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民生的政协提案范文

关于民生的政协提案范文

关于民生的政协提案范文 以下是 CN 人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民生的政协提案范文,希望对 大家有帮助。 关于民生的政协提案范文 1 提案第 xxx 号 案 题: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提案 提 出 人:民进广东省委会(共 1 名) 分 类:文教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xx 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把文化自 信提升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 自信之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 在 11 月 30 日上午开幕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作家 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 再一次强调 “文化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 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把文化的力量提升 到了新高度,为文化建设和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南。文化自信是 民族的灵魂支柱,而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更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出台一系 列政策文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我省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丰富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也取得了较大 的成绩。根据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提供数据表明,截 至 2016 年上半年,全省已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1602 个,村(社区)文化室 27383 个,农家书屋 20106 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 1189 平 方米。省财政也加大了基层文化建设投入,2012 年起省财政每年下达农村文体 协管员专项补助资金 2500 万元,有 16815 个行政村聘用的文体协管员得到了专 项补助,全省注册文化志愿者达 81586 人。 一、存在问题 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投入不够,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不足,供给较为单一
1 / 11

xxx 年,我省人均文化事业费 39.42 元,排名全国 15 位,2014 年,我省人 均文化事业费为 42.17 元,排名全国第 17 位,2015 年,我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为 49.71 元,排名全国第 15 位。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广东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实力 不相匹配。总的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制约了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文 化投入供给较为单一, 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导, 多渠道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 入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 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面对的还是我省常住户籍人口, 据省统计局发布 数据,2015 年广东常住人口达 10849 万人。同时,我省省内有大量外来流动人 口,广东同样有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责任和义务。 (二)基层社区文化地区发展不均衡日趋明显 基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缺乏,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基础差、底子 薄,投入文化方面的建设资金更少。 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中央和广东省制 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 比如佛山市各个层次的文化建设都超出相关文 件的指标, 当地群众普遍反映说这些指标仍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要 求。 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部门, 则普遍认为完成这些指标压力较大。 有粤 北地区文化部门同志表示, 有些中央和省制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他们再 干十年也不一定能达到。 (三)文化建设相关领域人才短缺仍是突出问题 基层社区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缺乏, 部分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兼职过多, 城市 村、 居委会普遍没有专职文化人员, 导致基层文化工作时常处于缺乏有效管理的 状态。 在珠三角如佛山等发达地区, 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虽在全国属先进行 列, 但这些发达地区依然严重缺乏相关文化专业人员。 政府部门中则缺少专门的 编制人员或者虽有编制人员但在相关领域业务能力有所欠缺。 专业人员缺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很多地方一间办公室挂十几个不 同部门的牌子,“上面千条线,下面几个人”,几个工作人员身兼文 化、计生、法制、民政等多种职务于一身,工作人员忙于应对上面的检查,正常 的文化工作难以充分开展,更无暇提高或创新文化工作的水平。 (四)运行机制、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基层社区文化建设重建设轻管理, 服务效能不理想等问题, 已成为当前全省 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突出问题。 文化建设的深度和规模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方面客观上存在着不同 程度的脱节现象。一方面,部分基层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文化设施、 设备资源闲置等情况。同时,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却很少,或者不能及时服务到 位, 群众想要参加文化活动却没有条件和渠道。 不少地方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还 停留在数年前的水平,一些偏远地区则更是欠缺这些资源。 (五)理论研究欠缺,岭南文化挖掘不深
2 / 11

当前我省对以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 理论研究不足, 对 岭南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这也制约了基层社区文化工作。 有些地方在进行文化建 设的过程中把重点转移到了物质条件的完善和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中, 大型博物 馆、图书馆拔地而起,而文化服务的主体人和软件建设却被忽视。与国内其他省 份相比,我省社区文化建设内容雷同或相似处多,岭南文化特色、文化内涵还没 有充分挖掘,表现手段也需要加以优化。 二、措施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的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和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多渠道投入模式 首先, 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 三十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未来的三十年就要加大文化教育的建设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不能只紧盯经济指标,而更要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又是全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础,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建设。 其次, 省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 基 层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到个体的平均水平至少应该和本省经济发展水平相称, 资金 投入主要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加快这些地区的文化建设进度。 第三,在文化产品的提供上,政府要充分和社会与民间力量合作。文化建设 全部由政府包干是一种低效的运作方式, 因此很多项目活动可以由社会热心人士、 志愿者、 民营企业等参与或与他们共同承担, 政府的职能还应放在把握文化产品 的价值取向、 协调组织各方面的人员和力量、 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 务等内容上。 (二)针对区域差异,制定不同的文化建设标准 我们认为, 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文化建设指标是不科学的, 政府应建立 一个最基本的标准体系,各地针对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制定 不同的文化建设标准;从精准扶贫的高度助力粤东西北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经济条件许可的地区, 要鼓励当地的文化产品面向外来人员开放, 鼓励当地 建设一些满足外来人员需求的文化产品。 另外,文化建设还要避免所提供的文化产品过于单调,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 次人员的不同文化需求,开发与提供适应老年人、年轻人、儿童及外来工等不同 人群需求的多元化产品,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三)培养和配备充足的、合格的专业文化建设人员是重中之重 预计今后数年内,我省各个地区,尤其是经济水平中等以上地区,群众的文 化需求层次会有迅速提升, 因此, 高层次专业文化建设人员的需求量大增。 譬如, 这些年珠三角佛山市南海区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也跟着越 来越高大上。 前几年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代表人物, 一方面觉得自身力量有限, 需要更多的文化事业的合作者;有的感到自身的教育程度和服务水平不足,需要
3 / 11

进一步提升能力。 这一现象可能在今后几年内突显出来, 为此建议省政府和各地 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力度制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文化建设人才和服务人员 的政策, 在资金上加大投入, 适当加大基层文化人才特别是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的 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每年对基层文化人才集中培训。 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 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迎头赶上, 要将文化建设业绩作 为考核当地政府部门施政治理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加大建设力度, 加快建设速 度,避免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建议省政府对这些欠发达地区,给予专项 资金支持,保证人员在编在岗、专职专用,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也 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补充人员不足。 同时,要重视文化志愿者工作,在目前国家编制只减不增的情形下,要大力 挖掘志愿者资源,以解决人员少的现实难题。 (四)有针对性地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积极引导民众的文化消费向正确方向 发展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民众会提出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政府和职能部门要 及时跟进,切实、深入调研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和改善 文化产品和服务, 有针对性地提供满足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积极引导民众的文 化消费向正确方向发展。 互联网技术是迅速缩小差距尤其是文化差距的有效途径, 基层社区文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 我们要充分利用并对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文化建 设有效“扶贫”。一方面,政府要加速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建设,另一 方面, 文化建设和服务的先进地区要提供文化资源在网络共享, 这不失是一种更 加高效的“精准扶贫”方式。 (五)加强智库建设和理论研究,大力弘扬岭南文化 民进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方 面有着较为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尤其对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文化遗产保护、 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贸易等的研究具有优势, 建议将民进人才纳入到公共文化服 务专家库和智库,推荐民进人才享受当地政府特殊津贴。 我省各地在推动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 吸收和挖掘该地传统的 文化资源, 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产品。 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 富,而且普遍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时,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 发扬这些优良文化传统和遗产, 以此创造出具有广东特色基层文化建设和服务的 新品牌。 关于民生的政协提案范文 2 提案第 xxx 号 案 题:关于解决我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 1 名) 分 类:经济
4 / 11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一、问题的提出 广东省的农产品卖家数量连续几年在全国排名第一, 仅在阿里零售平台上农 产品卖家数量就已经超过 10 万。从农产品消费的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也位居全 国第一。交易平台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覆盖范围逐步拓宽,有力地推进了广东农 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 办发〔2015〕78 号),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版布 了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 知 》(粤府办〔2016〕12 号), 这对营造返乡创业浓厚氛围,搭建创业舞台, 提供创业扶持,让更多年轻人返乡扎根农村,从而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农 村的民生问题,都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 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由于无法面对面地检验产品质量, 电商农产品需要有更高的辨识度和品质保 证。 这就需要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 但目前广东省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 主,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 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 以广州市从化荔枝为例, 当地规模化种养大户和 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 组织货源非常困难, 荔枝的电商销售规模甚至大大落后于 从化以外地区,市场上鱼目混珠,品牌难以树立。 (二) 基于电商的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 电商压缩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但对供应链两端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线下的供应组织能力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目前,虽然农产品电商 的创业非常活跃, 但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互动联合与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线 上与线下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障碍。 面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销的特殊性、 农村关 系型社会的复杂性, 大量新型的互联网创业者进入农村后无所适从, 而产地又缺 乏专业化的组货供应者和服务团队给予充分支撑。 传统农业生产者和经销商缺乏 互联网运营技能和营销经验, 难以维持稳定的网上客源和对接规模化的农产品电 商和网络卖家。 主要农产品电商平台以渠道为王的战略加强供销一体化布局, 面 临及时送达与自建渠道成本高、品质保障与生产基地控制难的矛盾而不堪重负。 大量离散的农业电商创业者之间的供需信息不能整合, 供应链的前端与后端无法 形成规模化的供应集聚和需求集合, 产地与销地之间网络卖家未能有效联合, 电 商的效率与成本优势难以显现。 (三) 参与的被动性致使农民增收效益不明显
5 / 11

由于缺乏上网技能和开设网店的经验, 普通农户很难进行互联网创业, 相当 一部分居民对电商的认知度非常差, 虽然经过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 但是概念比 较模糊,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轻人的事,80%以 上的人不关心电商发展。成为网络卖家的主要是返乡创业者、下乡新农人、转型 的经销商或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等。在电商进农村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户只是 被动性卷入,未能积极参与并分享农村电商带来的增值收益。 在广州市从化区调研发现, 农村电商的发展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变化, 只是 把原来卖给传统经销商的产品卖给了本地网络卖家, 而且因为相互熟悉和提前预 订,价格甚至还会略低于传统经销商的收购价。对本地网络卖家来说,因为高昂 的物流成本和推广费, 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他们也难以给出比传统经销商更高的 产品收购价。 而在电商巨头对县域物流渠道控制加强的形势下, 随着消费者农产 品网络消费习惯的形成, 电商平台将成为新渠道的垄断者, 增值收益将被其所控 制的物流、 网络推广费用等蚕食。 如果缺少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收 益分享机制, 当前农产品增值分配不合理、 农民增收难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有效改 善。 (四)广东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的混乱局面及问题 在接受调研访问的对象反馈中, 100%愿意接受农村电商培训, 希望通过政府 的组织和帮扶, 走上农村电商发展道路, 打开农产品的销路, 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调研发现, 目前广东省大部分农村供销电商人才培训机构没有进一步针对不同人 群, 设计不同内容、 不同层级的课程, 开展农村电商培训, 并及时搭建分层培训、 分类指导、全程跟踪的培训体系。 在广东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中, 普遍存在“农村电商”概念理解 偏差、培训方向模糊,定位不清、农村电商师资缺乏、培训课程体系安排欠佳、 培训对象专业功底薄弱、培训后续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现实中,因为没有确定 目标群体,没有根据受训者的层次教学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同时还存在农村电 商培训资金难以落实,被一些公司大户获得,无法落实到农户,无法保证培训质 量,无法产生实际效果。 二、关于解决我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 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标准化水平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 在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 的基础上, 完善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督, 加强对生产 过程的指导和规范。二是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 分类标准, 引导对售前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筛选、 质量分级、 保鲜包装等处理。 三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对电商交易给予倾斜性支持, 让线上涉农交易产品可追溯, 综合利用好线上线下 监管资源,确保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 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促进资源整合 一是提高产供销组织者的能力。 培育专业化的产地农产品经纪人、 运销组织
6 / 11

者, 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联合的农商产业联盟。 二是搭建产地农产品交易信息和供 需信息平台。 整合线上和线下农产品交易数据, 及时公布产地交易价格和主要产 品供求信息,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销售,促进产地经纪人与规模化网络卖家、产 地电商与销地电商和规模化买家的对接。 三是在县级层面建立物流资源的统筹调 度平台,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社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物流配送 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运力,完善到村到组物流的集体配送。四是鼓励农产品电商 开放运营和纵横联合,广泛嫁接各类“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创业资 源,扩大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三) 规范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能力 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电商培训。整合农业、人社、商务、扶贫等部门的 培训资源进行人才培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是设立 “ 互联网 + 农业 ”创业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者以及农村居民 等的“互联网+农业”创业。三是引导建立电商卖家与供货农户的收 益分享机制。 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社电商销售或对接网络卖家, 对于在保底价收购 的基础上对供货农户有增值收益返利的电商平台或网络卖家, 按其返利数额给予 一定的奖补支持。 四是联合电商平台开展公益性推广和众筹活动, 广泛动员和组 织社会资源支持贫困地区、 革命老区的发展, 着力解决这些地区的农产品“ 卖难”问题。 政协提案相关文章:
1. 2016 年政协提案范文【4 篇】
2. 优秀政协提案【范文】
3. 2016 政协提案格式范文
4. 写好政协提案必须知道的五大点
5.
7 / 11

最新政协提案范文
6. 政协提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7. 关于政协提案格式范文
8. 政协提案范文精选
9. 关于政协提案格式
10. 关于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协商的几点建议
8 / 11

9 / 11

10 / 11

11 / 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