻力矩q M 决定,即 9550 q q n M P ?≥ 式中:q M 的单位为N ·m ,q n 的单位为r/min 发动机的起动阻力矩有摩擦力矩、压缩损失力矩和发动机附件损失力矩三部分组成。其中摩擦力矩是活塞与缸壁的摩擦、曲轴轴承摩擦及搅油阻力等产生,占起动阻力矩的60%。压缩力矩与气缸容积和压缩比有关,约占起动阻力矩的25%。发动机附件阻力矩是发动机用于驱动发电机、分电器、汽油泵、风扇、水泵等所消耗的力矩,约占起动阻力矩的15%。q M 一般由试验测定,也可用式CL M q =来计算,即 CL M q = 式中:C 表示系数,取30~40,L 为发动机排量。 发动机的最低起动转速q n 是保证发动机可靠起动曲轴的最低转速。汽油机在0~20℃时,根据汽油机的雾化条件,最低起动转速为应30~40r/min 。为保证低温起动,通常取起动转速为50~70r/min 。即 9550 q q n M P ?≥ 考虑到要有一定的功率储备,合理选取P 。 2.1.2 起动机的传动比选择 (1)最佳传动比的计算。所谓最佳传动比,即起动机工作在最大功率时,对应的起动机转速s n 与发动机能可靠起动的曲轴转速f n 之比,即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3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u a max + e e C D ——空 气 阻 力 系 数 , 取 C D =0.9; 一 般 中 重 型 货 车 可 取 0.8~1.0; 轻 型 货 车 或 大 客 车 0.6~0.8;中小型客车 0.4~0.6;轿车 0.3~0.5;赛车 0.2~0.4。 A ——迎风面积, m 2 ,取前轮距 B 1 ×总高 H , A =2.465 ? 3.53 m 2 u a max ——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 u a max =90km /h 。 将各值带入式 1-1 得: 也可以利用比功率的统计值来确定发动机的功率值: 比功率 = 1000P max m a = fg C D A 3.600ηT 76.14m a ηT u a max 3 (1-2) 求得比功率为 6.311kw 。 因此,通过比功率计算得,该汽车选用发动机的功率 kw 参考日本五十铃、德国奔驰等同类型车型,同时由于该载货汽车要求的最高车速相对较高,因此应 使其比功率相对较大,所选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 195.61KW ,初步选择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200 kW ;发 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n p ,初取 n p =2200r/min 。 1.1.2 发动机最大转矩及其转速的确定 当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其相应转速确定后,可用下式确定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1-3) 式中 T e 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 α ——转矩适应性系数, α = T e max T p T p ——最大功率时的转矩,N.m ; α 的大小标志着当行驶阻力增加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自动增加转矩的能力, α 可参考同类发动机数值 选取,初取 α =1.05; P max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n p ——最大功率时的转速,r/min 。

汽车车身课程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电动游览车车身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学院: 学校: 日期:

目录 1.摘要 (3) 2.设计任务书 (4) 3.方案分析及选择 (5) 4.设计步骤 (6) 4.1车身主要尺寸的分确定和基本外轮廓的草图设计 (6) 4.2车身轮廓的细节处理 (13) 4.3.对车身进行着色处理 (19) 4.4车身的整体效果图 (20) 5.设计心得 (21) 6.参考文献 (22)

1.摘要 车身是汽车的三大总成之一,其生存周期约为底盘的三分之一。车身的更新速度较快,因此车身设计对新车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计算机辅助技术已渗透到汽车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CAD技术已成为汽车造型设计的常规手段。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程序,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美学、空气动力学和人机工学的一般知识。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汽车车身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计中,本人的任务是根据观光车车身的布置特点,完成车内布置及三维造型。通过查找现有车型的参数及座位的布置,利用CA TIA画出车内布置的三维图中,并进行相应的渲染。达到设计一款外形流畅美观,具备实用性的电动游览车。 关键词:车身造型,美学,空气动力学,CA TIA,电动观光车

2.设计任务书 学年学期: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15-17周 学时周数:3周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程序,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美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的一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汽车车身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一下车身尺寸参数完成电动观光车车身造型设计任务,达到以下要求: 车体宽度小于2m 车体高度小于2m 可供月15到18人乘坐 最高时速40KM 允许坡度15°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XX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学院:X 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日期:201X年XX月XX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内容: 1.零件图1张 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 1.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4 2前轮 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1422mm 整备质量1060kg 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60% 最高车速180km/h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30km/h) 5.6m 最小转向直径11m 最大功率/转速74/5800kW/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4000N·m/rpm 2.对转向系的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顺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目录 序言 (4) 第一节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4) 一、转向盘 (4) 二、转向轴 (5) 三、转向器 (6) 四、转向梯形 (6) 第二节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基本设计 (7) 一、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结构选择 (7) 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9) 三、设计目标参数及对应转向轮偏角计算 (9) 四、转向器参数选取与计算 (10) 五、齿轮轴结构设计 (12) 六、转向器材料 (13) 第三节齿轮齿条转向器数据校核 (13) 一、齿条强度校核 (13) 二、小齿轮强度校核 (15) 三、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18) 第四节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21) 一、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21) 二、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横拉杆上断开点的确定 (24) 三、转向传动机构结构元件 (24) 第五节参考文献 (25)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百度文库精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百度文库精 1 2020年4月19日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院系:湖北文理学院机汽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琎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序言 (2) 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3) 2 2020年4月19日

2.1 零件的说明 (4)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3.1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5) 3.2连杆的技术要求 (5) 3.3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 3.4基准面的选择 (8) 3.5制定工艺路线 (8)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9) 五、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11) 六、工时定额的计算 (12) 七、课程设计总结 (21) 3 2020年4月19日

附件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附件二连杆零件图 附件三连杆毛坯图 序言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汽车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经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本人来说,希望能经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当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进中 4 2020年4月19日

汽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课程设计计划 陈皓云主编 安徽科技学院工学院车辆工程教研室 二零一一年六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 以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围绕《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其方法,独立查找参考资料,独立完成汽车底盘某一总成设计计算、校核、绘图。培养同学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二、课程设计要求 对给定基本设计参数的某车辆,进行总体设计,计算并匹配合适功率的发动机、轴荷分配和轴数,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详细计算指定总成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要求在CAD 环境下校核;要求对校核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每人完成总成装配图1张(1号图)、主要零件图2张(3号图)、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时间: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即2011年11月14日—2011年12月11日。 四、设计内容: 进行离合器、变速箱、驱动桥、转向器、制动器等总成设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分组并选择设计内容,共五组。具体安排见下表1和表2。 表1 设计内容及指导老师 表2 学生名单

附件:课程设计相关参数设计计算 1.根据已知数据,确定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注意国家道路交通法规规定和汽车设计规范。 2.确定汽车主要参数: 1)主要尺寸,可从参考资料中获取; 汽车的主要尺寸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箱尺寸等。 A .外廓尺寸 GBl58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汽车外廓尺寸长:货车、越野车、整体式客车不应超过12m ,单铰接式客车不超过18m ,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 ,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 ;不包括后视镜,汽车宽不超过2.5m ;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 ;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最大宽度处250mm ;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外廓尺寸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轿车总长a L 是轴距L 、前悬F L 和后悬R L 的和。它与轴距L 有下述关系:a L =L /C 。式中,C 为比例系数,其值在0.52~0.66之间。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的C 值为0.62~0. 66,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汽车的C 值约为0.52~0.56。 轿车宽度尺寸一方面由乘员必需的室内宽度和车门厚度来决定,另一方面应保证能布置下发动机、车架、悬架、转向系和车轮等。轿车总宽a B 与车辆总长a L 之间有下述近似关系:a B =(a L /3)+(195±60)mm 。后座乘三人的轿车,a B 不应小于1410mm 。 影响轿车总高a H 的因素有轴间底部离地高m h ,地板及下部零件高p h ,室内高B H 和车顶造型高度t h 等。 轴间底部离地高入m 应大于最小离地间隙m in h 。由座位高、乘员上身长和头部及头上部空间构成的室内高B h 一般在l120~1380mm 之间。车顶造型高度大约在20~40mm 范围内变化。 B .轴距L 轴距L 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有影响。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有影响。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上坡或制动时轴荷转移过大,汽车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原则上轿车的级别越高,装载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为满足市场需要,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铀距的变型车。不同铀距变型车的轴距变化推荐在0.4~0.6m 的范围内来确定为宜。 汽车的轴距可参考表l 提供的数据选定。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 09车辆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是汽车设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 1 通过汽车部件(总成)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汽车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方法及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书面表达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进行汽车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 1 各总成装配图及零件图,采用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 2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A4 纸,18页左右。 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封面; 2)目录(标题及页次); 3)设计任务(即:设计依据和条件); 4)方案分析及选择; 7)主要零件设计及校核计算; 9)参考文献(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 三、《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1: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掌握轿车离合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了解从动盘总成的结构,掌握从动盘总成的设计方法,了解压盘和膜片弹簧的结构,掌握压盘和膜片弹簧的设计方法。根据所给的车型及整车技术参数,进行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计算确定其相关参数与尺寸,详见设计任务书。 :轿车自动变速器锁止离合器设计2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在丰田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中设计一锁止离合器,以提高自动变速器稳定工况下的传动效率,详细要求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四、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在课程设计开始时,由指导教师向学生布置设计任务。设计任务的内容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要求、设计手段、提供原始数据和主要相关资料、应完成图纸份量及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和要求。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在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各种设计方案,通过对比与分析确定采用的设计方案,然后进行精心设计,应按时、按质、按量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步骤如下:

汽车转向器壳体工艺及夹具设计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主要任务 题目:EQ140汽车转向器壳体工艺及夹具设计 工作量要求: 1. EQ140汽车转向器壳体零件图 2. 零件毛坯图 3.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 4. 工艺装备设计——典型夹具结构装配图 5. 工艺装备的主要零件图 6. 设计说明书 内容要求: 1.拟定工艺方案 2.画出8个典型工序的工序流程图 3.针对某一典型工序设计一套夹具 精镗摇臂轴内孔具——尚智 陈方 生产纲领:20000件/年 二 零件分析 1. 零件的作用分析 题目所确定的零件是EQ140汽车转向器壳体。图1显示了该零件的外形。 该零件的0.03 060φ+mm 孔与两个转向器轴承的外圈相配合,用以支承固定转向操纵机构末端的一根传动轴。0.039039φ+mm 孔则通过另一对轴承支承固定摇臂轴。两 轴在空间上互相垂直,并通过传动机构将传动轴的转动(即驾驶员对方向盘输入的转动)减速传给摇臂轴,摇臂轴的摆动又带动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和转向横拉杆运动,驱动前轮转向。壳体底平面上4个M14mm 的螺纹孔用以和车架连结;底平面上6个M8mm 的螺纹孔和端面8个M10mm 的孔用以连结端盖,使转向器传动机构完全密封于壳体中,保持轴系部件与传动副的润滑。 图一:solidworks 条件下的图示

2 零件的主要加工工作量 该零件属壳体类零件,螺栓装配面与轴承支承孔是其主要加工表面。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组加工表面。 I.主轴孔及其端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个0.03 060φ+mm 的孔(D3、D4面)及其倒角;尺寸 为242mm 的两端面(T1、T2面),其与主轴孔轴线有0.05/100的垂直度要求;还有在平面上的8个M10的螺纹孔。 II.摇臂轴孔

周子遂《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变速器)

目录 (一)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1) 1、档数 (1) 2、传动机构方案 (1) 3、换挡机构形式 (1) 4、齿轮型式 (2) 5、轴承选用 (2) 6、密封与润滑 (2) 7、操纵机构与倒档型式选择 (3) 8、变速器传动简图 (4) (二)主要参数的确定 (5) 1、中心距 (5) 2、轴向尺寸 (5) 3、齿轮参数的选择 (5) 4、各档传动比分配及齿数确定 (8) 5、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10) 6、齿轮参数 (10) (三)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12) 1、齿轮材料的选择 (12) 2、常啮合齿轮尺寸计算 (12)

3、齿轮强度校核 (21) (四)心得体会 (22)

(一)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1、档数; 变速器的挡数可在3-20个挡位范围内变化,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够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型以及平均车速。挡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变大,同时操纵机构负责,同事在使用时换挡频率增加并增加了换挡难度。 本设计中的变速器为货车变速器。跟具要求,确定挡数为五挡变速器。 2、传动机构方案; 变速器的设计方案必需满足使用性能、制造条件、维护方便及三化等要求。方案a,b在满足使用性的条件下,结构更为简单,轴向尺寸更小,更有利于使变速器轻量化,维修也更为方便,更有利于润滑。再比较a和b,a方案的由于一挡和倒挡转速低,使用频率也低,只有在起步时才用到。故采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挡,直齿滑动齿轮换档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也比较低,经济性好。斜齿轮布置为中间轴采用右旋,第二轴和第一轴取为左旋。 3、换挡机构形式; 在选择了如图a的传动方案后,分析得出:由于1挡和倒挡转速低,齿轮直接啮合不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故一挡和倒挡采用的时直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载货汽车汽车动力总成匹配与总体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日期:2104/12/1

题目: 设计一辆用于长途运输固体物料,载重质量20t 的重型货运汽车。 整车尺寸:11980mm×2465mm×3530mm 轴数:4;驱动型式:8×4;轴距:1950mm+4550mm+1350mm 额定载质量:20000kg 整备质量:11000kg 公路最高行驶速度:90km/h 最大爬坡度:大于30% 设计任务: 1)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 驱动桥、车轮匹配和选型; 2) 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估算,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绘制车辆总体布置说明图;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本说明书将从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传动系各总成的选型、整车性能计算、发动机与传动系部件的确定四部分来介绍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

1.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1.1发动机的选择 1.1.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及转速的确定 汽车的动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设计要求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是90km/h ,那么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该大于等于以该车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功率之和,即: )76140 3600( 1 3 max max max a D a a T e u A C u f g m P ?+??≥ η (1-1) 式中 max e P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T η——传动系效率(包括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参考传动部件传动效 率计算得:95%95%98%96%84.9%T η=???=,各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1-1; 表1-1传动系统各部件的传动效率 a m ——汽车总质量,a m =31 000kg (整备质量11 000kg,载重20 000kg ); g ——重力加速度,g =9.81m /s 2 ; f ——滚动阻力系数,由试验测得,在车速不大于100km/h 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常数。轮胎结构、 充气压力对滚动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见表1-2。取0.012f =。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D C ——空气阻力系数,取D C =0.9;一般中重型货车可取0.8~1.0;轻型货车或大客车0.6~0.8;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___全

第一章工艺规程制定的相关问题 一、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参考资料:零件图,机械制造基础 1、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 被加工零件变速箱属于箱体零件。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的作用是将有关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这些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能协调工作。 对于汽车、拖拉机的箱体零件,按结构形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某一轮廓线沿体内某一轴线回转而成,周向对称的物体),如差速器壳体和汽车后桥壳体等;另一类是平面型箱体零件,如气缸体、变速箱壳体等。箱体零件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尺寸较大,壁厚较薄。它需要加工的表面主要有平面和孔,且孔与平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在加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达到零件图上各项指标和数据的要求。

2、分析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按大张零件图逐一说明) ① 铸件应消除内应力。(进行时效处理) ② 轴线Ⅰ对Ⅱ、Ⅱ对Ⅲ、Ⅲ对Ⅳ、Ⅳ对Ⅴ、Ⅰ对Ⅴ、Ⅱ对Ⅳ(4)、Ⅰ对平面M 以及Ⅰ对平面Q 的平行度0.04。 ③ 轴线Ⅰ、Ⅱ、Ⅲ必须位于直径为0.1mm 、且分别平行于基准轴线Ⅶ(7)、 Ⅷ(8)、Ⅸ(9)的圆柱面内。 ④ 平面N 、P 的平面度0.03。 ⑤ 平面N 、P 的平行度0.04。 ⑥ 平面N 、P 对平面M 、S 的垂直度0.04。 ⑦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对平面N 、P 的垂直度0.06。 ⑧ 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轴心连线与平面P 的平行度0.04。 ⑨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2,轴线Ⅶ(7)、 Ⅷ(8)、Ⅸ(9)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5。 ⑩ 轴线Ⅰ、Ⅱ、Ⅲ上各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其公差的一半。如第一孔 D 62?,D 按新标准应写为7H ,即03.062762+=??H ,该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 0.015。 ? M 面两定位销孔38Ga ?、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P 面定位销 孔38Ga ?以及P 面、N 面之定位销孔310Ga ?均由工艺保证与相连接箱体的相应 定位销孔同心。 ? 尺寸16.0160+与内壁轴线的对称度0.5。即:尺寸16.0160+的中心平面必须 位于距离为0.5mm 、且相对内壁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所有螺孔与未注中心距公差的孔的位置度0.3。 ?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两端孔外侧未注明倒角为 451?,轴线Ⅶ、 Ⅷ、Ⅸ两端孔外侧倒角为 455.0?。 ? 所有螺孔锪 90锥孔至螺纹外径。 ? 及以下各项与图纸所写相同。

汽车电气线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电气线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对于汽车电气设备,可根据其用途和工作性能归纳为: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电子控制系、照明、信号、仪表、报警系和辅助电器设备等部分。而汽车电气设备总线路,就是通过开关、熔断器、导线等,将上述电器系统合理地联接而组成的总体。 总线路的布置因车而异,但都存在一定的规律。通过对典型汽车电气线路图的识读,掌握电气设备总线路的规律性,以及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方法。 1.汽车电气设备线路类型 (1) 汽车线路图分类 汽车线路有部分线路和整车线路之分。部分线路即局部线路或叫单元线路,通常有电源线路、起动线路、点火线路、照明线路、信号及仪表线路等;整车线路即汽车电器总线路,通常将汽车上各种电器设备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和相互联系,通过各种开关、保险等装置,用导线把它们合理地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线路。 常见的整车线路有三种:一种是汽车电气线路图,通常根据汽车电器的外形,用相应的图形符号进行合理布线。另一种是汽车电路原理图,根据国家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用规定的图形符号绘制的较简明的线路。第三种线束图主要说明哪些电器的导线汇合在一起组成线束,与何处进行连接等。 (2) 汽车电气线路图 汽车电气线路图是电器设备之间用导线相互连接的真实反映,它所连接的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外形和线路走的路径与实际情况一致,便于对汽车电器故障进行判断与排除。 汽车电气线路图在图面上比较注意各电器设备在汽车上的实际位置。例如,通常图左边一般代表汽车的前部,图的右边则代表汽车的尾部。同时,图中的电器设备大多以实物轮廓的示意形状表示,给人以真实感。对那些实际安装位置走向相同的连接导线也尽可能画在一起。 电气线路图类似于无线电设备的实物接线图。其优点是较好地再现了线路的实际连接情况,缺点是识读比较困难。 (3) 汽车电路原理图 汽车电路原理图通常是根据电气线路图简化而来的。这种图的作用是表达线路的工作原理和连接状态,不讲究电器设备的形状、位置和导线走向的实际情况。图中电器设备均采用符号表示(较特殊的符号则辅以图例说明)。这种图对于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以及分析判断故障的大概部位很有用处。 (4) 汽车线束外形图 汽车上导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为保证安装可靠,走向相同的各类导线常被包扎成电缆,又称其为线束。 线束外形图反映的是已制成的线束外形,故也叫做线束包扎图。图中一般都标明线束中每根导线所连接的电器设备的名称,有的还标注了每根导线的长度。 线束外形图通常又分为主线束和辅助线束图。主线束图又分为底盘线束图和车身线束图。辅助线束类型较多,多用于主线束的支路并与各种辅助电器相连(通过连接器)。例如空调线束、车顶线束、电动车窗线束、ABS线束、自动变速器线束、电动座椅线束、电动门线束等。 2.汽车电气线路图识读的一般方法 (1) 认真读几遍图注 图注说明了该汽车所有电气设备的名称及其数码代号,通过读图注可以初步了解该汽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钢板弹簧(DOC)

汽车设计——钢板弹簧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教师:R老师 姓名:XXXXXX 学号:200XYYYY 2012 年7 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题目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题目: 设计载货汽车的纵置钢板弹簧 (1) 纵置钢板弹簧的已知参数 序号弹簧满载载荷静挠度伸直长度U型螺栓中心距有效长度 1 19800N 9.4cm 118cm 6cm 112cm 材料选用60Si2MnA ,弹性模量取E=2.1×105MPa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由已知参数确定汽车悬架的其他主要参数; (2)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3)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选择、确定汽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3.确定汽车悬架的结构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 设计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 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 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汽车纵置钢板弹簧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 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零件图一张(0#);

汽车课程设计指导书 (自动保存的)解析

汽车课程设计计划 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二零一三年十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 以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围绕《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其方法,独立查找参考资料,独立完成汽车底盘某一总成设计计算、校核、绘图。培养同学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二、课程设计要求 对给定基本设计参数的某车辆,进行总体设计,计算并匹配合适功率的发动机、轴荷分配和轴数,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详细计算指定总成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要求手工绘图及手写说明书。 每人完成总体布局外形图1张(3号图)、部件总成装配图1张(1号图)、主要零件图2张(3号图)、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时间: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即2013年12月2日—2014年1月4日。 四、设计内容: 进行离合器、变速箱、驱动桥、转向器等总成设计。具体安排见下表1和表2。 表1 设计内容及指导老师

表2 设计数据及指导老师

附件:课程设计相关参数设计计算 1.根据已知数据,确定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注意国家道路交通法规规定和汽车设计规范。 2.确定汽车主要参数: 1)主要尺寸,可从参考资料中获取; 汽车的主要尺寸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箱尺寸等。 A .外廓尺寸 GBl58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汽车外廓尺寸长:货车、越野车、整体式客车不应超过12m ,单铰接式客车不超过18m ,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 ,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 ;不包括后视镜,汽车宽不超过2.5m ;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 ;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最大宽度处250mm ;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外廓尺寸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轿车总长a L 是轴距L 、前悬F L 和后悬R L 的和。它与轴距L 有下述关系:a L =L /C 。式中,C 为比例系数,其值在0.52~0.66之间。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的C 值为0.62~0. 66,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汽车的C 值约为0.52~0.56。 轿车宽度尺寸一方面由乘员必需的室内宽度和车门厚度来决定,另一方面应保证能布置下发动机、车架、悬架、转向系和车轮等。轿车总宽a B 与车辆总长a L 之间有下述近似关系:a B =(a L /3)+(195±60)mm 。后座乘三人的轿车,a B 不应小于1410mm 。 影响轿车总高a H 的因素有轴间底部离地高m h ,地板及下部零件高p h ,室内高B H 和车顶造型高度t h 等。 轴间底部离地高入m 应大于最小离地间隙m in h 。由座位高、乘员上身长和头部及头上部空间构成的室内高B h 一般在l120~1380mm 之间。车顶造型高度大约在20~40mm 范围内变化。 B .轴距L 轴距L 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有影响。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有影响。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上坡或制动时轴荷转移过大,汽车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原则上轿车的级别越高,装载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为满足市场需要,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铀距的变型车。不同铀距变型车的轴距变化推荐在0.4~0.6m 的范围内来确定为宜。 汽车的轴距可参考表l 提供的数据选定。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 分析与设计 计算说明书

目录 一、任务说明 1.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2.问题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3.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 1.导向机构及转向梯形布置方案分析与优化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参数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数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考虑导向机构非线性特征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弹簧刚度、减震器阻尼参数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悬架导向机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受力分析与阻尼参数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双横臂悬架下摆臂结构的强度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全浮式半轴计算及轮毂轴承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轮胎型号:225/60R16。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 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 [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

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 9月 18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0 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 2.1鼓式制动器 0 2.2盘式制动器 (2) 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 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 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 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 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 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 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 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即q=,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 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

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程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金属工艺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设计说明书参考) 目录 绪论 (3) 摘要 (4) 1、铸造 (5) 工艺分析 (5)

选材及铸造方法 (6) 确定铸件的加工余量 (6) 绘制铸件工艺图 (6) 铸件图 (7) 机械加工工艺 (8) 2、锻造 (8) 选材及锻造方法 (9) 根据零件图绘制锻造工艺图 (9) 确定毛坯的重量和尺寸 (11) 填写锻造工艺卡 (11) 锻后热处理 (12)

机械加工………………………………………………………………………………………………. 13 3、焊接 (13) 焊接件的工艺性分析 (13) 焊接工艺………………………………………………………………………………………………. 13 焊接顺序………………………………………………………………………………………………. .14 工艺措施和检验 (15) 焊接注意事项 (16) 4.切削加工 (17) 零件材料的选择 (17)

工艺分析 (17) 定位基准的选择 (18) 加工方法………………………………………………………………………………………………. .18 参考文献 (20) 设计心得 (21) 指导老师评语……………………………………………………………………………………………… 22 绪论 任何生产部门,无论属于哪一行业,都有设备与工具的制造和维修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具备有关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知识。这些知识牵涉到许多专业内容,如金属材料的热理、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等等。要通过此类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的加工工艺知识去设计零件的制造工艺方案、分析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的初步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