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滴丸剂的制备

滴丸剂的制备

滴丸剂的制备
滴丸剂的制备

应化一班薛茹茹41107173

实验2 滴丸剂的制备(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物)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孰悉滴丸剂制备过程

及基本操作;

2.了解滴丸机及附属设备的结构;

3.熟悉滴丸的基质类型及基质成形实验。

二、滴丸成型原理

滴丸剂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质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中,经收缩冷凝成球型或扁球型的丸剂。中药滴丸的开发,适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需求,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PEG)类,以PEG4000或6000为宜,它们的熔点低(55~60 ℃),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在100 ℃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物配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集。

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

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

以调节熔点。在实际生产中,滴丸的丸重、光洁

度、圆整度、粒径的均一度等是考察滴丸质量的

重要指标,是影响滴丸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

要障碍。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玻璃滴丸机

2、离心泵

3、石蜡储槽

4、转子流量计

5、加热器

6、热水泵

7、冷却水盘管

8、恒温槽

滴丸机主要结构流程如图二所示。基质(PEG6000)在化料罐中混合融化后加入保温储液罐。熔融的混合液通过滴头滴出。在玻璃滴丸机中冷凝液的冷却下形成滴丸并随冷凝液向下流动,流过筛网后实现滴丸与冷凝液的分离,完成滴丸的滴制过程。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一所示,应用储液罐数字温度计可以控制储液罐内温度。

1-电加热器2-不锈钢恒温箱3-热水泵4-基质储液罐5-冷却盘管6-玻璃滴丸机7-放料阀8-接收筛网

9-液体石蜡储液槽10-滴头11-转子流量计12-流量调阀13-旁路阀14-离心泵15-化料罐

T1—恒温器温度T2—储液槽内液体温度

T3—滴丸机内上段温度T4—滴丸机内下段温度

四、实验步骤

1. 将聚乙二醇(PEG4000)100克放入恒温器融化罐中,打开恒温器加热开

关和恒温器泵开关,待保温储液罐内温度加热到70℃左右后,聚乙二醇开始融化。待药液全部融化后备用。

2. 关闭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和滴丸机出料阀,启动离心泵后打开流量调节阀向玻璃滴丸机通入液体石蜡(滴丸冷凝液),待有溢流出现时调节液体流量为250l/h并打开放料阀使其开度为75%左右,实验中始终保持滴丸机内液面维持稳定。

3. 将熔化好的聚乙二醇倒入保温储液槽内,液体依靠重力通过滴头滴出,在滴丸机内经冷凝液冷却后形成滴丸。

4. 注意观察滴丸在冷凝液中形成的过程,记录滴丸机内的温度。

5. 在接收筛网上滴丸与冷凝液分离,完成滴丸的滴制过程,用纸巾将滴丸上的冷凝液擦拭掉,并称滴丸总重量。

6. 质量检查

(1)外观:应呈球状,大小均匀,色泽一致。

(2)重量差异:按照中国药典2000 年版二部附录11页重量差异检查法,取滴丸20 丸,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丸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丸重量。每丸重量与平均丸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滴丸不得多于2 丸,并不得有一丸超出限度一倍。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序号重量

(g) 偏差重量差异限

序号重量

(g)

偏差重量差异

限度

1 0.0131 3.50E-05 0.27% 11 0.0131 3.50E-05 0.27%

2 0.0134 0.000335 2.56% 12 0.0134 0.000335 2.56%

3 0.013

4 0.00033

5 2.56% 13 0.013 -6.50E-05 -0.50%

4 0.0132 0.00013

5 1.03% 14 0.013 -6.50E-05 -0.50%

5 0.0131 3.50E-05 0.27% 15 0.0129 -0.00017 -1.26%

6 0.013 -6.50E-05 -0.50% 16 0.0132 0.000135 1.03%

7 0.0131 3.50E-05 0.27% 17 0.0135 0.000435 3.33%

8 0.0132 0.000135 1.03% 18 0.0131 3.50E-05 0.27%

9 0.0131 3.50E-05 0.27% 19 0.0131 3.50E-05 0.27%

10 0.013 -6.50E-05 -0.50% 20 0.013 -6.50E-05 -0.50% 总质量0.2613平均质量0.013065标准偏差0.00183

平均质量重量差异限度(%)

0.030g以下或0.030g ±15

0.030以上~0.30g ±10

0.30以上±7.5

六、实验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知:每片重量均未超出允许片重范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玻璃滴丸机内液体的高度保持一定,可以保证所得到的的滴丸大小保持一样,也要防止从滴头下来的液滴因高度过高导致速度过大进而影响滴丸的形状。

实验3 药物结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药物(以氯化钾为模型)结晶生产过程及工艺过程。

2.了解和掌握结晶器及附属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3.掌握提高结晶产品纯度和产率的方法。

二、实验装置简介

1.结晶器:玻璃结晶器

2.不锈钢恒温槽:400×350×340

3.真空泵:

4.电动搅拌器

5.缓冲罐:直径160 mm

6.玻璃过滤器

1-加热器 2-冷凝管 3-热水泵 4-玻璃结晶器 5-搅拌桨 6-加料口 7-搅拌电机 8-温度计 9-恒温槽 10-玻璃储槽 11-过滤介质 12-收集瓶 14-真空表 14-调节阀 15-缓冲罐 16-真空泵

氯化钾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而且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氯化钾溶解度增加较多因而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产品。为了改善晶体的粒度分布与平均粒度,利用控制冷却曲线进行结晶操作。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实验前准备工作:

图二 实验设备仪表面板示

(1)检查设备清洁情况。

(2)检查水电等公用设施是否良好。

(3)检查真空泵、真空表是否完好。

(4)向恒温槽内加入蒸馏水并检查加热系统是否完好。

2. 向结晶器内加入1.2升蒸馏水,启动总电源向恒温槽通电加热控制结晶器内温度为70 ℃左右。

3. 将500克固体氯化钾缓慢倒入结晶器中,搅拌均匀后观察是否氯化钾全部溶掉。若全部溶化再加入少量的氯化钾,直至晶体全部溶解,制成饱和溶液。

4.氯化钾在结晶器中全部溶解后,稳定几分钟。关闭恒温槽加热,向恒温槽通入冷却水,按照下图三所示曲线进行冷却结晶。

5.当结晶器内温度接近室温时将晶浆从结晶器内放出,然后经过滤、洗涤晶体产品,在干燥箱或离心机(用户自备)将晶体干燥或离心称重后计算收率。

6. 过滤后母液可以重复使用。

五、实验结果

实验所得晶体结晶较好,含有少量黑色杂质,含量也较多。且实验表明:冷却速率是影响晶体粒度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设法控制冷却速率。在搅拌器的选择上,应满足溶液均匀、晶体悬浮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转速低的搅拌器。

实验4 中药提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现代中药浸提的原理,提取罐、浓缩罐等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中药提取和浓缩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3.以苍术为例,通过对苍术水提液流浸膏的制备,掌握煎煮法的工艺流程。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浸润、渗透阶段

当溶剂与药材粉粒接触时,溶剂首先附着在粉粒表面使之浸润,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称为浸润。溶剂只有在润湿粉粒后才能进入细胞组织中并浸出有效成分。而溶剂能否附着于粉粒表面使其润湿,决定于溶剂和约材的性质及两者之间的界面情况。所以,一般非极性溶剂不易从含多量水分的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必须先将药材干燥;而极性溶剂则不易从富有含油脂的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对于这些药材应先用适宜的溶剂脱脂,或榨去油脂,再用水醇浸出。

2. 解析、溶解阶段

药材中有效成分往往被组织吸附,有一定亲和力。浸提时溶剂需对有效成分有更大的亲和力才能引起脱吸附而转入溶剂中,称为解析作用。药材中各种成分被溶出的程度决定于所选择的溶剂和被溶出成分的性质。如水为溶剂的浸提液中多含胶体物质,但乙醇提取液中含有较少的胶质,非极性溶剂的提取液中则不含胶质。溶剂进入细胞内溶解可溶性成分的速度决定于药材和溶剂的特性。一般疏松的药材溶解的较快;用乙醇为溶剂比用水溶解的速度快,因前者的穿透力强。 3. 扩散阶段

在细胞内的溶剂溶解了大量的可溶性成分后,便造成了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此时,细胞内具有较高的渗透压,故不停地向细胞外扩散其溶解成分,以平衡其渗透压,而溶剂又不断的进入细胞内,如此反复,直至细胞内外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在此过程中浓度差是浸提的推动力,可用Fick ’s 第一扩散定律来说明:

dx dc

df

dt dt dx dc df ds -=-=ds 或 ( 1 ) 式中,ds/dt 为扩散速度:F 为扩散面积,即浸出药材的表面积,与粒度、表面状 态有关;D 为扩散稀疏,负号表示扩散是沿浓度下降的方向进行;dc/dx 为浓度 梯度。扩散系数D 与温度等的关系可由实验按下式求得: D=RT/6N πγη ( 2 )

式中R 为气体常数,T 为绝对温度,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r 为扩散分子半径,η为流体粘度。

由(1)、(2)可见,扩散速度与药材的表面积、浓度梯度、浸出温度成正比,而与浸提物的分子半径、流体粘度成反比。 4. 置换浸出阶段

根据上述方程可知,提高扩散速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溶质的浓度梯度。三、实验装置流程简介

1-加热器2-储油箱3-出渣装置4-提取罐

5-放空阀6-搅拌电机7-提取罐冷凝器8-气液分离器

9-浓缩罐10-热油泵11-气液分离器12-溶剂回收罐

13-冷凝器14-缓冲罐15-压力调节阀16-真空泵

T1-热油箱温度T2-提取罐温度T3-浓缩罐温度

实验装置流程见图一所示,储油箱内有三组加热器其中两组加热(加热器Ⅱ、Ⅲ)是直接加热,还有一组(加热器Ⅰ)是由储油箱内温度控制的,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加热量。提取罐是由夹套式提取罐、搅拌电机、减速器、机械密封、框式搅拌桨等设备组成,搅拌电机由调速器进行调节、加热好的导热油由热油泵进入提取罐夹套对提取罐内药液进行加热。浓缩罐由真空泵、缓冲罐、冷凝器、气液分离器、溶剂回收罐组成,从提取罐内提取出来的药液沉淀后倒入浓缩罐内,向浓缩罐夹套通入热油对罐内药液进行加热,保持适度的沸腾状态,被蒸发的液体的蒸汽经冷凝器后蒸汽变为液体滴入溶剂回收储罐内。真空操作可以降低溶剂的沸点。

实验面板示意图:见图二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设备清洁情况。

(2)检查各处的禁锢螺丝是否有松动,阀门开闭是否灵活。

(3)检查水电等公用设施是否良好。

(4)检查出渣门的搭扣是否灵活。

(5)检查出渣门、加料口橡胶密封胶圈是否完整。

(6)检查真空泵、真空表是否完好。

2.将导热油倒入储油箱内,液位应超过回流口。

3.将1公斤苍术药材切成小片投入提取罐中并加入8升水,浸泡1~2小时。

4.启动总电源,设定储油罐内温度为110 ℃后将三组加热开关同时打开对储油箱内导热油进行加热,待储油箱内温度显示超过95 ℃时,关闭加热器Ⅱ和加热器Ⅲ开关。

5.提取操作

(1)启动热油泵,然后打开阀门1导热油流入提取罐夹套对提取罐内药材进行加热,开启冷却器冷却水冷却溶剂使溶剂回到提取罐内。

(2)打开搅拌器开关,每隔15分钟打开搅拌搅拌2分钟,转速控制在20转/分内,保持提取罐内微沸,提取操作时间在3~4小时内。

(3)关闭加热Ⅰ开关、关闭油泵、关闭阀门1,待提取罐内温度降低后打开阀门3,将提取液放出记录提取液体积并用密度计测量提取液的密度。

(4)按照工艺要求可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提取(第二次、第三次提取溶剂

水按一定比例减量)。

(5)取出药渣,用水反复清洗提取罐。将实验设备清洗干净,周围环境打扫

干净并保持清洁。

6. 浓缩操作

(1)将提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关闭阀门并密封好设备。

(2)启动真空泵通过调节阀将真空度调节至-0.04Mpa 。

(3)启动热油泵,然后打开阀门2导热油流入浓缩罐夹套对浓缩罐内药液进行加热。

(4)开启冷凝器冷却水冷却溶剂使溶剂滴到溶剂回收罐内。

(5)浓缩操作时间为3~4小时(可以根据药液实际情况来定浓缩时间)。

(6)浓缩结束后将浓缩液放出并记录体积,用密度计测量浓缩液的密度。

(7)从溶剂回收罐内放出回收的溶剂,观察溶剂的颜色并记录其体积。

(8)浓缩罐内清洁消毒要加入纯化水加热30分钟,将内壁黏附的浸膏刷新干净,清洁浓缩罐内壁至水澄清。

7. 清场:实验现场地面设备无积尘,使用过的工具和容器清洁无异物和遗留物,实验设备无遗留的药品物料。

注意事项:1. 中药材粉碎不宜过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2. 提取和浓缩的温度都不宜过高、真空度不宜过大,保持微沸即可。

3.在降温处理时,为了使温度可以降得更快,可以打开搅拌,还可以

改进实验装置,如可以添加类似冷凝管的套管;

4.为了使产物顺利流下来,在改进实验装置方面,可以在提取罐底部

添加滤网。

第5章氯霉素生产工艺

第五章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 5.1 概述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的化学名称为D -苏式-(-)-N -[α-(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D -threo-(-)-N -[α-(hydroxymethyl)-β-hydroxy-p-nitrophenethyl] -2,2-dichloroacetamide 。 O 2O Cl Cl 氯霉素 本品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熔点149℃~153℃。本品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比旋度[α]25D +18.5~+21.5°(无水乙醇)。 氯霉素是广谱抗菌素,主要用于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对多种厌氧菌感染有效,亦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本品有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长期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新生儿、早产儿用量过大可发生灰色综合症。用药期间必须注意检查血象,如发现轻度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时,应立即停药。 氯霉素发现于1947年,原系由委内瑞拉链丝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s )产生,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含硝基的天然药物。1948年用于治疗斑疹伤寒及伤寒。由于氯霉素的疗效显著,结构较简单,所以发现后就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确定了结构,并根据结构进行了人工合成及大规模工业生产。 氯霉素的化学结构中有两个相连的手性中心,因而存在4个光学异构体。这4个光学异构体为两对对映异构体,其中一对的构型为D -苏型(1R ,2R 型)和L -苏型(1S ,2S 型);另一对为D -赤型(1R ,2S 型)和L -赤型(1S ,2R 型)。未经拆分的苏型消旋体即为合霉素(Syntomycin ),抗菌活性为氯霉素的一半,现已不用。药典收载的本品为D -苏型,其它三种立体异构体均无疗效。 CH 2OH H HO NHCOCHCl 2H 2 CH 2OH OH H H Cl 2HCOCHN 2CH 2OH OH H NHCOCHCl 2H 2 CH 2OH H HO H Cl 2HCOCHN 2 D-苏型(1R,2R 型)L-苏型(1S,2S 型) D-赤型(1R,2S 型) L-赤型(1S,2R 型) 目前医用的氯霉素大多用化学合成法制造。我国在1951年开始对氯霉素进行合成研究, 建成生产合霉素的车间。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氯霉素。在几十年的生产实践中,科技工作者对其合成路线,生产工艺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已经成为化学工艺学研究典范。 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从氯霉素的化学结构看,它的基本骨架是苯基丙烷,功能基除苯环上的硝基外,C-1及

滴丸剂的制备

应化一班薛茹茹41107173 实验2 滴丸剂的制备(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物)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孰悉滴丸剂制备过程 及基本操作; 2.了解滴丸机及附属设备的结构; 3.熟悉滴丸的基质类型及基质成形实验。 二、滴丸成型原理 滴丸剂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质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中,经收缩冷凝成球型或扁球型的丸剂。中药滴丸的开发,适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需求,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PEG)类,以PEG4000或6000为宜,它们的 熔点低(55~60 ℃),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 (在100 ℃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物配伍, 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 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在溶剂 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 集。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

油酯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以调节熔点。在实际生产中,滴丸的丸重、光洁度、圆整度、粒径的均一度等是考察滴丸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滴丸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障碍。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玻璃滴丸机 2、离心泵 3、石蜡储槽 4、转子流量计 5、加热器 6、热水泵 7、冷却水盘管 8、恒温槽 滴丸机主要结构流程如图二所示。基质(PEG6000)在化料罐中混合融化后加入保温储液罐。熔融的混合液通过滴头滴出。在玻璃滴丸机中冷凝液的冷却下形成滴丸并随冷凝液向下流动,流过筛网后实现滴丸与冷凝液的分离,完成滴丸的滴制过程。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一所示,应用储液罐数字温度计可以控制储液罐内温度。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集锦

实验十三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胶囊制备的一般工艺过程,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的方法;2.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 二.实验提示 硬胶囊剂系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药物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颗粒、微丸等,填充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硬胶囊剂制备的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 药物的流动性是影响填充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物,需加入适宜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流动性,减少分层。本次实验采用湿法制粒:加入粘合剂将药物粉末制得颗粒后,采用胶囊板手工填充,将药物颗粒装入胶囊中即得。 制得硬胶囊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胶囊剂通则中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 三.实验内容 1.药物颗粒的制备 【处方】双氯灭痛(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3.75g 淀粉浆10% (Starch paste )适量 淀粉(Starch )30.0g 【制法】将主药双氯灭痛研磨成粉末状,过80 目筛,与淀粉混匀,以10% 淀粉浆制软材,将软材过20 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于

60~70 ℃烘干,干颗粒用20 目筛整粒,即得。 2.硬胶囊的填充 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胶囊板填充。板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数百孔洞。先将囊帽、囊身分开,囊身插入胶囊板孔洞中,调节上下层距离,使胶囊口与板面相平。将颗粒铺于板面,轻轻振动胶囊板,使颗粒填充均匀。填满每个胶囊后,将板面多余颗粒扫除,顶起囊身,套合囊帽,取出胶囊,即得。 3.质量检查 【外观】表面光滑、整洁、不得粘连、变形和破裂,无异臭。 【装量差异检查】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 平均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小于0.3g ± 10% 大于或等于0.3g ± 7.5%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 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能损失囊壳),硬胶囊壳用小刷或其它适宜的用具(如棉签等)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得每粒内容物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 粒。并不得有1 粒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1 倍。 【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通过筛网。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30 分钟。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文件编号SOP XXXX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起草人:______________ 起草日期:_____ 年____ 月___ 日审阅人:_______________ 审阅日期:______ 年____ 月___ 日审核人:_____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 年____ 月___ 日批准人:_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 年____ 月___ 日执行日期:__________ 年________ 月________ 日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2 份 设备部:2 份 质量保证:2 份 目录 1.产品概述 (4) . 产品名称 (4) 产品化学结构 (4) 执行标准 (4) 理化性质 (4) 药理作用 (4) 包装规格 (4) 2.物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5) 3.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图 (8)

化学反应式 (8)

工艺流程简图 (9) 4.工艺过程 (12) 配料比 (12) 工艺操作过程 (12) 重点工艺控制点 (13) 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13) 5.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3) 6.技术安全说明书 (14) 安全防护制度 (14) 危险品防护救治 7.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8.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9.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设备一览表及设备生产能 力 (20) 11.原辅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 标 (21) 12.物料平 衡 (21) 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16 20 20 20 10.

产品名称中文名称:氯霉素 拼音名:L u meisu

模块十一硬胶囊剂的灌装

硬胶囊剂制备课件 一、职业岗位 硬胶囊剂灌装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二、学习目标 1.能独立从事本岗位操作。 2.了解典型充填机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 3.能正确操作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及清洁保养。 4. 能在胶囊剂生产中对质量控制。 5. 了解胶囊剂基础知识。 6. 能正确填写生产记录。 三、教学设计: 本岗位教学主要是针对实训特性,以当代制药企业生产模式为基点,按GMP 标准和要求,通过现场教学,产教给合,加强学生对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的感性认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在社会就业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意识。 1、按进入洁净区程序进入胶囊生产岗位,了解硬胶囊剂灌装各设备,近距离观察充填机、抛光机、吸尘机、吸尘器、水环式真空泵等设备,概略讲述各设备与胶囊灌装的关联作用。 2、重点讲解胶囊充填机与药物接触(胶囊灌装)的上部三大机构、各构件在胶囊灌装过程中的独立与关联作用、用图表形式逐工位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充填机如何完成胶囊剂的灌装工作原理的理解,二课时理论授课。 3、让学生自行完成灌装前应做的各项检查,依据生产指令单内容完成物料计算、领料、计量器具的检查与校正、原辅料规格、质量标准和检查、称量过程,纠正并规范学生操作中错误。 4、指导学生以本岗位各项SOP 要求,进行开机前的各项检查及准备,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正式开机,通过实际操作与图表联系,演示和讲解充填各工位工作流程。之后要求每位学生正确操作全自动胶囊充填机。 6、在胶囊剂灌装生产过程中,胶囊充填过程的质量标准自检测项目,重点讲述装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整方法与注意事项,二课时胶囊剂灌装的实际操作。 7、讲解胶囊充填机设备简单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注意事项及设备维护保养要点。 8、灌装结束后的对物料处理,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收得率)的计算。掌握对设备清洁、消毒程序与方法和维护保养要点,更换品种时模块更换的调式与调整。一课时的设备清洁、消毒实际操作。 9、逐个对学生提问,要求其他学生互动,纠正在回答问题上的理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进入综合评分考核。提问与学生互动回答半课时。 10、清场,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各项记录、表格。半课时。

滴丸剂的制备

滴丸剂的制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应化一班薛茹茹 实验2 滴丸剂的制备(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物)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孰悉滴丸剂制备过程 及基本操作; 2.了解滴丸机及附属设备的结构; 3.熟悉滴丸的基质类型及基质成形实验。 二、滴丸成型原理 滴丸剂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质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中,经收缩冷凝成球型或扁球型的丸剂。中药滴丸的开发,适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需求,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PEG)类,以PEG4000或6000为宜,它 们的熔点低(55~60 ℃),毒性较低,化学性 质稳定(在100 ℃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 物配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 机溶剂,能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 体中。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 阻止药物分子聚集。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

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以调节熔点。在实际生产中,滴丸的丸重、光洁度、圆整度、粒径的均一度等是考察滴丸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滴丸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障碍。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玻璃滴丸机 2、离心泵 3、石蜡储槽 4、转子流量计 5、加热器 6、热水泵 7、冷却水盘管 8、恒温槽 滴丸机主要结构流程如图二所示。基质(PEG6000)在化料罐中混合融化后加入保温储液罐。熔融的混合液通过滴头滴出。在玻璃滴丸机中冷凝液的冷却下形成滴丸并随冷凝液向下流动,流过筛网后实现滴丸与冷凝液的分离,完成滴丸的滴制过程。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一所示,应用储液罐数字温度计可以控制储液罐内温度。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文件编号:SOP-MF-301-01 XXXX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 2 份 设备部: 2 份 质量保证: 2 份 目录 1.产品概述 (4) 1.1. 产品名称 (4) 1.2产品化学结构 (4) 1.3执行标准 (4) 1.4理化性质 (4) 1.5药理作用 (4) 1.6包装规格 (4) 2.物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5)

3.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图 (8) 3.1化学反应式 (8) 3.2工艺流程简图 (9) 4.工艺过程 (12) 4.1配料比 (12) 4.2 工艺操作过程 (12) 4.3重点工艺控制点 (13) 4.4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13) 5.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3) 6.技术安全说明书 (14) 6.1安全防护制度 (14) 6.2危险品防护救治 (16) 7.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20) 8.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20) 9.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0) 10.设备一览表及设备生产能力 (20) 11.原辅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21) 12.物料平衡 (21) 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氯霉素拼音名:Lümeisu

英文名称1:chloroamphenicol 化学名称2:chloromycetin 1.2产品化学结构: 结构式:分子式:C11H12Cl2N2O5 分子量:323.13 1.3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776页 1.4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 本品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附录ⅥC)为149 ~153 ℃。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E),比旋度为+18.5°至+21.5°。 1.5药理作用 主要抗菌谱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布氏杆菌、败血出血巴斯德杆菌、白喉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些厌氧菌。其中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较易发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敏感。肠杆菌科的一些菌,如沙门菌、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大部分菌株对本品敏感。但耐药菌日见增。沙雷杆菌、普鲁威登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的多菌株对本品耐药 1.6包装规格 包装规格:20㎏/桶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完整word版)中药滴丸制剂工艺

中药滴丸剂工艺质量及发展现状 中药滴丸剂以其基本能符合现代制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 “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携带、保管)的发展方向,故发展非常迅速并在医药及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概述 滴丸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滴丸剂的制备具有设备简单,易操作,生产周期短,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无粉尘污染,节约原材料和辅料等许多优点;其质量稳定,均一一致;含量准确;溶出快,高效速效;生物利用度高,局部给药有长效作用;可减少药物的挥发,增加药物稳定性;便于携带,贮存,服用。 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有用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1],1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2]。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滴丸剂是采用滴制法制成的丸剂,过程实际上是将固体分散体制成滴丸。上海医药工研院等单位对苏和香丸进行研究,其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与药物形成固体分散体系,药物主要呈胶体、分子、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使药物总表面积增大,从而溶出速率加快,吸收完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因剂量小,起效快,可发挥高效、速效作用。主药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剂量准确,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又因滴丸剂既可口服给药又可舌下含服,这就克服了一些同类口服剂型,如片剂、冲剂、胶囊等起效慢,肝首过效应和胃肠反应等缺点,也避免了注射剂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急性中毒反应、过敏反应,使其成为稳定性好、易于储藏携带、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安全、高效、速效为一体的现代新制剂。 中药滴丸可用于全身用药也可用于局部治疗。可分为两种:一是油性成分分散于基质中,滴制法制备,如芸香滴丸;一是将不溶于水,溶出速度慢,吸收不好的中药成分或有效部位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速效滴丸,后者一直是研究热点。如孙载明等[3]将黄芪夹竹桃仁提得的混合物制备成强心灵滴丸;王海波等[4]以PEG4000,硬脂酸,石蜡为基质,将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制备成肠溶滴丸,可减少胃肠刺激。口服和用于舌下者较多见,耳用滴丸是90年代发表的新剂型,它与液体制剂相比有局部浓度高,便于携带,作用持久等特点,如乔艳等用聚乙二醇6000为基质制成的复方黄芩耳用滴丸[5]。此外,滴丸用于眼部和牙科的报道也有。 2. 发展现状 近年来已上市和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品种中,多数为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各种

滴丸剂的制备

实验 2 滴丸剂的制备(主) 、实验目的 1. 掌握(药物)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孰悉滴丸剂制备过程 及基本操 作; 2. 了解滴丸机及附属设备的结构; 3. 熟悉滴丸的基质类型及基质成形实验。 、滴丸成型原理 滴丸剂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 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 质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中, 经收缩冷凝成球型或扁球型的丸剂。 中药滴丸的开发, 适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 “三小”(用量小、 毒性小、副作用小),“ 三效”(高 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需求,具有广阔的前 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 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 PEG )类,以 PEG4000或 6000 为宜,它们的熔点低( 55~60 ℃),毒性较低, 化学性质稳定 (在 100 ℃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物配伍, 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亦能 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能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 在溶剂蒸发 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集。 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 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 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 以调节熔点。 在实际生产中, 滴丸的丸重、 光洁 度、圆整度、粒径的均一度等是考察滴丸质量的 重要指标,是影响滴丸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 要障碍。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玻璃滴丸机 2、离心泵 3、石蜡储槽 4、转子流量计 5、加热器 6、热水泵 7、冷却水盘管 应化一班 薛茹茹 41107173

8、恒温槽 滴丸机主要结构流程如图二所示。基质( PEG600)0 在化料罐中混合融化后 加入保温储液罐。 熔融的混合液通过滴头滴出。 在玻璃滴丸机中冷凝液的冷却下 形成滴丸并随冷凝液向下流动, 流过筛网后实现滴丸与冷凝液的分离, 完成滴丸 的滴制过程。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一所示,应用储液罐数字温度计可以控制储液罐内温 度。 T3—滴丸机内上段温度 T4 —滴丸机内下段温度 四、实验步骤 1- 电加热器 5- 冷却盘管 9- 液体石蜡储液槽 阀 13- 旁路阀 14- T1—恒温器温度 2- 6- 10- 不锈钢恒温箱 玻璃滴丸机 滴头 T2 3- 7- 11- 热水泵 放料阀 转子流量计 离心泵 —储液槽内液体温度 15- 化料罐 4- 8- 基质储液罐 接收筛网 12- 流量调

氯霉素的合成工艺

11.1概述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化学名为D-苏*-(-)-N-((alpha-羟甲基)-beta-羟基-beta-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D-threo-(-)-N-((alpha-hydroxymethyl)-beta-hydroxy-beta- p- n itrophe nethyl)-2,2-dichloroacetamide)。 它们不在同一边的 称为苏式,在同一边的称为赤式(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上),p173) 氯霉素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熔点149?153 C。易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比旋度[alpha] D25=+18.5?+2L5 度(无水乙醇)。 氯毒素是广谱抗菌素,主要用于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的感染,亦可用于立克次体 感染。 其主要副作用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粗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仍是治疗 伤寒的首选药物。 11.2氯霉素的合成路线 氯霉素的碳骨架具苯丙基结构,按碳骨架的构建方法,氯霉素主要有两类合成路线,即分别以具有苯甲基结构和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氯霉素分子含两个手性中心,可以考虑用以下方法解决:①使用含指定手性中心的原料;②利用 空间效应;③利用立体选择性的反应方法。 11.2.1以具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 氯霉素的合成工艺 *注:在Fischer投影式中,两个相邻的手性碳原子上如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1)以硝基苯甲醛为原料

①与甘氨酸反应,再酯化,拆分和还原。此法步骤少,而且产物几乎都为苏式,我国曾采用。但 对硝基苯 甲醛用量大,硼氢化钙还存在供应问题。 经过溴水加成引入二个官能团,而且产物为苏式。这条路线的合成步骤不长,而且各步收率不低, 是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方法。 (2)以苯甲醛为原料 硝化时需-20 C低温,限制了此法的应用 (1) 以乙苯为原料 O .N Br OH H N=CH H.0 CH—CKQ.H OH OH NWCOCHCI D-:hren CaiBHUT CM—CH CO-CM CH—CHCO-.H 口 —OH Taniri c acit£_ resDlillEin~ CHO 札 ON ②与乙醛缩合经对硝基肉桂醇合成氯霉素。此法使用符合构型要求的反式对硝基肉桂醇为中间体 on CH—CHCH OH 民叫 0 N MHCOCHCI2 (IJDH^CHCJKcjO {2爪I JL RU."■ CH=CHCH OH吕妙陀 H 0—CHCH OH V Ci CHCO .CHu C—C—CH-QH —— Anmonium L-T artaraJ^ resolution 11.2.2以具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

硬胶囊的生产工艺

中药制剂一胶囊 中药制剂在中国创用其早,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有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内经》载医方13首(实有12首),记述了汤、丸、散、育、丹等剂型,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确的规定。伟大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公元142?219年)编著《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两书共收医方314首,其中记载有煎剂、浸剂、丸剂、散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洗剂、软膏剂、栓剂等十余种剂型。书中各种制剂的药物加工炮制功、加水量、煮取量、用法用量等项均有明确规定,制剂的制备方法更为完备,其中很多内容蕴涵着相当深刻的道理。此外,书中首次记载了用炼蜜、淀粉糊及动物胶汁做为药剂的赋形剂,至今仍在沿用。 中药制剂的发展不是追求数量,而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注意选题与设讣,在“理、法、方、药、剂(型)、工(艺)、质(量)、效(疗效)"八字纲领指导下,研制出治证明确、组方合理.剂型适宜、工艺先进、质量可壽、疗效显著的安全有效稳定的新中成药。随着中药工业的成熟,中药已经不再局限于丸散膏丹,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中药制剂,胶嶷、微粪、包合物、固体分散剂等等。 硕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提取物或原料粉末直接充填于空心胶囊中,或将儿种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分装于空心胶粪中而制成的保健食品。主要成型材料是明胶,以骨骼为原料制成的骨明胶质坚性脆,以猪皮为原料制成的猪皮明胶可塑性好,以骨、皮混合明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其坚韧性与可塑性,可加入适量的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为减小其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增稠剂琼脂等:对光敬感的药物,可加遮透剂二氧化钛 (2%?3%);为增加美观,便于鉴别,可加入柠檬黄、胭脂红等食用染料做 着色剂;为防止胶囊霉变,可加入防腐剂尼泊金等。必要时亦可加入芳香性矫味剂。 胶粪剂分为硬胶嶷、软胶粪(胶丸)、肠溶胶囊、缓释胶龔与控释胶嶷。 而硬胶羹剂系指将药物,或加辅料制成的粉末、颗粒、速释或缓控释小球,充填于空心胶靈中制成。药品标准规定胶粪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渗漏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应按照《中国药典》进行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及其他项U检査,应符合规定。胶嶷剂应密封贮存,存放环境温度不应过高,湿度适宜,以防止发霉、变质。 1?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通常为: 制备空粪T药物和辅料混合T胶粪的填充与套合T整理f包装T质检T成品空心胶囊的规格从小到大分为:5、4、3、2、1、0、00、000号共8种,比较常用的胶囊规格是0号?5号。空胶獎的制备大体经过:溶胶T?胶T干燥 T拔壳T截割T整理等工序。硬胶粪剂中除药物外,常用的辅料还有稀释剂如淀粉、

滴丸剂的制备

应化一班薛茹茹 41107173 实验2 滴丸剂的制备(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物)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孰悉滴丸剂制备过程 及基本操作; 2.了解滴丸机及附属设备的结构; 3.熟悉滴丸的基质类型及基质成形实验。 二、滴丸成型原理 滴丸剂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质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中,经收缩冷凝成球型或扁球型的丸剂。中药滴丸的开发,适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需求,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PEG)类,以PEG4000或6000为宜,它们的熔点低(55~60 ℃),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在100 ℃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物配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集。 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 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 以调节熔点。在实际生产中,滴丸的丸重、光洁 度、圆整度、粒径的均一度等是考察滴丸质量的 重要指标,是影响滴丸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 要障碍。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玻璃滴丸机 2、离心泵 3、石蜡储槽 4、转子流量计 5、加热器 6、热水泵 7、冷却水盘管

8、恒温槽 滴丸机主要结构流程如图二所示。基质(PEG6000)在化料罐中混合融化后加入保温储液罐。熔融的混合液通过滴头滴出。在玻璃滴丸机中冷凝液的冷却下形成滴丸并随冷凝液向下流动,流过筛网后实现滴丸与冷凝液的分离,完成滴丸的滴制过程。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一所示,应用储液罐数字温度计可以控制储液罐内温度。 1-电加热器 2-不锈钢恒温箱 3-热水泵 4-基质储液罐5-冷却盘管 6-玻璃滴丸机 7-放料阀 8-接收筛网9-液体石蜡储液槽 10-滴头 11-转子流量计 12-流量调阀 13-旁路阀 14-离心泵 15-化料罐 T1—恒温器温度 T2—储液槽内液体温度 T3—滴丸机内上段温度 T4—滴丸机内下段温度 四、实验步骤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 班级:09级药学 姓名:张晓敏 学号:180112009053

§1 概述 一、药物名称及结构式 药物名称: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14-1) 化学名称:D-苏氏-(-)-N-[α-(羟基甲基)-β-羟基-对羟基苯乙基]-2,2-二氯 乙酰胺(D-threo-(-)-N-[α-(hydroxymethyl )-β-hydroxy-p-nitrophenethyl]-2,2- dichloroacetamide ) 分子式:C 11H 12Cl 2N 2O 2 分子量:323.13 结构式: 二、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注射液为无色或微带黄色的澄明液体。熔点149~153℃。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比旋度25[D ]α+18.5~21.5°(无水乙醇)。 化学性质:在干燥时稳定;耐热,煮沸也不见分解(水溶液煮沸5小时对抗菌活性无影响);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安定,遇碱类易失效,在强碱强酸条件下可水解。 三、药理性质 1、药用作用:氯霉素为广谱抗生素(抑制细菌内转肽酶,使肽链的增长受阻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一般氯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强。 敏感菌: ①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等); ②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 ③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 ④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及乳酸杆菌、梭杆菌等; ⑤对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病毒、真菌等均无效。 2、不良反应: ①骨髓造血机能紊乱: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 血、溶血性; ②灰色综合症(多见于新生儿、早产儿。及早停药,尚可完全恢 复);

制药工艺学_课后答案教学提纲

制药工艺学_课后答案

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1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答:(1)类型反应法,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类型反应法既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通法,又包括官能团的形成,转换或保护等合成反应。对于有明显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采用类型反应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 (2)分子对称法,药物分子中存在对称性时,往往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片段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的相同部分同时构建起来。该法简单,路线清晰,主要用于非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3)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研究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寻找出最后一个结合点,逆向切断链接消除重排和官能团形成与转化,如此反复追溯求源直到最简单的化合物,即期始原料为止,即期始原料应该是方便易的,价格合理的化学原料或天然化合物,最后是各步的合理排列与完整合成路线的确定。 2—2工艺路线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答:原因:一个药物可以有多条合成路线,且各有特点,哪条路线可以发展成为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则必需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比较和论证,从中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合成路线,并制定出具体的实验室工艺研究方案。 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1)化学合成途径简捷,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简短;2)所需的原辅材料品种少并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 3)中间体容易提纯,质量符合要求,最好是多不反应连续操作;

4)反应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无毒,安全; 5)设备要求不苛刻; 6)“三废”少且易于治理; 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 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好。 第五章氯霉素生产工艺 5-2、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哪几种合成路线?各单元步骤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操作控制是什么? 答: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原料的合成路线; 原理:⑴ CH 33 H 2SO 4 CH 3 O 2 N V O O 2 CH 3 O O 2 N ⑵ CH 3 O O 2N Br 2 CH 2 Br O O 2 N (CH)N ClH CH 2 NH 2 HCl O O 2 N CH 2 NHCOCH 3 O O 2 N 32 CH 3 OONa HCHO CH O O 2 N NHCOCH 3 CH 2 OH 32 [(CH 3 ) 2 CHO] 3 Al O 2 N N H CH 2 OH CH 3 O H OH + 2 H OH NH 2 H CH 2 OH O 2 N O 2 O 2 2 OH Cl 2 CHCO 2 CH 3

滴丸剂的制备

实验2滴丸剂的制备(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物)滴丸剂制备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孰悉滴丸剂制备过程及基本操作; 2.了解滴丸机及附属设备的结构; 3.熟悉滴丸的基质类型及基质成形实验。 二、滴丸成型原理 滴丸剂是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基质中,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质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中,经收缩冷凝成球型或扁球型的丸剂。中药滴丸的开发,适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需求,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PEG类,以PEG400C或6000为宜,它们的熔点低(55?60 C),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在100 c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物配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集。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以调节熔点。在实际生产中,滴丸的丸重、光洁度、圆整度、粒径的均一度等是考察滴丸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滴丸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障碍。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玻璃滴丸机 2、离丿心泵 3、石蜡储槽 4、转子流量计 5、加热器&热水 泵 7、冷却水盘管 PYgggg stf is 就胡 *■> rvinggg svia'gEB i PVEBSa O O O 0总电源 O O O O 怛凰泵开黄 图一、设备面板图

8、恒温槽 滴丸机主要结构流程如图二所示。基质(PEG6OO0在化料罐中混合融化后 加入保温储液罐。熔融的混合液通过滴头滴出。在玻璃滴丸机中冷凝液的冷却下 形成滴丸并随冷凝液向下流动,流过筛网后实现滴丸与冷凝液的分离, 完成滴丸 的滴制过程。 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一所示,应用储液罐数字温度计可以控制储液罐内温 度。 图二、滴丸制制铀靈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1-电加热器 5-冷却盘管 6- 9-液体石蜡储液槽 阀 13-旁路阀 14- T1—恒温器温度 T3—滴丸机内上段温度 2- 10- 不锈钢恒温箱 玻璃滴丸机 滴头 T2 3- 7- 11- 15- 4- 热水泵 放料阀 转子流量计 8- 基质储液罐 接收筛网 12- 流量调 离心泵 —储液槽内液体温度 T4 —滴丸机内下段温度 化料罐

实验十一滴丸的制备

实验十一 滴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学习滴丸的制备方法,了解滴丸的应用。 二、实验指导 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载体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熔融物由于表面张力作用收缩冷凝而成球状的一种固体分散体。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聚乙二醇(PEG)类,以PEG4000或6000为宜,它们的熔点低(55~60℃),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在100℃以上才分解),能与多数药物配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亦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使难溶性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在溶剂蒸发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可阻止药物分子聚集。非水溶性载体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可使药物缓慢释放,也可用于水溶性载体中以调节熔点。 药物制成滴丸后,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起速效作用,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剂量减小毒副作用,液态药物可制成固体制剂便于应用,也可具有缓释作用等。 滴丸制备的方法,常用熔融法或溶剂-熔融法,对热易敏感的药物不宜制成滴丸。 本实验以微溶于水的氯霉素为模型物,PEG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成滴丸。氯霉素的熔点为149~153℃,约在85℃能与熔点为55~68℃的PEG6000形成低共熔物,提高氯霉素的溶解度而增加疗效。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注射器、水浴槽、酒精灯、 直形冷凝器、 滴丸接收瓶、 冰盐水冷却器、量筒、冰浴、天平、温度计、蒸发皿等 氯霉素、聚乙二醇6000、液状石蜡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1. 处方 氯霉素 1g PEG6000 2g 制成滴丸 2.操作 (1)简易滴丸装置的安装,详见图11-1。 (2)加液体石蜡于冷凝管内和滴丸接收瓶内,距管口2cm处即可。 (3)将注射器安在针头上,在水浴槽内加水至适宜高度,加热,维持温度70℃~80℃,让注射器针头对准液体石蜡管,针头上口距液体石蜡液面约6cm。 (4)按处方称取PEG 6000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加热熔化,加入氯霉素1g,搅拌使溶解,迅速全部转移至注射器内,慢慢推进注射器活塞,或由重力作用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内(注意尽量保持速度均匀,压力一致)。 (5)药液滴完后,放置1.5~2小时,将冷却器移走,倾出液体石蜡留待回收,取出滴丸,沥净,用滤纸搽去丸上液状石蜡,放置自然干燥,称重计数,计算收得率、平均丸重及丸重差异。 3.操作注意 (1)该实验所用基质为水溶性基质,所以选用非水溶性冷却液液体石蜡,要求体系中应无水存在,否则滴丸将发生粘连,故应检查: a.注射器与水浴槽接口处不得漏水。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之欧阳光明创编

文件编号:SOP-MF-301-01 欧阳光明(2021.03.07) XXXX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 2 份 设备部 : 2 份 质量保证 : 2 份 目录 1.产品概述 (4) 1.1. 产品名称 (4) 1.2产品化学结 构 (4) 1.3执行标准 (4) 1.4理化性质 (4) 1.5药理作用 (4) 1.6包装规格……………………………………………………………

4 2.物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5) 3.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图 (8) 3.1化学反应 式 (8) 3.2工艺流程简图 (9) 4.工艺过程 (12) 4.1配料比 (12) 4.2 工艺操作过程 (12) 4.3重点工艺控制点 (13) 4.4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13) 5.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3) 6.技术安全说明书 (14) 6.1安全防护制度 (14) 6.2危险品防护救治 (16) 7.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20)

8.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20) 9.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0) 10.设备一览表及设备生产能力 (20) 11.原辅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21) 12.物料平衡 (21) 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氯霉素拼音名:Lümeisu 英文名称1:chloroamphenicol 化学名称2:chloromycetin 1.2产品化学结构: 结构式:分子式:C11H12Cl2N2O5 分子量:323.13 1.3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776页 1.4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本品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熔点本品的熔点(附录ⅥC)为149 ~153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E),比旋度为+18.5°至+21.5°。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文件编号:S O P-M F-301-0 1 XXXX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 氯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 2 份 设备部 : 2 份 质量保证 : 2 份 目录 1.产品概述 (4) . 产品名称 (4) 产品化学结构 (4) 执行标准 (4) 理化性质 (4) 药理作用 (4) 包装规格 (4) 2.物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5) 3.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图 (8) 化学反应式 (8)

工艺流程简图 (9) 4.工艺过程 (12) 配料比 (12) 工艺操作过程 (12) 重点工艺控制点 (13) 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13) 5.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3) 6.技术安全说明书 (14) 安全防护制度 (14) 危险品防护救治 (16) 7.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20) 8.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20) 9.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0) 10.设备一览表及设备生产能 力 (20) 11.原辅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 标 (21) 12.物料平 衡 (21) 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氯霉素拼音名:Lümeisu

英文名称1:chloroamphenicol 化学名称2:chloromycetin 产品化学结构: 结构式:分子式:C11H12Cl2N2O5 分子量: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776页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 本品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附录Ⅵ C)为149 ~153 ℃。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 E),比旋度为+°至+°。 药理作用 主要抗菌谱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布氏杆菌、败血出血巴斯德杆菌、白喉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些厌氧菌。其中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较易发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敏感。肠杆菌科的一些菌,如沙门菌、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大部分菌株对本品敏感。但耐药菌日见增。沙雷杆菌、普鲁威登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的多菌株对本品耐药 包装规格 包装规格:20㎏/桶 包装材料:纸板桶 储藏:遮光,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度)干燥处。 2.物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相关文档